第一篇: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2012年2月)冠县农业局 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2011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合作社)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 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2011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次),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次),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次),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1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三)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四)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1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2011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示范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
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农业生产,下一步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好沼肥利用、沼液浸种等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形成“建、用、管”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使沼气工程真正造福于民,为冠县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推荐材料(范文模版)
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推荐材料
***同志,男,中共党员,1969年6月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农业水利工作20余年,2008年任***水利局局长、水管总站站长,2011年6月***县水利局局长、水管总站站长。***同志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始终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扎根水利,服务“三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凭借其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握时代先机,引领农村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他在农业水利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年终考核优秀,仅在2008—2009就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水利工作先进个人、***地区或***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地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地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保证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同志主要事迹简述如下:
一、谋全局,促发展,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2008年以来,***同志深知肩负着吐鲁番水利事业发展和如何协调解决现代农业对水利建设日益提高的要求的重要使命。为此他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带领水利局一班人与时俱进、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以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全市农田水利大发展的洪流中,把***的水利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市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4.45亿元,是***市改革开放以前水利总投资的10倍,“十五”水利投资的3倍。这期间,***组织完成***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08、2010、2011工程,总投资3418万元;完成***市***水库、***水库等五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221万元;完成****防洪工程,总投资1893万元;2008至2011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2万亩,总投资1.05亿元。同时,有多年丰富水利工作经验的他不失时机的提出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之后,他夜以继日地投身到项目储备工作中,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策划者完成了:《***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市末级渠系量水规划报告》、《***市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等规划。与此同时还在编制《***市水资源利用规划》、《***水库项目建议书》、《***市2010年—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这些水利前期工作的完成为***市水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绘制了宏伟蓝图,为***地区“强农”“活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深入一线,心系“三农”,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
市水利局肩负着全市的水利建设和农业供水服务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着他要经常下到基层了解农情、水情。这些年里,他迈过了***的沟沟坎坎,踏遍了***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无不留下他踏实的足印。在他不断深入一线的调查工作中,他透彻的了解和掌握了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更需要的是什么,农民更迫切期待水利部门做些什么。在有计划的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以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基础上,2009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作为改变本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相对滞后现状,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机遇。他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在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小农水建设高潮。根据其从基层掌握的实际情况,他用短短三年时间,在***市完成了涉及**乡、**乡等全市六乡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灌区的末级渠系的改造工程。共完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49万亩,改造斗渠64.75km,并新建或改造一大批水闸、量水设施、农桥等渠系建筑物,完成工程总投资6796.98万元。通过项目的建设,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提高到了85%,改善灌溉面积3.51万亩;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上升,新增农业产值1558.0万元,棉花亩增产25kg/亩,蔬菜亩增产300kg/亩,孜然亩增产50kg/亩,葡萄亩增产150kg/亩,瓜亩增产200kg/亩,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为1837.25万公斤。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实质性提高,***更是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拥戴。
三、吃苦耐劳,驯良可掬,与职工安危与共
***同志是一个喜欢与时间赛跑的人,8小时工作时刻,他像一个不竭扭转的陀螺,不管在办公区域还是水利建设工地或是乡间地头,各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8小时之外也是他的工作时刻,加班加点成为司空见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争夺时间,当天能做完的工作他决不会推到第二天,每次到外埠出差,只要工作搞妥,他都会不停歇的赶回单位,***出差,当天一个往返已经成为习惯,这些看似泛泛的事,却包含着***同志对工作无限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多年来他经常深入基层,和职工们一道安危与共,同甘共苦,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他与职工一道顶烈日、战盛暑、早出晚归、不分节假日,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身迷彩服就是他走哪穿哪的必需装备。
2011年***市先后遭遇罕见的干旱缺水及瞬时暴雨洪水灾害,为了把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日夜连轴,不顾疲倦,马不停蹄的奔走在调配水第一线,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为农民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在滚滚洪水中,他不惜疲惫的身体毅然跳入行洪区搬运树枝杂物疏通河道。
在日常工作中,***同志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要求干部职工不做的果断不做,他始终把职工装在心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要是为了职工的事,他都会全力地去做好。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四、名正言顺、一心为公,从不计较小我得失
他虚心好学,在他办公桌的右角总是摆放着十多本自他参加工作以来的笔记,每本笔记都记的密密麻麻,累计有100万余字;他勤奋敬业,我市山区发生洪水,他盯着施工队伍奋战20天不回家,平时有重要工作,一忙就是一昼夜;他雷厉风行,2009年我市***渠被洪水冲坏,原本7天的抢修任务,在他敦促下,三天完成;工作中的他有数不完的优点和业绩,是称职的好领导。但是,在父母亲身上他不是好儿子,2008年冬季72岁的老父亲和64岁的母亲煤气中毒昏厥,接邻居电话时他正赶往水利厅参加重要项目的评审,离开***市仅50多公里,司机说回去看看吧!他眼里噙着泪水说“不行”,只是安排了妻子去救护送医院;在妻子身上他不是好丈夫,与妻子分居多年团聚后,依旧是“终日听声不见人”;在儿子身上他不是好父亲,因为工作,儿子自8岁起就经常吃剩饭,并开始做饭,当“户主”,学校召开家长会,儿子说从小学至高一父亲总是来不了。当他谈起这些往事时,也感到很自责。可是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是“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在鼓舞着他不停向前追赶,是***市26万各族人民的目光在鼓舞着他不停向前追赶,是发展可持续水利在鼓舞着他不停向前追赶,只要他在任一天,就永不停息!
他就是这样一个以集体利益为重,群众事业为重的人民公仆。他一心为公,立志为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发有为;他勤劳奉献、舍身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着更多的水利人前赴后继。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凭借着执着的追求和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取得了令上级满意、群众称赞、职工骄傲的成绩。在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仍踏踏实实,默默奉献在自己所热爱的水利事业上。他将以实际行动再创业绩,信心百倍地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事业干好!
第三篇:突出贡献专家个人事迹
xx,男,汉族,1929年9月26日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1950年山东农学院园艺系毕业。1950年起历任山东农业大学(原山东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园艺学科组副组长。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林果分团团长,山东省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果树首席专家。200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xx教授从事果树栽培、生理和生产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55年,在果树碳氮营养、根系生物学和丰优技术原理方面具有创造性、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的系统理论成果,在国内外果树界有一定影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成果应用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发明的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17省市推广470万亩,新增产值7.6亿元;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丰产优质技术开发研究开发108万亩,单产由129千克提高到1010千克,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纯增效益56亿元:积极倡导和推广保护地生产,创建了果树保护生产技术新体系。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由于科技工作成就突出,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1999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主参编教材专著6部,发表论文230余篇,率领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建成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硕士28人、博士38人,指导博士后18人。
第四篇:优秀教师突出贡献教师事迹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XX老师,女,岁。从XXXX年从师范学院毕业之后,X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她把培育一代新人作为最光荣、最圣洁的事业。不知疲倦的跋涉让他的青春变得厚重而美丽。有人说她是青年人的榜样,她说,要用如火的激情去点亮生命的航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6年前年轻气盛的她第一次踏上了讲台,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成了她坚定不移的追求的目标。教学中,她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查找大量资料,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她理想的课堂是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自己教的省心,学生听的尽兴。他相信厚积才能博发,因此他在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各类有关教学的书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是她案头必不可少的杂志,此外,她还注意时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注重掌握教育工作中的基本常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他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课堂上是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课下是潜心教研的求索者,不懈的努力,使她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如今的她已是桃李芬芳,硕果满园。
在教学的前沿阵地,她努力实践改革,积极响应学校三课五环的教学模式。以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工作重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全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学生生活上出现困难,她倾心相助;学生思想上陷入困境,她耐心引导;学生心理上有了不快,她悉心劝解。每带一个班级,她不仅能很快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能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是孙老师,心里有了困惑第一个倾听者也是孙老师。她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创造了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2009年中考她带的第一届毕业班以总分上线完成率100%的好成绩居全校首位,2010年他所带的毕业班同样是成绩斐然。因为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先进班主任。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如是说。孙燕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她工作着,她快乐着。尽管现在的她已经身心疲惫,但是她任然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人生这条广阔无际的道路,只要她孜孜求索的脚步不停歇,她脚下的路就会不断向前延伸。
第五篇: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先进事迹李安金
免费
分享
创新
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先进事迹李安金
李安金出生于黔西南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从小跟着没有知识文化的父母及哥哥姐姐边务农边学习,并以优越成绩考入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由导师推荐,就职于宁夏农垦国营灵武农场,先后被聘任为农场试验站种子队、农二队技术员,农场绿色办、农业公司技术员,农场农业公司技术副总、总农艺师职务,农垦贺兰山实业公司生产部技术员、副经理职务。
在多年的基层与中层工作中,学农、爱农、为农思想坚定,始终以一名优秀中共党员的要求和标准严格要求与鞭策自己,始终坚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革新生产技术,积极树标杆、创建样板,把自己的承包地、养老金置换地作为实践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平台、培训广大职工的讲台、职工学习新兴农业科技的看台;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型种植模式、耕作模式的配套试验示范探究,职工科学种田技能培训、田间地头跟踪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及关键环节累计设计并完成各类试验示范项目上百项,进一步完善了农场的各项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农场各作物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齐全,粮食生产的单产总产与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许多先进适用新技术从农场推向全农垦,走向全自治区,使灵武农场成为农垦在粮食生产与新兴技术推广运用方面的排头兵,是农业部农垦首批授予的全国现代农业(种植业)示范场,为职工增收、农场增效、示范带动作业增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多年来,长期致力于农业技术引进、探究、示范、推广和职工科技培训、田间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通过技术集成、管理创新,在2008由灵武农场承担实施的全国水稻高产创建和国家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使全场万亩水稻由过去长期徘徊在平均亩产650公斤水平跃升到平均亩产达744.4公斤的创纪录水平,并逐年稳步保持产量提高、质量创优,其技术(《水稻旱直播轻简栽培技术规程》DB64/T527-2008)同时已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并批准实施。主笔编制了职工培训手册数册、参与并主要负责实施了宁夏农技推广总主持实施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冬麦北移技术”、农垦的“麦后复种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等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的配套观测、试验、示范子项目的设计与
免费
分享
创新
实施,建立了以定点观测调查为信息源为基础、短信群发为主要手段的农作物实时田间管理职工服务平台,建立了以企业所有作物跟踪调查数字化统计的职工农产品生产质量追溯管控体系,是所在单位主要科技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申请与实施的中坚力量,全面负责本单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科技入户、技术推广、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序,成效显著,项目、试验的实施与管理成为全农垦系统的典范,得到自治区、农垦局及农场的广泛好评,为农垦和公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由于工作绩效突出,曾多次被农场、公司、农垦、自治区评为先进等荣誉称号,已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激情,抛洒在西北这片希望的田野,并继续用实际行动实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积极投身于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浪潮中,服务“三农”、服务农垦。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ianjin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