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

时间:2019-05-13 14:1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

第一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

【小结目标】

1、识记字词

2、复习新闻知识

3、复习病句修改

4、专题复习——莲

5、名著阅读。

一、字音字形

1、字音(5分):⑴亘()古、⑵梵()婀()玲、⑶步履()、⑷蹒跚()()、⑸吞噬()、⑹顷()刻、⑺翩跹()、⑻粗犷()、⑼舷()窗、⑽泥淖()、⑾、⑿暴虐()、⒀脂()膏、⒁歼()灭、⒂陶后鲜()有闻。

2、字形(5分):⑴lǚ()行-木jī();⑵混duù()-馄tún();⑶()zhǚ()目-zhǚ()咐;⑷脚kē()-脚huái()⑸长得标zhì()-做个标zhì()⑹须 yú()-sǎo()子⑺ chán()yuán()-流水chánchán()()⑻泥nào()-zhuó()著。(9)zào()热-zào()动(10)yíng()火虫-yíng()光屏⑾照xiàng()-摄xiàng()⑿遗hái()-hài()人听闻⒀泪tāo()汹涌-tāo()tāo()不绝⒁止痛散yū()-yū()泥⒂shù()立榜样-shù()立旗杆。

3、多音(5分):⑴湖泊()—停泊();⑵自怨自艾()-方兴未艾();⑶锐不可当()-恰当();⑷解()放、-解()差、-解()数。⑸胡子拉碴()-冰碴()子⑹管钥()-钥()匙

4、填字(20分):⑴花huì()jú()红色、⑵cù()眉、⑶随风摇yâ()、⑷翩xiān()、⑸mí()hóu()、⑹提qiâ()、⑺石 jiã()、⑻cānɡ()桑、⑼jiē()叹、⑽duō()duō()逼人、⑾xiāo()雄、⑿qiān()吝、⒀xuē()子;⒁山diān()、⒂死不mínɡ()目、⒃奇pā()、⒄sī()杀、⒅风电châ()、⒆qiǎng bǎo()()⒇qí()lín()

5、改错别字,每组至少有三个(5分):

⑴喜出忘外、丰功伟迹、晶荧剔透、沾墨写字、瑶池相会、举世瞩目()()()()⑵淤泥不染、擢清涟不妖、婀娜多恣、不曼不枝、胡子拉碴、引人注目()()()()⑶木樨草甙、身姿袅挪、香气富郁、树影班驳、问鼎苍穹、依依不舍()()()()⑷心旷神贻、一成不染、含辛茹苦、月小风清、永往直前、茫茫雪原()()()()⑸、鸳鸯嬉戏、锐不可挡、欢呼雀越、变换莫测、中西合璧、扶摇直上()()()()

二、词语积累及其运用(10分)

1、举世瞩目:____________

2、亘古:____________

3、凌厉:____________

4、呕心沥血:____________

5、伫立:____________

6、翩跹:____________

7、俯瞰:____________

8、问鼎苍穹:____________

9、自怨自艾:____________

10、氤氲:____________

三、有关新闻常识(5分):

1、新闻的定义:广义的新闻包括___、___、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又称___。其特点有四点:一是内容___,事实准确。这是消息的最主要特征;二是内容___,具有价值。三是___,讲求时效;四是___,篇幅短小。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_ _、_ _、_ _、_ _和_ _五部分。

四、新闻试题精选:(10)分

1、(济南中考)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2、(重庆课改区中考)在新闻中,开头常有一段用来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话,我们称之为“导语”。下面这则新闻缺少“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后边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出这则新闻的“导语”。长寿湖飞来黑天鹅

(本报4月28日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昨日,在长寿湖安顺岛湖边钓鱼的徐光军突然发现湖里多了4只全身羽毛纯黑发亮的水禽。经辨认该水禽为黑天鹅。

黑天鹅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水禽,为什么会在长寿湖现身?对此,长寿湖风景区管委会有关人士称,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去年长寿湖取缔养殖网栏,实行生态养殖后,长寿湖水质明显改善,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五、病句修改:(6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2008 新乡卷)(2分)>{e:

(1)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c{42@s

(2)不管外边下起了暴雨,但是他们还是按照约定一起去新华书店了。&XzH#

-3D2、(2009•重庆)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____改为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kd 2、2六、复习专题-莲:(2008-2010中考试题综合。25分)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4)陶后鲜有闻()

(5)不可亵玩焉()(6)濯清涟而不妖()(7)不蔓不枝()(8)同予者何人()

2.翻译下面句子。(3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表达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表达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3分)

5、《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或: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____来自比,又用____和____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一览:《三个太阳》(4分)

⑴本文体裁是___;叙事线索是_________;记叙顺序是___。

⑵欣赏“三个太阳”这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试(苏教)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试

邓继琼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黑体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分)

问鼎苍穹(qiónɡ)浩瀚太空(hàn)

晶莹剔透(tī)举世瞩目(zhǔ)

呕心沥血(ǒu)伫立凝望(chù)

俯瞰大海(kàn)亘古不变(hénɡ)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歼灭 苍桑 溃退 噙满

B.蔚蓝 紧蹙 粗犷 吞噬

C.躁动 混沌 铠甲 荻港

D.顷刻 蹒跚 督战 协调

3.请结合语境,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4分)

备选词语:A.纯洁 纯静 B.凝固 凝聚

C.真挚 真切 D.俯冲 横冲

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A________、宁静的世界;万里冰山仿佛B_________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C_________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D______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又飞走了„„

4.修改病句。(2分)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仔细阅读下面消息后,按要求答题。(4分)

北京时间2月11日0时55分,美国“铱—33”通信卫星和俄罗斯退役多年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千米处相撞。而这一高度的轨道是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常用轨道。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源”气象卫星就在这一轨道。卫星相撞后,有些碎片可能会绕地球运行上万年,这些碎片对许多卫星都将构成严重威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息中提到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源”气象卫星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诗文。(3分)

荷,有着“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的美丽色泽,又有着“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 _____”的淡雅香气,还有着“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的绰约身姿。

7.常识填空。(7分)

(1)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在写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真实和______的原则。

(2)《三个太阳》以______为顺序,记叙了女画家到南极考察的经过,赞扬了南极科考工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七子之歌》的作者闻一多先生既是诗人,又是_________;诗中的“七子”指的是中国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个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之地。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黑体词语。(4分)

濯清涟()

亵玩焉()

亭亭净植()

自李唐来()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为什么赞美莲是“花之君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标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

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2.请用“/”将导语和主体部分分开,然后用“//”将主体部分分为三层。(4分)

13.请你概括导语部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结尾处“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切断”等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介绍渡江部分作战情况时,为什么从中路军最先写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猎鹰:中国教练机之新锐

长弓 楚君

2008年5月10日,对于洪都集团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L15“猎鹰”03架就要试飞了,公司领导和总设计师均到场,技术人员和保障设备全部到位,试飞员邹建国和杨耀,他们将共同完成这次飞行任务,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5月的南昌已经感觉到些许闷热,但天空非常晴朗,风力风向适合飞行。为“猎鹰”03架飞机忙碌了许久的试飞团队抓紧时间检查飞机。与01架首飞时不同,“猎鹰”03架一开始就涂装得非常靓丽,甚是夺目,犹如出嫁新娘。

上午10点半左右,发动机开动。试飞员们在停机位臵对各个操纵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将发动机油门加大,“猎鹰”03架随即离开停机位臵,开始向跑道滑行。

飞机进入跑道之后并没有直接加速起飞,而是在跑道尽头原地转了一个圈。试飞员通过滑行对“猎鹰”03架进行了飞行前最后的检查确认。10点43分,“猎鹰”03架再次对准跑道,等待起飞命令。

由于是第一次飞行,所以研制单位洪都集团对整个飞行计划相当低调,地面上观看首飞的人不是很多,主要是设计人员、保障人员、部分制造商和供应商等。他们与试飞员一样,胸有成竹,从容淡定。

只听指挥员一声令下,两台AI—222K—25发动机迅速喷出了两股橘红色火焰,“猎鹰”03架在跑道上增速,只滑行了400多米便抬起前轮,随后快速腾空而起,非常轻盈。首飞的任务并不复杂,主要是检验飞机各个系统的协调性,所以只在本场上空飞行。

飞机起飞后迅速爬高,很快就达到了预计的2000米高度,随后在此高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当天

南昌的能见度较好,地面人员始终可以看到飞机。在第二圈飞完之后,“猎鹰”03架进入降落航线,与以往见到的飞机不同,“猎鹰”03架的降落迎角很大,如此大的迎角有效降低了飞机接地时的速度,便于缩短滑跑距离。

当“猎鹰”03架滑行到指定停机位臵,两位试飞员麻利地完成关车程序,首飞圆满成功。

(节选自《猎鹰:中国教练机之新锐》,原载《航空知识》2008年第10期)

17.为什么说“2008年5月10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从试飞员的角度概括“猎鹰”03架试飞的经过。(3分)

对各个操纵面进行检查——()——对准跑道,等待起飞命令——()——爬高,升到2000米高度——()——关车,结束飞行

19.文中画线句子把“猎鹰”03架比作“出嫁新娘”,你觉得贴切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记叙的是飞机的试飞经过,为什么还要写观看首飞的人们“胸有成竹,从容淡定”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想。(3分)

教练机,是一种专门用于飞行员训练的飞机,有“飞行教室”之称。中国的教练机与人民空军同时起步,与航空工业一起腾飞,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研制,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特别令人欣喜的是K-

8、“山鹰”“猎鹰”等新型教练机的相继问世,使我国教练机的技术性能明显提高,有的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有的已走出国门,飞向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采展示(40分)

22.校园里处处是美丽的风景:那幽静的林荫道,灿烂的月季花;宽阔的操场,清澈的鱼塘;飘散着书香的图书馆,奉献出各种美食的食堂„„可是,亲爱的同学,你是否注意到校园的另一道风景呢?这道风景或许就是和你擦肩而过匆匆奔向教室的毕业班学姐,或许就是活跃在学校联欢会舞台上的邻班“小品王”,或许就是与你朝夕相处的有“数学博士”之称的同桌„„请你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报道校园优秀同学的人物通讯,试试吧!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参考答案

1.伫:chù zhù 亘:hénɡ ɡèn

2.A(应为“沧桑”)

3.A.纯洁 B.凝固 C.真挚

D.俯冲

4.把“不得不”改为“不得”

5.(1)美俄卫星相撞(2)不多余,这是为了证实“这一高度的轨道是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常用轨

道”这一事实。

6.惟有绿荷红菡萏 倚槛风摆柄柄香 月晓风清欲堕时

7.(1)准确(2)时间 热爱祖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于探索

(3)学者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及旅顺,大连

8.洗涤 亲近而不庄重 树立

指唐朝

9.从淤泥里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10.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如同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如同君子的庄重风度,“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如同君子的正直清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如同君子的德声远播,因此,作者借莲来喻己,托莲来言志,赞美莲是“花之君子”。

11.写“陶渊明独爱菊”是从正面来衬托自己对莲的喜爱,写“世人甚爱牡丹”是借对世上追名逐利之人的鄙弃来从反面衬托自己对莲的喜爱之情。

12.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

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13.渡江战役胜利

14.“至发电时止”一句准确交代了时间,不仅表明消息及时,还包含着对我军行动神速,锐不可当的自豪之情。

15.这一系列的动词连用,突出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迅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气势。

16.因为中路军不仅是“首先”突破敌人的防线,而且进军速度最快,所以从中路军最先写起。

17.因为这一天是“猎鹰”03架试飞成功的日子。

18.滑行 起飞 进入降落航线

19.贴切。因为“猎鹰”03架外表靓丽,就像出嫁的新娘一般美丽;而且“猎鹰”03架自诞生之日起,还从未在蓝天飞行过,也正如出嫁的新娘一般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这一比喻不仅贴切地写出了飞机的外形之美和即将试飞的情形,还渲染了一种喜庆色彩。

20.写人们的表情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猎鹰”03架性能可靠能够经得起检验,试飞一定顺利。

21.示例:教练机的发展,显示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让我充满了身为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22.略。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潘兰林

第五单元

单元要点

一、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继续提高阅读能力。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四、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法

五、教学时间及课时:

六、单元分析:

探险,既是人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对自身的挑战。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为此,一批批探险家出现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近现代以来,探险家更是层出不穷,如群星闪耀,相映生辉,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印。

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单元。它表明了我们对探险这一过去被国人相对忽视的人类文化活动的价值倾向。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当前,全球一体化在加速,不同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交流、沟通越加频繁,打破隔阂,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文化精华,这已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说,本单元的设置,乃持一种开放的态势,拥有一种全球文化和视角,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1.关于阅读课文 :本单元阅读部分由五篇课文组成:《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真正的英雄》(里根)和《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本单元题材丰富;有南极探险,有荒岛求生,有攀登珠峰,有探索太空,有追问太阳:本单元文体多样;有传记,有小说,有通讯,有演讲词,有神话、寓言。本单元课文情节引人人胜,主题令人深思,语言回味无穷。这一切将使这个单元的“探险之旅”充满兴味。

《伟大的悲剧》节选自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后半部分(题目为编者所加),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饱含感情,以优美的文字,再现了发生在那茫茫南极冰原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但作者叙写这个故事,绝不是为了让读者感到有趣,也不仅仅是为了感动读者,而是让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品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它应该是一粒种子,深埋进学生幼小的心底,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他们“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内涵。

2、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设条件,播放一些关于南极恶劣天气的图片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或可预先布置学生了解南极的一些情况(如气候、地貌、动物、植物、人类活动等),上课以提问的形式,导人对本课的学习。

⑵教师不要事先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不带任何先人为主的观念去阅读课文,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第一阅读感觉。教师再通过与学生的深度对话,来提升学生的第一阅读感觉,帮助他们把这种感觉上升为理性思考。

⑶斯科特一行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学习。教学时可重点突出他们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以此教育学生,作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这种教育应该是感染、引导,自然从课文中引出来的,而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灌输。

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重要片段。这是一篇贯注了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佳作,可以有选择地朗读一些重要段落,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⑸加强语言的品味和字词句的积累。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以思想深刻而著称,表现在他的行文上,往往有含义丰富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这篇课文也是这样。练习中的几个句子,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本课语言丰富,生词较多,“读一读,写一写”中列出的词语,要把它们还原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掌握。

⑹如有条件,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茨威格的其他传记作品,如《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中的部分篇章。

《荒岛余生》节选自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题目是编者加的)。课文节选的部分,没有多少故事情节,而主要写鲁滨孙遭遇海难后初陷荒岛时,由于孤独绝望而产生的内心矛盾,最后战胜自我,获得新生。在许多国家,这部作品一直被当作儿童必读的“生活教科书”。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认为,这是一部连亚里斯多德或现代人的作品都不能比拟的关于教育的论著。确实,这部作品是教育儿童乃至青少年的好材料。我们这里选编的思想意图正在于此。

七、教学这篇课文,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要创造条件,布置学生先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可参看本册书后的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使学生对这部世界名著中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有个大体的了解。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着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课文主要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这是小说家常用的描写手法。这一点在教学时不必讲得过深过细,稍作点拨即可。因为这个阶段我们不突出文学体裁的教学。专门的文学教育安排在九年级。这里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

4.行有余力,可引导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如荒岛生存需要哪些基本常识,鲁滨孙从船上搜集的那些“不值钱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怎么用,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探究一下鲁滨孙观察太阳、计算日期的方法。这也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作一点知识的准备。

5.《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节选自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的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题目为编者所加)。课文写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学习这篇通讯,可以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八、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中国人从北坡攀登珠峰,是世界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设法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以使本课的学习更有历史和文化内涵,把课内外学习联系起来。

2.适当渗透思想情感教育。中国登山健儿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坚强的,中国也不乏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高水平的探险家。以此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3.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注意作者叙事的详略安排,并在今后作文时学会运用。

4.《真正的英雄》是美国总统里根为纪念“挑战者”号遇难的全体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它的影响不仅仅是美国的而且是世界的。里根的这篇演讲词声情并茂,它既是令人悲痛的,又是鼓舞人心的。从长远眼光看,学习这样的课文,对于儿童今后的思想成长是有帮助的。

5.教师可找来有关报纸、画报,有条件的话,可以从网上下载、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如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爆炸时分叉的火焰、从大西洋中捞起的还保留有完整美国国旗的飞机残骸、麦考利芙的照片等,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课文中的好句子不妨让学生摘抄下来,并学会运用。

《短文两篇》都与太阳有关,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教学时以读读背背为主,弄懂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7.关于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活动目标: ①对人类探险及其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②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在活动中培养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④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项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条件,任选一项,学生可自由组合,分成三个活动小组,每组开展一项活动。三项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相继开展。一般来说,同时进行便于在课时上作统一的安排,除了前期准备外,两节语文连堂即可完成。但相继开展教育面更大一些,在某一小组开展某项活动时,其他两组的同学便可前往观摩,甚至互派“探险小记者”作及时报道。

开展“探险家的故事”这一活动,可围绕三方面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让学生在对古今中外的探险家探险故事的追踪中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故事”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和口头描述能力。

“七嘴八舌说探险”这一活动是一个辩论会,某种程度上它是第一个活动的深化。举办这一活动起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对本单元的阅读课文表达的思想价值观有比较深入的把握;二是学生课外自行掌握了一定量的关于探险的资料。展开辩论活动,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使辩论双方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使双方观点能够交锋。如果一方理据凿凿,而另一方理屈词穷,论辩就难以展开和深入。这里要强调的是,课文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似乎是过于倾向于正方,这就可能使得辩论很不利于反方。为此,教师要大力扶持反方观点,使双方力量能力大致均衡。二是不要对两种观念的对错作最后的评判。辩论的过程重于结果。举办辩论会的目的是展开交流,提高思辩能力,锻炼口语表达。

“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是为应和“学会生存”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而设置的。活动虽然是模拟性质的,但难度较大。它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这一活动不仅考验应聘者,也考验招聘小组的成员。要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提前布置,使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活动过程中,要有有效的监控手段和考查办法,防止场面乱哄哄,活动走过场。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既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学生可自由选择。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第四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竹林中传来。()

8、下面三条广告分别对应哪个内容,动手连一连。3分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_

一、积累运用。40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8分yípōxuēkuí化险为()()有成就瘦()夺()péng船()()松zhēn坚()()察

2、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2分

莫()一是()夷所思迷途知()白()过隙()往知来

3、一词多义。2分

却:人间只要有爱,死神也望而却步。_____________夏天到了,天气却一点儿也不热。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求写成语。4分

(1)与“深思熟虑”结构相同(4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滴石穿”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好美,我会接着写。4分

(1)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_______________,演奏着高低不同的乐章;生活是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能结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 ______________。

6、关联词语填空。2分

A()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B在人生路上,()错失了良机,我们()不应叹息。

7、选择破折号的用法。2分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2)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①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A 天气预报广告 ②分享阳光,分担风雨。B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③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C频道广告

9、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在欣赏广告词时,突然发现有的广告套用了成语。于是,大家便动手收集起这类广告词来。

默默无蚊(闻)衣衣(依依)不舍 骑(其)无穷 美(每)时美(美)刻 对于这类广告,同学们褒贬不一,老师决定组织一次辩论赛。你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呢?请把你的理由说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内容填空。10分

(2)当外界的压力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正面抗争去战胜;当外界的压力______________,我们应该像雪松一样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_____________。(3)《山谷中的谜》由旅行者得到的启示想到哪些名句、成语或故事呢? A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

(4)“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写出了天游峰____________的特点,更衬托出扫路人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当然,追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一句关于把握机会的名言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欣赏。

(一)《山谷中的谜底》节选13分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__________。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jī)___________。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在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2分

2、按要求写词。(至少各写2个)2分(1)和“依旧”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立即”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问题。

(1)用文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2分

(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雪松的枝丫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不管东坡____________,雪松都_______________,所以东坡就__________________。

(二)最优秀的人是谁17分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从文中带点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________。(选序号)2分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4、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5、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急。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天地。

根据开头,自己命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

1.一儿曰:“日初出

分)

2.补充成语:(2分)

忧心

不乐

得意

有词 3.《伟大的悲剧》一文中那位英雄队长的名字叫

4.《荒岛余生》的作者是,本文选自

。(1分),及,此不为

?”(1。(2分)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

举目四望,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 他们的脚下。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斫痕()

阴霾()砭()骨

泅()水 7.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2分)A、白日依山/尽

B、而日中/时远也 C、夸父/与日逐走

D、孰为汝多/知乎 8.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2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9.写出下列带点的字所指代的人物。(4分)

①特别是有一天,我带着枪在海边散步,寻思着我目前的处境的时候,我的理智就用反面的理由劝解我。()

②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③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④弃其杖,化为邓林。()第二部分:

(一)在①我们也不会忘记孩提时总爱光着脚板在咖啡地和夏威夷的麦卡达美亚墓地跑来跑去的埃里森·奥尼佐卡,他早就梦想有一天去月球旅行。他告诉人们,多亏成为一名飞行员,他才能够建树他的生涯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业绩。②还有那个曾告诉人们是南加州的棉田锤炼了他坚毅性格的罗纳德·麦克耐尔。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管。啊,让(罗纳德的爱称),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

③我们记得格里高利·杰维斯,在那次致命的飞行中,他随身带着他的母校布法洛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面旗子。他说,这是一份小小的纪念品,纪念那些曾为他指点过未来的人们。

④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地讲述给我们。

⑤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这些杰出的专家、科学家、冒险家,这些艺术家、教师和家庭中的男女成员们。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10.给以上选段分为两个部分,并写出层意:(3分) ① ②

11.在七位英雄中,以上共提到几位?他们分别是谁?(2分)

12.为什么说“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2分)

13.这段文字出自《

》,是美国前总统

的电视讲话。在这篇悼词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在文中括号处填一四字成语。(1分)

15.如何理解“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2分)

(二)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A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学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在东方甚至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能肯定它能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骨”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公司的总裁。

我没有读过这本在韩国曾引起轰动的书,我也没想过去找这本书读,凭我的人生经历,已经感知到了它要说的一些道理:B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经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事物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摘自《时代青年》)的心态。(2分)16.文中划线句A反映了“韩国成功人士”

17.根据语境,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2分)举重若轻: 水到渠成:

18.文中划线句B是否真的说什么事都用不着“钢铁般的意志”,用不着“技巧和谋略”?此话是针对什么问题说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分)

19.通读全文后,可以看出作者对成功问题的观点是

的方法阐明道理。(2分)

。文章主要采用

20.文中告诉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新的观点。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处,变换角度提练出言之成理的观点。(2分)

“铁杵磨成针”或“名师出高徒”

(二)鸟的启示

麦琪 ⑴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⑵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

⑶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一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

⑷一截树枝,一个愿望,一份执著。

⑸我不禁——于鸟的智慧,————于鸟的简单,——于鸟的勇气。⑹智慧,简单,勇气,于人,这也是生命中的三个支点吧。

⑺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什么是那根树枝呢? ⑻人的生活比起鸟来大概是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面临飞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需要不同的树枝来让自己有个立足之地。但是最复杂的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截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

⑼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难于做到的是简单,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简单。⑽在每一次飞行之前,最好让自己感悟一下小时候玩一个游戏前的兴奋心情和跃跃欲试的兴致,这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飞行以后,在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⑾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这么重的心,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简单,不是表面上的没心没肺;简单,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

⑿大人的游戏也还是游戏,而且,没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气。有了心的简单,就有了勇气来执著。

⒀想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执著。

⒁许多人,渴望生活一帆风顺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麻烦一出现,立即停下步来,瞻前顾后,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自信心顿时一落千丈。实际上,有麻烦是正常的,如果生活真的是无数次地飞越太平洋的话,那么你怎么能够去幻想你的航程应该是一路风和日丽呢!⒂风浪是必然的,风和日丽是偶然的。

⒃看来勇气和执著是和自信联系得太密切的,一个失去了自信的人,一个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活着也必然活得疲倦和谨慎,也就必然活得没有勇气和执著了。

⒄那一天看到了有关小鸟飞行的一小段文字,那一天我都在仰着头看鸟。

(选自2002年第7期《中华散文》,有删改)21.本文的题目为“鸟的启示”,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2分)

22.依次填人第⑤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A.惊讶

敬仰

羡慕 B.羡慕

敬仰

惊讶 C.羡慕

惊讶

敬仰 D.敬仰

羡慕

惊讶

23.第③段作者在描绘自己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时,用“像是一个黑点点”来修饰小鸟,意在突出

;作者说“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意在强调。(2分)

24.作者认为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那根树枝”是什么呢?(2分)

25.作者认为长大了的人“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的理由是什么?“简单”的内涵是什么?(2分)

26.读完本文后,你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三)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27.上文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

。(1分)

28.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2分)29.“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2分)30.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31.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2分)第三部分:写作(40分)我在 探险

提示: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许多秘密。学本单元以后,你一定被他们的英雄精神所深深感动,说不定也萌发了去探险的愿望,那么,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后,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线上填处所)

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1-6.略 7.C 8.爱护景点;只要言之成理均可。9.鲁滨孙、刘连满、麦考利夫、夸父 10.①~④/⑤;回忆、赞颂 11.略 12.她的献身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13.对他们的崇敬和哀悼。14.孜孜不倦 15.他们敢于为科学而献身,是真正的英雄。16.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17.比喻以轻松的态度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比喻功到自然成。18.不是;针对那些“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而说的;作者的用意是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困难,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会取得成功的。19.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举事例 20.“铁杵何须磨成针,要讲究效率”、“名师未必出高徒” 21.智慧,简单,勇气,是人生命中的三个支点。22.D 23.小鸟形体之小,天空海洋之宽广这个画面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意思对即可)。24.“那根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忘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25.理由是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内涵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意思对即可)。26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鼓励有创新的见解。27.《山海经》 28.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字叫“精卫”。29.女娃;溺而不返 30.它的形状像鸟,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31.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下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

    第五单元复习21、《伟大的悲剧》 复习要点及练习一、复习要点 1.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伟大的悲剧》? 答:斯科特探险队在争到南极点的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作为失败者却要为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创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创意教案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二、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

    语文七年级说课稿第五单元

    语文七年级说课稿第五单元 21、《风筝》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风筝》。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单元的第?课。下面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羚羊木雕》教案 南昌市湾里第二中学 齐述兰 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人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附答案)[本站推荐]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7分,小题1分) 1.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的《逢入京使》) 3、《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一句是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漫话探险》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漫话探险》 【作文目标】 1、正确认识探险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及价值,学会辨证思维看问题。 2、了解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深入了解探险的历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美的语言表达,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粤教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粤教版) 第五单元提纲 、1大自然的奇迹 、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①不同生命相依而生,共同构成了地球生物链,在这个生物链上,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