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文件
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文件
渝侨联发„2007‟2号
关于表彰重庆市侨联系统2006年度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2007年1月18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和中国侨联的指导下,2006年重庆市各级侨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侨联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按照《重庆市侨联关于对2006年工作实行目标考核的通知》的规定,经各单位自评申报,重庆市侨联考核领导小组审查,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渝中区侨联等10个“重庆市侨联工作先进集体”,九龙坡区侨联等10个“重庆市侨联工作创新奖”,陈伟等10名 “重庆市侨联工作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戒骄戒躁,发扬成绩,不断进取。各区县、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侨联和广大侨联工作者要向先进学习,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广大归侨侨眷,为构建和谐重庆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市第三次党代会和直辖十周年的到来。附:重庆市侨联系统2006年度获奖名单
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主题词:侨联 表彰 先进 决定
发:各区、县侨联,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侨联
重庆市侨联办公室 2007年1月19日印
(共印50份)
附件:
重庆市侨联系统2006年度获奖名单
1、重庆市侨联工作先进集体(10个)
渝中区侨联 沙坪坝区侨联 渝北区侨联 江北区侨联 南岸区侨联 永川市侨联 璧山县侨联 涪陵区侨联 长寿区侨联 重庆大学侨联
2、重庆市侨联工作创新奖(10个)
九龙坡区侨联 巴南区侨联 大渡口区侨联 潼南县侨联 荣昌县侨联 垫江县侨联 梁平县侨联 武隆县侨联 西南大学侨联
重庆医科大学侨联
3、重庆市侨联工作先进个人(10人)
陈 伟 陶智勇 蹇 玲 徐劲柳 李学兵 张 唯 杨 琳 周抗美 章世琼 吴恒敏
第二篇: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文件
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文件
渝侨联发„2006‟35号
重庆市侨联关于做好区县侨联
换届工作的意见
侨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中国侨联七届五次常委会议精神和这次区县党委、政府换届工作要求及《中国侨联章程》规定,为加强侨联组织建设,理顺侨联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切实推进侨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结合重庆市侨联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换届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为侨服务宗旨和侨联职能,全面加强侨联组织和侨联队伍建设,促进侨联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换届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守《中国侨联章程》规定及党的组织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换届中要优化组织结构,重视选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参政意识、创新意识强,热心侨联事业的新老“侨”代表加入侨联组织,使侨联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起到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汇聚侨智,维护侨益的作用。侨联换届工作原则上可按照地方党委换届工作统一部署进行,有条件的区县侨联尽可能同步进行换届。
三、换届工作的具体要求
1、推荐人选。区县侨联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委做好代表、委员、常委、班子人选的物色推荐工作。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代表一般应具有归侨侨眷身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心侨联事业、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各自工作领域有一定影响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在侨界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知名度。
2、代表大会。区县侨联换届应采用召开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方式。代表大会规模和代表人数,商请当地党委确定。代表要充分体现“侨”的特色,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群众性。应充分考虑新老归侨、专家学者、侨资企业及党政机关等代表在代表总数中的比例。个别有条件的区县侨联可邀请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人士为特邀代表,但必须报上一级党委统战部征求意见。
3、侨联委员会。区县侨联委员会设置委员、常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等职务。要充分考虑委员、常委、班子人选的年龄 结构。侨联委员会委员从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委员人数以不超过代表人数的40%为宜,委员一般应能够任满一届;常委从委员中产生,常委人数以不超过委员人数的40%为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从常委中产生,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职数以3至9人为宜。在归侨侨眷较多的区县其职数可适当放宽。专职主席或副主席、秘书长职数由区县有关部门确定。
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区县侨联应按照《中国侨联章程》规定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配合协助当地党委做好区县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充分发挥侨界人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5、侨联组织。区县侨联要按照《中国侨联章程》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建立向同级党委报告侨联工作的制度,其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到有经费、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活动,以适应新世纪、新时期的要求。
6、换届工作程序
(1)拟换届区县侨联应事先向市侨联报告换届工作意见,在上报区县党委审批召开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请示的同时抄报市侨联备案,并附换届工作方案。
(2)新一届区县侨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候选人应征求市侨联意见。
(3)区县侨联在市侨联回复后,按照《侨联章程》进行选举。
(4)大会选举后,区县侨联应及时拟写《关于XX区(县)侨 联第X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结果的报告》上报市侨联备案。
7、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侨联换届工作程序参照区县侨联换届工作程序进行。
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2006年11月20日
主题词:侨联 换届工作 意见 抄送:中国侨联、市委统战部。
重庆市侨联办公室 2006年12月15日印发(共印50份)
第三篇: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
五马街道八仙楼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
(草 案)
总 则
五马街道八仙楼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以下简称社区侨联),是在区委统战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区侨联的指导下,由街道辖区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街道侨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关心海外侨胞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街道侨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根据本章程,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广泛地团结归侨、侨眷和联系海外侨胞,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为推进“首善街道、幸福五马”建设凝聚最广泛的力量。
第一章 任 务
第一条 引导和组织归侨、侨眷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二条 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广泛团结归侨、侨眷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促进海外侨胞与祖国进行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努力为侨属企业服务;办好侨联所属企业事业。
第三条 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参与协商和推荐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归侨侨眷代表委员人选。
第四条 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协助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兴办文化教育卫生和其它社会公益事业。
第五条 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促进乡谊亲情,鼓励他们同居住地人民和睦相处,为居住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为促进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努力。
第六条 鼓励归侨、侨眷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艰苦奋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七条 加强侨联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廉洁奉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全心全意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
第二章 会 员
第八条 会员有权参加街道侨联的有关活动,享受街道侨联提供的各项服务,对街道侨联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并对街道侨联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第九条 会员有义务遵守街道侨联章程,维护侨联声誉,贯彻执行侨联的决议,完成侨联布置工作任务。
第三章 组织制度
第十条 侨联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一条 街道侨联的领导机关是街道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委员会。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归侨、侨眷的身份,通过充分酝酿民主协商产生。侨联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候选人名单,事先要充分酝酿讨论。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 街道侨联可以设立荣誉职务。
第十四条 街道侨联要密切与会员的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第四章 组 织
第十五条 街道侨联的权力机关是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其代表由街道侨联及其有关方面民主协商或者通过选举、特邀方式产生。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审议和批准侨联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二、讨论和决定街道侨联的工作任务;
三、选举街道侨联委员会;
四、制定、修改街道侨联的工作细则;
五、根据需要,聘请海内外热心侨联事业的社会著名人士担任本届侨联荣誉职务;
六、决定街道侨联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七条 侨联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十八条 侨联委员会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常委 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委员会,委员会会议由主席负责召开。
第十九条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办公会议,处理日常工作。
第二十条 街道侨联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应当由归侨、侨眷担任,其候选人名单需征求街道党工委及上级侨联的意见,选举结果报上级侨联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街道侨联应当接受街道党工委领导,接受上级侨联的指导,享受同级人民团体待遇。
街道侨联选举产生的主要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如在任期内变动,应当提交本届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征求街道党工委和上级侨联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 街道侨联可以根据本章程制定实施细则,报街道党工委和上级侨联备案。
第五章 经 费
第二十三条 街道侨联经费来源:
一、上级组织拨款和补助;
二、兴办企业、事业的收入;
三、海内外人士和单位的捐赠。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五马街道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四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文件 重庆市公安局
渝环发„2009‟75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公安局 关于加强国庆期间辐射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涉源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在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9月10日至10月10日,以下简称“国庆期间”)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按照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有关要求,我市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辐射安全专项检查,巩固全市辐射安全防范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辐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辐射事故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各单位法定代表人作为辐射安全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安全的责任感,充分认清形势,教育单位干部职工遵纪守法,—1—
增强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采取积极手段和措施,切实加强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并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落实国庆期间的特殊措施和要求,切实履行社会安全责任,兑现辐射安全承诺。期间,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将联合开展执法检查行动,重点检查各单位落实辐射防护与安全责任制要求,对发现的辐射安全隐患、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特此通知。
附件:重庆市国庆期间辐射安全防范工作特殊措施
二○○九年九月二日
主题词:环保辐射国庆安全防范通知
抄送: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
局,区公安分局、县(自治县)公安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09年9月2日印发—2—
附件:
重庆市国庆期间
辐射安全防范工作特殊措施
一、落实辐射安全防范责任
(一)涉源单位须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国庆期间辐射安全保障方案,建立以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辐射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二)各单位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辐射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国庆期间辐射安全管理方案,内容应当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辐射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方案等。
二、辐射安全防范措施
(一)停止与首都北京之间的放射性同位素(医疗除外)的转让活动、放射性废物(源)的送贮、返回、回收活动;上述涉及保障国计民生、国家重大科研、国防任务、抢险、救援等活动必须开展辐射工作的单位应向市环保局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国庆期间从事辐射工作的,单位主管领导须每日组织对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盘存,并严格落实登记、检查制度;国庆期间暂停辐射工作的,应确保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保卫设施正常有效运行,并加强值班、值勤,严格落实放射源场所监控制度;9月10日前将本单位的—3—
放射性废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并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贮存。
(三)探伤机、核子湿密度仪、骨密度仪等含源装置经批准在公共场所移动使用时,主管领导须跟班作业,并聘请专职保安现场警戒;放射源出入库时由主管领导监督进行,并详细登记备查。作业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四)辐照装置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确保放射源安全保卫设施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控制室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在位,保证24小时双人实施监控,并实施主管领导24小时值班制;严格落实物品照前预检查制度,避免其他安全问题发生。
(五)工业在线放射源使用单位在使用或暂停过程中,须指定专人作为辐射安全员,重点看管放射源,确保24小时处于监控状态;含源装置须牢固定装在生产设施上或集中封存,并落实登记检查制度,做好交接记录。
(六)医疗、科研机构须严格落实放射性同位素的点对点交接制度,确保医院订货数量、时间与供货相符,做到用多少订多少,确保“零”储存;放射性药品领取、使用应责任到人;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每次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污染监测,禁止将含放射性的污染物随意存放,甚至带出辐射工作场所;单位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辐射工作场所安全情况每天至少检查1次,并做好记录备查。
(七)教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单位要落实辐射安全管理人员或专人跟班教学,并保证2名教师对放射性同位素出库、教学、入库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辐射安全。
—4—
(八)放射性同位素运输单位经批准,在运输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由专人(至少2人)、专车押运,并配备相应辐射检测仪器。
三、辐射应急、报告和检查要求
(一)各单位应组建辐射应急处理队伍,完善应急方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并将应急演练情况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二)各单位要落实辐射安全检查、巡查和领导带班制度,涉源场所除保证24小时人员监控外,主管领导要对辐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封存的涉源场所须每4小时巡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备查。
(三)落实“零报告”制度。9月10日-10月10日期间实行每周“零报告”制度,各单位须于每周一9:00至12:00时向所在区县(自治县)环保局报告前一周辐射安全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放射性物质的状态(使用、库存)、负责安全检查巡查的人员及时间等;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和公安(分)局,并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公安(分)局及时向市环保局、市公安局报告。
—5—
第五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渝环发„2008‟32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认定准则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境监测中心:
为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规范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工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持续改进,根据《重庆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我局组织制定了《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二月十九日
—1— 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规范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确保环境监测质量,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重庆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重庆市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接受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取得《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合格证》(以下简称“能力认定合格证”),并在证书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市环保局负责下列工作:
(一)组织制定《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细则》。
(二)受理全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申请,并组建评审组。
(三)负责能力认定合格证的审批、颁发和管理。
(四)组织全市环境监测机构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第四条 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下列工作:
(一)起草《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细则》。
(二)组织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员的培训、考核,建—2— 立评审员库。
(三)承办能力认定事务性工作。
(四)协助市环保局开展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区县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保证部门(或人员)负责本机构能力认定的申报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组由3-5名评审人员组成,负责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的现场考核和评审工作。
第三章 能力认定评审程序
第七条 能力认定评审程序分为申请、自认定考核、现场评审、审批颁证四个程序。
申请:监测机构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能力认定申请。自认定考核:监测机构组织监测人员对本单位申请持证项目进行自认定考核。考核项目比例为所申请项目的70%。
现场评审:评审组组织监测人员理论考核,35%的申请持证项目现场考核,并对申请单位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等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
审批颁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评审报告,提出审批意见,对合格者颁发能力认定合格证书。
第八条 已取得能力认定合格证书的监测机构需新增持证项目的,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并上报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确认。
第四章 能力认定评审内容
—3— 第九条 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内容包含机构人员、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质量保证、业务管理等方面,按《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细则》执行。
第五章 审批发证
第十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报告进行审查,对满足《重庆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评审细则》所有条款要求,或者满足所有重要条款要求但普通条款不满足的比例在15%以内的,确定为能力认定合格,并对监测机构颁发能力认定合格证书。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持有能力认定合格证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持证项目可出具环境监测报告,加盖能力认定合格章。
取得能力认定合格证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环境监测数据方可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十二条 能力认定合格证有效期为5年。其间,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持证单位的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中发现监测机构的实际监测能力比能力认定时的监测能力明显下降的,由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令其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 能力认定合格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第七条的程序向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换证审—4— 查。逾期不提出审查申请的,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吊销其能力认定合格证。
第十四条 持证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吊销其能力认定合格证:
(一)不能按规定完成环境监测任务,经同级或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出后6个月内仍未改正的;
(二)超出合格证限定范围出具监测报告的;
(三)监测工作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经监督检查发现监测能力较原认定时有较大下降,且超过整改限期仍未达到要求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申请书、评审表和评审报告格式由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合格证和印章由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七条 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可以参照本准则自愿申请能力认定。
第十八条 本准则由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 主题词:环保
监测
能力
认定
通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8年2月21日印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