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江北国税发„2008‟2号
签发人:周远游
关于2007年工作总结 暨2008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2007年,江北区国税局在市国税局和江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国税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国税局长会议和区十次党代会、十六届人代会精神,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树立“清廉从政,1 服务发展”的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全力以赴组织税收收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现将区局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2007年工作成绩和主要做法
一、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学教活动进一步深化
(一)认真开展 “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2007年是市委确定的“作风建设年”,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月25日起,区局分学习提高、查改问题、建章立制和总结验收三个阶段扎实开展了“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区局认真查找了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查找出的3个方面12类主要问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整改,并清理、修改、完善、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探索建立“清廉从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一是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区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先后集中收看了十七大开幕式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会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二是11月16日,区局党组中心学习2 组专题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周远游同志结合赴京学习的心得体会作了专题报告。三是为全局干部购买了十七大报告单行本277册,为党员干部购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145本,推动了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四是11月20日区局拟文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了具体布臵,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落实,从在全局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五是开展专题辅导。区局在11月21日,邀请了区委宣传部刘亚文副部长以《深入学习十七大、推进建设新江北》为题给全局党员干部作了1次专题辅导报告。11月23日,组织了15名机关党委委员和机关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区直属机关党工委举办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六是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撰写1篇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各党支部上报1篇学习心得体会,并在12月13日将采取现场宣读、互学互评的方式举办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交流评比活动
二、坚持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组织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
坚持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发扬“钻取”精神,围绕税源抓管理,强化对33户市级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加 3 强对港城工业园区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分析,进一步掌握了组织税收收入的主动权。同时,把严防新欠产生作为组织收入工作的重点来抓,推行税收收入质量按月分析通报制度,加大对新增欠税的考核奖惩力度,确保了当期申报税款及时、足额入库。1—12月,全局共组织税收收入入库196910万元,完成市国税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142500万元的138%,同比增长55.41%,增收70206万元(其中:组织区级收入21510万元,同比增长62.94%,增收8309万元), 提前97天完成了全年税收收入任务,收入规模创出历史新高。全局9500余户纳税人无一笔新增欠税,连续3年实现了申报税款应收尽收,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依法治税,税收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成立了减免税及出口退税审理委员会,对减免税30万元(含)以上、出口退税100万元(含)以上的涉税审批事项实行集体审核。经过集体审核为 15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4820万元、为11户企业办理减免退税818万元。
认真开展了2007年税收专项检查,按照市国税局“稽查三分离”的要求,整合稽查资源,推行一级稽查,加大了集中办案的工作力度。1—12月,稽查局共对121户纳税人进行了 4 检查,立案查处54 户,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入库1170万元,并向公安局经侦队移送偷税案件2起。
四、夯实征管基础,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加强税政管理。坚持重点行业增值税税负按月分所分析通报制度,加强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微税负企业的监管,采取纳税评估、集中约谈、到户辅导等措施,督促纳税人建立库存商品三级明细账并严格控制其专票购买量。开展了增值税滞留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等专项清理工作,对税负偏低、存在账外经营情况的76户纳税人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冲减留抵税额合计84.81万元。
——规范征管流程。修订、完善了征管工作流程,规范了税种认定、申报异常情况处理、双定户普通发票验旧购新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局16号令,完成了2007年个体工商户“双定”工作,全局3128户双定户定额调整面为62.98%,调增定额1963户,调增税额162万元,税款增幅达27.88%。
五、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税收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1—12月为129户纳税人办理了西部大开发、下岗再就业、资源综合利用、民政福利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11293万元,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二)切实加快出口退税工作进度。在14户外贸骨干企业中试行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办理出口退税,在14户外贸企业和6户生产出口企业中试行了出口退税远程申报方式,为纳税人办理出口退税提供了方便。1—12月,全局共受理退税申报1316户次,办理免抵退税470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经济的发展。
(三)认真做好“两个减负”工作。区局将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的理念贯穿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减轻税务所的工作负担和纳税人的办税负担,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一是加强窗口建设。完善办税厅的服务设施、功能,优化人员结构,落实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服务、预约服务、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局长接待日制度等,充分发挥其在税法宣传、咨询辅导、纳税服务、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作用。从10月份开始,实行增值税分时段纳税申报,有效缓解了纳税人排队拥挤现象。二是简并办税资料。区局各职能科室认真清理、简并各类报表、资料,取消了6种报表的报送,并明确规定同一种报表、资料、审验证件,纳税人原则上只报送一次。三是优化市场服务。针对辖区内今年有5大专业市场新建开业,税收征管户数大幅增长的实际情况,区局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在符合条件的专业市场中 6 推行委托办场单位代征税款,此举不但有利于日常税源管理,而且方便了纳税人,实现了“税企”共赢。
六、加强内部建设,国税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大力加强班子作风建设。2007年3月、10月、11月,区局领导班子分别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和“勤政务实为民、全面做好国税工作”为主题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并接受了市国税局第二巡视组对区局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巡视检查和市国税局考察组对区局党组创建先进领导班子的考察。
(二)稳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一是积极备战“六员”达标考试和“税收业务能手”竞赛活动,181名参考干部参加了市国税局组织的“六员”达标考试,全部合格;区局评选出了16名区局级“税收业务能手”;有 5名干部荣获市国税局“税收业务能手”称号,其中有1名干部进入了全市前10名。二是拟定了2007—200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了税收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培训、会计报表分析与会计明细账建设培训、民政福利企业业务培训等各类培训16期,培训干部840 余人次。三是继续在局领导、科所级干部和副科级后备干部中开展读书活动,2007年指定阅读书目是《世界是平的》和《领导商数》,要求每人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2500字左右的 7 心得体会。
(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区局新的兼职监察员队伍,组织了一期兼职监察员培训。开展了2007年政风行风自查自评工作,切实抓好五里店税务所的重点评议工作,促进了政风、行风、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开展了“千名干部大下访”活动,积极了解民情,主动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开展了以新疆拜城国税局截留税款案件为内容的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纪观念。1—12月,全局干部职工共拒吃请327人次;拒收红包、礼金77人次;上缴礼金11人次,金额10500元。
(四)积极开展和谐国税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国税局决定,与铜梁县、潼南县国税局联合开展了“携手国税,共建和谐”对口共建活动,在四川省税务培训中心分别举办了2期培训班,三个局的科所级干部和副科级后备干部80余人参加了培训。二是结合庆祝重庆市直辖10周年,举办了职工登山比赛和乒乓球、羽毛球团体比赛,参加了全市国税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及美术、书法、摄影比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三是春节、七一前夕,区局班子成员走访慰问了部分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及离退休老同志,并向3位困难的退休干部各赠送了1台29寸的彩色电视机,送去了组织的问候和关心。四 8 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号召,开展了向灾区献爱心、“金秋助学”资助困难大学生等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共捐款32170元,捐赠衣物564件,展现了国税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区局被江北区委、区政府命名为2006年度江北区“最佳文明单位”。
2007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区局各项工作进展虽然比较顺利,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税源管理水平不高,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预见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三是少数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工作责任心需要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区局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听汇报多,主动与同志交心谈心较少,到税务所调查研究较少。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明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2008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一)准确把握,深刻领会。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会 9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等八个方面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做好各项国税工作中去,努力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建设“新江北”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一是区局拟在2008年3月,举办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江北国税事业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届时,各党支部和机关党小组将派选手参加演讲比赛。二是开展理论研讨。结合国税工作实际,开展“十七大精神与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活动,要求党员干部积极撰写论文,并择优选出1—2篇上报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是营造学习氛围。区局将通过制作宣传板报、张贴宣传标语、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十七大宣传内容;在局域网上开辟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专栏,开展在线学习、宣传、讨论;编辑税收专报、税务简报、图片新闻反映各单位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情况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求各税务所也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十七大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三)结合实际,推动工作。一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10 与推进依法治税结合起来,坚持“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税收分析,强化税收征管,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完成全年税收收入任务。二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优化纳税服务结合起来,按照“两个减负”的要求,优化服务平台,简化办税环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国税。四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市委提出的“作风建设年”和江北区开展的“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切实加强政风、行风、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国税部门的社会形象。五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税务所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强税收分析预测,确保应收尽收
2007年税收收入增长较快,但税收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性因素或不确定因素,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还难以预测,预计2008年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比较小。
——第二产业税收增长放缓。受主城区“退二进三”产业 11 政策调整的影响,工业企业纷纷“出城”“入园”,预计明年将因外迁减少税源近0.8亿元。即使2008年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扣除迁移减收因素后,增速将明显回落。
——所得税税率调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也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由33%降低至25%。受所得税税率调低的影响,2008年的所得税至少将减收1.7亿元。
----第三产业税收后劲不足。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很难保持以前的增长速度,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下滑。海尔集团企业为了享受地方级税收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把全国的一部分流转税转移到江北区来缴纳,出现了约1.6亿元的非常规增长,但这部分增长缺乏工业的支撑,“泡沫”成分非常明显。
由于以上原因,2008年税收收入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区局必须抓好税源分析、税源监控、严防新欠,确保应收尽收。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教育培训不仅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发展机会激励。因此,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税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人才强税、人才兴税”的观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抓好 12 干部教育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要以开发人的潜力,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将普遍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积极开展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能手竞赛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同时,积极参加总局、市局举办的各类业务骨干培训和高学历学位进修,鼓励干部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和律师(司法)等资格考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国税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2.0版推行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市国税局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扎实做好准备阶段,调试阶段,运行阶段、评估总结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2008年2月1日全市国税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按时上线,建立健全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按照中央六部委文件要求和总局、市局的统一部署,明年将逐步落实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区局要按照“三个必须”即: 13 必须加强领导、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严肃工作纪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实施规范的津贴补贴后,干部的收入将有所下降,个别干部的情绪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因此,要针对区局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的特点,注重情感激励和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正确看待改革,处理好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良好的心态,理解、支持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同时,关心弱势群体,特别要关心家庭困难的干部职工、生病的干部职工及离退休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与干部职工的血肉联系。要让干部职工懂得,在温饱解决后,钱是保健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精神追求和和谐心理更为重要。区局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要把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干部职工与宽以待人,广泛、亲切开展交心谈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开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局面。
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和重庆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会精神,采取组织专题学习、通报警示案例、开展在线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力度,增强预防税收执法风险、行政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 14 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同时,要按照市委“作风建设年”和区委“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切实加强政风、行风、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区局全年实现“零投诉”、“零违纪”的“双零”目标,力争连续3年获得“全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江北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7年1月16日印发 打字:徐彬丽 校对:办公室 于岚
第二篇: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江北国税发„2007‟4号
签发人:周远游
关于2006工作总结 暨2007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2006年,江北区国税局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税务工作会议和区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规范行政”的工作方针,推进依法治税,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全力以赴组织税收收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一、2006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指导税收工作实践。
2006年,区局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全面兴起学习党章的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党章纳入区局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题学习讨论,开展了“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支部”活动,每位局领导还分别到联系的税务所讲了一堂党课。同时,要求全局党员干部通读党章原文,熟悉党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把党章要求转化成为国聚财的自觉行动。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市委党校周放副校长作了题为《牢记“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报告,组织干部参加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重庆国税”征文活动和“感知荣辱”图片、短篇征集活动,举办了“庆祝建党85周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比赛,在全局形成了人人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兴重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扎实开展“廉洁从政,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认真贯彻 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和汪洋书记视察洪崖洞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06年9月起,在全局开展了“廉洁从政、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主要做法有:一是深入发动,营造氛围。召开了区局学习整改活动动员会,对学习整改活动进行了动员布臵。在局域网上开辟了学习专栏,发布了学习资料20余篇,购买了300余本学习教材及2部电教专题片,为干部学习创造条件。活动期间,全局还制作了30块宣传板块、13幅宣传标语,编发了学习整改活动简报20余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将“规定学习时间不缺一课,参学不漏一人,必读篇目不少一篇”作为硬性要求,建立了学习、考勤、请销假、撰写笔记、督促检查5项学习制度,以税务所和机关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书本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以及领导带头讲、邀请专家讲、组织观看先进模范电教片、举办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活动期间,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时间在20个学时以上,集中讨论时间在10个学时以上,共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230余篇,并从中选出24篇挂在学习整改活动网上供干部学习交流,各科所开展的学习讨论活动均做到了学习有重点、讨论有专题、发言有记录,确保了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三是开门纳谏,查找问题。局领导分别带队到辖区重点税源企业、外贸企业、农贸市场面对面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印制了《学习整改活动征求意见表》200余份,发放到辖区纳税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 众代表手中。同时,通过邀请行风监督员进行明查暗访,在办税服务厅、各税务所设臵意见箱、意见簿、公开监督电话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认真查找单位和干部个人存在的问题,为扎实开展分析评议打好基础。经过梳理归类,全局共查找出了在思想观念、税收管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4个方面存在的16个问题,并逐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初步整改措施。四是查改结合,推动工作。坚持立查立行、边查边改,把边学、边查、边改贯彻学习整改活动始终,纠正和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欠佳、办事程序繁琐等问题, 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真正为纳税人做实事、办好事,让纳税人深刻感受到整改活动带来的显著变化,切实做到了学习整改活动与税收工作“两结合,两促进,两不误”,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国税工作的开展。
(二)坚持应收尽收,组织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12月底,全局共组织税收收入126704万元,同比增长11.06%,增收12622万元。其中:组织区级收入13201万元,同比增长18.10%。全局没有一笔新增欠税,实现了新增欠税“零目标”。在组织收入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坚持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把提高组织收入质量作为组织收入工作的重点来抓。全局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欠产生,为实现申报应收尽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动态监控重点税源,对年纳税额300万元以上,占全局收入近70 % 的30户重点税源企业实行动态监控,要求税收管理员定期撰写税源分析报告,编制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表,随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对税收的分析预测,区局报送的《江北区国税局2006年1-6月税收分析及预测情况的报告》和《长安汽车股份公司2006年1-6月收入情况分析及下半年收入的预测》得到了市局计统处的好评。三是严格考核新增欠税,进一步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了对新增欠税的考核奖惩力度,即:对连续3个月无新增欠税的税务所给予目标管理考核加2分的奖励。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各所的工作热情,收到了明显的成效。1—12月,全局有7个税务所因连续3个月实现申报应收尽收获得了加分。从7月份起,区局还按季在局域网上公布各所的新增欠 税数、陈欠及呆账税金减少数,进一步加强了对收入质量的监控。
(三)推进依法治税,税收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通过区局与科所长、科所长与管理员层层签订税收执法责任书,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税收执法责任链。全局共签订税收执法责任书192人次,签订率为100%。大力整顿规范税收秩序,组织开展了以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为重点的税收专项检查,全区62户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查补税1300万元,缴纳滞纳罚金89万元。1—12月,全局稽查系列共对335户纳税人进行了检查,补税、罚款及课处滞纳罚金560万元。4月份,区局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税收宣传月主题,认真开展税法宣传,先后组织开展了税收宣传进农贸市场、农村 乡场、农村小学、农民新村、农民家庭“五进”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纳税遵从度。
(四)强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高。
切实加强税收分析。一是提高税收分析质量。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区局每月编制了税收月快报(含收入进度、收入质量、税负、国民经济指标等4大类15项表格图示),为组织税收收入、强化税源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7月上旬,区局下发了《关于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材料写作要求的通知》,对税收分析材料的内容、格式、要求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并把《长安汽车股份公司2006年1-6月收入情况分析及下半年收入的预测》作为范本挂在税网中供税收管理员借鉴参考。同时,要求各税务所按照新的要求撰写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材料(城区所10户、其它税务所各5户)上报区局,并把40份税源分析材料挂在局域网上供干部相互学习交流。二是定期通报重点行业增值税税负。建立了重点行业增值税税负分析通报制度,从4月份起按月分所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重点行业的增值税平均税负进行分析通报,为各所开展税收分析提供参考数据、开展纳税评估提供预警指标、实施税务稽查提供选案线索。三是公布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从7月份起,区局把各所每月上报的《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表》(城区所30户,其它税务所各10户)在网上公布。要求税务所和管理员以区局通报的重点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为标准,以各所上报的重点税源企业税负为参照,掌握相 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的正常税负水平,随时监控纳税人税负的异常变动情况。四是提高税收计划预测的准确率。要求各税务所自编计划的准确率要控制在10%以内,并把各税务所自编计划的预测数和实际完成数按月在网上进行公布。
积极开展纳税评估。一是设计评估载体。7月中旬,区局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江北区国税局增值税纳税评估表》和《江北区国税局所得税纳税评估表》。两表分别罗列了69项涉税经济指标和28项需要引起注意的预警指标或异常情况,为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二是明确评估对象。区局把2005年和2006年各所的增值税零、微税负企业名单在网上进行通报,要求各税务所从本所的增值税零、微税负企业中选择一些企业开展纳税评估。三是召开分析评估会。7月28日上午,区局召开了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汇报会。各税务所所长详细汇报了占全局收入近80%的40户重点税源企业上半年的税收分析情况、下半年的收入预测情况,以及本所开展增值税零、微税负企业纳税评估工作的情况。截至12月底,全局共对260户纳税人开展了纳税评估,发现有问题的纳税人88户,移送稽查环节33户,自查补税55户,补税、罚款、加收滞纳罚金134.7万元,冲减期末留抵税额11万元。
强化税源分类管理。一是定期开展异常户清理核查。按季对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异常和增值税申报异常的企业进行核查,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减少税收流失。1—12月,在对农产品进项 税额抵扣异常、废旧物资进项税额抵扣异常、增值税零税申报、超标准未认定一般纳税人的核查工作中,共计补税199.14万元,加课滞纳金1.28万元。二是加强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针对辖区企业所得税户数增长较快、查账征收亏损面较大、征管难度大等特点,对连续3年亏损户、税负异常户等开展纳税评估,将不符合查账征收标准的企业,改为核定征收。截至12月底,全局所得税核定征收户数1948户,占缴纳所得税总户数3966户的52%,同比增加了955户,增长了104%;1-11月,入库企业所得税470万元,同比增长了113.64%,增收250万元。三是规范个体市场税收管理。加强对增值税起征点以下个体双定户的税收定额管理,从严格现金税款监管,加强市场代征工作管理入手,进一步整顿规范了集贸市场税收秩序。1—12月,全局征收集贸市场税收576.86万元,同比增长30.35%;调整个体税收定额794万元,同比增长15%。
夯实征管基础工作。一是大力推行网上认证方式。全局共安装使用网上认证软件349户,网上认证专票抵扣联占当月认证专完成了辖区内1400余名防伪税控企业开票人员的票总量的57%。培训和1270户防伪税控企业“一机多票”系统的推行工作。区局金税工程运行质量良好,连续64个月保持了“五率”考核100%。二是完成2005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534万元,调减所得额29453万元,自调补税3407万元。三是与区地税局联合开展了对辖区内6613户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共评出A级企业15户,B级企业6152户,C 级企业345户,D级企业101户。四是全面换发税务登记证和清理漏征漏管户。从9月份起,采取分类、分所、分批方法对全区8196户纳税人进行换证,确保换证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同时,区局以换证工作为契机,利用国、地税、工商登记信息共享平台,对800余户新办工商登记企业开展了逐户清理,切实堵塞征管漏洞,减少税收流失。五是加强征管质量监督考核。从年初开始,区局把各所的征管质量考核六率指标在网上进行公布,全局平均申报率同比增加5.9%,入库率同比增加4.79%,欠税增减率同比下降9.21%,滞纳金加收率同比增加63%,处罚率同比增加14.35%。六是提高CTAIS系统操作应用水平。2006年1月4日,税收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运行后,区局在广泛征求税务所意见和反复操作演练的基础上,编写了税政、征管、退税、稽查等19个CTAIS业务操作流程挂在税网中,并举办了11 期CTAIS操作业务培训班,培训干部400余人次,确保了综合征管软件的平稳运行。
(五)落实优惠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力促进。一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抗旱救灾等税收优惠政策。1—12月,全局共计为110户企业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4844万元。二是加快出口退税工作进度。1-12月,全局受理申报1050户次,办理免抵退税373079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外贸企业的发展。三是推进商贸拉动战略。认真落实江北区政府制定的特事特办服务 制度,通过明确服务内容,简化办税程序,缩短办税时限,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等6个方面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铺垫“绿色通道”,受到纳税人的好评。区局连续两年荣获江北区商贸拉动战略工作先进集体。
(六)坚持以人为本,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立足岗位实际,全面开展干部“六员”培训工作。3月份,区局耗资7万余元,选派43名干部在市局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15天的税收管理员集中脱产学习培训。7月20日至7月22日,邀请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杨安富副教授对会计制度与税法的主要差异、会计核算、房地产会计与税收等3个方面的内容对全局190余名干部区局进行了授课培训。积极备战市局组织的“六员”达标和“税收业务能手”竞赛活动,在局域网上开辟了“六员”培训网上学习的平台和在线测试系统,11—12 月组织了全局范围的在线考试和笔试,将干部笔试成绩按单位进行排序,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同时,继续开展读书活动,上半年局领导和科所级干部40人阅读了《团队精神》一书,每人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1篇心得体会;下半年阅读《做事先做人》一书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1篇心得体会。二是加强制度作风建设。修订了《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和《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党组工作规则》,完善了《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把区局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市局精神,把整顿会风 会纪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来抓紧落实,进一步完善了会议许可、会议考勤、会风监督通报等制度。三是大力加强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9月初,区局制定并下发了《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税务局副科级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和《2006年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的实施意见》,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副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优化了科所级干部队伍的结构。四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突出了对“两权”运行的监督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大力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开展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专题教育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到基层、入家庭,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在2006年江北区开展的政风行风自查自评工作中,区局着重抓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三项工作,进一步优化了税收环境。1—12月,全局干部职工共拒吃请510人次,拒收礼品礼金83 人次,拒收礼金30700元,上交礼金3000元。五是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区局荣获了江北区2005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局党组荣获了江北区2005组织工作成果奖,局机关党委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江北区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单位”。此外,区局还开展了创建“重庆市模范之家” 和“创建文明机关、促进政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争做纳税人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完成了“五好党支部”达标验收工作,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8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
二、2006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区局各项工作进展虽然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税收分析缺乏深度,有的同志仍习惯于就税收数据分析税收,对影响税源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把握不准,不能及时提供有数据、有分析、特别是对下一阶段税收工作有参考意义的税收分析报告。二是对纳税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纳税评估的深度不够,纳税评估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纳税评估的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计算机运用水平不高,与税收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用辅助性软件开发工作滞后,与兄弟区(县)局比较有一定的差距。四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观念需进一步增强。如:出口退税在服务的深度、广度及政策宣传等方面还有待改进,税务稽查检查偏多,辅导约谈偏少,缺乏灵活性。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三、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区局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廉洁从政,服务发展”的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布臵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推动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江北作出积极贡献,向重庆直辖十周年献礼。为此,区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揽,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观念。
一是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落实,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着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积极投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做好各项国税工作中去,为建设和谐重庆、和谐江北作出积极的贡献。二是把“廉洁从政、服务发展”作为国税工作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建立“廉洁从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六种意识”,即: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效率意识、主动意识,力争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突破、服务发展上有新理念、征收管理上有新举措、机关作风上有新转变、队伍建设上有新形象、工作业绩上有新贡献。三是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按照市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的要求,逐步构建符合区局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按照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拟订区局党组的贯彻实施方案。严格遵守市局的“六个不得”和“三条禁令”,切实解决损害纳税人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筑固行风建设的成果,确保各项国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坚持“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落实“六基”要求,发 扬“钻取”精神,围绕税源抓管理,努力提高征管质量,全力以赴组织税收收入。一是完善监控体系。在抓好对市局级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监控的基础上,按照“巩固、延伸”的要求,向其它行业、企业和税源延伸,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区的税源监控网络。二是加强税源管理。切实加强税收分析,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确保税源管理取得实效。三是全力追缴不发生新增欠税的基础上,欠税。在确保实现申报收入应收尽收,要求各所选择一些有解缴能力的欠税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催收陈欠或呆滞税金入库,尽量缩短收入任务的缺口。
(三)以落实执法责任制为抓手,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一是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将推行执法责任制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预防职务犯罪相结合,督促干部既要规范执法,又要防范执法风险,从而在全局形成“执法讲依据、工作讲程序、办事讲责任”的良好风气。二是认真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力争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一线执法人员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进一步整顿规范税收秩序。转变稽查职能,加强约谈和宣传辅导,纠正纳税人由于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失误,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严格实施稽查计划,把稽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打击偷逃骗税等涉税违法活动方面,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以强化税源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征管质量。一是认真落实“六基”工作要求。以创新管理员管理机制为载体,结合强化税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把“六基”工作要求落实到税收工作和税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确保管理基础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建立分析、评估、稽查互动机制。要按照“面、线、点”梯次推进的方式,开展宏观税负水平、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分析预测;按月对零、微税负企业和税负异常企业开展纳税评估;有的放矢实施税务稽查,及时向征管环节反馈意见、建议,提出强化税源管理的措施。采取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手段和措施,把潜在的税源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三是切实加强各税种管理。继续做好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一机多票系统的推行工作,将一般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纳入防伪税控进行认证比对。严格以票控税,对增值税零微税负的商业企业申请增购专票,须经税务所管理员纳税评估后才能批准增加专票购买量。严格执行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开展所得税纳税评估和检查,对长期亏损的涉外企业、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对2002年以来新办在地税局缴营业税、在国税局缴所得税的企业要加大检查力度,防止税收流失。
(五)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线,改进优化纳税服务。全面落实“税收经济观”,把发展经济和服务经济作为税收 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观念,继续把“三个服务”,即:服务于区委区府、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纳税人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职能,全面落实鼓励科技创新、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建设人本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要加强出口退税政策宣传,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对纳税人的退税申报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审核、及时办理免抵退税,支持外贸企业加快发展。要大力助推江北区的“工业驱动”和“商贸拉动”战略,对港城工业园区和观音桥商圈的的重点引资企业做到常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把区政府“办事速度最快,办事费用最省,办事落实程度最高”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加强办税服务厅窗口建设,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六)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国税部门的社会形象。
一是抓好干部“六员”培训。以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为目标,加大培训力度,充实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建立完善“六员”培训激励机制,为干部在岗自学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切实加强对干部在岗学习的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充分调动一线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着力培养一批税 收征管能手和业务骨干。二是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把区局各项工作的布臵、进展、检查、考核等情况在局域网中公布,切实加强对税务所工作的帮助指导。同时,清理报表资料,切实为税务所和纳税人“减负”。三是进一步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库区人文精神,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大胆探索的闯劲。树立注重细节的观念,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干部职工,努力构建和谐团队,使各科所的团队精神和干部职工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二○○七年一月十八日
江北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7年1月18日印发 打字:徐彬丽 校对:办公室 于岚
第三篇:2014年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2013:拼搏的历程,可贵的成绩
2013年,是宏观形势较为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困难问题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将中央和市委要求与江北实际相结合,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扣主题主线,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方面工作,全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趋优、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555亿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达27332元和13347元,增长10%和1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619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9.6亿元,增长8.5%;商品销售总额达3129亿元,增长17.2%,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金融业增加值达64亿元、增长35.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5%。
——产业结构和发展质效同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0.2 : 30.6 : 69.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4.1亿元,增长21.1%,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区级税收收入达63.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6%,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同步加强。削减化学需氧量2100吨、氨氮126吨、二氧化硫23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主城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以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代价实现了更有质量的增长。
各位代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去年人代会提出的11项指标,除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外,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保持平稳增长,但未实现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415.8亿元和3.4亿美元,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江北正处于经济增速调整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转型升级势必会影响到发展速度。三是去年年初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估计不足,部分指标设置较高。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增后劲,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立足全市对江北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定位,认真落实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三大总体定位、五大重点产业、六大功能组团和九大重点工程,各板块主体功能更加明晰,发展理念和措施更加切合实际。工业经济不断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预计增长4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升8.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约4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先进制造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汽车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9%。港城新兴产业园海尔结构化模块配套、智飞流脑疫苗产业化等10个项目建成投运,新建产业楼宇30万平方米,新入驻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70余家。鱼复工业开发区超额完成征地任务,“五横五纵”路网建设轮廓初显,奥特斯、东风小康等33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尼玛克、霍尼韦尔等5个项目投产。商贸经济持续发展。编制完成观音桥商圈产业升级规划、夜经济总体策划方案,以及大石片区、北滨路经济带商业发展规划。观音桥商圈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商圈,“太阳谷”、东原D7购物中心、渔人湾码头等一批大型项目以及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加快建设。重庆网商产业园加快发展,易迅网等20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江北。金融和总部经济提速壮大。新引进人保财险、民商集团等金融和总部企业42家,辖区各类金融机构达200余家、规模以上总部企业达140余家,金融资产规模突破9000亿元,金融和总部经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突破100亿元。物流平台加快构筑。寸滩港区全面建成,果园港二期开港运行,中钢物流一期建成投用,保税港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期和中烟物流基地启动建设,全区实现物流收入10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特色彰显。五宝“一业多园”顺利布局,万亩竹产业、千亩生态示范农庄加快建设。“铁山十景”全面建成,铁山坪森林公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市级初评,铁山坪被评为“重庆美丽小城”。都市旅游加快发展,全区旅游直接收入达54.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在提升品质、改善形象和生态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之城。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在全市率先编制城市管理规划,完成玉带特色商城、小苑地区、港城B区等城市设计。站前路江北段、鱼嘴水厂等30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盘溪路石子山段、果园港立交等项目建成投用。北滨路沿线25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稳步推进。成功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成农村征地近1.7万亩、城市房屋拆迁和征收18万平方米、城中村拆迁5万平方米,董家溪、鹞子丘、原观音桥街道地块等17个续拆项目成功扫尾。拆除违法建筑36.8万平方米。9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纳入全市计划。生态环保持续加强。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国模”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实现PM2.5实时监测,次级河流全部纳入网格化监管范围,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2%和95%。园林绿化主要指标全市领先,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7%和4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6平方米。
(三)紧扣民生福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秉承为民情怀,回应民生需求,全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50.9%,农村危旧房、老旧住宅电梯改造等“22件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率先在全市启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城镇新增就业4.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8%;在全市率先完成社保经办机构区级整合,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1.5%和94.6%。新建、续建农转非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房267万平方米、竣工3.1万套。投入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救助水平全市领先。在全市率先试点计生特殊家庭养老帮扶。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优质均衡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教育资助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学校增至34所,10所学校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全市领先,高考优生数量位居全市区县第一。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3200万元,五宝和寸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区图书馆跻身国家“一级馆”,11个街镇文化中心、29个标准化社区文化室建成投用,兵器工业旧址被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民健身活动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先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加快推进。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完善街镇“一中心一平台”综治工作模式,创新综治特邀委员工作机制,“老马调解工作室”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市级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新建、改扩建社区服务站20个,村居两委换届有序推进。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督查行动,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群众安全感指数位居主城前列,再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四)突出职能转变,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提请政协协商及通报制度。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77件、政协提案328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以上。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76925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9件,报备规范性文件8件。积极引导督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改进调查研究,清理文山会海,核减节庆活动,政府系统会议和文件简报减少1/3以上,区级“三公”经费压缩20%。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及非许可类审批项目。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预算评审和结算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新进展。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落实“五个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更加团结。保密、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行政学校、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残疾人、物价、盐务、供销、烟草、统计、移民、民防、老龄、档案、修志、司法、消防、对口帮扶、公共机构节能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难度不小。二是全市推进功能区建设对江北的发展要求更高,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三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社会治理体系亟待加强。此外,一些部门和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我们要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不麻木、不回避、不绕道,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政府工作的每一项成绩,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人民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展望2014: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跨越
各位代表,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功能区建设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漫长艰辛的“复苏期”,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换挡期”,经济平稳增长将成常态;我区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面临内部换挡减速和外部竞争加剧双重压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为处在战略交汇点的重庆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江北作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兼具“集聚辐射”和“圈层拓展”双重功能,兼备核心区“高端要素”和拓展区“纵深空间”双重优势,是全市发展平台最多、承载能力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当前形势,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压力所屈,借天时、扬地利、聚人和,将这些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转化为强大动力,以大视野、大气魄、大作为,促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统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作基调,紧紧围绕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功能定位,着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六大功能组团”和“九大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城市形态向品质化升级、民生工作向优质化提升,不断开创江北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含两江鱼复园区金库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上述目标任务的确定,既审慎客观地考虑了外部形势影响和区内发展实际,又充分体现了自我加压、奋发向上的决心。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只要全区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我们就一定能引领江北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重新出发!
(一)坚持以“五大重点产业”为突破点,突出转型升级主路径,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竞争力。着眼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领头羊,加快壮大提升“五大重点产业”,以市场倒逼促存量盘活,以招商引资促增量做优,以科技创新促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江北经济升级版。
推动商贸经济大提升。围绕建设“重庆商贸中心”,在平台建设、业态优化、扩大消费上着力,推动江北商贸全面升级。强化商贸多点支撑。加快观音桥现代商都“太阳谷”项目开发,启动鹞子丘和原观音桥街道地块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小苑、渝北商场旧城改造;提速打造国金中心、越洋广场等商业商务设施,以及港城中集车辆园、铁山坪工程机械一条街等专业市场,建成珠江国际中心、渔人湾码头等一批重点商业项目,提升“两圈一带四中心”的商贸承载力。推进业态提档升级。大力引进一批高端品牌,推动北城天街、香港城、金源购物中心改造,完成阳光世纪、茂业百货升级,力争融恒时代广场盈嘉中心和苹果旗舰店开业。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线上业务,积极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入驻,加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力争打造全市电子商务聚集区。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用好扩大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培育电子信息、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发展面向大众的餐饮消费。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推动工业经济大提质。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两大园区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汽车制造等“3 2”产业体系,不断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推进港城新兴产业园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两园一基地”:启动桥溪河智慧产业园周边道路和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实施鲁家山片区“腾笼换鸟”,打造软件信息产业园,加快两江国际酒店建设;推进临港总部基地(港城B区)土地平场、电网迁改、路网建设。力争新建成产业楼宇30万平方米,引进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70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促进鱼复工业开发区投产放量。加快打造“三基地三中心”,基本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力争宝钢车轮、重庆利龙等19个项目投产,鞍钢冷轧镀锌板、纬峰实业等7个项目主体完工,延峰江森、韩泰轮胎二期等12个项目开工,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180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7件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2.3%。同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
推动现代金融大集聚。围绕建设“重庆金融中心”,做优金融载体,优化金融生态,建立点对点的联动服务机制,培育最适宜金融业发展的“沃土”。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中心、金融城等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做大做强银证保等传统金融业,突出引进互联网金融、小贷、基金等创新型金融机构,票据、产权交易、结算、支付等要素市场,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力争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金融税收突破45亿元。
推动总部经济大发展。围绕建设“现代企业总部基地”,推进天和国际中心、力帆中心等载体建设,高水平配置商务、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积极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性大企业区域总部、市属企业集团落户,力争新引进华融资产公司、大唐国际等总部企业5家,培育打造10栋“税收亿元楼”。
推动现代物流大提速。围绕建设“重庆物流中心”,制定现代物流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支持寸滩港、果园港开发建设,加快建设安博物流、中烟物流、凯尔国际冷链物流等项目,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电子物流、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及多式联运,提速打造全市最大物流基地。
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增加值分别实现33亿元和30亿元。开建盘溪汉文化公园,启动“长安1862”项目,力争引进2家全国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推进铁山坪生态区“五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五宝主题小镇,继续打造“一业多园”,启动明月湖水库建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二)坚持以“四个一体化”为主攻点,突出城乡建设主战场,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承载力。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坚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突出核心区与拓展区联动,促进产业、人口和功能相匹配,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区现代化、村镇社区化、农业都市化、农民市民化。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围绕“六大功能组团”完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探索城乡空间、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人口发展“四规”合一,推进专业、专项规划全域覆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挖掘地下空间潜力。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开展建东片区、大石坝—玉带山片区旧城更新研究和蚂蝗梁、塔坪等城市设计。策划一批精品项目,规划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地标建筑。
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坚持将“九大重点工程”作为城乡建设的主阵地,加快玉带特色商城、唐桂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力。积极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鸿恩二支路、唐家沱立交、五宝道路等一批重要节点及骨干道路建设,启动海尔路升级改造和复五路复线前期工作,建设微循环道路系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启动城市房屋征收和棚户区改造2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征地5000亩以上。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全面建立现代化大都市先进管理体系,力争人均绿地面积保持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公众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实施全域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抓好背街小巷整治,促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加快建设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停车楼(场)和公共厕所,缓解过街难、停车难、如厕难。提速建设城市污水三级管网、溉澜溪环卫基地和大水井垃圾中转站,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升级改造石马河、杨家河沟、海尔路等排水设施。建设“智慧江北”、“智慧商都”、“智慧城管”。
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促进现代文明在城乡之间辐射融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贯穿城乡一体化全过程,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国模”创建成果,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和“九大环保工程”,着力解决扬尘污染、噪音污染、餐饮油烟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公众满意度。
(三)坚持以“五大重点领域”为创新点,突出改革开放主动力,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坚持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将改革精神、开拓意识融入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之中,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突破瓶颈、化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理和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用好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微企成长帮扶工作机制,推进“助保贷”工程。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健康等领域。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考核、分类监管的基本思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资监管效率。分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与使用评价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造的有效途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清理和规范重点支出与财政收支或地区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提升财政统筹平衡能力。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力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完善重点工程平台“找钱—用钱—还钱”机制,切实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统筹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管办评逐步分离,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强教师交流力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综合改革,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及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
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开放也是改革,高水平开放可以倒逼深层次改革。积极助推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一号工程”,依托“九大重点工程”,做实招商平台,优化招商环境,着力储备一批、包装一批、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以招商增量促结构调整,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40亿元。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坚持以“五大惠民行动”为支撑点,突出民计民生主地位,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向心力。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全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着眼成为全市改善民生的排头兵,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解决“热点民生”,确保完成“22件民生实事”任务,努力使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施就业创业惠民行动。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努力实现全域充分就业。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推广嘉陵三村微企园成长工场经验,着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街镇创业示范基地和社区创业示范点。完善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机制,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
实施群众健康惠民行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体系。推进市红十字会医院A区扩建及“三甲”医院创建,基本建成区中医院康复保健大楼。强化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筑和谐医患关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卫生应急处置。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实施首善教育惠民行动。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7所中小学和4所优质民办学校,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入学。深化减负提质,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推进10所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实施社会保障惠民行动。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在全市率先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网络。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机衔接,着力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新建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3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续建安置房25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514户。
实施文化体育惠民行动。深入推进农家书屋、惠民电影等工程,提升“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品质。建成5个示范社区、示范村文化室。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建成徐悲鸿旧居陈列馆。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有序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万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面积分别达480平方米和18000平方米、免费开放率达100%和98%以上。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建成3个国民体质监测示范点,举办江北区第七届运动会。
(五)坚持以“三大工作体系”为着力点,突出和谐稳定主旋律,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保障力。着眼成为全市社会和谐的首善区,务求在维护公共安全机制上、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上、提高信访维稳水平上有新突破,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完善公共安全工作体系。深化平安江北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完善“双向挂牌”整治机制,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建筑、危化、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快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应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健全街镇、社区、社会单位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新建、改扩建6个社区服务站,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实有人口管理,提升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
健全信访维稳工作体系。完善有序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机制,创新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促进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加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制轨道解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自身建设:崇高的使命,不懈的追求
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迫切要求政府有新作为。要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转变职能,推动政府善治。深刻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推行网上申报和审批,让市场主体更有发展空间和活力。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控机构编制。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快政务云平台建设。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搞好政府新闻发布,加强政务微博建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全面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善为。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高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的能力。规范和健全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重大决策和关键环节的法制保障。推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执法不作为等问题,坚决纠正粗暴执法和行政违法行为。
(三)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善行。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深入落实“五个专项行动”,严格执行规范评比表彰、节庆论坛展会、出国和议事协调机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严肃查处违规超标享受等问题。
(四)强化权力制约,推动政府善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分权制衡”、“阳光招标”、“纠风利民”行动。
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践行孙政才书记提出的“快、实、细、新、俭、严”六字要求,既要防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又要防止得过且过、畏缩不前、不思进取,始终保持敢于担当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追求卓越的志气,鼓足干劲,铆足拼劲,使出闯劲,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让江北的实力一年更比一年强,人民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令人鼓舞;新的挑战,激人斗志;新的任务,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士气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克难奋进,切实肩负“科学发展”使命,努力践行“加快发展”要求,不断强化“率先发展”优势,为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早日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领头羊、改善民生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的首善区”而努力奋斗!
江北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4年1月22日印发
(共印450份)
名词解释
五横五纵 鱼复工业开发区骨架路网。五横:福民大道、福生大道、渝宜高速、福兴大道、滨江路;五纵:渝开大道、渝新大道、长安大道、两江大道、外环高速。
一业多园 五宝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布局。一业:万亩竹产业;多园:多个300亩以上的竹博园、玫瑰园、龙眼园、葡萄园、蔬菜生产示范园、食用菌生产园等园区。
铁山十景 包括禅园听雨、铜锣朝天、僧官远钟、幽谷锣鸣、铁山圣泉、锁江遗址、花田觅香、爱心庄园、草野星空、松影江月。集中体现铁山坪生态区峡江文化和养生文化,是打造“两江绿岛、养生胜地”的重要元素。
智慧城市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从而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增强经济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五大行动 重庆市实施的环保五大行动,包括:蓝天行动、碧水行动、绿地行动、宁静行动、田园行动。
重庆“22件民生实事” 2013年,重庆市决定在全面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居民收入等民生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2件民生实事。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对每一件民生实事均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相关部门和区县的具体分工以及具体时间表。
一中心一平台 一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街镇承担综治维稳任务的八个主要工作部门集中办公;一平台: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街镇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稳定工作建立“一站式”公共服务,实现中心集中办公、平台为民服务的工作格局。
老马调解工作室 成立于2012年3月,是观音桥街道在原群众工作站基础上,以马善祥同志为核心、综治办相关人员为主要成员组成的辖区人民内部矛盾调解工作室,是观音桥街道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调解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
五个专项行动 在重庆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正风肃纪专项治理、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优化考核推动区县科学发展、干部下访积案解难题办实事、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六大功能组团 玉带新兴商贸组团、观音桥核心商贸组团、江北嘴中央商务组团、铁山坪新兴产业组团、鱼复郭工业开发组团、五宝生态开发组团。
九大重点工程 观音桥现代商都、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港城新兴产业园、鱼复工业开发区、北滨路经济带、铁山坪生态区、唐桂新城、玉带特色商城、五宝主题小镇。
两圈一带四中心 两圈:观音桥商圈和江北嘴商圈;一带:北滨路经济带;四中心:大石片区、五里店片区、寸铁片区、鱼复片区四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 2”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汽车、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研发设计、科技服务、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
两园一基地 港城新兴产业园规划打造的鲁家山软件产业园、桥溪河智慧产业园、临港总部基地(港城B区)三大区域的简称,未来以发展软件信息业、科技服务业、总部基地为主。
三基地三中心 鱼复工业开发区规划打造的汽车制造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水铁联运基地等三大产业基地,以及郭家沱后现代生态开发中心、鱼嘴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和复盛城市新中心等三大城市中心的简称。
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科技初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科技创业平台,主要提供行政、政策、咨询、培训、中介及技术支撑等科技创业公共服务,服务于企业的创业阶段。
科技企业加速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向后端的延伸,以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科技创业平台,主要提供技术合作、项目包装、市场拓展、上市辅导、企业管理等个性化服务,服务于企业的成长阶段。R&D经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长安1862”项目 长安汽车的前身是1862年创办的上海洋炮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后辗转迁移至重庆。规划中的“长安1862”将以北滨路长安第十兵工厂旧址建筑为主体,将文物保护、工业遗址改造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相结合,在此布局兵器工业博物馆、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演艺剧场以及滨水文化体验区等现代多元文化形态,打造与北京798媲美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铁山坪生态区“五大功能性”项目 国际会议中心、铁山坪美丽雅生态度假酒店(五星级)、铁山坪丽亭生态度假酒店(五星级)、风情商业街和峡江边街。九大环保工程 包括全域污染企业“升级换代”工程、全域环境质量动态监控工程、全域水环境质量提档升级工程、全域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工程、全域餐饮油烟清洁治理工程、全域社会绿色创建普及工程、全域裸土还绿工程、全域隔声屏障建设工程、全域大环保体系网络构建工程。
小微企业“助保贷” 由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作为增信手段,贷款企业提供较低水平质(抵)押担保,由合作银行给予融资贷款的一项信贷业务。一校一品 一种特色学校建设模式,学校根据自身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弘扬学校特色,培育学生特长,经过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示范效应。“双向挂牌”整治机制 在社会治安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中采取党政挂牌整治一批治安乱点、群众挂牌整治一批治安问题的方式,实现集中整治与常态挂牌的有机结合。
第四篇: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文件(范文模版)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赣国税发[2004]259号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国税系统
代开普通发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区)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代开普通发票管理,强化税源监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税函[2004]1024号文件精神,现将《江西省国税系统代开普通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代开普通发票申请表
2、江西省XXX县(市、区)国家税务局代开发票台帐
3、代开发票专用章式样
4、票样
二○○四年十月十五日
来本辖区临时从事经营活动,确实业务量小、开票频度低(单笔业务销售额不超过1000元,一个月内代开发票不超过5次,一天内代开发票不超过1次)的,可以为其代开普通发票。
第六条 正在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取得税务登记证件期间发生的业务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为其代开发票。
第七条 应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在补办税务登记手续后,对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取得税务登记证件期间发生的业务收入需要开
第八条 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临时取得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为其代开发票。
第三章 代开发票的程序
第九条 代开发票
(一)申请代开发票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二)付款方(或接受劳务服务方)对所购物品品名(或劳务服务项目)、单价、金额等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
若申请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为个人,并且销售货物和劳务的金额不超过150元,只需提供申请代开发票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4第十八条 填开发票时必须严格按照号码顺序依次填开,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真实。严禁跳号填开,单联填开。
第十九条 一般应使用计算机开具发票,并确保开票记录完整、准确、可靠储存、不可更改;暂无条件使用计算机开具的,也可手工填写。无论是计算机开具还是手工填开,发票联均必须加盖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专用章,否则无效。代开发票专用章规格和式样见附件4。发票专用章由各设区市国税局刊刻,税务机关名称具体至县(市、区)国税局。
第四章 代开发票的领用、缴销和保管
第二十条 《代开发票》仅限国税机关内部领用,严禁向国税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售。代开发票由国税机关内部开票人员专人领用和保管。
第二十一条 开票人员缴销代开发票时,代开发票的证明材料、申请表要按所对应存根联号码顺序装订成册,同存根联一起交县(市、区)国税局发票管理部门查验。发票管理部门应对代开发票情况及征税情况进行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核销,核销旧票后方可领用新票。
第二十二条 县(市、区)国税局发票管理部门将代开发票的证明材料、申请表要按所对应发票存根联号码顺序装订成册,同存根联一起立卷存档,存期10年。保存期满后,由发票管理部-6
第五篇: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粤国税发〔2006〕180号
关于实施支持我省受灾地区 及企业救灾复产九项税收措施的通知
广州、深圳、各地级市国家税务局:
最近,我省接连受到几个大的台风及强热带风暴影响,一些地区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灾情、汛情和损失都非常严重,有些企业经营活动遭受严重影响,为支持受灾地区及企业复产重建工作,省局决定出台九条税收扶持措施,现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受到风灾、水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内资企业,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可给予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一年。
二、对受台风、洪灾影响,正常纳税确有困难的外商投资企
— 1 — 业,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可给予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
三、内资企业因风灾、水灾等不可抗力导致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损失,经国家税务机关审批后,可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四、外商投资企业因台风、洪灾遭受的财产损失,在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备有关财产损失及扣除的情况,可以在发生当期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五、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可以作为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在税前列支。
六、受灾出口企业由于台风、洪灾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单证及申报退(免)税的,可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报申请,经地级市以上国家税务机关核准后,在核准的期限内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
七、因受台风、洪灾影响,正常纳税确有困难的定期定额纳税户,可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由县区级国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受灾情况,酌情对定额进行调整。
八、因受台风、洪灾影响,纳税人按期缴纳税款确有困难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国家税务机关审核,报省级国家税务机关
— 2 — 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延期缴纳税款期间免予加收滞纳金。
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台风、洪灾等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
主题词:税务
自然灾害△
政策
扶持△
通知
抄送: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地税局,广东省档案馆。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6年8月23日印发
校对:办公室 马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