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

时间:2019-05-13 14: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

第一篇: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

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

诸城大队 副教导员 张守田

诸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现有民警13名、协警员31名,分布在20个窗口岗位,担负着全市31万辆机动车和22万名

驾驶员的管理教育等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在局党委和市车管所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为主线,以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为目标的工作理念,坚持夯实基础,勇于创新,争创品牌,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在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车管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两手抓,两手硬,夯实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早就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一贯重视车管所硬件建设和车管队伍建设。

首先,在硬件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从去年3月份开始,投资700余万元,到同年8月份新建了车管所,共占地1.6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车管服务大厅1440平方米。在大厅内部,投资50万元,在20个工作窗口,全部实行了微机化办公,微机配备率达100%,并将服务窗口与公安四级网络联网,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还在大厅内部,设立了四大服务区域,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优质服务。一是在读报上网区,统一设立了报纸、书刊100余份;增设了互联网微机2台,为群众读报、看书和上网提供便利。二是在等候区,设立了近200个便民服务座位,配备了2台自动售货机,及时为群众提供座位、饮水、食品、干果等服务需求。同时,还在等候区摆放了交通安全书刊,供群众学习。在等候区两侧分别安装了64寸大屏幕液晶电视,全天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和警示教育片,让前往办事的群众受到实实在在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三是在选号和业务查询区,安装了自动查询机,并具有车牌选号和违章查询功能,让群众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查询选号和交通违法信息核对等。四是在银行收费和缴纳保险区,配备了办公设施和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为群众提供方便。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四大服务区域,进一步提高了车管所为民服务的声誉。前来办事的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办事方便了、等候不急了、服务更优了”。

投资150万元新建2条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而且引进了全省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和电子管理系统。每辆机动车检测时间仅需4-5分钟,较以往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时为方便群众推出了一项“免费代驾”服务,每条检测线的4名代驾人员由电脑自动配岗,随机检测,以保证检测线有效高速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检车难的问题。鉴于目前流程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经局党委批准,大队正在对检车流程进行新建和改造。一旦完工后,群众检车只需把钥匙交给代驾人员后,一切工作由我们来做,这将更好的便民利民。

近期,大队将投资建设驾驶人考试监管系统,在原考试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外监控设备和系统应用功能,真正实现 数据和考试过程自动实时上传以及指纹、人像等身份识别和自动抓拍存档。

其次,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的重要指示,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优质高效、服务热情、群众满意的车管工作队伍。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增强队伍整体服务能力,以狠抓队伍建设为突破点,不断建立健全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每周二、周五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并坚持每月一次小结和点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封闭式业务知识考试和实战式岗位技能练兵,全面提高民警业务技能。此外,还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规范服务在车管”、“微笑满意在车管”等主题活动和“假如我是一名车主,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大讨论等换位教育,人人站在不同岗位和服务对象的立场上谈感受、写体会。特别是《公安部102号令》和《公安部111号令》颁布以来,组织全所车管民警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一系列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所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综合技能进一步提升,工作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服务、争优、创先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公安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和《县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与标准》等有关规定,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服务大厅管理制度,档案、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民警工作量化管理、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等80余项工作制度,并将车管民警职责任务、操作流程、行为规范、文明用语等编印成民警工作手册,每个民警人手一册,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严格日常举止、请销假、考勤等点滴做起,对全所民警的整体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给每位民警建立了“民警服务质量档案”,实施星级服务评定,每季度根据档案中记载的民警日常考勤、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考核成绩、社会测评成绩、奖励处罚等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评定服务质量,极大地激发了民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争优创先意识。三是坚持从严治警,确保服务质量。始终把从严治警贯穿于各岗位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车管民警工作的具体环节,做到“谁办理、谁签字、谁负责”,形成岗岗监督的严谨作风。在实行全员监督、领导监督、社会监督的基础上,还专门在大厅内安装了18个监控探头,新建了监控室,对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服务群众过程进行音视频同步监督。同时,在每个窗口都安装了拾音设备,在所有服务窗口设立了电子评警系统,作为业务办理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群众办理业务后对民警执法服务情况做出评价,一事一评,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同时,每季度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所里就警风警纪进行一次座谈,并在服务大厅和大队门口设置举报箱和意见箱,公开业务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接待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坚持每周开启,收集汇总,及时了解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做到了无一位民警违纪,无一起业务违规。二、三规范,三拓展,创新服务理念和业务建设的思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关键工作。为此,我们通过三个规范,三个拓展,来创新服务理念和业务建设的思路。

(一)通过三个规范,让群众亲身感受到了“三化”带来的礼遇。

一是规范了导办行为,使服务亲民化。在服务大厅,专门挑选配备了2名语言表达能力强、文明礼貌好和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作为导办员,并进行了专门的礼仪和相关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为前往办事的群众提供取号排队、导办和业务咨询服务,深受群众欢迎。二是规范了服务用语,使服务文明化。制定印发了警员规范文明用语行为,并上墙悬挂,让大家熟记在心,对前往办事的群众开展文明用语、热情接待、及时办理、耐心解释等工作。凡是因文明用语不到位、服务态度欠佳而被群众投诉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三是规范了办理流程,使服务一窗化。我们秉承“热情服务树形象,擦靓窗口为人民” 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实现了由“管理轴心”向“服务轴心”的转变。为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惠民,对业务受理窗口的职能进行整合,大厅共设业务受理、档案管理、警官服务台和银行、邮政、保险代办等20个窗口,并整合社会资源,邀请银行、保险、邮政等外部单位进驻大厅,业务手续全部在车管业务大厅实行内部传递,形成了“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模式。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任意选择一个窗口,便可办理所有车驾管 业务,避免了群众办事找熟人和找“车虫子”代办手续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群众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通过三个拓展,叫群众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所”带来的便利、周到和实惠。

一是依托208个社区警务室,将业务拓展至全市城乡中心村,使群众办理业务的距离缩短为2.5公里。围绕交警警务进社区活动,认真落实《交通管理服务群众十项措施》,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推行了交警警务改革,创新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现辖区五个乡镇中队和曹家泊社区、九台社区、山泉社区、王门社区、高铁社区、辛兴社区六个交警警务室已开通了车、驾管业务,由中队有查验资质的民警办理车驾管业务,采取一名民警包靠二个社区,实施预约服务,每周至少一天到社区办理车驾管业务,现辖区内的摩托车注册登记从查验、登记、归档等全部在中队和社区完成。

二是依托4家4S店和2处旧车交易服务网点及1处摩托车带牌销售点,将业务拓展至机动车服务网点,让群众不再跑到车管所。派出警力,为群众办理机动车注册、旧车交易过户提供便捷服务。还在英华汽车销售点4S店设立了新车注册登记、补办证、办理审验、保险等业务,并依托人民医院就近为驾驶员年审进行体检,方便了人民群众。

三是依托两辆中轿流动服务车,将业务拓展至群众家门口。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难问题,推出“流动服务车”深入社区上门办理车、驾管业务。成立由业务素质强民警和工作人员组成的流动服务队,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周边村庄,由社区民警实施预约,车管所“流动服务车”上门服务,坚持每月一次,对每个社区列出时间表,定时上门服务,群众办理二、三轮摩托车注册登记和驾驶证申领业务到所在的社区就能办理,减少了群众到车管所办理的往返时间。同时,充分发挥“流动服务车”交通安全现场宣教作用,与现场的办牌考证等各个服务环节相配合,积极向办牌考证的车主和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更突出了实效性。今年以来,共到社区为群众摩托车挂牌3548辆,办证2462个,补换证1819个,检车2054辆,自主选号率达100%。三、四明确,四到位,推动晋级创位和正规化建设的进程 围绕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这根主线,全面推进车管所的各项工作,促进正规化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组织领导到位。大队以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为工作目标,适时召开调度会,进行动员部署,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成立了由大队长赵立荣为组长,副教导员张守田为副组长的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领导小组,为车管所晋级创位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作到位。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按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制定了《2011年创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工作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分工表》,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及责任领导,并把各项创建工作分解到每个岗位和个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明确时限,进度完成到位。按照制定的《2011年创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工作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分工表》,要求全体民警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开展工作,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严格按 照规定时限做好每项工作,力争年内达到全国一等车管所标准。

四是明确奖惩,检查督导到位。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制定了《诸城车管所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民警及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民警及工作人员“想干事、干成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在全所上下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成立了由副教导员张守田为组长,车管所长臧树新为副组长的检查督导小组,随时对车驾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突出问题、督促检查整改。

总之,诸城大队车管所的工作,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在支队车管所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离领导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支队领导的要求,发扬成绩,克服不足,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力争把创新车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得更加富有成效,决心以实际行动,向支队领导和各级党组织交一份更加合格的答卷。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第二篇: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高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高明区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抓重点、强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高明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一)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在区委和各基层党组织,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是具体责任人,各自按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成立了高明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高明区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镇(街)党(工)委、村党支部及党建成员单位抓党建工作四级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区委常委会坚持每年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查找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对策、新要求。各镇、街道和部门党(工)委按照区委要求,每年定期向区委书面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等情况。对于党建工 1 作阶段性要求和区委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阶段向区委进行专题汇报。建立了党建工作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分值、评分标准,年终对各镇(街)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了农村党建工作调研制度。区委、镇(街)党(工)委结合农村党建工作实际,确定农村党建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措施。坚持落实区党政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区领导定期深入各挂钩镇(街),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帮助挂钩镇(街)解决各种工作困难。镇(街)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条村,镇(街)、村委会干部坚持联系农户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户发展生产,维护稳定。区直单位全面和72个村(居)联点挂钩,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明确具体帮扶职责和任务,开展调查研究,督查指导工作,帮助基层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二)切实加强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在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从选拔入手,建设效能型镇党委书记队伍。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方法,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形成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来。同时,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年终在区委全委会议上对选拔到镇党委书记的干部进行评议,以实际成效来检验选拔工作的质 量。综合考虑个人特点、专业与镇(街)情况,注重镇党委书记与班子其他成员之间学识、年龄、性别、气质等合理搭配,形成专业上的互补、性格上的默契、个性上的共容、年龄梯次上的合理,提升整体效能。二是从管理入手,建设干事型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首先,我区注意加强镇(街)党(工)委书记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镇镇(街)党(工)委书记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努力把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建设成团结坚强的干部队伍。其次规范镇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加强镇(街)领导班子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探索完善决策机制。再次是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镇党委书记团结和谐意识,促使班子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局面。三是从考核入手,建设务实型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近年来,我区把届中考察、换届考察、考核、平时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镇(街)党(工)委书记的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了镇(街)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并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科学合理设臵考核指标,务求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镇(街)党(工)委书记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政绩无藏身之处。通过发挥考核的激励性、导向性作用,引导镇(街)党(工)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镇(街)党(工)委书记树立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 化村级干部日常管理。区委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制定了《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和《佛山市高明区加强村(居)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两推一选”制度、“五个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和村务党务监督制度等等,实现了村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二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村党组织办公经费问题。在村(居)委会完成撤并整合以后,我区按现行区、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对村(居)“两委”办公经费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由区、镇(街)两级财政按4:6的负担办法直接支付,统一发放,着力解决村党组织经费不足问题。三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从2004年开始,对现职村“两委”干部的工资实施财政支付,以岗定薪。从2008年开始将现任村“两委”干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对村实施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考核奖励金,奖励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8000元。对那些公正清廉,努力工作,为农村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的优秀村干部,在每年的“七一”会上给予表彰。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其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同时,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其参加镇(街)领导干部选拔和镇(街)公务员招录考试。目前,已有2名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了镇(街)领导干部,1名村党支部书记考取了镇公务员。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农村基层干部任职培训和每年轮训制度,每年还免费给各基层党支部订阅《南方》、《党建研究内参》、《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等党报党刊,并要求基层党委认真组织学习。五是广开源头活水,积极培养后备干部。把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和经济能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在去年全区选聘2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一村一大学生”目标。对在村任职期间表现优秀、被大多数群众认可的高校毕业生,推荐其参加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

(三)着力推进街道社区“三有一化”建设

一是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到有人管事。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社区党组织工作者都必需经过各镇(街)党(工)委的严格筛选和精心培养,并通过依法选举产生。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165名,其中党组织工作人员145名,占87.9%,中专以上学历的134人,占74.3%;专职党务工作者21名,由社区支委成员中指定的一人负责,这些负责党务工作的支委全部由选举产生。这些人中主要来自企业骨干、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有钱办事。将社区办公、服务、党建等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补贴纳入区、镇(街)两级财政预算。按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分别支付每年4至6万元的办公费用,其中有40%由 区财政转移支付;同时按照每位党员每年50元的活动经费,由镇(街道)财政解决;还有每年支部所交党费的部分返还,也作为活动经费一部分。三是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建立了区、镇(街)两级财政投入机制,切实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活动场所问题。近年来,区、镇(街)两级共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用于解决社区办公和党员活动场地、配臵办公设备和社区服务设施、设臵政务和计生公开栏等。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大力整合社区资源,全区由原来的38个社区居委会整合为2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19个改设为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总支下设88个类别不同的党支部。目前社区总办公用房有9849多平方米,平均办公用房由143平方米增加到469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超1000平方米的社区有3个,300平方米以上的有17个。建立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21个,平均面积达260平方米,实现了主题突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大社区格局。四是整合党建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积极探索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四)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 目前,高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现有党支部共123个,其中4个党支部为企业联合组建,其余为企业单独组建。全区“两新”组织中现有党员数为1452人。我区通过切实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让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党员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增强党性意识,树立在“两新”组织中同样为社会做贡献的主人翁意识和宗旨意识,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岗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从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健康、和谐企业。综合运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感染力、影响力。通过企业的宣传载体,宣传党的精神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团结广大员工,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热情和力量,协调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并尽可能地让企业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近。三是支部活动与企业的工作重点、难点相结合,为支部和企业发展带来双赢的局面。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采取集中学习和邀请党外生产骨干分子座谈相结合,积极营造宽松而不失严谨的学习氛围;在内容的选取和把握上,能够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紧密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发现矛盾,及时解决问题。

(五)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区委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研究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实行分级培训机制,每年市委对镇(街)党政正职,区委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至少集中培训3天;各镇(街)每年对村“两委”成员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村对普通党员至少集中 培训2次。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创建目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考核范围。二是分类培训,因材施教。针对我区党员的从业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党员的自身需求,我们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培训。三是丰富形式,增强实效。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目前,全区建立了78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各镇(街)充分发挥这些站点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党员“村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采取“送课下乡”的办法把培训地点前移到镇(街)一线,让村(居)干部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培训。创新培训手段,实现短期培训向长期培训转变。针对我区村级干部整体学历偏低的情况,区委组织部积极争取市委党校支持,共同开办学制3年的村(居)干部大专学历班。学习时间从2009年3月到2011年12月,学员按规定完成学业后将获得广东省委党校发放的毕业证书,享受国民教育普通高校同层次毕业生同等待遇。目前,在读村(居)干部共有85人。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坚持把加强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从人员、经费、场所上逐步加大投入,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保障,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以村(居)撤并为契机,以建设“规范化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为切入点,陆续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村级办公场所和党员教育阵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共设立党员教育活动中心76个,其中镇(街)4个,村(居)72个。近年来,为村、社区配备了电视机、电脑、DVD及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区委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按各 镇(街)的党员人数,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镇(街)党校经费、党员轮训经费。规定村(居)办公经费中的10%作为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固定的专项经费;从2005年起,我区由区、镇(街)财政按每名党员每年50元的标准拨出专项经费作为村(居)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为解决农村党组织开展活动难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

(六)建立党员帮扶救助机制

为让困难党员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帮扶、救助,感受到党的温暖,我区在2009年设立了“佛山市高明区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1月份由区财政安排20万元,并从区留存党费中划拨1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原则上在每年春节和“七一”前夕,对因病、因灾、因祸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给予帮扶救助。各党(工)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困难党员台帐,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党(工)委每半年核实一次,并上报区委组织部备案,作为困难党员帮扶的依据。2009年,全区帮扶了146户困难家庭,帮扶资金合计182000元。今年“七一”前夕,全区帮扶慰问91户困难党员家庭,帮扶资金为92000元。

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区立足本地实际,迅速行动,制定了《高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我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做到既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又服务科学发展大局,立足实际而又改革创新,分类 指导而又简便易行。成立了高明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基层党(工)委也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相应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党(工)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

我区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相结合。我区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我区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必将有力地推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相结合。作为今年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区将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尽快实现我区“一村一大学生”的目标。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对口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是我省推进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有机地融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去,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也提升了活动效果。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相结合。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我们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永葆党的先进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几年来,我区在推动基层党建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结合 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大力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坚强的战斗保垒作用。

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我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粤办发„2009‟20号)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明区将从2009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对连州市、封开县17条贫困村及贫困户进行帮扶。2009年10月19日,我区向连州市、封开县派驻了2个县(市)工作组、17个村工作小组,合计39人全部进驻到帮扶的村镇。工作队员进驻以后,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始终把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综合帮扶措施作为工作重点。经过逐村了解和调研,初步摸清了17个贫困村的经济现状,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作出了规划。同时,按照提高能力,促进发展的要求,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听取贫困户对生产发展的打算和意向,逐户制定了帮扶计划。目前,17个贫困村正稳步推进帮扶措施,争取用3年时间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二)深入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搭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平台 为进一步密切区直机关单位与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固本强基工程落到实处。2007年,我区出台了《佛山市高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直机关单位挂钩联系村(社区)工 作的实施办法》,全区72个区直属机关单位挂钩联系到72个村(社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开展联点挂钩工作。做到重点工作随时联系,中心工作经常联系,日常工作定期联系,摸清农村基层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方案,实施分类帮扶。据统计,自开展联点挂钩工作工作以来,共出版简报82期,各挂钩单位深入村(社区)调研和开展工作2740次,下乡12530人次,参加挂钩点的座谈会1588次,与村干部和群众互动开展的体育活动和各类咨询活动、文艺晚会共520场,帮助基层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797件,参与化解的矛盾纠纷724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765件,捐助扶贫资金410多万元,扶贫物品12699多件(折合人民币112.8万元),受捐助的扶贫对象达28960人。通过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大大地加强了机关与基层联系、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通过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大大地加强了机关与基层联系、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三)选派干部驻村及选聘大学生村官情况

我区分五批选派了245名年轻优秀党员干部下基层驻农村,这些驻村干部在与当地农村干部共同工作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提升了素质,增强了能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我区在去年首次公开选聘了二十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聘期为三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表现优秀的,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推荐参加选举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这20名高校毕 业生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5人,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2岁,有党员8名。今年我区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我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加大财政投入,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投入。2005年,我区以村(社区)撤并为契机,以建设“规范化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为切入点,加强村级办公场所和党员教育阵地的建设。几年来,区、镇(街道)两级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解决村(社区)办公场地、党员活动场地、配臵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设臵政务、党务和计生公开栏等。到目前为止,我区51个村委会办公面积均超过220㎡,平均面积为280㎡;2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面积均超过280㎡,平均面积接近500㎡。全区共设立有76个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其中镇(街道)4个,村(社区)72个。今年,我区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投入50多万元为51个村委会安装了新的液晶电视和专用电脑等设备。二是实行村级“两委”干部办公经费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村(社区)“两委”办公经费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由区、镇(街道)两级财政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是辖区内常住人口3000人以下的每年4万元、3000至5000人的每年5万元、5000人以上的每年6万元。其中,村级办公经费中有10%作为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专项经费。此外,区、镇(街道)财政按每名党员每年50元的标准拨出专项经费作为村(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三是对农村干部执行以岗定薪,财政支付的工资制度。目前我区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工资补贴由区、镇(街)两级财政统发,分工资和交通通讯补贴两部分,其工资补贴标准是正职(书记、主任)每月1800元、副职(副书记、副主任)每月1600元、委员每月1450元。同时,对完成考核指标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在年终一次性发放考核奖励金,奖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8000元。四是建立了城乡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机制。针对当前我区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部分党员经济较困难的情况,区委专门制定了《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机制的意见》(明发[2008]43号),从2009年起设立“佛山市高明区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专项资金”,区财政据每年安排20万元专款,区留存党费中划拨1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目前,全区已建立了困难党员台帐,今年“七一”期间,区领导和各镇(街道)便走访慰问了64名困难党员,慰问金合计79500元,为困难党员送去了温暖。

第三篇: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xx县抓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xx县辖22个乡镇,299个建制村(社区),现有基层党(工)委41个(其中乡镇党委22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608个, 有党员13159人,其中农村党员7217人,占全县党员的54.84%,有村(社区)干部1183人。近几年来,xx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及县委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县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推进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机制创新,狠抓责任落实、抓制度规范、抓重点保障、抓载体创新、抓考评激励,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文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抓龙头强引领,着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一)严格选任程序,调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2011年是乡、村党组织换届之年,通过对推荐、考察、选举等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优化了基层领导班子。全县22个乡镇新当选的116名乡镇党委委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年龄35岁以下的占到46.60%,平均年龄为36岁,保持了以3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乡镇党委班子中都至少配备了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22个乡镇均配备了1名以上的女干部。全县村党组织委员的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了4岁,其中,69人年龄在35岁以下,103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女 1 性成员85人。在村支部书记当中,35岁以下的11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41人,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得到了优化。如土地乡小湾村,通过选优配强支村两委班子,尤其是选好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带头人,使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在经济能人型党支部书记唐少雄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风气有了明显转变。近几年,小湾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村”、“全市生态文明村”和“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大力实施村级党员干部“健脑工程”。把专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调训计划,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3年轮训一次,每年举办1—3期培训班。2008年以来,全县共投入360多万元,举办了8期村主要干部培训班,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各乡镇党委也把学习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每年组织其他村级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县委还成立了一支由党校教师、农业专家、乡土专家组成的流动教师队伍,不定期的深入各种养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级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46个,树立党员科技示范户900多名,平均每个村有3名以上党员科技示范户。此外,还建立了村干部学历教育奖励制度。认真实施“一村一大”培训工程,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文凭的村干部奖励2000元,取得本科文凭的奖励3000元。全县共有600多名村、组干部取得了大专以上 文凭,其中13人取得了本科文凭。通过学习和培训,让广大村、组干部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政治上更加可靠,行动上更加有力。

(三)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足的人才队伍,xx县进一步完善了村组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建设。要求各村要按照每个村民小组至少一名的人数培养村组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原则上要从村组后备干部中提名,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原则上要从村民小组长中提名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支部委员人选至少要有1年以上的党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人选原则上要有担任专职村干部2年以上的经历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同时,按照“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科学育人、选人、用人,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通过各级领导联系帮带、县委组织部跟踪培养、定期举办培训班、积极组织发动全县年轻干部参加各类选拔考试等方式,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力量。2009年,全县有2名年轻干部经过公选被录用为处级干部,有4名年轻干部被录用为全市战略后备干部;2011年,有2名村委主任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

二、抓管理增活力,不断优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近几年来,xx县委、县政府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工作“村为主”的实施意见》、《xx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村组干部 队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制度创新,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

(一)创新保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建设环境,使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转,我县自2008年起开始实行“村为主”目标管理,采取县乡两级财政配套的方式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并逐年加大投入,仅2011年,全县就安排1300多万元经费保障村级组织运转,2012年,又新增投入200多万元,使整个村级运转经费达到1500多万元,平均每个村的运转经费达到了5万多元。为保障基层干部的基础待遇,全县共安排720多万元用于发放村、组干部基本报酬,其中120多万元用于发放村民小组长的基本报酬,从今年起,村民小组长的基本报酬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50元。村干部的基本报酬则参照行政干部管理模式实行“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并根据农村劳动力年平均收入水平,建立了村干部基本报酬合理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从2007年的人均不足80元/月,逐步提高到2011年的人均近700元/月。为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退后有所养”这一目标,我县在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凡是专职村干部任职期间参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一定标准的,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其中支书、主任每年按1000元以上标准参保的补贴800元,其他专职村干部按500元以上标准参保的补贴400元。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林权改革、征地拆迁、项 目建设等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对村干部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为此,我县专门建立了村干部受打击报复补偿机制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12万元为专职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另外,对遭受打击的村干部给予1000元以内的经济补偿,并严厉查处打击报复行为。通过发挥全县村干部受打击报复处理“110”的作用,切实保障村干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消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010年8月,同益乡太坪村村委会主任雷依田在主持修建通村公路过程中,被前去阻工的村民打成轻伤,想到这些年为村里尽心尽力办事,村民反倒不理解,委屈的他萌生了离职的想法。得知这一情况后,县组织、公安以及乡政府立即介入调查处理,为其主持公道,并送去了600元补偿金,使其打消了离职的念头,工作起来干劲更足了。

(二)创新考评机制,激发工作斗志。为加大村组干部的管理力度,我县陆续出台了《xx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村组干部队伍管理办法》以及《xx县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组一级并强化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通过细化职责、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一是对村民小组长实行考核分类管理。每年先由支村两委对村民小组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分类管理,其中一类村民小组长由建制村进行表彰,每人 奖励200元,同时可按比例推荐人选到乡镇(场所)参与“先进村民小组长”的评选;被评为“先进村民小组长”的,由乡镇(场所)进行表彰,每人奖励600元,然后按照比例推荐人选到全县参加“模范村民小组长”的评选;全县共评出60名“模范村民小组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每人奖励1000元。二是对专职村干部实行年终绩效考核。专职村干部年终绩效考核结果将与个人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直接挂钩。其中,考评为“优秀”等次的,每人发奖励报酬3000元,“合格”等次的2000元,“基本合格”等次的1200元,“不合格”等次的不发业绩考核奖励报酬。三是对所有建制村进行“村为主”目标管理考评。按照优秀村、合格村、基本合格村和不合格村进行分类定级,凡因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被“一票否决”的村直接定为不合格村。对评出的农村工作“村为主”目标管理优秀村,县委、县政府将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授予奖牌并奖励村集体1000元。

(三)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创业热情。为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和活力,2009年,全县开展了 “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评选”活动,对评选产生的“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由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奖励1000元,并由县财政拔专款为其办理养老保险,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后每月可领取600元以上的养老金。为加强对全县“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后续管理,县里又出台了 《xx县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管理暂行办法》,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强的责任感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2012年起,全县每年将开展 “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评选活动,对评选产生的优秀支书(主任)进行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奖励5000元。此外,为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县里设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基金,鼓励专职村干部采取集资、入股等形式领办企业,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凡新发展生产经营型项目所新增加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包括老企业、老项目扩大再生产后所增加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内(含5万元),20%用于奖励村干部,超过5万元部分,再提取10%用于奖励村干部。

三、抓活动促发展,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效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尽快缩短城乡差距,县委、县县政府从全局出发,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提高服务基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扎实开展“百个部门联村”活动。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 按照“先进支部抓巩固、一般支部抓提升、后进支部抓转化”、“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差村、经济部门包穷村”的思路,积极组织全县126个县直机关单位包村包企业结对共建,并引导全县100个基层组织建设较好的党支部与100个基础相对较差的党 支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科学发展观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驻点(乡)村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2011年,每个县直机关单位都投入了不低于5000元的帮扶资金,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员共筹措资金1549万元,共救助困难农户52.6万元,硬化通村公路62.11公里,修建村综合大楼26栋,修建农田灌溉水渠2365米;帮助企业建立种养经济合作组织9个,发展种养大户270个;开展普法、安全、计生等知识培训106期,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提质,净化了乡风文明。

(二)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联农户”活动。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更好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2010年以来,xx县精心组织包括县处级干部在内的1200余名副科以上干部,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联农户”活动。按照“五个一”要求落实帮扶措施,即扶持联系农户发展具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帮助其找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对符合条件的联系农户至少开展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联系农户掌握至少一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工劳动技能;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条以上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影响带动一批农户支持并参与县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中心工作的开展。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广大群众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活动开展两年多来,结成帮扶对子2377对,实施帮扶项目2953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8378个,用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教育党员干部改善对群众的态度、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促使机关干部查找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履职,树立良好形象,实现了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全面开展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竞赛活动。按照“一个支部一个阵地”的要求,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在全县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竞赛活动,并出台了对自建的活动室每新建一栋奖励2万元,每修缮一栋奖励2000元的奖励措施,在全县掀起了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热潮。自2006年以来,全县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省级规划项目118个,县级“以奖代投”项目18个,村级自建项目153个。建筑总面积达52000余平方米,资金总投入达8092.5万元,其中中央、省级投入35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94.4万元,县级投入192.8万元,村级自筹资金达7238.5万元。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不断提升,许多在八、九十年代初期兴建的办公场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今年,我县又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全达标工程”并加大了财政投入,对所有在今年12月之前验收合格的新建活动场所,由县财政给予5万元的以奖代投资金。同时,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全达标的标准,要求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实现村民自治的平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舞台、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的纽带,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阵地,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抓创新求突破,努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亮点工程 根据上级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我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项目,力争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优争先上求突破、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上求突破。

(一)实行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为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使全县农村(社区)党支部紧扣“五个好”目标,扎实工作,加快发展。我县出台了《xx县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场所)采取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社区)党支部进行量化考核,主要考核创先争优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文化、经济建设、村级事务、人口计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等9个项目。考核结果分为一类党支部、二类党支部、三类党支部三个类别,并由各乡镇、场所针对不同类别的党支部实行跟踪管理。每年“7.1”期间,全县将从各乡镇(场所)推荐的一类党支部中评选出30个“红旗党支部”,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2000元奖励;同时还将评出30个“三类党支部”,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挂牌限期整改,此外,还要求“红旗党支部”按照1+X模式与三类村(社区)党支部进行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其在党建、村务管理、产业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后进党支部共同发展。

(二)全面推行党员星级管理。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员管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从2012年起,将在全县党员中实行星级管理。根据“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标准,结合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岗位特点,分别设置“五星”,满星设置为“五星”。每年“7.1”期间,全县将从各党(工)委、直属机关党支部推荐的“五星”级党员中评选表彰60名“红星共产党员”,其中乡镇、场所和农村(社区)党员中评选25名,县直机关党员中评选15名,县属事业单位党员中评选15名,企业和“两新”组织中评选5名。获奖人员给予1000元物资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强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工程。近年来,x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注册登记的有418家(国有企业仅3家),从业人员4261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家。非公经济对我县GDP贡献率超过75%,财税贡献率超过95%。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我县积极探索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双赢的良好态势,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2011年年底,全县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集中组建了45家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20个组建任务数,完成任务 的225%,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69家。为促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达到“双强六好”的目标要求,xx县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着手,于2012年年初制定出台了《xx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施方案》,以更强的工作力度推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一是在党建工作上加强指导。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把一些长期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改制企业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以及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纳入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人才库,为辖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并建立培训、管理和考核机制。二是在工作经费上提供保障。采取“财政扶持、党费补贴、企业资助”等办法筹集经费,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党员学习教育、配备电教设备、办公桌椅、党旗、党徽、报刊图书等,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基本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保障激励机制,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提供必要的工作津贴。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范畴,按照属地原则由乡镇党委进行考核,并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在推荐企业主要出资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青妇委员时,把支持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五、主要经验

在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我县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工 作机制,促进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主要积累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创新意识是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我县结合县情提出的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党员星级管理、加强农村党员和村组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等,都是一种创新。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在党建创新活动中得到迸发。创新活力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干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创新实践中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责任意识是根本。“千重要,万重要,抓落实最重要”。基层党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就在于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抓好落实。近年来,我县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感觉到,如果职责不清,责任意识不强,党建工作就落实不力,抓党建促经济的效果就不明显。我们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强化领导责任,形成了基层组织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促使各项党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团结意识是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是取得事业胜利、工作顺心的保证。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创造发展的合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实践证明: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

第四篇: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扎实推进平安创建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扎实推进平安创建

—创建省级“平安运管示范点”汇报材料

连云运管所

近年来,我所按照市局、处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主题的平安运管建设要求,以创建“平安运管示范点”、开展“安全管理提高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认真梳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采取相关举措,着力抓好内外部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努力构建点面联动、责任明确、协调推进的“平安运管示范点”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竭力营造了东部城区安全有序的运输环境,群众安全出行条件得到改善。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辖区及本所基本概况

1、运输行业环境和总体情况。连云区地处连云港市东部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面积506.35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江苏田湾核电站、亿吨大港身处其中。全区现有道路货运车辆1388辆,15648.7吨位,客运车辆189辆,7864座位。其中集装箱车573辆,厢式货车104辆,罐式货车91辆。

2、行业管理职责和人员情况。对连云地区道路运输、汽车客运站、机动车维修、运输市场秩序等行业管理履行职责,同时还承担辖区春运、城市创建、抢险救灾运输保障等

政府指令性任务。全所目前现有运管人员17名,平均年龄50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人,持有交通部行政执法证10人,省政府行政执法证7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建章立制明确责任

按照“平安运管”建设的要求,确保“平安运管示范点” 创建活动扎实的开展。所成立了由所长、副所长任正副组长,业务、稽查、综合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连云运管所“平安运管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等工作,加强创建活动的领导。根据市处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找准工作定位,认真从内部安全管理、行业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一是首先在单位内部修订完善了安全保卫、车辆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细化分解了各职能部门的创建内容和目标,同时由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施月度考核。二是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相关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其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努力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扎实构建内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通过以上两方面工作迅速形成了内管外查点面联动的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平安运管示范点”创建活动深入进行。

(二)依法履职强化监管

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制度,切实加强道路运输相关

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和市场秩序监管

1、严把市场准入、从业人员、车辆资质技术关。对 申请行政许可、证件配发、“两证”审验的业户车辆,我所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按工作规范,对其市场准入条件、从业人员和车辆技术状况进行逐项审核,凡不符合条件或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办理。去年以来,我所共实施行政许可257件,配发道路运输证665本,审验道路运输证2186本,无一起不按规定办理情况。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所还对运力档案实行规范管理,采取分类梳理、完善资料、一车一档、整合归档等措施,确保数据及时详实,为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保持营运车辆良好技术性能,我所在人员少的情况下,抽调专人进驻检测站实施驻站监管,从源头上强化车辆技术管理,对所在站的检测真实情况监督记录,保证车辆的检测质量,实施驻站以来已有5460辆次车通过二维检测和技术评定,为运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积极开展运输安全督查工作。针对辖区部份企业运 输安全存在基础差、意识弱等问题,我所在以往不定期走访调研、督查的基础上,努力以“平安运管示范点”创建和“安全生产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相关企业运输安全督查力度,重点从企业的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运输证件及从业人员资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制度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的落实等

6个方面进行督查。方法上主要采取查资料台帐,看安全机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安全教育;查安全评估报告、看内部安全责任落实;查隐患,看安全整改措施落实。为落实责任将督查情况记录在案,有关问题现场通报整改,实行四签字制度。去年以来我们在对相关运输企业实施81次安全督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全市交通安全大检查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回头看”,不断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的安全督查力度,通过督查,被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管理责任、从业人员资质、证件持有、内部安全生产组织监管、应急处置、安全考核等措施基本落实到位,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和安全意识得到加强,为车辆安全运行和“平安企业示范点”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3、大力加强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非法营运及工程 车违规运输直按影响到运输的安全有序。也是运政管理的工作重点。对此,我所非常重视,从辖区运输市场实际出发,努力克服人员少、年龄大等困难,加强调研,分析原因,在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并通过以点带面、集中整治等措施,切实抓好重点地段、时段监管。同时,积极采取市、区联动稽查、定点守候和流动跟踪稽查等互动方法,适时调整查处策略,不断强化对辖区内“黑车”、“摩的”等非法营运行为的整治力度。实施市场整治“春雷”行动,去年以来,通过努力,我所共查处运输违法案件882起,其中

“黑车”115辆次,“摩的”320辆次,其它车347辆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营运势头,改善了运输市场的安全经营环境。同时按市局、处部署,与市公路处路政大队联动开展了工程车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其间发放“致工程车主和驾驶员一封信”400余份,检查登记工程车260余辆,促动工程车主申办道路运输证34本,由此,规范工程车运输,净化运输安全秩序取得了良好成果。

4、坚持客运站月度安全督查制度。在这些方面,我 们主要是采取常态管理与节日、重大活动及四城同创活动重点稽查相结合方法,积极深入客运站场维护秩序并予重点监控,同时,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安全行车教育和相关预案落实,努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春运、世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运输安全的有序进行。

“平安运管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我所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相关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了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程和内部安全的持续稳定。同时努力加大“打非”力度,营运安全秩序不断得到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保持了辖区运输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为交通运输发展服务沿海大开发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第五篇:夯实基础扎实推进 精心谋划服务创业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精心谋划服务创业—赣县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阶段工作做法

赣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

今年以来,我县把“创业服务年”活动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紧紧围绕“优化环境、服务创业、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机关效能建设成果,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创业服务工作热潮。

一、强化领导,高位推动,活动开局抓住一个“精”字。

1、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我县把活动作为全县纵深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全局性战略决策的“助力器”,并同步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两项活动”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县党政主要领导全面承担起活动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调研和点题检查,并细化分解责任,确定了五名县委常委分别牵头负责“创业服务年”活动的五项重点工作。

2、精研方案,夯实基础。为使活动方案符合实际和科学合理,我县在活动前期开展了创业服务建言献策和大讨论活动,安排了六个调研组深入到各单位、企业、创业户中开展调研,并在县委常委会上进行专题汇报、集体研究。同时,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添设了电脑、公务用车等办公设备,并从县委办、组织部、督查室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由5个科级干部带队的“创业服务年”活动督查督导组,每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导,对活动滞后单位分类指导和补课,并每月进行一次督查情况通报,推动各单位有序开展好活动。同时,细化各活动单位每季度工作任务,一季度提出了“九个一”的工作要求,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开辟一个宣传专栏、制作一条横幅标语、开展一次考试、组织一次问题查摆活动、开展一次创业服务大讨论活动和一次创业服务调研活动,并对五个重点工作方案工作落实时序进度提出了严格要求。

3、宣传造势,广泛动员。为使活动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局、我县在农历新年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表彰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全面总结了09年全县机关效能年活动情况,严格兑现了考核结果,对位列最后一名的自来水公司经理进行了就地免职,对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提出了严格考核要求。同时,为营造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短信、大型广告牌和条幅等平台大力开展各类宣传;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创业服务大讨论、建言献策、政策服务月等活动,让服务创业发展扎根于干部心中;在电视台设立了“创业服务”聚焦栏目、在报纸开辟了“回眸机关效能年,展望创业服务年”系列报道专栏、在电子网络 设立了“创业服务监督岗”等,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服务创业的开展情况和创业典型,通过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来促进各单位扎扎实实地开展服务创业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各媒体宣传创业服务标语1000多次,发送移动信息宣传信息500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230余条,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5块,录播“聚焦”电视栏目5期,组织36个单位在报纸上进行了服务举措专版报道,部门开展特色宣传29次,如:县地税创业地税行活动、供电公司客家灯火服务行活动、中小企业局“十大创业能人”创业事迹宣传等,乡镇各基层站所也都能在醒目处悬挂宣传横幅和服

务承诺等。

二、强化机制,突出重点,活动推进围绕一个“快”字。

1、狠抓问题查摆。通过组织百名职校学生上街纳谏活动,“查千岗,访百企”活动、“百名纪检干部”服务创业接访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协会会员、企业、服务对象、创业能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群体寄发征求意见函,公布投诉和创业服务热线,召开创业服务座谈会等等广泛征求意见和收集问题,活动中我们发出征求意见函1600多份,发放联系监督卡5000多份,收集意见和问题1300多条。意见和问题经综合梳理后,推行“挂帐式”销号整改,对热点、难点问题还组织22个单位“一把手”在电视台就整改措施、时限向社会作公开承诺。

2、狠抓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一日一台帐、一月一汇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考评”、“每月一重点、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日结日问活动”等工作推动机制。针对我县确定的百个重点项目,建立了“定目标、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保证项目按进度推进,保证无特殊情况工程不超预算,保证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按时竣工”的“四定四保”责任制,并进一步完善选地供地、协调配合、定期调度、督查销号、奖惩激励等项目快速推进机制。同时,县效能办制定出台了《干部对口驻点服务企业制度》、《服务企业网络直通车制度》、《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报备制度》、《纪检监察干部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制度》等8项制度,并积极抓好制度落实和责任追究,有力推动了全县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

3、狠抓服务举措。一是全面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健全了招商、招工、安商、环境整治等10支队伍,完善了创业服务物质载体项目10个,其中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等7个项目已逐步发挥效用;二是大力实施投融资改革。成立了县城投公司、国资经营公司、四大片区开发公司等7大融资平台和财政信用担保、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等担保平台,引进创办了汇民小额贷款公司,创新了信托产品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机制初步建立。三是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在确保去年行政审批“三个缩减30%”真正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开展了“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对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进行缩减,以实现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精减60%以上。四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下发了赣县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针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科学制定执行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合理简化程序与时限。

三、务实创新,服务发展,工作成效体现一个“实”字。

1、服务创业机制更全。为促进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我县出台了《纵深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决定》发展纲领性文件以及13个服务创业配套文件,确定了全县服务创业工作的工作目标、制度建设和机制要求;制定《赣县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县全民创业工作考评办法》等规定;工商局贯彻柔性执法,制定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物价局完善《涉企收费一本通》和收费登记卡制度等,全县各种创业主体不断涌现,截止目前,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658户、中小企业21家。

2、服务创业平台更多。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后,全县各地各单位围绕服务创业不断地创新举措,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机会、条件和平台。我县在年初四的春季就业招聘会暨全民创业项目推介会上,准备了100多个创业项目展示推介,有116家企业进

场招聘,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现场录用12680人,达成创业意向的235个;围绕十里樱花带打造了个体创业街;中小企业局在红金工业园建立了县级全民创业基地;就业局建立了小额贷款扶持创业一条街,建立了创业网站,帮扶创业者等,为创业服务年活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3、推进发展作用更显。随着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机关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服务创业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服务年活动作用得到极大发挥,截至目前,我县招商重点跟踪在谈项目计33 个,内外合同投资分别为12.05亿元人民币和 460万美元,实际进资4.8亿元人民币和1552万美元;1-2月,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达18.68亿元,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7804万元,同比增长23.8%,创业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初现成效。

下载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夯实基础 勇于创新 争创一等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二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夯实基础 激发活力 扎实推进女职工工作(范文大全)

    夯实基础 激发活力 扎实推进女职工工作 四师工会按照兵团工会“建组织、夯基础,突出特色、增强活力”女工工作新要求,在强化工作意识、丰富工作内容、帮扶困难女职工上下功夫......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党的......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 开创城管进社区工作新局面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 开创城管进社区工作新局面 ——城管XX中队城管进社区工作汇报 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城管执......

    夯实基础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团工作

    夯实基础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团工作 ----凤林镇团委 凤林镇是农业大镇,位于江山市境西南部,地处浙、赣两省交界,东北距江山市区25公里,总面积为94.3平方公里,所辖行政村18个,全镇......

    师德论坛材料:夯实“四个环节”,扎实推进师德建设

    师德论坛材料:夯实“四个环节”,扎实推进师德建设 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夯实基础续深入推进QHSE体系建设

    夯实基础,持续深入推进QHSE体系建设 李彤兴余志强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新疆鄯善838200) 摘要: 本文对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八年来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

    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精心组织实施 推进村部建设 夏集镇党委 今年以来,夏集镇根据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完善功......

    推进班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推荐五篇)

    推进班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集团公司工会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任务。2013年集团两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寻求工会工作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