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先进事迹材料(农业部先进集体)
创先争优增活力 服务种业当标兵
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农牧厅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单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国家种业和粮食安全的高度进行谋划和安排,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严把基地准入关口,加大基地监管力度,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从基地源头严查实堵涉种违法行为,基地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种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抓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体对《种子法》、《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有效提高了玉米种子企业、制种基地乡镇、村社及基地农户的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同时,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信息平台,公开曝光大案要案,深入剖析非法制种造成的社会危害,让非法制种者和制种农户深刻体会涉种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潜在风险和危害后果,逐步形成违法制种不敢为和不能为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提高了依法制种意识。
2.抓监管,净化市场环境。针对近年来无证生产、套牌生产、侵权生产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且有蔓延之势的不利情况,我单位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认真查找工作短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1
组织起草了《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持证经营制、规模授信制、诚信黑榜制、公开公示制、兑付限期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种子产业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案件查处上,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等单位的协调联系,不定期组织开展基地专项检查和市场巡查,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私繁滥制、抢购套购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打击涉种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在基地管理上,组织力量,前移监管关口,在公安部门和基地乡镇的大力配合下,深入基地村社进行摸排检查,坚持早掌握、早动手、早介入、早教育、早监管、早处置的六早行动原则,从基地源头严查实堵违法生产面积落实。在秩序维护上,严把“三个关口”。在基地落实前,根据玉米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结果对企业生产规模进行授信,同时对市内玉米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在基地落实过程,对企业提出的生产面积申请进行严格把关,有效防止了无资质单位非法落实面积和杜绝了有资质企业超规模落实面积。2015年涉种违法案件较2014年下降50%,涉案面积下降80%,基地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得到了农业部、省政府、省农牧厅的充分肯定。今年以来,通过严格落实新修订《种子法》和《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加快基地监管力度,强化监管措施落实,基地秩序持续向好。
3.抓质量,确保用种安全。把种子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面推行种子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形成了企业自检、县区普检、市级抽检的质量检测体系,采取“把两关,抓中间”的质量监管措施,有效保证了全国玉米生产用种安全。一是严把亲本种子质量关。每年年初,对全市玉米种子企业的玉米亲本种子进行抽样,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和纯度、活力、抗逆性田间种植鉴定,为确定重点监管对象提供依据。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对种子生产田的隔离区设置、去杂、去雄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实行质量隐患整改制度,对检验不合格的种子,责令企业报废处理。三是严把杂交种子质量关。在种子收购加工期间,全面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检,严防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4.抓创新,提升产业水平。针对全市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子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种子品牌不亮、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不够规范等制约种子产业发展的难题,迎难而上,立足实际寻找症结,强化措施破解难题。先后制定《张掖市无公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张掖玉米种子地方质量标准》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质量标准12项,其中8项被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甘肃省地方标准。引导、鼓励市内种子企业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先后培育临奥系列、金凯系列、兴达系列、金象系列等玉米新品种40多个,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从事玉米制种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开展“四化”基地建设,依托临泽 3
奥瑞金种业、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高台县种子公司等龙头种子企业,以流转土地为前提,建成玉米制种“四化”核心示范基地3.29万亩,为全市“四化”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5.抓项目,夯实发展基础。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种子工程项目机遇,积极谋划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编制上报了一批项目可研报告,提出了争取农作物制种大市大县财政专项奖补政策。2015年,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县享受制种大县奖励资金4565万元;通过多方努力,历时2年多时间,《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项目》于2015年5月被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项目总投资5.75亿元。截止目前,甘州区完成土地平整15490亩,配套滴灌面积19720亩,完成投资2232.61万元。临泽县完成土地平整5000亩,衬砌渠道56.5公里,完成投资3355.9万元;高台县完成完成土地平整1865亩,硬化道路3559.9m,开挖管道30424.6m、架设管道30221m,完成投资845.17万元,张掖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
第二篇: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安庆旅游的一朵奇葩
—安庆市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龙山凤水巨石山景区由安徽百强民营企业安徽永先集团于2006年投资开发,现一期工程结束,二期正在进行中。景区于2008年10月开园,2009年1月取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资质。目前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累计37万人次。巨石山现开发的项目有索道、CS镭射、拓展、演艺、餐饮、住宿等等。
2010年,巨石山景区在市区旅游局的关怀下,年接待游客量突破了20万人次,同比增长32%,获得了“首届安徽青年最喜爱A级景区”荣誉称号。
巨石山景区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是通过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完成的。
一是着力抓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又是受社会影响和制约、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巨石山的企业文化是“永不言弃,敢为人先”。
在公司董事长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们在工作中一直把抓企业文化当作平日主要工作之一。通过抓好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活力,形成每一个员工都以主人翁 的姿态积极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良好氛围。一是将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不等于企业文化。它们既不属于一个范畴,也不具备相同的工作方法,适用的范围更是大不一样。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而企业文化则是新出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中的途径和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逢重要节日,公司员工搞联欢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平台,另外还在办公楼设立了宣传栏,来宣传党和企业的方针、政策,交流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情况,等等。二是将不断实践与完善相结合。作为非公经济企业除了要弄清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涵义,更要通过实践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将“企业文化”和贯彻党的路线和政策联系起来,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发挥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供精神上的源动力,发挥“导航器”作用;二是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力,发挥“主心骨”作用;三是增强思想上的凝聚力,发挥“内当家”作用;四是形成行动上的感召力,发挥“先锋队”作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私企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企业经济不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着力建设,兴、改、扩建一批基础设施。为了提高接待
质量,巨石山2010年兴建长约1500米的上下山索道,度假别墅2栋;改、扩建商业街餐厅,使其同时可接待游客用餐人数达200余人。另外还有拓展基地、CS场地、射箭场地建设等等。
三是着力营销,建立旅游市场营销长效机制。一是扩大旅游营销队伍,健全营销网络,强化营销中心功能,在南京、武汉、上海、皖南、皖北等地设办事处,全面开展营销工作,构建营销网络;二是扩大营销合作伙伴网络,在各区域市场确立了10余家重点合作旅行社,以此带动当低其他旅行社同步宣传巨石山的产品;三是扩大宣传媒介,通过报纸、网络、公交、广播、电视等媒介,“立体式”的对客源市场进行宣传。
四是着力节庆,策划并推出了野生玉兰节等一系列活动。3月17日至4月17日成功举办“中国〃安庆巨石山第二届野生玉兰节”,由此拉开了整年活动序幕。5月,推出了“快乐五一行,巨石山山水情”系列活动。6月,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巨石山星光璀璨。8月,“牛郎织女”特种邮票首发式暨巨石山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在巨石山举行。10月,“龙山凤水首届帐篷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创造并打响了巨石山的另一品牌产品。
五是着力自身队伍建设,2010年初,景区开展绩效增长模式推进工作,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组织员工观世博,在横店、云南、湖南等地参观学习,将外地优秀经验带回景区。开展八颗牙的”微笑服务”理念,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另外,巨石山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4月在市
区旅游局的支持下,在安庆街头举行玉树地震义演及募捐活动,赞助安庆大学晚会,在桐城设立助学基金等等,这些都在社会赢得了广泛赞扬,得到了好评。
2011年,随着世博的结束,安庆五千年文博园、菱湖、独秀园、嬉子湖通过AAAA景区的评审,安庆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热切盼望安庆的同行们能携起手来,走出去,带进来,把安庆打造成真正的旅游目的地。巨石山景区全体干部职工在各级领导关怀下,也将继续努力,为安庆旅游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安庆巨石山生态文化旅游区
2011年2月17日
第三篇: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意见
农农发[2009]8号
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农垦总局:
《种子法》实施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完善配套法规规章,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和生产投入,有力推动了我国种业的发展,品种选育和推广水平明显提升,良种供应能力明显提高,种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种子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种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种子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种业健康快速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一)组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在继续做好对企业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的同时,各级农业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对辖区内的种子市场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检查范围要覆盖所辖的各种子交易市场及种子经销户,检查内容不仅包括种子质量、种子标签、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还要增加品种真实性、转基因品种等内容。专项检查结果要及时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布。对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二)健全种子案件举报制度。各级农业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举报案件,向社会公
布举报信箱或举报电话,对举报案件要认真接访,做好登记,及时查处。对署名举报投诉案件,要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举报投诉人。要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发现并举报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要建立举报案件督办制度,上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农业部门举报案件查处情况的督办检查,切实将举报制度落到实处。
(三)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件。对因种子原因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各级农业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迅速反应、妥善处置,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于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事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果断处置,避免事态扩大,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对于跨省(区、市)的种子案件,我部将建立省际间、部省间的联动协作和督办机制;对于省内跨区域案件,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要建立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和执法结果公开制度,提高执法效率。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严格种子市场准入
(四)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要按照《种子法》及我部配套规章的规定,积极推动种子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确保管理制度的协调统一。要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及时纠正越权许可或擅自降低许可条件的行政审批行为。要严格杂交种子生产单位的资质管理,批准的种子生产规模应与种子生产单位的实力相匹配。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杂交种子生产风险担保机制和保险制度,努力降低种子生产风险。
(五)清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按照谁发证谁清理的原则,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持证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仪器设备、技术人员、注册资本等许可条件逐一筛查,对以不正当手段骗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已不符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条件,或在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发证机关要依法撤销或吊销其许可证。许可证清理结果要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布,以便社会各界监督以及主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查询。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下级的许可证清理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三、规范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
(六)严格区试审定标准和程序。各省(区、市)种子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品种区试和审定管理,严格承担区试任务单位的资质审查,增加对参试品种的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检测,提高品种区试对照标准,严格试验程序,规范品种描述,统一品种名称。要加强省、部两级品种审定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品种区试、审定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审定品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规避品种风险。
(七)加快不宜生产品种的退出。各省(区、市)种子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中关于品种退出的要求,对已不适合农业生产需要或有难以克服缺点的品种要立即退出。要建立品种风险评估机制,对推广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跟踪调查,开展风险评估,对明显存在种植风险的品种,要坚决退出。至今仍没有实施退出机制的省份,要抓紧落实。退出品种信息要在有关媒体上公开。
(八)加强品种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种子检测体系。各省(区、市)种子检测机构要加大已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征集和检测力度,实现品种DNA指纹检测信息共享。对征集不到标准样品的审定品种,要尽快退出市场。
四、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
(九)科学布局种子生产优势基地。为推进种子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农业部将制定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规划,各省(区、市)种子管理机构要分作物制定本地区种子生产优势区域
规划,引导种子生产企业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集中。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资金,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种子生产能力,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
(十)加强种子生产和收购监管。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准确掌握本地当年种子生产的品种、数量及地点,督导企业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在杂交种子制种关键期,组织开展田间质量和生产档案检查,严查超范围制种,对隔离条件和生产条件不达标的,要责令其停止种子生产,严禁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在种子收购季节,对于套购种子和不履行合同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在媒体上曝光。
五、完善种子市场调控
(十一)建立信息调度制度。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将种子信息调度作为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障,不断拓展信息调度内容,完善采集方式,健全调度机制,落实工作职责。要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分作物、分品种、分季节开展种子供求数量、质量及价格信息的调度。要加强种子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和种子信息监测点的信息调度工作,加大种子信息人员培训力度。要以中国种业信息网为平台,逐步实现信息共享,确保种子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十二)加强种子市场监测。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种子市场价格和供求数量的监测,及时发布种子市场行情,搞好种子信息服务。要根据种子供求情况,组织指导企业开展种子余缺调剂,确保供种需求。要联合物价、工商等部门依法强化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行为,稳定种子市场。
(十三)完善种子储备体系。为增强种子市场调控能力,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都要创造条件,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财政资金为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种子储备制度,并争取将种子储备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六、提高种子管理队伍执法能力
(十四)积极推进种子机构参公管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的机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规定的职责,积极推进种子管理机构实行参公管理。要切实加强种子管理培训,进一步提高种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十五)大力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农政发[2008]2号),确保2011年底前全国农业县全部实行综合执法。没有成立综合执法机构的县,要在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农业执法大队,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职责范围确定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能范围,配备与新定职能范围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经验交流、典型带动、宣传培训、重点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全面提高种子执法工作水平。
二OO九年十二月三日
主题词:种子 管理 意见
部内发送:办公厅、人事司、政法司、计划司、财务司、科教司、种植业司、监管局、农垦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第四篇:张掖市青西中学先进事迹
张掖市青西中学先进事迹
2013-9-4 12: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 评论: 0
青西中学是2001年6月由原青西小学改建的一所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2451人,教职工130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陇原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省园丁奖获得者2人,市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20人。学校占地面积13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93平方米;有教学楼、逸夫楼、综合楼各一幢,多媒体网络教室40个;建成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图书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功能教室,办学条件良好。
近年来,青西中学在不断探索中起步,在发展中进步,不断改革,优化管理,众志成城,打造学校品牌,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张掖市“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12年,心理健康教育省A级标准化示范校、市级特色化学校等荣誉。
一、与时俱进,方向明确,学校发展有目标。
青西中学克服学校空间小、师资结构不均衡等实际困难,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承载群众需求,坚定不移地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时代旋律,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学校高站位确立了体,德、智、能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围绕学生发展和质量提高两个途径,促进师生双向成长,积极探索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模式,校园精品化,管理精细化,科研常态化,德育生活化、教学信息化,形成了定位准、目标明、工作实、发展快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务实,团结奉献,班子成员有作为。
青西中学注重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效能,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学校领导坚持上课,坚持深入一线研究;带头学习,带头奉献;管理到位、落实到位,青西中学的领导班子是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具有想干事的赤诚,干成事的才能,在对教育发展形势的研判上,在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上,在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上,眼界开阔,意识超前,措施得力。中层干部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奋发图强,争先创优,班主任推动工作有新思路,实现目标有新举措,教师育人有新成果。
三、优化环境,精心培植,学校文化有特色。
近年来,青西中学在注重“硬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立校,书香立人,着力打造精品校园,在精致上求发展,在精细中谋突破,不断提升学校“软环境”,努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进程,为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找准了新路径,产生了巨大的磁场效应。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力,重视校园环境净化、绿化和美化,亭台长廊、喷泉假山相映成趣,人文气息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科学精神和育人环境相辅相成,班级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交融,营造了一草一木、一廊一柱,一墙一石、一厅一室无字处受感染,无声处受启迪的精神家园。二是始终坚持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深入挖掘、整理中华经典文化,开发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经典古诗文鉴赏阅读课。精心策划,扎实开展了五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建立了独具学校特色的晨读、午唱、课本剧表演,雅言经典诵读、诗词吟唱等品牌书香活动课程。学校坚持开展每周一首诗古诗文吟唱,每月一次 “古诗诵读”等交流与展示、总结与评价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 “诗文背诵能手”擂台赛,每学年一次“诗文诵读”成果展示活动等,学生还自发的成立“诗文配画小组”和“诗文表演组”等阅读小组。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青西中学风格迥异的学校特色,构成了青西中学师生追求卓越精神品格和温文尔雅的书卷气质。青西中学教师精神饱满,行为儒雅、勤奋笃行;学生知书达礼、举止优雅、博学上进,整个校园充满和谐、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机制、整体推进,学校管理有品味。
青西中学注重管理中的细节,注重教师成长中的细节,注重学生发展中的细节,在“精”字上动脑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管”而有度,“放”而有序。以爱心塑造人,真情感化人,榜样激励人,人格熏陶人,管理有品味。一是坚持制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有据可查,各类档案齐全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坚持民主管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重要事宜,协商解决;三是坚持科学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行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三级管理模式,各处室分工不分心,责权统一,评定有据可依,效能有目共睹;四是坚持程序管理。评优评先民主推荐,职称评聘择优推荐,绩效工资按量按质分配,教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五是坚持依法管理。学校没有乱收费,教师没有有偿家教等违纪违规行为。
五、加强培养,德艺双馨,教师队伍有能力。
青西中学围绕“教师第一”的发展观,着力搭建专家引领,校本培训,自主发展的专业成长平台,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充电,在校本研究中历练,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在学习中进步,在激励中增力,着力造就德、学、技“三高”队伍,推进“青蓝工程”、“名师工程”,鼓励教师“成名成家”。教师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用奉献和爱心筑起了学校实现新跨越、迈向新发展的坚实基石,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积极担当、对理想信念坚定追求的教师风采,用心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教师整体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至2012年,受到区市级表彰的教师
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8人。学校现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六、思想牵引,循序渐进,教学研究有成果。
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开展了“减负增效”课改系列活动。分年级、分学科实施“研磨理念、研磨目标、研磨教材、研磨教法、研磨学法、研磨学生、研磨环节、研磨细节” 的磨课活动;推行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实施学科导师制教师成长工程;组织开展示范课、评优课、对比课、过关课等“四课”教学活动;实施集体听课、说课、评课、议课、研课等“五课”教研活动,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形成了335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益和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课堂充满灵动,生机盎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学校把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础,以小问题为切入口,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形成了系列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丰富了育人载体,扩大了学校影响。领导带头大兴科研之风,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积极争做学者型、专家型,研究性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丰富。几年来,在省、市、区各类学科竞赛中,学校共有68名教师分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在国家、省、市、区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教师达56人次;在省、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评选中,获奖教师达83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奖论文达256篇。科研主题从单一转向多元,内容从零散走向序列,主体从个体转向群体,成效显著。
七、立德树人,养成习惯,德育工作有亮点。
青西中学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首,心理教育为辅。坚持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阵地,以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对内拓展、对外延伸,广泛开展和谐德育系列活动,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实行常规教育无缝隙对接,工作跟着学生走、工作跟着问题走,工作走在学生前,工作走在问题前,德育工作生活化、常态化;如,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开展 “百师进千家”家访活动;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德育扶贫制、学生行为规范预警制;建立了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育人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格局。近年来,习惯养成从小事抓起,以小显德,以小促德,以小养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了青西中学特色德育工作。如,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班级之星” 介绍和班级特色展示,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先‘演’后‘审’、当场说‘法’”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多年来,先后265人次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无一例学生违法行为。
八、突出核心,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有成效。
青西中学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始终围绕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突破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着力点,丰富“七课三操一活动”教育载体,凸显一个“升华”,实施教法、学法、评价“三个“转变”,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推行学科组集体备课,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合作学习”、“学科整合”实验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把经典诵读渗透到语文课程;数学、英语、理化学科实施每周教学效果验收活动;政、史、地举办小百科知识竞赛;体音美学科开展小主题单元文体活动;各学科均采用“讲学稿”的方式,通过实施“有效教学”,增强了学生主体意识,课堂民主,教与学的氛围浓厚,学生发展后劲足。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学校超前谋划,大手笔投入,加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学校数码投影仪班级配备率100%,全校老师均配备高标准的笔记本电脑;提倡教师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科整合研究,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学校开发建设学校网站、班级网页、电子读书室等“绿色”网络教育空间;教师个人积极开发利用电子邮件、博客等网络资源,增强了教育活力,实现了超越边界的学习与交流,扩大了学校知名度与教育辐射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近年来,学校有38名学生进入甘州区中考前10名,学校连续八年中考成绩优异。今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局的的精心指导下,青西中学全体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立足现有,发挥优势,继往开来、追求卓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品位、有特色的一流学校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在平坦的湘水河畔,一台台收割机引吭高歌,解除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之苦;在秀丽的祁山脚下,一部部插秧机吞青吐绿,织出了锦秀田园……在这片热土上,到处都留下了xxxx县农机局兴机富民足迹。近年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整体优势,释放农机化工作的正能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现了农机下田、上山、入水、进林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xxxx特色的农机化发展之路。连续3年被评为省、县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先进集体和农机化信息宣传先进集体。
一、唱响推广戏
xxxx县位于湘江以南,是一个丘陵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73.6万余亩,其中稻田60.4万亩,旱地13.2万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绝大部分主要劳力外出打工或经商,农民耕地难、插秧难、收获难,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局以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主攻目标,唱响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戏。重点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为突破口,在示范推广上,做到层层办点示范,人人示范推广。局领导分片包干,将任务细化到镇到点到人,签订单项责任制,分别在大忠桥、八宝和白水等镇办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点6个,完成示范推广面积7000多亩。镇站每个农机员创建机插示范点1个,联系机插示范大户1户,完成示范面积300亩以上。还建立了示范推广押金机制,每人每月拿出40%的津贴与示范推广任务挂钩,年终考核兑现。
在技术培训上,做到实地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农机阳光工程培训为契机,将水稻育插秧技术与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结合起来,请机插大户现身说法,使培训进入“本土化”教学,从浸种、做秧板、播种、炼苗、取苗、操作机械到插秧,教师与学员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零距离地实践。今年3月7日,该局在大忠桥镇大塘村鑫穗水稻种植合作社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组织了各镇农机站站长和50多名机械化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现场分育秧流水线播种、整地和硬软盘手工播种、插秧机操作等3个现场,学员巡回观摩、听讲、作笔记,看着资料学,摸着机械试,不懂就问,90%以上的学员学会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在作业服务上,做到机械化作业,全程技术指导。积极引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播种流水线机械,帮助示范点和大户使用机械化播种流水线作业,不定期地对水稻育插秧示范点和大户进行田间指导,帮助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对机插大户做到发展一户,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近两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万元,用于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累加补贴。同时,每年另安排资金100万元,购买高速及手扶式插秧机奖励种粮大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宣传到户、培训到人、指导到家、服务到田”等有效措施,共推广水稻插秧机325台,播种流水线132台套,育秧硬软盘50万张,今年完成机插面积17万亩。
近年来,该局共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收获、机械植保、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油菜机械化种植等农机化新技术12项,与之相适应的新机具2.5万台套。到目前止,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14.6万套,85.6万千瓦,稻田亩均1.4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381台,水稻联合收割机665台,插秧机453台,其他农业动力机械14万多台套,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9%,农机安全事故连续3年实现四零目标。
二、打好服务牌
打好农机服务牌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该局坚持以节本增效为目的,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在春耕、双抢和冬种大忙之际,组织农机修理服务队46个,100多名农机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农舍、机埠,开展诊断、修理、零配件供应一条龙服务,年均为农民检修农机具2.5万台次,解决技术疑难问题300多起。为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县农机推广站、大忠桥、白水、黎家坪等镇站积极组织跨区跨镇机收服务队,在双抢和秋收期间,分别开赴到毗邻的区镇收割水稻,年机收面积达10多亩,既拓展了机收县场,又增加了农机户的收入。入冬后,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和机埠办点示范,开展农机冬修服务,做到吃住在农户,指导到现场,维修到机埠。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政策促动、上下联动等有效措施,加快了农机冬修的进度,年均冬修农机具5万多台套、机埠110多处;冬耕板田18万多亩,农机具完好率达90%以上。为加快农机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发展,对农机合作组织和大户购置的农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坚持定期为大户排忧解难制度,帮助大户解决资金和技术等难题,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和大户带头应用新装备新技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当好农民致富的引路人。目前,该县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
织20多个,规模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500余户。唐忻成,邓东胜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种粮大户。
优化农机服务后,该县年农机作业面积达250多万亩,农产品初加工达158万吨,农用物资机械化运输量达2.15亿吨/公里,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9亿多元。
三、走活项目棋
项目兴机已成为农机人的共识。为精心组
织实施好农机化项目,该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班子成员分工管项目,全员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特别是实施“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户”政策后,突出抓好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每年项目实施前,举办技术和操作培训班,并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书,还将直补政策分门别类地编写成宣传资料,发送到村、组、农户、机埠、种植场、林场、养殖场、加工厂、工程基地,让广大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全面了解补贴政策。每年出动宣传车60多台次,发送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5万余条,张贴各种宣传图片和资料360多处,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在操作中,切实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投诉处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有关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公开,与县财政、纠风、减负等部门衔接沟通,协同推进。每季定期组织核查小组,集中精力和时间,深入全县23个镇(办、乡)场、村组和农户,对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进行专项核查和清理,对补贴的大、中型农机具现场(见人见机见发票)直接核查率达到100%。对虚假购机者和违规经销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从严处理。同时,组织农机购机补贴经销商认真学习了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近几年来农机购置补贴县场的实际,以责任制的形式制订和落实了经销商的行为准则,规范了经销商的经营范围、操作程序、售后服务等职能,明确了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了对经销商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近年来,该局共组织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抗旱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粮食产能”、“水稻全程机械化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和“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6个国家级农机化项目,年均争取和落实国家补贴资金2000万元,极大地拉动了农民的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和成果辐射,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要想奔小康,农机来帮忙。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该局将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辱使命,不误时光,为实现兴机富民的农机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