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威煤炭2006年工作运行情况
宣威煤炭2006年工作运行情况
解龙
057071228
一、基本情况
2006年,全局共有在职职工764人,其中公务员17人,机关工人1人,事业编制人员136(其中煤管所60人),局属企业在职职工531人,各煤管所使用临时工79人,先养后退人员39人;有离退休人员73人,其中局机关离退休人员30人,企业离退休人员43人,局党委下辖8个党支部,有党员194人,其中预备党员11人,女党员39人,少数民族党员21人,党员总数占职工总数的25.4%。
全市有证乡镇煤矿201矿225对井,做作业人员16157人,1—11月,共生产原煤、焦炭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1.69%、103%,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27.76%、13.51%、54.78%;销售原煤816.91万吨,焦炭19.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55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 28%、1.07%、53.59%,预计全年可生产原煤900万吨,焦炭2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583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8.45%、0.05%、55.75%。销售原煤270万吨,焦炭20.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701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72%、0.15%、50.53%,预计产、销均可超额完成年初计划,1—11月共供应电煤502.39万吨,占全市原煤曲靖电厂29.28万吨,昆明电厂31.55万吨、来宾小电厂7.3万吨、羊场小电厂7.79万吨、田坝小电厂5.27万吨,确保了发电燃煤需求,1—11月,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8起,死亡23人(其中7起15人属非生产性死亡事故,不计入百万吨)死亡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为0.96人;1—11月,完成规费收入9371.5万元,上缴市政府价格调节基金1818.32万元,上缴财政统筹金768.43万元,下拨各产煤乡(镇)规费2736.63万元,下拨煤矿救灾、技改、安措、电煤补助等合计1497.92万元,拨乡镇及相关部门清理整顿工作经费718.04万元。
全市乡镇煤矿共完成基建技改投资45020万元,其中宣威电厂配煤矿井完成26000万元,其它矿井完成19020万元;重点改造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110对(其中6万吨/年的53对,9万吨/年的40对,15万吨/年的16对,30万吨/年的1对),新增矿井实际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二、主要工作 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增投入、重安全、强管理、兴科技、顺流通、深改革、创效益”的工作思路和年初各项工作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全局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局党委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曲靖市、宣威市等各级党委关于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战略部署,及时组建了领导机构,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党委领导实行分片挂钩负责,加强领导和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全局党组织建设和行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局党委始终把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学习,增强广大党员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全体党员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是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形成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尚,局党委健全了党组织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团结一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局党委建立完善了议事规则,廉洁自律、首问首办,民主生活会,学习培训考核奖惩,车辆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有章可循,依章办事的良好氛围;四是扎实开展“五查五看”活动,着力培养全体党员的创新、发展、竞争和服务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树立煤炭大发展意识,促进工作作风的深入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广大职工的监督;开展了千人评议机关,民主测评领导干部活动,找准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以整改;五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员干部带头自律树形象的要求公开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为基层、为煤矿、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请纪检、法院、检察院等 2 部门的同志到煤炭局来开展专题法纪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讲座,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煤管所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六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全年共发展新党员9名,7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扩大了党员队伍,改善了党员结构,为党的组织永葆活力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监督和管理,努力抓好煤炭安全生产
全年的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煤炭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煤炭生产原则,强化监管,投入和教育培训,狠抓隐患整改,努力抓好煤炭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煤炭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增强煤矿安全意识,促进依法办矿,依法管理和经营;二是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年初市政府与煤炭局,和产煤乡(镇),煤炭局与各煤管所,煤管所与各煤矿均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市煤炭局实行领导挂钩到片,科长到所,职工到矿的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检查指导,督促整改,煤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分片负责领导、干部职工对挂钩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风险抵押,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检查,抽查、督查,强化现场管理,狠抓隐患整改,煤炭局实行一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制度,煤管所实行一月不少于两次的安全检查制度,煤矿实行一周一次的自检自查制度,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梳理,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重点、突出隐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帮助研究解决,1—11月,全局共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议12次,召开安全生产办公会议74次,专题安排部署煤矿安全性安全大检查、重点督查、抽查17次,查出不安全隐患13847条,责令停产整改,停止调运、停止作业157井次,组织恢复生产验收检查148井次;四是以开展安全评价和继续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增加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完成煤矿安全十八项基础工作,认真开展通风、机电、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等。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1.6亿元,购置安装安全设施设备1.3万余台件,瓦斯抽放设备3套,通过装备,全市乡镇煤矿225对井有100对矿井基本上达到了通风质量标准化要求,达标率为45%。完成矿井双回路供电66对矿井,其他矿井配置了备 3 用电源,所有矿井基本上实现了“三大保护”,67对矿井实现了瓦斯监测监控,其中32对高瓦斯矿井全部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备用主扇的安装、探水钻配备率达100%,经过安全评价,全市应评价矿井219对,已评价194对,其中B类以上矿井191对,占评价矿井的98.5%,201矿225对井,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16对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9对矿井中的4对上报批准转入基建矿井,其他矿井正在准备申报当中,矿井安全生产基本进一步夯实,五是以“一通三防”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矿井各大系统,狠抓瓦斯治理,认真治理无风、微风、瓦斯超限作业,杜绝瓦斯空班漏检;抓好“雨季”三防和防治老窑水工作,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六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认真抓好春节收假后职工的复、培训工作,使上矿职工复、培训率达100%;1—11月,共培、复训特殊工种16期共2366人,送云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复训矿长、副矿长300余人,安全技术负责人180人,通过培、复训,基本上配齐特种作业人员,矿长持证率达100%,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乡镇煤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七是加强救护装备和训练,提高处理煤矿灾害事故的能力,始终按照“加强战略,严格训练,提高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全年共签定救护协议196份,服务有证矿井196矿227对井,共出动抢险救灾3次,救活3名被困人员;八是抓样板、树典型,带动乡镇煤矿管理水平上台阶,全年共确定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乡镇1个,样板矿井10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20对,局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分片挂钩进行帮助指导,促进矿井安全状况根本好转,有效带动其他矿井提高安全水平,今年1—11月,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8起,死亡23人,其中计入百万吨死亡率的生产性死亡事故1起,死亡8人,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为0.96人。
(三)努力增加投入,强化骨干矿井建设和技术改造,增强煤矿发展后劲。一是紧紧抓住“增加投入,提高煤炭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这根主线,抢抓发展机遇,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煤矿投入,加大骨干矿井建设和技改力度,提高矿井生产能力。1—11月,全市乡镇煤矿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资金45020万元(宣威电厂配煤矿井完成基建技改投资26000万元,其他矿井完成19020万元。其中安措资金16243万元),其中各级补助1600万元,贷款18926 4 万元,自筹24494万元,从项目上看,井巷工程投资完成17511万元,设备购置安装投资完成1077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完成3410万元,矿井公路投资完成4498万元,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完成2702万元,通信设施设备投资完成1888.8万元,其他投资完成4240.2万元,完成井巷工程276000米,土建工程59860立方米,购置安装设备6880台件,架设高压输电线路775.5公里,新修维修矿区公路1525公里,通讯线路67公里,通讯设备934台件,重点改造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110对(其中6万吨/年的53对,9万吨/年的40对,15万吨/年的16对,30万吨/年的1对),新增矿井实际生产能力150万吨,矿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二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使用乡镇煤矿适用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推进正规生产,提高煤炭生产率,全年共建成壁式采煤工作面180个,其中金属支柱工作面40个,木支护工作面140个,40米以上较为规范工作面150个,有2对矿井改提升运输为皮带运输,11对矿井使用了掏槽机;三是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井初步设计工作,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和联系,煤矿新区的地质勘探和生产矿井的地质补勘工作,有序实施完成西部七乡镇近200平方公里的地质预查工作,225对矿井中200对矿井的设计基本完成,25对矿井因资源枯竭,未能落实设计,需限期开采;四是认真搞好《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工作,225对矿井绘制了符合年检要求的图纸,经省、曲靖市审查年检合格;五是认真清理有证矿井辖区内的拖斗井、挂靠井,实施调查落实挂牌,规范煤炭生产秩序;六是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矿井双回路供电、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三大保护”和高瓦斯矿井“三专两闭锁”工作的技术指导及服务,对龙潭、文兴等乡镇打击无证非法开采进行技术认定10余次;组织实施了马龙,团山、三岔等矿的煤柱测设工作;帮助大地等10余对矿井研究了开采方案;帮助安迪、米乐等10余井测量完成经纬仪导线11600米,罗盘导线4200米;帮助矿井安装绞车3台,修理风机电溜子,水泵等20台件。
(四)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搞好电煤供应
局党政班子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促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确保电煤供应的指示、指令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宣威电厂、曲靖电厂的发电燃煤需求,一是努力从生产环节上解决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年初就将煤炭生产及电煤供应任务分解一各产煤乡 5(镇),各乡镇再将任务分解到各煤矿,使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同时,加大对有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技术指导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炭产量;二是市政府与产煤乡镇签订了电煤供应责任制,实行风险抵押和严格的责任追究,煤炭局党政领导、科室干部职工分片挂钩到矿井,加强对电煤供应工作的督促和协调;三是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煤矿搞好抗灾、减灾工作和乡村运煤便道的维护养护,在技改资金的投入上,电煤供应任务完成较好的,给予重点扶持;四是严格控制非电煤出境,非电煤调运实行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煤炭局局长两级联合审批制度;五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的治理整顿,市级煤焦验票站严格执行“有票通行,无票下煤”的原则,有效控制绕关逃关,冲卡现象的发生,同时,市煤炭局投资280万元,对地磅进行新建和维护,提高电煤调运速度;六是电煤供应实行一天一报告,十天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制度,对电煤任务完成不及时不到位的乡镇及煤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督促;七是市政府、煤炭局积极与宣威电厂进行协商,提高了电煤价格和运煤价格,市煤炭供销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对化验室硬件进行改造,提高对煤质检测的公正性、合理性,维护了电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调动了供煤企业和运输业主的积极性,确保了电煤供应。今年 1—11月,全市共供应电煤 502.39 万吨,其中供宣威电厂371.27万吨,曲靖电厂79.28万吨,昆明电厂31.85万吨,来宾小电厂7.3万吨,羊场小电厂7.79万吨,田坝小电厂5.2万吨,确保了发电燃煤需求。
(五)加强煤焦运销秩序治理整顿,促进合法经营
为从根本上规范流通运销秩序,维护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煤炭税费流失,为煤焦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市级16个煤焦验票站始终坚持“有票通行,无票下煤”的原则,坚决打击私拉黑运扰乱煤焦运销秩序的行为,1—11月,共处理冲卡车辆1891辆,没收私拉黑运煤焦90车共1361吨;二是对市区囤煤经营,哄抬煤价,扰乱正常煤焦经营秩序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清理整治,共查出囤积煤炭产品近10万吨,对违规收购经营,没有合法经营手续的进行了查处,并勒令停止经营;三是配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制造假单进行私拉黑运的不法分子进行惩处64次,有效地打击了违法分子的不法行为;四是严格按照《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煤炭经济许可证》的年度检审及 6 上报申办工作,全市现有煤焦持证经营企业25户。
(六)加强局属企业管理,努力改善生产经营状况
针对局属企业职工多、债务大、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实际,局党委切实加强对局属企业的管理,扶持,局领导分片挂钩到各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帮助企业研究发展对策,协调社会关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改善生产经营状况,1—11月局属四个企业有正式在册职工531人,离退休43人,先养后退39人,拥有固定资产2949.1万元,流动资产5598.7万元,共生产矿车210台,矿灯2000盏,创工业产值74万元;完成营业、代销收入47053.9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157.6万元。1—11月供销公司有在职职工233人,退养19人,退休19人,拥有固定资产850万元,流动资产5296万元,共代销、自销原煤407万吨,自销、代销焦炭2.77万吨,完成代销、自销收入36410万元,上缴税金1761万元,实现利润527万元。运输公司有在职职工122人,退养12人,退休19人,拥有固定资产662万元,流动资产128万元,1—11月,实现营业收入1021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15.1万元,上缴税金381.1万元,比去上同期增加98.2万元,实现利润135.2万元,比去年减亏145.5万元。矿机总厂有在职职工78人,退养1人,退休2人,拥有固定资产642.1万元,流动资产174.7万元,1—11月,实现工业产值74万元,实现营业销售总收入97万元,同比增长1.1%,上缴税金4.3万元,亏损48万元,同比减亏16.5万元。经贸公司有在职职工97人,退养2人,退休6人,拥有资定资产795万元,1—11月实现营业性收入328.48万元,同比增长15.2%,上缴税金11.2万元,实现利润3.72万元。
(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行业全面健康发展
局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健全责任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干部目标管理的内容进行考核;二是拨给经费2.5万元进行“文明庭院”建设成果巩固工作及东山面临城区划片区域的绿化工作,三是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元旦”、“五一”、“七一”等节日为载体,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采,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筹集资金32.94万元,组织慰问生病职工10人次,特困职工10户,离退休职工107人,为6000位煤矿工人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安扶煤矿事故受难家属,损资助学等,7 使职工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五是积极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全局872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均交纳了医疗互助金,35名生病住院职工从医疗互助中心得到补助26984元;六是加强信访工作,维护行业稳定发展,1—11月,全局共办理来信来访热点、难点案件126件,处理回复120件。
三、存在问题
(一)党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深度与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还较低;在制度的落实上有待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对分散在外和改制自谋职业党员的管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可行措施。
(二)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依然存在,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欠帐大,基础薄弱,装备落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力的现象仍然长期存在,部份矿井特员配备不足,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健康协调生产。
(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滞后,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尤其是采矿、机电、地质、工程测量、通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管理人才紧缺,导致图纸测绘追接滞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可操作性差,成为制约矿井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煤焦流通秩序治理整顿任务艰苦,流通领域存在抗拒管理,制造假单,掺杂使假等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治理工作任务艰巨。
(五)电煤供应的组织协调难度较来越大,电煤价格偏低与市场价格差距大,供煤企业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大。
(六)煤炭加工转化工作滞后,全市煤炭加工转化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小机焦和简单的洗选加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先进的加工生产工艺应用较少,煤炭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七)可开发利用资源有限,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开发建设。
(八)影响和制约乡镇煤矿发展的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方面因资源、饮水、房屋开裂、地表塌陷等引起的矛盾问题和纠纷将增多,另一方面在少数人的操纵利用下,对矿井封堵,甚至打、砸、抢,煤矿的生产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新的一年里,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政府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全市煤炭工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高嫚 057071213
一、宣威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计,宣威市14个产煤乡镇中,共有有证乡镇煤矿195矿225对井。2005,乡镇煤矿产煤总量900万吨;常年从事煤炭生产、加工、营销、运输从业人员,全市突破3万人。2003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到去年底,宣威煤炭市场均价达到240元左右(电煤除外),煤炭行业成了高额利润行业。几年来,通过全市煤炭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整治非法小煤矿清理整顿行动,全市煤炭生产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安全状况、矿井建设和电煤供应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煤炭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2005年宣威乡镇煤矿共生产原煤 900万吨,加工焦炭
21.5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6720万元,原煤、焦炭产量分别完成其年计划的100%、107.55%,与2004年同期相比原煤增28.45%,焦炭增2.92%,产值增56.87%,销售原煤890.10万吨,焦炭21.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660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29%、0.9%、50%。
(二)电煤任务总体完成较好。全年宣威乡镇煤矿共供应电煤643.67%万吨,占全市原煤产量900万吨的71.52%,完成任务数589.29万吨的109.23%,其中供宣威电厂442.79万吨,完成任务数563.74万吨的78.54%;供曲靖电厂99.31万吨,完成任务数25.55万吨的388.69%;供昆明电厂74.88万吨,供来宾小电厂12.5万吨,供羊场小电厂7.99万吨,供田坝小电厂6.2万吨。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全年宣威共组织全市性安全大检查、抽查、重点督查20次,查出不安全隐患18518条,责令停产、停调168井次,组织恢复生产验收检查155井次。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17025万元,购置安装安全设备1.4万余台件,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67套,瓦斯移动抽放泵3套,高瓦斯矿井均实现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仪、瓦检仪“三同时”监测监控,低瓦斯矿井实现“两闭锁”和瓦检仪、报警仪同时监测。全部矿井实现了井上、下供电分开,65对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其它矿井配备了备用电源。经安全评价的219对井全部达到B类,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2005年宣威共培训、复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16期2366人,全市乡镇煤矿基本按规定配齐配足了特种作业人员,矿长持证率达100%;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不计入百万吨死亡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89人,低于上级控制考核指标。
(四)煤矿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基建技改资金45020万元(其中宣威电厂七期供煤矿井完成基建技改投资9605万元),重点对110对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全年全市乡镇煤矿2005年共完成开拓总进尺2760米,砌碹巷道49760米,完成土建工程5986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6880台件,架设输电线路775.5公里,新修维修矿区公路1525公里。加强资源勘查工作;完成了宣威西部七乡镇共200平方公里的地质预查工作。积极推广使用适合乡镇煤矿的先进适用技术,全市现有2对矿井改提升运输为皮带运输,11对矿井使用了掏槽机,建成壁式工作面180个,金属支柱工作面40个,40米以上较为规范工作面140个,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目前宣威市煤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对《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等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不到位,未能真正树立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思想。存在违规作业现象。部分煤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没有按“三班制”配齐配足,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无证顶岗现象,加大管理难度。“一通三防”和瓦斯检查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仍存在风流短路、测风分风不合理、无风微风作业,瓦斯超限作业,少数矿井瓦斯检查未实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三对口”、“三签字”、虚填虚报、仪器失修、失效等现象。现场管理不到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乡镇煤矿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低,经营管理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煤矿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电煤价格低,煤炭发展资金不足,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加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矿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导致煤矿建设不能足额投资,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同时,宣威电煤价格偏低(同类同质电煤价低于市场价60—80元/吨,煤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制约煤炭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加之市场需求增长快,煤炭价格上涨,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大,煤矿供电煤积极性不高,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大。
(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滞后。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尤其是采矿、机电、地质、工程测量、通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管理人才紧缺,导致图纸测绘追接滞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可操作性差,成为制约矿井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煤焦流通秩序治理整顿任务艰苦。流通领域存在抗拒管理、制造假单、掺杂使假等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治理工作任务艰苦。
(五)可开发利用资源有限,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开发建设。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程度低,可供设计利用的储量相对不足,前期地勘工作落后于矿井建设速度,探明保有储量难以满足矿井生产建设需要。
(六)影响和制约乡镇煤矿发展的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方面因资源、饮水、房屋开裂、地表塌陷等引起的矛盾、问题和纠纷增多,另一方面在少数人的操纵利用下,对矿井封堵,甚至止、砸、抢,煤矿的生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七)煤炭加工转化工作滞后。全市煤炭加工转化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小机焦和简单的洗选加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先进的加工生产工艺应用较少,煤炭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加强煤炭管理工作促进煤炭经济健康运行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46号令。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国家总局“五整顿”、“四关闭”紧急通知精神及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级的文件、指示、指令精神,努力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加强指导和督促,加快“十八”项安全基础工作的建设进度。切实抓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二是加强以“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等为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严肃查处超通风能力生产、瓦斯超限作业、无风微风作业等现象,杜绝使用非矿用设备,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信息网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乡镇、示范矿井、样板矿井建设工作;全面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强化检查督促和现场监管,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及时清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煤矿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为实现安全生产夯实基础。五是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落实各种责任制,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实现安全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加大矿井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一是要多方筹资金,增加煤矿投入,充分发挥国有和地方大公司大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通过向银行贷款、补偿贸易、引进外来资金和外来优势企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煤矿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现有矿井,搞好地质补勘,围绕技术改造,抓好标准化、示范化以及骨干矿井的建设。加大宣威电厂七期配煤新建矿井办和羊场工业园区配套新建矿井的建设力度,使之早日建成投产,确保按时足额供煤。三是积极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改进和完善“五大系统”,推广使用光爆、锚喷、机械化采煤、液压支柱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推行以壁式工作面回采为主体的正规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四是抓好矿区公路的规划和实施,改善运输条件。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势企业集中,在两年内,地方政府应以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宣威发电选煤有限责任公司、宣威煤磷有限责任公司、三联公司等企业集团为载体,打造4个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龙头生产企业集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牢固树立保煤增电、增煤保增长、增煤促发展的观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强组织协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一是组织矿山、基层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保证道路畅通,确保电煤运输;二是加大整改力度;推进安全评价进度,使待评矿井尽快恢复生产。采取过硬措施,加大市场整顿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三是多方协调配合,严格控制产品外调,按计划保电煤;四是搞好综合协调服务,努力增加电煤运力;五是积极和发电企业协商,在电煤价格和市场价差距下,燃油价上涨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煤价、运价、调动煤矿企业供煤积极性;六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认真地把任务安排到具体的单位、部门、井口和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电煤供应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缓解当前宣威电厂电煤供应紧张的状况。
(四)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和地质基础调研,增加资源储备。通过加强老矿区深部的寺质勘查工作,积极寻找和扩大接续资源。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系统改造,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煤炭地质基础调研,增加新的资源储备,探明未开发区域情况,为煤炭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规划储备20对15—21万吨型的矿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五)抓好煤焦流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严格依法办矿,坚决取缔有证井的挂靠井,拖斗井,加大流通秩序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运输煤焦活动,减少国家税费流失。
(六)大力改造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走煤焦一体化路子。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产业关联关系或技术经济联系为切入点,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改造提升现有洗选厂,切实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配套的状况,延伸产业链、走煤电、煤化、煤冶、煤焦结合等综合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应当力争建设入洗能力60万吨的洗选厂和焦化能力60万吨的焦化厂。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票据管理,认真做好规费收缴工作,确保规费按期足额入库,要加强票据管理,加快结算汇兑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调联系,增进供需双方互信,使煤炭价格、考核标准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最大限度维护煤矿企业的合法权益。
(八)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1、私营煤矿中的资源暗地倒卖现象;
2、煤炭行业普遍存在掺杂使假问题;
3、正视煤炭市场开发建设现状,切实解决宣威当前乡镇小煤矿过分过滥、无序发展问题。
第三篇:2015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5.8
一、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销量继续下降
据国家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7.89亿吨,同比减少1.1亿吨,下降5.8%;其中6月份产量3.27亿吨,同比减少1683万吨,下降4.9%。
据协会快报,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销售16.2亿吨,同比减少1.42亿吨,下降8.1%;其中6月份销售2.86亿吨,同比减少1900万吨,下降6.2%。
(二)进口大幅减少
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9987万吨,同比减少5991万吨,下降37.5%(其中,6月份当月进口1660万吨,同比减少845万吨,下降33.7%);出口234万吨,同比下降25.9%;净进口9753万吨,同比减少5909万吨,下降37.7%。
(三)发运量减少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10.2亿吨,同比减少1.27亿吨,下降11.1%,其中6月份发运1.61亿吨,同比减少2644万吨,下降14.1%,连续10个月下降,降幅比上月再扩大0.9个百分点。
上半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3.3亿吨,同比下降3.2%,其中6月份发运5895万吨,增长3%。
(四)库存持续处于高位
截止6月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2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企业存煤持续在1亿吨左右。电厂存煤比年初明显下降,5月下旬电厂开始补库存,存煤环比上升,6月3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1万吨,比年初减少2914万吨,比5月末增加657万吨,可用22天。主要港口存煤3967万吨,比5月末减少6%,比年初减少16.4%。7月20日北方主要下水港存煤2086万吨,比6月末减少5%。
(五)价格大幅下滑
从国内煤炭价格变动情况看,近三年全国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动力煤价格每年下降100元/吨左右,秦皇岛港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由2012年5月的780元/吨下降至今年7月15日的410-420元/吨,降幅47%。仅今年就下降了110元/吨,价格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企业的煤炭价格已低于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炼焦煤价格降幅更大,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由2012年5月的1540元/吨降至目前的640元/吨左右。目前炼焦煤价格平均比年初下降了80-100元/吨,降幅10%左右,同比下降300元/吨左右,降幅30%。
从国际煤价变动情况看,近三年来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优质动力煤价由2012年5月的100美元/吨降至目前的60美元/吨;澳大利亚海角港优质炼焦煤价格由2012年5月的220美元/吨降至目前的80美元/吨左右,降幅63%。
据协会对进口煤价格的跟踪监测,进口煤的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7月15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比国内低15.61元/吨。
(六)投资持续减少。
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资1686亿元,同比下降12.8%,降幅同比扩大7.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70亿元,同比下降9.8%。
(七)行业效益大幅滑落
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258.4亿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2014年扩大6.9个百分点;利润额168.5亿元,同比下降66.8%,降幅比2014年扩大20.6个百分点。6月19日财政部发布,前5个月全国煤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亏损。协会直接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前5个月亏损4.85亿元(去年同期利润265.47亿元)。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6月份煤炭企业经营情况更加严峻(有的特大型优势企业利润由月度十几亿元降至几千万元,有的特大型煤炭上市企业半年报已报预亏)。
二、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
一是煤炭需求减少。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主要用煤行业耗煤减少,据测算,上半年电力、钢铁、建材三个主要行业耗煤分别下降6.4%、2.3%和8.8%,减少煤炭消费超过1亿吨。二是产能建设大幅超前。2006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3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30亿吨,目前全国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新增产能正在集中释放。三是煤炭进口规模大。受世界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国际煤价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上半年全国煤炭进口近1亿吨,预计全年进口仍在2亿吨左右。
(二)行业竞争力低的问题凸显。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一大批煤矿,资源禀赋不好,矿井自然灾害重,井型小,条件差;全国目前生产矿井1万处,其中9万吨以下的矿井占56%。二是生产集中度低。前4家企业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25%。三是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2014年全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611万人,煤炭产量38.7亿吨,人均630吨,与发达国家人均1万吨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四是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一方面近些年建设的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人员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资源枯竭、安全条件不好的老煤矿不能及时退出。
(三)企业负担依然沉重。
一是税负重。2009年煤炭增值税进项税率由13%调整为17%,煤炭增值税负担大幅增加,实际税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倍多;国家推进资源税改革使大部分地区煤炭企业负担有所降低,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有一些地区煤炭企业税负负担有所加重,个别地区乱收费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煤炭铁路运费调整煤炭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近几年国家连续调增煤炭铁路运价,今年2月煤炭运价再次提高,全国吨煤运输成本提高10元左右,有的运距较长地区提高近20元,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铁路运价提高已经全部转嫁由煤炭企业负担。三是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难。历史形成的煤炭矿区特别是独立矿区“三转一业”社会服务职能和离退休人员退休金统筹外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年费用支出超过数亿元,有的超过20亿元,目前企业经营愈加困难,负担沉重的问题凸显。四是一些煤矿破产遗留问题仍困扰企业发展。过去几年全国关闭破产了270个煤矿,随着破产政策到期,破产煤矿的一些机构、人员和社区经费没有来源,全部由存续企业负担。五是衰老报废煤矿退出机制不健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缺少政策支持。据对20个省区初步调研,全国面临关闭退出的原国有重点煤矿有115处,其中资源枯竭的煤矿70处,涉及在职职工30万人。
(四)市场无序竞争。
一是部分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问题突出。前些年在市场拉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一些煤炭企业未经审批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煤矿,一些煤矿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核准能力。据有关部门数据,2014年年末全国煤矿公告产能32.6亿吨/年,同期全国煤炭产量超出公告能力6.1亿吨;全国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总规模在7亿吨/年左右。二是一些企业采取“以量补价”方式,竞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加之,一些煤炭用户为降低成本,通过招标采购方式进一步压低煤炭采购价格,或改变煤炭交货方式、货款结算方式,或延缓付款,增加承兑比例,使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五)企业经营困难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今年以来煤炭企业利润呈逐月大幅下滑态势,1-3月月均利润40.7亿元,4月利润32.1亿元,5月利润仅14.4亿元,环比下降55.1%,同比下降85.7%。据调研,全国煤炭企业除个别优势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外,其它大部分企业都已亏损。12个省区对外发布数据,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出现了整体亏损。二是资金紧张问题凸显。一方面,煤炭销售愈加困难,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5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755.9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1100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回款质量下降,承兑汇票比例明显提高。同时,因煤炭企业效益下滑和信用等级下降的影响,一些银行收紧信贷,企业融资愈加困难。据调研,受此影响,在21个省区中除福建外其余20个省区煤炭企业普遍下调了职工工资,有的下调幅度超过了30%。调查全国85家煤炭企业,有40家煤炭企业存在缓发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有的企业还大量拖欠应缴纳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拖欠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款数额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区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三、下半年走势预测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积极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加快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和棚户区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遏制住了工业增速下滑的趋势,对经济运行给予了有效的提振,将对煤炭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同时,国家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治理大气环境,也将对煤炭需求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煤炭需求看,预计全年或将有所下降。一是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3%(6月份增长1.8%),根据中电联最新预测,今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考虑发电结构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上半年水力发电增长13.3%,核电增长36%,风电增长27%)。从2014年实际情况看,当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8%,火电下降0.3%,电煤消费下降3.4%。若今年按照全年用电量增长2%测算,再考虑煤质提高工艺优化(今年前5个月电煤发热量平均提高150大卡/公斤,供电标准煤耗下降3克/千瓦时)等因素,预计全年电煤消费量将比上年减少8000万吨以上,下降4%左右;若全年用电量增长4%,预计全年电煤消费量将比上年下降2%左右。二是从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下降1.3%,随着下半年经济回升、投资增长,预计全年粗钢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考虑工艺改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等因素,预计全年钢铁行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左右。三是从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上半年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下降5.3%和4.2%,随着下半年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的拉动,全年水泥产量也将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预计全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左右。四是传统煤化工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现代煤化工技术正处于示范阶段,全面产业化尚需时间,化工用煤将呈现增长趋势,但总量小,对全国煤炭供需影响不大。预计今年全年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2.5亿吨,比上年增加1900万吨,增长8%左右。与此同时,受国家环境治理,大力推行煤炭替代,淘汰落后用煤技术装备等约束,其它行业用煤将呈现下降态势,预计全年消费量比上年减少4400万吨,下降6%左右。
从供应看,一是国内煤炭产量调控难度依然较大。今年以来,国家治理非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部分煤炭企业主动减产限产,煤炭产量出现下降。但近10年投资形成的大量新增产能正处于集中释放期,同时一些大型煤矿受考核机制、资金运作和职工队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减产,有的还在增加产量。一些已经停工停产的中小煤矿,如果市场出现好转,将会迅速恢复生产。下半年调控煤炭产量的工作依然十分繁重。二是煤炭进口压力依然存在。上半年,受煤炭价格和国家煤炭进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煤炭进口明显减少。但当前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国际煤价持续处于低位,加之国际油价、汇率变化以及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降幅可能将有所收窄。
综合分析,当前煤炭市场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向好,下半年煤炭市场有向好的迹象。但总体上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企业经营困难、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第四篇: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01-16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2013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情况通报会,发布2013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并就2014年煤炭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一、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全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9月份以来出现了小幅回升,但在市场需求增幅回落、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影响范围扩大和煤炭企业税费负担与历史包袱较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多数老矿区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产量小幅增加。据快报,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
(二)消费增幅回落。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三)发运量回升。2013年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出现正增长。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3.2亿吨,同比增加5810万吨,增长2.6%。
(四)库存仍处高位。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19天。
(五)净进口继续增加。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
3.2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
(六)市场价格下降。全国煤炭价格经历了大幅下滑后,10月份后的小幅回调的过程。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变化看,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70.7下降到9月末的157.8(年内低点),10月上旬以来略有回升,12月27日,达到161.8,比9月末(年内低点)累计上升4点,比年初仍下降8.9点,比2011年高点下降41.2点。
动力煤价格。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年末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440-455元/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630-640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环渤海下水动力煤全年平均价格指数为591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715-725元/吨,比年初上涨10-15元/吨。炼焦煤。价格在4到6月份出现连续下调后,8月份以来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升,幅度为60-90元/吨,但比年初下降约160元/吨。10月中旬以来基本保持平稳。
(七)投资低速增长。2013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470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前10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投资超过5000亿元。
(八)企业经营困难增加。前11个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6%,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1.1%;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了80.70%),大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03%(33家企业亏损,亏损面36.7%,亏损额比去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3334亿元,同比增长10.44%,环比减少13.69亿元,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累计减少24.3亿元(大型企业应收账款2244亿元,同比增长16%,比9月末减少264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63.05%,同比上升2.9%(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66.59%,同比上升1.92%),有的企业超过77%。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多因素的耦合。既有宏观经济调整、国内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响,也有近年来大规模投资、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还有市场预期的因素;既有世界经济低迷、全球煤炭产能过剩、煤炭进口持续增长的冲击,也有我国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升的影响,更有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低的问题; 既有国家能源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煤炭转化、转运、输送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也有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影响,更有体制机制不完善掣肘。正确的应对之策应是实事求是,多种政策措施的组合。
二、2014年煤炭市场预测。
从煤炭需求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明显,预计2014年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考虑国家不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需求将受到抑制,但替代能源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从煤炭供给看,预计2014年全国煤炭供应能力40亿吨左右。一方面,虽然受到环保节能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但前期形成的巨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依然较大,煤炭产量仍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增速为2.7%左右。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将采取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等限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的措施,但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与国内煤还有一定的价差,外加汇率变化作用,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货币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将在3亿吨左右。
预测2014年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第五篇: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中国煤炭市场网发布时间:2014-02-20 09:4
4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处处长冯雨应邀参加2014(首届)横琴煤炭交易商洽谈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煤炭仍是世界重要能源。在全球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占54.65%,远高于油气资源。
尽管全球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力求减少煤炭消费,但尚未找到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途径,加之煤炭具有的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供应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在过去32年中,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27.38%提高到2012年的29.90%。
目前这种态势仍在延续:
美国上半年煤炭消费同比增长8.8%;德国、英国等欧洲部分国家煤炭进口保持增长态势;亚州地区印度煤炭需求继续增长,日本关闭核电机组重启煤电,燃煤需求增加,前10个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5%;韩国经济持续向好,煤炭进口需求强劲,前10月进口增长4%。
世界经济复苏或将拉动全球煤炭需求增长。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特别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煤炭仍将是人类生产生活无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资源总量占我国已查明化石能源的94%以上。预测的远景资源量超过5.6万亿吨(全国资源潜力调查初步数据);2012年查明的资源储量1.4万亿吨。能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源还将以煤为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煤炭需求强度或将降低。预测未来30-50年,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将占据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的63年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576.56亿吨。其中,1990年-2012年的22年间生产煤炭423.44亿吨,占全部生产总量的73.44%。支撑了我国GDP以每年10%(10.2%)以上速度增长;煤电6.5倍的增长,年发电量超过
3.5万亿千瓦时;钢铁10.9倍的增长,年粗钢产量突破7.2亿吨;水泥10倍以上的增长,年产量超22亿吨;铁路运输
2.6倍以上增长(占铁路货运总量60%);港口吞吐能力13.85倍的增长(占港口吞吐量20%以上)。国际能源署的一位专家曾经说,煤炭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比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煤炭产量36.5亿吨,消费量35.15亿吨。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的76.6%和67.1%;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47.5%和消费总量的50.2%。日均生产与消费量。我国平均每天生产原煤1000万吨,消费商品煤935万吨。人均消费。2012年我国人均消费煤炭2.696吨/年。
产业组织结构
煤矿数量与产能。2012年底,全国有采矿许可证煤矿14407处,总产能超过40亿吨。其中,大型煤矿844处,产能23.4亿吨,平均单井规模280万吨,目前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年产千万吨以上的煤矿47处,产能超过6亿吨)。中型煤矿1480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70万吨。小型煤矿10149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
9.9万吨,其中9万吨以下煤矿数量7500多个。
企业结构
规模以上企业7869个。其中,大型企业90家;产量超亿吨的8家,产量占全国37%左右;前4家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左右。
行业规模
从业人员526.6万人;资产总额4.85万亿;年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神华、冀中能源、山东能源、山西煤销、山西焦煤、河南能源、阳煤、开滦、潞安、同煤、晋煤等11家煤炭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3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二、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的特点:产量增加,消费回落;发运回升,进口增加;库存高位,价格下降;投资减少,效益下降。
(一)产量小幅增加。据快报,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
(二)消费增幅回落。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三)发运量回升。
1、铁路运输。2013年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出现正增长。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3.2亿吨,同比增加5810万吨,增长2.6%。2014年1月份全国铁路发运煤炭2.15亿吨,同比增加1030万吨,增长5%。
2、港口发运。2013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69亿吨,同比增长7.9%。
(四)进口增加。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3.2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2014年1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591万吨,同比增长17.5%;出口煤炭68万吨,同比下降6.8%;净进口煤炭3523万吨,同比增长18.1%。
(五)库存持续处于高位。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19天。进入2014年以来,主要电厂及港口库存明显增加。2月1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59万吨,可用23天;2月16日北方主要港口(秦皇岛、曹妃甸、京唐、天津)存煤2178万吨,比年初增加785万吨,增长56%。
(六)市场价格下降。全国煤炭价格在2013年以来经历了大幅下滑、10月份后小幅回调和近期回落的过程。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变化看,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70.7下降到9月末的157.8(年内低点),10月上旬后略有回升,12月27日达到161.8,比9月末(年内低点)累计上升4点,比年初仍下降8.9点,比2011年高点下降41.2点。2014年2月14日降至159.2点,比年初下降2.6点。
动力煤价格。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2013年末在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440-455元/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630-640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环渤海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为631元/吨,全年指数平均为591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715-725元/吨,比年初上涨10-15元/吨。2014年2月12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为571,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565-575元/吨,下降65元/吨。
炼焦煤价格。在2013年4到6月份价格出现连续下调,8-9月份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升,幅度为60-90元/吨,但仍比年初下降约160元/吨,10月中旬后基本保持平稳。2014年2月份价格下跌了30-50元/吨。
(七)投资减少。2013年全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5263亿元,同比下降2%,10年来出现首次下降;其中民间投资2964亿元,同比增长1.6%。
(八)效益下滑。收入减少,201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以下同)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同比下降2.6%;成本增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应收账款增长,年末企业应收账款3256.71亿元,同比增长11.08%;利润下降,全年企业利润总额2370亿元,同比减少1202亿元,下降33.7%;亏损企业,亏损额457亿,同比增长72.62%。
三、影响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五大因素影响煤炭经济运行:需求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继续增加、能源格局变化和市场心理变化。
(一)需求增速放缓。近10年,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增幅随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变化上下波动。其中,2003年-2011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8.4%。2012年消费增长2.3%,2013年增长2.6%左右。
四大因素影响市场需求:
1、经济增长速度。在非煤能源供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对煤炭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增长结构。投资拉动型的增长必然拉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发展。
3、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的压力,使人们发展理念发生变化,政府行政措施加大。
4、能源结构的变化。(详细资料附
后)
(二)产能建设超前。2006-2013年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8万亿元,新增产能超过22亿吨,而且在建规模超过11亿吨。2012年全国颁发采矿许可证煤矿证载产能40.7亿吨;已经划定矿区范围的能力超过7亿吨(不含各省数据)。据国家统计数据,近两年年均新增煤炭产能都在4亿吨左右,其中2011年新增产能4.16亿吨,2012年新增产能3.985亿吨。上述这些信息都反映了我国煤矿产能建设大幅超前。
(三)进口持续增加。2008年以前,我国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2003年我国出口煤炭9403万吨,当年净出口8293万吨;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当年13187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146万吨,净进口10947万吨;以后逐年增加,增速加快,2012年净进口27923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2013年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影响煤炭进口增加的因素,价值规律在发挥基础作用。煤炭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国际煤炭价格竞争优势依在。国际煤炭市场供给宽裕,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二是国内市场供应格局。东南沿海与煤炭主产地逆向分布,煤炭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四)能源结构变化。
1、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提高。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8.62亿千瓦,占比69%(其中煤电(含煤矸石)7.86亿千瓦、气电4309万千瓦),自1986年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水电2.8亿千瓦,并网风电7548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479万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发电装机总容量中所占比例接近30%。
2、跨区送电能力提高。
3、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第二产业用电由2010年的74.7%,逐步回落至2013年的73.5%,下降1.2个百分点(少用2800万吨煤炭);第三产业用电由10.73%,增长到11.79%,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由12.22%,上升到12.77%,增长了0.55个百分点。
(五)市场心理。
煤炭供求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市场敏感度增强,一些细微因素的变动就可能对市场带来重大变化。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生产者、消费者的市场心理发生变化,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放大了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信号,产生“蝴蝶效应”。我国工业企业有32.56万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对煤炭市场影响很大。
归纳:
从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0年的快速发展,煤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煤炭行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8倍、108倍和20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出工业行业1倍以上。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利润仍处在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前10个月全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5%,煤炭采选业为5.4%,略低0,1个百分点。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增速放缓,前10年我国工业增速大多在18-19%之间,现在放缓至9-10之间,煤炭价格下跌和行业利润利润下降符合经济规律的合理回归。必须高度关注的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煤炭经济走势。
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走势
(一)2014年煤炭市场走势预测
煤炭需求小幅增加,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
从需求分析,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控制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煤炭消费,将抑制煤炭需求的过快增长;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能力有限,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需要时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煤炭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从供给分析,目前全国煤炭供应能力40亿吨以上。一方面,国内产能释放压力较大,但受资源环境和需求的约束,煤炭产量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另一方面,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煤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我国的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还将在3亿吨以上。
从目前情况预测,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
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也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
(二)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并重点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
自2012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随着这些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将有力地促进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煤炭税费负担重问题得到重视。针对煤炭产业税费负担重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并要求清理涉煤收费与资源税改革同步推进,这将有助于企业税费负担重问题的逐步解决。
2、煤炭企业分离社会职能步伐加快。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老矿区、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对原国有重点煤矿承担的办社会职能中,已分离转移至地方的学校、公安等机构的运转费用,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尚未分离的职能,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移交。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原国有重点企业破产煤矿遗留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及社会化管理、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这将有助于解决原国有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研究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列入议程。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对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的煤矿,要依法及时关闭破产。这将有利于推进煤炭结构调整,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
4、煤炭多产业融合发展将得到支撑。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一批煤电一体化项目,将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与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和以煤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5、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的煤炭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发现价格,规范交易行为,节约全社会交易成本。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树立煤炭市场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不得出台限制煤炭正常流通的地方保护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从机制上不断消除煤炭产能盲目扩张的动力,限制地方保护主义。
6、行业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家煤炭市场化改革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和用用户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按需求组织生产经营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煤矿生产布局优化,采掘关系合理,持续稳定生产能力增强。企业提高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能力不断提高。
判断一:从长期趋势看,煤炭供需紧平衡仍是常态。
能源供给将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约束条件。现阶段我国对能源需求增长是刚性的,并呈现上升趋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需求强度或将降低,但其主体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我国煤炭资源人均资源少,与经济发展逆向分布,禀赋条件差,开发困难,加之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对煤炭安全稳定供给提出了挑战,煤炭长期供给不足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煤炭开发和利用问题十分重要。
判断二:我国煤炭需求增速将更加理性。
国家采取一系列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可控区间的政策措施逐步显现,发展预期将会对煤炭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将保持中高发展速度,其增长速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近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治理大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将有所降低。
判断三:短期内煤炭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煤炭进口将保持高位。全球煤炭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煤炭进口仍将维持一定规模,但受国内价格、需求等因素影响增幅可能有所回落。消化产能任务繁重。国家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力度,打击违法建设,禁止超能力生产,煤矿产量增长将趋于平稳。但,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效应显现需要时间。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煤炭产能将继续释放,一些煤炭企业或将继续“增产保效”,全社会库存将保持一个时期的高位。
结论:
短期内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问题突出,长期安全稳定供给值得高度关注。煤炭工业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强自律,控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是当前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