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时间:2019-05-13 15:3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第一篇: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从 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摘要

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当前的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近年来,我国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新闻媒体对贪污腐败问题的揭露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大飞跃,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当前的监督现状上看,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大都比较模糊和不明确具体所指,从而削弱了监督的力度,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在批评内容上,舆论监督在客体和内容上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有偏差。部分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在金钱诱惑下为权贵发声,置民意于不顾。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法制完善的需要,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创新。但这种创新必须是法制性创新,规范性创新和科学性创新。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建立业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才能把新闻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新闻媒体只有禁止有偿新闻,才能保障媒体公信力,发挥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抑制媒体商业化的负面作用。人民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教育,这对于培养公民的舆论监督意识和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有重要作用。通过舆论监督,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心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关键词:舆论监督、立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bstract The media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regarded as the supervision of legislation, judicial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outside of the fourth supervision, it is our country given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of the media rights, but also every one of the conscience of the media should have the basic professional ethics.Right to exercise the media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supervision, so as to better safeguard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express, the right of supervision.The current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topic of justice, also is the basic civil rights, the extension of the masters of the position.In recent years, China's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steps to speed up gradually, the news media for corruption problems revealed in the efforts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the work to a big leap,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on see, the news public opinion direct object mostly is vague and not referred to specific, and undermines the supervision of strength, hurt people's feelings.In the criticism of the contents,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object and the content and the public's object has a deviation.Part of the news staff in the work serious neglect of duty, in the temptation of money for the powerful voice, buy public opinion unattended.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the perfect legal system,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work must adher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peed up innovation.But this kind of innovation must be FaZhiXing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gulatory innovation.Only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of the legislation to guarantee real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citizen's right to know, to safeguard the legal rights of journalis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ilemma of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Establish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can the news to further reform continuously.The news media paid only banned news, to safeguard the media credibility, give play to the mass media should have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 can restrai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mmercialized media.The peopl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and, to some extent, accept to education, this for training citizen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redu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consciousness cost have an important role.Through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balance various social psychology, so that the entire social mentality maintain in an ideal secure value.Key words: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legislation safeguard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目录

引 言.............................................................4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5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6

(一)客观性.......................................................6

(二)公开性.......................................................7

(三)及时性.......................................................6

(四)灵活性.......................................................6

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成就‥‥‥‥‥‥‥‥‥‥‥‥‥‥‥‥‥‥‥7

(一)典型案例之瘦肉精事件.........................................7

(二)笔者反思.....................................................9

四、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不足‥‥‥‥‥‥‥‥‥‥‥‥‥‥‥‥‥‥‥7

(一)典型案例之三鹿奶粉事件.......................................7

(二)笔者反思.....................................................9

1“维护稳定”的误区...............................................7

2忽视媒介角色转换的误区..........................................9

(三)总结当前舆论监督的问题.......................................9

五、对当前舆论监督困境的建议‥‥‥‥‥‥‥‥‥‥‥‥‥‥‥‥‥‥‥‥9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9

(二)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10

(三)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10

(四)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10

六、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传播媒体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进行评价和监督。它是新闻媒介功能多样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民主的理念,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媒体反映公众的意见,并将监督客体的行为传递给监督主体,监督主体通过对客体行为信息的判断、评价,再通过新闻媒体加以反馈,形成舆论,达到监督的目的。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社会公共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有效形式。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

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分析我国当前舆论监督的现状,对于舆论监督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表达是很重要的。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都很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软监督,与其他的监督形式相比,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客观性。

新闻媒体在发表舆论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议论事件,它的一切活动必须源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舆论必须超越社会公众的主观意见,以客观的、理性的、辩证的立场披露和报道新闻事件。在为公众报道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媒体对采集到的大量舆论意见进行分析与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了表达公众意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权威性、引导性和前瞻性。

(二)公开性。

公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媒体的参与,社会大众每天不可避免的与媒体进行着直接的接触,新闻舆论监督的议程、立场、对立观点和所有细节都是公开的,社会事件被媒体报道披露后,就为群众所知悉,同时也会引发群众关注的目光。这种无形中的软性影响力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却可以直达人心。

(三)及时性。过去媒体的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不够及时。现代媒体的出版周期日益缩短,网络媒体更是速度快的惊人,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一经媒体迅速报道,很快就传播到社会大众中去,新兴的电子应用产品微博更是使每个网民形成一个自媒体,及时高效的传播舆论。而其他的舆论形式则需要经过一套繁复的程序,用时很长。

(四)灵活性。

传统的监督形式——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运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以逐级管理为指导原则。这种逐级管理方式虽然有结构紧密、力量强大的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监督范围有限、中间环节多的缺点。与之相比舆论监督采取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具有灵活性。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新闻媒体对贪污腐败问题的揭露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大飞跃,成绩喜人。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媒体在对政府官员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报刊、电视台、电台和其他媒体都有专门栏目,揭露了不少问题。”一些主流强势媒体以贪污腐败问题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各类电视节目围绕此问题进行批判揭露。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广东的《南方周末》等,它们监督的对象不只是社会热点问题,对于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也大力披露。

(一)典型案例

2011年3月15日《“健美猪”真相》在新闻频道播出,揭露了“瘦肉精”重现江湖的惊人内幕,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随后《新闻30分》、《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和深入点评,该报道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出台了“瘦肉精”举报奖励办法,“瘦肉精”生猪处置办法和猪肉市场监管信息上报制度等相关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指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随即,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展开了一场针对食品违法添加的整治风暴。

(二)笔者反思

在这一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舆论监督对于立法过程、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进和实施都有重要作用。另外,新闻媒体在法律执行过通过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务廉洁性的行为进行揭露,从而形成震慑力,使有违法念头的公民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为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并且以软影响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不足。

(一)典型案例

甘肃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事件,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国卫生部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后经证实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石家庄市政府就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道歉,大意是市政府在接到三鹿的报告后“认识不到位”、“后果估计不足”、“处置不力”,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和控制“负面影响”而延误上报达月余,致使事态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食品安全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也是政府的监管义务,更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责任。但婴儿肾结石病例早在8月以前就已出现,我们却没有听到任何媒体报道。从市政府发言人透露的原因看,之所以没有报道,是因为三鹿“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而市政府显然照办了。而在三鹿问题奶粉曝光之后,媒介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公众,履行其社会责任,充当人民利益的守护神。尤其是当政府开始对此事件作出回应之后,媒体更多的是担当政府的喉舌,发布关于政府对此事件的回应,以及在政府在处理该事件中的作为。

(二)笔者反思

1、“维护稳定”的误区

地方新闻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倾向:越强调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尺度越严,密度越稀,力度越小。为了保稳定,石家庄市政府采取了取消舆论监督的做法。为了表面的稳定,不顾内在的稳定,为了眼前的稳定,不顾将来的稳定,为了地区的局部稳定,不顾全局的稳定,为了某个领导的稳定,不顾老百姓的稳定。新闻舆论监督在为了稳定的口号下受到种种来自地方的限制。从长远看,从全局看,从本质看,这种种情况对维护稳定大局构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忽视媒介角色转换的误区

我国的大众传媒是国有资产,主要媒介是党和政府直接控制的,众多的其他媒介也都分属主要媒介、各个党政机构、党领导的团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成了党和政府的喉舌。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负盈亏的媒介同时还面临经济利益的压力,于是媒介不得不顾虑背后的大财团大广告商。所以,媒介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着尴尬的角色,究竟代表谁的利益,究竟监督谁,成了媒介能否有效履行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回顾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笔者发现,媒介首先被舆论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将事件真相公之于众,之后媒介又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撼动国家政策,政府继而动用法制监督等硬性监督力量对食品类生产企业进行监督。对媒体而言,不仅应该进行舆论监督,还应该受舆论监督,二者缺一不可。媒介从一个被监督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是媒介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三)总结当前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毒奶粉一案引发了笔者对于当前舆论监督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力度不足。

对公权力的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为重要的一环。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同,河南汝州矿难的“封口费”事件,同样我们看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艰难环境。《河南商报》的公开报道让有关管理部门恼羞成怒,竟然拿着数百家新闻机构“我单位没有人参与汝州事件报道”的证明材料兴师问罪,做出让商报停刊整顿的处理决定,开了新中国报业停刊处罚的先河。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以管代监”的制度缺陷。

此外,虽然在报纸上揭露违法、腐败的报道明显增多了,但稍加辨别,就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些报道中,多是对司法机关惩处或纪检机关处理的报道,真正由新闻媒体发现线索,主动进行揭露和批评的,还是不多。《焦点访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进行的批评监督性的报道,大多是独立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来中央电视台门前排队,请求中央台派记者前去采访报道的原因。二是各媒体刊发的报道,很多是转载全国其他媒体的报道。其实从事揭露批评报道的很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市、县报,批评报道很少。我国新闻媒介还远没有将舆论监督的责任担当起来。2.新闻舆论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从当前的监督现状上看,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大都比较模糊和不明确具体所指,从而削弱了监督的力度,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在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中,批评对象主要是不具有公权力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干部,对于拥有实权的高官及国家要害部门,则少有涉及。即使有也是司法机关定性后的结论式报道,而非对于该部门问题的批判和赤裸揭露。在批评内容上,舆论监督在客体和内容上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有偏差。公众认为舆论监督的内容应着力于“领导者的行为,社会风气,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的制定,法规的执行程度”等。但我通过对若干报道的统计研究后发现,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批评的主要是“渎职走私、恶意欺诈、徇私枉法、严重伤人、毁约违约、拖欠工资、就医看病难”等问题。舆论监督在监督力度不足之余,监督效果不能令公众满意。3.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打击报复现象严重。

总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社会公共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我国《宪法》赋予人民群众广泛的民主监督权利。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新闻法律法规仍然缺失,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因此,我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在实际生活中仍未得到完整的贯彻落实。舆论监督采用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这就使得监督者对不法现象进行批判和揭露时,掌权人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对监督者进行报复陷害。掌权者百般阻挠舆论监督过程。记者无法自由的开展正常的监督进程,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期待。4.新闻舆论监督者存在着主观上的不足。

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能否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效果。目前我国的新闻队伍中,部分从业者为了追求高销量高发行,只披露读者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而忽视了监督职责本身,忽视了最为关键的警示作用。另外,部分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在金钱诱惑下为权贵发声,置民意于不顾;在报道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律背景,引用法律条文不符合规范,以情代法,法律意识淡薄,类似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报道不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些问题弱化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不利于法治国家的构建。

四、对当前舆论监督困境的建议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要解决我国舆论监督的困境,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我党应加大舆论监督建设的力度。各级国家主管单位要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以树立舆论监督在民众中的威信。新闻媒体的领导在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志在发展,在内部设立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对舆论监督工作突出的记者进行奖励,并营造一个无忧的工作环境,以激发记者工作热情。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应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敢于报道,勇于报道,以保证广大人民的知情权。此外,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护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真正扩大新闻界的言论自由空间,使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更好地发挥职责。

(二)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

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我国政府应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的权利与义务。对舆论监督侵权行为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我国当前新闻法的缺失,在时机成熟时,应着手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舆论监督法》。

(三)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通过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新闻媒体及时的将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给公众,公众由于清楚的知悉了政府面临的困境,能更理性的认识政府颁布政策的初衷,能给予政府以支持和鼓励,这就使得改革的阻力变小,矛盾得以化解。另外,由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公民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该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思考,这就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基础和社会心理准备。很多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反响的新闻事件的出现,促成了新的法律法规的设立。这些法规与那些闭门造车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相比,在执行过程中要顺利的多。

(四)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媒体只有禁止有偿新闻,才能保障媒体公信力,发挥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抑制媒体商业化的负面作用。要想做到杜绝有偿新闻,必须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记者应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新人应树立为人民服务、拼搏进取、不畏艰辛的人生观。新闻媒体应定期安排时间组织学习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新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推进新闻改革。

当前推进新闻改革的工作重点是狠抓“两分开”,即新闻报道活动与经营活动分开,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分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采编人员要按照新闻规律运作,广告经营人员要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只有对新闻媒体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确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僵化的用人制度,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建立业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才能把新闻改革不断推向深入。3.加强预测性舆论监督。

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异常现象,在开始形成时并不能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但却能从某一点上反映出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新闻单位应该在行使监督权时认真关注这些现象,理清事实并深入剖析这些现象的深远意蕴,作预测性舆论监督。只有新闻媒体及时预测问题,这些问题才能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和解决,才能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五、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大力开展舆论监督,能够有效的监督公权力,有效的制止国家公务人员因权力滥用而引起的腐败,能够强有力的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通过参与社会讨论,对国家的重大政策献言献计,为各项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人民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教育,这对于培养公民的舆论监督意识和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都有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说:“实际上群众参与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难,即使有的搞错了,他们也能忍受,很少埋怨;相反,实行命令主义,搞对了群众也不满意。”媒体通过其敏锐的洞察力,对某些社会问题作预测性舆论监督,防止了重大损失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大胆报道披露,在引起社会关注之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避免了负面社会影响的产生。在行使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有效执行。舆论监督还有助于形成广泛的社会政治动员。新闻单位在报道披露的过程中,将其要表达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受众,而受众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发表个人意见。由于受众发表的意见是其自愿选择的产物,而不是媒体强加到受众身上的,因此这种舆论监督更具有号召性。

舆论监督对社会心理有缓冲效能。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意见是分散的、复杂多样的。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对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意见进行疏导和重新组合,这有助于受众负面情绪的排解,也有助于使个别不良因素得以消除。大众传媒也经常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扮演大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将民众的不满情绪传达给政府,促使政府及时出台问题解决办法。并且通过舆论监督,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心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致谢

在这份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彭静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第二篇: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舆

论监督的关系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新闻作用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辨清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能更有利于我们正确掌握和运用舆论监督的职能。

舆论引导是指媒体运用发表的新闻事实及言论,影响改变公众的思想行为,从而达到促使他们朝媒体所期望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的目的。舆论引导是我国媒体的基本任务之一。

舆论监督,一般是指公众通过媒体,对某一错误事件(行为)进行批评,以达到公正的处理和得到改正的目的。

两者在新闻真实性方面有着颇为严格的相同之处;对舆情的调查、分析是舆论引导的起点,也是舆论监督的起点;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必须善待作为引导对象的媒体受众(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的身份,尊重其知情权等民主权利,实施舆论监督,则必须善待作为监督行为的主体的受众(人民群众);两者在体现党的意志方面有着一致性。这一点在2009年中沸沸扬扬的大事——三鹿奶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随后各地相继出现相应症状的患婴,这件事在引起卫生部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主流媒体开始进行披露和报道。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带领有关司局领导及专家飞抵兰州,针对我省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展开专题调研。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在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合理发挥下,广大人民群众也对三鹿奶粉事件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尊重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使具有监督权利的人民群众在此事件中的权利得到合理发挥,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发展,人民群众也在不断的了解到更进一步的信息,媒体正确的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职责。

在三鹿事件的尾声阶段,新闻媒体一方面在继续履行着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更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在事件过程中,新闻媒体至始至终都把人民群众放在一个国家主人的位置,在事件处理中,不仅仅对于那些违反犯罪的生产销售商予以法律上的制裁,对于那些受害家属,新闻舆论发挥了其引导的作用。

在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下,社会方方面面在帮助受害者家属拿回其应有的补偿,2008年12月25日,记者收到三鹿奶粉事件受害者援助律师声明:“我们呼吁,应当立即接受我们已经提起的受害者损害赔偿诉讼程序,并最终在政府的统筹主导下,建立全国性的奶粉受害者赔偿援助公募基金,逐步解决本次奶粉受害者赔偿及善后事宜。”

据该律师团律师介绍,24日,在媒体报道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获得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正在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后,该律师团再次呼吁维护广大奶粉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上述律师说:“考虑到广大婴幼儿受害者的长久善后及复杂漫长的赔偿程序,结合三鹿集团强大的产能和市场渠道优势等重组再造潜力,我们反对以破产清算消灭赔偿义务主体的方式对三鹿集团进行重组,而应保留赔偿义务主体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对三鹿集团进行重组。”

在媒体倡议引导下,国家对《食品安全法》也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将三聚氰胺纳入了严禁向食品里添加的化学工业品。

一系列的行动是新闻媒体履行监督作业在曝光抨击三鹿奶粉的同时,也利用其舆论引导的作用将奶粉事件合理处理,不仅仅惩治了违法犯罪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人民群众始终放在国家主人的位置,规范了奶粉市场的行为,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

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可见,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舆论监督是离不开的两把利刃,在披露社会问题的同时又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统一,缺一不可,两者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新闻舆论的职能。

第三篇:从新闻事件看女性角色变化(本站推荐)

从新闻事件中看中国妇女角色的变化

——走向独立的女性

2013年1月14日,2012性别平等十大新闻事件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其中有这样几个大事件引起了我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出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三部门联手推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部分高校性别划线录分女高男低遭集体维权;反家暴立法获公众高度认同;女大学生上演“占领男厕”行动。

一,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选?我觉得原因有二:首先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因为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也是中国社会男女不平等的一个表现。对中国社会而言,性别平等事件可以看作新闻,这就说明性别平等在中国社会还是不常见的。中国女性的整体地位还是低于男性的。但是我们从这种评选的活动中也不难发现女性角色的转变。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男性史,期间少有女人出现。出现的女性也被冠以“铁娘子”“女强人”“男人婆”等算不上赞美的称号,把他们视为异类。而现在各大媒体报刊女性的身影绝不占少数,女性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活跃着。这又说明了什么?女性摆脱了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从传统的家庭牢笼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的各阶层做着贡献,展现自己的能力与魅力。充分的说明了女性正在从一个全职母亲一个全职妻子向职业女性转变。

那么这些转变是因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1、改革开放的浪潮使西方思想传入

2、互联网以及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出现。

3、民主法治社会的健全。

(一)改革开放如何改变着中国女性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整个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女性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不断向前演进。

1、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促使女性的角色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速发展。工厂生产使工人数量急剧膨胀,国家政策支持,城市女性开始大量进入生产领域。在农村,政府为鼓励广大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开展了“双学双比”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经济参与水平,改变了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女性开始发现了传统的体制下女性的生存发展能力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生存权利,女性开始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女性的各项能力增强直接导致了女性就业率的不断

上升。进入21世纪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女性,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就业率明显提高,女性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就多了。女性面临的困难如婚姻家庭,工作,教育相应的出现。就出现一大批先进人士来解决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拿到台前让大家看到。问题一旦产生就必然受到关注,而解决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推进两性平等。从而促使了女性角色的转变。由厨房里的妈妈走向大众关注的职场新女性。

2、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促使的女性角色变化:20世纪80年代女性学就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指导着女权运动的实践。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大量的西方思想传入,女权主义思潮涌入80年代的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国家开始广泛深入的开展妇女理论研究。成立妇女理论研究机构,开设妇女研究课程,召开妇女理论研讨会,出版妇女理论书籍,推进妇女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发展指导了实践,中国女权运动不断发展,女性权利得到不断的提高。权利的提升使女性的声音更好的被大众听到。女性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女性由原来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向如今走出了家庭大门转变。

3、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进步引起的女性角色变化: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为女性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终生教育水平。全国高校在校女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等教育学校女生占在校生的一半左右。重视妇女的扫盲运动,缩小男女授教育差距,重点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残疾女童、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女性学导论》)。这就使女性群体的素质整体提高。女性开始觉醒,不再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生活,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自己的能力。这就实现了由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转变。

(二)互联网以及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女性学角色的转变:

1、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迅速缩小为一个村。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人们了解世界的机会增加。女性群体了解了国外女性的生存现状,会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从而向好的生活挺进,就促进了女性中的佼佼者向更高层发展。这就实现了女性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信息大爆炸使很多男女性别歧视的事件被大家广泛了解,这就使妇女研究有了更多的素材。使很多女性问题能够得到很快解决。这就为女性进一步走出家门扫清了障碍,为女性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2、通讯设备的高速发展使世界紧密联系。各国妇女组织能够及时沟通,积极拓展了各国妇女和妇女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妇女联盟组织可以及时了解并提出各国妇女问题。使女性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从而为女性角色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三)民主法治社会的健全:

1、完善了立法,保障赋予妇女的各项权利。1982年通过新《宪法》,1980年和2000年两次修订《婚姻法》,1992年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两次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以及一些地方制定反家庭暴力地方法规等,保障了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力(《女性学导论》)。在立法规定上给了女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女性的角色转变更加容易和被理解。

2、妇女参政环境促进了女性角色改变:改变女干部、女高级专家退休年龄;加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完善选举机制;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及决策水平;提高妇女参与行政管理的比例等(《女性学导论》)。参政环境的改变,使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决策机构,从而实现为自己争取更多权利的目的。是女性从被统治阶级向统治阶级转变。政治角色发生了转变。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女性角色的转变有其经济、政治、文化、设施基础等原因。而女性角色的转变之根基在于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由家庭走出来成为一位职业女性,这种角色转变是不容易的。但是这种趋势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

二,另外从这些新闻事件本身分析,我们也能看到女性角色的转变。

1、一系列男女平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妇女能更容易从家庭中解放了出来,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职场,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就实现了由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转变。

2、男权主义者心目中女性天生是弱者的理论被推翻,女性不光从心理上强大起来,更在生理上强大起来,面对和男航天员一样的太空条件,我们的刘洋依旧笑靥如花,说明中国女性从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向平等的社会参与者角色转变。

3、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关注表明了妇女运动在向农村扩展,农村妇女有了自己的土地即有了自己的财产,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就有了向传统男权挑战的资本。这说明中国农村女性在由男性的依附者向独立的个体转变。

4、女性的各种维权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在看到女性角色转变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从男女平等政策法规出台中看中国女性角色转变

在2012年6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深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由深圳市妇联参与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草案)》顺利通过第三次审议,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正式出台。

从法规草案的出台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转变。《草案》中明确表示“设立性别平等促进机构、反性别歧视、反性骚扰、反家庭暴力、建立性别统计制度、公共政策性别分析评估制度、性别预算制度、性别审计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等。”首先草案实现了中国大陆0的突破,在制度层面上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设立性别平等机构,建立性别统计制度,性别分析评估制度,性别预算制度,性别审计制度,反对性别歧视,这就使妇女的参政权得到了保证,在以后的决策中也能有更多女性的声音。如此便使妇女的各种权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也使她们从家庭中更好地走出来,走向职场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她们完成从家庭主妇到职场新女性的转变。使女性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反性骚扰反家庭暴力,让女性的人权得到了保证。女性受到性骚扰本质上与性无关,而是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欲,在最近闹得很凶的印度强奸案就可以看出来,印度妇女性权利得不到保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印度种姓制度残留的影响,这导致女性尤其是低种姓女性地位低下。也是因为如此,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欲使他们侵犯妇女。反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女性一直处于屈从地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很多男性觉得女性就应当是自己的附属品。也因此中国的性侵案件,家庭暴力案件也频频发生。草案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保护了妇女的人权。实现了妇女有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像男女平等的强者角色转变。

女性天生不是弱者,女人是长成女人的,所以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制度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女性角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无疑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从刘洋顺利返航看中国女性角色的变化: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也搭载飞船进入太空。2012年6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刘洋作为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从这次任务到8天的时间看,她整体表现非常优秀。刘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健康,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航天员的训练强度不言而喻。能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人不多。早在神五升天的时候人们就畅想这让中国女性走向太空。可是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他们怀疑女性的能力,从生理到心理。刘洋的飞天充分的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差,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也都能做到。有力的反击了那些男权主义这都女性的歧视,说明了女性不光心理强大,生理上也并不比男性差。,说明中国女性从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向平等的社会参与者角色转变。这种转变无疑是女性的人格更加独立,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三)从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关注看女性角色的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土地财产并不安全,他们就是农村妇女。女性的土地产权的不安全,主要表现为妇女土地权益随其婚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土地长期化政策的推行,农村妇女因婚姻迁移而形成土地权利流失有着制度化和长期化的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农村妇女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就容易受到各种侵害。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农村妇女这一群体目前仍是弱势群体,需要保障农村妇女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妇女土地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产生农村性别歧视水平的提高、农村性别比失衡等一系列的潜在危机。日前三部门联手推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对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实施的保障,具有建设性意义。这可以是女性实现经济独立的第一步。农村妇女实现了经济独立就实现了人格独立。能够不依附男人而存在,就可以有更多的发展自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角色转变。由男人的依附品转变为独立的人。这也是一种角色的变化。

(四)女性的各种维权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女性走向了独立:

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就应该你来顺受,而如今女权运动此起彼伏。女性面对不合理的体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想说的。女性为谋求自身发展而进行维权,使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女性个体作为人由依附者向独立者转变的重要变现。这是女性走向更好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是女性真正的能够与男性平等起来的必要准备。

女性的角色转变在近代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转变促成了女性人格的独立发展,使女性有更多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女性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历史的潮流,不可改变和抗拒的历史潮流。只有女性不断的强化自身才能真正的和男性平等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的实现角色的转变。

作为女性学的初学者,这些都是我比较不成熟的看法。有很多漏洞和不足,希望大家指点和批评。

参考书目:《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研究 》

《中国妇女土地研究报告》

《女性学导论》

中国妇女研究网

中国妇女研究论丛

第四篇:新闻舆论监督

山西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环境保护舆论监督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这一制度明确了环保舆论监督的意义、重点内容,同时规范了环境保护舆论监督涉及的企业、个人和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

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对山西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并促使其解决的活动。其监督重点是: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侵害群众环境合法权益的行为、环保工作不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

《制度》要求,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当坚持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整改,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对重大问题,应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新闻单位,以便跟踪报道。

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舆论监督所涉及的有关企业和个人有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或故意拖延推诿,拒绝接受舆论监督的;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的;对新闻采编人员实施扣压证件和采访设备、限制人身自由、威胁人身安全等行为的;对舆论监督的信息提供者、舆论监督稿件采编者实施打击报复的上述行为,山西省环保厅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查处。

第五篇: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

1、舆论监督: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

主要是通过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批评性舆论,对监督对象产生矫正和制约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来源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舆论监督的特点

鲜明、具体的指向性。

制约力量 的非强制性。

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新闻舆论监督

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

3、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社会民主机制:越是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氛围越好

权力制约机制:软制约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们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批评?

新闻舆论监督要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引导,后者主要是正向引导,传播正面舆论,前者是强力制导,通过揭露社会偏差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与党政方针、政策有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新闻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即包括批评又包括建议评价。

新闻舆论监督有批评但不是简单的批评。在批评中有引导、有剖析、有辩证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监督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及其载体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

2、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公共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公共人物:对公众所熟悉、对社会事务有着频繁参与行为的人物。

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性原则: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反对自由化的思想

正面为主原则:处理好正面报道为主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

平等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平等 高层权力与低层权力平等接受监督 被监督者和监督者平等接受事实检验

依法原则:新闻舆论监督不能侵犯公民与法人的合法权利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舆情性 3.公开性 4.广泛性 5.非强制性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

1舆论监督的目的在深化

2舆论监督的重点在扩大

3舆论监督的规则在加强

4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强化

五、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媒介公开批评

内参:群众反映强烈但近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头绪复杂、利弊难以权衡;实际工作和政府政策不一致的问题。

六、新闻舆论监督遇到的问题

采访难

发稿难

打官司难

下载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李刚门看网络舆论监督

    从“李刚门”看网络舆论监督 马昌群 信科0820087112摘要: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发挥了许多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由于互联网......

    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共五则范文)

    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摘要: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民主的监督、对领导机关提高办事效率的监督、对以权谋私为主要特征的不正之风的监督等方面。舆论监督性......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思考【摘 要】在新闻舆论监督日趋重要的今天,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多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究......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演讲稿)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前言: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作用的日益凸现,媒体因舆论监督被诉侵权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且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媒体或记者败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了舆论监督的......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浅析(合集5篇)

    摘要: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沉沦》里。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

    我看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其影响力和破坏性也在逐日增加,目前已发展演化成一种的食品安全危机,可以说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