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海市能源基地建设及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
乌海市能源基地建设及加快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177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居全区第4位。其中煤炭产业同比增长33.4%,电力产业同比增长15.8%,炼焦产业同比增长61.4%,化学制品业同比增长33%,非金属矿业同比增长13.1%,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产值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家。形成以煤炭为主要基础,电力为支撑,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为主体,兼有装备制造等非资源产业格局。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两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我市煤炭、电力及主要工业产品发展情况
(一)煤炭发展情况
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卓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含煤面积46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33.45亿吨,保有储量19.45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乌海市的煤炭工业现已形成以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国有重点煤矿为主、地方煤矿为辅的生产格局,全市现保留煤矿企业11户,总设计产能3407万吨/年。到2010年底,原煤产量达到3000万吨。初步统计,全市建成洗煤企业60户,年入洗原煤能力8930 万吨左右,年产精煤3100万吨,可以满足目前焦炭产能的精煤需求量。
(二)电力发展情况
我市目前电力总装机333万千瓦,其中统调电厂282万千瓦,企业自备电厂51万千瓦。2010年我市发电量121.63亿千瓦时,企业用电量97.91亿千瓦时。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市新增用电量约220亿千瓦时。
(三)主要工业产品发展情况
1、煤焦化工主要产品产能:
全市已获批焦炭产能2090万吨,全都高于国家准入门槛,采用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上的百万吨级捣固焦(4.3米的16座,5.5米的28座)。2010年产能为1200万吨,产量631万吨。预计2011年底产能达到1800万吨,到2015年达到2090万吨;甲醇到2015年总量预计为95万吨;苯加氢到2015年产能达到20万吨。
2、氯碱化工主要产品产能:
电石现有产能244万吨,到2015年为PVC配套电石产能预计达到450万吨;新建PVC、烧碱生产线均采用离子膜技术,现有产能116万吨,2010年产量77.54万吨。预计2011年产能达到200万吨,2015年达到570万吨。
3、硅化工:在建恒业成有机硅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一期年产15万吨)有机硅项目。已批拟建恒业成有机 硅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万吨工业硅项目,鑫宇和广远各3000吨的多晶硅项目为储备项目。
4、精细化工产品产能:已建成利康化工年产1万吨尿酸项目,亿海公司70万吨氯化石蜡项目,良峰公司8000吨2-萘酚及下游产品,在建中生连得年产1万吨吡啶项目,东北制药0.49万吨丙炔醇项目,腾龙草甘膦、甘氨酸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可大量消耗工业园区所产生的液氯和蒸汽,5、建材行业产能:
玻璃2010年产量392.19万重量箱,其中普通浮法玻璃产量279.52万重量箱,镀膜玻璃112.67万重量箱,到2015年底,产能达到800万重量箱。
水泥现有产能710万吨,全部为新型干法水泥,2010年产量184.69万吨。预计2015年达到1400万吨。
6、新型墙体材料
现有产能0.8亿块砖,50万立方米砌块,450万平方米屋面瓦墙砖,30万平方米墙板,在建产能3.9亿块砖,105万立方米砌块,30万立方米陶粒、20万立方米彩色屋面瓦,450万平方米屋面瓦墙砖,拟建产能4.4亿块(折标砖)砖,20万立方米砌块,1400万平方米玻化砖,1600万平方米泰克砖。
7、冶金行业产能:
硅铁现有产能56.1万吨;生铁现有产能黄河工贸100 万吨,2010年产量60.64万吨,在建产能100万吨;钢在建黄河工贸200万吨。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方面的问题
1、我市与鄂尔多斯市存在的“三权”不变矿井由于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严重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问题。同时,“三权”不变企业的存在,对煤炭资源的统筹规划、开采利用、安全生产、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由于历史原因,矿区无合理规划,企业重开采、轻治理,由此形成大量的煤田火区和地表塌陷区域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矿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3、随着我市焦化行业的快速发展,洗中煤、煤矸石的排放越来越多,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我市煤矸石发热量在3000大卡以上,建设煤矸石电厂向电力紧缺的华北地区送电,不仅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电力紧张,提高供电安全性,而且可以解决煤矸石污染问题。
4、资源回采率低,浪费严重。部分企业存在采厚弃薄、采优弃劣现象,资源浪费严重。另外,我市煤系地层中赋存有高岭土资源、耐火粘土资源,在开采过程中还伴生有煤层气等资源,但对于其的开发利用和应用研究、资源的综合利 用效率和水平有待提高。
5、由于我市道路运输有形市场基础设施、设备薄弱,数量少、规模小、车辆运用效率低,尚未形成大的物流中心,直接制约了煤炭等主要能源产品的运输滞后,随着煤炭、建材产品的产量持续增加、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受铁路车皮运输计划紧张的状况,许多货源都改为汽车运输,但目前全市的物流业发展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导致货物流向不平衡,往返货源严重不足,实载率低。
(二)电源建设问题
1、乌海市近几年来电源点的建设进行较好,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电源点建设的步伐开始落后,前期工作已进展较快的项目审批难度开始加大,同时在关闭乌海市较小机组的同时,腾出乌海市的电力装机容量给予其它地区,而乌海市的电力装机将面临不足的问题。
2、我市三个城区目前海勃湾城区供热电厂装机为2×200MW,供热面积已近极限,乌达为2×150MW,只为部分城区供热,而海南区还未有供热热源,三城区都急需解决供热热源问题。
(三)电网建设问题
近年来,我市供电区域电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电网的建设速度,使得乌海电网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高载能工业的发展,电力需求旺盛,负荷增长较快,仍存在 电网结构薄弱、变电容量和网络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不加快电网建设,将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制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变电容量不足已成为困扰乌海电网发展的瓶颈。随着乌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煤化工、氯碱化工、PVC、铝镁合金等项目和高载能工业的规模扩大和发展,乌海电网各220kV变电站普遍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有的单台主变已超载,严重制约了负荷的进一步发展。
2、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乌海市电网急需进行相应调整。海电1#、2#机及乌达电厂等机组退出运行后,受之影响乌海电网应及时地作出调整,以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
3、负荷分布不合理,电网存在“贫富不均”现象。由于历史原因,负荷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负荷过度集中,使个别变电站主变满载,甚至过载,而相邻的输变电设施相对轻载。
4、海勃湾城区220kV电源点薄弱,存在供电隐患。海勃湾区是乌海市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但只有一个伊和220kV变电站作为电源点,且伊和变电站存在过载问题,海勃湾区内需要新的220kV电源点。
5、乌海市作为自治区重要重化工工业城市,各种化工企业发展迅猛,随之对于供电质量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网架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建设双回路的500kV 线路与主网连接,同时建设与宁夏网的连接通道。
三、未来发展思路
我市将在打造内蒙古能源基地及围绕“煤电用”一体化配套建设方面,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降低物耗能耗,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下游产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补充产业链条,提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以煤焦化工和盐碱化工产业链条延伸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保障,围绕现有化工产业,开发生产高技术精细化工产品,打造精细化工产业。以煤焦化工为基础,发展“煤炭--电力-焦炭-煤焦油-下游产品”,研发生产医药、农药中间体、涂料、油墨、染料及精细化工产品。以氯碱化工为基础,发展“煤炭-电力-石灰石-电石-PVC-深加工”,生产PVC管材、型材及软制品。
一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继续扶持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支柱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实现焦化、氯碱行业全面技术升级。2015年乌海区域内焦炭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PVC、烧碱产能将达到500万吨,为打造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壮大优势传统产业。继续坚持发挥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巩固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能源工业。要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十二五”期间,乌海市煤炭设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400万吨。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提高能源企业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建设煤矸石电厂、热电联产及大型超临界机组,2015年电力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规划建设和完善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供电网架,优化电网布局结构,力争把乌海市建成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预计到2015年,通过市场自然淘汰机制,我市地方煤矿总数将控制在38处以内(不含新建煤矿),煤炭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20处以内。全市煤炭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400万吨/年,在充分利用周边及蒙古国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原煤入洗能力保持在6000万吨左右。
化工工业。重点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化工和硅化工产业,推进初级产品向中下游产品领域延伸,加快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按照对工业废渣、废液、废气“吃干、渣净”的原则,大力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制甲醇、多孔硝胺等煤焦化工中下游产品;PVC制管材、型材、软制品及电石—乙炔中下游产品;金属硅制有机硅、工业硅制多晶硅、多晶硅制单晶硅等硅化工中下游产品。
建材工业。要淘汰落后的生成工艺和技术,引进国内外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发展以电石渣水泥、玻璃、陶瓷为主的多元建材产品体系,积极发展工业、电力废 渣制建材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抓好下一步实施的固体废弃物制电石渣水泥项目。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中高档玻璃、陶瓷等新制品。
四、深度发掘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必须要提高关联度,联手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我市的“煤炭--电力-焦炭-煤焦油-下游产品”和“煤炭-电力-石灰石-电石-PVC-深加工”两条链条,无论在产业规模和产业层次上已经具备了煤电用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分行业发展壮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的同时,要把发展战略重心转移到一体化发展上来。如何通过煤电用一体化产业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能源与资源优势的有效组合,达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同时带动电力、建材、冶金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新的集群效应。
一是要组建大的产业集团。乌海产业只有集团化发展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以电为例,君正集团由于有自己的自备电厂,用电成本较低,在相同价格下,他生产的电石成本低,从而在经济危机中也能保本或实现微利,而其他小电石企业由于亏本只能停产。如果PVC生产企业与电石企业联合,并通过对“三废”的综合治理,利用余热建设热电联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就能最大限度的直面市场竞争。前一阶段,发改委提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大型工业企业,用 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上的,可以按自愿协商的原则,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电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同时按国家规定的输电价格支付输电费,并缴纳随电价收取的政府性基金与附加费。国家直购电的政策给了很大的启示,要借鉴君正集团自备电厂成功运行的模式,组建大的煤电化、煤焦化、氯碱化产业集团,逐步将现有的煤矿、电厂、电石、铁合金等初级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收购或重组等方式,组团到一起,成立大的公司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直接研发、生产面向消费市场的终端产品,提高企业效益。
二是要提高产业关联度。我市在不断壮大和发展煤焦化、氯碱化工的同时,十分注重发展园区之间大循环和园区内的小循环,已成为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例如:黄河工贸集团在作为能源化工产业以“煤—焦—电—冶金—建材—运销”一体化发展路线,多级产业链优势互补,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依据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原理,对现有产业进行合理调整和进一步优化,大力引进产品代谢、废物代谢补链项目,形成新的产业产品群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地方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开辟税源,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篇:煤电一体化的经验总结
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
煤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将煤炭生产和发电构建为一个经济主体,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链条,实现资源与能源优势的有效组合,是资源配置最佳、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最优的一种发展模式。
由于煤电一体化项目煤源稳定,燃料价格不受煤炭市场制约,可大幅降低发电成本,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煤电一体化项目被广泛关注,但根据其自身特点,有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和探讨。
1、煤电一体化项目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电厂和配套的煤矿同时设计、同时建设,但却需要两个不同的行业进行审批、核准。在今后发展煤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国家能否给该产业更加优惠的政策,将电厂和配套煤矿相同的支持性文件(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办理,共用同一支持性文件,既可以节省资金,也可以缩短审批周期。
2、煤电一体化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应对电厂和煤矿的煤、灰、水、供电、供热、公共系统和设施进行统一布置,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为电厂和煤矿的后续扩建预留发展空间,为后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煤电一体化电厂与常规电厂差异最大的是运煤系统,煤矿与电厂距离较近时采用胶带机运输,电力设计院应与煤炭设计院密切配合,合理地设置贮煤设施和运输系统,避免重复设置造成投资浪费。
4、煤质资料是火力发电厂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基础资料之一,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电厂投运后能否安全满发以及运行经济性和节能环保指标。对于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煤矿的煤质只能利用煤矿勘探时的煤芯作为煤样,并且煤源单一,煤质资料一旦发生较大的偏差,无法利用市场手段加以调整,严重时会导致机组不能满发。所以,煤电一体化项目在筹建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煤质资料问题。
5、煤电一体化项目虽然和常规火电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但随着局部地区电量消纳困难,使得煤电一体化项目的生产能力和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如果在煤电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利用其富余的电能做煤炭产业深加工,缓解煤炭和电力的外送压力,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形成“煤-电-用”一体化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篇: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建议
促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建设,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实施,一切按科学发展观办事,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
一、关于基地建设建立现代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建议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建成全国第一、世界一流,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原则,按照现代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实行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目前省政府下设的基地领导小组及基地办,进行统筹、指导、宏观调控、管理的方式,在基地启动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目下虽然仍很重要,但是基地建设进入到现阶段显然是不够的。政府操作不能代替企业行为,也难于管细、管好。根据国内一些大工业区的经验,建议在政府领导和控制下,根据目前规划建设进展情况,急需组建一个属于企业性质的 基地发展建设公司,设在榆林现场,直接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实行总体调控、全面管理和统筹建设负责。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和全区性公用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为基地各种建设项目服务。组织实施资源的资本化运作。该公司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配备各类人才,设置高效的部门机构,定员少而精。可以采用政府控股的公司形式,吸收几个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公司还可招标委托一些有实力的现代化工程管理公司负责基地建设全程科学管理。
这方面,例如上海化学工业区等设置的发展建设公司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广东、浙江等地的一些工业园区都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样,基地领导小组和基地办就可集中只抓大事,进行政策调控,对基地实行领导和指导,而将基地内的大量工程具体活动,均变成企业行为。我以为,只要这样做了,早作运筹,一定会有效促进项目建设,把基地总体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二、投资企业是基地建设的“主角”,应立即全面进入“角色”,尽快“登台唱戏”基地和榆神、榆横两个工业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出台,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起步的重大举措,包括神华、兖矿两集团投资项目厂址及远期发展规划场地的选定,目前均已迈出了重要的关键一步。目前紧迫的是急需迈出第二步,即按规划项目定位,已确定项目投资的企业,早日进入“角色”,早日登台“唱戏”。正是常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基地建设这个“大舞台”,正是要企业早日登台,才能把“戏”唱起来。企业、投资者,才是这台大戏的“主角”,这是我的肤浅认识。政府的使命是“搭台”、“引凤”,制定各项规划、政策,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指导、调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目前政府不仅为投资者搭好了“戏台”,而且还替他们做了许多具体技术工作,编了预可研报告等,可谓不仅拉开了“大幕”,还演出了“序幕”,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重要的是,应请“主角”尽快登台。只有这样,基地这台“大戏”,才能热火朝天的“唱”起来。
目前急需对某些大项目,实现角色转换,把政府行为转换为企业行为,让几个大企业早日投身运作。本应由企业运作的事,早由他们去运作为好。如某些项目的前期工作,预可研报告的修编,场地及基础设施的参与建设筹划启动等,均应由投资企业直接操办为佳。这样既实事求是,也将政府计委等部门工作人员从极其繁忙的项目工艺、配套条件等大量技术性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去专司自己的指导、调控、政策服务等职能。政府、企业各司其职,这是基地规划和有关项目进展到目前的当务之急。
10月份在西安,听到不少议论说北邻宁夏、内蒙的同类基地规划和项目,远比陕北基地抓得紧、进展得快,值得思考。我5月和7月份曾两次去宁夏,此前也去过内蒙,情况略知一
二。我以为陕北和宁夏、内蒙等地各有各的不同情况,但企业当“主角”,早日“登台唱戏”,编规划编可研,投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给予积极的支持与指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这是否正是陕北建设值得借鉴的一点经验呢?
三、关于对榆林地区城市化建设早作规划的建议
榆神、榆横两个煤化工区的规划建设,项目启动、准备动工迫在眉睫,锦界工业园区等,业已基本建成。为适应基地项目建设职工居住区及其它公共建筑配套设施的需要,建议榆林市
早日着手结合城市化建设统一规划几个居住区,集中设置公共建筑、文化、教育、医疗、商贸、服务业等较完善的配套设施,按科学规划的原则形成当地新型的城镇。应和当地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统一考虑,统筹安排,使之为基地和几个新建工业区服务。这对榆林建设将十分有利。
四、关于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基地及各工业区、各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必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地内的建设项目,均要求采用先进的清洁工艺、各项环保及安全设施完备。
目标是,将能源化工基地建成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洁净工艺生产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安全型的文明化各工业区均已考虑了设置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与项目建设同步建设。要求各工业区均重视建设和培育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安全环境。
地下矿产资源的采掘,均严格要求保护性开采和保水性开采。
建议基地在各工业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视区域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生态环境专项规划。
五、关于榆林地区鱼米绥等其它几个工业区及烯烃产品下游产业链的统筹规划问题榆林地区煤炭探明储量达1460亿吨,油、天然气外,岩盐储量达8857亿吨。利用煤资源制油、制烯烃等产品已编制了榆神、榆横两个工业区的总体规划作为首先启动的规划外,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等几个工业区的规划,建议市政府下一步也着手组织编制。同时,由于榆神、榆横两个工业区MTO、MTP项目的建成,必将极大的带动地方产业。因此对于烯烃下游产业链,建议充分利用陕西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编制下游系列产品包括各类加工、精细化工等具体规划,形成榆林地区烯烃工业中、下游产业较系统的产业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只有“大展宏图”,才会使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家有个奔头,早作运筹。榆林地区及基地内外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严格要求统一规划,今后一切项目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必须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这里,严格的规划科学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六、关于榆林地区培养科技人才,长远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思考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急需多专业、多学科的高科技人才,基地及各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科技人才将更为迫切。展望未来,也考虑到榆林所处地域特征,建议早日着手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在当地建立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专门院校,从长远着眼,是应引起重视研究的问题。考虑到榆林将建成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要求,因此,建议可否设置以工科为主的榆林大学,配备与基地产业相适应的若干专业,由小到大,培养基地未来急需的各类人才。同时,相应建立几个相关的技工学校,就地培养基地所需的技师和技术工人。
七、关于榆林建设基地科研开发中心的规划问题
榆林是陕北基地的核心,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及能源接续的战略要地,目前已规划拟建的煤直接、间接液化的煤制油项目,煤制甲醇制烯烃的MTO、MTP等项目,对国家都具有重要的能源战略意义,在当代世界也是一流的先进技术。先进的东西总是有一定风险,且这些工艺技术均时刻处于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的过程,因此在基地项目建设的同时,在榆林设置一定规模的科研开发机构十分重要,即使已规划各项目建成后,也有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任务。建议政府和投资企业,对此事也应早作考虑。令人振奋和高兴的是,陕北基地除了上述项目建设外,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在榆林建设MTO工业化试验装置项目一事,从建议到运筹、组建合资公司、直到完成项目可研报告评审,现已在抓紧进行初步设计中,到目前仅仅用了半年功夫,是很不简单的。此项国产先进技术的研究成功,意义十分重大,是向美国UOP技术的挑战,其催化剂性能甚至超过美国。计划工业化试验完成后,立即建设百万吨级以上规模的MTO示范厂,这将是榆林对国家的重大贡献。
另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是,兖矿正在研究的煤间接液化国产技术,据悉已取得巨大成功,直接液化技术也在 开发研究中,同时已规划将要在基地建设的相应工厂,也将成为这方面国产
技术的示范厂。这些项目的建成,也将是榆林地区对国家的又一重大贡献。
上述这些意义非凡、前途无量的项目,都需要同步建设相应的科研开发机构,都需早作运筹。MTO工业化试验项目的新兴公司,已考虑了将科研开发中心大楼建设在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科研开发机构要高起点、高水平,长远安排一步到位,均建议早作考虑。
八、关于基地规划统建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生产和环境安全陕北基地建设除了重视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基地建设成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洁净工艺生产的现代化生态型、安全型文明化工基地,已如上述外,尚应高度重视基地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在基地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规划建设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基地运行全过程的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建议研究以基地总体规划为基础,作为城市和地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基地消防安全体系的专项规划,提高基地生产的安全度。
以上八点建议,力图为加快陕北基地建设尽心尽力,出点务实的主意,一管之见,仅供政府和企业领导 决策参考。
第四篇:煤电基地水资源供应能力分析.
煤电基地水资源供应能力分析
西部和北部主要煤炭产区水资源缺乏,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势在必行。我国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总体呈“南富北贫”的特点。晋陕蒙宁新黑等6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79.7%,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9.98%。在这六省区规划建设的十个煤电基地(山西、陕北、彬长、宁东、蒙西、锡盟、呼盟、宝清、哈密和准东)中,彬长、呼盟和宝清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且开发利用率低,未来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是新增水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蒙西、锡盟、陕北、宁东、哈密和准东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高,未来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供水能力。
通过采取措施,在满足工农业、生活及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我国西部、北部主要煤炭产区具备大规模建设煤电基地的水资源支撑条件。2007—2008年,晋陕蒙宁新黑等6省区相继开展了煤电基地建设水资源供应能力研究,并通过当地水利主管部门主持的评审。未来煤电基地的供水来源主要有地表水(含引黄河水的“水权交换”)、城市中水和矿坑排水三大来源。采用大型空冷型节水机组,并结合各地区水资源开发规划及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采取各种节水、污水利用措施,到2020年十个煤电基地可新增供水能力22.28亿立方米/年,可支撑新增装机规模5.6亿千瓦。
通过采用大型空冷发电机组,煤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水大户。在煤炭生产基地规模化开发建设煤电基地,不会影响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近年来,相关发电企业在主要煤炭产区开展了大量电源前期工作,十个煤电基地电源储备项目总规模达4亿千瓦,其中达到可研深度的电源规模为1.5亿千瓦。根据规划研究,预计到2020年各煤炭产区的规划装机容量为2.87亿千瓦,其中外送规模约1.6亿千瓦。煤电基地建设用水占当地全社会总供水量的比例很小,预计2020年十个煤电基地所需发电用水仅占全社会供水总量的4.3%左右。
第五篇:汇能煤电煤化工基地简介
伊旗汇能煤电煤化工基地基本情况
伊旗汇能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位于伊金霍洛旗东南部,纳林陶亥镇境内,规划控制面积40.0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为18.59平方公里,是伊旗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重点工业园区。
一、引进项目建设情况
园区共引进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总投资291.9亿元,已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7个,截止目前,在建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7.5亿元。
(一)已投产项目
1、汇能集团蒙南电厂项目。项目总投资5.5亿元,建设规模为2台6万千瓦发电机组,已于2006年建成投产,年产值达到1亿元,年实现利税1700万元,解决就业300人。
2、汇能集团年产120万吨干馏煤及年产20万吨活性炭项目。项目总投资5.4亿元,已于2009年10月建成投产,年产值达到3.8亿元,年实现利税0.65亿元,解决就业150人。
3、华亨石材公司年产7000万块免烧砖及年产16万立方米新型环保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实现利税400万元,解决就业300人。
4、汇能集团金宇隆建材公司年产3000万块免烧砖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已于2011年7月正式投产,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年实现利税100万元,解决就业200人。
(二)在建项目
1、汇能集团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135.5亿元,项目于2010年4月11日开工建设,属在建项目,预计2013年8月可建成投产。目前,化工装臵区的场平工程已完成,办公楼、宿舍楼已交付使用;装臵区的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及地下主管网工程安装工作已完成,桩基础工程已完成5000立方米砼浇筑,地基强夯工程基本完工,正进行检测工作;储煤场、周转库、设备库、棚库、消防站等辅助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7.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23亿元,年实现利税5亿元,解决就业3000人。
2、汇能集团煤制甲烷气深加工和废渣废气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75.7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40万吨乙二醇及其它产品,项目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属在建项目,预计2013年可建成投产。目前,关键设备、技术采购已完成,水、电、路、讯已全部接通,场地平整已完成,相关工程施工图纸陆续到位,监理及施工单位均已进场,已具备全面开工建设条件。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24亿元,年实现利税5亿元,解决就业1300人。
3、正能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镁合金、年产2.4万吨镁合金压铸件、180万吨兰炭、7万吨硅铁、2×25兆瓦发电机组、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2.4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属在建项目,预计2012年7月可建成投产。目前,焦化厂的焦炉桁架及二期焦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氨水池、焦廊、油罐等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8%,原煤场皮带土建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发电厂2×25MW废气余热发电厂设备招标基本完成,电厂基础混凝土土建工程已开始施工;公司办公楼、宿舍楼、综合楼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高位水塔墙体已完成3/5,年供水能力为150万吨的自来水厂正在进行施工作业,预计10月底能够供水,为保障用电需求,已从变电站接入临时电缆,待电力走廊竣工后将并入使用。截止目前,正能企业已完成投资13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89亿元,年实现利税8亿元,解决就业2500人。
4、汇金达年产10万吨清洁溶剂油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特种环保溶剂油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二期项目(煤沥青深加工项目,即煤液化项目产出的油渣深加工)投资5亿元。特种环保溶剂油项目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储油罐80000立方米,煤焦油分馏装臵(甲类设施部分)轻油分离塔、石脑油分离塔、脱水塔、减压塔等核心装臵已安装到位,各塔的附属设备及管件安装正在施工过程中;煤焦油分馏装臵(戊类设施部分)的熔盐炉及配套设施安装已成,熔盐罐的安装正在进行中;中央控制室、配电室、化验室、试验室主体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室内配套设施的安装;空压制氮站部分设备已开始安装;循环水泵房、原料泵房、石脑油泵房、消防泵房施工已基本完成,其中原料泵房管道打压已完成,各泵房的电缆铺设即将完成;事故池(4410.9立方米)、矿渣池(79200立方米)正在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网、消防工程已完成安装;地上管网安装、厂区硬化、电气仪表安装等工程正在进行中;厂区砌筑毛石挡墙900米(12000立方米),护坡2213平方米,围墙720米;办公楼、公寓楼建筑施工已开始,楼体地基施工已基本完成,预计10月底一期项目可建成投产。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5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22亿元,解决就业500人。
5、中奥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干馏煤及年产20万吨煤焦油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属在建项目,预计2012年4月底可建成投产。目前,年产20万吨煤焦油制燃料油及化学品项目的长周期设备已经订购,储油罐已制作完毕;年产120万吨干馏煤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60万吨工程的主体装臵已建成,正在完善环保措施;二期60万吨工程的长周期设备已订购;16×500千瓦煤干馏尾气发电项目的4台机组已安装完毕;年产8.8万吨煤干馏尾气制LNG(液化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初步设计正在进行;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约3.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8亿元,年实现利税2亿元,解决就业600人。
6、泰鑫煤炭有限公司年产96万吨热解炭及年产10万吨煤焦油项目。项目总投资6.5亿元,项目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由于该企业在入驻时已与市政府达成协议,协议中表明若该企业在园区的投资达到一定的额度则市政府将予以匹配井田,但目前市政府将匹配井田的投资限额提高,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已导致项目停工。
7、新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水泥粉末站项目。项目总投资4695.31万元,已于2011年6月中旬动工建设,属在建项目。目前,项目区的场地平整及围墙搭建工作已完成,正抓紧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就业150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道路管网建设工程项目。
园区规划建设9条大道,总投资约10亿元,资金筹集均已有着落,除西线道路由政府出资修建外,其余道路均将由企业出资投资修建。
1、西线道路建设工程:总长7公里,分为2个标段进行施工,目前,第二标段已具备通车条件,现正进行边坡绿化和路灯安装工作;一标段正在进行施工,其中有1.82公里的油面铺筑及道侧石安装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人行道板的铺设工作,预计10月底可建成通车。
2、经四路、纬五路道路建设工程:经四路的油面铺筑已完成,道侧石的安装工作也已完成,已具备通车条件;纬五路目前正进行土方施工工作。
3、东线道路建设工程:东线外环路已与汇能集团商定,将由汇能集团出资修建,总长8.5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规划设计均已完成,由于土地没有征下,现在还未开工建设。
4、其它道路建设工程: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同步开展相关手续的报批工作。
5、生活区道路建设工程:已与市财政局争取到无偿投资3000万元,并将由内蒙古财政担保公司担保从银行贷款1亿元,目前正组织上报相关材料。
(二)其它基础设施项目
1、电:为保障纬五路的顺利施工,通过与供电局协商后,已对10KV曼赖梁煤矿双回路电线进行了架空入地作业;为保障园区内用电负荷的需要,于2013年建成的牜孛 牛川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将计划提前列入到201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目前该项目的基础性资料已上报至供电局,旗供电局与发改局正在抓紧对接此项工作。
2、水:从三界塔至场区的引水工程日供水能力为4000吨,年可供水约150万吨,目前,引水工程的主干道已完成,正进行水塔的施工作业,预计10月底可建成供水;争取黄河水指标项目已经旗水利局上报至市水利局,目前正处于协调阶段,供水管道已经距园区约40公里。
3、通讯:已与联通和移动公司协商采取有关措施以保障园区通信通畅,目前,联通公司的应急通讯车已进驻园区,移动公司的基站已获审批,站点位臵已确定,将尽快开始有关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