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

时间:2019-05-13 15:1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

第一篇: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李明素事迹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吴显才事迹

吴显才, 男,53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

15年来,吴显才义务赡养了45位老人,先后有22位老人在他的关怀中安详地走完生命历程,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目前,吴显才仍在赡养17位老人。

1988年寒冬的一天,吴显才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她穿着破烂的单衣,蜷缩在路边,冻成一团。吴显才把老人送回家,看到这位老人无依无靠、一贫如洗,被子又黑又臭,枕头竟是一块砖,他泪如泉涌。他在周边几个村里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几十位孤寡老人过着类似的生活。1990年,吴显才说服妻子,倾其所有,买下家对面的一个废弃酒厂,改造成一座有16间房屋的敬老院,并给敬老院取名“常乐”,希望老人们能够天天快乐。年底,来自8个村的16名孤寡、残疾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70岁的马昌炳老人刚到敬老院时,因为长期没有吃肉,一吃肉就拉肚子,吴显才每次都帮他清洗。70多岁的田代翠老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吴显才细心伺候她,让她认了自己做儿子。63岁的谭传贤是个哑巴,还有智力障碍,唯一的依靠哥哥去世后,她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吴显才听说后收留了她。任国贤与老伴谭吉寿,拉扯智残儿子生活,因年事已高而生活陷入困境,吴显才收留了这一家三口,一养就是11年。

吴显才15年间收养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数是残疾人。那些去世的老人,都是吴显才这个“儿子”送终。他们在弥留之际,老泪纵横地叫着“恩人”,拉着吴显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1993年,吴显才购买了1.5亩荒山,开辟了“常乐敬老院公墓”,在墓地栽树种花,让辞世的老人与鲜花、松柏为伴。当年,国家民政部向他颁发了一块“德高义重”的匾牌。

建成敬老院时,吴显才就背上了6000元贷款。以后每年都要为敬老院提供近1万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猪肉、近500公斤食用油、两三百公斤盐巴,加上缝制衣服、添置被褥,还有医药费、丧葬费、电费及其他开支。吴显才还拿出家里的3亩承包地,供敬老院种菜种粮;在自家承包的荒地上,开垦出20亩药田;办养殖场,建棕器加工厂、预制件厂、木材加工厂三家小作坊。15年来,他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忧。去年12月,他又投资13万元第二次改造敬老院,每层楼设一个带洗澡间的卫生间,老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床垫,电视机换得更大了,厨房里摆上了电冰箱。

2006年吴显才被评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陈培玉(已故)

陈培玉,女,生前为重庆市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个被群众誉为精神永不下岗的下岗女工,一生十多次救人,最后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年仅44岁的生命。

2004年10月20日晚,在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名群众不慎跌入滚滚长江,此时,在轮渡上的陈培玉听见呼救声后,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便纵身跃进湍急的江水中。波涛汹涌中,她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并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可落水者在慌乱中突然将陈培玉的脖子紧紧扭住,两人不停地在江面上沉浮,陈培玉最终英勇牺牲,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歌。

陈培玉的救人壮举不是偶然的,与她44年的人生经历和她一贯的英勇行为分不开。生前,陈培玉的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副业”则是下水救人,并一干18年。1983年秋,陈培玉回涪陵老家,遇到一位被江水冲出几十米外的落水者,她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搏激流,闯险滩,将落水者高高举过头顶。1988年夏天,陈培玉的邻居巫天幸不慎落入长江,危难之时,陈培玉不顾一切跳入江中,半个小时后巫天幸被救了上来,陈培玉却累得瘫倒在地。1981年和1988年长江涨大水,陈培玉作为公司水上抢险队惟一的巾帼英雄,和男同事一起积极救援,救起多名落水者。2001年,她跳入河中救起了因在河边洗衣而落水的下岗职工李新萍。

18年来,陈培玉不顾自身安危,十多次跳入长江救起落水群众。一次下水救人就有一次生命危险,陈培玉10多次下水救人,就经历了10多次死亡的威胁。

陈培玉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依然热忱地帮助身边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随便哪个时候都笑嘻嘻的人”。性子直、热心肠,周围的人有个大事小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谁家有点什么麻烦她总是从头到尾,关注到底。

陈培玉2004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廖桂林事迹

廖桂林,男,4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县厚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廖桂林凭着终身信仰和一身正气,用忠勇、热血、善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之歌,被家人称为“管得宽”,被群众唤为“廖英雄”,被媒体誉为“三峡上空一只高翔的雄鹰”。

在2004年百年不遇的“9•4”洪灾中,廖桂林凌晨冒着瓢泼大雨去街上帮助转移群众300多名后,又在洪水中带病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救出小孩、老人20多人,直到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获救后,发现自家财物已被洪水“洗劫”一空,女儿也因洪水浸泡心脏病复发住院。在去探望女儿的途中,忽见丰胜沙发家具厂发生火灾,他又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扑火,因车间30多桶燃油物品连续爆炸,被炸成重伤。他在医院苏醒后第一句话就问大火扑灭了没有,妻子心疼地回答他:“火已扑灭,附近的加油站、学校、医院和1000多户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保住了,你怎么能刚出洪水又进火海啊!?”他脸露笑容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谁让我是„管得宽‟呢。”

2001年8月,廖桂林为救金峰乡新华村村民谢小春,死命抱住歹徒。眼看歹徒高举菜刀,要朝谢小春的脖颈砍去,他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胳膊硬生生挡住了这一刀,结果左手肘缝合了18针,至今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伤疤,4个指头完全失去功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他:“老廖,今后你再遇上持刀歹徒怎么办?”他回答说:“为了正气,我不怕死,今后遇上了我还要上!”廖桂林就是这样用鲜血维护着社会正气,先后见义勇为60余次。他空手夺刀、悬崖搏斗、追擒逃犯、勇夺炸药、跳河救人、危房救孤,15次负伤,4次住院,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刀疤,听力、视力严重下降,左手只有大拇指完好无损,其余四根手指都只剩下半截,法医鉴定为6级伤残。

廖桂林从事基层调解工作18年,调解了各类民间诉讼近1300件,免费法律咨询1万余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他还照顾赡养罗文贵、熊丛贵两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长达30多年,为他们提供住房、衣物、钱粮,打水、做饭、熬药、擦身洗澡、倒大小便,任劳任怨,直至老人去世。他将社会各界送给他的慰问金、救助金全部捐给了五保老人和失学的贫困儿童;一家人节衣缩食,省钱给因脑出血全身瘫痪10年的母亲和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看病。

廖桂林先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张和龙事迹

张和龙,男,47岁,中共党员,重庆石龙技工劳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位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三社的农民,1984年汇入民工流,1999年任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公司经理,开始带领家乡民工“闯天下”。在创业征途中,他以诚信为基石铸就了全国劳务品牌商标“石龙技工”。

张和龙视信守合同为企业生命,为保证合作方对民工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他不惜高成本异地征收民工和超成本培训民工;为保证按时交货,不惜用高额补助组织员工加班,不惜改铁路运输为航空托运;为保证产品质量,对员工操作要求严而又严。公司成立不久,承包了黑龙江尚志市帽儿山钢铁厂暖气片生产劳务,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生产成本超高,公司如兑现合同就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但他没有走人,毅然借钱兑现了合同。守合同、讲诚信为公司获得了续包权,赢得了社会美誉,推动了公司发展,而今已成为10多万人的石龙劳务集团,在全国建了9个分公司。在创业之初,因履行合同导致公司亏损,有人提议减发或缓发民工工资,张和龙断然否定说:“我也有过打工拿不到工资的经历,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是我在招收工人时的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言信行果。”发工资的日子越来越近,民工紧锁的眉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悄悄让家人贷款汇去,如期予以兑现。

近6年来公司为帽儿山钢铁厂创利1.5亿多元,上缴国家税金近2000万元。张和龙不仅视纳税为义务,而且把热心公益捐款捐物也看作“义务”,悄悄关注着尚志市的特困家庭,时刻惦念着老家的路桥、校舍等,先后个人捐款75000多元。他说:“我在家乡长大,在尚志创业,不能丢了根、忘了本。”

张和龙以诚信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十佳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段彩均事迹

段彩均,男,42岁,中共党员,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段彩均诚实无价、守信天价,让一个负债率高达300%的国有老企业涅盘而生,一年扭亏、三年跃升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家装电线生产企业和最大的铜型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创下瞩目的“鸽牌奇迹”,是国企成功改制的典范。

2001年初,段彩均及其班子在一无固定资产、二无流动资金,负债700余万元危难之际,投资组建了现代国企——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凭借着“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为全体职工创造政绩”、“诚信、向上”的理念,主攻家装电线电缆,以“诚实”为基石,实施质量品牌领跑战略,推行质量事故全额赔偿并加扣10%的企业名誉损失费的制度,以现代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引领着团队向市场传递着诚实信息,市场也因此让“鸽牌”展翅高飞。至今,资产总额达到5.9亿元、产销额12.19亿元,分别增值50倍和20倍,经济规模保持年均80%增速,累计上缴国家税金6600余万元。今年底产销额将突破16亿元。荣获中国机械工业500强、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等称号。

段彩均在全体员工中培育“质量等于饭碗”的意识,将守信意识融入每个环节,使“真心真诚、有利有义”成为鸽牌人与合作伙伴及顾客们合作的基础,出现了鸽牌公司特有的“三大怪”现象:产品质量没问题也可以退换;经销商没订货急着把款交;供应商自愿先供材料后收钱。出现了“调整价格、现款现货”、“宁让价格、不让市场”、“宁让价格、确保资金回笼”和“顾客满意、商家赚钱、公司发展”多赢局面。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与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其电线电缆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质,家装布电线和电工用铜型材产品的产销量均列全国前三,占领了重庆家装电线市场90%以上的份额,“鸽牌”已成重庆名牌、西南地区著名商标和老百姓心中电线电缆“精品”的代名词。

段彩均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重生,而且对员工以诚相待,对社会勇于回报。解决了近678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公司每位员工每月不仅能领到20斤大米、2斤色拉油,而且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金等都足额到位。主动捐款修建重庆机电鸽牌希望小学,资助社会慈善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自己的拳拳爱心。

段彩均先后荣获中国管理100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邓平寿(已故)事迹

邓平寿,男,中共党员,生前为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志在乡亲脱贫致富,扎根山乡31年;情系边远落后的虎城,两次放弃进城升迁机会,2007年2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他被誉为“21世纪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

1998年,邓平寿走上虎城镇党委书记岗位时,面对这个因贫困落后而闻名的穷山沟,以敢啃“硬骨头”而著称的他发出了要摘掉这顶“穷帽子”的誓言。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黄布包就是邓平寿的生动写照,长年累月,他吃住在办公室,行走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虎城方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棵桑树干没刷白,哪条路垮了块石头,哪家有个难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解决得利利索索。多年来,他用近40个工作笔记本,记录了乡亲冷暖和百姓心声。

面对百般热情挽留他的群众,邓平寿毅然放弃担任县领导的机会。他总是对乡亲们说:“你们放心,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他急群众所急,曾经穷得连房顶都补不起的杨嗣才,在邓平寿的帮助下,办起了挂面加工厂,年销量超过40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他想群众所想,当广西桂林客商谢裕明在虎城开办的竹木公司出现用水、用电、用工等困难时,邓平寿主动上门服务,让这位异乡人快倒闭的公司获得了新生。他盼群众所盼,当虎城蚕茧品质不高,价格逐年下滑,有的村民绝望地砍掉桑树时,邓平寿先后两次邀请原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家到虎城讲解科技知识,还走村串户亲自传授科学养蚕的方法,让千亩桑园再显生机。

邓平寿提出了“修好一条路,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柚子带,一根虫即栽桑养蚕。在邓平寿的带领下,虎城共修建、硬化了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使100%的村、85%的组通上了水泥路;虎城蜜柚荣获国家金奖,畅销全国、远销香港、澳门;全镇蚕茧产量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倍。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邓平寿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去。2007年2月1日,这个“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才吃药”的铁汉子,永远地离别了他无限眷恋的乡土和乡亲,而这一天离他51岁的生日还差3天。

2007年邓平寿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主要媒体把他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石元英事迹

石元英,女,51岁,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委派驻湖南省保靖县小学教师。重庆秀山县保安乡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离他们村最近的学校,就是隔河相望的湖南省保靖县坝木小学。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秀山县教委派出当时的民办教师石元英到坝木小学上班,工资由秀山发放。

由于河上没有桥,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石元英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来到河边,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背起年幼的孩子,拖着大一点的学生到湖南去上学,下午又带着40多名学生涉水回家。从1987年去坝木小学上班的那天起,石元英背着村子里的孩子们踏上求学之路,一背背了18年。

1989年一个上午,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石老师背着一名学生走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顺水横冲直撞,情急之中,她将身子稍稍一侧,木头顶了一下右小腿后呼啸而过,右小腿顿时一阵钻心地疼,但她不敢松手,将最后一名学生背上岸后,才发现右小腿大块皮肉已搭拉在一边。至今,石元英右小腿还有块鸡蛋大的疤痕。

18年来,上万次往返这条河,石元英不知在河里多少次摔倒受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受伤。在石元英的努力工作下,龙家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校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而她自己,却因为长年涉水,患上了风湿病。

1989年8月,一场大雨导致这条河暴涨,无法通过。放学后,石元英只能带着孩子们,从下游5公里远的桥上渡河。途中山路滑坡,石元英背着学生踩着松软的泥路艰难前行,自己10岁的儿子紧跟在身后。就在此时,儿子脚下一滑,差点掉进奔流的河水中。听到儿子叫声的石元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一位与儿子走在一起的六年级学生,一把拉住了下滑的儿子。

2006年,石元英曾经教过的一个湖南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湖南省保靖县政府奖励坝木小学5万元,并奖励石元英5000元,那一天是她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如今她的学生中,28人考上大学,其中5人考上研究生。

如今,秀山县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然而石元英依旧背着一名先天残疾、行动不便的13岁学生,不分春夏秋冬,穿梭在学校与村子之间。

石元英20多次被秀山、保靖两县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2004年9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马福元事迹

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这娃儿真懂事,学习再忙,他都要把爷爷服侍得妥妥帖帖的。”邻居们对这个懂事的孩子赞美有加。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伙食团打工。

许多报刊和网络报道了马福元的事迹,其中也有海外媒体。一位美国的华裔人士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对他进行了资助,称赞他“不是可怜人,而是男子汉”。也有网友这样评价马福元:“孝心很多人都有,但不是很多人都有孝行,佩服他在困难中的坚毅和对爷爷的不离不弃。”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他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谢方珍事迹

谢方珍,女,29岁,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乡坪村村民。在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有这样一位“带夫”出嫁播洒爱心的农家妇女。她7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服侍高位瘫痪的丈夫,照顾残疾多病的公公和婆婆,用弱小的身躯支撑起了濒临破碎的家。

2001年3月,21岁的谢方珍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嫁给了香坪村的村民彭道平,夫妻俩恩恩爱爱。可甜蜜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灾难就降临到了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同年7月,丈夫不幸遇车祸造成下肢高位瘫痪,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当时谢方珍觉得生不如死。这时,娘家人劝她赶快离开这个家。但是,面对心爱而无助的丈夫和这个风雨飘零的家,身怀有孕的她不忍心离去。她在心里暗暗作出承诺,用我的一生,尽我的全力,照顾丈夫,不让这个家破碎。于是继续留在这个遭遇灾难的家,用她弱小的身体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白天忙碌着十几亩地的庄稼,饲养5头生猪,本已疲惫不堪,但夜里仍细心照顾丈夫,每隔1个多小时都要为彭道平翻身,以免丈夫长褥疮,所以只能睡上4个来小时。丈夫眼看着备受煎熬的妻子短短几个月瘦了20多斤,几次想自杀都被妻子劝阻开导。本无力抚养孩子,为了给瘫痪的丈夫活下去的勇气,她毅然把孩子生了下来。4年里,她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也曾多次想过自杀。但一想起自己心中的承诺,她又挺起脊梁,勇敢地面对艰难的生活。

由于家居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任凭谢方珍拼死拼活地劳作,起早贪黑忙碌,这个家的生活及丈夫的药费还是难以为继,不久她家已欠债3万余元。为了挽救这个在绝境中的家,她萌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带夫携老出嫁。她惟一的条件就是:“娶我可以,但我必须带上我的丈夫和公公婆婆。”就这样,2005年她带着前夫彭道平和公公婆婆,嫁给了与她志同道合的村民彭道俊。彭道俊加入这个家后,共同支撑这个困难的家庭。如今彭道平的身体状况稳定,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现在的丈夫彭道俊对谢方珍重情重义的举动十分钦佩,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妻子而骄傲。谢方珍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明素(女)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林秀贞(女)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

刘月生、王世昌(女)夫妇 刘月生系原军委工程兵副政委、离休干部;王世昌系国务院国资委离休干部

丛 飞 生前系广东省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邱娥国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调研员

全二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邮政局小佘太镇邮政所所长兼乡邮员

吴天祥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巡视员

刘国江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国家税务局工人

党素珍(女)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矿工家属

李玉兰(女)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居民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王树先 生前系福建省永定县抚市镇里兴村村民

殷雪梅(女)生前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教师

徐 伟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韦正雄(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魏青刚 河南省固始县武庙集乡钱老楼村村民

赵传宇 湖北省长江大学学生,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

谢芳秋(女)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生

艾尼·居买尔(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学生

李学生 生前系浙江省温州金有利皮鞋厂工人

王贵连(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龙镇初晓村村民

曹 茜 青海省西宁市环球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文花枝(女)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现为湘潭大学学生

曹道云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武秀君(女,满族)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

王乐义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范玉恕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

尚金锁 河北省柏乡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徐 辉 安徽省合肥燃气集团蜀山区服务所副所长

单 增(藏族)西藏山南地区建筑工程建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王一硕 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徐丽珍(女)福建省寿宁县凤阳乡基德村村民

李静娜(女)海南兴旅导游服务有限公司中级导游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永刚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 钟南山 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云泉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

王顺友(苗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

许振超 山东省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固机经理

李素芝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

刘玉莲(女)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二堡村乡村医生

包起帆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申纪兰(女)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曹于亚(女)四川省成都市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罗映珍(女)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装备财务科科员

刘 霆 浙江林学院学生

洪战辉 中南大学学生

谢延信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

黄来女(女)武汉大学学生

张 晓 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乌兰其其格(女,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

韩 瑜(女)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中心小学教师

沈利萍(女)宁夏书画院工会主席

杨怀保 湘潭大学学生(陕西省勉县籍)

第二篇: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2、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 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颁奖词:

3、“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颁奖词:

4、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颁奖词:

5、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颁奖词: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颁奖词:

7、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 4 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颁奖词:

8、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颁奖词:

9、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颁奖词:

10、埃博拉医疗队事迹:

2014年3月,爱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他也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六名死亡。

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2015年1月12日,在这里就诊的三名埃博拉患者康复出院。疫情虽然并没有过去,但正在出现转机。

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疫情不仅是西非三国的事情,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有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颁奖词:

11、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颁奖词:

2、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赵久富: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4、张纪清: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5、陶艳波:“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6、木拉提〃西日甫江: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7、肖卿福: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8、朱晓晖: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9、师昌绪: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10、特别致敬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这些都是远渡重洋到非洲大陆上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医生,他们在那里以勇气和科学铸铜墙铁壁,我们以这座奖杯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1、陇海大院: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第三篇:人物事迹

学习先进人物的感想

不久前学习了杨善洲先生和贺先知先生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触。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实践精神,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个让群众信得过的人,忠诚党的事业,不断校正人生目标,不断清除身心污点,排除干扰和诱惑,用干事创业的实践精神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贺先知,男,重庆潼南人,1958年9月出生,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潼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24年,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长期拼命干事,透支身体,该住院不住院,该吃药不吃药,头脑中装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积劳成疾,于2010年10月21日倒在了组织工作岗位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作为党的组织部门干部,肩负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选用重任。他经常深入乡镇和村社,倾听民意,调研实情,解决问题。贺先知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学习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树立高尚情操。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他们优秀事迹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要入党的决心,我要时时督促自己,努力向身边的优秀党员看齐。

陈悦

6月12号

第四篇: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 危急时刻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

吴忠洪 四川省崇州怀远中学英语老师

前日(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这位老师引着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这位老师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楼梯口,拯救学生

虽然昨日学校停课,但一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是来到怀远中学,为离去的英语老师吴忠红和几名学生默哀。看着面前倒塌半边的教学楼,他们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凄冷。

副校长李宏成折腾了一整夜,他和很多男老师都冲上第一线,不少老师的手在扒土时被磨破了。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点50分就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孩子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原有的宁静。李宏成说,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而裂缝正好在其中一个楼梯边。“这是孩子的生命楼梯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李宏成和该校高校长冒着生命危险,跑近楼梯口接应跑下来的孩子。1个、2个、3个„„李宏成说,当时他们的脑子全懵了,但嘴里却在数着学生的人数。>>>>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张开双臂护四学生 一己之躯显崇高师德 ==

谭千秋 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微薄之身挡墙板 体现生命尊严与伟大 ==

瞿老师 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

“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汶川地震发生后,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五名老师都在园内。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象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心系学生安危 老人罹难难尽孝 ==

康玉龙 四川省汶川蓥华镇中学校长

劫后余生的学子

“一个、两个、三个„„”在施救现场,一个削瘦如竹、一脸憔悴的中年男子坚守在最前沿,每当有学生被施救人员从废墟里抬出时,不管生死他都要上去仔细的看上一眼,念着他们的名字。他,就是汶川蓥华镇中学的老校长康玉龙。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

对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当了8年校长的他能倒背如流。他告诉记者,学校共有360多名学生。事发时,刚打响了上课的预备铃声,老师刚开始从办公楼往教学楼走。地震发生了,4层楼的教学楼在瞬间一下子垮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有200多人成功逃出;还有一年级一个班的42名学生在上体育课,也侥幸逃出,约有100多名学生埋在了教学楼废墟里。事发后,他们学校的老师用手刨救出了几名同学。这之后,各方面的救援队伍一一赶到后,才展开了大规模的施救。

“看着他们这样,我真是„„”说着说着康校长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老师们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校长的岳父因房屋垮塌丧生。听到这一消息时,康校长正忙着在学校救助学生。他当时只是呆了一下,擦了一下眼泪,说“知道了”,然后就像没事的人一样全身心地关心着学生的救助进展。他告诉记者,“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没有救出来,我就不会撤离现场!” >>>>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不顾水泥横梁压来 胸前护佑幼小生命 ==

杜正香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教师

“挖出来了!挖出来了!杜老师找到了!”震后一直守候在南坝小学校门口的老师和家长们围拢上来。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杜老师今年才48岁,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小心挖,注意保护杜老师的遗体。”这句话在搜救人员中互相传递。>>>>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先救的是学生 可爱女儿却远去 ==

刘宁 四川省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更多详细

人物事迹

== 多措并举 疏散学生保安全 == 教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成都三中、十一中

2008年5月12日下午。时钟的指针快指到两点半的时候,位于红星路旁的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从午睡的朦胧中醒来。院长曾琴在一楼和保健医师商量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曾琴忽然感到头晕。在二楼,正准备叫孩子起床的李老师听到楼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以为是辆大卡车刚刚开了过去。“不对,是地震了!快带娃娃走!”曾琴马上反应过来。

“衣服不要了!不要了!危险!”

老师摇醒了孩子。3岁以上的孩子从床上爬起来,裸着身、赤着脚,在部分老师的带领下跑出教室,迅速下楼。大多数老师,甚至炊事员、保育员、卫生员都跑进了小班教室,六七十个两岁多的孩子还等在床上———他们年纪太小,跑不快,大家抱起就往外跑。“还好,以前做消防演习的时候练过,还比较有秩序。”曾琴告诉记者。>>>>更多详细

第五篇: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人物事迹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名)

郭明义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王文珍(女)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青河镇居民

毛陈冰(女)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

刘 丽(女)福建省厦门市名悦休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原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许月华(女)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

厉 莉(女)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助理

王振治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新城大队安监中队民警

董 明(女)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营北社区居民

王文忠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记

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贵州省毕节市个体工商业者,原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颁奖词:

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识。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

典型人物:许月华,“板登妈妈”,用爱撑起一片天

事迹:许月华,人称“板凳妈妈”,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乡,1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在她12岁时也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许月华没有上过一天学。就在母亲去世那年,为谋生计,她偷偷跑到铁路上捡煤渣,不幸被火车轮夺去了双腿。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角板凳支撑着,学习一手一步地向前“行走”。每天天没亮,她就开始练习。深夜福利院的人都睡了,她仍不肯休息。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许月华终于重新学会了“走路”,成为福利院编外保育员。许月华同志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责任公民,荣获央视2010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

许月华和她的“孩子们”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0名)

邰忠利(姓名加黑框)(蒙古族)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5939部队67分队班长,代理排长

王茂华(姓名加黑框)、谭良才 王茂华生前系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系王茂华的岳父,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村民

冯思广(姓名加黑框)生前系驻济南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2大队正连职飞行员

纪长秋(姓名加黑框)生前系吉林省石油化工厅服务公司工人

甘占恩(姓名加黑框)生前系青海省湟中县羊圈中学初一(2)班学生

旦增尼玛(藏族)、仁青达瓦(藏族)旦增尼玛系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5)班学生;仁青达瓦系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三(1)班学生

刘兴元、刘贺龙(姓名加黑框)父子 刘兴元系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乡黄庄村村民;刘贺龙生前系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南陶管营小学学生,是刘兴元的儿子

曾庆香(姓名加黑框)、刘 薇(姓名加黑框)(女)曾庆香生前系在京务工人员,原籍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刘薇生前系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记者

胡文传 安徽省长丰县岗集镇大窑村村民

吴菊萍(女)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

颁奖词: 舍己为人!你们,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舍生取义,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在天地之间奏响了义字正气歌。

典型人物:吴菊萍,“最美妈妈”,勇救坠楼女孩,成就最美妈妈

事迹: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

吴菊萍和妞妞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0名)

刘延宝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村民

王文彬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龙家店镇汪上村村民

孙东林 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 影(女)广东省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常德盛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 李 影(女)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

唐中和 湖南省新宁县丰田乡庄丰村乡村医生

马国林(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马昌村村民

丁新民(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郁林 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教师、德育室主任

颁奖词:

一诺千金!你们,以诚信为本,诚心做事,诚实为人,捍卫的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准则。你们有良知,讲良心。无愧天地,无愧他人!践行的是人间大道,守护的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

典型人物:孙东林,哥哥的承诺

事迹: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六),在京、津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驾车带着妻子、三个儿女和26万元现金从天津出发,准备赶回老家过年,同时给先期回汉的农民工们发放工钱。次日凌晨行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顾不上安慰年迈的父母,在腊月二十九将工钱送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由于哥哥的账单多已找不到,孙东林让农民工们凭着良心报领工钱,还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信守承诺,被人们誉为“信义兄弟”。

孙东林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

杨善洲(姓名加黑框)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何祥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沈 浩(姓名加黑框)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马军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林管站职工

庄仕华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孔祥瑞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李文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村民

王争艳(女)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

文建明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张雅琴(姓名加黑框)(女)生前系江苏省镇江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

邓前堆(怒族)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邵春亮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退休教师)、少数民族预科班顾问

颁奖词: 恪尽职守!你们,对事业虔诚执著,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风向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你们,是民族振兴的脊梁。

典型人物:邓前堆,“索道医生”,用他的一份坚持造福一方

事迹:在云南怒江流域有一个村寨,叫做拉马底村,这个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索道成为来往两地的桥梁。邓前堆是这个村的医生,为了给群众看病,他常年溜索横跨怒江两岸,用坚守换来了百姓健康,因此也被称为“索道医生”。

邓前堆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1名)

孟佩杰(女)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

王冬梅(女)甘肃省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村

张蕾(女,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学生

王 欣(女)、顾金钟夫妇 王欣系大港油田总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顾金钟系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海滨派出所民警

曹阳飞宇 福建三明学院外语系学生

陈 九(女)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皇甫街道前皇甫村村民

杨德碧(女)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村民

李建珍(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工人

王现伟 安徽陆军某预备役师步兵一团副参谋长

朱清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矿务局河滩沟矿二采区退休职工

陈礼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96401部队高级工程师

颁奖词:

大爱无声!你们奉行的孝道,你们展示的爱心,是百善之首,是人性之基。你们为国尽忠,为人尽孝,彰显了炎黄子孙的人性之美,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的孝心爱心,感人肺腑,感天动地,续写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华章

典型人物:孟佩杰,“最美女孩”,带着妈妈上学,坚强女孩撑起破碎家庭 事迹: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团员。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

孟佩杰和她的妈妈

下载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的力量人物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治的力量----- 2009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又有一批这样的年度法治人物,用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行动推动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位目光犀利的检察官,有了一位柔情执法的法官,有了一......

    道德的力量

    道 德 的 力 量 魏岗学校七﹙1﹚班胡海燕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道德的力量》。 阳春三月,春风浩荡,也有一个人名字,恰似春风一般吹开人们的心扉,温暖人们......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李泉林前不久,中央一套热播了一阵《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我昏天黑地地跟着看,看得慷慨激昂。作为大秦初期,制定和坚决贯彻一系列定国安邦的法律法规无疑是绝对正确的。......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心得体会 8月24日周四下午,公司为我们开展了《道德大讲堂》的报告会,由传统文化协会的宋老师风趣幽默的给我们讲了三个小时的《道德的力量》,宋老师深入浅出,引经......

    诚信及其道德力量

    诚信及其道德力量 ——观《信义兄弟》有感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做人亘古不变的准则。所谓诚信,墨子这样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话如其人,墨子终生坚守“信’这个字。“人类最不道德......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丛飞,男,中共党员,生前为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丛飞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颂先生的关门弟子,一直刻苦钻研小品、哑剧、口技、魔术、模仿等方面的技艺。刚到深圳的时......

    道德的力量大全

    《道德的力量》 道德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2007年9月,首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李明素等53人当选......

    关羽人物事迹(推荐)

    关羽的人物事迹 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败走麦城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华容道义释曹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 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