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时间:2019-05-13 15:3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第一篇: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为了指导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结合前期开展工作具体情况,根据川城乡治办„2○11‟111号及《罗江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及指导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此规划。

前言

自2009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城乡面貌得到全面有效提升。通过对“五乱”的有效治理、城乡结合部的全面整治、场镇风貌及新农村民居环境的改造,农村生态垃圾处理的良性循环,环卫保洁工作的长效运行,各种规章制度,乡规民约的健全完善,使得镇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差距越来越小,人居环境逐步进入了一个街面整洁、绿水蓝天、环境优美、规范有序、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形象。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化”(即清洁化、程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七好”(即垃圾 1 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治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的评价体系标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坚持不懈、综合治理、巩固成效、拓展提升、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二、工作回顾

开展城乡整治以来,我镇共计对集镇、公路、村庄等公共区域清理清除卫生死角158处,共清运至县垃圾处理场垃圾252吨。对广告、店招、规范整治196处,清除牛皮癣、乱贴、乱画、乱拉192处。拆除乱搭乱建棚架,构建筑物128户,规范占道经营169户,治理车辆乱停乱放317余次。规范停车画线500平方米,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425户,发放各类卫生、环保、爱卫等宣传资料31395份,投入800余万元对场镇风貌、建筑立面、人行道、排污、绿化、光亮、环卫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整治。投入300余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对我镇罗桂路沿线,长堰村、星光村共260户民居进行了徽派风格的新农村建设风貌的全面整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落实,在镇财力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了环卫经费的投入,确保人员、环卫设备、清运费用等经费的保障有力。三、五年规划

1、二○一一年:继续以抓“五乱”为重点,坚定保持整治成果,以集镇、公路沿线、村庄、堰塘沿线为重点区域,确保卫生干净整洁,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有效运行,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以 “五十百千”示范村为窗口,以点带面,示范一点,带动一片。

2、二○一二年:以集镇、村庄及示范村为依托,由场镇到农村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在卫生清洁的基础上,向纵深及立体空间发展。对乱拉、乱接、乱挂、乱画等现象进行跟踪监测,发现一起,纠正一起。重点对集镇、公路沿线及公共区域建筑立面的卫生进行网格式排查。并把空间卫生列入长效管理机制。

3、二○一三年: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改厕改水项目”“交通建设项目”“人居聚居规划”等项目,进行项目捆绑,资金整合,一村一品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农村环境的“四清”工作。全面有效推行“四改、五通”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推广沼气建设、道路建设、庭院经济建设。健全完善农村生态垃圾处理的有效运行、全面开展。健全完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的长效机制。

4、二○一四年:重点打造及规范集镇及公路沿线绿化功能,以拆墙造绿,景观增绿为工作重点,规划场镇区域绿化效果,增加花台、花园、草皮植被、景观树、绿化树、绿 化隔离带等绿色设施。严格控制建筑物及建筑小区的绿化红线及绿化比例。在原有 “五十百千”示范村基础上,争取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示范村”等创建示范活动。

5、二○一五年:广泛大力开展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广泛培养公民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个人讲卫生,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氛围,形成“要我干卫生变为我要讲卫生”的基本理念,在广大群众中形成“讲卫生、懂礼仪、有修养、有道德”的乡风文明习惯,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广泛开展“卫生之家”“文明之家”“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开展舆论监督,公开曝光,对违背卫生文明和公民道德的言行予以批评和教育。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及“爱卫”常识,确保“五乱”长效不反弹,家居庭院干净整洁,公共卫生自觉养成。乡风文明全民倡导,精神文明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二篇:环境五年规划

环保五年规划发展历程

编者按 伴随着一个个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的实施,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作者从“七五”计划开始参与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编制工作,亲身经历了环境保护计划发展的各阶段。文章将8个环境保护五年计划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读者有所借鉴。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过全系统和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近40年来,环境保护计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从局部进行到全面开展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从上个世纪70年代编制国家第一个环境保护规划开始,我国已经编制了8个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现作简要回顾。历史回顾

一、探索阶段(1976~1985年)

这一时期,国家在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编制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环保计划中一些环境管理要求和污染治理措施,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阶段编制的环保计划基本属于污染治理型计划。

(一)“五五”(1976~1980年)计划:起步编制国家第一个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由此开始孕育发展。按照原国家计委《关于拟定十年规划的通知》的要求,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于1975年5月编制的第一个环境保护10年规划提出了5年内控制、10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总体目标。其中“五五”计划提出的环保目标是:大中型工矿企业和污染危害严重的企业,都要搞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的北京、上海、天津等18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黄河、淮河、松花江、漓江、白洋淀、官厅水库、渤海等水系和主要港口的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所改善。

从国家环境保护10年规划实施情况来看,“五五”期间,国家提出的5年内控制、10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保护目标,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污染的决心和良好愿望。但由于在制定环保规划目标时,低估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治理污染的艰巨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性,致使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二)“六五”(1981~1985年)计划: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82年12月,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独立篇章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篇章提出的环境保护具体要求是:建设项目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新建工程防止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分期分批地抓好老企业污染的治理,“三废”排放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控制长江、黄河、松花江、淮河、渤海、黄海等主要江(河)段、主要港湾水质恶化的趋势,保护好各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和漓江、滇池、西湖、太湖等风景游览区水域的水质。“六五”期间,工业污染治理成绩显著,城市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控制。但是,国家“六五”环保计划未形成正式的独立文本。

二、发展阶段(1986~1995年)

这一时期,国家在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编制思路上有了重大变化,注重将环境保护从各层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保计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开始显现。这一阶段编制的环保计划基本属于污染防治型计划。

(一)“七五”(1986~1990年)计划:环境保护计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国家“七五”环保计划的编制,突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强调不同地区和行业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环保目标。注意经济区、城市群和乡镇企业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注重环境管理制度在环保计划中的重要作用。确定51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并提出19项城市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及相关计划指标。国家“七五”环保计划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作为一个独立的篇章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国家“七五”环保计划的实施基本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污染控制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一时期,环境预测和环保规划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环保规划的编制程序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一时期的环保规划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规划的编制还缺乏统一的规划编制大纲和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大多数环保规划还停留在宏观目标规划层次上。

(二)“八五”(1991~1995年)计划: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国家“八五”环保计划的编制,特别注重将环境保护从各层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强调环保计划指标的可分解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充分考虑强化环境管理和依靠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国家“八五”环保计划主要目标、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八五”期间,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始得到应用。首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环保规划编制大纲,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有较大提高,为进一步真正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提高阶段(1996~2005年)

这一时期,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编制工作有了重大突破,首次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环保计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提高。这一阶段编制的环保计划基本属于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型计划。

(一)“九五”(1996~2000年)计划:首次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九五”计划提出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和两大战略: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九五”计划重申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并提出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创造条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从此,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并于同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这是国家环保五年计划第一次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二)“十五”(2001~2005年)计划: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国家“十五”环保计划的编制,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十五”期间,编制并实施了《“十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解计划》,确定了6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分解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城市。国家“十五”环保计划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计划确定的指标没有全部实现。

四、创新阶段(2006~2015年)

这一时期,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有了重大创新,首次由国务院以文件形式印发各地区、各部门执行,环保规划已经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这一阶段编制的环保规划基本属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型规划。

(一)“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在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过程中,国家环保总局起草的《“十一五”环保工作思路》于2005年5月25日和2005年6月16日分别向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并经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专题听取关于环境保护五年规划思路的汇报,这在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为统领,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着重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指标由国家分解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量化考核,保障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并明确重点的工程项目和规划实施的资金渠道,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主要目标、主要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等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别是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首次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污染减排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点。

(二)“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

与以往的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相比,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历史定位,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重大战略任务的统筹安排。在规划指导思想上,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规划编制机制上,更加注重开门编制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公开选聘前期研究承担单位,开展网络征集意见和问卷调查,开展各地规划编制调研和座谈,广泛听取各行业各领域专家学者有关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内容上,提出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和保障城乡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的主要目标、主要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分析与思考

回顾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每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计划都有新思路、新进展、新举措、新突破。经过近40年来的不断探索,环境保护规划的理念和机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从污染治理型规划向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型规划转变;二是从编制程序

不规范、衔接协调不力的规划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规划转变;三是从宏观指导的预期性规划向可分解、可操作、可考核的约束性规划转变;四是从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的规划向注重实施过程的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的规划转变。

总体上讲,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已经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环保规划的地位不断提高,规划的作用不断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不断深入,规划编制的水平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规划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指导环保工作、强化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环保规划编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环境保护规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互融合得还不够密切,规划对改善环境质量的定位还不够突出,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机制还需要优化,规划的投资保障机制还未有效形成,规划实施的环境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机制还有待完善。在实施“十二五”和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工作中,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的编制水平和实施效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河沙镇环境综合治理

河 沙 镇 环 境 综 合 治 理

工 作 汇 报

今年以来,我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为关键,以改变环境面貌为重点,结合我镇申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卫生场镇工作的开展,精心组织 科学规划,全力实施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制定行之有效的执行方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成立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据我镇环境卫生的现状,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整治方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倡导全民参与,共建美好河沙。

二、明确目标,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结合灾后重建工程、联盟河整治项目及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等工程的开展,以创建升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卫生城镇为契机,美化场镇,打造板桥村居民新村点、新立敬老院、桥墩村唐家湾农家乐、王家场村四亮点,巩固遂武路、河梓路两线。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门前三包制,落实各村保洁长效机制,组建义务保洁队

伍,实行流动红旗制度,实行流动现场会议,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

三、全面贯彻落实,镇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我镇行动速度较快,力度较强,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实施场镇风貌整治工程。我镇在进行场镇危房加固后,投资100余万元,拆除违章搭建600平方米,整治场镇风貌200户,栽植行道树250株,绿化场镇3000平方米,修建栅栏200米,安装路灯18盏,设置垃圾库15座,清除垃圾15万吨,硬化场镇断头路1200平方米,硬化市场和街面10000平方米,统一改造控制场镇建筑立面,规范车位、广告牌位十多个,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初步实现了停车归点、经营归市、街面整洁、绿化合理、文明有序的目标。

体现革命老区文化、观音文化和农业产业化特色,增强集镇的集聚功能。

(二)实施场镇污水治理工程。镇政府经多方协调争取,计划投资250万元,建立场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集中收运设施,彻底改变场镇脏、乱、差形象。

(三)实施遂武路、河梓路沿线美丽乡村工程。投资210万元,在沿遂武路、河梓路的1800余户农户统一实施风貌整治,组织农户实施“两池六改”,设置垃圾库,开展移风易貌

活动,规范农户言行,建立公路沿线美丽乡村走廊。8月底实现栖凤村、井碑村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的亮点打造,建立保洁长效机制。

(四)实施企业节能减排治污工程。对砖瓦厂、屠宰场、养殖企业强制实施技改,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废水、废气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护蓝天、碧水。

(五)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全镇先后硬化和升级改造道路30公里,硬化桥面21米,建成了5条共计2.5公里长的硬质街道路面,达到了三道分开的要求;建成栖凤街菜市场,开展栖凤河道清淤工程,实施煤改气工程;农房风貌改造1777户,开展六项清理6916户,改厨、改厕、改圈258户,拆除危房和乱搭乱建150户,新建沼气854口,发展庭院经济596户,清运垃圾20万吨,整治臭水沟2.5公里,修建入户道路135户(共6.5公里),入户道路和院坝硬化132户;

(二)环卫设施和队伍建设逐步完善

我镇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垃圾处理场1个、生活垃圾收集库60个、生活垃圾中转站2个,整修公共厕所2个,购置果皮箱30个、生活垃圾清运车辆4台,场镇固定环卫工人26名。各村充分发动五保、低保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各村村道路的保洁工作中来。

(三)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有所提高

此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广大村(居)民文明卫生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他们由不理解、驻足观望,到拍手称快,主动参与,为乡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也为今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9年8月27日

第四篇:富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前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继续深入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造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对于促进我市“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城乡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镇在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去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人居环境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我镇属于偏远乡镇,经济欠发达,各地在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我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以治理城乡环境卫生场镇容貌秩序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升场镇基础设施水平;着力开展对全镇人民群众城乡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卫生文明素质,以争创环境优美示范镇为目标,着力提升发展环境质量,为推进我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全镇城乡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自2008年10月全省启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经过近3年的共同努力,富全镇着力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全镇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较大改善。特别是2010年全省开展“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后,富全镇作为示范镇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持续治理“五乱”,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9年-2011年上半年,全省城乡环境的基本情况是:第一,全镇垃圾清运扫与处理工作取得进展。第二,全镇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治理工作也开始起步,一批县乡道路(舒富路、新金路、蒲余路)小康住宅和农村“改水、改厨、改厕”等建设项目逐步开展,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改善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第三,公路环境得到改善。重点对以路为市、占道经营、占道堆物进行清理,切实加强对路面、路肩、护坡进行清扫和养护。第四,开展了“文明进万家,道德红黄榜”等活动,形成了“讲卫生、懂文明、有修养”的良好风尚,居民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县城、乡镇建设起点低、基础差、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许多环境设施等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给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二是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市民卫生习惯和意识与城镇的发展不相适应,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三是“五乱”治理有待深化。城乡结合部,场镇周边卫生死角未切底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没有达到目标治理。

四是场镇、村庄容貌有待改善。场镇、村庄容貌还有待规范,特别是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塑造,没能展示小城镇形象。

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城乡环境改造,城乡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基本达到垃圾解决好,环境美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门前五包落实好,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验收,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实现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1、环境治理指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 %,水质达标率 %,秸秆综合利用率 %,沼气普及率 %。

2、基础设施建设:村道沿线24小时保洁,建设垃圾中转站 个,集中处理生活垃圾达 %。硬化 公路,改造政府机关公共厕所。

3、居民素质提高:大规模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和完善居民行为规范,开展“文明进万家,道德红黄榜”、“七进”、“除陋习、树新风”等活动,形成村民自治的良好风气。

4、健全完善机制:明确主管部门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责任,健全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环卫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区环卫队伍力量,按照国家定额配齐配足城区清扫保洁人员,并且结合各地实际,成立乡镇环卫所,解决好乡镇环卫人员、办公地点和经费等问题。明确各村辖区责任。各个村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应落实辖区负责制,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下,组织社区、村社,搞好辖区内的集镇、社区、背街小巷、居民集中居住区、农村环境治理,以及交通、市场、河道等规范管理,加强乡村容貌整治,努力实现清洁化、秩序化目标。

主要任务:

一是抓好场镇市街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各相关责任单位要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抓手,重点治理街巷、居民区、集贸市场、公路、公厕、稻田、堰塘的垃圾和杂物,加大公厕改造力度,配备专人进行日常清扫,提高保洁水平,解决场镇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以增亮为重点,严格控制建筑工地扬尘、企业烟尘治理全面达标,搞好路灯设施维护;以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管理,清理广告乱贴乱画,对集贸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严格做到坐商归店、或在线内规范经营、划行归市、摊点归区;要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臵车辆停放区域,规范车辆停放(车辆必须线内有序停放、车头朝向一致)和行车秩序;加大对市街行道树的管护力度,社区要落实专人、落实责任对市街路灯和行道树的管护工作,要因地制宜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规范集镇建设行为。

二是抓好村庄庭院清洁美化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围绕控制农村水源污染,突出抓好“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五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和“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工作,全面推广和普及沼气利用。重点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清理道路、河道、沟渠中的杂物,对村庄道路、场地、房前屋后、厕所定期清扫,保持村庄整洁;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家禽粪便污染;开展庭院环境治理工作,搞好庭院绿化美化,着重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着力发展庭院经济;突出抓好小型供水、生活饮用水处理和垃圾收集设施建设,重点治理污水乱排,继续坚持“村收集、镇集中、区清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三是抓好生态绿化工程。扎实抓好机关、场镇、院落的绿化工作,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实行单位划片义务植树责任制,坚持包栽、包管、包活,加强村庄植树绿化,完善场镇出入口绿化,完善干线公路、水库两岸绿化,重点建设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

四是抓好交通干线治理工程。开展“建设文明村、创建安全文明和谐交通环境”主题行动,实施畅通工程,进一步规范动态交通秩序,加强主要道路和路口的交通规划及交通设施建设,加大排堵保畅力度,提高道路资源利用,加强和改善交通枢纽、学校周边、窗口单位等重点部位的交通管理;重点整治公路沿线乱放阻碍交通,影响环境治理的现象,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急弯陡坡、临路村庄、交叉道口等危险路段安全治理和监管,查处占公路晒粮和稿杆的行为。五是抓好群众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环境治理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开展“大手牵小手”行动和“文明新风伴我行”活动,深化 “文明村”、“文明卫生单位” 创建活动,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养成爱卫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集中宣传爱国卫生、爱护环境等常识,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

——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 在环境保护上,坚持源头防止、综合治理方针,以工业污染、城镇污染为重点,综合治理城镇、生活“三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无公害农业基地建设,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

——进一步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宣传标语、网络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卫生常识、治理工作动态以及典型经验等,开展“道德红黄榜”活动,公开表扬对环境卫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公开曝光陋习和不文明现象,营造人人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以城乡环境治理“七进”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好相关评比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村社”、“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明素质,激发和调动群众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障措施

——建立责任追究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居)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细化了工作责任、考核内容和奖惩,对工作不重视、不作为的单位和人员,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坚持“边治理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认真开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会”。一月一次督查会,听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月度工作情况汇报,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促进重大工作有效落实。一季度一次专题会,研究出台具体办法和措施,促进重大问题有效解决。半年一次现场会,选取1至2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的村(社区)和机关单位,组织现场参观学习,总结先进经验,鞭策后进单位,促进长效机制建立。——全面改善环境卫生。把我镇打造为“环境优美示范镇”,切实做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各村做到每社挖1个以上的垃圾深埋坑,规范村民垃圾倾倒行为,实行畜禽圈养,提倡“三改”,做到有效改变村民乱倒、乱扔、乱挂的生活陋习。

第五篇:##镇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2

###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建设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定《###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1)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坚强的思想保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证。

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又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因此,只有当经济高度发展时,精神文明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我乡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群众普遍希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要求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盼望社会安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省委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总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强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努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乡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社会秩序逐步好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提高。但是,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全乡整体建设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事业建设不够配套,脏乱差状况比较普遍;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还个别存在。乡党委和政府必须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变上述状况。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

我省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搞好村乡规划,改善村乡面貌,创造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村乡、文明户活动,大力宣传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典型,破除封建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我乡计划于“十一五”末初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从现在起,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并于基本实现小康的同一时期内,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我乡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1)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形成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新风尚。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成为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带领群众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坚强队伍;农民和乡乡企业职工成为能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高素质队伍;农村青少年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少年;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大为增强;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尊崇科学、讲究卫生、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美德蔚然成风。

(2)乡容村貌普遍改善,努力把我乡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的现代乡镇、村规划充分体现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功能完善、设施共享、城乡协调的要求。全面实施乡区集中排水、供气、供热工程。建成小康样板示范点100户,小康住宅改造率达到96%以上。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建设城乡一体化道路改造工程,建成乡区连接村组的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乡、村主次干道硬化、平整,改造率达到90%以上。实施节水灌区和人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以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为基础,使农民住房和生活条件城市化,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40%以上。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小康村乡建设,实施农村经济带和交通沿线绿化,营造环乡林带、生态片林、小绿地等,乡区绿化率达到30%。加大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加大防洪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实施农村居民点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绿化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乡区集市整洁,服务网点卫生状况较好,“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单位文明服务、规范执法。

(3)文化设施普遍改善,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完善乡文化和广播电视站,建成藏书1万册以上的图书阅览室,在15个行政村建有文化中心。在村级文化室的发展规划中我乡将通过文化站、村团支部共同组织现已建起的文化活动室“室室有活动”,在此基础上,到2017年,全乡各村的文化室80%要达到能满足村民正常开会、学习,设施齐全的高标准、高要求,并逐步巩固、发展、完善、利用。在乡域中心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文化、广电、科普、体育设施。有线电视、电话和电信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90%、90%、30%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3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场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0%。

(4)医疗保健普遍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国家规定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要求。乡卫生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实现每千人拥有医师和助理医师2人以上,每1000人拥有1个以上村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8%,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达到98%,无传染性疾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010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6万人以内。婴儿出生性别比例基本正常,育龄妇女基本享受生殖健康保健。“五保老人”生活标准达到当地农村人均收入60%以上。

(5)教育设施普遍改善,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完善一批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中小学校、农技学校。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与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覆盖面达90%以上。农村师资素质显著提高,90%的幼儿园教师达到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以上学历,80%的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达到专科、本科层次。普及学龄前三年幼儿教育,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人识字率达95%以上,50%的农民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0%,最低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农民党员60%达到初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每村有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6)治安状况普遍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创建“平安乡”、“平安村”为重点,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治安安全村”标准。无流氓恶势力、非法宗教势力、非法民间组织、各种多发性违法犯罪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发生。农村交通干道和乡、村道路安全畅通。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1)有重点、分层次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要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各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进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进行民主法制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结合全党在农村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在全乡持续进行农村现代化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联系实际,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任务,增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自觉性,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增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自觉性。

(2)紧密结合小城乡建设搞好乡村环境建设。要认真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乡村环境建设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编制、完善乡村体系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调整、改善乡村布局,提高城乡化水平和乡村建设水平。配套搞好水、电、路、通讯、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公共设施的共享性。建立乡村环境管理队伍,健全管理机制,严格依法管理。认真控制和治理污染,着重解决乡村垃圾处理等问题,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硬化”、“净化”、“美化”、“绿化”目标。

(3)制订并实施农村文化、广电等事业发展规划。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乡区文化、村居文化。加强农村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乡广播电视站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引导,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4)制订并实施农村教育、卫生、体育、科普等事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创建教育强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方面增加对各类教育的投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村各类卫生投入,加强乡卫生院建设,建立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全科医疗服务,严格办医资格标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断完善乡计划生育服务站、人口学校和村计划生育室,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和服务。努力创建体育强乡。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制止乱葬乱埋和建造“建筑性”坟墓。

(5)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好上级主管单位,加强乡派出所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坚持开展禁毒禁赌斗争。推进小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开展创建“平安乡”和“治安安全村”活动。加强乡司法所建设,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和普法教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6)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组”、“文明户”活动。要把创建“文明村乡”、“文明户”活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逐步推进,不断扩大创建面,努力提高创建水平。要与提高城乡化水平这一战略相适应,着重抓好创建“文明乡”,带动“文明村组”、“文明户”的创建。要把创建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强乡村环境建设等工作相结合。计划生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抓好创建“文明户”活动,使我乡文明户达到全乡总户数的90%以上。要推动文明村乡示范点提高创建水平,发挥示范作用。

四、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党委、政府要从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在此基础上,要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分工作计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同时,确定一名主要负责同志,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给各村及乡属和驻乡单位,加大考核力度。健全工作机制,提高队伍素质。要坚持改革的思路,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和资助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探索公益型和经营开发型并举的路子。

(2)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乡属和驻乡单位,保证全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逐年得到实现。坚持分类指导,在全乡形成滚动推进、全面创建文明村乡的工作格局。同时认真、及时地了解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及时表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创建文明村乡先进单位,推广它们的经验。

(3)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本村精神文明建设负主要责任。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并作为对村两委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分阶段进行考核。

“十五”期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进一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使我乡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污染治理和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乡容村貌有明显改观。

下载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环境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梁山镇中心小学五年规划

    梁山镇中心小学 教师2011--2015校本研修五年规划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和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

    河沙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河 沙 镇 环 境 综 合 治 理 工 作 汇 报 今年以来,我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我镇申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卫生场镇工作的开......

    综合治理五年工作规划

    XX局综合治理五年工作规划(2012—2016)今后的五年,XX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 刘玉梅 一、自身状况分析 我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冶金分校毕业。1999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这十几年中我一直从事电类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一直以学生为关注......

    五年规划(本站推荐)

    科教科规划2004年是我院的第一个“科技学术”年,也是加快我院的医学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实现追赶、跨越、创一流医院的新一年。“科技兴院”是我院的一贯宗旨,也是医院发展的硬道......

    五年规划

    我的五年规划一堂主讲“十二五”规划的时政课让我更了解我国现期的国情和更好的把握国家发展的脉络。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它决定着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水平是......

    五年规划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和其他学科一样,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关于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教材使用的要求,推动......

    五年规划(定稿)

    汇中五年 铸就辉煌 我们汇中人的家园--河南汇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10088万元,是集种兔养殖、肉食品加工销售、有机饲料生产销售、有机蔬菜生产销售、裘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