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5: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

城投,“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

作为城投人,提起城投公司,我们都为之自豪。因为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为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为功劳卓著。

然而,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急剧膨胀,2010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增长及其连带风险受到了广泛关注,信贷政策调整措施不断出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城投公司的融资偿债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多变的融资政策,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城投公司如何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资金矛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缩短“阵痛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融资形势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变化

2010年伊始,政府已将清理、整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纳入议事日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称,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2010年6月,国务院针对市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问题,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要求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等,这对各融资公司是个严峻的考验。

同时,由于我国面临防通胀、保增长的严峻形势,4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2.8%,创18个月新高,M2增速回落至21.48%,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加息预期节节走强。

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9.5万亿元,2010年下调至7.5万亿元,同比下降21%;2010年5月10日,中央政府又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各百分点至17%,据17.5%的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预计冻结资 1

金3000亿元。整个宏观政策形势都不容乐观。

(二)信贷政策变化

2009年银监会就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提出“三条红线”,尤其加大了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监控力度;按照银监会“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流程,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6月底完成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自查清理,不规范的一律进行整改、重组、保全;银监会年内将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现场检查,纳入银监会2010年现场专项检查的重点,对银行所开展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草组、风险管理、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检查。

各银行等金融机构明确表示将主动加强融资平台贷款规模控制,力争将政府融资平台客户贷款余额控制在年初水平。并提出在新政策出台前,未经总行业务主管部门核准同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新上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已批准同意、尚未签订合同的一律不得签订合同或发放贷款,存量贷款加快回收保全。

银监会明确严格控制对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机场设施新开工项目的贷款,严格控制自由现金流不足,主要依赖政府补贴或担保偿还贷款的新开工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属于“三农”、社会事业、节能减排范围,但不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内的新开工项目贷款。

各银行要求保障项目资本金和完善担保条件,补充完善融资要件,对合规性文件的要求提高。银行对资金的使用调度控制严格,严禁资金使用用途变更,如发现资金用途不符且存在打捆嫌疑的,将会采取提前收回贷款的措施,等等。

这对完全依靠政府担保,没有足够现金流,融资要件不齐全,合规性文件不齐或后补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的城投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城投公司现状和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偿债机制,负债率逐年增高。

城投公司对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依然是“老四件”: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土地出让、国债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含外资)参与城市建设的尝试较少,到资本市场上融资更是少之又少。

当前全国投融资平台的总体负债水平都相当高,负债率普遍超过80%或者更高,已令各方担忧其将威胁到经济安全。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约相当于GDP的16.5%。而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额才约为l万多亿元。一些城市 的城投公司实际上是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借债公司”,因此继续靠负债融资不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资金的需要,而且城投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威胁。

(二)缺乏形成稳定现金流的经营主业

由于城投公司是市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所从事的基本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没有收益,政府划拨的资产大多是一些非经营性资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向平台注入不实资产“滥竽充数”,根本起不到资本金的作用。导致一些投融资平台中存在着资本金不足或资本金不实以及抽逃资本金的现象。

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完全面向市场,打造自己的主业,形成稳定现金流,单一的依赖土地来获取偿债资金。这些公司偿债来源大多是建立在土地价格上涨预期基础之上,但如果地价下跌,土地出让困难,还款就会发生困难, 将直接导致公司进一步的融资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乏弱,此时必须依靠政府对城投公司的扶持才能逐步解决。

(三)地上、地下特许经营权问题

对大多数城投公司而言,城市地下管网和地上户外媒体可以成为城投公司收入的一大支撑,可形成稳定现金流,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未能明确授权,产权主体不清晰,经营主体模糊,在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加以经营和管理时,未能实现地下管网和户外媒体特许经营权垄断和专属的地位,将直接导致资源的流失和经营业务的亏损。

(四)运作不规范,管理模式滞后。

大多数城投公司都无法摆脱地方政府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项目建设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重建设、轻经营,重形象、轻管理,在财政体制上统收统支,资金高度集中。支出大包大揽,不论大小项目,都必须按计划本子执行,即使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经费追加或调整都必须经过计划的调整,周期较长。一方面城市建设项目过分依赖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财政投下去的资金又没人监管,用款单位资金投资效益较差,没有形成可以进行资本流动的循环投资的体制,阻碍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三、城投未来发展思考

(一)实现战略转型,打造城投品牌

城投公司应确立以“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筹还贷、自负盈亏”的市场投融资主体为目标,通过资产整合,逐步将公司公益性资产与盈利性资产进行分离,同时对公司盈利性资产进行整合、形成公司

盈利性产业,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在确保市级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业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经营业务战略转型,形成以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等长效支撑板块,发掘开发建设道路沿线附属设施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新的收益来源。

(二)创新国有资产营运机制,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

城投公司作为城建资金的运行主体、城建资产的运营主体、城建项目的运作主体,对原有城建国有资产,可以由政府收回产权,明确投资主体,授权城投公司代表政府进行经营,使得城投公司可以通过资本这个纽带,以出资人身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或委托管理,充分运用改组、转让、租赁等资本运作手段,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通过对资本价值形态的转化,即通过股权市场的流动、收购、兼并、重组、控股、交易、转让、租赁、拍卖等途径,将潜在的资本转化为活资本,通过资本层面的运作实现资本价值的升值。

(三)多渠道融资,建立稳定的偿债机制

为更好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降低政府及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努力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同时,投融资平台应以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信托、企业债券、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潜在的投资者,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

(四)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投融资平台的信用体系与政府的信用体系密切关联,投融资平台信用出现问题,必然将影响政府的信用体系。对此,投融资平台应加强资金统筹,做好现金流和债务分析,建立债务和信用风险的识别、预警、报告和防范体系。

(五)树立市场意识、资产意识、效益意识、全局意识

1.市场意识:城投公司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国有投资公司,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化管理就意味着市场化运作,经营行为必须在市场游戏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经营业绩最终还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城投公司必须要有经营理念,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切莫把自己弄成“第二个建设局”。

2.资产意识: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商品进行经营,而城市是国家的是市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投公司经营的都是国有资产,因此,城投公司在运作中应努力使之保值增值。

3.效益意识:城投公司运作项目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市场运作”,既然是政府行为,就说明其运作的项目大多具有公益属性,而公益性项目就必须更多地注重社会效益,但市场运作,又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城投公司运作项目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4.全局意识:经营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两条腿走路,它绝不是城投公司一家可以完成的。因此,城投公司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加强与规划建设、财政、土管局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沟通,大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我们深信,经过城投公司不懈的努力、探索、追求,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城投公司依旧是“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第二篇: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本站推荐)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投放大潮和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之后,2010年初,一场规范和排查地方投融资平台(即城投类企业)债务风险的行动在全国展开。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提出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城投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完善、规范现有运营模式,在完成政府各类建设任务的同时真正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答的问题。

一、城投类企业发展现状

所谓城投类企业(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融入资金后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城投类企业经过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数量急剧增加,规模逐渐壮大。

(一)城投类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追本溯源,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现实原因在于实行分税制以后可支配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出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即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法满足需要,而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后,地方政

府可以通过此类平台公司广泛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缺口。因此,城投类企业的诞生和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首先,从融资功能来看,城投类企业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突破经济建设中资金短期不足的瓶颈,在政府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融资、建设乃至经营,为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了“合理”途径。其次,从偿债来源来看,城投类企业一般是以地方财政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尽管建设所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大多属于非经营或准经营项目,企业内部收益无法形成偿债来源或者无法完全满足偿债需要,但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可以使周边土地实现增值,并吸引企业入驻获得税收。因而从地方政府大的循环上来看,在较长的期限内是可以实现平衡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城投类企业通过大规模信贷推动所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投类企业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1、个体实力较弱,政府资源分散

以往城投类企业大多为承接贷款而设立,大多单纯利用政府担保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压力。因此,政府在企业建立之初对资源的调配往往缺乏通盘的考虑,优质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不同的投资公司甚至不同的行政单位中,没有发挥出协同效应。这样建立的城投类企业大多资产规模较小,缺乏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很低甚至长期亏损;同时,由于近年来政府大规模的城建投资计划不断上马,作为融资和项目实施的主要载体,其承载的融资压力巨大,自身资产负债

率通常很高,甚至超过财务风险警戒线,资产质量不断下滑,部分开始出现偿债困难。

2、融资渠道狭窄,后续资金有限

由于原有城投类企业净资产规模有限,缺乏良好的财务形象,可通过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上市等方式实现融资、企业较少。因此,许多中小型城投类企业往往只能依赖于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缺乏持续的融资渠道。这样的负债结构和融资渠道,使得融资成本通常较高,城投类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极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约束机制,也难以借助公开市场做大做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公司职能单一,缺乏持续经营动力

原有城投类企业往往因单个或某类政府投资项目而设立,仅承担该投资项目的融资及建设职能,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投资和建设,没有经营性资源,也缺乏持续经营动力。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城投类企业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仅仅承担政府投融资平台职能,资金使用效率偏低,没有考虑企业下一步的滚动经营。

二、破解发展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当前国家调控形势和企业自身现实问题,城投类企业如何发展下去,做实做强企业,归根到底还需要自身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架构,创造真正盈利模式来得以实现。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破解融资难题

城投类企业要充分发挥地方融资平台作用,通过推动所在区域的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的资金瓶颈,不再过度依赖于政府支持,通过利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未来投资经营的资金。除银行贷款外,可充分发挥直接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在初期可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后期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逐步向好,通过选择适当时机上市融资,顺利实现资产证券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地区大规模、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

(二)创新经营模式

要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资源利用开发,通过推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子公司为核心”的融资模式,进而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和项目运作模式,通过对各类项目分类管理,理顺投入与产出关系,实现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对于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以及政府委派的重点项目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模式,以市场化行为规范项目运作,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确保了企业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收益。对于可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的公用项目,建设完成后可积极申请政府特许经营权,探索企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有效途径,建立顺畅运行的企业运营模式,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

(三)实现持续发展

跟随城市发展步伐,果断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寻求政府支持,将现有分散管理的存量国有资产整合在一起,秉持现代公司理念,进行专业化的运作管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资产重组,淘汰劣质资产,调整资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建立有效体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企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三、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浅析

作为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都将面临作为一个企业所必需回答的战略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重点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延伸,公司持续经营和现代化管理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

(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城投类企业在顺利完成政府交给的投融资建设任务,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使客户、员工和股东都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努力做到“模式领先”,“资源持续”和“能力最优”。

三者之间,模式最为重要,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商业逻辑,它解释了企业需要创造的核心价值。作为投融资平台的城投类企业存在的最大意义,实际上就是融资模式的创新。“模式创新”对于未来城投类企业发展来讲外延将会更大,将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建设和融资领域,更要涵盖企业未来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模式和收入模式的创新,寻找能够

带来持续收益,创造与现有业务互通互补的商业模式,支撑企业未来的成长等诸多内容。

其次是资源和能力,这二者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源”指的是广义的资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包含了未来各种资源的储备,资产结构的可持续,资产总量,结构和收益水平的可持续性,以及战略性资源的进入和非核心资源的退出。“能力”指的是企业能否面对成为一家现代公司的挑战,不仅是指开展业务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而是在强调构筑能力的各种要素,无论企业开展何类业务,在观念,体制机制,知识技能和学习创新上的能力将会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

从城市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城市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再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总会有饱和的周期,城投类企业应该紧跟城市发展阶段,从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开发,逐渐过渡到区域综合开发,再到城市软件配套“现代服务业”经营开发,从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逐渐演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商,到服务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城市发展综合服务商”。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保持现有核心职能的基础上,业务循环逐步扩展,力争涵盖投融资平台“四大核心任务”,即“投资建设”、“融资创新”、“城市开发”、“资产经营”,在不同发展阶段,布局不同的业务发展群落。一般来讲业务群落的第一层面是拓展并确保核心业务的运作,确保当前的核心业务,能为企业带来稳定业务营运收入和现金流,培育相关经验和技能,确立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第二层面是通过发展新业务,进入城市开发板块,通过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第一层面

业务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层面是开创未来的事业机会进入新兴业务板块,创造未来5-10年有生命力的业务,能够与一二层业务互动,形成独特竞争力。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转型,还需要在细节问题上不断摸索研究。

(二)保证发展资源的可持续

这里说的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资源储备可持续,包括项目、土地、资金、人员和智力资源储备;第二方面指的是资产结构和管理方式清晰,可持续,即做到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第三方面指的是资产经营的可持续,通过战略投资与资产经营的互动,加强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加强从工程设计到实施的全程成本控制,通过有效经营管理计划与控制,保证合理资产总量和收益水平,加强经营结果与前期对比和项目后评估,建立资产处置与资产重组机制。

(三)优化管理,提升能力

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企业打造百年基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城投类企业由政府特定目的型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能力除了天生的资源禀赋能力,例如与政府的关系、区位发展优势以外,竞争的主要能力都来自于后天培育,这些能力包括如:

通过梳理内设部门组织架构,适应发展需要,明确管辖权属,形成线路清晰、责任明确、专业纯粹的管理脉络,并完善体制机制。完成制

度流程建设阶段性目标,初步形成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以能力定位置;量化指标体系,以责任心、执行力定收入;完善激励制度,全面提高集团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加强“熟前期、懂管理、会理财”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升干部专业技能,培育学习和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智力资源的积累。

如果城投类企业能够较好的解答上述问题,企业将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下属企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形成框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资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影响力显著的公司,在肩负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及战略性投资任务的同时,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形成产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对国内投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国内投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思考

发布: 2004-4-06 19:27 | 作者: 左健/王可 | 来源: 全景网 | 查看: 45次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说法,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中国(不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下同)的投资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发行制度改革和证券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经济仍有望保持快速持续稳定增长,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上升动力。中国股票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两个市场股票总市值尚未达到GDP的50%。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发展空间可以说是非常巨大。基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重组的历史背景,中国的投资银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发行与承销以及企业改制重组、兼并与收购等财务顾问业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投融资的需求会日益旺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民营企业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将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的投资银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将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投资银行业务将以证券承销为主,并购及财务顾问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发行承销业务经历额度制、核准制,以及即将推行的保荐人制度,发行制度的改革对于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证券市场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在市场参与主体间真正构造一种责任明晰、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了股份制、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地位,政策的突破与明确将进一步刺激国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将非常旺盛。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证券承销业务(包括IPO、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的发行)仍然是国内投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完善,投资银行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证券承销狭窄的业务框架,形成了证券承销私募发行、兼并收购、项目融资等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财务顾问收入已与承销收入并驾齐驱。当前,并购重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将成为调整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将迎来一次并购重组的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银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银行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例如,在并购业务方面,专业的投资银行具有完善选择程序、多种类型的价值评估模型,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在适当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并购工具的创新,丰富并购的操作方法,细化深化对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服务的中介,投资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在投资者的筛选,项目和目标企业的筛选,项目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等业务环节中充分发挥信息和资源优势。

(二)投资银行业务在立足国内的同时逐步开始走向国际化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一方面表现为国际投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的进入,国内投资银行将很快面对国外强大对手的挑战。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使得投资银行纷纷以此作为新的竞争领域和利润增长点,这是投资银行向外扩张的内在要求。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和信息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昔日距离的限制再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的屏障,业务全球化已经成为投资银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问题。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客户需求的改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的全球挑战,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企业经营战略国际化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是企业家和投资银行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现阶段,投资银行业应以国内业务为基础,向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为国有经济成份退出绝大部分竞争性领域做出努力。在此过程中,可选择一些优秀的企业推荐到海外融资,一方面可使国际投资者分享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国际投资者了解中国的途径和窗口。提高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信心。

在充分积蓄力量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与各大跨国投资银行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加强与各大跨国投资银行之间业务、信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逐步实现投资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国际业务的开展对国内证券公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国际业务的开展不仅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在与国际性知名企业的交往中能学到他们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促使公司的管理和各项业务尽快与国际接轨。

(三)投资银行业务竞争趋向差异化,业务领域趋向专业化

目前在国内资本市场,投资银行所能够提供的服务手段还较为单一,大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上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经营特色、经营业务趋同则是国内券商的通病。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领先是国内投资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为投资银行专业化分工、用差异化服务赢得客户的业务模式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投资银行的核心作用是为企业实现价值、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竞争将从单纯的某一个承销业务的竞争转变为为客户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业务服务的竞争。投资银行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专长,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业务领域。核心竞争力是证券公司生存的基本依靠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券商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从全球范围内投资银行所提供的服务看,即使是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大型券商在业务发展上也各有特色。例如,美林在零售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方面享有盛誉、高盛以研究能力及大型企业融资业务领域而闻名、所罗门兄弟以商业票据发行和公司购并见长、第一波士顿则在组织辛迪加和安排私募方面居于领先。面对WTO的加入和证券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券商应力争早日在项目融资、企业并购、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专业技术很强的创新型业务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

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专业化的另一个特点。例如在2001年全球资本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国际四大投资银行傲视群雄的竞争能力依然突出,其市场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加强。摩根斯坦利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二,IPO发行市场排名第二;美林则在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三,在证券承销综合排名上名列第一,资产管理业务排名第一;莱曼兄弟公司尽管业务量比其他3大公司要略逊一筹,但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上则独具优势,在固定收入证券交易中名列世界第一,对固定收入证券的研究能力也排名世界第一;高盛公司则在并购与全球IPO发行市场上两项业务独占鳌头,均列世界第一,2001年最大的10起并购交易中,高盛作为财务顾问成功参与了其中8起业务。

(四)投资银行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整合

近年来,由于受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加剧了投资银行业的集中。在这种状况下,各大投资银行业纷纷通过购并、重组、上市等手段扩大规模。例如美林与怀特威尔德公司的合并、瑞士银行公司收购英国的华宝等。大规模的并购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高度集中,形成典型的寡头型市场。

我国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还存在着诸如规模过小、业务范围狭窄、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度竞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变化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国内的投资银行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要更新观念,以市场需求为直接取向,不断优化重组,加快实现从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管理转型,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加强购并重组力度,迅速扩充规模,做大做强各项业务,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公司发展的历程,未来可能的重组途径大约有三条:一是同业合并。第二种是混业兼并。第三种就是与外国券商融合,成立中外合资、合作的券商。

对国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强化相关的业务领域和行业的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服务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对投资银行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迅速提高,期望在所有的行业和所有的业务类型领域都能游刃有余的投资银行实际将不可避免地因不切实际的奢望而走向全面平庸,最终只能被淘汰。因此,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追求投资银行的特色化和专业化经营是理智的选择。而特色化与专业化,又必需以扎实、细致和组织良好的研究工作为基础。

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明确的行业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是实现特色化和专业化服务的基础。这是一个复杂和极需慎重的系统工程,其选择结果不仅对以什么业务领域、什么行业和什么规模的客户作为工作重心有深远影响,也将左右投资银行整体的运作模式。

对于投资银行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的目的、内容和组织方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明确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以投资银行,而不是以经纪业务或其他业务为导向的研究,这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研究所涉及的规模和深入程度、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研究的周期和效率、研究结果的形式、研究的手段,以及研究团队的组织。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从origination和execution两个方面为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支持,是为了“拿得到好项目”和“执行好项目”,因此,研究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面向重点客户群的适当规模的行业研究,以及投资银行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细化,投资银行一旦在部分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应将这一领域作为自己实现行业领先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其他业务的拓展,在保证专业更专的同时实现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

(二)主动进行业务类型的转变

传统的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一直是近十多年来我们投资银行业务的最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全国拥有综合类券商超过60家,拥有通道数接近300个。一方面各个券商为争取质量好、收入高的股票承销项目都使出浑身解数,非市场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同时,由于通道资源有限,在目前IPO市场尚无发行风险、股票发行采用市值配售之时,也出现了买卖通道等现象。

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为券商财务顾问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努力利用这一市场空间,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思路,不仅要把企业推荐上市,而且要以此为突破,为企业提供后续的财务顾问、企业并购服务,同时要大力开拓非上市公司的业务,获取非上市权益证券市场的份额。

在这一方面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与国民经济的走势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的并购潜力在于经济体系已经具有的巨大规模、产业调整与结构升级的势在必行,以及已经着手实施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逐步从多数竞争性行业退出。从1998年到2001年,中国国内并购案至少发生了7000多起,金额达到1250亿元人民币以上,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国内企业的交易有66起,金额为66亿元人民币。据高盛亚洲的估计,中国的并购业务量潜力应该达到1500亿--2000亿美元左右。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我国的并购潜力可能超过此估计。

但国内的许多投资银行显然并未对这个市场的出现作好更为充分的准备。由于特殊的发行制度及垄断高额利润,国内的投资银行队伍普遍疏于对投资银行专业化技术的研究,并购重组本身的高风险及较低水平和不稳定的利润回报率,导致证券公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于承销等业务方面,专业化并购重组投资银行队伍的缺乏,导致金融创新少。国内投资银行以往的业务收入构成显示,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证券发行承销收入,其他创新和并购业务的收入所占比例低于10%,反观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如高盛,其并购与财务顾问业务达到全部收入的1/2以上,美林和雷曼兄弟的比例则占1/3。自身的原因包括缺乏从事企业并购与顾问服务的动力和人才,环境的原因则包括我国的产权制度的制约作用和国企并购过程中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特色。

此外,在这一领域,除开来自传统的国内外投资银行的业内竞争外,各种商业机会也受到更多市场力量的窥觑。在上海,目前针对非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购并,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财务顾问的各种投资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已经超过100家。

在此领域,抢占人才和经验的先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企业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并购专家需要向需求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包括对目标企业的前期调查、项目评估、方案设计、谈判条件、重组策划等。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决定了这一领域只能由专业性很强的机构来统筹运作。在奔驰与克莱斯勒涉及400亿美元的合并过程中,双方聘用的并购专家约有300人,帮助公司确定各自的企业价值、交易方式、交易工具。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短,投资银行在并购方面介入的大型成功案例不多,用于锻炼并购人才实践能力的场合很少,所以,投资银行在并购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这是我们在并购市场开拓方面的一个软肋。积累人才和经验,靠延揽招募,也需培训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小处着手,积极关注民营企业的并购重组是有意义的。虽然民营企业重组的平均规模较小,但可以从中不断积累并购的经验,培养人才,为以后更大的并购浪潮做准备。

(三)提高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塑造团队

未来的投资银行人才将很难像过去一样成为全才,必定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国内、国外、并购、承销、执行、销售、开发)或不同的行业有所专长,才能为客户真正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如何塑造一个具有“能力纵深”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业务团队,是实现投资银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塑造的手段应当包括:业务领域和业务类型的分工,业务操作流程的模块化、标准化以及充分的业务交流,高效率下的较大工作负荷,持续性的培训,严格的考评、有效的激励与维持一定水平的人员流动性的淘汰机制,等等。事实上,单就提高投资银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方面而言,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招聘,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对具有专门优势的机构进行整体并构。但综合考虑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直接成本,引进与培养均应当是不可偏废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实现业务领域、类型和业务环节的分工是在业务实际操作中逐步实现的一个渐进和动态的过程,是建立在团队中各人的业务能力和专长的合理搭配上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命令式分派或个人的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投资银行家将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除此之外,在整个团队塑造中,投资银行家将承担有最重要的责任:以有挑战性的业务激发工作热情、引导对创新业务的投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言传身教的工作中培训、激励与考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一个协作基础上的内部竞争趋势,都与投资银行家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

(四)市场化理念应成为牢固的职业思维

是否具有市场化的理念是未来投资银行竞争的核心。市场化的理念包括对监管的市场化、发行的市场化,研究的市场化(跟踪研究客户感兴趣的行业和企业或价值发现)的充分理解。在现有监管政策环境下,市场化更多的是强调如何面对投资者的问题,监管部门对投资银行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创新也将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以高质量的研究为基础,在市场化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不断催生出有价值的投资银行创新,才可能摆脱亦步亦趋的被动状态,抢占市场的先机。

(五)建立有效的客户培育和管理系统

作为以知识和创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行业,投资银行将同时面对两类客户:为其设计和销售产品的客户,以及购买所推荐的产品的客户。投资银行建立和维持与客户间的长期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护,也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考察。从面对客户来说,投资银行的专业信誉、执业素质(包括技术水准和服务态度)是赢得长期客户的基础。除了在传统的承销过程中体现出的企业评价、方案策划和材料准备等方面的认真和专业外,如何在产品定价时兼顾企业融资客户和市场客户两方面的利益、如何协助企业客户与市场进行良好沟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何建立庞大和有效的销售网络推销品种,都将越来越影响到未来客户对建立长期关系的评价。而从内部的管理机制来说,如何将客户资源管理好,形成有效的业务源泉,是一个很值得考究的方面。投行应当建立起覆盖企业融资类客户和市场投资类客户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辅之以客户分级制度、跟踪调整系统和业务成本的分摊体系,以此作为投资银行核心实力的基础。

(六)积极面对国际化的挑战

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快就要全面开放,境外的投资者和服务商将迅速介入这个市场。国外金融机构大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历经考验,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非常严密、成熟的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竞争策略、竞争手段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如何将国际化运作的先进方法和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如何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有效率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如何塑造出一支既富有国际化理念和职业素养,又务实并适应中国实际的群星璀璨的投资银行家团队,以迅速创造出价值,展现出实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高水平的更残酷的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迫切的问题。

无疑,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为全面地考验投资银行的实力和技巧,而对于我们后发的中国投行而言,这个竞争将更多的考验我们的意志、智慧、敏锐和自我扬弃的勇气。随着中国企业更大规模地进入世界舞台,中国的投资银行也必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为这一历史性进程添上值得书写的一笔。

第四篇: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武汉城投公司 王芳

一、城投融资平台发展概况

我国早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依靠于财政的直接投入,资金来源除国家划拨资金外,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与超常规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极不匹配,建设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地方政府财力无法承担。1991年,随着政府新一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活动须按照公司制运行,地方政府不能再直接实施具体工作,为有效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各大城市均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平台,即城投公司。为增强城投公司筹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将供水、供气、道路、桥梁、土地等城市基础设施、财政资金、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注入到城投公司,使城投公司资产规模和现金流均达到融资标准,再辅以政府承诺、担保,实现多渠道融资,并将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008年6月份以来,在国家40000亿元投资政策的刺激下,各家商业银行均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提供贷款,各地城投公司真正繁荣起来。

城投融资平台的建立、政府资源的资本化(土地资本化、政府支出资本化)是原有体制框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政府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的主渠道,客观地说,在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城投公司能够最大范围筹集资金,有效缩减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缺口,为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二是城投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最大限度吸引民间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建设领域,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三是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及各部门能够将其掌握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资产、自然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四是政府的建设职能可以得到有效整合,使投资、融资、项目规划、运营管理、项目维护和监管等重要职权统一到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促进政府从“全能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

尽管城投公司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融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等原因,城投公司在发展运作中逐步呈现暴露出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一是城投公司虽然是独立法人单位,但其经营决策和财政政策受制于地方政府,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投资决策等制度不健全,导致边际不清,主体定位不明确,缺乏独立经营能力;同时,承担的大部分项目为城市公益性项目,收益率低,自身偿债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二是地方政府通过为投融资平台企业提供显性或隐性担保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融资规模急剧膨胀,所融资金已脱离当地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出现过度融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政府流动性危机和支付危机。三是金融机构对各级城投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城投公司债务风险集中爆发,也会引起金融机构的强烈震动,危害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目前,整治地方政府融资乱象迫在眉睫。一方面,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导致自身债务负担过重,有可能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融资代言人的各类城投公司,其缺乏预算约束,几乎不计成本地吸收资金,导致整体资金利率水平水涨船高,进而引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所以,城投公司在为基础建设融资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成为资金市场的嗜血者或搅局者,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二、城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方向

为有效遏制和防范伴随各级城投公司所产生的风险,2010年6月以来,随着国发19号等文陆续下发,国家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等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各类融资行为做出了限定,公益性设施与土地整理贷款停止受理。对于企业发债等直接融资行为,国家也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一个没有或欠缺自我盈利能力的城投公司,很难再获得金融机构的顺畅支持。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军分析称,城投公司既是实体公司又是政府控制,资本金非常单一,基本是以土地资产做担保,一旦出现土地储备不足或价格下降,其生存岌岌可危。这一先天缺陷,导致目前融资平台的角色不可能长期持续。2014年5月20日,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6月24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中央决算时表示,目前基本摸清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提示。将密切跟踪和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并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政府预算统一管理。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相濡以沫的 “缘分”将因这份改革意见的出台而走到尽头。换句话说,目前全国数千家城投公司将迎来一场变革:它们将不再是政府的融资平台,不再被允许为政府融资,而是将变为纯粹的企业。基于此,城投公司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就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模式而言,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可以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往前走一步。即按照国企改革的要求,对这类企业实施规范化的改革和重组。

第二种模式是,往后退一步。即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目的实体,目标就是专门做政府的公益项目,就是要和政府财政百分之百捆绑在一起,出了问题由政府兜底。针对政府公益项目建设任务的轻重程度,目前,全国大约10%至20%的城投公司可以采用此种模式,这些“退回去”的公司可能将是未来发行市政债的重要载体。当然,未来《公司法》可以作出一些必要的适应性修订,赋予此类公司一定的法律地位,以便于未来的政策更有针对性。针对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剥离后的生存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城投公司接下来会按照市场原则自然优胜劣汰。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军则建议,城投公司转型,首先需要划分清楚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界限:对于政府,仍然可以承接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继续承接地方基层设施建设等工程,由政府购买服务;但在内部管理上,则需采取公司体制建构,从管理上与政府脱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城投公司要想成功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打破原有的部门多头管理旧体制;要以 “注入经营性资产、赋予经营城市职能、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为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要加快从以融资为第一要务的贷款机器向产业经营实体的公司化转型,加快以项目为导向的建设经营性平台向投资控股型的集团化企业转变,以满足快速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武汉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思考

武汉城投集团作为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和市政府城建投融资运作平台,主要承担武汉市政府下达的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及相关的资金运作,负责所属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武汉城投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适度举债、超前建设”的工作思路,依托政府信用,立足企业资产,开发城市资源,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先后建成了轨道交通一号线、武汉长江隧道、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武汉三环线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开发武汉新区,推进土地储备和开发,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功能、拉动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自国发19号文等文下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融资形势日趋严峻,对武汉城投公司项目建设、存量债务还本付息以及未来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在当前形势下,武汉城投公司面临着要尽快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经营和承担政府职责之间寻找平衡,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寻求公司的长期发展,实现城投公司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根据目前的形势以及武汉城投公司的状况,武汉城投公司要实现市场化转型和良性发展,必须用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一是紧紧抓住政府投资决策体制改革和融资管理模式创新这两大要素,承担政府发债主体的功能,并负责建设、管理、运营好城市基础设施;二是促进企业市场化发展,盘活企业经营性存量资产。

(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应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过程中,一般来说,城投企业参与项目的价值链有规划前期、项目评估、融资、方案设计、项目招标、工程代建及监理、运营管理。上述价值链环节中,对于城投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是前期规划。城投公司作为项目出资人,应努力参与规划条件和方案的制定,研究项目投融资方案及盈利模式。二是项目评估。在既定的规划条件和方案下,城投公司应对技术方案、工程造价和财务分析等可行性方面深入研究,既要满足功能性,也要重视设施的经营效益。三是融资。作为投融资主体和项目法人,资金筹措是城投公司责无旁贷、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的责任。其融资的能力主要受银行贷款能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多种形式的项目融资、政府财政资金等的注入力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方面的能力决定各类城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今后政府选择发债和项目建设运营主体的重要考虑因素。武汉城投公司要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就要着重发展项目投融资方案及盈利模式等项目策划能力、融资能力及运营能力。

(二)大力发展企业经营

1、保持原有主业良好运行

武汉城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盈利的企业作为支撑的。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所熟悉和擅长的主营业务,尽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兼顾多元化。目前,武汉城投公司的主业是水务、燃气、房地产,转型过程中,仍要坚定的保持这些行业的继续发展。

2、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应该考虑相关多元化

相关多元化策略指的是城投公司利用企业在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累积的技术经验和授权经营的公用事业类资产等,进一步经营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热、电、水、通讯、公共交通、停车场、相关户外广告媒体、公园等,提供相关公用事业、旅游、会展、物流、广告等服务,获取较稳定的现金流。另外一种是利用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如工程管理等各种专用知识、技术,对外提供工程代建、工程项目管理、园林绿化、环保工程建设和咨询等业务。由于这类业务的相关性较大,所需启动资金量较小,较易取得成功,而且在风险上还能与房产开发等业务形成互补。

非相关多元化是指进入与区域建设和经营不相关的业务,如贸易、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金融等,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摆脱城市建设开发类业务的局限。这方面业务由于与城投公司的资源能力等关联性较小,所以成功的概率不大。以非相关多元化方式拓展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比较特殊的资源或者机遇,同时具有十分雄厚的实力。此外,绝大多数城投公司都有一些对外投资,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和参股投资,大多集中在金融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领域,或者与区域产业导向相关的业务,但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从目前国内已经成功转型的城投公司的业务拓展路径来看,大多是业务都是沿着土地一级开发价值链进行纵向的前后向延伸以及相关多元化发展而来。也有部分企业凭借其独到的资源、机遇和雄厚的实力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的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多是企业所进行的非相关多元化尝试都不太成功,最后还是以土地开发价值链领域为主。

目前,武汉城投公司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时,已经涉足了上图中大多数行业,其中,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日趋成熟的为“相关多元化”产业以及“向前价值链延伸”的产业,并尝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向后价值延伸”产业以及金融业、风险投资等行业尚未涉足。武汉城投公司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策略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相关风险。一是对目标行业市场充分调研和前景分析:主要包括对目标行业充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理性分析;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分析。二是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群的定位:主要包括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策略;新产品的定位及策略。三是科学判断盈利能力:主要是指按照评价企业商业模式的指标,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进而找到影响企业商业模式质量的相关因素,完善企业的商业模式。对城投公司业务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宜未雨绸缪,忌临渴而掘井,如忽视风险控制,则有可能导致转型失败,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

3、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战略学家波特认为只有持续时间超过10年的战略,才是真正的战略,少于10>年的战略目标只能称为企业愿景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目标。武汉城投公司目前的战略目标是从2009-2015年,时间幅度为7年,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平均5年),已不算太短,但是从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武汉城投公司应该制定中长期战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4、由“多元化导向”转变为“品牌化导向”,实现服务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

一是以资产为纽带,形成母子公司之间面向市场的协调、配合关系。

重点突出母公司战略规划、项目策划、投资决策以及集团能力的决策中心的职能定位,强化子公司项目实施、计划管理、建设管理、资产经营的执行职能。进一步实施投资经营型的管控模式,清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上下界面”,使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与控股子公司的“专业经营”相分离,集团层面专注于战略方向和整体规划,子公司层面更专注于提高竞争优势、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

二是采用内部市场化方式,使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联通。

随着集团经营重心的转型与业务板块的整合与调整,各个子公司之间将随之形成一个新型的资源配置关系,可以建立一个内部交易机制,以相对市场化的方式来明确与规范这种关系。一方面在集团公司的统一调动下形成同向联动。另一方面以市场方式在子公司之间形成契约关联,从而构建一种步调一致、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以“市场内部化”和“内部市场化”的定价手段,达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尝试管理与服务的外向输出。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同质化竞争的日渐激烈,武汉城投公司需要依靠集中的资源、优质的产品服务质量和所创造出的社会效益成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武汉城投公司在项目组织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时间经验,可以进一步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强化其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综合能力,打造几个具有市场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的服务管理品牌,让武汉城投公司在其涉足的产业和服务领域内获得良好的市场认同感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尝试输出管理与服务,实现品牌的价值延伸。

5、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

企业和人一样,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思考。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较快的环境下,武汉城投公司不能仅仅埋头做事,沉入具体事务中,还要有专门的机构组织相关理论研究和分析,以支持公司战略的管理、实施,随时把握企业方向。同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随时会改变和影响我们现有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模式,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企业要随时关注和学会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指导公司经营方向,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利润。(报送单位:常德市国资委办公室)

第五篇:城投公司发展

根据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大开发、大开放”的总体思路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提升大环境、加快大开发、达到高水平”的工作基调,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整合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扩大融资范围和规模。

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的关键是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整合利用体制,实行资源整合利用的主体公司化运作。为促进资源整合利用迅速发展做出重新整合城投公司的重要决策,这无疑对资源整合利用,投融资体制改革,按市场规律经营城市资源、推动经济与社会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创造了良好条件。城投公司作为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和投融资主体,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立足创新、科学发展。

一、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必须培育经济主体

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等同于经营企业,城投公司必须组建成经济实体,代表政府作为出资人,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为城市资源整合利用和城市建设融资和投资。一是使政府掌握了主动权;一方面较好解决了过去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无专门机构管理,致使城市的公益性、基础性、引导性、长远性和非盈利性的项目,难以找到资金,即使有项目资金,配套资金的缺口也很大的难题,形成了城市的公益性、基础性和带动性的投入由政府筹集的专项资金解决,经营性投入的土地,房地产等盈利项目做支撑,两者互为补充的呼应机制,从体制上保证了雪球越滚越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实现了政企分开。城投公司是市场主体,将来不需政府担保就可独立引资、融资、借贷,独立开展经济活动,摆脱了政府的无限责任。二是突破了资金瓶颈,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引入了市场机制。原城投公司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一,则运动员与裁判员一体,难以引入市场机制。现城投公司与政府职能部门分离,则推进彻底的招投标,产生了1>1的效应。

城投公司实行城区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经营项目公司化运作势在必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港口、码头等设施不允许外商独资,铁路、公路、电力等设施必须由中方控股外,其它建设市场都可以放开。城投公司在城市建设上要打破一元化体制,广泛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完善招标、投标办法.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资源的经营者、项目经营权受让人。这种运作方式,有利于明晰产权和利益关系,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有利于项目融资,形成“借钱——生钱——还钱”的良性机制,减轻政府建设

投入的压力;有利于明确城区资源整合利用经营责任制,确保城区资源整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

二、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是城投公司投资经营的方向、主导产业和任务

——建平台:建资本平台。将资本金规模做大,资本金质量做实,项目资本金充盈,无形资本做出名气。真正体现资本平台强大的吸贷实力,可信的偿债能力,生机勃勃的经营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城投公司信用评价等级,扩大信用额度的目的。网络平台:建立包括信息、人才、关系、营销等体系完善,运转畅通,工作有序,高效的平台。要有引人、引商的政策平台;有引资、引财的项目平台;有兴事、育人的机会平台。

——做融资:要围绕“金融性开发”的理念,在以下范围探索融资。银行信贷;债权融资: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证券市场融资;盘活存量融资:实施专营权有偿转让;土地批租融资;发行建设债券融资政府财政投入;各项市政设施的规费收入;政府投资所形成的基础设施资产注入抵押融资;政府收储的土地直接注入融资;BOT融资;国际银团、财团融资。

——抓经营:地产经营。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批租,政府集中统一供应土地等手段,采取“熟地”出让,招标拍卖的市场运作机制,实行“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供地模式,确保土地受益归集到城投公司用于城市建设。房产开发经营:对规划面积大、投资需求多,开发建设周期短、且收益颇丰的项目可参与投资经营。存量资产经营:通过区政府授权城投公司,实施以融资和再建设为目的的存量资产经营。权益经营:即对城市所有无形资源,包括广告位、停车位、城市设施冠名权、路桥通行费、各种地方专项基金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管理,每年专项注入城投搞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建设的同时,使城投公司的项目资本金不断充实。提高融资经营能力,重大项目经营,通过融资,将资金投入于大型公益性、非公益性、经营性项目当中,实现经营收益,对外和其它投资经营。对投资回报率高,化解风险措施可靠且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可采取独资、合资、股份等方式投资经营,同时积极探讨在金融、证券、电子信息、制造业、旅游业等领域,拓展投资经营项目,实现快速发展。

——搞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旧城改造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建材销售。

——促管理:要改革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全面推行“招投标”,“代理制”,“交钥匙工程”等运作方式,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经营、重形象、轻管理弊端。城投公司自身建设与管理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要在战略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诚信管理、成本管理、员工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方面实施体系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模式,以“竞争式确权、契约式经营、承诺式抵押、挂联式分配”的权、责、险、利四式机制,规范工作和经营管理行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证适应发展的需要。

施建设,体现城市资本营运的联动和整体效应。要实行人本管理,把城市美化、绿化、亮化作为事业来办.作为产业来经营.营造适宜市民居住、生活的城市环境。真正体现城在林中,房在花园中、人在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三是出台配套政策。这是政府调控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制订出台政策措施,让企业平等、自由参与城市经营,实行政策从宽、手续从简、服务从优,为城市建设主体排忧解难,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具体来讲,要实施全面招商的鼓励政策和投资优惠政策,对引资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在土地供应、所得税、行政规费等方面对投资者予以优惠;实施财政扶持和金融倾斜政策,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贴息等扶持。要特别强调城市资本营运的收支监管政策。必须坚持市直各部门城市资本营运的所有收入归市财政,进入市财政帐户集中投放于城市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要在确保市直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提下,按照“谁创收,谁受益”的原则,由创收部门申报建设开发项目,用于各类建设项目的滚动发展。

四是要建立起强有力、高智慧,专家型的决策议事机构,确保政府城市资源整合利用意志畅通、到位。

五是要千方百计的努力建成诚信政府和诚信城投公司。1.建立责任明确,多元主体的投资经营还贷和偿债机制.保证随用随贷,能贷能还。2.城建资金的监管机制和债务预警体系,控制债务风险,加强对工程投入成本审计,调动城投公司获取最佳投资效益的主动性、开拓性,防止政府与城投公司在项目建设上“心离心”、资金管理上“背靠背”。城市资源整合利用和城市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就资源而抓资源,就整合而抓整合,就建设而抓建设,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在城市资源整合利用和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下四条原

则:第一、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规划不仅仅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纲”,更是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的根本依据、重要内容和首要方式。规划水平高低、是否科学等决定一个城市的命运。为此,要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紧规划、慢建设”的原则,按照“绿化重于建筑,环保重于开发”的要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要拿出资金用于城乡建设规划的制定和修编,保证了规划的高水平。为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加大依法执行规划的力度,坚决避免领导意志就是规划和人为改变规划、破坏规划的现象发生,使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经或和发展的“基本法”。第二、必须坚持高标准建设。具有独特风格、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建设,是城市形象和城市吸引力的直接体现。因此,对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终身负责制和监理制,做到没有创意的建设不准开工,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予验收,发现质量问题从严追究责任,不符合“生态市、园林城”要求的坚决纠正,从而保证了设计的高标准和建设的高质量。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拓宽改造道路,新建住宅,兴建一批标志性工程,提高了城市品位。第三、必须坚持高效能管理。经营城市首先要经营环境。按照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要求,围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目标,积极开展“四消除、五整顿”和大规模的拆扒建绿活动。同时,采取拆墙透绿、拆违造绿、苗圃集绿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绿化面积。市场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坚持边建设、边保护、边发展、边治理,对可能给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不许参加竞标和建设。第四,必须坚持高效益经营。城市是生产力最活跃、资源最富集的地主,只有通过经营城市的手段才能挖掘出这些资源的潜力,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下载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投公司发展历程解析

    浅析我国城投公司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面临巨大压力。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设投资和管理模式,盘活城......

    关于城投公司2021年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城投公司2021年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东星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关于城投公司2021年改革转型......

    关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的思考**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应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政策大趋势、经**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城投学习心得[模版]

    《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一书,我对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的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结合书中具体案例分析,......

    城投赞歌

    城投赞歌 用一个词来赞美城投 那就是顽强 历经五年的艰苦岁月 终于有了今天的辉煌用一个词来赞美城投的领军者 那就是高瞻远瞩 他们睿智而犀利的目光拨开阴云,刺破苍穹 科学......

    创建城投集团企业文化思考建议

    创建城投集团企业文化思考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根本,体现企业的形象和素质。组建新的城建投资集团企业客观要求我们同步构建城投企业文化,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确立规范的......

    寻标对标心得体会(城投集团公司)

    “全员寻标对标”活动心得体会 ( 工程科:陈玉华) 根据集团公司印发《潍坊城投集团“全员寻标对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公司组织开展了向优秀工作者学习的“全员寻标对标......

    市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建议

    关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转型发展的建议 市政府: 今年9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