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512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规范项目后评价工作,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投资[2008]295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桂发改投资[2011]27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以下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在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一年后,运用科学、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项目后评价工作是服务于投资决策,是政府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项目的前期决策、实施过程、运营情况以及效益和影响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与决策时确定的目标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根据需要,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技术实施情况进行专题后评价。
第三条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适用本办法。
财政性资金是指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外安排建设资金、各类财政专项基金、政府授权举借或担保融资资金、地方政府债务、国债转贷安排的项目建设资金、其他财政性资金、政府配置的土地储备或特许经营等,投资建设方式包括直接投资(含补助资金、贴息资金)或资本金注入。
第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 项目后评价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发改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住建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共同组成项目后评价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后评价工作小组),后评价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后评价工作小组对该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工作。市发改委为后评价工作的牵头单位,并依托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中心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日常工作。
第六条 成立“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后评价中心”)专职负责项目后评价工作组织管理工作。后评价中心为常设机构,由市发改委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后评价工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选择后评价项目,组织或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开展后评价业务,监督和指导其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三)通过后评价工作,提出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管理、投资决策、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或调整提供依据;
(四)建立健全后评价相关制度,完善后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后评价信息反馈和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后评价结果,对问题严重的项目,提出责任追究建议;
(五)跟踪监测后评价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六)承办市政府交办的项目后评价等有关工作。
县级发改部门负责同级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对象和内容
第七条 我市项目后评价应注重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对改革和完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和统筹协调社会民生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符合下列情况之
一、应当作为后评价的备选项目:
(一)投资规模1000万元及以上且以直接投资方式使用有财政资金的项目;
(二)投资规模3000万元及以上且以资本金注入方式使用有财政性资金的项目;
(三)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或对行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指导意义的项目;
(四)对今后政府投资决策及项目管理有重要借鉴意义的项目;
(五)对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型投融资和运营模式,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示范意义的项目;
(七)跨县区、跨流域、工期长、投资大、建设条件复杂,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方案调整的项目;
(八)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规模较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及其他弱势群体影响较大的项目;
(九)使用中央补助投资和市级财政性资金投资数额较大且比例较高的项目;
(十)实际决算金额超过项目概算或初步设计批复30%的项目;
(十一)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及舆论反响强烈的项目;
(十二)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委托或市政府决定进行后评价的项目。
第八条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审批管理:项目立项决策、可行性研究、用地、规划、环评等前期准备。
(二)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勘测设计、投融资方案、招投标工作、开工准备等;
2、实施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工程实施及管理、竣工验收评价等。
(三)功能技术:主要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营情况、组织管理等。
(四)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安排及管理使用情况等。
(五)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环境保护等。
(六)公共效益: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影响评价和项目与社会相适应分析等。
(七)主要经验、教训、措施和建议等;
(八)委托人委托的其他需要评价的事项。
第三章 后评价方法和程序
第九条 项目后评价主要采用逻辑框架和对比分析等办法进行评价。
(一)项目后评价采用逻辑框架法进行综合评价。即通过对项目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项目后评价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即对照项目可研时所确定的宏观目标和直接目标,以及工程技术、财务和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管理效能等指标,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和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价的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和横向对比。
1.前后对比。通过项目实施前后相关指标的对比,用以直接估量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
2.有无对比。通过在项目周期内“有项目”(实施项目)与“无项目”(不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用以度量项目真实的效益、作用及影响。
3.横向对比。通过同一行业内类似项目相关指标的对比,用以评价项目的绩效或竞争力。
(三)项目后评价应遵循工程咨询的方法与原则。第十条 后评价工作小组每年10月份,研究提出下年度项目后评价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印送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
第十一条 列入后评价年度计划的项目单位,应当在市人民政府下达项目后评价年度计划后2个月内,将《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自评报告》(见附件1)和《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一般性评分参考标准》(见附件2)按程序报送市后评价中心。
第十二条 在项目单位完成自评报告后,市后评价中心根据年度计划,委托具备相应评估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资质不低于 可研编制机构资质等级)开展后评价工作。
市后评价中心不得委托参加过同一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工作的工程咨询机构承担该项目的后评价任务。
第十三条 受委托的工程咨询机构应根据本办法和后评价项目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组建满足专业评价要求的工作组,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受委托的工程咨询机构要按委托要求,根据业内应遵循的评价原则、工作流程、质量保证要求和执业行为规范,按照拟定的后评价工作方案,独立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第十五条 工程咨询机构在开展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中,应重视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在后评价报告中予以客观反映。
第十六条 对在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后评价机构应当及时向发改部门报告。发改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或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七条 项目后评价工作完成后,具体实施的中介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见附件3),《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成功度综合评定表》(见附件4)对政府投资项目成功度进行评分,并将项目后评价报告和成功度评分结果于7个工作日内按程序提交,由市发改委组织验收。
市后评价中心应及时将验收后的评价报告报市后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及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后评价工作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 市发改委、后评价中心负责建立项目后评价信息库,对备选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结论、项目整改进展等进行系统管理。制定后评价工作信息反馈机制,每月编制信息专报,及时反映后评价工作进展。
第十九条 工程咨询机构应对项目后评价报告质量及相关结论负责,并承担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的保密责任。工程咨询机构在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如有弄虚作假行为或评价结论严重失实等情形的,根据情节和后果,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列入项目后评价年度计划的项目单位,应当根据项目后评价需要,认真编写项目自评报告,积极配合承担项目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开展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地提供项目前期及实施阶段的各项正式文件、技术经济资料和数据。如有虚报瞒报有关情况和数据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根据情节和后果,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项目后评价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
市发改委根据委托开展项目后评价合同向承担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工程咨询机构支付评审经费。取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后评价收费标准颁布前参照项目评估收费标准执行)。承担后评价工作的工程咨询机构和人员不得向被评价单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章 后评价成果应用
第二十二条 市发改委将后评价成果,通过后评价信息系统及时呈报政府,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要切实加强信息引导,确保信息反馈的畅通和快捷。
第二十三条 后评价中心通过项目后评价工作,认真总结分析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原因,将成果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不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项目后评价成果(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应成为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以及项目审批、项目管理的参考和依据。《项目后评价报告》应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企业在新投资项目策划时,应参考过去同类项目的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相关文字材料应附在立项报告之后,一并报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新项目立项后,应尽可能参考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随 9 项目进程开展监测分析,改善项目日常管理,并为项目后评价积累资料。
第二十五条 项目业主单位应根据项目后评价报告指出的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第二十六条 市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住建委、国土局、环保局、审计局及行业主管部门,按各自的职能和程序对项目后评价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未按要求实施整改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项目后评价中发现违反政府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相关职能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处理,视情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区县政府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后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发展和改革委会员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附件:1.《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自评报告》编制大纲
2.《钦州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一般性指标评分标准》
3.《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4、《钦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成功度综合评定表》
第二篇:无锡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无锡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2011年01月26日 17时01分 40 主题分类: 计划物价
“政府投资”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1]6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无锡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市级政府投资的监督管理,提高市级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江苏省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由市级以上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其资金来源为:
(一)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
(二)政府非税收入安排的建设资金;
(三)政府融资及利用国债用于建设的资金;
(四)转让、出售、拍卖国有资产及其经营权所得的国有资产权益收入;
(五)其它政府性资金。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以下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或运营一定时间后,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与项目建成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需要,也可以针对项目建设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评价。
第五条 项目后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二章 工作职责和范围
第六条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改委)负责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汇总政府投资项目总结报告,选择后评价项目,制定项目后评价计划,印送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
(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后评价业务,指导和监督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通过后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管理、投资决策、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或调整提供依据;
(四)建立后评价信息反馈和发布制度,对问题严重的项目,提出责任追究建议。
第七条 符合下列情况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当作为后评价的备选项目:
(一)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二)对政府投资决策及安排新项目有借鉴作用的项目;
(三)政府投资大、工期长、建设条件较为复杂以及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方案调整的项目;
(四)政府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项目;
(五)有必要进行后评价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对项目立项决策、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工程竣工和投入运营等过程的总结评价;
(二)从工程建设目标、技术能力目标、项目直接效益目标、外部及间接影响目标等方面,对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三)对项目在工程技术、财务效果、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管理架构和运营活动等方面实际达到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四)从影响项目持续运行能力的内部因素、外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对项目目标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评价;
(五)主要经验、教训、措施和建议等;
(六)委托人委托的其他需要评价的事项。
第三章 工作要求
第九条 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初步)验收后两年内,向市发改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竣工财务决算尚未批复的,待决算批复后,根据决算批复意见对《项目总结报告》作调整补充。
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总结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根据需要按适当比例选择后评价项目,制定后评价计划。
第十条 项目后评价业务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价中介机构承担,参与过同一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工作的机构,不得承担该项目的后评价任务。
第十一条 承担项目后评价业务的评价中介机构应当独立开展工作,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的相关内容,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提出《项目后评价报告》,同时承担对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的保密责任。
第十二条 列入后评价计划的项目法人,应积极配合评价机构开展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地提供项目资料,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三条 政府性投资后评价成果可供发改、财政、规划和建设等部门作为编制有关规划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项目后评价报告》可以作为政府投资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对于在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评价机构应当及时向市发改委报告。市发改委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或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五条 项目后评价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支付。承担项目后评价业务的人员不得收取评价费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区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价管理可参照执行。江阴市、宜兴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规定。
第十七条 实行代建制的政府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由代建单位履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相关职责。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苏府〔2015〕112 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实施程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苏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一)全部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二)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总投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类别主要包括:
(一)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乡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
(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涉及民生的公益性项目;
(三)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信息化工程、现代服务业等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
(四)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五)政府投资建设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苏州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市行政区域外进行的援助建设或者合作建设项目除外。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申请国家、省和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
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储备、政府决策、部门审核、资金使用、建设实施、稽察监督、竣工验收、资产移交、后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第七条 市发改委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投资建设计划编制及执行、项目审批、稽察监管、项目验收、后评价等综合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计划编制及执行、投资概、预、决算的评审等建设全过程中资金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对纳入审计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的预(概)算执行情况、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市国土、住建、规划、水利(水务)、园林和绿化、环保、国资、安监、档案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监察局对涉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各部门进行行政监察。
行政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活动中,应当依法保障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发展建设规划,有利于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城乡统筹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要求。
第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投资管理的规定,禁止边报批、边勘察设计、边施工。
政府投资项目严格遵循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
第二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库和投资建设计划管理。第十二条 市政府各主管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全市发展规划和项目情况,于每年9月底前向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提出所属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申请。
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联合审查,经审查后列入储备库的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府投资决策时应优先考虑。
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于每年11月底前完成更新入库。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对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实行共管共享。
第十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法人名称;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周期;
(四)项目总投资、投资总额;
(五)资金来源;
(六)使用单位名称;
(七)项目进展情况和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分为续建项目、新建项目、预备项目三种计划类别。续建项目是指已开工建设,延续到本计划的项目。新建项目是指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设条件具备,能在本计划内开工的项目。
预备项目是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尚不具备在计划内开工建设条件的项目。预备项目在计划内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的,经市政府批准后可转为新建项目。
第十五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在编制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时,原则上应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的原则。
第十六条
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在衔接政府预算及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上,通常于每年2月底前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的编制工作,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市发改委应当及时下达计划。
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项目投资总额或增减政府投资项目的,由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共同制定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当政府投资总额在执行中有追加时,应优先安排列入投资建设计划的预备项目。
第十九条 市发改委在编制下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时,应先会同市财政、审计、住建、国土、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市政府审议。
第三章 项目审批管理
第二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一般依次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
第二十一条
应急工程、抢险救灾工程可以直接报批实施方案;总投资在三千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在前期手续齐全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报批初步设计和概算,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可行性研究和必要性论证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报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委托符合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初步设计和概算应当委托符合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编制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深度和要求。
市权限内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丙级及以上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
第二十三条 市发改委在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估,并出具论证意见;也可根据项目类别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四条 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资源消耗大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会、征询会等形式,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当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咨询。
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矛盾纠纷或有可能 影响社会稳定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二十五条 市发改委在批复初步设计和概算前应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也可根据项目类别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
第二十六条 总投资概算未经市财政投资评审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市发改委不予受理。
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经市发改委批准后,市有关部门方可办理施工招投标、供地等手续。
政府与其他出资人共同投资的项目,各方资金应当按照协议规定及时到位。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概算超过批准的总投资估算10%以上的,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制定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按规定重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八条 市发改委委托中介机构评估、评审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受委托中介机构不得向项目建设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发改委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项目建设单位。本办法所称建设单位,是指包括政府投资项目统一建设管理单位、项目自建单位、代建单位、项目法人单位。
第三十条 非经营性和多个项目在同一地块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推行代建制。对拟实施代建制的项目,市发改委应当在确定代建单位前,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及相关管理部门对代建单位资格进行审查。
本办法所称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实施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
第三十一条 对申报拟采用全过程代建或建设阶段代建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市发改委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代建方式和代建单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费应当纳入项目总投资概算。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项目(含实行代建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依法实行招投标并按规定备案登记。
市发改委在批复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依法出具招标核准通知书,明确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
第三十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市发改委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编制施工图预算。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确定招标标底,不设标底的,应当确定招标控制造价。招标标底和招标控制造价应当控制在施工图预算限额内。
第三十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建设。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确需变更的,由市住建局、财政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市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备案管理和资金调整管理。对于边实施边办理变更手续或者先实施后补办变更手续的政府投资项目,市住建局、财政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可不予受理。
第三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资金调整手续10日内,向市发改委申报办理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手续。
市发改委依据市财政局批准的资金调整方案,出具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通知书。对于未办理初步设计和概算变更通知书的政府投资项目,市财政局、审计局仍以原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作为竣工决算审核(计)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编制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报市财政局审核后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后可延长期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半年,有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延长期限可另行确定。未经批准无故延期的,市财政局可停止拨付后续资金。
对列入审计项目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审计局报送完整的竣工决算资料,经审计后方可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第五章 项目稽察管理
第三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当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和项目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完工后三个月内办理工程验收手续,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竣工决算经市财政局审核和市审计局按规定审计后,方可办理项目验收手续。
未经项目验收或者项目验收不合格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交付使用,使用单位不得接收。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工程验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建成后,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建设单位办理涉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消防、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建设档案等专项验收的活动。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验收,是指市发改委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执行、招投标文件及其合同、工程验收和整改、竣工决算以及项目试运营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稽察考核,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活动。
第四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完工并基本符合项目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应当在一年内主动向市发改委申报办理项目验收手续(行业有特殊规定者除外)。确有困难的,经市发改委批准后可延长期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代建项目由代建单位根据合同向市发改委申报项目验收。市发改委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项目验收,并出具项目验收鉴定书。
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于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及时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建设单位非产权单位,应当根据市政府明确的入账单位,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第四十二条 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验收后两年内向市发改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为项目概况、实施过程概述、效果和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目标和可持续性及主要经验教训、结论和相关建议等。
市发改委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总结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按适当比例选择不同类别的后评价项目,制定后评价计划并执行。
市发改委对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或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验收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即采用科学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对项目前期准备、实施过程、运营情况及其影响效果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提出项目后评价报告的过程。市发改委委托中介机构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各县级市(区、管委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五条 市发改委将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情况,适时对本办法进行调整。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合肥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合肥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强化投资责任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含国债资金)和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三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范围是公益性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 政府投资分为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投资补助、转贷、贷款贴息等方式。本办法适用于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投资补助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采用转贷、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其管理按照有关办法执行。
第五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制度,依法批准的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是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储备的 重要依据。有关部门应以此指导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储备和管理。
第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列入计划的项目应当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
第七条 市发展计划部门是本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
市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财务决算进行审核、管理和监督。
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准备、概预算执行、竣工决算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市监察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廉政建设实施监督。
市建设、规划、国土、环保、建筑业管理等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行政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应依法保障政府以外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凡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
国务院、省政府对使用中央和省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项目的申报和确定
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应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审批开工报告。
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可合并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规定需要上报国家、省审批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进行初审后上报。
第十条 拟申请政府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由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项目建议书;
(三)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三)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选址和用地的初步方案;
(五)项目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还贷的初步方案;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七)环境影响、交通、文物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等初步分析;
(八)建设进度初步安排;
(九)结论。
第十二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项目建议书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征求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意见,并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政府。对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报市政府前应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对市政府审定的建设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建议书,并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规划部门提出的设计条件、国土部门的用地预审意见、环保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其他所需的附件材料。第十四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三)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四)项目建设选址和用地方案;
(五)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消耗等;
(六)项目外部配套建设条件论证;
(七)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消防等;
(八)项目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落实情况;
(九)招标方案;
(十)风险管理方案;
(十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十二)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十三)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
(十四)对于项目建议书批复中规定须政府投资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项目,应提出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方案;
(十五)结论。
第十五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其中,委托咨询评估的时间不计算在15个工作日内。
第十六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项目单位应依法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含编制概算),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报批时应附规划方案审查意见书等所需的附件材料。
设计单位应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规模和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应列明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用地规模、主要材料、设备选择和投资概算等。初步设计中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范围,概算总投资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投资额的3%,否则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重新报批。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按照第十五条规定办理。第十七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布投资补助项目的条件和重点支持方向等。
第十八条 拟申请政府采取投资补助方式投入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二)环保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四)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书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其他依法应提交的文件。
第十九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资金情况,包括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
(三)项目申报的理由;
(四)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经济评价和效果预测。
第二十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对申报的资金申请报告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政府确定。
对市政府确定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资金申请报告,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按规定需要上报国家、省审批的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
第三章 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第二十一条 申请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二)拟申请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准;
(三)拟申请采取投资补助方式的项目,应符合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公布的投资补助项目的条件和重点支持方向;
(四)项目管理单位已经选定或者项目法人已经组建;
(五)除政府投资外的其他投资已经基本落实。
第二十二条 具备第二十一条所列条件,计划下开工或续建的项
目,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申报列入下一年计划。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编制政府投资计划通知,申报文件应在通知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财政部门。
申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法人情况、建设规模、总投资、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下一年建设内容和申请政府投资额。
(二)新开工项目应明确预定开工的时间。
(三)续建项目要说明项目当年投资计划、形象进度和到当年年底预计完成的投资额。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在每年年底前编制政府投资计划草案报市政府审批,其中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的纳入预算草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批准后的政府投资计划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达执行。
政府投资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政府投资总额;
(二)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期限、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投资和资金来源、建设内容;
(三)投资补助的总量及重点支持方向;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政府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进行调整的,应当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申报,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和其他
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支付按照财政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二十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
非经营性项目推行代建制,即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代建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公益性项目实行代建制,按照《合肥市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必须按规定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凡符合招标条件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均应当依法实行招标。所需设备和材料已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总承包单位进行合同分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二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法人负责。
第二十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设备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
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
第三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建设,特殊情况下确需变更设计且不增加政府投资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说明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非因技术、水文、地质等原因而做出的重大设计变更或需要增加政府投资的,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应当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办理调整概算等手续。
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改变建设用途。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成后,应按规定完成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工作。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编制完成竣工决算,经审计,报市财政部门办理竣工决算审核、批复后,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项目交付试用期满后,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有选择地进行项目后评价,其评价结论报市政府。第三十三条 项目法人或代建机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应当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公示。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等投诉举报方式,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整改,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未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调整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的;
(三)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四)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五)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六)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文件的;
(二)违反本办法批准列入投资计划的;
(三)违反本办法拨付建设资金的;
(四)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将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一)咨询、会计、工程造价等中介机构在咨询评估、财务审计、造价审核等方面弄虚作假,或者评估、审计、审核等结论严重失实的;
(二)设计单位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情节严重的;
(三)施工单位不按批准的施工图和有关建设规定组织施工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转包或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四)监理单位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
(五)招标代理机构违背国家有关招标代理规定的;
(六)建设管理代理机构违背国家和市政府有关建设管理代理规定的。
项目单位委托相关业务前应当查询前款规定的不良行为记录名单;有前款规定行为的单位,自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之日起3年内,项目单位不得委托其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工作。
第三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发生重大责任和质量事故的,除依法追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外,还应依法追究有关行政领导人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干部任用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面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县、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温州市发改委温州市财政局
为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原则和范围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原则上安排市本级建设工程项目以及三个区跨区域城建项目。重点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安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以及民生工程等。具体包括:
(一)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基础性项目;
(二)政府建设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三)农林水气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四)基础教育建设项目;
(五)文化、卫生、体育、社保、广电出版等非经营公益性建设项目;
(六)公检法司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七)交通重大基础性建设项目前期启动;
(八)政府实施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九)政府机关建设项目;
(十)其它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
二、资金来源
(一)财政专项资金;
(二)财政统筹资金;
(三)政府城建资产开发收益;
(四)土地出让金;
(五)上级专项补助和国债资金;
(六)政府融资。
三、申报条件
政府投资计划包括实施类项目和待安排的预备类项目。申请列入市级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施类项目包括已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续建项目及具备新开工条件(初步设计已审批)的项目。
(二)预备类项目包括尚不具备开工条件需要安排建设资金或前期经费的前期项目。预备类项目在其初步设计获批准后落实资金即自动转为实施类项目。
四、申报要求
(一)申请计划,每年11月份申请单位根据下需要向市发改和财政部门提出计划申请,经发改和财政部门综合平衡后,提出政府投资项目收入筹措计划和支出需求计划建议,于每年3月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实施。
(二)调整计划,每年9月份申请单位根据当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计划调整申请,申请材料主要包括调整理由、项目进度情况。经市发改和财政部门综合平衡后,提出计划调整建议,于每年10月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实施。
(三)在建、新开工项目申报的材料主要包括项目形象进度、可研或初步设计批复文件,与项目相关的市委、市府专题会议纪要、抄告单,配套资金情况说明;预备类项目申报的材料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已批复文件或项目建议书(未批复项目),与项目相关的市委、市府专题会议纪要、抄告单,资金来源说明等。
(四)自求平衡项目申报材料主要包括项目形象进度、资金筹措落实情况说明和资金安排计划。
五、资金安排和拨付
(一)实施类项目以初步设计审定的概算作为控制总投资依据。对超概项目先审核,后安排资金。资金安排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和建设需要经综合平衡后确定。
(二)预备类项目总投资待定或先估列,不作为项目审批投资控制的依据。资金安排视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特征和进展需要,安排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前期工作和项目立项申报。
(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计划安排是财政部门拨付建设资金的依据。计划没有安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拨付。
六、考核和管理
(一)实施类项目实行考核制度。根据确定的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对重点责任部门进行计划完成率考核,分为好(95%或以上)、中(80%及以上)、差(80%以下)三档,对完成好的给一定的工作奖励,完成差的必须作出说明。考核结果作为下资金优先安排的依据。
(二)预备类项目实行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各责任单位要在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按要求上报进展情况,重要情况应随时专报。通报结果作为资金安排和调整追加的依据。
(三)政府投资项目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市发改和财政部门将选择部分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投资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等 内容。对绩效评价好的项目建设单位,予以表彰并优先作为今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对绩效评价差的项目建设单位予以通报。
(四)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实行月报制度。列入计划的责任部门和单位按月按项目填报计划执行情况;签订责任书部门和单位按考核计划总量和列入重点项目分别填报计划执行情况。月报表于每月初第五个工作日一式两份报送市发改委投资处、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
(五)市发改部门为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计划考核、协调监督等综合性工作。
(六)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管理和监督,资金筹措、资金调度和拨付,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和专款专用。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