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

时间:2019-05-13 15: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

第一篇: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社区概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请结合《社区概论》相关章节内容,回答如下问题。

案例:2017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明文提出: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为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问题1:请回答什么是社区,什么是社区治理。(10分)

答: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

另外,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问题2:社区主要有那几个要素组成?(4分)各种要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是什么?(16分)

答:构成社区要具备四个要素:

(一)地域空间;

(二)人口;

(三)制度结构;

(四)情感观念;

各种要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是:

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 为谋求规章制度具体落实,产生各种社会群体和机构(如求询者生活的城区、街道、乡村、生产队和大企业等)。

社区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具有经济性、社会化、心理支持与影响、社会控制和社会参与等多种功能,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关怀支持工作,必然会增强关怀支持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

问题3: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怎样能提升?(30分)

答: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怎样提升?

一、健全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1)有效发挥基础政府主导作用。依法理清街道办事处和几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明确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社区工作事情清单。基础政府要切实履行城乡社区治理主导职责,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强对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规范,不断提高依法指导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2)注重发挥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促进基础群众自治与网络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加快工矿企业所在地、国有(林)场城市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完善城乡社区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3)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制定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扶贫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在城乡社区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巩义慈善、防灾减灾、文体娱乐、领里互助、居民融入及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

二、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1)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社区党组织、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

(2)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编制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与城乡社区居民利于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划、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法律服务等。(3)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城乡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4)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加快城乡治理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发挥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础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行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5)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利益达机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6)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供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

三、强化组织保障

(1)完善领导体质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保证力度,统筹使用各级部门投入城乡社区的符合条件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各项工作。

(3)加起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地方要结合实际制度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专项规划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把城乡社区当组织、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

(4)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和激励宣传机制。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理论政策研究,做好城乡社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等相关配套政策。

问题4:请回答为什么当前亟需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20)当前,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有哪些对策和建议?(20分)答:因为我国城乡文化较之城市文化有很多不同:

(1)从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看,农村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文化则主要是在工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个体手工经济则是为了出卖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2)从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背景来说,虽然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最初都是以家庭群体为背景,农村社会结构一直保持着以血缘宗法家庭群体为主的结构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从文化发展过程所受的影响来看,中国城市文化在近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沿海城市较之内地城市所受影响更深,这也是城市文化较之淳朴的农村文化复杂化的地方。

(4)从文化的传播和传递来看,任何社区的文化都不是静态的,它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且随着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传递发生演变。当前,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有哪些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4)有效发挥基础政府主导作用。依法理清街道办事处和几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明确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社区工作事情清单。基础政府要切实履行城乡社区治理主导职责,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强对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规范,不断提高依法指导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5)注重发挥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促进基础群众自治与网络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加快工矿企业所在地、国有(林)场城市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完善城乡社区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6)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制定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扶贫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在城乡社区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巩义慈善、防灾减灾、文体娱乐、领里互助、居民融入及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

三、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7)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 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社区党组织、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

(8)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编制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与城乡社区居民利于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划、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法律服务等。(9)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城乡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10)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加快城乡治理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发挥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础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行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1)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利益达机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12)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供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

四、强化组织保障

(5)完善领导体质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

(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保证力度,统筹使用各级部门投入城乡社区的符合条件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各项工作。

(7)加起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地方要结合实际制度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专项规划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把城乡社区当组织、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

(8)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和激励宣传机制。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理论政策研究,做好城乡社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等相关配套政策。

第二篇:江南大学教育学网络教育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卷中填涂。)1.我国现代第一个实际执行的学制是().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辛亥学制 D.壬寅学制

2.苏格拉底把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称之为().A.发现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助产术

3.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我们的教育要().A.循序渐进 B.抓好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不凌节而施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5.素质可分为三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A.社会素质 B.生理素质 C.身心素质 D.道德素质

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马斯洛 C.赫尔巴特 D.乐正克

8.培养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这是师范院校的().A.教育方针 B.教学目标 C.教育指导思想 D.培养目标

9.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10.教育是一种().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本能现象

11.《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舒尔茨

12.道德素质属于什么素质().A.社会素质 B.生理素质 C.身体素质 D.心理素质

1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A.德育 B.智育 C.教育 D.体育

14.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兴趣爱好有不同,这讲的是学生发展的.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5.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教育诗》 B.《理想国》

C.《论共产主义教育》 D.《教育学》

16.中国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17.人才培养的总要求称之为().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8.广义的教育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9.“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0.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要().A.循序渐进 B.不凌节而施 C.因材施教

D.抓好关键期教育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上正确填涂。)1.个体发展的两个个方面指()A.身体的发展 B.道德的发展 C.心理的发展 D.人格的发展

2.人的素质包括()A.自然素质 B.心理素质 C.社会素质 D.道德素质

3.制约学制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

C.青少年心理特征 D.意识形态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实践活动

5.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信息化

6.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差异性之特征,因此,教育要()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考虑年龄特征 D.抓好“关键期”

7.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普及性 B.等级性 C.民主性 D.道统性

8.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A.专业知识的发展 B.专业才能的发展 C.身体健康发展 D.专业情意的发展

9.美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A.感受美的能力 B.鉴赏美的能力 C.社交能力

D.创造美的能力

10.近代教育的特点是()A.教育国家化 B.初等教育义务化 C.教育宗教化

D.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2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E”。)1.“双轨制”出现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1分)X

2.广义的教育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1分)Y

3.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1分)Y 4.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民主与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1分)Y

5.终身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1分)Y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分)Y 7.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1分)N

8.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虽有多次变动,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贯的。(1分)Y 9.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免费教育。(1分)N 10.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分)Y 11.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1分)N 12.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分)Y

1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1分)Y

14.教育民主化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1分)Y

15.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称之为教学目标。(1分)N

16.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1分)N 17.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分)Y 18.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外活动。(1分)N

19.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的目标或落实,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或途径。(1分)N 20.智育即教学。(1分)N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4 章至第 7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此处的教育是指()A.广义的教育 B.狭义的教育C.学校教育D.思想品德教育 2.什么理论是研究教学内容的理论()

A、教学论 B、课程论C、德育的理论 D、教学方法的理论 3.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测验属于()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D、人格测验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根舍因

5.案例教学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罗杰斯 D、根舍因 6.学校的语文课、数学课属于()A.活动课程B.隐性课程C.潜在课程D.学科课程

7.认知模式在道德教育中特别重视()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人们约定成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称之为()A、道德 B、品德 C、品德教育 D、道德规则教育 9.一个测试工具的可靠性是指()A、区分度 B、效度 C、信度 D、难度 10.智力测验量表()A、教育评价 B、教育测验 C、教育测量 D、主观性测验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当代教学理论有()

A、认知教学理论 B、情感教学理论 C、建构教学理论 D、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从层次划分的角度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想教育和()A、道德原则教育 B、道德规则教育 C、道德认知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4.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判断 D、道德行为

5.教育评价的功能有()A、鉴定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诊断功能

三、判别题:(每小题1 分共14分)

1.课程论主要研究如何教如何学。(N)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Y)3.班级授课制是基本教学组织形式。(Y)4.道德认知模式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重要性。(Y)5.课外实践活动不属于课程。(N)

6.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Y)7.教育实习不属于课程。(N)8.直接的道德教学优于间接的道德教育。(N)9.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这是间接道德教育。(N)10.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学。(Y)11.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麦克费尔。(N)12.品德即道德。(Y)13.“考试是根指挥棒”,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Y)14.信度是指测试工具的可靠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学科中心课程论: 2. 教学效率: 3.品德:

4.间接的道德教育: 5.效度: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师的专业发展。2.简述三大课程流派。3.简述理想的师生关系。

4.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足是什么? 5.简述布莱特效应。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你认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试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B

3、B

4、B

5、D

6、D

7、A

8、A

9、C

10、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D

3、AB

4、ABD

5、ABCD

三、判别题:(每小题1 分共14分)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

3、品德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5.效度是指一个测试工具能测出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答: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专业形成阶段;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成熟阶段;充分专业化阶段。

2、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3.答: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4.答: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足之处是:将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贬低了德育的价值和地位;德育很难限制在一套固定的课程里进行教学;开设课程实施德育,易导致知行脱节;┅┅

5.答:布莱特效应是指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要点)

1.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注:对于教师职业角色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给分。)

2、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4 章至第 7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包括的两个方面的特征是(A)A.身体和心理特征 B.气质和性格特征 C.认知和情感特征 D.情感和意志特征 2.课程论是研究(B)

A、怎样教学的理论 B、教学什么的理论 C、德育的理论 D、教学方法的理论 3.高中会考属于(B)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 D、教师自编测验 4.按照所学教材的理解,教学主要指(A)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知识的教学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非指导性教学的提出者是(C)A、布鲁纳 B、斯金纳 C、罗杰斯 D、根舍因 6.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D)A.活动课程B.隐性课程C.潜在课程D.学科课程

7.体谅模式在道德教育中特别重视(B)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从层次划分的角度,德育可分为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D)A、倡议形式教育 B、指令形式教育 C、品德教育 D、道德规则教育 9.一个测试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B)A、区分度 B、效度 C、信度 D、难度

10.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称之为(A)A、教育评价 B、教育测验 C、教育测量 D、主观性测验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ABD)A、专业知识的发展 B、专业才能的发展 C、身体健康发展 D、专业情意的发展 2.三大课程流派是(ABD)

A、学科中心课程论 B、人文主义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3.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是(ABC)A、较高的效度 B、较高的信度 C、较高的区分度 D、较高的难度

4.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途径是(ABCD)A、同行评价 B、领导评价 C、学生评价 D、自我评价 5.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ABD)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判断D、道德行为

三、判别题:(每小题1 分共14分)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3.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专业上的发展。(×)4.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力的主体。(√)5.课程即教学的科目。(×)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7.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的方法。(√)8.罗杰斯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0.通过寓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直接的道德教学。(×)11.道德原则教育要运用道德禁令形式进行教育。(×)12.体谅模式的提出者是麦克费尔。(√)13.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或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的过程称之为道德判断。(√)14.“考试是根指挥棒”,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激励功能。(×)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 课程: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 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3.德育:主要指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4.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5.指标体系:是指反映评价目标、并被赋予一定权重的一系列指标的结构系统。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2.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以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具有主观能动性。3.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

答: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4.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优点是什么?

答: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优点是:可以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时间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若教学得法,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5.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答: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是:建立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的任务;选择和确定评价的项目与指标;选择和设计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和工具;搜集评价所依据的证据和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形成评价报告。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答: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讲,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育活动中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虽然知之较少,尚未成熟,但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要尊重、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到学生,学生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的评价也影响到教师,在社会道德方面,也存在“教学相长”。2.简述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

答: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是:评价的指导思想从筛选转向多样化;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在方法和技术上单纯的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评价将更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道小题总分值3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卷中填涂。)1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多林格 B.舒尔茨 C.伯格 D.鲍尔斯

2教育的性质是有什么决定的()A.生产力水平B.人口因素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技水平

3教育投资的多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其决定因素是()A.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B.人们的主观意愿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社会制度

4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讲,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发展 D.文化发展

5《终身教育引论》的作者是()A.保罗•郎格郎 B.杜威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6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舒尔茨 B.多林格 C.鲍尔斯 D.伯格

7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可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A.社会功能 B.筛选功能 C.派生功能 D.负向功能

8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A.精神文化 B.显性文化 C.亚文化 D.隐形文化

9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A.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B.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规律 C.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 D.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10对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的重视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传统 D.社会制度

11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A.越低 B.越高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12教育是一种()A.社会现象 B.心理现象 C.生物现象 D.本能现象

13社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多林格 B.舒尔茨 C.伯格 D.鲍尔斯

14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 B.意识形态 C.文化原因 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15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是()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制度化教育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上正确填涂。)1教育结构包括()A.纵向结构 B.横向结构 C.形式结构 D.布局结构

2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A.人即目的 B.权利平等 C.机会均等 D.差别性对待

3教育内容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A.科技水平B.生产力水平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

4教育目的受到哪些因素制约()A.人口因素

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

5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A.人即目的 B.权利平等 C.机会均等

D.人人接受同等的教育

6制约教育内容的因素有哪些()A.科技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文化 D.意识形态

7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A.正向功能 B.个体功能 C.社会功能 D.负向功能

8教育投资的来源有()A.国家教育投资 B.企业教育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 D.民间教育投资

9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A.个体功能 B.基本功能 C.社会功能 D.派生功能

10科技教育的新取向是()A.技术化取向 B.科技教育人文化 C.科学精神的教育 D.科学化取向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5道小题总分值3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E”。)1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Y

2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Y

3科技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Y

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N

5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决定了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N

6教育平等是指每一个人接受完全同等的教育。N

7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起决定作用。Y

8“差别性对待”原则是指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教育,且这种教育是适合个人特点的。Y

9精神文化又称之为观念文化。Y

10教育结构决定经济结构。N

11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N

12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N

1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Y 14教育资源是指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Y

15学习权益是立足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对受教育权利、学习机会、学业成功机会的确认。Y

第三篇:江南大学2014年秋季大作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答案

考试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举例说明谈话法的优点和缺点?(10分)答:以数学教学为例:

(一)谈话法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因为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认识知识的本质而设计的。

第二,有利于教学上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如上例,学生说的“圆形比三角形多”。这句话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形是没有多少之分,故教师听后,立刻向学生指出,这句话应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师生谈话,方向性强,故能引起学生自觉思考。教师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话内容是由教师设计的,这样,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渗透在谈话的过程中。

第六,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学习一种知识,总有一定的方法,运用谈话法教学,教师可按一定的学习方法设计要思考的问题,而学生思考、理解,回答问题的方法往往有所不同,这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中学到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谈话法的缺点:

谈话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随教师谈的内容转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时,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或生活经验,则不宜用谈话法。

二、围绕焦点内容,说明问卷设计程序与步骤,并设计一个小问卷(列举10个样题),注意不可以用书中原例(10分)

答:问卷设计的程序:

1、把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2、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

3、确定调查方法的类型;

4、确定每个问答题的内容;

5、决定问答题的结构;

6、决定问题的措词

7、安排问题的顺序;

8、确定格式和排版;

9、拟定问卷的初稿和预调查;

10、制成正式问卷

问卷设计的步骤:

1、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资料;

2、研究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

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

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

5、试测,以30—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

6、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

7、正式测试。

新余学院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咱们学校的学生,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习(践)。为了进一步了解咱们学习生活状况,我们借助课程实习(践)的机会,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课程,敬请畅所欲言。非常感谢的大力支持!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调查小组

2014年10月 请在所选答案的序号上划“√”。

1、您在大学期间学费和生活费是如何筹集的?(可多选)

①父母给予 ②亲友资助 ③社会捐助 ④银行助学贷款 ⑤申请(奖)助学金 ⑥自

己打工获得 ⑦勤工助学岗位获得 ⑧其他(请注明)

2、您在校期间主要支出是什么?(可多选)

①伙食 ②学费 ③购书 ④服装 ⑤大小型学习工具(电脑、文具等)⑥医疗 ⑦旅游 ⑧租房 ⑨其它(请注明)

3、您是否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①是 ②否

4、您认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

①非常合理 ②比较合理 ③一般 ④不合理 ⑤无所谓

5、您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处于什么位置?

①前10名 ②中间位置 ③后10名 B7您是如何看待大学里的学习成绩? ①非常重视 ②比较重视 ③一般 ④不重视 ⑤无所谓

6、以下哪个方面认为最为重要?(请至多选择三项)①教师 ②课程选择 ③学校声誉 ④学校与企业界的联系 ⑤教育质量 ⑥出国学习的机会 ⑦学校设施的质量(如图书馆、机房)⑧学生宿舍 ⑨在学校的生活开销(10)每位老师所指导的学生数量(11)课程中的实践成分(12)其他

7、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

①非常满意 ②比较满意 ③一般 ④不满意 ⑤非常不满意

8、上大学后,您的学习态度如何?

①非常积极 ②比较积极 ③一般 ④消极

9、您觉得所学的课程?

①很实用 ②大部分实用 ③只有小部分实用 ④都不实用 B23您在上课时,一般在做什么? ①认真听讲 ②做笔记 ③玩手机 ④说话聊天 ⑤睡觉 ⑥其他

10、您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满意吗?

①非常满意 ②比较满意 ③一般 ④不满意 ⑤非常不满意

三、简述好的科研课题具有哪些特征,并举例说明设计一个教育科研课题(10分)

答:

(一)其具有的特征:

1、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为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时代感;

5、问题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要考虑资料、时间、经费、人力和理论准备等客观条件,又要考虑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等。

(二)例:某学校“研究型课程建设研究”在上海上些学校掀起的研究执法中被提了出来,但原来的课题设计内容上没有明显的突破。专家首先发掘该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是对研究型课程研究的评价,已有一些教改经验;其次分析国外“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以及“研究性学习”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预测随着“研究型课程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发展,管理问题重要性会实现出来。因

此,将学校自身经验特点和发展需要挂上钩,提出了“研究型课程和组织实施和评价管理研究”。这样既可克服学校选题重复比较多,又能显现学校经验特色。

四、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20分)答: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题目。题目一般采用研究项目(课题)的名称,如:关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

(二)署名。署名包括所在专业、姓名、学号等;

(三)摘要。摘要要求简要概括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结论等;

(四)关键词。要求列出3-5个关键词;

(五)导语。导语应简明扼要地阐述教育调查问题的原因、背景,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时间地点、范围,教育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重点阐述被调研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及现状等;

(六)正文。这是教育调查报告的中心部分。应该详细、具体、深刻、主次分明地介绍教育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数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理后,分别用文字、图表进行明确的描述,要求做到数据确凿、事件典型、材料可靠;

(七)结论。结论或结束语是在对调查的对象、问题、情况进行分析后的内容简要概括。该部分要写出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论性的意见,回答调查中所提出的问题;

(八)建议。建议部分是在客观反映调查情况、问题、结论的同时提出的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或促进改进、发展的建议、对策或措施。目的是提供有关方面、人员在制定政策、措施、计划时作为参考依据;

(九)注释;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教育调查报告应将原始资料,如调查问卷、原始数据、访谈记录等附在文后,便于读者和专家鉴定调查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也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五、围绕焦点内容,包括完整的以下流程,根据实际条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50分)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根据以上要点设计文献综述,逻辑合理,思路清晰。

关于对农村文化室的调查报告

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农民不仅精神失去支柱,智力失去支持,经济难以发展,社会稳定存在隐患,而且久而久之,农村这个弱势文化区域,就会被其他文化同化、吞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重塑农民这个新主体,用新文化冲击旧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强大动力。各地要把“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列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室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与村干部和群众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当今农村文化室的现状是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大部分行政村文化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文化室里一般只是“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大部分行政村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少,一个行政村大型文艺活动没有超过三次,这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农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另外,由于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的觉悟性不高,一般不买书籍,不订阅报刊杂志,从而使自身精神世界比较匮乏。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干部告

诉我们,给农民送点文化并不难,难的是让文化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从而改变农民的旧思想、旧观念,新农村建设才会有盼头。

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最大的阻力。我认为要发展好农村基层文化室建设,就要优先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农村和农民才有精力来发展和改善文化生活。

2、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室最大的障碍。当前国家虽然大力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农村文化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往往在一个时期为完成上级交办的某项特定任务,而重视文化投入,一阵风过去了,文化投入就滑坡回落。

基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最大的困难。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使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目前我市农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且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即使建立了农村文化室,很多也是有名无实,未能充分利用。有的用之不当,甚至被挪作它用。农村文化骨干人才流失得快,文化队伍人才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就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农村基层文化骨干相对减少,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缺乏后劲。部分村民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对于本镇村的历史人文,名胜典故、风土人情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易造成新文化建设出现断层。

农村文化生活的乏味是建设农村文化室的瓶颈。单调、乏味的农村文化生活,让农村陈规陋习的代代相传钻了空子。有的村民空余时间不是凑在一起谈论东家长西家短,就是打扑克、耍麻将,甚至聚众赌博等等。可想而知,这种文化熏陶滋养下的农民何能树雄心立大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室。针对以上存在的原因,我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室建设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力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镇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保护地建设,使近年来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才有更大的精力来参与到村文化生活中来。

要大力发挥农村文化监督员的作用。当前国家虽然大力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农村文化保障体系不健全。只有发挥文化监督员的作用,建立有力的举报机制,农村文化室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着力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要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培养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中,必须认真挖掘和鉴别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将党的富民政策、致富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先进典型、思想教育等内容编排成节目贯穿于活动之中,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结语:由此可见,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重塑农民这个新主体,用新文化冲击旧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强大动力。

第四篇: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信息员陆

2010-03-08 10:40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2008年修订)

为确保网络教育本科教育质量,规范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授予条件

第一条 凡经我校录取的各专业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生,符合本《实施细则》的各项条件,经校外学习中心推荐,网络教育学院初审,均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热爱社会主义国家。

(二)完成本科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身体健康。

第三条 申请授予学士学位的年限为应届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后一年之内。第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未获毕业资格者(包括换发毕业证书的结业生);

(二)学位课程平均成绩低于70分者;

(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未达到“中”以上者;

(四)江苏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未达到规定要求。授予学位的成绩要求为:一般专业60分,外语专业75分,艺术类专业55分;

(五)考试作弊者;

(六)违犯校规校纪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

二、审核程序

第五条 毕业生本人申请。符合条件者,毕业前二个月,向所在校外学习中心申请。由校外学习中心汇总报网络教育学院。

第六条 网络教育学院初审。网络教育学院根据本细则逐一审核,填报推荐名册,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务处)提供下列材料:

(一)教学质量情况考察综述;

(二)德、智、体综合评定情况;

(三)毕业生成绩总册;

(四)学位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析一览;

(五)学籍档案。

第七条 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授予学士学位名单。学位评定委员会休会期间,可由主任或副主任,召开专题会议审议,其后通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确认。

第八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最终评审结果,组织颁发《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

三、附则

第九条 2007年7月1日以前录取的学生,参加学校学位英语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参加江苏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 自2007年7月1日以后取得的江苏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合格成绩,可作为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

第十一条 至2005年12月31日止,学院所有在籍学生,一般专业,已取得CET4合格证书、PETS3(全国公共英语三级)合格证书或CET4成绩达425分(CET4/6试点考试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取得PETS4(全国公共英语四级)合格证书、CET6成绩达55分(CET4/6试点考试前)或成绩达390分(CET4/6试点考试后)的,可作为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

第十二条 2006年1月1日始,CET和PETS成绩均不作为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第十三条 本细则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解释权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第五篇: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微观经济学带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微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需求曲线的位置由下列那种因素决定(A)

A.商品的价格;B.生产要素价格;

C.供给时间;D.厂商预期

2.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

A.一直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3.以下哪项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A)

A.商品有差别B.信息传输完全

C.资源自由流动D.商品可替代

4.总成本曲线(TC)与可变总成本曲线(TVC)之间的垂直距离(C)。

A.随产量减少而递减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AFC)

C.等于固定总成本(TFC)D.等于边际成本(MC)

5.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家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6.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

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7.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

A.主要由生产者承担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平均分摊 D.全部由生产者承担

8.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D.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9.从长期来看,下列成本范畴不存在的是(D)。

A.TCB.VC

C.AVCD.AFC

10.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11.对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C)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12.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D)。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13.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说明了(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机会成本的概念D.最优化的概念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5.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是必需具备的条件(B)。

A.分割市场的能力

B.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保持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的需求时被顾客再售卖

1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C)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17.厂商在盈亏平衡点产点(A)

A.P=SACB.P=AVC

C.企业总亏损等于TFCD.以上都对

18.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D)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19.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垄断者将不再经营(C)。

A.它有经济亏损B.由于政府管制不能使利润最大化

C.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

D.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存在需求富有弹性的区间

C)。

20.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B)P1

43A.向上倾斜的B.向下倾斜的C.垂直的D.水平的二、名词解释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经济成本 :指由于课税而使纳税人被迫改变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又叫税收无谓损失、税收超额负担或者税收扭曲成本。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基尼系数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6.供给价格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三、简答题

1.简述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加引起的边际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2.简述实现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它有以下特征:(1)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2)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但存在着很大的替代性。(3)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4)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4.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有哪些?1.与完全竞争相比,厂商数目少;与完全垄断相比厂商输入较多。2.产品具有差异性。3.消费者和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4.能够一定程度的自由进入市场。(另一份答案:每个厂商的产品存在产品差别,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可差别很小,又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厂商数量众多和产品的有限差别使其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但无法相互勾结控制市场价格。

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自认为其决策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常独自行事。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是以产品的差异性为基础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5.简述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对X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该商品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增加一单位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也即消费者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X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不断减少。这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6.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缺点/优点:

缺点:

(1)重复建设。但不同意楼上的观点,产品相对过剩不是完全竞争所引起的(2)不利于科技创新。市场者能力有限,难以支持高昂的科研

(3)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4)交易成本过高。

优点:

(1)供给与需求相等,不会有生产不足或过剩,需求得到满足。

(2)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最低,要素作用最有效。

(3)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有利。

7.什么是等成本曲线?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成本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生产者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数学表达式为:

MPKQKPLQL,因此等成本曲线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为PL PK

8.造成垄断的原因是什么?政府特许。政府为消除私人经营对经济利润追求可能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稳定,对供水、供电等一些公用失业实行完全垄断。

专利技术。因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产品生产垄断

资源优势。由于具备某些其他厂商没有的资源,而获得在生产上的垄断。自然垄断。由于具备某些行业市场容量较小,或者规模报酬及其明显,只有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就已经能满足市场需求,形成自然垄断。

四、论述题

1、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

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2、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同一趟航班的机票价格可以不同?并请分析航空公司如何保证这种价格歧视行为的实现?供求关系和价格歧视。航班的价格歧视是第三级价格歧视,按照市场划分价格。比如你去北京,大清早起飞的飞机要比中午起飞的飞机便宜。因为大清早起来的人少,如果大清早坐飞机,很赶很忙,所以人少,大家都集中到中午去坐飞机。那么如果两个时间段票价一致,这种情况会加剧。所以航空公司把早上价格调便宜,一方面可以吸引很多价格承受能力差的客源坐早上飞机,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午起飞飞机的乘客数量的压力。

下载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秋季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社会概论题带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秋季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2011秋季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A. 核算与监督 B. 分析与考核 C. 预测与决策 D. 核算与考核 2.下列各项中,作为会计计量标准的......

    论文:选择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的感想

    选择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感想 网络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网络设施是网络教育的硬件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和网......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毕业作业写作要求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毕业作业写作要求(试行) 为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为以后可能进行的科研活动奠定扎实基础;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045应用文写作2016秋季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海报格式包括:( )、正文、署名和日期。 1. A. 开头2. B. 标题 3. C. 结尾4. D. 图片 2、关于合同作用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 A. 合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2018年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报名时间(5篇范例)

    成人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网 www.jxjxedu.net 2018年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报名时间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轻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誉......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定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定 (2009年12月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是网络教育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2013年管理学原理第三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管理学原理》第五――十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

    土地管理学2015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论述题]2、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2、答:区别: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