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示范项目报告
雨水工程——海绵城市项目
分析报告
目 录
一、海绵城市国家出台背景及相关政策
二、江苏省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三、江苏省海绵城市项目应用案例及现状分析
四、海绵城市技术和成果转化成熟性
五、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政策支持条件
六、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海绵城市国家出台背景及相关政策
1、海绵城市出台背景 I、中国城市内涝堪忧
建设部 2010 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查,2008-2010年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 80%;据报道,“过去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 12小时,淹水深度超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附图: 近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因为洪涝导致2000多万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3亿元,主要原因是传统城市建设中由于大量采用灰色基础设施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
II、中国城市水资源严重缺乏
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应对水资源缺乏。①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我国目前有 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重度缺水线(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有 6个省区为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立方米,然而这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大多连年遭受雨涝而无法蓄积和利用雨水资源。III、中国城市水环境严重污染
初期雨水携带了大量地表污染物而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面污染源,是目前全球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城市,初期雨水中COD等浓度已经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 V 类水标准,此外合流制污水溢流(Combined SewerOverflow,CSO)是水体污染的另一主要原因。点源污染持续改善,但面源控制还没有有效进展,城市雨水系统的进一步改造才是系统性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重要出路。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我国城市水环境目前面领着诸多重大问题:“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以往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更强调的是点对点治理,未来发展方向必然向流域治理、城市水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的面源或立体的治理方向发展,海绵城市正是符合这一趋势。建设海绵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2、国家出台的海绵城市政策
2014 年 10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水环境系统解决方案的国际先进经验。海绵城市是先进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是超越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更先进更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意见指出“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尽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及时总结宣传、有效推开”。发展改革委要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要积极推进PPP模式,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给予必要资金支持;水利部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二、江苏省及南京市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2015年12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年底前,省辖市结合城市建设需求,在市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示范区,县(市)建成一定数量的示范项目,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试点城市、示范区域、示范项目。”
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要率先落实海绵型住区建设要求,机关、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交通场站和商业综合体等各类大型公共项目建设,要率先践行生态优先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2008年1月施行的《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规划用地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此后这一规定还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并强制推行。
三、江苏省海绵城市项目应用案例及现状分析
项目案例1:江北新区、燕子矶新城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都成为重要的城市“海绵体”,目前南京正在建设的各大新区中,其实有多个新区正在向“海绵城市”靠拢,南京市燕子矶新城常务负责人就提出,燕子矶新城将加快完成滨江公园、百里风光带、二桥沿线等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建成绿色城市空间。
公布的江北新区建设规划也明确提出,未来5年浦口中心将成为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确定雨水径流控制目标为年径流总量75%—80%,径流深度控制在24.6—29.7毫米,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多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净化水质。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
项目案例2:镇江市三茅宫二区海绵城市整治项目
1、项目概况及成效
三茅宫小区位于镇江市朱方路以北,长江路以南,润州路以东,分布于太平南路两侧,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三个区域。其中,三茅宫二区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常住人口四千余人。长期以来,小区内道路狭窄失养,雨污混接,线路私拉乱接,绿化缺失管养,且屋顶渗水、漏水现象较为普遍。2015年10月,镇江市以入选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城市为契机,对三茅宫二区进行海绵城市示范小区综合达标建设,形成了全新的小区改造和管理模式。
2、整治内容和措施
1.建设海绵设施。建设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高位花坛面积约2000平方米,新增生态透水铺装停车面积约8000平方米,铺装屋顶绿地贴700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强降雨产生的内涝问题,并大大减少随同降雨排入金山湖的面源污染。
2.雨污分流改造。对原有老旧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取消原有化粪池,铺设雨污水管道3360米,将屋顶雨水全部收集进入附近雨水花园,阳台污水则通过污水立管进入小区污水系统,实现住宅区域排水系统的源头治理。
3.提升绿化景观。针对小区原有绿化存在失管失养,以及百姓菜园较多现象,通过专业绿化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对楼栋周边的花木植被进行合理搭配,宅前雨水花园种植旱涝适宜的多种苗木,同时,出新原有葡萄长廊等休憩场所,满足居民休息、健身需求。
4.优化配套设施。统一原有进户线缆通道,同步实施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弱电线缆下地,减少表箱设置,节约小区户外空间。大力建设生态停车场,着力缓解小区停车难的矛盾。
项目案例3:南京市丁家庄保障房海绵城市整治项目
一、项目概况
2017年,南京获批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丁家庄保障房成为试点片区之一,建成后将为高强度建设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提供示范。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燕春路,即寅春路至燕北路段,道路全长1030米,宽约42米。目前道路主体部分已施工至路基层,接下来将打造道路绿化带及人行道。
该路面在道路外侧6.5米至10米的绿地空间,增设了透水砖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浅沟、下沉式绿地、渗透坝等海绵设施。人行道上则全部采用外形美观高雅、坚固耐用的陶瓷透水砖,替代传统不能吸水的路面。
道路断面的设计也得到了优化,利用暗渠排水沟、成品排水沟使雨水径流穿越隔离带和人行道,最终流入道路外侧绿地进行消纳、净化,将路面快速排水、雨水采集、沉淀过滤以及植物滴灌系统相结合。
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建设方还设置了集雨水弃流、沉泥、快排于一体的新型雨水口:小雨进入人行道外海绵设施做沉泥等预处理;大雨则进入雨水管道。针对道路洼点积聚水量较大等特点,采用了渗排一体式明沟,利用透水人行道的储水空间,将径流雨水迅速排放至人行道外的海绵设施。
位于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寅春路至创兴路之间的铁路涵洞,是20多年来每年逢雨必淹的地带,尤其是2015年6月,该处淹水达到1米深。海绵城市建设将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顽疾。
该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是利用寅春路桥下的防护绿地空间建设2.9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可增加调蓄水量3.5万立方米,通过湿地滞蓄雨洪水,合理组织雨水径流,可以让涂家营沟的河道达到20年一遇标准,可承载2小时内100毫米的强降雨。
具体来说,在常水位时,湿地公园内景观水位与涂家营沟景观水位基本保持一致,公园内形成由景观水体向雨水湿地、生态旱溪逐步过渡的景观风貌。并在局部区域结合现状标高,通过溢流坝拦蓄雨水,形成湿塘,增加海绵公园蓄水能力,保证整体公园景观效果。丰水位时,通过靠近寅春路处的旱溪引水入园,扩展涂家营沟排蓄空间,缓解汛期涂家营沟排水压力。当公园内部水位达到一定标高时,净化的雨水通过远离寅春路的河口流出,减少城市河道水质污染和淤积。
三、海绵城市先进技术和成果转化成熟性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技术
1、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
7、地库顶板小区广场: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
、绿色屋顶海绵技术
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绿色屋顶海绵技术中,表面种植绿色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系净化过滤,将雨水收集到雨水桶进行存储回用;绿色屋顶底层有轻质土层、防根系穿透层、排水层以及防水层等多层结构保护,同时能保护建筑表层,多样植物搭配的绿色植被层可以吸收建筑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开敞型绿色屋顶:绿色屋顶设计有基本结构层,同时屋面坡度大于2度,以有效汇聚、收集雨水。
、密集型绿色屋顶:密集型绿色屋顶荷载承受能力较高,能够种植覆土较高的乔木、灌木,打造景观体验丰富的屋顶花园。
3、低荷载坡屋顶:屋顶结构顶板荷载不能满足绿色屋顶结构和植物荷载,其坡度较大,绿色屋顶结构容易滑落,抗风性较低,不能实施绿色屋顶。雨洪期间雨水排放至建筑周边,增加内涝风险,雨水浸泡危害建筑地基。坡屋顶长期受到雨水冲刷,屋檐、屋脊结构损坏,加剧建筑老化。可以增加屋檐排水槽、雨水管、雨水桶等结构,组成坡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三)、城市道路海绵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不透水下垫面之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超过了30%。与此同时,传统管道排水方式导致道路排涝压力大、路面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城市道路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策略,在收集利用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排放等方面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美学效益。
四)、生态树池海绵技术
树池的标高一般比路面低一些,用以收集、初步过滤雨水径流。就行道树而言,一系列连贯的树池可以被设计成潜在的收水装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收集、过滤雨水径流的作用。
五)、生物滞留池海绵技术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窄的、线性的、配置丰富景观植物、具有规则形状(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下凹式景观空间,具有垂直的池壁和平缓的纵向坡。
、道路渗井海绵技术
在空间极为受限的邻里街道,因为没有有利条件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通常采用设置渗井的方式来实现海绵城市。
七)、道路中心隔离带海绵技术
道路中心绿化作为常见的道路绿化形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道路两侧的滞留池和中心绿化在本来没有联系的情况下,结合道路横坡的现状,可整合为一个新的排水绿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用来应对道路积水的新策略。
八)、立体交通海绵技术
采用入水口初期弃流、入水口拦截装置、高架下滞留池设计等方式。
九)、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是一种具备环保、低碳功能的停车场,具有高绿化、高承载的特点,同时使用年限也长于传统停车场,生态停车场可与生物滞留池及植草沟结合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技术
把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海绵设施连成系统能够有效传输和消纳雨水,在强降雨时能有条理进行处理、消化雨水径流,同时层级净化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收集绿地周边区域雨水时,若植草沟不能直接引流,可以通过设计地下管道,引流至绿地公园进行雨水消纳,地下管道与海绵设施相互结合。
1、城市公园道路
2、雨水花园
3、大型下凹绿地
4、斑块绿地
十一)、大面积硬质场地海绵技术
现存硬质场地基本为灰色建筑,土壤经反复夯实硬化,几乎丧失透水性能。常规硬质工程雨水管理,并未对雨水有害后果做出相关回应,排放方式仅是简单地将污染问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根据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城市内部大面积硬质场地在暴雨期间,应有效解决快速排水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在一定情况下,增加净水与蓄水功能,增加生态效益。
1、无地下空间广场
2、附带地下空间广场
3、商业街区
五、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政策支持条件
1、可与住建厅海绵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得到住建厅海绵技术中心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
2、可与海绵城市联盟会员设计机构合作,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支持;
3、建设项目可以申报住建厅城建推广示范项目,组织推广交流学习;
4、结合建设项目实施,可完成省部级海绵城市施工工法申报;
5、可申请加入住建厅海绵城市联盟,成为联盟会员单位。
六、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海绵城市能摆脱城市“看海”窘况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遇到强降雨,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通过管道“快速排出”。而海绵城市突破“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
2、海绵城市能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海绵城市建设有很多好处。第一,涵养了地下水,补充了地下水的不足;第二,净化了水质,使得雨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宝贵自来水,实现小区、公共建设场馆生活用水(浇灌、冲洗、洗车等)自给自足;第三,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建设项目区域的微气候环境。
、海绵城市能缓解雾霾
雾霾的元凶是煤炭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帮凶是静稳天气。城市硬化不通气,海绵城市则能“接地气”。雾霾跟水土有关系,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就是排放,特殊性就是水土污染,特别是氨氮,氨氮蒸发了以后会让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因此,减排和提标是分开的,“地上”和“地下”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功夫”主要是在下面,用料和植物一层一层减少径流水量、减少径流污染。
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第二篇: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悦来生态城田家湾支路 海绵城市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博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一、综述
1.1编制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及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现场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52-2010)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修订)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悦来生态城东北方,起点接悦居路(一期)C段,终点接悦居路(一期)D段。定位为交通服务性支路。本次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自南向北延伸后与悦居路D段衔接,终点桩号K0+345.098。本次田家湾支路的实施范围为:K0+012~K0+333.061,实施长度为321.061m。道路为城市支路,标准路幅宽14m,设计车速20km/h,双向两车道,占地面积 5021m2。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总工期200天。中标后,我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科学组织、文明施工,确保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工。1.3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有关标准及国家规范、规程标准及文件编制的。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同时,在施工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
二、施工总体部署及准备工作 2.1总体部署及准备工作
(一)、现场交接准备
我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验收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准备,以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二)、技术准备
立即着手技术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规范、会审纪要和施工组织设计,并要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一方面使有关人员能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细节,另一方面开展有关钢筋翻样,木工翻样,混凝土级配,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同时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更为详尽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使工程开始就受控于技术管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三)、材料进场计划准备
我公司将根据翻样单,混凝土级配单等及时提供钢筋用量及水泥用量,报送业主备案,并落实有关其他材料供应商报业主审批,同时进行由 我公司组织的采购工作,及时组织前期的周转材料进场,以确保顺利施工。
(四)、人员准备
开工后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而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公司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五)、施工过程布置
⑴ 本工程涉及景观、水、电工程等多种专业,结合本工程特点在施工队伍的组织上考虑各种专业队伍同时进场。
景观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景观工程 水电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水电安装工程 绿化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绿化工程
⑵ 施工时以土建施工队的施工顺序为主线,各专业配合,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具体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做水、电埋设,再做铺装。
⑶ 加强现场协调工作:每天下午在项目经理主持下召开生产协调会,协调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各工种、各工序以及土建同安装之间关系,检查当日计划执行情况,布置次日作业计划。每周一上午抽半小时召开施工现场职工大会,讲上周的工程形象进度、质量、安全执行情况,布置本周各项任务,落实各项措施,明确施工目标。每周同甲方及监理单位召开工程例会,工程项目经理部汇报本周工程 情况及解决的一些问题。
⑷加强施工计划指导作用: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安排,编制月、旬以及各作业班组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材料供应、劳动力和机械使用计划,并以此来考核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以及各承包施工队的工作效率。
⑸做到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执行重庆市有关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所有进场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安全工具应配全,定时、定员对安全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好安全生产这一 关。
2.2具体工期安排
计划2016年3月开始进行场地土方开挖外运。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场地平整及测量工程
(一)、施工流程
场地初平→ 轴线的测设 → 标高的确定
(二)、各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
1、平整场地
(1)、场地平整要有排水坡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 的检查点进行逐点检查。
(2)、施工区域内及施工区周围的上下障碍物,应作好拆迁处理或防护措施。如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等等。
(3)、作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和道路和排水沟的畅通、牢靠。道路面须高于施工场地地面。
2、工程定位及放灰线(1)、设置测量小组
由项目工程师任组长,选用3 名有测绘专业技术职称的测量员组成测量小组配备经纬仪1 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 台,搭尺、50m、7.5m 钢卷尺各三把,承担本次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测量施工任务。
(2)、平面测绘
① 确定主轴线: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② 坐标点的保护:用经纬仪将基准点测设在临近建筑物上,经反复 校对无误后,采用红色油漆两个对顶直角等腰三角形标示。
③ 高程的引测: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高程点(绝对标高)和确定的相对标高,分别在周围大角和四面的安全地带,设置高程控制点。3.2、土方工程
(一)、施工流程 放线 → 挖土 → 验评
(二)、主要施工操作要点
1、放线
(1)、施工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与设计方加强联系,弄清各种构筑物的标高尺寸,在图纸上明确标明。
(2)、图纸的测设:根据施工图上各构筑物的底面标高,确定该线路土方的挖深,按平面图确定各处挖掘的范围,撒好槽灰线。无须较高精度。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设计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2、机械土方开挖施工施工要点
(1)、土方开挖前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2)、机械开挖应深而浅,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 mm 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施工中应经常观测原挡土墙的情况。如发现原挡土墙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4)、对已挖部分的土体的监测,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在护坡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5)、雨季开挖、面积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边坡稳 定,加强对边坡、支撑、围堰等措施的检查。
(6)、为保证土方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搞好坑内排水和地面截水、降水、排洪工作。最简易截水方法是利用挖出之土沿基坑四周或迎水面筑高500~800mm 土堤截水,同时将地面水通过场地排水沟排泄。3.3花池工程
(一)、工艺流程
清场 → 放线 → 挖槽 → 砌筑 → 饰面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水泥:一般采用3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砂,应过5mm 孔径的筛。配制M5 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2、作业条件: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常温施工时,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 →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2、拌制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 ±2%,砂、掺合料为±5%。
(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 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4)、确定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5)、排砖撂底: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6)、砖基础砌筑: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砌基础墙应挂线,墙反手挂线。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基础大放脚砌至基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 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
(7)、砌砖墙: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 丁砌法。
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第一层砖撂底时,根据弹好的位置线,认真核对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中间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挂线: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 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 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8)、雨期施工: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 表面。
(9)、饰面: ①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 试拼 → 弹线 → 试排 → 刷水泥浆及铺砂浆结合层→ 铺花岗岩→ 灌缝、擦缝 → 打蜡
② 准备工作:
基层处理:将地面垫层上的杂物清净,用钢丝刷刷掉粘结在基层上的砂浆,并清扫干净。
(四)、质量标准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砖砌体上下错缝,每处无四皮砖通缝。
5、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 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 个。
6、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规格、级别、形状、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8、板块镶贴质量:任何一处独立空间的石板颜色一致,花纹通顺基本一致。石板缝痕与石板颜色一致,擦缝饱满与石板齐平,洁净、美观。
9、用料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拼接严密,接缝顺直。
(五)、成品保护
1、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3、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4、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六)、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 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
(1)、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 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
(3)、夯实: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碎石垫层
(1)、首先要控制碎石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
(3)、碎石垫层的夯实。由于考虑到本工程为园路工程,路面荷载较小,同时路幅较窄,一般采用打夯机夯实,夯实前应铺摊50mm 厚的碎石,然后夯实。
5、路牙安装
在砼垫层上安置路牙,先应检查轴线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校对。圆弧处可采用20-40CM长度的路牙拼接,以便利于圆弧的顺滑,严格控制路牙顶面的标高,接缝处留缝均匀。外侧细石混凝土浇注紧密牢固。嵌缝清晰,侧角均匀,美观。路牙基础宜与地床同时填挖辗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性。;路牙安装要平稳牢固,其背后要应用灰土夯实。
6、面层的铺装
(1)、面层铺装是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2)、在完成的稳定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
(3)、在稳定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略干后先将1: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 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4)、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 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
(5)、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6)、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7、面层施工
①单色施工工序 基础处理—涂层处理—配料—胶石拌合—下料抹平压实—伸缩
缝制作—成品保护—交付使用。
②图案施工工序 基础处理—涂层处理—图案定位—图案边缘制模—配料—胶石
拌合—下料抹平压实—成品保护—拆模—交付使用。
8、铺装面伸缩缝处理,具体根据施工图的要求。
(七)、质量标准
1、饰面石材板的品种、防腐、规格、形状、平整度、几何尺寸、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要有产品合格证。
2、表面平整、洁净;拼花正确、纹理清晰通顺,颜色均匀一致;非整板部位安排适宜,阴阳角处的板压向正确。
3、缝格均匀,板缝通顺,接缝填嵌密实,宽窄一致,无错台错位。
4、突出物周围的板采取整板套割,尺寸准确,边缘吻合整齐、平顺。
(八)、成品防护措施
铺装完后严禁早期上人走动,表面覆盖锯末、席子、编织袋等予以保护。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线角不直、缝格不匀、不直:主要是施工前未认真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的实际尺寸,以及分段分块弹线不细,拉线不直和吊线校正检查不勤等原因所造成。
2、打胶、嵌缝不细:这与渗漏和美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不同材料交接处、伸缩缝等交接处。首先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坚持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一个样,其次管理人员要一步一个脚印,每步完成后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
2016
重庆博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悦来生态城田家湾支路工程及悦来高义口
环路平场工程项目部
年3月
第三篇:个人整理海绵城市项目设计规范及图集
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2014)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
图集:
《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建筑与小区)》(15BS1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10MR20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第四篇:赵飞 浅析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浅析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赵飞
(邯郸市大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1)
摘 要:雨水花园可以将雨水滞留下渗,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减少污染,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雨水利用措施,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具体的应用方式及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
关键词:雨水花园;海绵城市;应用
引 言:在提倡节能减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镇、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背景下,雨水花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技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雨水花园的发展为构建“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雨水花园技术概述
雨水花园(rain garden)是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池内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甚至乔木等植物的专类工程设施。它可以收集来自于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使之净化,并可以将雨水暂时蓄积起来,之后再慢慢的渗入土壤,从而减少地表净流量。雨水花园是一种兼具观赏价值、生态性、可持续性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雨水花园的概念最早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的雨洪专家提出,主要是通过模拟自然渗透系统来控制管理城市中的不透水铺装区域,如屋顶、人行道和停车场等的雨水径流。萨默塞特地区广泛地采用了这一技术,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的雨水花园,建成后对其进行数年追踪监测的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表雨水径流量,这成为了雨水花园高效而节约的实际效用的最好证明。
2海绵城市理念
所谓“海绵城市”,学术上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简称LID),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面污染源、减少雨洪资源的损失、减少旱涝灾害以及增加雨水就地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这也是海绵城市设计的具体指标及核心技术的关键。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
“海绵城市”遵循着“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将雨水的储存、循环利用和排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内涝防治,流经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系统修复等多个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海绵城市的生态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控制面源污染,建立起绿色的排水系统,降低城市径流系数,恢复城市水文条件,同时提升生态景观效果及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2)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
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公共服务价值,既可以丰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服务城市各类人群;又可以构建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与城市整体形象;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3)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材料、工程、仪器、技术服务、管理以及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会拉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带动生态工程开发与城市园林产业建设,同时也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新兴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4)海绵城市的艺术价值。
海绵城市的建设遵循生态性、可持续性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性的改造。在兼顾景观观赏效果的同时注重生态改造与恢复,做到功能与艺术并重,使得现代城市既有生态效益而又有观赏魅力。
4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重要雨洪管理途径,其应用既涵盖了公共场所,又涵盖了私家庭园,既有道路一类的线性景观,又有居住区公园类的面状空间。不同的场地类型,决定了雨水花园的应用方式也不同。同时,通过景观化处理手段进行合理搭配,使雨水花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既有雨水调蓄功能,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1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
一个雨水花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既要满足生态功能,也要满足观赏功能,植物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植物,适当引进外来植物,不可选用入侵性植物。
(2)选择生长力旺盛,耐涝且耐旱的植物。
(3)选择根系发达、茎繁叶茂、净化能力强、维护成本低的植物。
(4)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特性的植物。如芳香植物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丰富生态群落及景观效果。
4.2雨水花园的应用方式
(1)对于道路等线性景观,雨水花园的布置也应该线性展开。利用道路固有的排水坡度及雨水收集口进行引导,设立道路分隔带绿地,在雨水径流过程中,经过道路进入到分隔带之后,雨水花园就可以利用储水和净化等功能,实现减少雨水径流量以及降低雨洪污染等作用,进而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此类雨水花园选择的植物除了需要耐旱耐涝外,还需具有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能力,且植物配置应与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相一致。
(2)对于建筑集中且有大面积不透水铺装的场地(如停车场等),应考虑分散式的雨洪管理办法,利用地形的起伏引导雨水径流,导入附近的雨水花园中,同时可以形成多级雨水滞留池系统。这种雨水花园的种植设计应随意而自然,植物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尽可能选择长势旺盛、既耐湿又耐旱的植物,植物品种也应尽可能丰富。
(3)对于校园、庭院及小区内小面积场地,一般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场地中心或某一位置设置雨水花园。利用管道、沟渠等设施及地表径流将屋顶、道路等硬质场地中的雨水引入雨水花园中。植物选择上同样考虑耐湿又耐旱的多年生乡土植物,并尽可能丰富品种。考虑到该类雨水花园人流活动相对集中,雨水花园的设计还应该考虑交通因素,建设成生态功能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生态景观。
(4)对于公园等具有大面积绿化场地的景观,雨水花园的设计则自由的多。可以将雨水花园作为应用元素穿插于整个设计之中,绿化植物与生态铺装相结合。重点在于植物品种及习性的选择及应用,应满足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要求。
4.3雨水花园的功能及意义
(1)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外排,保护下游管道、构筑物和水体。
(2)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
(3)充分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也可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4)经过合理的设计及妥善的维护能改善小区的环境,为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5)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净化环境、美化环境,在进行雨洪调节的同时净化水质,恢复水循环,是构成“海绵城市”的主力军,与海绵城市共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5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热门话题。而雨水花园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效果明显等优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泉、唐慧超.从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获奖项目看雨水花园在多种场地类型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12(1).[2]俞萍.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的规划与运维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5(11).[3]刘佳妮.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J].北方园艺.2010(17).[4]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第五篇: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