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

时间:2019-05-13 15:1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

第一篇: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

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综合训练试卷

(四)日期:2013.05.17 命制人:王 璟 审核人:乔 峰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国家统计局信息,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争取居民收人实现高增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年开始,有机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很多超市开始销售有机蔬菜、水果,这些蔬菜水果的价格要比普通蔬果贵好几倍,但是销路依然很好。这意味

①有机蔬菜水果的高质量决定其价格 ②有机蔬菜水果的高需求决定其价格 ③有机蔬菜水果的价值量比普通蔬菜水果大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生产规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2013年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今年要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的政策,切实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这表明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党和政府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③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积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2013年我国要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例如,降低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产品的税率以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如果将这一政策对调味品产生的影响用图示描绘出来(D1为实施前,D2为实施后),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

5.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新年伊始,大江南北刮起的反奢靡、反浪费、反公款消费的“光盘”之风,让民众备感清爽与兴奋。倡导光盘行动

①践行了理性消费观念 ②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③是餐饮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弘扬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并将0—0.25%的低利率至少维持至2015年中。美联储继续维持其宽松69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的货币政策将大大增加全球经济失衡的压力,使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热钱压境”的风险。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的影响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是山东省2013年主要民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提高域镇化质量

④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

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也上升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我国进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

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基准利率

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下,将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①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②党自觉征集民意实现民主决策,坚持科学执政 ③体现了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履行执政党职责 ④进一步发挥了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这一制度下,将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这一制度

①有助于拓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②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12年9月18日,新兴国家互联网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新兴国家间首次就互联网问题开展对话交流。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的代表就互联网发展及治理、新兴国家互联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说明

A.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B.中、俄、巴西、南非等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

C.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 D.互联网问题从根本上就是一个和平问题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13.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推进协商民上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这一制度

A.扩大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

B.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C.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D.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14.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

②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维护和平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实现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5.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要使少数民族地区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必须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继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把中央、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是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过去十年间,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以音乐、戏曲、文学、电影、展览、对话等形式,在德国柏林、汉堡、慕尼黑等主要大城市举行。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②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中德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13年4月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的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持征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从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到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活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促进了人们对善与美的推崇和坚守。由此可见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1.电影《第一书记》讲的是沈浩带领小岗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自己却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事迹。近几年,全国陆续举办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这

①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有利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说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说明

A.真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发展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3.下列说法中,与漫画《意外》(作者:盖桂保)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①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②阴差阳错,防患未然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④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观点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①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③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26.中国中铁参建的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在施工中不断创新技术,成功攻克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为世界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充分说明

①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能够突破规律的限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2013年3月17日在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用“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个字来概括个人经历的启示。下列与之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主观题(带★号的为选做题)

28.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2013年1月25日山东省人代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7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1分)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实现“老有所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在已经基本建立。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7分)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30.(10分)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3年来,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近年来欧盟国家发生严重债务危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愿意和欧盟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1)上述国际组织同属于哪种类型?(2分)

(2)如果以“中国与国际组织”为题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8分)

综合训练试卷

(三)1-5 CBBDD 6-10 CBCCD 11-15 ABBCC 16-20BCDDA 21-28 CCABDBCB 29.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坚持依法、科学、民主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分)遵守宪法和法律,规范权力行使,自觉接受监督。(2分)

30.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3分)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工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分)③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农民工同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3分)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3分)

31.(1)①问题: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仍然较大。(2分)②影响:长期来看,偏低的劳动报酬和较大的收入差距会抑制居民消费,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利于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4分)

(2)(6分)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3分)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调整现有体制和利益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3分)

32.(1)世贸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2分)非歧视、透明度、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2分)中国积极行使世贸组织成员权利,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2分)

(2)欧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2分)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存在多方面共同利益。(1分)通过磋商合作化解贸易争端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分)

高三政治--济外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周末作业)班级 姓名

综合练习

(四)答案

ABCBB ;DCCBD;BBBDA;CBCAC;C B B B A ;A D 28.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

②优秀文化有着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的作用,应弘扬优秀齐鲁文化。(2分)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应发挥好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2分)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1分)(其它观点合理可酌情得分)

29.(1)图表反映了2007-2012年间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增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都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3分)我国分配应该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1分)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3分)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别,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2分)

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挥财政作用,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发挥税收作用,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等。(2分)

(2)

30.【答案】(1)政府间国际组织(2分)

(2)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75 高三政治--

第二篇:政治必修四期中考试测试题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

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

A.① ④B.② ③C.③ ④D.① ③

2.下列选项中与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在事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D.气者理之依也

3.今天,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遇到的矛盾纷繁复杂,更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A.哲学解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C.哲学思想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总结

D.哲学为实践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4.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 理在气先

A.① ②B.② ④C.③ ④D.① ③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1 页(共 6 页)

6.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普遍趋紧,提高全民的能源危机意识和节能意识,已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A.加大力度改革自然,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

“新年到送你鸟巢做新房,送张床叫水立方,祥云围绕在身上,“鼠”不尽的祝福送到你身旁。”据此回答7-8题。

7.该短信将奥运标识窜成一串美好的祝愿,有利于促进全国上下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这主要表明()

A.物质依赖于意识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奥运标志具有意识

8.鸟巢、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设计图纸到建成实物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

A物质B意识C实践D反思

9.宋代诗人陈与义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0.2008年6月1日,第三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侦测措施等,为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A.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1.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的教条。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的界定是主观的B.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C.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2.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2 页(共 6 页)

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具有无条件性

C.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办事情成功的决定性条件

D.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13.某手机网站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等等。这些广告()

①否认了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②否认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是唯物论的一种具体表现

④用臆造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15-16题。

15.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16.调整农业结构的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

1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8.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 可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的道路时曲折的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3 页(共 6 页)

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19.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发展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后人。”与本句话反应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偷牛贼一起游街,不公平。”偷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就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事物发展变化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有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3.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的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4.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活的灵魂是()

A.一分为二看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2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4 页(共 6 页)

26.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是要人为抑制经济增长。这告诉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衡的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7.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飓风式影响,今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实行了“非对称”形式贷款利率(即存贷款利率非同时上升或下跌),这也是在非常时期做出的非常抉择。这一政策所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善于抓中心、抓关键

28.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能使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社会,面对自己,从而促进我们更加全面的发展。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生活的态度是()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扬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③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④大胆抛弃一切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29.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可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是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是否坚持发展的观点

D.是否坚持运动的观点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计40分)

31.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两周年。青藏铁路建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建设人员再充分借鉴世界铁路先进技术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的困难,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请从规律客观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5 页(共 6 页)

32.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凳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需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他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5分)

33.“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这是今年以来中央在全国范围内以扩大内需、普惠农民、改善民生、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所带来的成效和反应。但在一些地方,却发现家电下乡也存在诸如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下乡产品品种不齐全,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企业应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市场。(6分)

3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经发展更看重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突出了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总要求。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彻底否定。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7分)

35.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背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已知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的启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该市模式的做法。(6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6 页(共 6 页)

第三篇:政治 必修四 材料类型题

政治 必修四(哲学)材料类型题

1.2010年7月12日,如火如荼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也给世人留下了诸多话题……

话题一:西班牙夺冠

西班牙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华丽足球让人印象深刻,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 秘诀一:“三线均衡,阵容整齐。”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后防、中场、前锋、人才济济、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秘诀二:“智慧和激情”。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运用了自身的智慧和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比赛。秘诀三:“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西班牙队每天安排合理的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问题: 1)你从西班牙队的获胜秘诀中得到了哪些哲学感悟?

①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西班牙队正是靠三线均衡、阵容整齐,讲究配合,增强了整体实力,最终获胜。②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西班牙人运用智慧和激情帮助自己赢得了观众和比赛。

③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西班牙队重视训练的科学性,遵循运动规律,这为他们夺冠创造了条件。

2)有人认为,误判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英格兰和墨西哥两支球队都因为遭到误判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误判同时也促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多的运用到足球场上,如国际足联正考虑引进电子裁判等方式,从而促进比赛公平,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谈谈误判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误判破坏了足球比赛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误判也促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多运用到足球场上,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

2.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情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这个地区的发展情况。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视重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该地区的风景秀丽,四季入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的状况 决定了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

3.1978年11月,被饥饿所迫的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来“大包干”,解决了温饱问题,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热潮迅速蔓延中国,给中国的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实践证明,“大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岗村和我国中西部的多数农村一样,面临温饱过后的发展瓶颈。敢为人先的小刚人再次摸索发展的新路子,他们把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部分的进行“土地流转”。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热潮。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基础?

答: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0年前小岗村被饥饿逼出来的“大包干”成功实践,使农村改革找到正确方向。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大包干”到“土地流转”的新改革出路,是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正确,土地流转有待检验.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大包干”到“土地流转”都为了农民富裕,解决农民问题。

2)你如何评价中国农民在我国农村改革中的首创精神?

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0年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决定。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定,促使“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央要求各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各地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材料,分析党在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

要求我们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30年前,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30年后,为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央决定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特殊性的把握。

3)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中央要求先试点,然后寻找适合各地实际的模式稳妥推进,这是对不同地区矛盾特殊性的把握。

5.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6.一位马拉松冠军在谈夺取冠军的经验时说:自己事先考察了马拉松的全部路程,并用沿途有特征的建筑作标志把全程分为几段,一个建筑就是自己的一个目标,一段路途的完成,就是一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漫长的马拉松全程就变成了实现他的一个个希望的愉快之旅。这位冠军的话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这个冠军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取得了胜利。

7.材料一: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它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加速恶化的趋势。

材料二: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华盛顿:公交车送官员上下班;——东京:地铁至上;——巴黎:“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材料三:广州市政府称“交通两难”为特大城市的“癌症”,目前任何一个城市几乎都找不出一招制胜的灵丹

妙药,从去年开始推行的“停车新政”也是广州在目前环境下所能采取的迫不得已的举措。“但是两者的缺口越来越大,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占道停车也总有尽头,问题总爆发可能就在明年。”“要把面临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百姓,通过民主促民生的方法来应对这场危机。” 这些难题包括:要不要进行总量控制;要不要在特殊时段特殊地段收取拥堵费;要不要完善停车收费体系;要不要实施错时上下班……每一个问题都相当“重量级”,涉及到几乎每个新老广州人甚至外来游客的出行。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提出解决广州停车难的措施

①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且妥善解决矛盾.城市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的体现,我们要正视矛盾,积极提出解决办法,不可因噎废食。②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国外一些大城市因地制宜采取的疏导车流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杭州市有自身特色,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③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各城市缓堵得做法虽然不一,但都是对汽车消费热的疏导而非简单禁止。可借鉴其他城市做法。

第四篇:2014高考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生活与哲学》重要原理(20个)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4、唯物辩证法

11、认识论2)(共17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4条原理)

一、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一加二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

【标志性词语】:超载,过渡,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2、发展

3、矛盾5 + 创新1)(共11条原理)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结合,协调,统一,同……有关,处理……关系,同时,统一整体,影响,意义,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标志性词语】:东、中、西部,组成部分,地区分割,全局、局部,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方保护,结构调整,系统工程。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标志性词语】: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的稳定性。

【标志性词语】:阶段、步骤,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

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5条原理)

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

【标志性词语】:既……又……,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双方依存、双方转化,转变,化……为……,变……为……。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标志性词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号召;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的那些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重心,突破口,突出问题,根本,重中之重,骨干力量,核心,首要地位,第一要义。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分析形势;评价人的得失;巨大成绩…存在不足;主流、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主体;防微杜渐;本质。

Ⅳ创新(1条原理)

辩证的否定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标志性词语】:创新等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2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还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从……到……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2、价值观

1、)(共3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2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标志性词语】:人民,群众利益,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1条原理)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第五篇:政治第二单元试卷四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分项解析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真正地做到了认真审核和校对,好多试题答案都是网上首发文字版;并且做了详细的分考点解析,希望对广大师生能有所帮助!

考点: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文化的交流

1(2011高考安徽卷8)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2011高考北京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知识。A说法不符合题意,该材料并没有讲文化的竞争;B说法符合题意,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说法与题目无关。本题答案选B。

4(2011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

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 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1高考山东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目消费。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①民族节目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①说法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本题答案选B。

7(2011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A说法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8(2011高考海南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俗节日,就是考察传统文化的特点。③④说法不合题意。

9(2011高考上海文综卷19)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②④说法不合题意。

10(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杨;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11(2011高考江苏卷35)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6分)

答案:(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12(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解析】本题是文化生活的表格题,根据材料分析,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①主要是文化对人的作用;②很明显是文化遗产的作用;③文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1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

【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没有了文化生活的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活材料题。这也吻合文化生活的学科性质。第一问,让我们分析妈祖文化的作用,其实就是文化的作用,我们要结合材料;

14(2011高考浙江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15(2011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39)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

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8分)

下载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必修综合训练试卷(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政治必修2选择题训练

    1.2012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

    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四大题归纳

    第一题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 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

    高三政治必修四主观题测试题范文

    高三政治测试题(哲学主观题)2014-8-2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五篇模版)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归纳(五篇模版)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四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系列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2016-12-03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1.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政治测试答案 必修四 矛盾

    13.(2013·东北三省四市联考)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手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神舟九号......

    政治必修三期中试卷复习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这表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