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测试答案 必修四 矛盾
13.(2013·东北三省四市联考)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手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现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单飞行器”到“多飞行器连接”这个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承载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他们不断突破,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答案: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5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航天工作者不断突破,推动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5分)我国航天事业虽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5分)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航天器与目标飞行器对接,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4.(2013·扬州中学质检)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被公众寄予厚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启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财政部、人保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订。八年过去,虽然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
答案: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4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2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分),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4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2分),总会遇到旧事物顽强抵抗,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2分),人们对它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2分)。
第二篇:政治必修四期中考试测试题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
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
A.① ④B.② ③C.③ ④D.① ③
2.下列选项中与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在事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D.气者理之依也
3.今天,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遇到的矛盾纷繁复杂,更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A.哲学解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C.哲学思想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总结
D.哲学为实践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4.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 理在气先
A.① ②B.② ④C.③ ④D.① ③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1 页(共 6 页)
6.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普遍趋紧,提高全民的能源危机意识和节能意识,已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A.加大力度改革自然,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
“新年到送你鸟巢做新房,送张床叫水立方,祥云围绕在身上,“鼠”不尽的祝福送到你身旁。”据此回答7-8题。
7.该短信将奥运标识窜成一串美好的祝愿,有利于促进全国上下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这主要表明()
A.物质依赖于意识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奥运标志具有意识
8.鸟巢、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设计图纸到建成实物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
A物质B意识C实践D反思
9.宋代诗人陈与义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0.2008年6月1日,第三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侦测措施等,为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A.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1.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的教条。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的界定是主观的B.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C.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2.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2 页(共 6 页)
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具有无条件性
C.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办事情成功的决定性条件
D.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13.某手机网站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等等。这些广告()
①否认了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②否认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是唯物论的一种具体表现
④用臆造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15-16题。
15.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16.调整农业结构的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
1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8.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 可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的道路时曲折的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3 页(共 6 页)
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19.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发展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后人。”与本句话反应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偷牛贼一起游街,不公平。”偷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就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事物发展变化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有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3.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的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4.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活的灵魂是()
A.一分为二看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2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4 页(共 6 页)
26.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是要人为抑制经济增长。这告诉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衡的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7.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飓风式影响,今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实行了“非对称”形式贷款利率(即存贷款利率非同时上升或下跌),这也是在非常时期做出的非常抉择。这一政策所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善于抓中心、抓关键
28.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能使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社会,面对自己,从而促进我们更加全面的发展。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生活的态度是()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扬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③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④大胆抛弃一切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29.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可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是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是否坚持发展的观点
D.是否坚持运动的观点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计40分)
31.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两周年。青藏铁路建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建设人员再充分借鉴世界铁路先进技术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的困难,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请从规律客观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5 页(共 6 页)
32.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凳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需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他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5分)
33.“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这是今年以来中央在全国范围内以扩大内需、普惠农民、改善民生、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所带来的成效和反应。但在一些地方,却发现家电下乡也存在诸如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下乡产品品种不齐全,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企业应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市场。(6分)
3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经发展更看重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突出了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总要求。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彻底否定。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7分)
35.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背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已知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的启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该市模式的做法。(6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第 6 页(共 6 页)
第三篇:政治 必修四 材料类型题
政治 必修四(哲学)材料类型题
1.2010年7月12日,如火如荼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也给世人留下了诸多话题……
话题一:西班牙夺冠
西班牙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华丽足球让人印象深刻,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 秘诀一:“三线均衡,阵容整齐。”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后防、中场、前锋、人才济济、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秘诀二:“智慧和激情”。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运用了自身的智慧和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比赛。秘诀三:“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西班牙队每天安排合理的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问题: 1)你从西班牙队的获胜秘诀中得到了哪些哲学感悟?
①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西班牙队正是靠三线均衡、阵容整齐,讲究配合,增强了整体实力,最终获胜。②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西班牙人运用智慧和激情帮助自己赢得了观众和比赛。
③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西班牙队重视训练的科学性,遵循运动规律,这为他们夺冠创造了条件。
2)有人认为,误判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英格兰和墨西哥两支球队都因为遭到误判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误判同时也促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多的运用到足球场上,如国际足联正考虑引进电子裁判等方式,从而促进比赛公平,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谈谈误判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误判破坏了足球比赛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误判也促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多运用到足球场上,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
2.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情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这个地区的发展情况。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视重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该地区的风景秀丽,四季入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的状况 决定了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
3.1978年11月,被饥饿所迫的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来“大包干”,解决了温饱问题,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热潮迅速蔓延中国,给中国的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实践证明,“大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岗村和我国中西部的多数农村一样,面临温饱过后的发展瓶颈。敢为人先的小刚人再次摸索发展的新路子,他们把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部分的进行“土地流转”。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热潮。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基础?
答: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0年前小岗村被饥饿逼出来的“大包干”成功实践,使农村改革找到正确方向。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大包干”到“土地流转”的新改革出路,是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正确,土地流转有待检验.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大包干”到“土地流转”都为了农民富裕,解决农民问题。
2)你如何评价中国农民在我国农村改革中的首创精神?
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0年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决定。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定,促使“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央要求各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各地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材料,分析党在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
要求我们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30年前,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30年后,为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央决定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特殊性的把握。
3)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中央要求先试点,然后寻找适合各地实际的模式稳妥推进,这是对不同地区矛盾特殊性的把握。
5.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6.一位马拉松冠军在谈夺取冠军的经验时说:自己事先考察了马拉松的全部路程,并用沿途有特征的建筑作标志把全程分为几段,一个建筑就是自己的一个目标,一段路途的完成,就是一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漫长的马拉松全程就变成了实现他的一个个希望的愉快之旅。这位冠军的话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这个冠军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取得了胜利。
7.材料一: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它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加速恶化的趋势。
材料二: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华盛顿:公交车送官员上下班;——东京:地铁至上;——巴黎:“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材料三:广州市政府称“交通两难”为特大城市的“癌症”,目前任何一个城市几乎都找不出一招制胜的灵丹
妙药,从去年开始推行的“停车新政”也是广州在目前环境下所能采取的迫不得已的举措。“但是两者的缺口越来越大,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占道停车也总有尽头,问题总爆发可能就在明年。”“要把面临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百姓,通过民主促民生的方法来应对这场危机。” 这些难题包括:要不要进行总量控制;要不要在特殊时段特殊地段收取拥堵费;要不要完善停车收费体系;要不要实施错时上下班……每一个问题都相当“重量级”,涉及到几乎每个新老广州人甚至外来游客的出行。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提出解决广州停车难的措施
①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且妥善解决矛盾.城市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的体现,我们要正视矛盾,积极提出解决办法,不可因噎废食。②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国外一些大城市因地制宜采取的疏导车流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杭州市有自身特色,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③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各城市缓堵得做法虽然不一,但都是对汽车消费热的疏导而非简单禁止。可借鉴其他城市做法。
第四篇:2014高考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生活与哲学》重要原理(20个)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4、唯物辩证法
11、认识论2)(共17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4条原理)
一、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标志性词语】:一加二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
【标志性词语】:超载,过渡,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2、发展
3、矛盾5 + 创新1)(共11条原理)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结合,协调,统一,同……有关,处理……关系,同时,统一整体,影响,意义,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标志性词语】:东、中、西部,组成部分,地区分割,全局、局部,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方保护,结构调整,系统工程。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标志性词语】: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的稳定性。
【标志性词语】:阶段、步骤,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
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5条原理)
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
【标志性词语】:既……又……,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双方依存、双方转化,转变,化……为……,变……为……。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标志性词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号召;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的那些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重心,突破口,突出问题,根本,重中之重,骨干力量,核心,首要地位,第一要义。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分析形势;评价人的得失;巨大成绩…存在不足;主流、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主体;防微杜渐;本质。
Ⅳ创新(1条原理)
辩证的否定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标志性词语】:创新等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2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还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标志性词语】: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从……到……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2、价值观
1、)(共3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2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标志性词语】:人民,群众利益,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1条原理)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标志性词语】:根据……情况、形势,针对……特点,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第五篇:必修2默写测试(答案)
语文必修二默写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评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7.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8.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9.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1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6.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7.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9.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共50空,每空2分,满分100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