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妇联大力发展巾帼来料加工帮助妇女就业致富
江苏省妇联大力发展巾帼来料加工帮助妇女就业致富
近年来,随着江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妇女由于土地被征收变成了失地妇女,同时,受地域发展差异、家庭原因、技能低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大量妇女留守在农村,没有实现就业。不仅影响了妇女经济收入提高和社会地位提升,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社会安定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经过调研和思考,江苏省妇联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帮助妇女增收致富的抓手,重点发展来料加工,通过争取政策、强化服务、培育队伍、资金扶持、创建基地等手段,为巾帼来料加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妇女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收提供机会。至2010年,全省有80多万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人均年增收达5000多元,为广大妇女打造了一个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来料加工已经成为江苏失地妇女的新土地,失业妇女的新车间,为江苏实现动态零就业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明确主题,渐次推进。省妇联出台了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的工作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议,专题部署,并将来料加工发展情况列入各级妇联年终考核项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进。省妇联一年抓一个主题,有针对性的促进来料加工发展。工作重点从选点培育到面上推进;工作要求从承接业务到研发创新;培训内容从技能提高、业务对接逐步向发展电子商务领域拓展,培训对象从女经纪人向有志发展来料加工的创业妇女和女大学生村官拓展。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动来料加工深入发展。今年,江苏省妇联抓住女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带领致富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带动性作用,将28名女大学生村官也纳入义乌培训班。在我省率先发展来料加工的徐州市睢宁县妇联,紧紧抓住电子商务新兴潮流,在全县大力开展网络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已先后培养几百名既懂来料加工技术、又能在网上操作的居家妇女,让传统的来料加工业插上了“电子营销”、“网络商务”的翅膀。睢宁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作法,得到温家宝总理、省委罗志军书记的专题批示和充分肯定。
争取资源,合力推进。妇联组织推进来料加工,一无专门政策支持,二无明确职能,三无活动资金,只能依靠党委、政府对妇女事业发展的关心,依靠广大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信心,依靠为妇女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省妇联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对妇联组织开展来料加工给予扶持,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争取人社、财政部门将来料加工新列入小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范围,提供全额贴息,为有志于发展来料加工却缺乏资金的创业妇女提供资金扶持,方便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优质项目的女经纪人获得贷款,帮助她们解决资金难题。争取农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来料加工从业妇女开展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争取扶贫办对女经纪人提供相关政策、资金等扶持。争取经信等部门在引进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相关信息。争取工商部门为来料加工合同提供鉴证服务,对具备加工企业条件,要求办工商注册登记的,按政策实行优惠服务。
创建基地,示范推进。省妇联在全省开展了省级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鼓励女能手、女企业家、女经纪人等创建来料加工基地,并从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加强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帮扶能力强的省级巾帼示范来料加工基地,帮助农村妇女特别是困难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省妇联准备用5年的时间,在全省创建250个年新增带动妇女就业200人以上,人年均增收5000元上以的省级巾帼示范来料加工基地,并对每个基地给予2万元共计500万元的资金扶持,培育巾帼来料加工的龙头组织,帮助更多的妇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目前,全省已命名了50个省级巾帼示范来料加工基地,下拔100万元扶持经费。第二批省级基地命名和扶持资金下拨工作正在进行。
培育队伍,带动推进。省妇联将培训来料加工人员和培育女经纪人队伍作为推动来料加工发展的重要途径。争取省财政每年拨付600万农村妇女专项培训资金,明确划块对来料加工人员开展免费培训。3年来全省共举办来料加工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妇女3万多人。省妇联建立了有近400名会员的省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全省各市也都已建立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定期召开交流座谈,并举办各种类型的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提高女经纪人业务技能,提升她们的市场意识,增强她们发展来料加工的信心。从2009年起,省妇联连续4年在义乌举办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近300名女经纪人参加了培训。邀请义乌市妇联、来料加工协会和优秀经营户对参训人员进行来料加工实务知识、电子商务、项目承接等培训,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和来料加工现场。各市、县也纷纷组织女经纪人赴义乌开展培训,4年共组织赴义乌培训班近20期。
搭建平台,对接推进。省妇联积极搭建来料加工女经纪人信息项目交流、业务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女经纪人协会召开年会、提供培训、开展座谈等时机,组织女经纪人发布供需信息,促进女经纪人加强合作,帮助女经纪人及时捕获有效需求信息,扩大市场连接,拓展业务渠道。每年在义乌培训期间,省妇联都与义乌市妇联联手,组织义乌市来料加工优秀经营户与女经纪人开展业务对接和商务洽谈。4年来,共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近500万元。省内女经纪人的对接也不断加强。南通市女经纪人崔素梅与扬州市女经纪人陈建霞现场达成了100台缝纫机易地赠送,长年提供加工业务的合作意向。参训女经纪人中有8人拿到了订单任务,对接业务就达100多万元。
资金扶持,服务推进。省妇联将为女经纪人提供资金扶持作为推动来料加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在全省全面推开的契机,积极协调省财政,增注了2550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明确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向农村倾斜、向农村妇女倾斜、向来料加工等优质项目倾斜,依托妇联组织、人社部门的组织网络体系,为有志发展来料加工等创业项目的妇女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充分发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帮扶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巾帼来料加工的大发展。
来源:江苏妇女网
第二篇:妇联:帮助广大妇女同胞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为切实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妇女就业创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更好地促进妇女就业创业,蔡甸区妇联结合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我区妇女就业创业情况作了专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区妇女就业创业的现状,全区总人口:44.69万人,其中:女性21.93万人,占总人口的49%。劳动力总数为26.27万
人,其中:女性11.8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从业人员总数:24.66万人,其中:女性11.53万人,占从业人数的46.76%。劳动力转移就业13.07万人,其中:女性5.3万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40.9%,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全区女性自主创业人数为369人,占从业女性人数的3.2%,主要投资于服装加工厂、商品零售店、家庭手工业、农村高效种、养植等。
1、妇女就业创业的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随着《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充分给予了女性在政治、社会、劳动、婚姻等方面的地位和权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渐深入人心。各级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先后出台,各级妇联及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为广大妇女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大力实施“妇女创业行动”,开办“妇女创业大讲堂”,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开展岗前培训等措施,促进了妇女就业、再就业,培育了妇女的创业意识,点燃了妇女创业激情,使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2、妇女创业的领域不断拓宽。一直以来,女性创业大都集中在三产业中的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随着妇女创业观念的逐步转变,在开公司办工厂方面同样了涌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如:张湾扣件厂厂长尹家新,从事扣件、脚手架等建筑生产的经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较好解决了周围居民及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安置就业达100余人,促进了女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常福纸箱厂厂长赵小莉,生产厂房规模达1000多平米,机器设备先进,年产值100多万元,创利税10万元;现任武汉盛发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昌荣,她所创办的武汉盛发棉业有限公司现下辖3收购站,1个200型的籽棉加工中心,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员工60名,公司具有购、加、存、销业务能力可达5000吨皮棉,是一家节能、环保、花园式的现代化棉花加工企业。
3、妇女创业的活力不断增强。区妇联通过开办“妇女创业大讲堂”,向广大妇女宣讲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了她们的创业活力。通过走访调查20多个创业女性了解,她们在创业的路上都能发扬“四自”精神,真正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如:创办《武汉九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潘润芝,从一名普通的农民,通过跑信息、筹资金、学技术的艰苦创业,建成目前集江汉鸡生态养殖、休闲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形成了合理、高效、稳定的农牧生态产业链。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和蔡甸又分别开设了酒楼,预计可创产值1000万元,纯利润超过100万元;张湾街马莲芳在村里算得上是最穷的一户人家,她怀着创业脱贫的想法,揣着仅有的900元钱凭借卖扣件掌握的市场信息和当初靠900元起家创业积累的资金,办起了如今这座生产螺杆、钢管和小五金产品的五金厂,安置了村里30余名剩余劳动力。眼下马莲芳正在筹划上一条年产200吨钢管的生产线,进一步扩大规模,安置更多的农民工在此就业。
4、妇女创业带动就业的成效不断凸现。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民创业精神的贯彻实施,区妇联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妇女“创家业、做能人”意识,引领妇女投身全民创业大潮,使妇女就业创业观念逐步转变,创业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如:《星盾雨衣厂》厂长邓又琴,她经营的雨衣厂拥有八条机组线,机械设备120台,安置女工200余人,其中下岗女工占70%;目前,全区建成巾帼创业基地、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等40余个,培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59名,优秀创业女性9人,新增妇女创业207人,带动妇女就业5000余人。
二、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问题
1、创业意识淡薄,就业创业比例不高。一是就业面窄,收入偏低。全区就业妇女11.53万人,占妇女总人数的38.5%。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女性偏多,高收入层中女性比例低,低收入层中女性居多。二是观念落后,创业精神不强。在调查中,大部分妇女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认为投资风险性太大。全区自主创业妇女369人,只占就业妇女总人数的3.2%。农村妇女从业人员中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就地转移务工为主。
2、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创业能力
不强。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决定了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相对较弱。全区女性从业人员11.53万人中,高中及以上3.37万人,占从业人数的29.24%;初中及以下8.16万人,占妇女从业人数的70.76%。一是就业能力不强。全区返乡女性133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803人,占返乡女性的60.3%。二是增收致富能力不强。大部分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只能从事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三是创业能力不强。妇女创业所投资的项目大部分仍在传统项目上做文章,而且投资项目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
3、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创业渠道不畅。一是就业性别歧视,导致妇女就业难。在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法规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在执行过程中因操作性不强而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妇女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就业压力更加突出。二是信息渠道不畅,错失良机。不少女性有着创业的愿望,但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怎么创业。有的虽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不敢投资;有的因为得到了过时的信息,贸然投资,导致创业失败。三是外部环境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经济发展趋缓,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从而带来就业岗位的减少,形成了新的就业压力。
4、创业资金短缺,就业创业信心不足。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妇女所发展的产业中,投资项目规模普遍偏小,有的更谈不上成规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扩建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虽然有创业小额贷款扶持,但条件多、程序复杂,而且农村妇女还难以享受此项优惠政策。,因资金不足求助于妇联组织的创业女性有20余人,而妇联组织的专项经费十分有限,又没有行政执法职能,工作协调难度大,因此,在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实际工作中困难重重。有些妇女虽有满腔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无法筹到所需资金,再加上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影响了创业的热情,她们期盼着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宽松政策。
三、解决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建议及对策
妇女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出发,在制定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上能更多地向妇女倾斜,全面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工作。
1、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增强妇女就业创业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和“农家女大课堂”、“妇女文化中心户”等妇女阵地,向农村妇女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促进妇女创业的政策规定,宣传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一是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四自”精神,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业的新观念。二是大力宣传创业杰出女性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的妇女跨入创业的行列,带动更多的妇女在创业创新实践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努力营造女性创业的浓烈氛围,以鼓励更多的女性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
2、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能力。要进一步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利用全区的培训资源,开展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妇女依靠科技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尤其要化大力气培育一批以女企业家、农村致富女能人和女创新技术人才为代表的妇女创业创新带头人,树立妇女创业标杆。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妇女阵地作用,扎实开展培训活动。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个别辅导,专题座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妇女群众所急需的市场营销,从业技能,道德规范,家教知识等,使每位农村妇女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二是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技能。要根据农村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采取不定期举办妇女就业培训班的方式,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尽快撑握一技之长,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拓宽渠道,加快农村妇女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三是加大骨干培训力度,培养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攻坚力量。要通过对农村女能人、女经纪人、女农民技术员实用科技含量高的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妇女的攻坚力量,使她们成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的“领头雁”。
3、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妇女就业创业环境。要为广大妇女提供政策信息、资源支持、就业安置等服务,促进妇女就业创业。一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优化妇女就业创业环境。要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穿于妇女就业创业全过程,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鼓励扶持有利于女性就业创业的产业发展。二是畅通信息渠道,构建妇女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向妇女群众提供用工信息、就业动态、权益维护等信息服务。三是拓宽就业渠道,为妇女就业创造条件。要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四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要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女职工在怀孕、产期、哺乳的保护问题;认真规范劳动合同,从制度上保障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加强检查监督,对侵害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4、搭建信贷服务平台,破解妇女就业创业瓶颈。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切实推动女性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妇女就业创业。一是针对女性创业普遍遇到的融资困难,要加大对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的扶持力度,建议政府设立女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贴息或无息提供创业贷款,减化程序,畅通贷款渠道。二是针对女性创业项目选择问题,要支持妇联建立创业基地,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以适应不同层次妇女的创业需要。三是针对贡献突出的女性创业典型,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她们将项目做大做强,使她们成为妇女自主创业的榜样,以她们的典型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妇女投身创业实践,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更多的农村妇女就地转移。四是针对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就业和实际生活问题,要着重帮助低保护、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五是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积极宣传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创业精神教育和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宣传,鼓励引导女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女大学生创业有新突破。
第三篇:乡妇联妇女就业工作经验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拓宽妇女就业渠道xx乡地处文秘部落区西南,属典型的“城中乡”。全乡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富余劳动力4000人,其中:女性2310人,占总数的57.7%。近年来,我们妇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基本职能,把关心帮助妇女就业作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首要任务,有的放矢地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有序地加强技能培训,扎实有效地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地安置妇女就业,探索出一条妇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开展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织一张网——构建妇女就业平台我乡人多地少,可耕用面积人均不足一亩,就业压力比较大。随着城市的延伸和一批批学生的回乡务农,土地不断减少,富余人员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妇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妇女就业网络,帮助安置妇女就业。一是构建女工信息网络。为了规范有序地帮助安置妇女就业,我们组织各村妇联组织对辖区妇女劳动力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建立无业人员、下岗人员、特困人员家庭情况及用工信息等台帐,将无业妇女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特长等内容建档建成册,做到一人一卡,形成了无业妇女劳力库,为开展就业援助、促进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就业情况随之变动档案内容,使档案帐卡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就业集会制度。为了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乡建立健全了就业集会制度,制度规定每季度举办一次就业赶集会,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以举办就业赶集会为契机,广泛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就业,最大限度组织妇女参加就业赶集会,主动适应市场寻找工作岗位。近年来,我们共组织3000人次妇女参加各类就业赶集会不下13次,特别是今年春季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劳动就业洽谈会,共邀请用人单位近百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多个,吸引了全乡近1000名妇女前来求职,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与用人单位现场签约近50余人。三是组建就业信息中心。我们妇联组织十分注重用工信息的收集,组织人员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各种用工信息,并与区劳动局、区民政局、部分用工单位等部门联系,广泛收集信息,并迅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对外发布,各村也利用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布,让在家的妇女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截止目前,共发布 19次信息共300余条。同时,还协调xx职介所,对乡内妇女求职者实行免费推荐就业服务。近年来,职介所累计为妇女提供各类就业咨询服务700余人次,600多名妇女通过职介所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岗位。送一门技——增强妇女就业本领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妇女劳动力转移最大的问题是劳动者无技术、无本领,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工作中,我们妇联把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作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获得致富金钥匙。一是建立培训基地。我们积极与江城锅炉厂、气体厂联系,建立了以江城锅炉厂、气体厂为中心的乡电氧焊技术就业培训基地,新悦酒店为中心的服务业培训基地,龙人集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培训基地,乡经管中心为中心的财会、微机培训基地,每年帮助培训缺乏技术的妇女近500人,使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就业信心,不少的同志走出培训基地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二是开展定向培训。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我们结合妇女特点,大力开展美容、美发、服装加工、家政等各种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同时,积极与辖区大企业联系,针对企业需要的劳动岗位,委托企业代为进行集中培训。我乡龙人集团需要大量的市场开拓型人才,于是我们组织了100多名妇女委托龙人集团代为培训,培训完后由企业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人才。第一期培训50多名妇女被该企业录用。三是建立培训基金。为了加强就业培训,我们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培训妇女。前进村与区成人教育中心共同开办了成人教育大中专夜校,免费鼓励村民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培训妇女400余人次,50多名妇女已经获得中专学历,20多名妇女已经获得大专学历。我们还积极地与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由乡村共同出资开办一些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妇女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据统计,近年来利用各级学校和社会资源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0余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1000余人次获得各种劳动资格证书,就业率达到75%以上。架一座桥——畅通妇女就业渠道为了促进妇女快就业、多就业,我们妇联坚持把安置妇女就业当成工作重中之重,多方协调、见缝插针、拓宽渠道、最大限度安置妇女就业。一是拓展接收基地,稳定输出一批。我们积极加强与城区街道社区妇联组织、劳动部门、中介机构、企业联系,与区巾帼家政服务站、区劳动就业中心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接收基地,并与汉商集团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动用工协议,已帮助800多名妇女进入城区社区、企业服务业行业就业。二是鼓励招商引资,就地安置一批。凡是引进项目,乡党委坚持把村民就业问题作为重要条件,宁可少收点租金和转让金,鼓励投资商在同等条件下尽量用本乡富余劳动力,并在协议中加以明确,较好地实现了一批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解决家庭负担重、走不出去的妇女的就业问题,我们妇联迎难而上,积极与新进企业协调,争取多安置一些妇女就业。近年来,新引进了xx体育休闲康乐园、龙人集团、知音超市等项目,为我乡妇女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新新体育康乐园~年建成后,在乡内一次就招收女工100多名。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引进项目,解决了近500名妇女的就业问题。三是更新思想观念,扶持创业一批。我们抓住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举办成功创业女性事迹报告会,编发妇女创业典型宣传手册,开展先进典型巡回演讲活动,举办科技结对和创业贷款签约仪式,召开创业研讨会,选树宣传一批优秀创业女性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发扬创业和创造精神,抢抓机遇,自主创业,回乡创业。乡村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妇女办执照、跑
第四篇:浅谈社区妇联如何引导和帮助进城妇女自立自强
近几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吸引了大批外来妇女的加盟,她们勇敢地离开她们曾经赖以生存和依恋的乡村,满怀希望地来到陌生的城市,找寻属于她们自己的新的发展领地和空间,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户政政策对外来人员落户城市的逐步放开,城市再次张开双臂,热情拥抱乡村妇女。农业人口落户城市的农转非已不再是难事罕事。打工或婚嫁进城的妇女呈逐渐上升之势。然而,进城后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面临“四难”困境。
一是工作难。由于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城市生活阅历浅,无一技之长,竞争能力弱,就业渠道狭窄,稍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一般不接纳他们,能接纳她们的岗位往往局限在工时要求长、工资待遇低、劳保福利差的一些民营企业或个人,如饮服行业服务员、勤杂工、单位保洁员、家庭保姆钟点工等。
二是生活难。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远离家乡的境况,使她们常常遭遇出门难。她们凭苦力挣钱,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衣食住行开销不菲,且无医疗等保障。为了立足城市,她们倍尝生活艰辛,粗茶淡饭,陋室简衣度日,生活的低水准,使她们成为城市社会中的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
三是维权难。这是因为进城妇女文化低,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对维权的渠道和方式不了解,故而普遍存在维权意识差,维权能力弱。即使遭遇侵权,她们也不知通过什么途径、依靠什么组织帮助她们去维权。所以,尽管不时遭遇工资侵权,性侵犯等,但由于经济、精力的耗不起,她们只好选择忍气吞声,甚至放弃。
四是融入难。与打工进城的妇女相比,婚嫁进城的女性则多了一份保障。她们在城市安家,有较为稳固的食宿条件,没有居无定所的后顾之忧,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原因,少数婚嫁进城妇女始终面临融入难的窘境。一方面,受农村习俗的影响,在农村惯于把男性作为主劳动力、主挣钱的对象,妇女一般处于从属的地位。到城市后,往往需要她们就业时,她们会产生自己挣钱养家的心理不平衡;另一方面,城市的灯红酒绿使她们眼花缭乱,她们难以抵挡物质的诱惑,滋生攀比心理,加之将农村妇女引婚入嫁的家庭生活状况大都平平,不能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使她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怨天尤人,即便加入啃老一族,也有诸多不如意。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作为妇女的娘家--社区妇联如何解决进城妇女的“四难”,教育、引导和帮助进城妇女自立自强,成为社区妇联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介服务,解决就业难。进城务工妇女最担心的就是没活干,没钱拿,她们频繁换岗于小饮食店、小理发店、小服装店以及需要家政服务的居民住户之间,这就需要社区妇联不时地关注他们的就业状况,一旦发现脱岗及时提供新岗,满足她们的就业需要。职介服务是她们所需的一项经常性服务。社区妇联应发挥熟悉驻区单位,易与他们沟通的优势,及时了解掌握其用工动态和要求,推荐给需要岗位的进城务工妇女,如西华东村、中山门、南航等社区妇联与驻区规模较大的一些民营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书,在这些单位用工时优先考虑本社区进城妇女。在开展职介服务的同时,集约社会资源,争取各方支持,抓好技能培训,开设技能培训班等。近两年来,瑞金路街道7个社区妇联与劳动保障所联手,举办各类培训班 84期,其中有近千人次进城妇女参加,经培训推荐上岗的有325人。实践证明,职业培训对于她们适应和胜任岗位有很大益处。
2、落实扶贫帮困,解决生活难。社区妇联要主动关心进城妇女的衣食住行,将生活困难妇女的纳入社区帮扶的整体规划。通过发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志愿帮扶、结对帮扶,帮助她们度过生活难关,让她们感受城市的爱心、社区的温暖、妇联组织的关怀。2005年,街道开展了五助活动中,各社区妇联将困难进城妇女家庭纳入其中,接受来自企业、部队、街道党员的资助,帮助她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如明故宫苑社区有一婚嫁进城的妇女韦正红突患胰腺炎无钱医治,社区妇联积极组织居民募捐,并借助新闻媒体,为其争取到8000元的资助,帮助她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度过了难关。
3、实施法律援助,解决维权难。成立由社区妇联、工会、劳动保障所组成的进城务工妇女维权服务站,建立维权服务的绿色通道,开展劳动维权、妇女维权、法律维权,接受她们的劳动投诉,法律咨询等。在现有的街居法律援助的规定中,将为进城妇女维权有机结合起来,并列入重要内容。一旦发现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乐于挺身而出,以组织的名义为她们撑腰讨回公道。
4、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解决融入难。社区妇联常年工作服务在基层,与进城妇女接触多,感情深,将她们组织起来,向她们灌输新思想、新理念,不仅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此举,使她们能较快较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或城市家庭,营造祥和温馨的社区氛围,尤其对婚嫁进城思想有困惑的妇女,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教育她们摒弃惯依赖好虚荣爱攀比的不良思想,正确认识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人生,在家庭中扮好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角色,以自立自强的形象撑起家庭的半边天。瑞金路街道西华东村社区妇联
在今年初开办了城乡姐妹同牵手,共绘七彩人生的学习小组,组织进城务工妇女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法律法规,礼仪交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她们的视野。学习中个别有家庭矛盾的婚嫁进城妇女向社区妇联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进城后的烦恼,总感觉自己过得不如人,嫌丈夫拿钱少,嫌自己工作不如意等,尽管有公婆相助,仍然会怨气频生。社区妇联对症下药,教她正确认识自己和家人,对年迈公婆的资助要有感恩之心等,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使她改变了不尊重公婆的态度,这一事例不仅教育了本人,也启发了其它婚嫁进城妇女,收到较好的效果。回顾帮助和引导进城妇女自立自强,解决“四难”的过程,深深体会到,帮助和引导进城妇女正确认识自己和城市社会,提升她们的整体素质,对社区妇联来说,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大事。
她的前瞻性在于:进城妇女已成为城市社区妇女中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她作用于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下,加快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将是现阶段很长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追求高质量生活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会接纳更多的农村女性参与。务工或婚嫁进城的妇女都将会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城市及社区发展和建设中来,因此关注她们就是关注妇女的未来,社区的未来,维护她们的权益就意味着维护广大妇女的具体利益。
它的挑战性在于:关注进城妇女,为她们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是社区妇联工作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也是妇联工作不断创新的着眼点和归宿。这需要社区妇联有一股全心全意为进城妇女服务的热情,有一副替她们说话办事的热心肠,有一个敢于为其维权奔走呼号的勇气。
它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升妇女素质,为妇女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是社区妇联必须经常思考和践行的问题。进城务工妇女的生存弱势,理应受到社区妇联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妇联是广大妇女的娘家,务工妇女的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足以成为我们社区妇联帮扶的重点。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教育帮助引导进城妇女适应城市社会,跟上时代的发展,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推动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家庭和社区,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做好进城妇女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艰巨的工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城妇女人数的增多,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妇联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学习探索,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妇联促进妇女就业工作汇报材料妇联汇报材料(整理)
妇联促进妇女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 妇联汇报材料
一年来,县妇联高度重视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把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纳入工作重点,着力从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加大妇女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等方面下功夫,极大促进了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成立促进妇女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艳同志任组长,由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乡镇妇联主席、县直机关妇委会主任任成员。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及妇女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着力解决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指导各乡镇妇联、县直机关妇委会落实妇女就业创业政策。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营造创业环境、提高创业就业水平。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对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并在大型招聘会上悬挂横幅标语进行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指导,尽可能做到让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妇女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广大妇女创业的关心、支持,同时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做好小额担保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三是加大妇女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加强与县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积极争取就业服务中心对妇女小额贷款发放工作的进一步支持,加大对妇女小额贷款的倾斜,加大妇女在全年小额贷款人数与所贷款金额中的比重。2019 年,申请到小额贷款的妇女人数为 105 人,占总人数的 43%,为妇女发放小额贷款 320 多万,占总金额数的 30%以上,均比 2019 年有所增长,支持妇女创业 100多户、带动 1900 名妇女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