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联着力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长篇[本站推荐]
强化措施搭建平台
着力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
县妇联
(2010年12月)
近年来,冠县妇联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把引导和带领妇女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重点实施了“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通过开展培训指导、搭建帮扶平台、提供就业信息、提供维权服务等途径,帮助妇女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一、转变妇女创业就业理念,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职能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就业的浓厚氛围,把挖掘整合资源作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首要任务,广开思路,创新举措,多层次、多领域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就业。
一是促进广大妇女创业就业观念转变。组织召开了“巾帼创业”动员大会,把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统一了各级妇联干部思想认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组织妇女就业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妇女群众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 1
等形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服“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发展。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巾帼创业带头人300多名,充分利用“三八”节的有利时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对典型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发动,使创业就业体现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妇女内心深处,自主创业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
二是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妇联培训输出基地的作用,不断开发适合妇女就近就地就业的岗位。对全县妇女从事编织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建立了妇女手工编织培训基地,探索出“培训基地+家庭作业+统一销售”的妇女就地创业就业模式,带动3000多名妇女就业。以帮助扶持城镇待业妇女、女农民工、女大学生为重点,联合开展了“春风送岗位”、“妇女就业援助”、“民营企业招聘”、“女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女性就业岗位5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300多个,发放宣传材料2.3万份,大大缓解了妇女就业压力。
三是建立基地,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积极做给妇女看,带着妇女干,培育了一批技术人才,带动了一批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共建立了以烟
庄乡服装来料加工基地、范寨乡纺织基地、桑阿镇玩具生产基地为代表的58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集生产、服务、示范于一体,带动了大量妇女创业就业。
二、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妇女创业就业途径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妇女素质,搭建服务平台是增强妇女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县妇联进一步理清思路,指导妇女创业就业、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质量。
一是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指导。成立了妇女创业就业指导师队伍,重点发挥优秀女企业家的作用,为妇女提供市场分析、项目推荐、政策法规等创业知识方面的指导。建立了妇女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鼓励并扶持创业妇女积极吸纳女性就业。利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依托妇女培训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大力开展种、养、加等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几年来,各级共举办培训班620期,培训妇女8.5万人次人均掌握1-3门实用技术,有1500多名妇女获得初、中、高级技术职称。结合不同层次妇女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多层面、多门类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信心和能力,引导妇女自主创业,提高她们的创业技能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今年以来共培训妇女1000多人,有500多名妇女实现自主创业就业。
二是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利用妇联就业创业基地及
时为广大妇女提供创业就业信息服务。落实上级妇联关于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文件精神,重点推进妇女小额贷款工作,联合县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小额担保贴息工作,为冠县星都板业、冠县交通煤炭购销有限公司申请到38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开展了“信贷助推农村妇女创业”行动,共为430名妇女发往小额贷款615.6万元,解决了妇女创业资金难问题。
三是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巾帼示范岗等优势妇女群体的作用,采取“1+1”、“1+X”、“ X+1”等结对形式,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结对帮扶。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各类科技下乡活动,按照农时需要,对农村妇女进行相关产业的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专家与女能手结对,直接为女能手解决技术难题。每年开展“巾帼科技冠县行”活动,送科技下乡活动18场次,发放实用技术宣传材料1.5万份。通过各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送岗位下乡、等形式,为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下岗失业妇女和“零就业”家庭妇女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服务,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已有8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
三、优化综合环境,形成妇女创业就业保障新机制 优化妇女创业就业环境,是推动妇女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不断强化服务管理,逐渐形成了妇女创业就业保障机制。
一是营造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配合就业保障部门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在参与政府决策中发挥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作用,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服务、争取资源、创造条件。
二是建立女企业家联谊机制。积极组织女企业家参加学习交流,观摩学习,交流提高,今年共开展座谈交流3次,解决用工、资金、政策难题8个。搭建进修平台,组织参加上级妇联举办的各类创业提升培训班,提高了女企业家加快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组织企业运营良好、业绩突出、社会信誉度高的女企业家组成“巾帼创业就业指导师队伍”,引导其认真履行创业指导师职责,在带动妇女创业、吸纳妇女就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组织引领妇女创业就业,受益妇女500多人。
三是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开通了维权热线,发挥妇联
维权工作网络作用,深入村庄、家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帮助妇女了解就业政策。邀请金融、司法、税务、劳动等部门专家组成顾问团,为妇女群众解答创业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共解疑答惑196人次。认真处理妇女群众创业就业方面的来信来访案件,积极协调劳动、司法等部门予以解决,今年共妥善处结此类案件4起。
第二篇:强化措施搭建平台着力提升妇女创业就业
强化措施
搭建平台 着力提升妇女创业就业
——泗洪县妇联下基层调研月成果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的推动我县妇女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根据市妇联的要求,8月份在全市妇联系统开展“四结合、五到位”下基层集中调研活动,为此,我县妇联对近年来的妇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截止8月底,全县23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妇联干部已全部开展到位,调研内容涉及留守儿童、基层组织建设、女性创业等各个方面。我们县妇联在指导全县妇联干部开展调研工作的同时,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对女性创业工作展开了调研。调研工作采取走访女性创业典型、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女性创业意见征求表等形式,听取大家的想法及建议。共走访3个乡镇、11个村居、9个企业、走访群众120人、召开座谈会3场、形成调研报告3篇、发放问卷150份、慰问基层妇女6人,发放慰问金2400元。通过调研掌握了我县女性创业实际,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县女性人口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县女性人口为50.99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女性约19.81万人,外出务工的女性约8.6万人,开发区就业 1 女性约1.4万人,本地务农的女性约8万人,自主创业的女性约1万人。
(二)女性创业现状
1-8月全县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482家,其中女性创办登记2133家。女性已成为创业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身影。特别是在当前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许多妇女抢抓机遇成功创业,全县妇女创业的人数每年以10%递增,目前已有9000多名妇女以独资或合股的方式创办了经济实体。创业妇女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分外引人注目。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对座下镇--青阳镇进行深入走访调查,青阳镇女性人口10.94万,女性劳动力5.36万,自主创业女性为4310人,占比8.04%,20-30岁的女性1137人,占比26.38%;30-40岁的女性1664人,占比38.61 %;40-50岁的女性1206,占比27.98%;其它的303人,占比7%;应该说青阳镇的女性创业工作开展的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与它独特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作为我县的座下镇,青阳镇靠近省级经济开发区,自已也有机械产业园,商贸服务业发达,其他乡镇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女性创业呈现特点:
1、创业意识越来越强。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安县”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激情文化,不断点燃创业激情,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业意识不断增强,思维越来越活,理念也越来越新。她们纷纷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投身创业大 2 潮,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特别是我县强力推进“三个集中”工作以来,许多原先在外的打工妹看中商机,纷纷回乡变成小老板,发展三来一加项目。以青阳镇为例,在被调研的人群中80%的女性都有创业的想法。有80余位女性创办了自己的项目。
2、创业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女性不等不靠,选择了自主创业。如青阳镇泗洪枣香苑的朱学敏从大学毕业后即选择自主创业,创办发展果园,将现代经营理念(如办理充值卡促销等业务)、管理理念融入果园的发展,目前果园产品畅销,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喜人。还有精鹰刀片厂的卜玲侠、瑞士电子厂的彭勤、玩具厂的赵晓花、泗洪果记商贸有限公司邸警等等。在全民创业的氛围下,女性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3、创业规模越做越大。近年来,女性创办企业规模逐渐变大。小到几十万、大到几千万。如韩顺红创办的江苏腾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7000多万元,年交易量达5个亿,收入一千多万元。此外,如晓梅农庄、贝斯曼电子厂、森林湾特种养殖等一批由女性领衔的企业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上塘镇垫湖村的任晓燕凤还巢后自建电子厂得到在上塘镇三解三促的省委罗志军书记的高度赞赏和鼓励,后又筹集资金在森林湾老板陆芳的帮助下再建一特种养殖场,目前均能良性健康发展。可以说,这些女能人、女强人、女企业家们用敢为人先的胆量,撑起了一片创业就业的蓝天,为我县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 3 的贡献。
4、创业领域越来越宽。长期以来,我县女性创业大都集中在三产服务业中的商贸、餐饮、服务业等。如今,她们的创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涉足到机械、建筑、物流、装饰装潢、电子加工、电子商务,规模大小不同。一批女企业家、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活跃在民营经济领域。
二、引导女性创业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县妇联围绕“三贴近”(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按照“三出”(出声音、出形象、出效果)原则,启动了“四大玫瑰行动”---即女性创业就业的“金玫瑰行动” 女性维权的“蓝玫瑰行动”、关爱女性的“红玫瑰行动”、女性文明新风引领的“白玫瑰行动”。其中“金玫瑰行动”就是专门针对女性创业就业开展的行动,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鼓动妇女创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我县把创业文化与泗洪激情文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利用各个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我县优惠的创业政策,举办巾帼创业交流会、“三来一加”调研座谈会等宣传我县优秀的创业女性,在报纸、电视台开辟专栏播出创业女性的先进事迹、号召女性返乡创业就业;利用妇联官方微博、网站制作发布女性创业信息,联合广播电台制作并向全县发布女性自主创业的公益宣传广告,近期我们 4 还将组织开展“女性创业之星”评选,通过选树和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争创业、创大业的良好氛围。如今在泗洪城乡,创业已经成为高频词、主题词,正在点燃着无数人创业致富的激情,更是为我县女性创业营造浓厚氛围。
(二)强化培训,推动妇女创业
从想创业到会创业、创成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技术、缺管理。为此,我们要求各级妇联都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依托农民创业学校和各级各类技校职校,整合农委、农机、经信资源,针对不同的创业主体,就创业理念,SYB创业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通过 “创业流动大课堂”、“创业现场大观摩”、女性创业考察团等形式办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帮助妇女提升素质、提高就业水平。并且,我们还将乡镇妇女培训纳入妇联工作考核目标。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女性培训班25次,培训3000余人。
(三)金融支持,助动妇女创业
在推进全民创业的过程中没,既需要真心实意地关爱,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是帮助创业女性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县妇联集中人力、物力全力开展好此项工作。举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读培训班、协调金融办增加配套资金比例,通过贷前走访、贷中审核、贷后管理,为农村种、养、加特别是“三来一加”项目提供支持。目前已为239名创业女性、发放妇女小贷131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她们的创业资金难题。5
(四)多措并举,拉动妇女创业
1、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以县里开展一系列大型招聘会为契机,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在衡山大桥、文化大世界广场、县人社局门前广场开展了“春风送岗位”为主题的招聘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达成就业协议300余人。
2、开展牵手结对工作。通过到企业观摩等方式组织女企业家、女大学生村官、巾帼志愿者、单亲母亲牵手结对帮扶,尽可能地为女性创业提供帮助。目前已牵手结对30对,提供技术指导10项,信息帮助50条。
3、提供创业就业项目。选取优秀妇女创业典型和利于操作的项目,打造了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留守妇女创业园,为不同需求的女性提供适合创业的项目。
4、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县经济开发区,我县规划建设了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始创业者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申请、技术鉴定、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多类创业服务。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已建成一个3.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创业孵化基地。
5、以“玫瑰心语”为抓手,开展针对妇女创业的理念引导。创办“玫瑰心语工作室”,县、乡、村三级妇联在每月10号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为女性提供创业、家庭、情感等咨询和建议,结合道德法律大讲堂、送法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不断增强理念引导。
三、女性创业存在的问题
但就现实而言,妇女创业的道路还是不平坦的,要比男性创 6 业面临更多地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致使投身创业的妇女占总创业人数的比例相对还很小。而在成功创业者中的创业女性所占的比率比成功男性创业者又低很多。
1、传统观念阻碍了女性创业就业。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女不如男”思想往往很难消除,不少妇女潜意识中仍然认同“女主内,男主外”传统的分工模式,乐于在家围着锅台转、围着子女转、围着老公转,居安思想严重,缺少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勇气,同时“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还在很大范围存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妇女主动创业发展的意识薄弱,内动力不足。
2、素质偏低束缚了女性创业。从调研情况看来,多数女性学历不高,其中初中以下学历达90%,高中以上学历仅占10%。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妇女虽有创业的热情,但却受“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没经验”的困扰,只能从事收入低、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初始创业者,一味模仿别人的创业模式,投资仍放在传统项目上,致使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特色,层次上不去;部分创业有成的女企业家,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当初的创业热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工作默守陈规,主动创新不够,经营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提升意识不强,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3、项目选择和资金筹措制约了女性创业。从调查中看,农村妇女的就业创业不乏有三种途径:靠亲戚朋友带、自己盲目投资或随大流、靠劳动等部门或相关媒体介绍。前两者居多,来自 7 亲戚朋友的就业创业信息,由于多以个人的喜恶为基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信息,部分女性虽有就业创业的愿望,但对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显得很茫然,无从自我定位,而好的创业项目却是女性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另外,资金短缺是女性创业的共性问题。大多数妇女认为资金问题是当前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希望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但部分妇女认为申请贷款,手续比较繁琐且额度小,不能解燃眉之急。创业资金瓶颈,成为女性创业致富 “软肋”。
4、社会环境限制了女性创业就业。从社会用工看,对妇女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很多用工单位认为女性就业后要面临结婚、生育,很多时间将被家庭琐事所牵绊,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虽在设置用人条件时,无性别之分,但实际录用时则偏向于男性。
四、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提高女性创业重要性的认识,造浓女性创业氛围。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县妇女队伍中有很多女能人。从我县创业女性的成功经验中也可以看到,女性是完全有能力办大事、办好事的。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魄力、胆识、决策力方面比男性有所缺限,但女性的决策稳重、办事踏实、精打细算、毅力恒心、亲和力和严谨周密的管理能力也是大多数男性所不具备的。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女性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动员工作,从领导到群众,从部门到单位,从社会到家庭,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女性创业,个个支持女性创业。鼓励更多的女性想创业、敢创业、争创业、创大业、创成业。8
2、进一步优化女性创业环境,增强女性创业信心。
建议政府在出台优惠政策时要多从可操作性上着手,要着重对女性创业制定更加优惠的具体的政策。增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配套资金,减化办理手续,设立妇女发展专项基金、打破创业女性的资金瓶颈,对发展好的女性创办企业实行奖补等以扶持女性企业做大做强。
3、进一步提升女性创业素质,扩大女性创业成果。
宣传、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设具体实用的女性专业培训班,将女性创业培训落实到实处。成立女企业家协会,把本地的女能人汇集起来,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同时,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女企业家协会的联系,经常组织她们出去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我县女性创业的整体素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竞技场上,泗洪正在奋力争先、弯道超越。相信在我县全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进程中,我县女性创业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越开越盛,一定会谱写出属于泗洪的盛世华章!9
第三篇:妇女创业就业
优环境 强服务
全面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十一五规划”,把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劳动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使妇女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妇女创业就业现状
我区总人口25万,其中女性社会就业人员4.8万,女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00人,女性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50元,女性个体工商户经营者1.1万人。比例偏低,就业面窄。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许多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订单数量下滑,导致企业产值下降,生产形势严峻,影响部分职工就业;二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每年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返回家乡寻找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制约着就业形势的好转。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决策部署的实施,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大潮,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提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 1
优势。
1、妇女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区妇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和指导服务,为广大妇女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与此同时,妇女纷纷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投身创业大潮,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并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经济收入。社会环境优化、政策宽松、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女性创业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2、妇女创业的领域更为广泛。长期以来,女性创业大都集中在三产服务业中的商贸、餐饮、服务业等。如今,她们的创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涉足到装饰装潢、养殖业、种植业、医药卫生、教育等行业,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一批女企业家、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活跃在民营经济领域。
3、创业带就业的效应更加彰显。一是妇女积极转变创业就业观念,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安置向求职应聘、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并存转变,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二是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SYB、创业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创业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女性创业就业的新途径。同时,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与本地企业联系、外界联姻,转移劳动力,推荐安排下岗妇女6000余人,举办各
类培训19期,培训妇女1.2万人次。
二、“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区的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是创新功能的全面深化期、产业结构的转型突破期、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期、城市形态的明显提升期和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期。民生持续改善,为妇女提供了更宽松的生活生存环境,妇女合法权益和多样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维护和满足。
2、挑战: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严重。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结构性下岗问题越加突出; 三是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 四是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兴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我国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
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三、“十二五”期间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围绕我市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做好下岗失业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建立完善妇女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政策帮扶。要给予女性创业及女性非公有经济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为女性创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补贴、工商税务减免、为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从根本上关心、支持她们创业和发展;二是技术帮扶。在妇女就业过程中要发挥优势,在用人单位之间构筑信息沟通桥梁,按照企业的需求对妇女进行职前技能培训,开展了家政服务、保健按摩、美容美发、面点、烹饪等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企业需要,提高广大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能力,帮助大批妇女实现再就业。三是信息帮扶。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创业招聘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以及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发放各类政策宣传、招聘信息等资料为求职人员与企业搭建起对接交流平台,集中开展就业服务,把女农民工、女大学生、城镇下岗失业妇女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收集、发布适
合妇女的就业岗位信息,争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相关就业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妇女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四是社区帮扶。把社区家政服务作为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的主渠道,大力发展“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和服务网络,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兴办巾帼社区服务实体,开发了小饭桌、净菜社、餐饮部、托老所、幼儿园、美发店、鲜花亭、打字社、维修站等一大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组建了报嫂、月嫂、护嫂、保洁嫂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队伍。五是搭建就业供需平台。通过各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送岗位下乡、送岗进社区等形式,为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城市新增女劳动力、下岗失业妇女、“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妇女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服务,帮助妇女创业就业。
第四篇:乡妇联妇女就业工作经验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拓宽妇女就业渠道xx乡地处文秘部落区西南,属典型的“城中乡”。全乡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富余劳动力4000人,其中:女性2310人,占总数的57.7%。近年来,我们妇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基本职能,把关心帮助妇女就业作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首要任务,有的放矢地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有序地加强技能培训,扎实有效地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地安置妇女就业,探索出一条妇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开展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织一张网——构建妇女就业平台我乡人多地少,可耕用面积人均不足一亩,就业压力比较大。随着城市的延伸和一批批学生的回乡务农,土地不断减少,富余人员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妇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妇女就业网络,帮助安置妇女就业。一是构建女工信息网络。为了规范有序地帮助安置妇女就业,我们组织各村妇联组织对辖区妇女劳动力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建立无业人员、下岗人员、特困人员家庭情况及用工信息等台帐,将无业妇女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特长等内容建档建成册,做到一人一卡,形成了无业妇女劳力库,为开展就业援助、促进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就业情况随之变动档案内容,使档案帐卡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就业集会制度。为了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乡建立健全了就业集会制度,制度规定每季度举办一次就业赶集会,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以举办就业赶集会为契机,广泛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就业,最大限度组织妇女参加就业赶集会,主动适应市场寻找工作岗位。近年来,我们共组织3000人次妇女参加各类就业赶集会不下13次,特别是今年春季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劳动就业洽谈会,共邀请用人单位近百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多个,吸引了全乡近1000名妇女前来求职,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与用人单位现场签约近50余人。三是组建就业信息中心。我们妇联组织十分注重用工信息的收集,组织人员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各种用工信息,并与区劳动局、区民政局、部分用工单位等部门联系,广泛收集信息,并迅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对外发布,各村也利用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布,让在家的妇女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截止目前,共发布 19次信息共300余条。同时,还协调xx职介所,对乡内妇女求职者实行免费推荐就业服务。近年来,职介所累计为妇女提供各类就业咨询服务700余人次,600多名妇女通过职介所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岗位。送一门技——增强妇女就业本领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妇女劳动力转移最大的问题是劳动者无技术、无本领,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工作中,我们妇联把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作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获得致富金钥匙。一是建立培训基地。我们积极与江城锅炉厂、气体厂联系,建立了以江城锅炉厂、气体厂为中心的乡电氧焊技术就业培训基地,新悦酒店为中心的服务业培训基地,龙人集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培训基地,乡经管中心为中心的财会、微机培训基地,每年帮助培训缺乏技术的妇女近500人,使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就业信心,不少的同志走出培训基地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二是开展定向培训。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我们结合妇女特点,大力开展美容、美发、服装加工、家政等各种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同时,积极与辖区大企业联系,针对企业需要的劳动岗位,委托企业代为进行集中培训。我乡龙人集团需要大量的市场开拓型人才,于是我们组织了100多名妇女委托龙人集团代为培训,培训完后由企业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人才。第一期培训50多名妇女被该企业录用。三是建立培训基金。为了加强就业培训,我们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培训妇女。前进村与区成人教育中心共同开办了成人教育大中专夜校,免费鼓励村民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培训妇女400余人次,50多名妇女已经获得中专学历,20多名妇女已经获得大专学历。我们还积极地与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由乡村共同出资开办一些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妇女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据统计,近年来利用各级学校和社会资源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0余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1000余人次获得各种劳动资格证书,就业率达到75%以上。架一座桥——畅通妇女就业渠道为了促进妇女快就业、多就业,我们妇联坚持把安置妇女就业当成工作重中之重,多方协调、见缝插针、拓宽渠道、最大限度安置妇女就业。一是拓展接收基地,稳定输出一批。我们积极加强与城区街道社区妇联组织、劳动部门、中介机构、企业联系,与区巾帼家政服务站、区劳动就业中心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接收基地,并与汉商集团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动用工协议,已帮助800多名妇女进入城区社区、企业服务业行业就业。二是鼓励招商引资,就地安置一批。凡是引进项目,乡党委坚持把村民就业问题作为重要条件,宁可少收点租金和转让金,鼓励投资商在同等条件下尽量用本乡富余劳动力,并在协议中加以明确,较好地实现了一批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解决家庭负担重、走不出去的妇女的就业问题,我们妇联迎难而上,积极与新进企业协调,争取多安置一些妇女就业。近年来,新引进了xx体育休闲康乐园、龙人集团、知音超市等项目,为我乡妇女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新新体育康乐园~年建成后,在乡内一次就招收女工100多名。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引进项目,解决了近500名妇女的就业问题。三是更新思想观念,扶持创业一批。我们抓住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举办成功创业女性事迹报告会,编发妇女创业典型宣传手册,开展先进典型巡回演讲活动,举办科技结对和创业贷款签约仪式,召开创业研讨会,选树宣传一批优秀创业女性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发扬创业和创造精神,抢抓机遇,自主创业,回乡创业。乡村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妇女办执照、跑
第五篇: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
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区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我区妇联于7月初先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我区妇女创业就业的特点
1、女性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女性创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委、区政府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具体措施,为广大妇女创业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区拥有各单位从业人员21.2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0.5万人,占全区就业总人数的49.5%。
2、女性就业结构趋向合理。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日趋合理,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一些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女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3、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强大载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已成为拓宽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各类女性也纷纷到非公有制企业里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目前,我区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了50%以上。
4、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规模不大。我区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女性比例总数的4%,比例偏低,且因为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不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妇女再就业理念。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鼓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再就业的浓烈氛围,使妇女这支重要的力量得到充分激发。一是促进妇女干部再就业观念转变。为了使各级妇女干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组织各级妇联召开了妇女再就业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实现就业,自我发展”、“努力创业、勤劳致富”的思想,把再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统一了各级妇联干部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促进广大妇女再就业观念转变。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召开妇女群众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等形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服“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发展。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了一批再就业先进典型,如**区金水湾生态休闲山庄董事长龙文琼、**区哨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宁英、湖南省绿森林药业链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莫稳莲等,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并向省市推荐。同时,每年评选“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创业典型,推介妇女创业就业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通过宣传鼓动,再就业体现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妇女内心深处,再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
2、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奠定妇女再就业基础。技能培训,是提升妇女素质,提高创业就业能力的治本之策。多年来,区妇联与区人社局、农业局、科协等部门联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多形式开展培训。围绕本地产业特色开展了食用菌、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为增强广大妇女就业技能,组织妇女开展计算机、家政、美容美发、缝纫等转移技术培训,以满足不同妇女的实际需求。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妇女8000余人,帮助3000余名妇女创业就业,4000多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
3、规范服务,搭建女性创业就业平台。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每年春节前后,区妇联都会与区劳动就业部门和企业举办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11年3月20日,开展了“春风送岗位”活动--**区春季就业招聘会,入场的企业有25家,提供2300余个工作岗位,约1000多名女工上岗就业。2012年,与区就业局组织300多名务工人员(其中女性120多名)参加了全市2012年百万个企业岗位招聘会。另外,区妇联还想方设法开辟公益性岗位,多方联系为“4050”人员提供公安交通协管员、环卫所清洁工、社区管理人员等岗位。二是搭建资金平台。小额贷款是妇联参与扶持女性创业的有效形式,为切实解决广大妇女在创业中资金不足的困难,为广大妇女搭建创业平台。2012年9月,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区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帮助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城乡妇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区妇联与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在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手续、建立便捷化信贷服务等方面达成共识,联合开展了“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妇女创业”的活动。至目前为止,全区共发放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960万元,为120名创业妇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三是搭建帮扶平台。搞好结对帮扶是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区妇联通过开展妇女干部与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女性的结对,女能手与贫困妇女结对,女老板与女大学生结对等活动,为她们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共结对200多对。
三、女性创业就业的存在问题
1、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但实际上妇女就业机会并不是平均分配,用人单位拒绝招收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现象时有发生。
2、妇女素质有所提高。单一劳动技能和较低的文化水平束缚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就业,在妇女中具有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偏少,存在“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现象。
3、女性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女性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劳动观念中解放出来,对一些适合妇女从事的养老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有些人认为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再从事,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创业或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
4、资金瓶颈制约女性创业。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发现,部分想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问题至今没有实现理想,就是一些创业的女性由于资金的制约,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想扩展规模、提升品质又缺乏资金支持。
四、关于女性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女性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唤起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引导她们转变创业就业观念,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其次,要通过评比表彰、专题演讲、电视专题片、报纸专版等形式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的宣传,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带动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妇女创业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建立完善分性别创业就业统计,使妇女创业就业决策更具科学性、工作更具针对性。
2、加大培训引导力度,增强女性创业就业的能力。要自上而下建立妇女培训网络,确保妇女培训工作的经常化、持久化、规范化。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分类指导,对尚未就业的妇女,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对初始创业者,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对创业有成者,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邀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专门指导,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引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要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培训和引导,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破解女性创业就业难题。资金问题是妇女创业的关键问题,一是要通过简化女性创业担保贷款手续和程序、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女性创业人员,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开辟女性创业信贷担保绿色通道等形式给创业女性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通过设立女性创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利息补助等方式,给创业女性提供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建立女企业家融资恳谈等机制,有方向、有目的地扶持女企业家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