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税收征管水平,逐步实现云南地税现代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税收征管水平,逐步实现云南地税现代化
——XXX 2009年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的宋兰同志在当年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在此次讲话中“信息管税”的含义得到了全面具体的解释:“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健全税源管理体系,进而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也明确了“信息管税”是全国税务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2011年,云南地税省局党组适时提出了“内提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阳光地税”的工作总目标,和“依法治税、阳光办税、征管强税、科技管税、人才兴税、着力培税、服务促税”的工作总要求,“科技管税”在云南地税被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科技管税”既是云南地税对国家税务总局“信息管税”的本土化,更是云南地税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确定的未来发展目标。
如何实现云南地税“科技管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给税收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纳税户不断增加,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生产经营业务多元化,生产经营地域扩大化等情形日益突显,加之国家对财税工作的逐步调整,使得税收征管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在不断增加,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日益突显,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为解决这一困境,税务部门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一突破点,而这一突破点就是“科技管税”。
一、“科技管税”是建设现代化地税的基本要求
云南地税作为一个国家执法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已成不可逆的趋势,加之小康社会的初步建成,社会和纳税人对云南地税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现如今创建服务型政府机构已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
云南地税作为一个税收执法部门,在行使税收执法权时,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或在行使权利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侵犯了国家或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法律后果。为降低执法风险,现代化的科技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化必然带来税务部门业务流程的调整、事权的重新划分、岗责体系的重新修订、职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转变,并将税款征收、纳事项认定、减免税审批等税收业务流程程序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税收执法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查找税收执法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提前预警税收执法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有效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三、“科技管税”是税收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信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信息技术,是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税收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云南地税正是适应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从2003年MIS1.0上线,到2006年核心征管数据大集中系统(MIS2.0)的成功上线,再到今天核心征管省局全集中,纳税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运行,云南地税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着信息化、现代化。
如何实现云南地税“科技信息再支撑”
“科技管税”实施以来,“纳税服务平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车船税信息管理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系统”、“备份网络建设”、“存量房评估系统”等大批新系统、新项目上线运行,云南地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快速增长。但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管税”认识不到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它需要各级地税部门,各职能处室相互协作,从系统需求分析到可行性研究,从系统设计到系统建设,从系统试点到系统推广,都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相互协作。但现在的情况是,部分干部职工认为“科技管税”就是科技部门的事,对信息化建设概念不清,的互联互通,单位之间的即时通讯,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都要依靠网络。对网络的维护要做到定期查找隐患,及时处理故障,定期检测备份网络,制定网络故障应急预案。二是做好各类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保障各系统正常运行。信息系统是日常工作的载体,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是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信息系统的维护要做到定期查找隐患,及时处理故障,制定各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三是做好各类信息系统的完善优化工作,确保信息系统适应当前工作。社会在发展,科技再进步,税收业务和日常工作也在不断调整中,为了能让各信息系统及时适应业务变化,要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更新系统需求,及时完善系统功能,及时发布系统补丁,及时优化系统模块。
二、对纳税服务的支撑
在云南地税建设服务型机关过程中,纳税服务理念已深入云南地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力的同时,我们要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基于这一理念,云南地税先后上线运行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及网上办税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系统”、“云南地税门户网站群”、“12366短信平台”、“12366语音中心”、“网络发票系统”等系统,努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需统筹考虑现有系统和未来纳税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体系。一是继续推广电子报税,建设多元化申报体系。运用“纳税服务平台”、“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系统为载体,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申报方式。二是建立纳税咨询、税收宣传体系。继续推进“云南地税门户网站群”、“12366短信平台”、“12366语音中心”等系统的建设,通过网络宣传、短信推送、电话咨询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咨询,纳税义务告知,涉税事项提醒,涉税审批受理等服务。三是建立需求分析与征纳沟通机制。通过网络调查、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掌握纳税人需求,及时完善更新系统功能,及时改进纳税服务措施,疏导和化解征纳矛盾。四是建立纳税人培训辅导机制,让纳税人更好的使用各类信息系统。结合“税收宣传月”、“蹲企服务大活动”等活动,定期到纳税人去,为纳税解答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辅导纳税人使用好各类信息系统,减少纳税人对信息系统的抵触情绪。
三、对系统应用的支撑
层数据分析无法开展,所以省局应考虑将部分数据回放到基层,从而加强基层的数据分析应用水平。
五、对信息安全的支撑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量系统上线运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日益突显。《云南地税信息化建设三期工程(2011-2015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建设完善一个安全体系,即建立一个覆盖从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数据库层、应用层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以保证税务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撑下平稳运行。但是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云南地税信息化发展的隐患,为降低信息安全带来的风险,一是建立云南地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并定期举行应急演练;二是定期排查信息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短期内无法排除的要做好安全故障爆发的前期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技术和设备;三是统一规划信息安全体系,特别是新建设的系统,要执行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四是做好重要系统、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六、对党风廉政的支撑
通过信息化建设,将税收业务流程程序化、规范化、并通过权限分配、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从而监督管理云南地税领导干部执法行为,确保做到依法办税、依法行政。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政务公开、执法公开,增强云南地税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努力实现“内提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阳光地税”的工作总目标。
一是加强内部的权利程序化运行。将权利运行纳入到信息系统中去,明确其运行的信息化流程,用客观的制度和程序来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有效地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的空间。二是加强外部监察的信息化监控。利用信息技术对权力运行实施全过程监督,及时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强化舆论监督。在虚拟世界里网民有较大的言论自由,话语权相对独立,信息传递速度较快。通过网络举报等手段提供反腐线索、揭露腐败真相、批判贪腐行为,形成网络监督的新格局。四是建设政务公开、执法公开的网络平台,增强云南地税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第二篇:以信息化提升税收征管水平研究(新)
以信息化提升税收征管水平研究
“十五”以来,全国纳税人数量增长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2008年底已达到2000余万户①。同时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大量涌现,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税源信息的复杂性也使得税收征管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也使得税收征管工作中仍存在着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对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流失情况评估可知,增值税的实际征收率仅为56%,所得税的实际征收率仅为21%,关税的实际征收率仅为44%②。而据国内专家估测,我国每年的税收流失均在3000亿元以上③。
严峻的现实要求税收征管工作不断的丰富和加强。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
④础性工作,“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管税,信息管税的实质是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因此,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人盯人、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一方式管理税源,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因而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努力破解当前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性问题。本文就以信息化来提升税源管理,促进征收管理,解决当前税收征管中的矛盾做了一些研究,对当前税收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途径。通过建立税源管理的有效机制,强化税收管理基础,打造信息共享机制,从而使得税收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的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税收、检查等动的总称。
如何进行税收管理,首要的是必须掌握与经济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税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摸清提供税收收入的来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税源,只有抓住税源,也就是抓住了税收征管的根本,税收管理的目标也容易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及企业经营业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对税源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源的掌控能力,加强税源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利用,实现税源最大化地转变为税收收入
第三篇:如何提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水平
如何提升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水平
税收征管质量各项指标的高低,是检验税收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客观需要。近两年来,我们在省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依托信息化支持,走出了一条利
用税收科技手段,构建考核网络,实现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的新路子。
一、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的基本做法
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以广域网为载体,对税收征管进行全面、直观、动态、规范的评价考核,以其指导税收征收。
(一)加大投入,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前提。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的前提必须实现税收信息化。近两年来我们加快了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三压一保”(即压缩办公费、招待费、会议费支出)的办法,共投入48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确保了信息化建设资金需要。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pc服务器19台,各类pc机320多台,各类路由器34台,交换机15台,各类打印机177台;建成局域网6个,上网运行工作站258台;4个县(区)局在2002年底之前全部建成广域网,并在今年7月份又按省局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共联通广域网节点30个。
(二)应用征管软件,实现计算机管户是基础。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通过计算机实现,考核的数据来源于计算机,产生于计算机。如果不能实现计算机管户,没有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2002年开始就全部推广应用了全省统一征管软件ahtax2000。以计算机考核,如果还有纳税户游离于计算机管理之外,考核结果肯定是不全面、不真实。因此,要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就必须将所有纳税户纳入计算机管理。针对我市农村分局多,纳税户小而分散的好范文版权所有实际情况,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农村税收征管的“税银一体化”软件。该软件主要是将省局征管软件ahtax2000下的相关数据传到各农村信用社微机上,再由信用社在unix系统下开票征收税款,并将征收后的数据信息回传到ahtax2000软件中。到2003年底,全市16个农村分局与68个乡镇信用社开通了“税银一体化”,使所有农村的纳税户都实现了计算机开票、计算机管理。目前,全市实现计算机管户达29385户,基本与实际应税户相对应。
(三)加强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是关键。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税收信息化工作的根本,要实现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就必须整个提高地税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近两年来,我们加大了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力度,2002至2003年,全市计算机培训人次就达963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共有670天/14人次。2002年,市局统一选派了7名税干到师专计算机专业学习两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地税系统共有263人获得各类计算机证书,占全市地税系统总人数的64.5%,其中:……风景区分局达100%,青阳县局达96%。
(四)熟练操作,灵活运用ahtax2000进行考核是手段。在运用计算机考核征管质量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对利用省局统一征管软件来考核征管质量有了显著成效。目前已能够上机考核“六率,’中包括申报率、滞纳金加收率、入库率、处罚率、欠税增减率在内的“五率”。如申报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申报率管理”菜单进行计算和查询;滞纳金加收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申报率管理”菜单中的“申报情况清册”子菜单查逾期申报情况,再结合“清册查询”菜单中的“税款查询”子菜单,计算滞纳金加收率;入库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清册查询”菜单中的“税款查询”子菜单,分别查询开票和入库税款数量进行计算;处罚率查询操作与滞纳金加收率基本相同;欠税增减率可以利用“会统管理”模块的“报表查询”菜单查询不同时期的欠税报表,进行计算。
(五)建立健全岗责体系,严格奖惩兑现是保障。要使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类岗责体系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奖罚分明。为此,我们首先制定了一系列的岗位责任制体系,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如贵池区局针对征、管、查不同系列、不同岗位、不同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明确了征、管、查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工作衔接,全面理顺了新的工作业务关系。该局制定了《ahtax2000应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ahtax2000的运行与使用方法以及各股室操作员、各分局操作员、稽查局操作员的权限与职责。统一标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岗位责任制,如《计算机管理考核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申报率考核办法》、《停复业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各岗位都明确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不作为或作为不当
第四篇: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zz市qw路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汇报材料
我校前身是zz市xy小学,于2014年zz区与xx小学教育集团合作办学,重新命名为zz市qw路小学。学校地处zz经济技术开发区qw路与膳魔师路交叉处,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操场占地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级 个,在校学生 名,教师队伍合格稳定,勇于开拓,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70%的教师取得大专学历,15%的教师正在参加本科进修。
近年来,学校以“为学生的明天夯实基础”为办学理念,走出了“强化管理、减负增效、彰显特色”的教育之路,使学校跨入先进学校之列。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颁发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一五”规化单位”、江苏省陶研会颁发的“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颁发的“全国十一五科研杰出单位”、“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颁发的“小数报竞赛优秀团体奖”、江苏省教育厅、综治办、公安厅颁发的“2011江苏省平安校园”、zz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zz市德育先进学校”、zz市教育局颁发的“中小学常 规管理先进单位”、“2007-2008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zz市安全先进校”、“zz市装备示范学校”、“zz市健康促进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8年9月,学校开始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积极用自己的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创建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对照省级标准,依据市局指导性意见,立足我校实际,努力提升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水平,深化学校全方位工作,使学校在教育思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体系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能有实质性的提高,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达到现代化学校的要求,确保学校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完成。现 将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明确创建工作责任。
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是一项惠民工程,本着将好事办好的原则,使创建工作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我校采取学习借鉴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的优秀管理经验,加大了校领导、教职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学习考察,校领导不但掌握、熟悉、名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与此同时,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就创建教育现代化工程进行了会议协商,讨论制订了实施方案,对重点创建工作进行了有效部署,会议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校长为副 组长、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软件资料建设和教育现代化装备等四个组。创建小组认真对照《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议主要指标》、《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市局文件,对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办学状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责任人,制定了时间表,明确了达成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汇报会,遇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创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教师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省市有关创建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及时传达落实市局有关会议精神,明确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深远意义,并对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16项指标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通过学习宣传,广大教师认识到:创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抢抓机遇,认真落实市局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部署,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校的创建工作,让安小成为一所人民群众信赖的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优质小学。
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着力打造精品校园。
浓郁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熏陶,近年来,我校致力于争创写字、科技、体育等办学特色,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彰显办 学特色有机结合,提高办学品位,是我们一直深思的问题。为此,学校聘请北京金火炬校园文化设计中心的专业人士对校园文化进行统盘设计,合理规划,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层楼道每一片绿地都“动”起来,“活”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现如今的教学楼富有层次的楼道文化正日益显现出它潜在的教育功能。楼道、走廊、围栏上的传统美德教育、书法艺术展示、科技教育及体育活动展示真正体现了“楼道有主题,教室有特色”。学校还将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积极开展体育传统游戏进校园的特色文化活动,创作了以“童心悦动”为主题、“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文化墙,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今天的安小校园,绿草茵茵,繁花似锦,景色宜人,如诗如画。学校的走廊内悬挂名人名言、警句、书法美术作品,宣传橱窗经常更换。教室内外黑板报、书法展示栏、学习园地定期更新,教室外墙的班风班训更是各具风格,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所有校园文化时时在向全体师生昭示着学习、工作、做人的准则,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的校园环境,对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加强规范管理,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加以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首先我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管理规范》的出台,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需要,《管理规范》的实施,必将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其次,我们全员培训,了然于胸。第一,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的培训,对各个方面逐条制度进行深入研读;第二,全体教师集中学习,请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分条进行解读学习,并结合学校管理中问题案例寻找解决策略,促使分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把与自己职责相关的制度熟记在心,并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第三,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管理规范》上墙,上校园网,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构建网络,督查考核。
我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规范教育管理,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随着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学校及时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由“人治”走向“法治”。学校先后明确了各部门岗位职责,完善了教师月考核细则、考核办法、教师请假制度、考核评先操作办法,拟定了“优秀教师”培养 方案、“五好学生”评比方法等一系列关系到师生切身利益和敏感问题的操作办法,把校务公开做透做实。
2.落实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求各任课老师作业布置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班主任进行全面协调,每天将作业布置情况(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向教导处上报,教导处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保证学生的在校活动锻炼时间,保证不加课,不拖堂,不占用学生课间时间,每日总值不定时巡视,做好记载,并将执行作息时间的情况与考核挂钩。
3、优化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职能,研究学科和教学规律,学校组成课堂教学考评小组,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新教师上好汇报课,每位教师都参加“三课一评”活动,开课教师做好教后反思,听课后及时与教师探讨,切实提高教学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磨课”活动。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开展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抓工作检查,平时注重随堂听课,每学期安排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和质量抽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教师加以指导。教导处、教科室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期中、期末定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教学研讨会,及时了解 一线实情,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策略。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4、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内涵发展。期初讨论制订了学校骨干教师评比标准,并据此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教学实绩、课题研究等方面对中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达到要求的,发放校级证书,并明确其职责、义务,发放一定的津贴。对在教改上敢于创新的教师学校给予重奖,并在评优、晋级方面优先推荐,积极引导教师养成经常读书、勤于读书的好习惯,建立读书学习“五个一”制度,即每天了解一条教育信息,每周精读一篇文章,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搜集一个教育案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带动了师资素质的整体提升,仅08年秋学期我校就有两位教师参加省级赛课均获一等奖。
5、规范后勤管理,保障校园安全。我校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建立了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全天候落实保洁制度。我校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定期检查校园安全,做到“期初、期中、期末、节假日”四检查与每月抽查相结合。加强门卫培训,制定工作责职,进一步保证校园安全。定期举行法制讲座和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培养师生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四、强化硬软件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围绕教育现代化达标的硬件需求,学校完成了教学楼内外墙、门窗的维护保养、屋面防水的维修,并花大气力整治卫生死角,进一步合理规划,植树栽草,美化环境。经过整治,校园环境变美了,学校各功能区布局合理,景观和谐,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我们的安小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加强了对已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首先是对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了各项制度,并落实了考核办法,其次,加强了过程管理,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及时做好使用记载,发挥其最大效益。
另一方面,自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启动以来,我校软件资料组按市局要求,对照评估标准,做好教育现代化台帐资料的完善工作。先对照教育现代化验收各条标准进行任务分解,细分学校工作条块,设立具体负责人,明确整理学校工作材料的要求,再逐一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装订成册,并按进行了初步汇总,在资料的整理上除文字资料外,注重数据、图片的收集,以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成长轨迹和师生活动的历程,折射学校的发展进程,现学校各种台帐资料按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已经初步整理完备,各种台帐资料细致、齐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与世界接轨,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各项工作中,教育永远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我校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仅仅是起点,创建工作永无止境。虽然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的指挥下,一定不断瞄准新目标,调整思路,落实措施,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管理,努力使学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xxx小学 2014年12月11日
第五篇: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淄川区实验小学基本现代化建设汇报材料
淄川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49年3月。现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近2000人;在编教职工138人,其中淄博市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能手2人,骨干教师3人。近几年,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德育教育为突破口,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基础,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理念领先、目标明确、策略对头、思路清晰”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优化美化环境,狠抓队伍建设,细化管理目标,强化以法治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强化现代化教学思想意识
我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确立了“管理强校、师资凝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文塑校”的五大兴校战略,以创建人文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努力创建教师发展的大舞台,努力实现学生的素质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我校领导注重学校教职工的思想建设,积极创造机会外出学习参观,几年来先后选派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去北京、四川、安徽、济南、烟台、青岛、日照、泰安等地学习,参加各科的教学年会、新课程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会、校本研究现场会和课堂教学观摩会,去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参观学习,近两年来共组织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就达200多人次。通过组织外出学习,领导老师们的现代化教育意识不断加强,理念不断更新,为学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学校每学期都聘请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开展与专家面对面的教育沙龙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始终与上级科研机构、省内外名校保持密切联系,让教师得到更多、更直观的业务指导。学校始终处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全校上下逐渐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充满希望”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逐渐被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所吸纳,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渗透于每一位教师的内心,并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自觉行动。从领导到教师,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态度应运而生。
二、坚持以人为本,造就一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我校有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团结协作,事业心强、作风民主,教师信赖的年轻化领导班子。领导成员都具有中级职称、本科学历,并具有较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中层管理人员都在30岁左右,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学校管理队伍;学校专任教师都取得了计算机中级以上合格证,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都分别取得了一级乙等和二级甲等普通话水平证书。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爱生是师德的核心。学校始终将师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常性组织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聘请专家作师德报告,并通过撰写师德教育论文及教育随笔、出版教师文集、进行网上论坛和组织教职工学习等形式,以及开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系列活动——“树师表形象”论文比赛、“身边的教师故事”征文比赛、评选师德标兵及优秀教师等活动,唤起教师爱生敬业的热情,激发教师珍惜并维护“教师”这一神圣使命的道德情感。在每年的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活动中,我校教师都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素质好,是一支可塑性强,拥有无限潜力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一特点,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大专和本科的函授、自考,督促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普通话等级考试、多媒体教育培训。目前已取得本科学历有86名,大专以上学历有106名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计算机、英语、信息技术、普通话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考试,合格率达到相应规定要求。教导处、教科室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使四十五周岁以下的教师均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开展了课件制作和“三字一话”等竞赛活动,使广大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锤炼;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展示课、观摩课活动,每一堂课都要进行集体备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培养规划,积极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 “青蓝工程”,建立师徒结对,开展帮教活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学年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市级班主任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培训及各科教科研培训,为青年教师搭建成材舞台。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聘工作,青年教师素质日益提升,从而涌现了一批勤于钻研,学风严谨,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通过实施“名师”培育战略,有些教师已步入“名师”行列。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广泛提高,仅2006——2007一个学年,我校老师们共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71 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11篇;论文获奖78 篇,国家级26篇,省级11篇;执教各级各类优质课50 节,其中国家级1节,省级2节;获得教育科研类先进个人53人次,国家级30人次,省级3人次。这些科研成绩表明,我校正在逐步向科研型学校转变。
三、加大设施投入,办学条件逐步现代化。
1.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我校积极取得区教体局的支持,加大了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2004年对校舍进行全面整修,新建食堂、厕所和篮球场,更换教师办公桌和学生课桌,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学生学习条件。学校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运动场地。学校绿化面积达到省《标准》。
2.优化配置教育设施。近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仅现代化技术装备投资就达180多万元。目前,学校建有微机室两个,多媒体报告厅两个;科学实验室、实践活动室、电子钢琴室、手风琴教室、美术书法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乒乓球训练室、武术舞蹈训练馆、形体训练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器材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围棋室等23个专用教室,拥有教师用电脑100余台,学生用电脑300台,接入1000M光纤宽带,建成独立网站和班班通校园网,建起了校园语音广播系统;按部颁标准增添了音乐、美术、实践活动室的设备和体育与科学实验器材,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拥有优质图书30000余册,电子图书7000余册,杂志近百种。3.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布置,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学大楼上方悬挂了“三风”要求,校园内增设了一批不锈钢宣传牌;走廊内悬挂名人名言、警句、书法美术作品,宣传橱窗经常更换,教室内学习园地、黑板报定期更新;各专用教室、实验室张贴悬挂了伟人头像和管理制度。校园依偎在杜坡山西侧,四季鲜花盛开,绿荫宜人。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的校园环境,对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强化学校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
我校坚持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办学理念,着力规范教育管理,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端正办学思想。注重学习。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落实措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十条基本要求以及淄博市深化素质教育的各项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按教育部、省教育厅课程改革计划开设课程,并根据学校的特点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在6小时之内。认真落实“减负”精神,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的次数,取消学生考试成绩排名,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提高3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2.健全规章制度。根据本校实际,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明确了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健全了教职工文明上岗及办公、学习、会议、请假制度。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上课、布置作业、辅导学生、考试等作出明确规定。健全班主任、值日教师工作职责。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修订了《教师考核奖惩细则》,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广播操、眼操、卫生等常规管理评比工作。按要求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建好电子档案。健全财产管理制度,保证教学所需并有效地遏止了校产浪费、损坏的现象。健全教育收费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费制”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规定。收费标准和项目实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成立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校园和师生人身安全。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校务公开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推进课程改革。制订方案。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并认真组织课程改革校本培训。教导处搜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汇编成《推荐学习材料》,并发给教师学习,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课程观,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全员参与。将课改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广泛开展课堂课改背景下教学研究和实践。还确立了《小学生字词能力评价研究》等多项教改课题。围绕课题积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二是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手段,鼓励教师尝试学科与网络整合;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大胆创新,采用一些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总结升华。学校每学期出好《成长档案》,用于教师积累交流经验。
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坚持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深化课堂教学,以教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构建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研究体系,建设了五个校本研究平台,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研究模式。
(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研究平台”。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研主阵地,开展好以提高质量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把问题当课题,渗透到教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教研的“立足点”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力上。立足本校,联系实际,教学研究细中求实。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自己的校级教研课题,还申报了市、省、国家级课题。
(二)加强行动反思,搭建“反思平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走案例反思之路。“师生共写随笔”是实验小学从04年开始的一项教研课题。教师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或闪光点,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精彩与失败以朴实的笔调、叙事的风格进行记录与反思,写成教学随笔、札记等。
(三)注重集体备课研究,搭建“互助平台”。近年来,我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从根本上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的现象,实现了智慧共享。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三有”“三定”(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做出如下要求:主备人对所备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由本组教师共同商讨,形成较成熟的教学设计,主备人负责将教学预案上传学校网站,并负责搜集本课上课所需的课件或其他素材并上传学校数字化平台,做到资源共享。
(四)在优秀教育经验的传播上,搭建“交流平台”
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教师博客群,各位老师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反思与收获、感悟与思考随时写成日志,发放到博客上,一方面进行业务研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老师们都能做到,每天记教育日志,每周至少写教学随笔或教学札记一篇;每学期至少写两份有价值的创新教案和一篇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老师们还勇于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在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李爱军老师做题为《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典型讲话;2006年7月,在河南举行的字词能力课题研讨会上,谭秀清校长代表我省做经验介绍,畅谈他们在“绿色评价”方面的心得;2007年 4月,我校7名教师参加了淄博市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观摩会,展示了日常工作中集体备课、授课、评课的情景,受到与会教师和专家的好评。
六、优化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 1.抓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我校逐渐健全了德育机构,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一名副校长具体抓,实行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了优秀班级的评比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建设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德育工作制度。
每学期能制订出详实的德育工作计划,根据新形势不断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树立起全员育人的意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确立的德育主题月,每月召开班主任会议,在“一周工作安排”中都具体落实。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天晨会读报活动,每天红领巾广播。以创“星级班级”为载体,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邀请有关部门领导来校作法制讲座。利用广播系统,播放《小学生一日常规》、《生命高于天》等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利用家校通,及时与家长联系,反馈学生信息,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八好”童谣编写、“争做文明学生”演讲、“雷锋就在我身边”等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熟悉在校常规,规范日常行为。全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并且也获得了各项荣誉,被评为全市青少年诚信教育活动先进学校。
2.抓智育,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抓体育,增强学生健康体质。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启动阳光体育工程,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田径运动会、跳绳、踢毽子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我们还注重校田径、篮球、足球、幼儿体操等运动队集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4.抓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鉴赏美、创造美,并初步形成了自娱自乐的审美观念和技能。
5.抓劳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对学生的生产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开设兴趣小组,教学生制作航空比赛模型,制作船模、房子、亭子等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连续两年的“争当小实验家”全国总决赛上,在淄博市第二、第三届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竞赛中,在第三、第四届学英语全国小学生听读能力竞赛中,我校学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淄川区第一、二、三届中小学音乐、美术特长生大赛及历届小星星艺术节比赛和淄川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都荣获总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我校学生的声乐和书画多次荣获各级奖励,我校的少儿武术、舞蹈训练,更是走出了一条系统、规范、科学的路子,其成绩令人瞩目,曾夺得淄博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幼儿体操比赛第一名,曾获得第三届山东省“武协杯”传统武术比赛集体项目一等奖,小队员们曾经与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小香玉等同台献艺,还参加过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市百灵艺术节、陶琉节、聊斋文化旅游节等庆典中演出,录制的节目曾经多次在省、市、区级电视台展播,受到广泛的赞誉。
在区教体局组织的历次抽考中,我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同类学校,在淄川范围内各中学每年的入学考试中,我校学生都成绩突出。学生作文也多次在《成功少年》、《创新作文》、《校园文化》、《创新天地》等刊物上发表。
七、以特色求发展,由“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几年来,我校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努力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逐步把我校打造成了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学校。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雏鹰行动示范学校、全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单位、山东省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信息化先进学校、市首届创新学科优秀实验学校、市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竞赛优秀学校、市青少年诚信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05年2月、07年5月《现代教育导报》先后以整版刊登了我校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在07年的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颁奖大会上我校谭校长作经验介绍。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实验小学已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我们将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在和谐中奋进、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努力将我校建设成教育手段现代化、师资水平专业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现代化学校!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