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

时间:2019-05-14 17:4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

第一篇: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

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作者:县地税局局长 王 强 | 日期:2010年7月5日 |

今年以来,县地税局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按照“税源科学分类,内部专业分工,小组良性互动,强化纳税评估,严格依法治税”的思路,重点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上进行了税源管理专业化试点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必然要求。专业化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是在把握管理规律基础上的科学分工与协作。只有将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强化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当前,我县在基本实现征收、稽查序列专业化的情况下,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已成为提高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紧迫任务。

(二)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是落实“信息管税”的重要举措。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税源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实现“信息管税”。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可以从机制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利用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益。

(三)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是防范风险和优化服务的有力保障。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改变目前“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原有管理方式,实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针对分解过于集中管理权力的新型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制约,有效促进纳税人遵从,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同时,可以有效掌握不同类型税源管理规律,找准管理需求,针对纳税人的状况和税源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提供切合实际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实现和谐征纳关系。

二、以房地产业、建筑业项目管理为试点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

(一)集中管理。按照税源管理专业化的要求,对各分局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进行重新划分,明确到直属分局,在直属分局内部组建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

(二)内部专业化分工。根据两行业税源管理的特点,分为日常征收服务、日常巡查、纳税评估三类业务,根据业务类型设置三个岗位。具体地讲,把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划分为登记、开工、施工、预售和销售、清算、注销等六个环节;把建筑业税收管理划分为签证、施工、注销三个环节,由三个专业岗位进行专业化管理。一是日常征收服务岗。主要是对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各个环节相关税收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登记在册,并严格跟踪监督核查,确保各类税收应收尽收;二是日常巡查管理岗。巡查人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各个开发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了解项目的开发进度,掌握项目的动态情况,对纳税人向日常征收岗位报送的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信息进行实地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三是日常评估管理岗。增加评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所掌握的各个环节信息资料,结合现场巡查信息,与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财务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比对,利用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的各项评估指标,深入

查找纳税疑点。

(三)成效明显。一是实现“管户”向“管事”的转变,通过“管事”来进行“管户”,改变了“分片管理、各事统管”的传统格局;二是三个岗位从不同的侧面同时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初步实现了对税源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各个岗位人员专心从事自身所负责的业务,岗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防止了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四是由于税务机关监控信息的精细,以及巡查力度的加大,极大增加了纳税人弄虚作假偷逃税的压力,提高了纳税遵从度。

三、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一)要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对税源的科学分类,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明确管理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是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基本出发点。要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要求,准确把握纳税人规模、行业等特点和规律,按照控制税收风险的先后排序,有针对性地细化管理分工,形成协作配合机制。

(二)要采取积极稳妥、渐次推进的方式。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税源管理范围的重新划分、内部人员的重新分工、岗位职责的重新定位,以及考核、互动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可能一促而就,必须采取积极稳妥、渐次推进的方式,边摸索、边积累,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进。

(三)要抓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人才进行科学分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高素质人才集中配备到税源管理部门和“一线”的税源管理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特长。二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准确把握人才缺口,明确人才培养导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按岗位职责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满足专业化管理的需要。要重点培养纳税评估、税收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提拔任用、奖惩评价等方面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空间。

(四)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信息化是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本支撑,是确保税源管理专业化发挥效能的关键要素。一是提高现有软件系统的应用水平。加大软件系统操作应用培训力度,以尽快适应软件系统的配套调整,熟练掌握新上线软件系统的应用,保证正常有效运行。二是完成“大集中”系统各项设置的配套调整。调整软件系统的职能、岗责、权限及流程,将全部业务事项统一到任务管理平台上,实现工作的自动推送、网上流转和流水作业,提高工作质量和运转速效,降低工作成本,支撑专业化管理的运行。三是加快建设综合信息应用平台。整合纳税人、第三方和内部等所有税源信息,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查询统计、信息比对、分析评估等信息应用功能,建设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适应“信息管税”条件下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满足不同层面、部门、人员的税源信息需求,不断提高信息分析和利用水平。

第二篇: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日期:2010-10-14 来源:黄梅县国家税务局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局按照 “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税收管理规律,科学划分管理对象,不断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税源“专业化”、“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实行科学分类,搭建专业化管理体系

(一)突出重点税源,实施分类管理。一是确定重点税源。年初,我们根据上纳税人入库税款,确定税额在50万元以上和税额在20至50万元的纳税人,纳入县局日常监控管理。二是分类统计分析。我们按照纳税评估系数指标,通过制定的评估指标分析表,按月对纳税人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利润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对于评估异常情况的,及时制作评估异常情况报告,转交管理分局税收管理员进行调查核实,从源头上堵塞了税款流失。

(二)突出重点项目,实施专项管理。一是对全县“十二小”行业实行专项管理。根据税源特点,我们及时对全县各行业进行了调查、调研、统计和分析,制定了粮油、预制、砖瓦、石材、钢厂、矿山、超市、烟花爆竹、摩托车、药品、建材、牲猪等“十二小”行业税收管理办法,通过对各行业物耗测算出单位税额作为计税依据。如石材行业:之前采取定期定额征收,每户每月定税在200-1000元之间,年总入库税额只不过几万元,自2007年实行按电量计征后,入库税额达到了56.9万元,2008年达到了81.3万元,2009年虽然经受了经济环境及县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影响,也入库了80.5万元。二是打造“一局一品”税收管理精品。在全县所有行业全面纳入专项管理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行“一局一品”行业税收管理精品,县局制定了行业税收管理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专班。各分局结合当地税源特色,推出了行业管理精品。如小池化工、孔垅纺织、濯港粮油、城区建材、五祖石材、独山矿山钢厂、专项办石油为项目的精品管理,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县局分月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实行“一局一品”行业税收管理后,税收收入增长明显。如纺织行业:我们通过对不同规格类别的成品纱产量测出每千锭税额系数进行控管后,行业入库税款由2007年的890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1190万元,年增长税额100余万元。

(三)突出重点行业,实施专业管理。一是对房地产行业实行专业管理。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我们及时改进税收管理方法,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次召开财政、国税、地税所得税征管专题会议,明确了管理主体。确定了黄梅恒盛置业有限公司等7户纳税人由国税管理的专题会议纪要;突出重点环节管理,与房产部门协商,双方签定了《黄梅县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协助征管协议》,加强以证控税。全县基本建立了以“先税后证、部门协作、立体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房地产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房地产征管职责不明、税源底子不清、管理监控不严密、税收收入流失等一系列征管问题。今年1-8月份,全县共入库房地产业税收608万元,较同期增长248万元,增长比例为40.8%,占全市房地产1-8月入库税额的29.4%,房地产税收总额增幅十分明显。二是对石油行业实行专业管理。石油行业是我县的支柱性税源,2010年税收计划1000万元,占今年全局计划任务的6.2%,为了确保该项税收管理到位,我县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采取对加油机安装税控装置进行控管,落实税收管理员定期巡查制度,及时掌握每个加油站的加油机数量和销售情况,按月将税控加油机数量与申报表数据进行比对,确保了税收收入的正常入库。今年1-8月份,全县石油行业入库税额600万元,同比增长263万元。

二、坚持内外监控,构建专业化管理机制

(一)完善监控机制。一是分类型监控。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重点税源大户、不同行业、个体户的税源管理监控。对零申报、负申报、长期无税或税负过低的部分纳税人;个体税收小户定额不高、大户定额偏低,税负明显不公等情况进行监控,查找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做到人工监控和计算机监控的有机结合。二是全方位监控。切实把国税、地税、工商信息交换共享制度落在实处,随时掌握新开业户、变更户、吊销户、注销户的信息,对失踪户相互协查,实行登记信息网络共享。落实了税源分类管理制度,减少征税成本,防范执法风险。

(二)完善互动机制。一是上下纵向互动。近年来,我们以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为依托,加强了市局、县局、分局以及税收管理员的上下互动机制,明确了管理职责,加强了密切配合,形成了税源管理合力。注重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应用管理,落实了“凡是税收业务工作必须从税收管理员平台上进行工作事项启动”的工作制度,较好地反映了工作事项从启动到处理结果的全过程反映,提升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有效利用。二是部门横向互动。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分局税源管理,我们建立了以征管为龙头,计统、税政、稽查等部门内部横向联动互动机制,加强了对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各环节有机衔接,形成了各部门之间及税源管理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整合联动机制,使税源管理体制由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向全方位、多部门协同作战转变,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有效开展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三是内外协调联动。建立了国税、地税、财政、房产等部门之间税源管理协作和信息交流。今年来,通过对

国、地税户籍信息交换,新增上线125户,达到了户籍的有效监控;通过对财政部门家电下乡销售收入数据的交换,补缴税款26余万元,有效防止了家电下乡税收的流失;通过与房产部门签订的以证控税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三)完善考评机制。一是开展户籍清理检查。今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漏征漏管户清理和发票专项检查,四个清理专班小组历时一个月,实行拉网式摸排清理检查,共清理漏征漏管户132户(其中:清理新上线120户,线下调整线上12户,调整定额0.36万元),对214户纳税人进行补税罚款,入库税款101.07万元,罚款20.1万元。通过全面清理检查,彻底摸清了全县户籍管理状况,堵塞了户籍管理漏洞,纳税人信息得到了全面监控管理。二是落实税源管理措施。近年来,我局通过对纳税人税收政策宣传、与纳税人约谈、税收自查补报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先后查补税收收入100余万元。如:黄梅县石材厂、朱氏木业等纳税人,通过税收管理员对其政策宣传、税务约谈等工作深入开展,纳税人主动到税务机关自查补报税款共计达20余万元。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为了确保税源专项管理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结合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细化考核项目,建立以分值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税收管理员日常税源管理质量、控管能力的管理和考核。

三、推进信息管税,提高专业化管理效能

(一)加强信息评估,在税源分析上突出一个“细”字。我们注重对重点税源大户、行业纳税人进行税收分析,一方面加强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加强对纳税人的购进、生产、销售货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查找税源管理漏洞,促进税源有效管理。今年来,我们共对23户次纳税人开展了重点专项评估,发现问题5户次,调整入库税款68万元,调减期末留抵税额18 万元。实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查、以评促收”的管理质效。

(二)强化数据管理,在信息处理上突出一个“快”字。近年来,我们根据综合征管软件操作规范,明确了各岗位、环节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组织人员对手工资料进行认真核实,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的逻辑性、常识性错误,确保数据录入准确。我们制定了《综合征管软件日常考核办法》,将考核责任细化到各分局、各股室,形成了一个具体可行的考核机制。

(三)完善预警机制,在风险控制上突出一个“早”字。县局成立了数据质量维护专班,负责按月对省局数据质量系统反映的问题数据进行分析和修改,对于前台能够修改的问题数据由专班人员负责修改,对于不能修改的问题数据,我们及时查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差错率。今年来,我们对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反映的397条差错数据进行了

分析,对管理服务类123条可修改差错数据进行了修改,对征收监控类174条不能修改差错数据查明了原因并制定了预防措施。

四、锤炼干部队伍,增强专业化管理素质

(一)提高素质,科学配置资源。近年来,我们按照征管重心向税源管理转移的思路,合理充实管理员队伍,使管理力量和税源状况相匹配、人员素质与管理岗位相适应。坚持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对全县从事征收、税收管理、稽查等岗位人员进行轮训,培训面达90%以上。坚持逢训必考,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对管理员队伍进行全盘考虑,优化组合,优先保证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需要,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创新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我们严格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办法,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从管户到管事的彻底转变,在基层设立了税源管理岗、税收分析岗、纳税评估岗,让税收管理员充分发挥各自能力特点,更好地为税源管理服务。切实改变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

(三)完善管理,强化内部制约。实行动态能级管理,定期分批适度地进行岗位轮换,打破税收管理员一管就是几年的传统做法,使其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建立和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实现权利与义务并存、利益与风险并存,使其始终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了税源控管能力,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征管质效、防范了执法风险、优化了纳税服务、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我们的体会是: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有效应对经济税源变化、提高税源控管能力。通过对纳税人的科学分类,按照管理导向,把握管理规律,找准管理需求,应对税源的复杂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和服务,能有效控制税收流失风险,促进应收尽收,提高纳税遵从。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化是对税收管理规律的探索和把握,精细化是将税收管理向更精确、更细致和更深入推进,专业化是在把握管理规律基础上的科学分工与紧密协作。在当前情况下,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能更一步提高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征管质效。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可将税收管理员从日趋繁杂、力不从心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能最大限度配置税收资源,达到公平税负,降低税收成本,提升征管质效的目的。

(四)税源专业化管理能更好地落实信息管税。税源分类、分行业管理既是分工协作又是精耕细作,既是从机制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又是方便税源基础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利用,能更好地推动各环节、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五)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防范执法风险和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分解过于集中的管理权力,实现有效监督制约,防范执法风险,同时可有效掌握不同类型税源的管理规律,逐步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并针对不同纳税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形成。

第三篇:服务、征管、监督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服务、征管、监督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2009年以来,青岛市国税局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坚持“服务、征管、监督”三位一体统筹兼顾,突出信息管税、风险管理、优化服务和规范执法,调整基层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科学分类税源,优化资源配置,再造业务流程,在完善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有利于、四个基础、五个创新、六个集中”。其中,“三个有利于”是基本原则和检验标准,即要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与效率、优化纳税服务、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四个基础”是内在支撑,即“强化一体化联动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专业化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资源、监督、手段等方面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五个创新”和“六个集中”搭建专业化税源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重点围绕“科学分类税源、税收管理员制度、征管实体化、流程再造和风险管理”5个方面实施创新

1.科学分类税源。按照税收收入规模等标准,重新分类重点税源和中小(企业)税源。分类后,重点税源户数比重为2.65%、收入比重为84.7%;中小税源(企业)户数比重为67.54%,收入比重为14.6%。

2.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源管理部门的专业功能细分为日常监管、审批核查、专业评估、日常检查四类。其中,负责日常监管的税源管理部门内部再分出综合业务、户籍管理、监控评估三类专业岗位。审批核查、专业评估、日常检查则分别成立专业化管理部门行使职责。

3.推进征管实体化。五个县级市国税局以普及同城通办模式为基础,向实体化征管单位转变,设立办税服务厅和专职从事重点税源日常监管、审批核查和征管检查的部门,直接参与税源管理,压缩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实施流程再造。一是建立信息化的业务规程和岗责体系,简并岗位、简化流程、压缩层级、提示风险,倡导尽职尽责、尽职免责。二是加强对一体化联动项目统筹调度,整合各税种管理需求,实行“一户式”综合评估,避免多头评估和检查。三是强化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管理,实现从部门驱动向流程驱动的转变,做到“工作找人”、“信息找人”。

5.建立风险监控管理体系。一是市局各部门成为全系统风险管理大流程的高端,建立统一、综合的税收风险特征库和等级评定标准、运行制度,规划税收风险识别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考评方案。二是分级承担风险管理责任,市局负责提供预警指标数据和督导落实对重点风险对象的评估、检查,其它风险对象由基层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落实。三是对应不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运用纳税辅导、风险提醒、评估约谈、自查自纠、核定征收、反避税、日常检查、税务稽查、完善政策等措施。四是以全国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和征管质量监控考评体系为依据,细化指标,强化考核。五是以每月的信息分析应用例会和每个季度的系统工作讲评会为抓手,完善一体化联动软件的项目管理,以及纵向、横向和第三方流程控制功能,实现对风险管理的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

(二)重点实施“集中办理涉税事项、集中实施审批核查、集中按户监控重点税源、集中按行业监控一般税源、集中开展分析评估、集中进行征管检查”等六个集中,以集约化推进专业化

1.集中办理纳税人发起的涉税事项。一是在办税服务厅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流程和标准,落实主动告知、首问责任制和“一窗式”服务。二是集成服务窗口、12366、网上办税平台、自助办税终端等客户服务端功能,集中受理、传递和反馈涉税事项。三是深入推进同城通办,方便纳税人跨区办理业务。四是完善网上申报等功能,建立涉税事项流程跟踪机制,突出网上办税在办税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五是推动国地税局服务资源整合,探索建立服务大厅“一厅两用”联合办税模式,国地税协同办理税务登记、纳税咨询等事宜。

2.集中实施审批核查。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纳税人审批事项,不需要实地审核的审批事项直接由办税服务厅即时办理;需要实地审核的事项交由审批核查部门办理,由法规部门对减免税等重大审批事项终审把关;不需实地审核但必须由法规部门终审的审批事项由办税服务厅直接交由法规部门办理;办税服务厅统一收集并向纳税人反馈涉税事项的办理结果。其中,审批核查部门对经办事项所涉及的既往内容负责,日常监管部门对审批核查事项后续的监控负责。

3.集中按户监控重点税源。一是市局大企业处负责总局定点联系大企业集团工作,落实总局大企业司部署的评估、反避税、检查项目,组织落实“大企业直通车”等沟通互动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二是基层局专设重点税源管理部门,在服务方面,安排业务骨干定点负责户籍管理和咨询辅导;在管理方面,成立监控评估专业小组“定身量做”预警模板加强监控,增强对重点税源企业服务和管理的有效性。

4.集中按“行业加属地”方式监控一般税源。一是突出行业管理。市局总结制定行业税收管理规范;基层局征管部门根据本地税源结构不断完善中小税源的行业分类,组织行业性评估,为日常监管部门提供工作模板和信息支持;基层局日常监管部门重点由监控评估岗位对本部门分管的纳税人按业务规程加强日常监控评估。二是加强税基管理。基层局与地方政府加强协作,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基层局户籍管理岗位突出管事,按属地负责日常户籍管理事务。

5.集中开展分析评估。两级征管科技部门集中开展数据分析,定期讲评征管运行状况、发布风险阈值,为各业务部门和基层一线提供支持;市局征管科技部门根据风险级别和任务统筹规则,组织基层局征管部门按照项目制实施专业性纳税评估,并直接组织力量处理复杂、重大的风险事项;基层局征管部门在分解落实上级部署评估任务的基础上,直接开展本级专业性评估,并组织各税源管理部门结合日常税源监控情况,统一实施纳税评估任务。

6.集中进行征管检查。由基层局征管检查部门负责注销检查、发票协查、受理举报检查、反避税调查、一体化联动机制交办案件等日常检查工作。征管部门集中数据分析下达一体化联动征管检查任务,征管检查部门落实检查任务。

二、取得的阶段效果

(一)进一步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各项税收收入持续增长。新模式增强了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管理针对性,促进了税收收入快速稳定增长。2010年1-9月份共组织税收收入768.32亿元,同比增长28.5 %;国内税收完成346.81亿元,同比增长23.8%;不含免抵调库,国内税收直接收入完成316.85亿元,同比增长33%。

(二)优化了纳税服务,纳税人满意度提升。一方面,按照“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各项征管流程在设置时,不再单一考虑税务机关征管的需求,兼顾了纳税人办税要求,优化纳税服务有了流程和制度手段的支撑。另一方面,原先分散在管理员、管理部门的管理性工作,按照风险管理理念以集约化方式重新组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上述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整个办税流程运行明显加速。税收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降为2个工作日。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增额审批提速42.8%、减免税申请审批备案提速63.3%、退抵税申请审批提速93.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业务提速47.3%,得到纳税人的认可。从总局最近公布的纳税人满意度测评结果看,青岛国税的位次从2009年的第13名,上升到今年的第5名。

(三)强化了税源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在新模式中,信息管税、风险管理有了机构、岗责和流程支撑,增强了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推进了重点税源个性化管理服务,对重点税源经营情况、核算方式、供应链、资金链、产业链的监控更加到位。

2010年上半年,重点税源评估入库税款12038万元,推动重点税源总体收入同比增长32.6%。二是中小税源管理突出行业特性,“分析一个行业、整治一个行业、管好一个行业”,管理质量明显提高。2010年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税源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5%。三是纳税评估“信息采集、分析主导、向下推送”有序运转,效率明显提高。2010年上半年全系统评估户数、评估覆盖面分别下降6.38%、10.23%,但评估有问题户数、评估入库税款、户均评估税款分别增长44.84%、81.93%、94.32%。全市上半年评估入库税款2.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93%。

(四)推进了权力科学运行,加强了内控监督。新模式下,原来传统的管理员“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方式发生改变,执法权力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形成了分权制约、环环相扣的专业化流水线,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监督机制。一是整合梳理了202项业务流程、820多个业务环节,明确了承办岗位、工作标准、服务规范、考核要点等内容,基层局业务岗位由原来的81类岗位简化为40类岗位,办税服务厅原先8个岗位整合规范为三类窗口。二是减少了不廉行为发生空间。以行政审批为例,税政部门与办税服务厅、法规等部门组成行政审批的专业通道,统一了核查标准、简化了办税流程,标明风险事项与等级,规范业务环节要点,实行“痕迹化”管理,全程记录业务过程,监督防线更加严密。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建立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根本目的在于管住管好税源,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相对于这个目标,模式到位不等于能够高效运转,正如建起厂房,安装了生产线,找来了工人未必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要实现高效运转,还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税源管理任务集约化运转和流水线操作,需要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一个岗位的业务技能不到位,可能会影响整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同时,数据分析、纳税评估、审核审批、反避税等重要岗位,更加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在人才培养上,将进一步贯彻总局“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培训方针,区别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加大培训投入,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性。在人才使用上,探索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选拔培养岗位能手和专业人才,将培训与评价使用紧密结合,增强干部学习内在动力。

(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有四个方面创新需求比较紧迫:一是对照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原先较为单一考虑税务机关的流程和制度,要较大修改,以优化纳税服务引导纳税人主动提高税法遵从度。二是落实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征管资源配置要与风险分布相适应,与此相对应,传统的组织框架、岗位设置、业务流程设计等方面要不断优化调整。三是从加强廉政监督出发,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促进了权力分环节制约,强化了程序控制和过程监督。以此为基础,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要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作深层次的衔接,将廉政风险内控机制落到实处。四是在工作评价机制上,评价体系设置应体现“跳出税收看税收”,综合运用各项经济社会指标评价管理质量,并探索增加纳税人对税收工作评价的权重。

(三)加大第三方数据收集交换力度。在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项税源管理任务以数据分析为龙头,而数据分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取足够的第三方信息来激活海量征管信息,从而核实申报质量、排查征管薄弱环节。获取第三方信息,目前主要是靠推动地方政府以财源建设信息平台的方式,实现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数据交换,但感觉部门间协作机制层次不够,特别是在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方面,需要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篇: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提升税收征管科学化水平

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提升税收征管科学化水平

——访徐州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东

从今年8月1日起,市国税局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逐步取消原有实行多年的管理员管户制度,实行以管事制为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拉开了税收管理方式大变革的序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徐州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东。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国税部门征管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刘晓东: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改革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1988年前,实行“一员进户,各税统管”征管模式; 1988年-1994年,推行征、管、查二分离或三分离模式;1997年确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征管新模式;2003年又增加了“强化管理”的要求,形成34字征管模式;2005年以来,我市国税部门又进行了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再造、税源管理联动机制建设、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等征管运行模式的实践和探索;2010年8月1日起,市国税部门在全市正式启动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此次税收征管改革是对上述征管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更高层次的跨越和提升,更是对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深化和变革。

记者:请您谈谈此次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是源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晓东:从税收工作面临的环境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迅猛增加,且经营形态、核算方式日趋多元化,纳税处理团队化、电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传统的“属地管户制”既不能较好适应当前税源管理的新要求,也很难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所以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要求各地进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

从我市国税工作具体情况看,原有的管理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是“人少事多”矛盾凸显。目前,全市共有9.3万户纳税人,税收管理员人均管户200余户,最多的要管近300户,承担了40余项征管工作,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工作任务7-8件。二是税务人员年龄结构、业务素质制约了税源管理水平。当前,国税干部平均年龄超过46岁,税收管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高、业务熟的人员较少,难以高质量地完成众多的服务和管理任务。三是管户制存在执法风险。当前,税收管理员承担着信息采集、纳税辅导、税收宣传、纳税评估、调查审批等诸多权限,形成“一员多责”、“一员多权”的局面,造成税收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基于以上考虑,我市各级国税机关牢固树立了“公共服务”、“地位平等”、“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从8月1日正式启动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取消管理员管户制度,实行以管事制为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另外,我市国税系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为实现税收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记者:请您阐述一下此次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什么?

刘晓东:此次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管理与服务并重,为所有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税收服务和办税渠道,集中有限力量重点管理有税收违法违章行为的纳税人,完善税收执法控管机制,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公平的税收法治环境,力争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总体目标是,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税源分类管理为重点,体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具体目标,一是税源分类更科学。按照规模、行业等类别的风险发生规律,对税源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二是职能分工更合理。将税源管理专业化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岗责体系;三是运行机

制更顺畅。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四是管理系统更完善。以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和基层管理平台为主要结构、贯通各级各部门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应用到位;五是人才队伍更完备。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六是纳税遵从度更高。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进一步改善,税源管理专业化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在5%以上。

记者:此次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刘晓东:税源管理专业化是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必然要求,而不同的管理导向形成不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格局。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根据纳税遵从风险发生特征和类型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将纳税遵从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等职能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纵向和横向职责分工明确,资源优化配置,运行衔接顺畅的税源管理专业化新格局。

改革后税源管理专业化分工格局是:纳税服务和依申请受理、调查和行政审批、税源风险管理、税源基础管理、税务稽查等5个方面,其中风险管理又包括风险识别、等级排序、任务分配、风险应对、考核监控等五个环节,风险识别、等级排序、任务分配和考核监控主要由省、市局承担,风险应对主要由县级局负责。

这种模式体现了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充分信任,改变了过去“一人得病,大家吃药”的粗放式管理局面,将管理的指向由管理所有纳税人向管理有税收违法违章风险的纳税人转移,将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由用于管好所有纳税人向优先用于管好遵从风险较高的纳税群体转移,以破解当前“人少户多”的矛盾,提高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属地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对重点税源实施集中专业化管理,将126家市属及以上企业和市区外资企业集中到七分局管理;对中小税源实施属地加行业的专业化管理;对零散税源,实行社会化委托代征。二是“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税源管理方式不再是过去的“分户到人”,而是“分事到人”;税收管理员也不再是固定管户、包办各类涉税审批事项,而是按照岗位分工随机处理相关事项。三是“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组建省、市两级国税机关成立专门风险管理团队从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并跟踪质疑下属机关的风险应对成果,当遇到重大涉税风险事项时,还将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临时性团队,采取打“歼灭战”的方式实施集中应对。

记者:此次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刘晓东:概括起来讲,就是“打破一个观念、树立两个意识、实现五个提高”;“打破一个观念”:打破管户制观念,实现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树立两个意识”:树立风险意识,重点管理纳税违法违章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树立责任意识,强化纳税服务责任和风险管理责任;“实现五个提高”:提高为纳税人服务能力:改革后,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办税模式,纳税人主动发起的事项通过办税服务厅、国税网站、12366咨询热线向国税部门提交,不再需要多头找税收管理员,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市、县两级机关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专业人员从事所辖范围的纳税服务工作规划、纳税服务工作督促落实等职能,各基层税务局及税务干部均承担纳税服务职能,持续提高纳税人的办税效率;提高依法治税能力:新模式改变以往税收管理员一人统揽税源管理职能的情况,根据税源管理流程设置岗位,体现分工精细化、专业化;同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实行绩效考核,使各项工作

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另外,还把税收管理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重点管理税收遵从风险,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执法能力。

着力提高纳税遵从度,通过高效、便捷的税收服务和“逐步趋严”的人性化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机制,帮助纳税人及时纠错,降低涉税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

着力提高税收执法内控能力,实行新模式后,按风险管理管理流程设置岗位,各类管理事项环环相扣,部门之间专业分工、权利制约、集体审议、上下监督,建立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内控机制,防范执法风险,保障队伍廉洁自律。

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提高纳税服务和依法治税能力,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保障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为了确保此次改革成功,国税部门采取了哪些相关配套措施?

刘晓东:我们做到“五个注重”,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

一注重思想统一。各单位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对内,市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到各挂钩县局和分局进行宣讲,召开现场观摩会和动员会,组织系统学习总局和省局文件;对外,一方面依托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载体开展高密度、立体式宣传,另一方面由各基层分局对辖区内纳税人举办培训班,提高对此项改革的认识,从而使广大国税干部和纳税人自觉适应、理解和支持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形成上下同心协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注重机构职能建设。市、县局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和大企业管理机构;市局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市区分局和县局机关建立专门的风险应对和税收基础管理机构;实现税务人员换岗轮岗制度。

三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在对税源科学分类和税源管理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及内控机制。省、市局通过部门联动会议形式主要承担风险识别、等级排序、任务分配和考核监控等工作,市区各分局及各县(市、区)局主要负责风险应对工作,并且在局内实行集体审议制度,实现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四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全市已经推广应用的“基层管理平台”和“全程服务系统”。通过基层管理平台可以监控税收风险管理各个环节、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全程服务系统”可以向纳税人出具申请事项办理承诺单,并且可以随时监督每个事项的办理情况。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制度管人、机器管理”,实时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五注重人才保障。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充实到数据分析、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制订7大类、31项培训计划,举办大企业管理、税收情报交换、税收管理员平台、“五员”能手业务骨干等培训班9期,组织开展22个岗位达标竞赛。另外,建立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以能定级、按能配岗、岗能匹配的工作局面,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

第五篇:找准差距 扎实推进 促进征管质效全面提升(范文)

找准差距 扎实推进 促进征管质效全面提升——在全市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1年全市征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市征管工作的现状,部署2011年征管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税收征管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征管工作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的关心指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信息管税”为抓手,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切实强化征管工作基础,扎实开展征管状况监控分析,积极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在增强税收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征管质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税收征管基础得到夯实。一是加强了税务登记户籍管理。充分利用工商登记信息比对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共享机制,按月进行漏征漏管户清查。二是坚持征管质量与运行质量两级监控,全市申报入库率、催报率、催缴率、缓征入库率、滞纳金加收入库率持续保持满率的记录。

(二)以风险管理为指引,积极开展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工作。2010年以来,全市以开展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为突破口,全方位提升税源控管水平。全市各级税务机关建立了《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起了常态化的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机制,并从纳税人申报、缴款入库、税控发票管理等方面,对全市的征管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监控分析。

(三)个体税收管理得到加强。2010年全市围绕个体税收“征税面”与“定税质量”两个关键点,广泛运用综合征管软件、税控收款机管理系统数据,加强对非正常户、停歇业户和起征点以下户以及申报异常户、定税异常户的日常监控,督促各单位及时进行定额、税款征收方式调整或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评估与稽查。

(四)以发票换版为契机,大力推进以票控税。2010年根据总局、省局有关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票样工作安排,全市系统加强了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和发票换版及有奖活动的宣传工作,大力推进以票控税。一是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所有旧版普通发票的使用,全部印制使用新版普通发票;二是对纳税人手中的旧版普通发票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部清缴到位,受到了省局的表扬;三是加强税控收款机后续应用管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税控收款机销售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积极化解推广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隐患,督促纳税人及时抄报开票数据,充分利用税控开票数据,与纳税人的申报缴税情况进行比对,并为个体定额调整提供充分依据,较好地实现了以票控税的效果。

(五)征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通过省局对横向联网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我市电子申报缴款的方式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在原已实现纳税人远程申报缴税的基础上,实现了POS机刷卡缴税,税务端电子申报缴税,批量扣缴以及网上打印缴税凭证的功能,为逐步将我市国税系统所有纳税人、所有税款全部纳入横向联网系统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市税收征管工作取得了比较长足的发展,这是大家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互动评估工作有所松懈。二是非正常户增长比例较高。三是普通发票代开管理存在漏洞。四是横向联网签约率、POS机刷卡缴税使用率不高。

二、正确把握当前征管工作的总体要求

目前,市局已对2011年征管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各单位要深入领会市局提出的“坚持以“信息管税”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纳税评估,深化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完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努力探索解决征管工作中的难点,提升纳税遵从度和征管质效”的总要求,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一是征管“五率”(催报率、催缴率、缓征税款入库率、滞纳金加收入库率、申报入库率)继续保持满率。二是充分利用工商信息比对与组织机构代码共享的信息,要求其差异核查率达100%。非正常户的比例控制在5%以下。三是税控开票数据准期抄报率达92%,税控发票票表比对异常补充申报率达100%。四是创造条件规范砂石建材行业税收征管,探索加强个体大户税收征管的有效方式,确保个体双定户定税质量及时调整面达到100%。五是完善互动机制,确保互动成果的真实性,力争完成省局下达的1.2亿元的成果任务,推行专业化评估,切实提高纳税评估质效。六是横向联网的三方协议纳税人签约率达90%以上,通过横向联网系统税款入库率达90%以上。七是按要求如期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国地税联合办税、纳税评估工作规程的创新工作。

三、扎实做好2011年税收征管各项工作

(一)全面加强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前期,我市的征管状况分析工作还是停留在被动清理排查下发的异常纳税人信息的阶段,在总结经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方面还有待加强。2011年,各单位在该项工作中,既要提高对异常纳税人信息排查的准确性,做好排查结果的反馈和排查成果的统计工作,还要结合当地征管实际,针对状况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重点问题深入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找准变化规律,提出征管建议和对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征管、堵塞漏洞,不断提高税源监管水平。市局将认真抓好督导落实工作,把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并最终将工作成果体现到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征管质量上来。

(二)加强对税源管理互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进一步挖掘税款征收潜力。随着税源管理互动工作的深入推进,在互动工作中陆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内部层级协同和部门联动不力、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互动链条衔接不紧密、纳税评估工作质量不高等。今年1季度,我市的互动成果、评估入库税款、户数都有大幅下降,各单位要引起重视。为更好地实现互动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税的要求,努力完成省局分配给我市的税源管理互动工作目标任务各单位要加强对税源管理互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不断完善互动组织机构,改进互动例会组织形式,包括例会时间和内容,提升评估工作质量,建立评估稽查协调机制,全面落实以评以查促管,充分发挥互动促收作用。同时,各单位要正确处理好完成目标任务与评估、稽查打假之间的关系,严密监控互动各环节工作质量,注意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真实性考核,落实复核、讲评机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处,维护国税机关形象。

(三)加强普通发票内部管理及代开管理。针对前期全市旧版普通发票的核销以及省局征管状况分析监控发现的我市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普通发票管理工作,严格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对纳税人印制的冠名发票,严禁机外发放。二是严格执行发票内部管理制度,税务机关内部不得以任何理由直接从发票库房或发票柜台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领用发票。三是认真抓好普通发票按期报验(缴销)制度,谨防纳税人带票走逃,形成欠票的非正常户。四是严格按照发票代开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实施发票代开。谨防纳税人用企业办税员、法人代表等身份以个人名义进行普通发票代开的现象,对需要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的较大金额业务,加强事前调查审核或事后复核监控。对已委托其他单位代开发票、代征税款的试点单位,应加强对代征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代开发票的范围和金额,不断完善委托代开管理制度。

(四)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创新工作。今年,我市税源专业化管理创新工作的试点单位确定为新邵县局、邵东县局和武冈市局。各试点

单位要认真按照《邵阳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及时完成创新建设工作,注重因地制宜的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专业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税政、收入核算、纳税服务、信息技术以及人事、教育等部门相互协作,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只有上下协同、整体推进,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才能确保我市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征管质效与纳税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

(五)深入开展横向联网推行使用工作。各单位要加强横向联网、电子申报缴税、POS机缴税的推广应用工作。要积极做好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的协调工作,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工作,提高横向联网的签约率。要对横向联网入库不成功的纳税人进行分析处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户加以解决,对不能处理或不知如何处理的及时报告市局。要加大POS机的使用推广力度,市局将对不使用、使用效率极低的POS机进行申请拆除或调配到其他需要使用且使用较好的单位,以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与配置。要做好商品化纳税申报软件的监督工作,及时处理纳税人的投诉与建议,对未使用商品化纳税申报软件的纳税人,可推荐使用总局开发的免费版纳税申报软件(“电子申报软件单机版”,原称“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

(六)加强征管业务岗位人员培训。近年来,各单位对操作业务培训工作有所淡化,有的单位未坚持召开互动、运管、税源征管状况分析例会,有的单位只有一个副科长负责业务运维,没有专职运维人员,有些专职运维人员的运维能力尚待提高。为加强业务运维工作,我强调两点:一是要高度重视征管运维工作,切实加强对运维工作的指导,对征管运维岗位上的同志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岗位人员的流动要注意循序渐进,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二是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每年确定一至两个主

题组织培训。尤其是要做好上岗前培训,坚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同志们,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市2011年征管工作新局面。

下载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营市国税局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 提高管理质效

    东营市国税局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 提高管理质效字号:【 大 中点击次数:67小 】一是分行业与分规模相结合,推进管理对象专业化。根据我市税源经营特点和分布状况,采取分行业管......

    给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 驱动税收征管

    给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驱动税收征管“精耕细作”———访江苏省徐州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长举◎本报记者郑微通讯员刘明志闫士亮徐志明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彭城大地处处生......

    改革征管模式 优化纳税服务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改革征管模式 优化纳税服务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如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分别采取同样的税收管理办法,不仅难于做到重点突出,而且效率较为低下,相关的纳......

    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交流经验(税源专业化)

    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交流经验(税源专业化) 一、安徽省国税局 1.实施科学分类,建立运行机制。即按照“规模+行业”的原则,将纳税人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并建立省......

    古浪县地税局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突出“五个到位”

    古浪县大力推进建筑业税源专业化管理突出“五个到位” 今年以来,古浪县地税局将建筑业管理纳入重点工作,并以综合治税平台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建筑业税源监管,取得明显......

    市地税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今年以来,市地税局紧紧围绕税源专业化管理这一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进程,完善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全力构建专业化运行机制,提高税收管理质效。明确现状......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讨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讨发布时间:2011年10月信息来源:句容市地方税务局 09日访问次数: 332字 体:【大 中 小】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

    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效能全面提高xx国税税收征管水平

    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效能 稳步推进xxx国税征管工作科学发展 张艾秋 (201x.2.1)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x年税收征管工作,安排部署201x年的征管重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