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19-05-13 16: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李江涛 钟晓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代表着高校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迅速增长,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238-02 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展促进了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2002年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步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适应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需要,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呈逐渐增长趋势,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高校师资队伍低年龄、高学历趋势明显。据统计,高校教师中45岁和35岁以下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9%和46%,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和教育的接班人,代表着高校的未来和希望,其知识水平、道德素质无论是对学生、对高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一方面激发其教学和科研的动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塑造其良好的人品、学品,发挥其在学生德育中的模范引导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而近年来曝光的丑闻,包括层出不穷的教师乃至教授学术不端事件更凸显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紧迫性。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从目前高校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实践来看,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理论修养不足,政治敏锐性尚需提高

近年来,各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均有较高学历,基本上是硕士、博士,一方面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发展潜力、上升空间大,知识结构新,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与大学生心理距离近,并带来了高校教师整体科研学术水平的提升等。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学历提高而带来的自我欣赏心理也给德育带来一定的挑战,有的教师觉得自己科研水平提高了,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思想境界自然也就提高了,不需要再接受德育教育了;有的自以为那些教育都是意识形态灌输,自己搞科研的,与那些东西没关系,不屑去学习;还有些教师一直注重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因改革开放而体制与法制的不完善导致的腐败现象不能正确对待,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不关注;等等,这些都使传统的师德教育难以发挥作用。1.2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职业道德理想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碰撞,道德规范冲突,再加之商品经济的冲击,思想的多元化,一些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造成了部分青年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上的混乱,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谋取世俗利益的手段和工具,而没有把她看作是承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的事业,以至于急功近利、轻思想重学术、轻奉献重索取,道德取向功利化。1.3 责任心不强,对教学、科研和学术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

有些青年教师缺乏孜孜不倦的勤奋钻研精神,对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无心探索新的科研成果,无心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攻关;有些青年教师经不住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第二职业,甚至从事低水平的同自己业务提高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无心钻研本职业务,备课不认真,上课得过且过,教案缺乏新意,一本教案对付多年,有的甚至连教案都没有,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1.4 育人意识淡化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但有的教师只注意传授专业技术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来,下课走,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因而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业务搞上去就行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领导和辅导员的事,完全把教书育人割裂开来,不能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1.5 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有些教师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安于现状、知识贫乏、不求进取,工作无动力、不学新知识、不钻研业务,教学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穿新鞋,走老路”,不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提升自身职称和能力。1.6 师表形象模糊化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表率。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在各种场合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然而,有些青年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神,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失范难起表率作用。有的教师对学生教育、关心、爱护、尊重、鼓励不够,对学生冷嘲热讽、挖苦责备;有的教师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甚至有的青年教师晚上沉迷于网络游戏、歌厅酒吧,白天上课无精打采,随便应付了事。2 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市场经济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竞争性、开放性,诱发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在的社会转型期,这些消极因素强烈地冲击着象牙塔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样,过去在教师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一些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坐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随着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尤其是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绝对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时间,致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

2.2 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挑战

从近年来高校教师引进的方式看,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渠道:一是从国内外高校应届和往届无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直接引进,这批人刚走上工作岗位,对事业、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强的可塑性;二是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在职研究人员中引进,这些一般都是以特殊人才或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引进的,大多给予优厚的待遇,这部分人的各种人格特征已经形成,并且水平都比较高,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其很难发挥作用;三是从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中引进,这一点在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更多一点。这些不同来源的教师之间相互影响,对教师队伍的德育带来了许多困难,使教师队伍的整体德育形势更加严峻。

2.3 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已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充实了相关的师德建设内容,但多数内容只是停留在书面和文字上,很少落实或取得实效。这是因为,在运行体制上,有的规章制度内容空泛,缺乏具体考核的可操作性标准;在管理体制上,教师聘用制度包括职称晋升制度还不够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如职称晋升制度方面,过分强调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并将这些量化为“硬性”指标,而很少注意教师的道德品质、育人状况等这些“软”指标建设。在目前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例且大都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多,科研上要取得成就有较大难度。同时由于学校在教学安排、教学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理、学生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热情的发挥,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部分教师产生了消极应付心理;在监督机制方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监督管理机制。2.4 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给师德师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近几年,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十年前的五六倍,这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补充师资,高校采取提高住房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增加科研经费等措施引进人才,这虽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但也使一些思想道德水平较低和责任感不强的人进入了教师队伍,给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3 优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

师德师风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

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建设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个人的理想和命运与教育的振兴、科技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服务祖国,奉献社会。

其次,强化青年老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工作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是形成高尚师德的力量源泉。广大青年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树立典范,加强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经常开展争当师德师风“排头兵”活动。每学年开展“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十佳教学能手”、“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活动,树立和表彰师德师风教育先进典型。同时要注意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宣传载体和渠道,积极宣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青年老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大力宣传与师德建设有关的各项制度,增强广大老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3.2 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较全面知识结构。青年教师满怀一腔雄伟抱负,渴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成就,这不仅是教师渴望自己成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加强师德师风修养的心理动力因素。青年教师这种抱负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努力营造鼓励青年教师干事业、支持青年教师干成事业、帮助青年教师干好事业的氛围,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尽可能为青年教师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舞台。比如,加快学校发展,加强校园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条件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3 关注教师需求,认真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

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最终是由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只有顺应道德发展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促进教师道德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要把解决青年教师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人才成长的环境。要更加重视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扎扎实实为青年教师办实事,解难事,为其搭建施展才能的良好平台,不断增强其角色意识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时刻把青年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才能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4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是基础,是保障。在坚持正面教育,“以德育德”的同时,还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机制、约束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保障师德师风建设沿着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要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坚持不懈地抓好。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切实履行各自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职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各院系、教研室等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任务,制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文明用语、非文明忌语的规定》等规章制度,使师德修养和师德建设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聘请师德师风典范担任师德规范巡视员,采取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教师听课、学生评议等途径,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检查,加以示范和警戒,督促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第三,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细化并公开奖惩、津贴、评优、晋职、聘用等条件,并与师德师风紧密挂钩。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建立一种公平、公开、有序竞争的机制。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教师重点考核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 蔡凌.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宋东颖,李炎.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师风师德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9.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 安祥仁,徐锋.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9.

第二篇: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师德师风现状 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

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1、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品德优秀,为师生所公认。

2、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以培育优秀人才为追求,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能够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学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3、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具有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科研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能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深受学生爱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建设。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全方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机制建设。

1、完善培训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师风义务,表现优秀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加强监督机制。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4、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师风评价的可操作性。

5、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宇.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讨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2] 肖昊,成长群.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内涵[J].学习月刊,2008(2)

[3] 孙延斐.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 薛禄辰,尉志凌.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高效师资队伍建设[J].甘肃科技,2005(8)

[5] 万立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第三篇: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把德行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肩负着为国家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承担着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职责。尤其是占比超过

60%的青年教师,已然成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刻不容缓。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师风是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风范[2].不同时期,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究其实质仍是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理想信念和完美人格。只有把握高校青年教师身份中的文化与道德根据,直面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剖析高校教师内心的道德窘境,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去综合分析问题的成因,才能逐渐

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不深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它关系着国家道路和国家命运。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席卷着国人的思潮,在中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个别青年教师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淡薄、价值观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他们在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把这种危险的价值取向传递给意识形态不成熟的学生们,形成的连锁效应不可小觑。物质文明的发达并不代表精神文明的富足,对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使得阅历尚浅的青年教师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所迷惑,教书而不育人,失正而无以为范,师德师风下滑,没有起到对学生的行为示范和引领作用,思想道德混乱而不自知。

(二)职业认可度降低,敬业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非常良好的素质,忠于并热爱教育事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多人从事教育的初衷正是基于崇拜和奉献。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如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与实际收入的矛盾,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困难,过度行政化的制度牵制等,使青年教师基于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出现了下滑,有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还因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造成了敬业意识的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的缺乏。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认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讲授,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不积极进取,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3]的创新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忽视了教育工作对于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哪有利可图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向哪里投入,不重视个人道德修为和专业知识的精进,忽视自身的道德反思和自省,职业理想缺失。

(三)价值观倾斜,不务正业

有些青年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得失,只强调自我价值以及个人的名利,不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注意构建新型和谐的同事关系,这样会导致价值观的倾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行为,将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学术上刚愎自用,抑制了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灵感之源

[4].有些教师过分热衷于发展第二职业,而不注重本职岗位,将学生看做是自己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背弃因材施教。在教学方面,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己本身的职责所在,缺乏诚信,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求私利。

(四)教师学术诚信缺失,职业良心趋于功利

由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越来越难,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完成量化考核的任务,既要抓教学,还要搞科研,承担班导师任务、下企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当的评价导向,使得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心浮气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背弃了起码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拉关系,走后门,剽窃科研成果的学术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功利化倾向极为严重。诚实守信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古人提倡君子要“内修”、“慎独”、“独善其身”,只有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风清气朗,才能唤回师德的温厚馨香。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培养有思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之人,培养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思想觉悟之人,培养能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践中创新发展之人,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大学的精髓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奉献去传承和发扬的。作为承载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希望的青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才能营造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

年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并对高校青年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还能增强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兴趣和工作热情,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深的专业知识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影响个体的良性发展,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必将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快速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必将成为社会学习的楷模而重塑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神圣的光环。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的养成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内因;政府、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是重要保障,是外因。内、外因只有共同作用,积极配合才能共同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在研究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原则,用充满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怀的视角全面透彻的解析事情的本质,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高校青年教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教书育人、求知树德的全过程。第二,提升职业认知,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终生学习理念。师德教育的实现和师德教育的提升不可能离开教师的职业角色。青年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挖掘教育职业的本质,从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道德、高尚品格等方面来雕琢自己,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博学、慎思、笃行,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致力于国家建设,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三,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弘扬优秀师德传统。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内化为自主意识,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师德传统发扬光大,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师德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从师德培训、师德评价考核到师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精心设计、严格把控,要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拓宽师德培训渠道,创新师德培训模式,科学制定师德的评价考核方式,充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予青年教师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通过导师制让青年教师全方位感受优秀老教师的专业造诣、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次,学校要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处于高等教育变革期的青年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正在逐渐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理想,很多人过早的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青年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创设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用制度的力量在职业道德上构建充分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最终实现学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再次,学校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以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每个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气质和精髓,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点睛之笔。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5].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振兴的成败。这个课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其实践途径的拓展需要社会、政府、校方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唯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具的学生,教育的本真从来都不是功利性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社会的一致尊重,树立教师职业的光辉形象。

第四篇: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讨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讨

摘要: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要群体,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为促进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推波助澜、为我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思想保障。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育人意识单薄、备课意识单薄、商业氛围浓厚、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等途径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问题;路径

根据教育部2020年6月10日发布的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普通高校)统计数据显示,40岁以下(不含40)的青年专人教师总计881871人,占普通高校教师总人数1740145人的50.678%,35岁以下(不含35)的青年教师共494748人,占普通高校教师总人数的28.43%[1],由此可见,高校青年教师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骨干。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教师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也承担着天降大任于斯人,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也必然成为推动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必然举措。2019年,广东省法学会举办了法学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会议内容围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创新”的主题开展,与会专家的发言引发了我的思考。广东省近几年来紧抓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改革,从这一背景下可以看出,在高等院校建设中,合格的师资是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作为新时期的一名青年教师,研究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

1.1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建设工作的第一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篇章,人民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和人民也对更加有质量的教育以及更加公平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才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为国家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下一代,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就要求作为知识传播者和引航人的老师必须把下一代教育好,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道德、能堪大任的人。但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只有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师德和师风,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正所谓身正则影不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

1.2为促进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推波助澜

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表明党和政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心,也吹响了中国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号角。而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具有充沛的工作精力,他们或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或具有国际组织实习的经验,或具有在国际期刊发文章的成功经验,或在学术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他们思想开放、视野宽阔、工作热情高,是国家打造双一流高校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人生阅历不足、缺乏历练,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有助于青年教师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工作的有效推进,能够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工作推波助澜。

1.3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思想保障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年轻一代文化精神培育者和文化信仰的导航者。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国家要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教师的工作是立德树人,从立德树人字词的排列顺序就可以看出,老师应该先把“德”立好,再去培养人,如果老师自己的品德都不端正,如何要求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够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思想上提供保障。

2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这其中有许多师德师能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1育人意识单薄

青年教师大部分属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人,绝大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刚出学校,步入社会,就面临从一个被照顾者的角色转换成照顾者的角色的挑战,而且一些人选择教师行业,仅仅是因为高校工作稳定,有固定的收入,并不是真正的出于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这就导致在现实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有:第一,青年教师自己还没有适应教师角色的身份,就已经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青年教师会迷茫,这需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第二,青年教师会有一种错觉,育人只是中小学老师的工作,大学生都已经成年,老师只需要负责教授知识就行,能不能听的进去,是否学习好,与自己无关。

2.2备课意识单薄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讲课并不神秘,但却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一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自己都还没有理解教材的内容,就已经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达课本的内容,这就会导致的问题有:第一,老师照本宣科,只是进行知识的搬家和移植,课堂非常无趣,学生一直扮演着知识容器的角色,因此,学生普遍选择在课堂上玩手机;第二,PPT制作过于死板或者过于花哨,有些老师制作的PPT文字内容过多,老师全程念PPT,与之相反的是有些老师的PPT过于花哨,一味追求PPT的漂亮,而最终虽使得学生眼睛发亮,但课堂却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理性化,教学实效性比较差;第三,课堂全程与学生缺乏交流,不关注学生,没有任何板书,与学生没有语言也没有眼神的交流,把灌输式教学贯彻始终;第四,不认真制作教案、大纲以及课堂设计,很多青年老师向老教师拿到教案或者PPT以后,对教案或者PPT的内容不做任何改变,直接复制粘贴就使用了,没有加入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根本就不想花时间去研究如何上好一门课。

2.3商业意识过于浓厚

青年教师毕业工作后就面临成家立业的一系列工作和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极端功利化与世俗化的态势,他们更加追求实惠和眼前的利益,把教学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一种手段、一种任务,对教学敷衍了事,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当然,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教师做兼职,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这是应该值得鼓励的,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老师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可以教授学生实践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3]。特别是对于法学教师而言,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知识,那么教师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3],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教师丰富实践知识的前提一定是在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情况下开展,不能舍本逐末,完全舍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2.4科研意识过于浓厚

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以及教师的职称晋升标准主要以教师的论文数量和项目为准,因此,青年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以及自己的职称晋升之路,在教育工作中多热衷于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发表,重视学术钻研和发展理论,然后逐渐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职业倦怠情绪。上课对于年轻老师来说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量,上课质量的好与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上课的内容,他们并不关心,他们真正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究的是科研工作,花时间去研究怎么上好一堂课,怎么制作精美而又有趣的PPT,对年轻老师来说,这是费时费神又没用的事情,不值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上得再好,没有论文和科研项目,职称也是晋升无望。

3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探究

3.1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把自己的个人追求、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实用的人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着力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不发表一些不正确的、不恰当的可能会误导学生的言论。反而,我们应当引领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社会意识。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知道祖国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可以更好地去建设我们的祖国。而且,大部分老师在攻读硕博学位期间,不仅没有交学费,还享受国家每个月发的生活补贴。如今,我们已成才,还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岗位,应当努力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忧国之所忧,急国之所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新时代意识形态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引导莘莘学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和接班人。

3.2加强青年教师的法律素养

高校青年教师除了法学院的老师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其他学科的老师很少有系统的法律意识,这会导致青年教师的法治意识薄弱,很容易出现教师侵权行为。在实践中,高校通常会给法学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生开设法律通识课,比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但是高校却没有开设专门针对青年教师法律知识培训的课程,这就可能导致青年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而不自知,从而出现违反学术道德和有伤风化的行为。因此,高校可以针对年轻老师设立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课程,可以由法学院的老师讲授,加强青年教师整体的法律素养,让青年老师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是触犯了法律的底线的,从而从法律层面尽量避免师德师风问题的出现。

3.3加强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青年教师更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们要尽全力使我们的学生德才兼备。教师在教风和师德方面的表现至关重要,教授的学问再好,如果教风不佳,就不配当老师。老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是怎么对待学生的,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学生以后怎么对待他人或者他的学生。现实中,受德高望重的名师熏陶而成为有用之才甚至成为伟人的不少。俗话说,教人必先正己,自己不正,焉能正人!因此,青年老师自身的思想一定要摆正,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担当起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具有奉献精神,努力平衡好教书和科研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上,不求每一个老师都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豪情壮志,但是起码要有“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的热情。在科学研究上,要有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的勇气和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决心。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当不时地对青年教师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树立先锋模范,从老教师当中选取优秀的案例给青年学生以学习的榜样,从而从道德层面尽量避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的出现。

3.4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刚踏进校园的年轻老师虽然有丰富的学术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教学这方面尚缺乏经验,这就需要年轻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主要途径有:第一,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多看,今年的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模式在全国推广,各大高校的线上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创新性的特点。我校法学院院长张长龙教授、副院长安雪梅教授和副院长潘兴容副教授的“录播+慕课+微信/QQ群”,“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完整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目标。这是值得年轻老师学习的地方;第二,认真备课。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者梁西教授曾说过,新教师或讲新课,备课与讲课的最低比例应为10:1,因为,不备课或者备课不认真,即使是教师自己理解得很深刻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讲的使学生理解[4];第三,多上慕课平台,学习优秀老师的授课技巧与方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上有很多慕课资源供学生学习,其实,青年教师也可以去慕课平台或者校外培训机构的平台多学习,学生去学,学习的是知识,而老师去学,不仅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可以学习名师的授课技巧。为什么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一本书,其他老师上的就是比普通老师精彩,这就是青年教师可以模仿、借鉴的地方;第四,勇于挑战。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要推脱逃避,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上新课,使用新的教学工具,挑战新的课题,鼓励和带领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的赛事,帮助学生们多认识社会,真正地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3.5完善高校的教师管理机制

在强调高校青年教师要改变自身认识、勇于奉献自己的同时,高校的管理机制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第一,完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教师的评审制度应不以论文和科研项目作为唯一评审依据,学校可以适当的纳入师德师风的内容作为评审的标准,如将学生的评教、课堂的出勤率等与职位的升迁、评优评先、职称的评定、人才的遴选、工资的高低挂钩;第二,应当适当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优化其生活环境,让其在辛辛苦苦拿到了博士学位后,不必要再去为五斗米折腰,从而从经济上能够让青年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在当下现实下,年轻老师的薪资水平是较低的。这往往导致高校中的大学老师的职位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无疑也导致了高校老师整体的水平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很有必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提高师资力量;第三,学校应该有意识地针对青年教师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专业培训、进修或者调研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学校应当在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在职攻读特色行业高校更高学位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开设各种学术讲座、新的课程,另一方面加大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得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第五篇: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眨眼间,我从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在我看来,教师工作责任重大,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着实是一项挑战。但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达到基本标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对教师明确提出六点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师德规范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经历我了解到,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都需要认真学习,应该努力尝试着将每一项要求融入到我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其中,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

师德规范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平时工作中,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家长是因为相信学校、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不论是作为班主任老师还是任课老师,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他们的身心安全,尤其中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遇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去重视这方面,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爱”增加了教师的亲切感,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宽严相济。“爱”但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方可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1 老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鼓励和赞扬,同时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加以指正,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绝不姑息。如果教师一味面慈心软,对学生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松散,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等,意在表达教师的无私和伟大。所以,从执教之日起,我们只有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世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严是爱,宽是害”,“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当然,严要得法,言要有度,严的同时要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要得当;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学 识渊博。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五、终生学习,是不竭的动力。

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教师走向终生发展的基本原则。终生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方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的有所提高,走向终生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下载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的思考刘家枢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摘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内......

    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归纳及解决对策(精选)

    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归纳及解决对策一、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而言,其主流是好的、素养是高的、能力是强的,大体能够胜任和适应当前教育事业......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问题与对策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青年教师则是高校未来的希望所在。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5篇模版)

    近三年师德师风建设 高等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事,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校教师队伍,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一个不可......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孙玉萍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摘要]文章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出发,认为高校青......

    2011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演讲稿[推荐五篇]

    2011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演讲稿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演讲稿五篇范文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

    加强我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精选)

    加强我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组织部 柯益群前言 作为一所新办的本科院校,近年来,我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不足,引进许多刚刚毕业的硕士,这些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