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意识形态形势以及对策
中国意识形态形势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总体是稳定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宗教渗透等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一、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
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民主输出,它们利用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的输出大肆宣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质疑中国的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目的是为了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相配合以瓦解社会主义。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民主输出,将严重影响本国政治思想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二、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
文化霸权主义是霸权主义的一部分,是通过文化作为手段来实现其霸权主义。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文化的渗透力与控制作用,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霸权,实施文化霸权。
在报告看来,201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广播、出版、影视文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强行向世界推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方面,使部分中国民众在文化上造成崇洋媚外的心理。另一方面,影响和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造成一些中国国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迷茫、动摇,干扰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辐射力。
三、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是目前互联网增长的主要来源。
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因素看,在商业利润的诱惑下,一些网络媒体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
从国际因素看,互联网突破了时空边界与意识形态封锁,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各种思潮通过网络传播,冲击着中国民众的思想,冲淡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主导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控制能力,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下降,危害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而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四、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
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宗教渗透的方式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加隐蔽,公开与秘密并举,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欺骗性。境外宗教渗透势力已经把触角伸向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态势愈演愈烈。
举例说,2013年多起暴力恐怖事件共同的特点就是暴徒均为宗教极端分子,事前有组织地开展地下讲经班,观看宣传宗教极端和暴恐内容的音视频,传播宗教极端思想。
宗教渗透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我国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应采取的对策 : 如前所述,意识形态领域西强我弱的态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也不会改变,意识形态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程
1986 年 9 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的指导思想;1992 年 10 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1995 年 10 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指出,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更要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程。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程,首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意识形态斗争的内容、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那天起,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也像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企图彻底扼杀社会主义一样,在意识形态上精心策划,不断变换策略,以实现他们的目的。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后,社会主义作为历史上新生制度处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强大包围之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首先挑起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扼杀和理论否定。1946 年 3 月 5 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挑起冷战,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陷入极端。在没能扼杀共产主义“新生婴儿”于“摇篮”之中,两种制度出现平分秋色之后,西方政治家和理论家企图弥合“铁幕裂缝”,寻求“意识形态合作”,发展贸易、开展技术合作和科学交流。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东欧一些国家改革声日渐高涨,从现象上表明社会主义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西方思想家认为否定社会主义的时机已到,再次对社会主义“划线”与疏远。面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攻势,社会主义积极应对,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在资本主义企图寻求“意识形态攀亲”之时,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由于长时间对抗一时转不过弯来,没能因势利导、淡化对抗、开展对话、改革开放,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自赫鲁晓夫在苏共 20 大反斯大林后,苏联党和政府日甚一日地长期搞自我否定,导致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质。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大力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国际政治新思维”;鼓吹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资产阶级思想甚至反共思想自由泛滥;鼓吹民主社会主义,否定现实社会主义;鼓吹人道主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多党制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整个苏联的意识形态陷入混乱,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最终导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质。当今世界由于社会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西方国家对我国搞“和平演变”的途径和方法已有所变化。我们应当密切关注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的变化,关注国际上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动态,用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精神,善于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有人借口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工作的服务性,片面地认为意识形态工作者也应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结果致使不少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纷纷转行,直接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稳定。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人的主体性意识空前增强和提高。科学技术发展使人们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地接受和获取信息资源,这更突显出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着重抓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四项重点工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又红又专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使之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反颠覆的坚强战斗队,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科学看待文化全球化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一个阶级、国家、政党的性质、面貌和利益关系;它能够把多种意识形态整合起来,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它能够为我们提供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协调文化活动的发展。因此,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和解决问题,就是从总体上、全局上解决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会遇到来自多种文化的挑战,如果忽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导引,就会模糊共同的价值取向,导致思想文化领域的混乱。正像列宁所指出的,剥削阶级的思想是不可能同它们的棺材一起埋入地下,它 们必然要在人类社会中腐烂发臭,毒化人的精神、危害人类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要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同时,一定要科学、理性地看待文化全球化。首先,吸取精华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发展过程,也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的过程。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同样要面向世界,接受其他文化的渗透和挑战。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了更明确的阐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尽管这一方针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而制定的,但在全球化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应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选择、吸纳和借鉴西方意识形态中对我有用的部分,用以丰富、充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借鉴与吸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前提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我们也要向世界广泛传播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其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文化产品承载着一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发挥文化的教化、激励和导向的功能。这就要求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推动文 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艺术生产。我们的文化艺术要努力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提要求,生产出更多的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艺术精品,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自己民族的、自己国家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不能引领我们的精神世界,那么,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加强理想、道德、信念教育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能否认,在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单位和地方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削弱,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正在蔓延,一些旧的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有一定市场,消极、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一部分人中颇为流行,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也经受不住考验而堕落腐化,成为权力的奴役、金钱的俘虏。这些现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事业是极其有害的。它们在人民中间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的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产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与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大国企图“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遥相呼应,严重毒化了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危及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辟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空间和新渠道
在冷战时代,国际传播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未见削弱,反而日渐加强。各国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主的“软力量”的较量已经胜于以经济、军事为主的“硬力量”的竞争。针对全球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一些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有效政策。
首先,要顺应全球传播时代的潮流,树立全球意识,制定全球战略。冷战时代,国际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内外有别”的原则。网络媒体“海量信息”和多渠道的优势使“内外有别”的政治失去意义,网上没有了“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的分野,任何一条信息都是全球性的。所以,在一些重大的、敏感的和突发性的报道中,应该给网络媒体制定一些比传统媒体更为宽松的宣传政策,并且及时通过网络媒体将政府的立场和政策传播出去,掌握全球传播的主动权,树立在国内外网民的威信。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中,我们应借鉴美国的作法,将“意识形态”通过包装渗透在传播的各个层面,让受众自觉和不自觉地认同。我国媒体应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找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媒体,又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内与西方争夺话语霸权,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全球“软力量”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
五、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对待意识形态的对立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都在寻求国家利益。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维护本国社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构成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意识形态利益只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在国家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利益的要求要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国际关系的实践表明,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并不经常处于重要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首先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爆发的。相似的意识形态丝毫未能减弱垄断资本主义集团的利益冲突。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没有发生军事对抗,但始终存在矛盾和冲突,它们的国家关系之间所表现出的斗争性远远大于意识形态的同一性。中苏关系的发展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着十分相近的意识形态,这曾经成为两国一度建立起密切联系的基础。50 年代后期提出一系列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两国关系恶化直至挑起武装冲突。相近的意识形态因素在近30 年的中苏关系中的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其原因在于苏联寻求霸权主义利益和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尖锐对立。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全世界的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更加突出了经济和科技的极端重要性,各国越来越把发展本国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放在首位。邓小平根据这一系列新情况适时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情形下,进行国际交往和发展国家间关系必须改变思维,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
但是在国家关系中,意识形态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完全对立的,一方将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另一方则需要维护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使之取得世界政治的绝对支配地位。这种对抗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可能性。邓小平在 1989 年 9 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资本主义想消灭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加强意识形态攻势。邓小平认为,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势,当然要有足够的警惕,与之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但主要是心中有数,着重内部教育,切不可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乱了自己的方寸和步伐。尽管某些西方国家如何强化国家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我们还是要坚持广交朋友,不依意识形态定亲疏,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六、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长期以来,苏联一直坚持传统的经济体制——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但是,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这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纯粹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的作用,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陷入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把经济改革当作中心任务来坚持下去,没有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人们失去对社会主义的向心力。
中共中央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当时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一正确的路线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不断强化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损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意识形态工作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与科技竞争成为现时代国际斗争的主要领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冷战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在对社会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遏制以及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入侵的同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忙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对抗而无暇顾忌经济的发展,因而丧失良机,在全球化中被抛弃。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是很好的名词,但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在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才是根本。
第二篇:中国周边形势与对策
中国周边形势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不断有大手笔,大作为,大布局。尤其是在周边地区,一年来周边外交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然而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都存在重大问题,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或是个体,或是组织,或是国家,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安定因素。所幸的是,我们一直在国际势力的围堵中进行艰苦的反围堵战斗,从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等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大意,而是应当时刻关注我国的周边形势。正如古人云:居安思危。目前我国周边形势具体表现为:
1、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
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对中国安全形成挑战,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加剧了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金正日去世后,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面对东北亚的危机,中国政府游说于美、俄、韩、朝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的双重挑战。
2、日本“远交近攻”,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
中日关系在21世纪开始就出现许多问题,“政冷经热”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近年来,中日关系波澜四起: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钓鱼岛事件、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近年来,中印之间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和边境问题的磋商,两国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印度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依然存在。战略上,印度积极谋求地区霸权,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和潜在威胁。军事上,印度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藏南地区)建立了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加紧针对中国的战场建设,并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速更新武器装备。帐篷事件便是威胁的显著证明。
4、海上矛盾激化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出现了海上纠纷。进入21世纪以后,纠纷不断升级,海上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矛盾已经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东海,有中韩渔业资源之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资源之争; 在南海,南海领土争端就更加激烈,尤其是与越南和菲律宾,程度几近剑跋扈张。
5、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从未泯灭。在中国东部,凭借美韩共同防卫条约、美日共同防卫条约,以及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了联印制华政策。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实力渗透到了阿富汗,为插手中亚事务、遏制中国制造条件
面对如此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我们应该坚决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潮流,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和平崛起的进程。
但真正的国家强弱在于其国民精神和国家意志而不在于其经济和国防实力。经济和国防的状况是 国家强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了精神意志,国家可以由穷变富,由弱变强。国家的命运和其国际地位常常是通过战争来决定的,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的强弱也是通过战争来体现的,而战争则是对国家的精神和意志的凝聚和提炼。中国在新时期尤其需要战争来恢复国家的精神意志,否则中国将永远没有可能在外交上逃脱失败的命运。
在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现有亚洲安全秩序之下,中国不可能取得战略主动权,因此中国只有不断给美国的亚洲安全秩序“制造麻烦”,才有可能为自己创造机会;只有同美国积极对抗,才 能增加自己手中的外交筹码;只有懂得用战争来作外交,才能在谈判桌上争得战略利益。美国一 直对中国采用“麻雀战”策略,用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不停地骚扰中国,给中国制造 了各种麻烦,结果中国被美国敲诈去不少利益和筹码。中国应该果断地拿出一些行动(台海战争、转 让导弹技术、出售武器等)给美国出难题,使美国作出利益的取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周边形势对策也必将不断续写更加恢宏的偏正,不断开创更加崭新的局面。
`
第三篇: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以深圳的环保形势政策为例
(姓名:鲁媛学号:2010071069 学院:三院10级中医骨伤)
摘要:以深圳的环境保护为例,分析其当前环境保护的形势和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以方便我们更深层次了解和全面剖析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领悟环保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及时解决环保问题的必要性,增强应对城市环保问题的信心。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形势,政策
深圳是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华南第二大城市,位于珠三角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到了2004年,深圳已经成为没有农村的城市。依托于其有利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扶植,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深圳速度。2011年深圳GDP总量位居大陆第四,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指出,深圳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位列第四。2012年9月20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发布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2),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75.8分,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从深圳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绿色发展模式——冒出近5000亿元工业产值的热土,却极少看到滚滚浓烟,大片城市绿地和郊野山林间隔了都市的喧嚣,“绿地、绿林、还有绿水”成为商业楼盘最大的卖点,环境质量和生态品位成了政府施政的焦点。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伴生着环境的改变甚至恶化,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中,我们来深度剖析深圳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以及其应对的措施和政策。
一、深圳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
1、水源保护与村镇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全市水源保护区集中于宝安龙岗两区,近年来水源区内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激增,一些污染行业如电镀业、印染业、皮革业、化工业、造纸业增多,排放的各种有害污水加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都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源,使水源水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水库水质污染综合指数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水源水质还符合饮用水源标准,但已经达到非控制不可的危险边缘。加上深圳是一个缺水城
1市,水源短缺和水质污染并存将严重影响深圳以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城市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体发黑发臭。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逐年增多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城区河流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如流经城区的深圳河、福田河、大沙河等等,有机污染指标已经超出国家地面水五类标准的几倍到几十倍。水体严重变质,常年发黑发臭,河中鱼虾已经基本绝迹,不仅影响城区景观和投资环境,还危害沿岸居民的身体健康。[1]
3、城区噪声居高不下。
一是交通噪声严重,据统计超标率达87%。二是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夜间施工和餐饮业等带来的社会生活噪声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4、城区大气氮氧化物浓度逐年升高。
近年来深圳市大气氮氧化物的含量直线上升,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餐饮业油烟火烟污染,其浓度水平和超标率均居广东省各市之首。
5、城市垃圾迅速增多。
据统计特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2.4%,特区外生活垃圾部分不能及时清理,垃圾的乱倒、乱堆、腐烂、变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深圳市地面水水质。各类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都构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6、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去某些土地开发欠合理,工程建设未能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由于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93.27% 因此,“还我青山绿水”已成为深圳人的呼声。[2]深圳的未建城区高强度开发,植被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破坏景观,污染饮用水源,淤积河湖,毁坏防洪设施和治涝工程,这是造成深圳洪灾的重要原因。
7、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
中国在许多传统的城市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的同时,许多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又接踵而来。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二是机动车污染问题更为严峻。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将是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三是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严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失衡问题不断加重,“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问题突出。同时,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应对深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详细措施
1、采用经济手段,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从源头上缓解经济高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
环境经济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环保要求, 通过调节利益分配, 来提高环境成本, 鼓励节能治污, 相对而言, 效果明显, 负作用小。如完善收费政策。一是强化排污收费政策,按照收费标准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则, 逐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化学需氧量排污费收费标准;二是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 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制定有利于环保的金融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跨流域生态补偿与关闭污染企业赔偿机制。
制定无偿补助的政策,吸引企业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环保政策实施。深圳《市政府公报》正式发布实施《深圳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出采取无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对深圳市企业进行污染防治、生态恢复、新技术开发等6种环保项目进行资助,最高资助额可达600万元。可获资助的6种环保项目:一是重点污染源防治,包括技术和工艺符合环境保护及其他清洁生产要求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二是区域性污染防治,主要用于跨流域、跨地区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项目;三是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以及生态工业园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四是重点生态破坏治理,主要用于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项目以及其他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五是重大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应急设备的储备;六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2、采用法律手段, 完善环境保护的法治体系。
为了使深圳环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圳编制了《环境保护十年规划和“八五”规划》,1994年,又以更高的起点和标准编制了《深圳市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1995年.深圳还专门制定了《深圳市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方案》。1996年,探圳市将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和措施又写进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完善环保规划的同时,深圳市还十分重视环境立法工作。1992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获得立法权后,市人大审议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l0多件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深圳市政府也先后制定颁布了《探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3]
但目前在法律方面所做的仍然不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环境问题暴露出来,我们要及时更新完善法律法规,减少法律漏洞,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的就是一要全面清理环境法律法规,二是修改《环境保护法》,三是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 制定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监测条例等等。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共道德,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垃圾增多,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深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搞好河流治理、水源保护和海域整治,强化水土流失的治理,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废气、废水处理等,使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维持了良好水平。如对排气超标车辆实行强制治理,加快发展燃气汽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努力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深圳市在污染治理中积极研究和采用新的技术,减少污染的产生,提高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效率,如目前正在探索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这一方法不仅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在解决水环境的同时兼收美化城市的效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向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经济结构趋近,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深圳的产业结构努力发达国家水平。深圳在加
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大幅度提高了电力和石油制品的比例,减少了煤炭的直接燃烧,减轻了环境压力。[4]
目前深圳已采取措施实现垃圾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付费制度,引导公众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建成现代化城市生活垃圾压缩式收运系统,到2008年建成300座以上小型集装箱型压缩转运站,到2OlO,特区外建成两座大中型转运站,提高中远距离城市生活垃圾运输效率。提高焚烧发电处理比率,降低卫生填埋处理比率。发展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等项目。构建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经济和产业政策体系,到2010年,全市已建立以水资源、能源及废弃物循环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4、进一步强化环保监督、监测管理。
一是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严格环境准入。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产品。三是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 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四是加强环保基础工作。
5、鼓励公众参与, 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为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对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严重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提出了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了环境保护的责任。[5]
三、综述
从深圳城市环境保护的形势政策及应对措施来看,城市的环境保护形势虽然严峻,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危险边缘,但是经过多方面的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基本可以控制环保局势,虽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有很多新的环境问题被发现,但是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和科技的进步,城市环境管理进一步深化,我国城市步入生态建设与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新阶段,并向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探索生态型城市和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向不断迈进。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要对城市环境保护充满信心,因为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已基本遏制住了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建成了一批社会全面进步,城市基础设施
较为完善,环境质量良好,环境面貌清洁优美,生态趋向良性循环,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参考文献:
[1]周红霞,加强环保造福人类--浅议深圳环境保护现状及治理对策[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5,10:56-57
[2]熊华武、卓建民,深圳河治理工程中的环境保护[J]广东水利水电,1998,5:16-17
[3]李燕杰,环境,一笔宝贵的资源--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深圳[J]中国环保产业,1997,12:24-2
5[4]柯文仲、张小兵、王谨,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圳市环境建设纪实,11-12
[5]杨朝飞,中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和政策措施[J]中国石化,2007,6:26-29
第四篇:中国反恐形势的局势和对策
中国反恐形势的现状和对策
一、我国恐怖主义袭击发展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破坏活动成为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一个突出因素,被人们比作“21世纪的政治瘟疫”和“21 世纪的幽灵”。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表现为:一是恐怖主义的恐怖活动日趋政治化,常常以分裂国家和达到极端民族主义要求为目的;二是恐怖活动主要有秘密和公开两种形式,但具体方式日益多样化,包括爆炸、暗杀、绑架、劫持飞机或人质、施毒、危害计算机系统和公开打砸抢杀等;三是恐怖活动呈现跨国化趋势,恐怖主义往往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其活动范围涉及多个国家;四是恐怖组织日趋严密化,当今的恐怖活动大多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甚至拥有较大规模的非法武装;五是恐怖工具和手段日趋先进;六是恐怖活动危害日益严重化
目前,恐怖主义在我国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演变趋势。1.从边疆向内地不断渗透
如果说之前人们认识中恐怖袭击一般都发生在新疆、西藏等遥远的边疆地区,那么北京金水桥、昆明火车站等事件则显示出恐怖袭击已不局限于某些特殊地区,而是逐渐向内地渗透。任何人口稠密、安防可以被突破的地方,都有可能受到袭击。恐怖袭击有转向常态化的趋势,恐怖活动短期之内难以根除,全国范围内反恐压力增大。
2.恐怖主义威胁的来源复杂化
包括昆明3.01事件和厦门公交车爆炸案等一系列恶性暴力事件表明,我国反恐工作的打击对象同时包括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以及本土反人类反社会的极端暴力分子。前三股势力目前已经形成合流,并渗透到新疆,通过使用毁灭性手段,不断制造危害人民群众的恶性暴力事件,制造恐慌和社会混乱,制造民族仇恨,从而实现分裂国家、传播极端主义思想或其他政治目的。同时前三股势力也有可能利用后一种暴力分子,使反恐工作面对更复杂和严峻的形势。
3.我国恐怖主义活动是在国际恐怖活动处于活跃上升期的背景下发生的 最近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遭受了恐怖主义的威胁。而我国境内的恐怖势力在境外势力的背后支持下借机煽动族群对立分裂,制造民族矛盾,搅乱我国正常和平的发展局面。在境外的某些组织势力受到国际第三方资助。西方国家在人权等问题上长期存在双重标准,对某些企图分裂中国的势力一直纵容。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受恐怖主义威胁升级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也增大了我国反恐工作的难度。因此,我国反恐工作不单需要全国性视野,也需要全球性考量。
4.恐怖袭击的手段方式趋向多样性
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不仅由边疆渗透至内地,袭击对象也由最初的政府机关、公职人员,转向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公交运输系统和普通平民。由于我国对危险品有严格管制,因此现在的作案工具手段也由枪支、炸弹扩展到汽车、砍刀等武器,恐怖分子往往根据能利用到的工具材料就地取材,但杀伤力却依然很大。同时,参与实施恐怖袭击的人员也更多吸收了平民。这些变化使得恐怖分子在普通人群中更容易藏匿,使恐怖袭击更加隐形和难以防范,大大增强了反恐的难度。
5.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恐怖主义活动增加了技术含量
在当代,随着交通、通讯等各类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社会的到来,人员的流动性和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均显著增强。因此恐怖分子各地流窜、策划联络等也更加容易;因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面在现代社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力也随之提高,其造成的恐慌和负面效益将波及更加广泛的人群。
二、当前中国反恐形势的
1.加强反恐意识,建立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全方位反恐格局
与前些年站在反恐前线的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的反恐意识还比较薄弱。民众普遍感觉恐怖袭击距离自己生活比较遥远,对恐怖主义活动缺乏警觉和防范心理,面对恐怖袭击和其他暴力事件普遍缺乏应对能力。对此,政府还需要对全民深入进行公共安全危机应对教育。提升反恐意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责任和意识。除政府外,我国民间社会包括媒体、学术界、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强化反恐意识,提高应急能力,不断缩小恐怖主义活动在我国的活动空间,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恐怖组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活动手段灵活多样,除需要国家主导的由政府机构展开执行的各项反恐行动外,还特别需要来自民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通过发动人民群众,对全民进行反恐教育,提升警觉意识,使民众具有一定的预防和甄别能力,一旦遇有异常情况能主动及时向政府机构报告,建立起畅通无阻的警民合作机制。只有依托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有效动员,才能建立具有积极防御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全方位的反恐体系。
2.完善反恐立法,健全反恐机制应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和教训,加快专门的反恐立法进程,以法治思想依法进行反恐工作。目前我国在反恐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制度性缺陷。2011年出台的反恐决定,作为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件,在我国反恐立法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反恐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联合行动,我国亟需完备的专门反恐法案用以协调统一全国各部门、各地区行动举措,减少反恐薄弱环节,增强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力度,为反恐事业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由于现代高科技通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恐怖分子相互联系、策划,准备恐怖活动的方式和人员流动也越发灵活隐蔽。而我国又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很多,单靠地方公安机构打击恐怖势力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健全一个直属中央的全国性公共安全机构,用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打击恐怖主义和全国性犯罪,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重点城市和地区普遍设立国家安全应急预案,防止暴力事件升级。
3.加强反恐科技应用,强化互联网管理 注重加大对反恐工作的科技投入,建立跨部门的反恐科技工作构架。加强对互联网使用监控。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普及,互联网产业不断发展,互联网空间涉及我国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安全与管理对国家安全战略越来越重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反恐工作。互联网技术广泛提供了涉及交通、购物、通话、视频、聊天记录、网页浏览、电邮地址等各种信息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的便捷性。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进行情报搜集、预警和排查破案,提高反恐能力,降低反恐成本。
4.注重源头治理,彻底清除滋生蔓延恐怖主义的土壤
面对恐怖主义活动,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除采用强硬手段严厉打击外,还注重综合运用社会、经济等手段,以彻底清除恐怖主义容易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在反恐斗争中,应当注重从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上应对恐怖主义。首先应通过法治手段减少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各阶层、各族群的平等政治参与。其次使用经济、教育等手段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底层人口素质,提高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增强其造血功能,为人民实现安居乐业提供条件,缩减社会各阶层差距,减少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以更开放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和睦交往。实事求是改进民族政策、媒体宣传策略,妥善处理好民族、宗教关系。坚决反对非法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的传播。在尊重多元文化和多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社会融合。
第五篇:论当前国际形势中国形势对策
论世界及我国当前的形式及对策
摘要:世界变革及目前国际形势及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的机遇及挑战,以及相关对策。
二战结束以后,建立了以苏美为首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经历冷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开始由美苏争霸进入到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有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局部冲突,世界形势也进入到21世纪的展望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20”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出现尖锐化和长期化的趋势。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立以及在安全上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矛盾的延续。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更是根深蒂固,是植根于文明、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现在出现的新趋势就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有可能结合,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抗美国的合力。如果这一结合出现,必然导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恶劣。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现出逆向演变的趋势。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与被布什称为“老欧洲”的矛盾更加尖锐。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
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相比之下,奥巴马上台后的对华政策有着完全不同的参考背景,金融危机的阴霾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令白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
于是,上任不到一年,这位立志变革的美国总统在气侯变化,清洁能源,中美贸易,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地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寻求与北京对话,并不断强调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的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平和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作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地位的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第二,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20多年来中国海军、陆军、空军等的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发展模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世界各地“中国热”持续升温。正确认识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就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胡锦涛同志在第11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的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扩大的现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亚太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不会根本扭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大国关系的相对平稳发展是中国周边继续保持缓和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美国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并采取措施对中国防范遏制,但双方在反恐、朝核、维持台海稳定及经贸合作领域存在共同利益,美国
对中国仍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对抗。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虽有加强,但彼此亦心存防范:美借日制华,却不希望中日交恶而不可收拾;日傍美制华,并不甘心为美火中取栗。遭受美国战略挤压的俄罗斯,在国力未得到全面恢复前,仍将是中国主要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有望继续稳固发展。印美关系虽发展迅速,但印度不会全面倒向美国,沦为美遏制中国的棋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自身策略得当,中国不会成为大国矛盾的焦点,在大国外交中仍有充分的回旋空间。地区热点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较低。中国周边地区存在印巴矛盾、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由于印巴关系持续缓和、美国更多介入南亚事务以及印巴相互核威慑,南亚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朝鲜半岛形势因朝鲜拥核而面临新的复杂性。但由于中、韩、俄强烈反对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加之美国受困中东,无暇东顾,因此,从近期看,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从长远看,朝核问题仍可能出现轮番升级,但各方均会努力控制升级的势头,避免出现战争。在东海、南海岛屿权益问题上,由于中国与日本及南海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磋商,各方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岛屿问题引发个别意外冲突虽不能完全排除,但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一段时期, 台海形势仍处在风险较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渐成“跛脚”的陈水扁正加紧通过推进所谓“宪改”,搞“台湾法理独立”,不排除陈水扁进一步铤而走险的可能。2007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和2008 年台湾“大选”使岛内局势发展充满变数。但只要美国坚持维持台海现状政策,中国大陆及岛上反“台独”力量仍有能力遏制“台独”的冒险举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内外政策,将有助于保持台海地区的稳定。
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将长期存在,某些挑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为特定国家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视,地区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将把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视为增进合作、扩大影响的渠道和机会,积极探索并
11”事件后,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成为推动在多种框架、多领域开展合作。“9·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推动因素。印度洋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发生后,各主要国家充分利用救援外交,拉近与受灾国的距离,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奠定基础。在“10+3”机制的带动下,东亚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正不断加强。2002 年11 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作为落实《联合宣言》的后续行动,2004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中长期合作规划,在反恐、非法移民、禁毒、执法、刑侦等领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合作。在中国倡议下,首届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2004年1月在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表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决心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加强合作,支持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 的目标。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还逐步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日益严重的毒品走私活动,把遏制和铲除毒品走私纳入反恐合作的框架之中。种种事实表明,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主要议题,并将成为改善地区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和加强安全互信的纽带。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
一批发展中大国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进程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挑战。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一面仍很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不容忽视。不少国家对我国快速发展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我国将长期面临外部各种牵制,将不时受到“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干扰。参考文献:世界大变革与中国机遇及挑战及相关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