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预测及其对策建议
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预测及其对策建议
一,2007年就业工作总结
2007年年初中央政府确定的全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95146“,具体含义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预计达到11.4%;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就业形势虽然没有根本好转,但是就业和职业培训发展平稳。预计200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实际达到1220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35%。预计2007年全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实际达到550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0%。预计2007年全国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实际达到140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40%。预计2007年12月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控制在计划目标4.6%以内,与去年年底持平。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实际达到3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3%。连续几年就业计划明显超额完成,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央和地方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很大,真正体现了就业是民生之本;二是就业计划指标过于稳妥,还可以与时俱进。
二,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难点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和剩余转移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将进入一个平稳渗出的状态,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10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总体而言,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2.3和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2.6和5.8个百分点。从行业需求看,79.3%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行业。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3.8%。(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求聘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生产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较大,其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略有增长,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下降。(5)分性别,女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男性;分年龄组,16–24岁、25–34岁年龄组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1.02;按文化程度分组,初中及以下、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分别为1.05、1.42。(6)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2.31、2.29。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特点将在2008年初得以持续。
2, 高校毕业生就业令人担忧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去年的464万人增至532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学生、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去年待就业的70万-80万人,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在600万人以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渠道的调查显示,应届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越来越小,进入民营、三资企业毕业生的比例却在提高。2007年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不到1%,2006年占1.1%,2005年占1.4%,2004年是2.02%。2007年进入民营三资的学生接近32%,2006年为28.91%,2005年为26.45%,2004年只占23.14%。目前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有三种生存状况:一是把档案和户口存放在学校,2年内找到工作可继续办理报到手续;二是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今后就业就是社会人员就业,不能办理报到手续;三是把档案和户口放在街道,可享受低保,免费享受就业服务。城市生源的毕业生多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和街道;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多把档案和户口放在学校和人才交流中心。
3,城镇零就业家庭成为最难的堡垒
所谓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居民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残疾人除外)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无一人就业的家庭。城镇户籍人员与农业户籍人员组成的家庭,居住在城镇,其家庭成员符合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条件,计为城镇“零就业家庭”。2007年各地在对零就业家庭实施动态监控的基础上,重点解决3个月以上无人就业并经申报认定的零就业家庭;2008年,各地将解决所有无人就业并经申报认定的零就业家庭,到年末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劳动部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部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逐步消除,2007年全国总体解决达到80%,2008年要探索建立动态援助的长效机制,全国总体解决达到100%。
据了解,2007年年初全国登记在册的城镇零就业家庭规模在6万户左右,没有登记在册的大约有24万户左右。其中,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高于东部地区,中小城市的比例高于大城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往往是再就业的难中之难,解决起来非常棘手。
4,残疾人就业难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残疾人的比例为6%,但是在很多地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都很难落实,近年来就业越来越困难。据统计,2007年在我国8296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的2266万人,其中城镇463万人、农村1803万人。我国现在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
残疾人就业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残疾人自身的残疾带来的工作障碍,使他们不能适应许多工作岗位,失去不少工作机会。二是由于一些残疾人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适应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三是还有不少残疾人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就业能力,局限了就业的途径。四是由于不少企业对招收残疾人存在许多顾虑,情愿交就业保障金,也不愿给残疾人安排工作岗位。五是有的企业有不规范操作现象,为了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名义上安排一些残疾人就业,其实并不让残疾人上岗。
5,农民工就业重在权益保护
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1岁,30岁以内的占61.1%,30岁以上的38.9%;其中16至25岁的占44.9%。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3%,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在东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60%,在中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21%,在西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19%。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区市。外出农民工来城市打工的信息79%由其亲属、同乡和朋友这样的社会网络提供;正式组织招工的还不到10%;其他如政府组织就业、网络招聘等约11%。虽然目前全国各地政府启动了面向农民工的就业服务项目,不过应该看到,农民工就业市场由于资源有限,渠道简单,难以与时俱进。
由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民工就业引导机制,造成表面上的农民工短缺现象。由于城乡就业的意识没有普及,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到位。最近,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批示严厉查处的山西省一些黑砖窑非法用工的严重问题就代表性地反映到了这一点,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工会部门反映较快,一些行政部门反映较慢。
展望2008年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表现为工资歧视、雇用歧视、职业歧视三方面,其深层原因是:市场失灵和个人偏见导致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长久以来对农民的歧视性就业制度和政策导致对农民工的雇用歧视和职业歧视,且后者是农民工就业歧视产业的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三,全面促进2008年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2008年就业工作的目标应该确立为 “125142”,具体含义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为了实现这个较高的目标,针对2008年的就业难点,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从宏观层面上看,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指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即不仅要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和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且要将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的确定等重要决策中,充分考虑各项措施的就业效应,将能否促进就业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包括经济增长、市场稳定、社会公平和充分就业等,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将就业增长作为宏观政策体系的重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有效解决我国因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带来的严重的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2008年,从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为扩大就业需求我国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失业压力较大时,各级 政府要通过积极的就业投入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密度,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投入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
改进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效率,必须通过政府、雇主和工会组织密切协作,协同促进就业工作。我国目前有再就业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但是仍然是政府唱主角。就业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社会机制,要通过完善政府、雇主和工人(或者工会组织)三方协商机制全面促进就业,这也是和谐社会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就业目标不是完全就业,而是充分就业。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充分就业是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针对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行政性分割等因素,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当提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尽快形成统一的竞争性的市场配置型劳动力市场。
2,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扎实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
从城镇来看,当前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主要是由于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就业岗位的需要。2008年,一方面,要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消除零就业家庭是2008年促进就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必须强化责任,有针对性地为零就业家庭开发就业岗位。岗位开发中尤其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功能,探索政府购买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挖掘一批、驻辖区单位吸纳一批、社区服务开发一批、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劳务派遣组织一批等形式,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更多岗位。
3, 充分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积极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2008年,要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各地用人单位必须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未安排人数和当年度职工平均工资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和扶持残疾人就业。
对残疾人进行的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岗前训练、转岗训练和在职训练等。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应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应具备特殊的培训手段和条件,为在普通培训机构中难以接受培训的残疾人提供培训;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也应接受残疾人参加培训。对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学习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应酌情给予补贴。
4,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畅通大学生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流动就业渠道。
配合《就业促进法》的出台,2008年可以考虑成立大学生就业促进办公室,动态把握大学生就业、失业状况,掌握用人单位是否有收取面试费、押金和不给上“三险”等违法行为,优先提供对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安排。面对大学生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责任,加快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以促进高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接轨。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既没有创业资金,又无资产可做担保的问题,国家应该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予以法律上的明确支持,考虑将企业和高校的互动制度化,让高校按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技术性人才,企业将上岗人员的工作信息反馈给高校,以便高校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5,努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和维权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长效机制。
2008年,国家应加快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和城乡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权益,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权,使他们能够在城市获得长期合法居住权,给予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待遇;改革城市的社会管理体制,将农民工的管理全面纳入城市和流入地政府的管理体系,使农民工能够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以使农民在自愿放弃土地中得到应有的报偿,为农民实现向城市的稳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原始积累”;逐步向农民工开放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基础管理,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的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切实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坚决清理和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全面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和限制政策。
第二篇:常熟市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常熟市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何萍 来源: 发布时间:2004-8-17
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常熟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逐步给予解决。
一、常熟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1、就业容量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常熟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2003年,全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428万个,其中面向本地劳动力新增就业岗位
1.3062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23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64人,再就业率达50.7%。城镇登记失业率在预控目标之内,为3.75%。
2、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多年努力,全市各镇(场)已建立了由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并实现联网运行,信息共享,累计建立职业中介机构33个。2003年,共为1.3759万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用工信息4.5314万条,接受求职登记 12.8366万人次,提供中介服务9.202万人,中介成功率为64.72%。3年中,市财政共拨出专款1500万元用于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3、就业结构明显改善。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领域,成为扩大整体就业规模的“助推器”。1998年至2003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就业人员总量增加了8.4097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加就业的14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98年的18.7895万人提高到2003年的20.1081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4.6 %下降到18.1%,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从6.6179万人减少到4.4789万人。过去在计划经济情况下多年积累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开展城乡统筹就业,从去年以来彻底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的分割局面,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8.6%。
4、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常熟市统一开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建成并日趋规范。
5、下岗和失业并轨工作顺利推进。到2002年12月,全市留在中心内的1821名下岗职工全部分流出中心,实现了“并轨”工作的“软着陆”。
6、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市劳动保障部门确立“根本出路靠发展、大众就业靠市场、困难群体靠援助”的就业工作思路,加强平等就业观念的宣传教育,鼓励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再就业。
二、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面临的就业问题
1、劳动力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自2001年起,在常熟市区域内打破城乡界限,逐步取消户口性质限制。此举虽然是拆除劳动力市场发育障碍的突破口,但户籍制度完全放开,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劳动力需求下降,使得原有就业人口中的一部分不断被分离出来,需要寻找新的工作。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增长,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征正在弱化。技术进步创造新的产业所增加的就业,少于由它所引起的失业的增多。此外,每年大中专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大。2004年是全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二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04届常熟籍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达4560人,比2003年增261名。总体上供大于求,就业压力继续增大。
2、不同行业劳动力供求不平衡。许多用人单位从急功近利心态出发,过分强调本工种工作经验,行业间劳动力流动受到束缚。另外,许多人眼高手低,非轻松、高薪岗位不去的就业心态依然存在,使改行就业成为难点。
3、部分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中、高级技术工人,但由于中专、技工学校教育相对落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各种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缺乏,并且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难以满足需求。这就使大量初级劳动力缺乏就业岗位,而许多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技能的就业岗位又招不到人。
4、传统性别歧视造成妇女就业压力增大。传统性别观念仍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影响,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认识有偏差,过分夸大生育、养育、更年期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妇女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
三、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1、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和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办法,创造就业机会,引导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2、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构筑劳动力人口在城区聚集的就业平台。打破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二元化格局,取消企业用人先城镇、后农村的歧视性政策和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就业和居住地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剔除依附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不合理的限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
3、制订落实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劳动者自谋职业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机制,重点落实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项政策,以特定的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各类人员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和其他类型的就业服务组织,为就业人员提供组织依托和帮助。政府要建立再就业资金的财政性保障机制,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培养和造就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带动和促进再就业工作。
4、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降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本。针对常熟市目前就业状况,围绕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实施高职院校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这一矛盾。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大力拓展不同层次的就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增强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同时要培育规范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优化创业环境,降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本。
5、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合理流动解除后顾之忧。加快建设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对4048人员和双失业家庭进行重点帮扶。打破政策界限和区域壁垒,为本市及外地劳动者合理流动解除后顾之忧。
6、引导和教育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全新就业观。要继续加强宣传工作,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改变亚健康就业心态。从“等靠要”到自己创业造饭碗,通过临时就业、短暂就业、兼职就业、自由就业、家庭就业等多种灵活形式,拓宽就业门路,从而激发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再就业氛围,树立全新就业观。
第三篇:中国就业形势
目前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达1千300万人。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的失业人数远比政府承认的要多,中国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然的话,一旦遇到国内外重大经济波动,庞大的失业大军将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就业问题总量大、矛盾复杂*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日前指出,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供求缺口至少1千300万人。
田成平说,中国严峻的就业市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头三个季度GDP增长率超过10%。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的就业人口也在急剧增加。中国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千400万人以上,但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仅有1千100万人,失业人口超过1千300多万。
中国除了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尖锐矛盾以外,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压力也很大。2005年底,国企失业人数超过200多万,今后三年还会有 360多万国企人员、400多万集体企业人员进入失业大军。中国预计,2006年年内可能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1亿多农村劳动力闲置。*分析:实际情况远远超过政府数字*
中国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远远超过中国政府承认的数字。
“实际上的情况比说的数字要严重得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的估计缺口至少要在500万到600万。另外就是隐性失业。实际上国企再往下发展,就业的情况更严重,破产、下岗职工的面还要大。”
*分析:原因在结构改革未到位*
中国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结构改革没有到位,因此衍生了很多与快速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就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他说:“所谓结构改革没有到位,一个是劳动力的就业市场,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政府政策的引导,没有鼓励这部份提供就业机会的大头发展起来。”中国经济开放过程中制约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很多,包括这些企业在国有银行贷款受到歧视。他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和基本建设,但中国维护社会主义主体经济的结构性政策导致这些外国直接投资和基本建设没有发育中小企业,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分析:应加强中小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
面对如此严重的就业形势,中国将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的问题,如何解决调整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呢?
“这个出路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除了痛下决心往前走以
外,进一步的市场化,进一步允许中小企业准入,打破共产党权利和利益之间挂钩形成的垄断;第二个解决的出路是应该加快小城镇的建设。目前政策性的引导非常没有力量,钱没有到位,政策也没有到位。这样的投入中小企业的发展,再加上城市建设,就能够拉动内需。我想就业的机会可能会增加几千万。”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头9个月的失业率仅为4.1%。尽管这个数字跟一些分析人士所说的城镇15%的失业率、农村30%的失业率相差甚远,但中国承认,巨大的就业压力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当中国内部经济情况发生大波动时,当世界经济,尤其是跟中国有巨大贸易逆差的美国经济出现重大波动时,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庞大的失业大军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造成严重冲击。
第四篇: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按其性质划分,大致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一般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急需大量大学生,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大学生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二)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说来,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瞄准的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以“批发”方式要走,而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只能“零售”。二是学历需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比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三是不同地区需求反差明显。越是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的量越大;越是经济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大学生,接收也不积极。
(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相同的是:它们都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表现为有空闲的岗位,劳动者也有意去填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因而不能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为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尽管有岗位空着,自身也不缺乏从事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只是由于个人对这项工作不感兴趣或待遇低等原因,因此,宁肯待业也不愿去填
补缺额。根据研究表明,大学生找一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则比较难。大学生并不是没有工作可找,而是不肯“贱卖”自己,不想把自己随便“嫁”出去,是想找一个“如意郎君”。自然地,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就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金融危机的余威使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谷,这无疑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2.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预计今年全国毕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660万人。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等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6.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7.学生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8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8.文科教育质量低下: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三、对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1.政府: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此外要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三是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要实施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托底安置;要认真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规定,维护公平就业权利。
2.学校:
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可采取多层次多方面模式如精英模式-团体模式-制度模式-系统模式等去灌溉学生精髓,让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含职业适应能力)和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
其次,要变单纯的精专业教育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专业教育。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其一,由于高校招生的计划始终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都必须改行。如果没有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些学生就只能失业或待业。其二,无论是创业还是各类性质的创新,都需要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没有以广博为基础的“精专”不是真正的精专。纵观企业界、科技界、文学界及其他各界的成功人士,依靠单一学科闯天下而成功者几乎没有。
最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大学生:
(1)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另外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们的主观取向与客观需要不匹配。几十年来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方式使人们的创业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和某些舆论导向的影响下,又使许多学生在择业上形成了“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观念。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少有人问津;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单位,而对广大的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则不屑一顾。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改变,这种假性就业难的现象就很难消除。
(3)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五篇:会计就业形势和对策
看法:由于高校会计专业设置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不协调日益突出,会计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遍地都是,但工作少,竞争激烈。现在的会计学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还很大。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并且有几年工作经验,这样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对策: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应该加深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基础,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自己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考取与会计学相关的证书,获得更多的实习培训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随着会计市场的不断扩大,要注意与时俱进,掌握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备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能力优势,逐步把自己锻炼成复合型人才。
就业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因此我应该做好创业的准备,加强知识储备,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水平,比如计算机应用水平、人际交往、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选择创业方向,而不是盲目的、心血来潮的创业,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培养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创业精神和坚韧、宽容、协作的优良品质,要坚持到底,不畏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合理配置外部资源,牢牢把握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