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8]23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培育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及《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80号)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中央及我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现代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线,充分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理念、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产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依法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培育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和与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相结合,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坚持发展先进和淘汰落后相结合,依托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发展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坚持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现有开发布局基本不变,优先兼并重组相邻煤矿企业和资源;坚持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总量适度、优化布局、改善结构、提升水平”和“关小上大、产能置换、有序建设”的原则,以市、县(市、区)为单位整合重组,全省保持产能基本平衡。
(三)思路目标。通过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形成大型煤矿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通过科学整合,合理布局,关小建大,扩大单井规模,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升煤矿整体开发水平。
到2010年底, 省内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 年,矿井个数控制在1500座以内。在全省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二、兼并重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四)兼并重组的范围。参与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包括现有山西省境内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晋中央煤矿企业、市营煤矿企业和经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组批准单独保留和整合的市营以下地方煤矿。其中,因安全生产事故确定为关闭和资源枯竭、非法违法矿井不得作为基数进行兼并重组,其所剩资源可按《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87号令)有关新增资源的规定执行。
(五)途径和模式。以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和18个规划矿区为单元,以市、县(市、区)为单位,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由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与煤炭行业相关联的大型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但必须由煤矿企业控股,以实现专业化管理、煤炭与相关产业一体化经营。
股份制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兼并重组企业应在被兼并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产划转的方式;非国有之间或非国有与国有之间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源、资产评估作价入股的方式。
(六)重组主体与矿区划分。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合理确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和矿区划分:
大力支持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晋城无烟煤集团和中煤平朔公司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作为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控股办大矿,建立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其他允许作为兼并重组主体的企业,要通过严格的检验资质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告后,可兼并重组一些中小煤矿,建立煤源基地。
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地方骨干煤矿企业在不影响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前提下,由所在市人民政府申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也可以作为主体,兼并重组相邻中小煤矿。
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矿区划分范围: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矿区、轩岗矿区、朔南矿区、河保偏矿区。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矿区、离柳矿区、乡宁矿区、汾西矿区、霍州矿区、霍东矿区、岚县矿区和石隰矿区。
阳泉煤业集团:阳泉矿区、东山矿区。
潞安矿业集团:潞安矿区、武夏矿区。
晋城无烟煤集团:晋城矿区。
中煤能源平朔公司:平朔矿区。
(七)规划与实施。按照兼并重组的原则和全省各个矿区的资源赋存、产能规模以及矿井分布现状等,编制了《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规划》,明确了矿区和区域规模、煤矿企业个数、关闭淘汰矿井数量、产能产量(见附件1《全省兼并重组前后煤矿数量及产能分地(属地)汇总表》)。
各市、各煤炭大集团公司及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应统筹考虑本区域矿井布局、现有产能、生产现状;统筹考虑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兼并重组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成片进行重组整合。签订重组整合协议后,编制重组整合方案,政府和重组整合的主体企业提出兼并重组申请报告,上报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查批准后实施。
(八)项目实施。列入兼并重组的改造矿井直接进入地质报告、初步设计、环保影响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等审查程序。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建设项目要与兼并重组规模挂钩,优先安排兼并重组的大型煤矿企业集团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坑口综合利用电站以及煤炭加工转化等项目,鼓励兼并重组矿井进行改造升级,鼓励煤矿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九)资源配置。按照规划和重组规模,将整合矿区的资源配置给兼并重组企业(2010年前暂缓缴纳采矿权价款)。未达到300万吨/年企业规模且不参加兼并重组的企业,不予新增资源,采矿权到期后不予延期。
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原则上不得占用过多空白区资源,应按矿井规划能力与储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上、下组煤要统一考虑开采,矿井井田下组煤层的划界,原则上要以参与兼并重组的中小煤矿和周边大矿矿井边界为界。
(十)矿业权调整及转让。对未按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原则发放的矿业权,探矿权用地质勘查资金(周转金)收购,并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重新配置。采矿权按照矿区兼并重组规划与有关规定和程序配置给具有规模、技术、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矿企业。已全额缴纳采矿权价款的被兼并企业,原则上应将其资源、资产评估后入股兼并重组企业。被兼并企业直接转让采矿权的,兼并重组企业应向其支付矿业权价款,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所涉及资源采矿权价款的有关事宜,按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执行。
(十一)职工安置。地方人民政府和兼并重组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制订职工安置方案,妥善安置被兼并企业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改扩建和新建煤矿等项目应优先录用被兼并企业分流人员。
(十二)生态与环境保护。兼并重组规划在实施中凡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泉域等,要按照国家、省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明确禁采区和限采区。在禁采区严禁煤炭开采活动;对位于限采区内的煤矿一律不新增资源、不扩生产能力,不允许规划或建设新的煤矿项目。
三、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享受国家及省有关扶持政策
(十三)国家对兼并重组工作的扶持政策。
1.安全监管。按照管理权限,由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兼并重组企业矿井的安全监管,安全考核指标单列。被兼并企业安全指标3年内按原企业类型、统计口径考核。
2.运力保障。铁路运输部门优先保障兼并重组企业的煤炭运输。按被兼并企业2005~2008年平均铁路外运量,给兼并重组企业相应增加年度运力计划。
3.出口经营权。2010年前,年产1亿吨以上的煤矿企业提出申请,国家优先授予其煤炭出口经营权。
4.市场融资。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上市融资,已上市公司可优先增发或配售股票,支持兼并重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转让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5.信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在金融资源投放决策时,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信贷支持,对其贷款授信和不良债务回购等予以优惠。
6.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对兼并重组企业煤矿安全改造、煤炭产业升级、煤矿地质勘探等项目,优先安排补助或贴息资金支持。
7.设立专项资金。2008-2010年,国家安排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央给予地方财政适当支持。
8.税收优惠。2010年前,兼并重组后新组建煤矿企业免征印花税;承接被兼并煤矿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以资源、技术、管理入股评估增值部分免征所得税。对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具体办法按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省对兼并重组工作的扶持政策。
1.资金支持。按照国家确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使用方向,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优先安排兼并重组煤矿企业用于煤矿安全改造、煤炭产业升级、转产转型等,并切块设立专项基金,与中央设立的专项基金一并,按不同产量规模,支持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兼并重组完成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组建集团财务公司,支持其依法依规融资。
2.资源价款政策。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应缴采矿权价款可以转为政府资本金,实现资源资产化,由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既定分成比例持有,应交国家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十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责任。省人民政府成立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省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煤炭局。省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规划的编制,确定矿区规模、兼并重组主体和煤矿企业个数,并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工作;省国土厅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的制定工作;省国资委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资产评估办法的制定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加强本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
(十六)简化手续。涉及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一站式服务的部门协调机制,配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的规定,在兼并重组企业提出申请30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行政审批和证照变更等工作。
(十七)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22号)等有关规定,在2009年底前完成分离国有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并积极支持兼并重组企业主辅分离等。
(十八)企业责任。兼并重组煤矿企业除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效解决中小煤矿安全保障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外,还要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性事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县、乡、村原有的既得合法利益得到保证。省人民政府参照《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的有关规定,对兼并重组企业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被兼并企业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主动积极参加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平等协商,实现平稳过渡和互利共赢。
兼并重组工作必须规范进行,不得弄虚作假和违规运作,否则将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九)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要在明晰各方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各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实行同股同权同利,公司股东按股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二十)报告和考核制度。承担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任务的市人民政府和大型煤矿企业每季要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本地区煤矿企业和本单位兼并重组进展情况,并抄送省领导组办公室。省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指导和考核,按照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分解目标(见附件2),分年度对产煤市人民政府和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考核通报,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加快推进煤矿集团企业兼并重组是我省煤炭工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关系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省形成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氛围,并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全省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全省兼并重组前后煤矿数量及产能分地(属地)汇总表
2.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
二○○八年九月二日
主题词:
抄送:
2008-09-03 印发
第二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鲁政办发〔2012〕58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为目标,充分发挥优势煤矿企业理念、技术、管理、人才和资金优势,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产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推进鲁西煤炭大基地建设,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依法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培育大型煤矿企业、企业集团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相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规模生产经营;坚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和维护劳动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安全管理相结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持保障能源安全、优化布局、改善结构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减少煤炭开发主体,保持全省煤炭产能总体稳定。
(三)发展目标。通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科学整合,合理布局,形成以大中型煤矿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升煤矿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全省原煤产量稳定在1.5亿吨;发展壮大山东能源、兖矿两大省属煤矿企业集团;着力推进地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较差地区(济南、淄博、潍坊、烟台、泰安、莱芜、临沂市和枣庄东部矿区)的煤矿企业生产规模不低于60万吨,其他地区(济宁、菏泽市和枣庄滕州矿区)不低于120万吨,地方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到60家以内;大型煤矿企业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二、兼并重组范围、主体和方式
(一)兼并重组范围。注册在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煤矿企业,包括省属煤矿企业、在鲁中央煤矿企业、市县属煤矿企业和其他所有制煤矿企业。其中,各产煤市已确定关闭的煤矿不参加兼并重组。重点鼓励和支持地方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
(二)兼并重组主体。根据上述发展目标,原煤生产能力不低于规定生产规模的煤矿企业,或已拥有至少一处矿井生产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安全基础管理扎实、资产优良的煤矿企业,可作为兼并重组主体。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由在山东省境内已经形成和批准在建的产能确
定。
支持省属煤矿企业和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鼓励优势煤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优势煤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按照现有煤炭生产布局和区域相近的原则实施兼并重组,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以参股方式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矿企业集团。
(三)兼并重组形式。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有效方式,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国有煤矿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产划转的方式;非国有煤矿企业之间或国有与非国有煤矿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源、资产评估作价入股的方式。兼并重组后,新形成的煤矿企业要实现资源、资本、生产、安全、经营、组织等方面的统一。鼓励在被兼并煤矿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
三、兼并重组工作步骤
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自2012年9月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各产煤市对本地管辖煤矿企业资源储量、生产布局和企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摸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兼并重组方案,确定兼并重组主体和被兼并对象,确定保留煤矿企业个数和最小生产规模,于2013年2月28日前报省政府审批。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安全监管总局、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备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按照批准的兼并重组方案,组织实施兼并重组工作。兼并重组企业双方按照有关规定签订相关协议,办理相关手续。省政府派出指导组,指导各地区的兼并重组工作,协调解决兼并重组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15年7月至12月)。兼并重组完成后,省政府对兼并重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兼并重组工作进行总结。
四、支持兼并重组的政策
(一)严格煤矿准入管理。巩固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成果,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生产矿井做到证照齐全有效,煤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省政府规定要求。新建矿井年设计能力不低于45万吨;生产矿井确因资源丰富需要扩能改造的,年设计能力不低于30万吨,并按新建矿井程序报批。
(二)支持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对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优先规划、核准其新建煤矿、改扩建煤矿、坑口电站和综合利用电站以及煤炭加工转化项目;支持对被兼并重组煤矿实施采煤、掘进、运输机械化改造,对于因实施机械化改造而提升的能力,可以通过能力核定予以认可。按被兼并煤矿企业2007―2011年铁路煤炭年均外运量,为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增加铁路运力,优先保障兼并重组企业的煤炭运输。
(三)优化煤炭资源配置。对尚未开发的煤田,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要求,科学合理划分矿区和井田范围,制定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依法出让矿区的矿业权。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支持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对毗邻区域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符合规定的相关矿业权,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出让。
(四)加强财税政策扶持。省相关政策性资金向兼并重组企业倾斜,优先申报和争取国家煤矿安全改造、煤炭产业升级和煤矿地质勘探等项目资金;国有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申请利用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资金。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具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和《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等规定执行。被兼并企业仍按原渠道纳税。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兼并重组企业,应按山东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预〔2008〕18号)和《山东省跨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鲁财预〔2008〕19号)的有关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兼并重组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费用可以提高提取标准。
(五)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兼并重组主体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转让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条件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各类金融机构要按照安全、合规、自主的原则,积极提供相应的授信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鼓励省内商业银行设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贷款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六)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相关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分离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力争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分离国有煤矿企业(含已改制的原国有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
(七)建立煤矿企业退出机制。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67号)要求,2015年年底前完成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的关闭工作。各产煤市政府和省相关部门要对全省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逐一调查摸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关闭规划,分分批组织实施,扎实做好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对于按规定可以保留的煤矿,而又主动退出煤炭生产且由兼并主体企业兼并的煤矿企业,退还其缴纳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和相关保证金,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其剩余的煤炭可采储量进行评估,报有关部门备案,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根据备案结果给予补偿。未达到规定生产规模且不参加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到期后不予延期。
(八)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按规定时限办结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对小煤矿扩能改造项目,履行立项核准程序。对涉及工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等事项的,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涉及采矿许可证、勘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等变更或转移,以非交易形式办理的,减免相关费用;对被兼并企业原使用的划拨土地,按照国家和省企业重组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政策进行处置,符合国有资产无偿划转规定的进行无偿划转。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扎扎实实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动兼并重组工作。省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综合协调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兼并重组企业煤矿建设、安全改造等项目的扶持工作;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采矿权处置工作;省财政部门会同省有关方面负责兼并重组煤矿企业财务资产管理和指导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人员安置的指导和协调,做好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工作;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变更工作;省地税部门负责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山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监察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兼并重组工作以产煤市、县(市、区)为责任单位,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强化监督,有序推进。各产煤市政府每半年要向省政府报告本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展情况。有关部门要按照批准的兼并重组方案,健全和完善方案实施的监督机制,实行日常督促、半年调度、考核和终期总结,加强对兼并重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按对产煤市兼并重组工作进行考核通报,并向省政府报告。对工作进展缓慢或弄虚作假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于被确定为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在2014年6月前没有实质性工作的,按程序取消其兼并重组主体资格。
(四)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等部门关于加强省属煤炭企业和中央企业在鲁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42号),进一步细化、分解和落实好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要切实承担起被兼并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被兼并企业要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加强资产和生产管理权移交前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平稳进行。坚决杜绝兼并重组过程中因安全监管监察缺位、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
(五)维护权益,确保稳定。各产煤市、县(市、区)要加强对职工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和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安置方案,妥善处理好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问题,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新建和改扩建煤矿等项目要优先录用被兼并企业分流人员。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置债权债务关系,落实清偿责任,确保债权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产煤市、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我国和我省能源形势,宣传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介绍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九月七日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23号 【发布日期】2008-09-02 【生效日期】2008-09-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8]2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培育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及《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80号)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中央及我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现代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线,充分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理念、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产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依法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培育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和与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相结合,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坚持发展先进和淘汰落后相结合,依托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发展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坚持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现有开发布局基本不变,优先兼并重组相邻煤矿企业和资源;坚持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总量适度、优化布局、改善结构、提升水平”和“关小上大、产能置换、有序建设”的原则,以市、县(市、区)为单位整合重组,全省保持产能基本平衡。
(三)思路目标。通过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形成大型煤矿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通过科学整合,合理布局,关小建大,扩大单井规模,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升煤矿整体开发水平。
到2010年底, 省内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 年,矿井个数控制在1500座以内。在全省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二、兼并重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四)兼并重组的范围。参与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包括现有山西省境内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晋中央煤矿企业、市营煤矿企业和经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组批准单独保留和整合的市营以下地方煤矿。其中,因安全生产事故确定为关闭和资源枯竭、非法违法矿井不得作为基数进行兼并重组,其所剩资源可按《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87号令)有关新增资源的规定执行。
(五)途径和模式。以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和18个规划矿区为单元,以市、县(市、区)为单位,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由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与煤炭行业相关联的大型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但必须由煤矿企业控股,以实现专业化管理、煤炭与相关产业一体化经营。
股份制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兼并重组企业应在被兼并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产划转的方式;非国有之间或非国有与国有之间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可采用资源、资产评估作价入股的方式。
(六)重组主体与矿区划分。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合理确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和矿区划分:
大力支持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晋城无烟煤集团和中煤平朔公司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作为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控股办大矿,建立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其他允许作为兼并重组主体的企业,要通过严格的检验资质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告后,可兼并重组一些中小煤矿,建立煤源基地。
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地方骨干煤矿企业在不影响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前提下,由所在市人民政府申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也可以作为主体,兼并重组相邻中小煤矿。
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矿区划分范围: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矿区、轩岗矿区、朔南矿区、河保偏矿区。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矿区、离柳矿区、乡宁矿区、汾西矿区、霍州矿区、霍东矿区、岚县矿区和石隰矿区。
阳泉煤业集团:阳泉矿区、东山矿区。
潞安矿业集团:潞安矿区、武夏矿区。
晋城无烟煤集团:晋城矿区。
中煤能源平朔公司:平朔矿区。
(七)规划与实施。按照兼并重组的原则和全省各个矿区的资源赋存、产能规模以及矿井分布现状等,编制了《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规划》,明确了矿区和区域规模、煤矿企业个数、关闭淘汰矿井数量、产能产量(见附件1《全省兼并重组前后煤矿数量及产能分地(属地)汇总表》)。
各市、各煤炭大集团公司及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应统筹考虑本区域矿井布局、现有产能、生产现状;统筹考虑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兼并重组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成片进行重组整合。签订重组整合协议后,编制重组整合方案,政府和重组整合的主体企业提出兼并重组申请报告,上报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查批准后实施。
(八)项目实施。列入兼并重组的改造矿井直接进入地质报告、初步设计、环保影响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等审查程序。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建设项目要与兼并重组规模挂钩,优先安排兼并重组的大型煤矿企业集团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坑口综合利用电站以及煤炭加工转化等项目,鼓励兼并重组矿井进行改造升级,鼓励煤矿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九)资源配置。按照规划和重组规模,将整合矿区的资源配置给兼并重组企业(2010年前暂缓缴纳采矿权价款)。未达到300万吨/年企业规模且不参加兼并重组的企业,不予新增资源,采矿权到期后不予延期。
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原则上不得占用过多空白区资源,应按矿井规划能力与储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上、下组煤要统一考虑开采,矿井井田下组煤层的划界,原则上要以参与兼并重组的中小煤矿和周边大矿矿井边界为界。
(十)矿业权调整及转让。对未按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原则发放的矿业权,探矿权用地质勘查资金(周转金)收购,并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重新配置。采矿权按照矿区兼并重组规划与有关规定和程序配置给具有规模、技术、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矿企业。已全额缴纳采矿权价款的被兼并企业,原则上应将其资源、资产评估后入股兼并重组企业。被兼并企业直接转让采矿权的,兼并重组企业应向其支付矿业权价款,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所涉及资源采矿权价款的有关事宜,按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执行。
(十一)职工安置。地方人民政府和兼并重组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制订职工安置方案,妥善安置被兼并企业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改扩建和新建煤矿等项目应优先录用被兼并企业分流人员。
(十二)生态与环境保护。兼并重组规划在实施中凡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泉域等,要按照国家、省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明确禁采区和限采区。在禁采区严禁煤炭开采活动;对位于限采区内的煤矿一律不新增资源、不扩生产能力,不允许规划或建设新的煤矿项目。
三、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享受国家及省有关扶持政策
(十三)国家对兼并重组工作的扶持政策。
1.安全监管。按照管理权限,由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兼并重组企业矿井的安全监管,安全考核指标单列。被兼并企业安全指标3年内按原企业类型、统计口径考核。
2.运力保障。铁路运输部门优先保障兼并重组企业的煤炭运输。按被兼并企业2005~2008年平均铁路外运量,给兼并重组企业相应增加运力计划。
3.出口经营权。2010年前,年产1亿吨以上的煤矿企业提出申请,国家优先授予其煤炭出口经营权。
4.市场融资。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上市融资,已上市公司可优先增发或配售股票,支持兼并重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转让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5.信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在金融资源投放决策时,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信贷支持,对其贷款授信和不良债务回购等予以优惠。
6.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对兼并重组企业煤矿安全改造、煤炭产业升级、煤矿地质勘探等项目,优先安排补助或贴息资金支持。
7.设立专项资金。2008-2010年,国家安排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央给予地方财政适当支持。
8.税收优惠。2010年前,兼并重组后新组建煤矿企业免征印花税;承接被兼并煤矿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以资源、技术、管理入股评估增值部分免征所得税。对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具体办法按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省对兼并重组工作的扶持政策。
1.资金支持。按照国家确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使用方向,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优先安排兼并重组煤矿企业用于煤矿安全改造、煤炭产业升级、转产转型等,并切块设立专项基金,与中央设立的专项基金一并,按不同产量规模,支持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兼并重组完成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组建集团财务公司,支持其依法依规融资。
2.资源价款政策。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应缴采矿权价款可以转为政府资本金,实现资源资产化,由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既定分成比例持有,应交国家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十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责任。省人民政府成立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省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煤炭局。省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规划的编制,确定矿区规模、兼并重组主体和煤矿企业个数,并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工作;省国土厅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的制定工作;省国资委负责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资产评估办法的制定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加强本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
(十六)简化手续。涉及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一站式服务的部门协调机制,配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的规定,在兼并重组企业提出申请30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行政审批和证照变更等工作。
(十七)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22号)等有关规定,在2009年底前完成分离国有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并积极支持兼并重组企业主辅分离等。
(十八)企业责任。兼并重组煤矿企业除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效解决中小煤矿安全保障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外,还要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性事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县、乡、村原有的既得合法利益得到保证。省人民政府参照《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的有关规定,对兼并重组企业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被兼并企业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主动积极参加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平等协商,实现平稳过渡和互利共赢。
兼并重组工作必须规范进行,不得弄虚作假和违规运作,否则将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九)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要在明晰各方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各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实行同股同权同利,公司股东按股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二十)报告和考核制度。承担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任务的市人民政府和大型煤矿企业每季要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本地区煤矿企业和本单位兼并重组进展情况,并抄送省领导组办公室。省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指导和考核,按照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分解目标(见附件2),分对产煤市人民政府和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考核通报,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加快推进煤矿集团企业兼并重组是我省煤炭工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关系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省形成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氛围,并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全省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全省兼并重组前后煤矿数量及产能分地(属地)汇总表 2.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分目标任务分解表
二○○八年九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西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广西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发表于:2013-01-05来源:广西新闻网
近日,广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广西将逐步形成以百色、河池、来宾地区为主的煤炭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期末,形成1-2家规模在5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企业,2-3家规模在2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企业,广西全区煤炭工业年产能1500万吨左右。兼并重组将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方式,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形式,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广西将鼓励跨区域兼并重组,鼓励有管理经验、拥有先进技术的煤矿企业参与区内煤矿兼并重组;同时也鼓励电力、冶金、有色、化工等行业的优势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为了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广西将给予实施煤矿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在财政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政策倾斜。
第五篇: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晋城市政府有关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进度要求,尽快完成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收尾工作,确保重组后矿井正常的生产和建设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地方利益不减少”、“四个满意”、“以煤补农”等政策精神,结合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第二条全市乡村集体在重组后煤矿的投资收益,按照乡村集体既得利益不降低的原则,由兼并主体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参照乡村集体在被兼并重组煤矿中原收益水平,结合具体实际协商确定,并按固定利益进行分配。对乡村集体的新农村建设扶持项目或资金,严格按《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乡村集体收益指导意见(试行)》执行。
第三条对未完成产权界定的乡村集体煤矿,在确保乡村集体在重组后煤矿中的既得利益前提下,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组织原煤矿的投资人和乡村集体,根据原煤矿资产投资的实际情
况,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分割资产份额。
第四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产权界定和资产分割的结果,对乡村集体分割的资产份额,须投资到重组后新公司,由新公司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标准分配固定收益。
第五条兼并重组后新公司的股权设置,在确保兼并重组主体控股的前提下,由兼并重组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投资人共同协商确定。
第六条乡村集体的投资收益和新农村建设扶持项目和资金,原则上从2009年9月1日起执行,各兼并主体或重组后新公司应按季度足额进行支付。
第七条对兼并重组中存在的争议、分歧及需善后处理的相关事项,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区分情况、具体对待”的精神,本着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优先服务于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原则。由兼并主体和被兼并重组煤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商处理,双方可采取签订补充协议、签署会议纪要或出具承诺书等多种形式,灵活予以解决。经兼并重组主体授权,也可以由兼并重组后的新公司承担解决。
第八条兼并重组的各项工作,各兼并主体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务于2011年9月10日前完成。逾期完不成的,由各兼并主体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向市兼并重组领导组书面汇报。市纪检
监察机关要按照相关规定,对阻碍、拖延兼并重组整合进度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进行问责或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税款,严格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税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涉税服务意见的通知》及其它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协助、配合兼并重组后新公司解决好审批办证、矛盾协调及土地使用等问题,努力为其营造宽松、健康的发展环境。
第十一条本意见由市兼并重组领导组解释。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