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6:1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第一篇: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中学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的情况汇报

****地区纪委:

根据地委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的有关要求,现将我校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动员,提高对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认识

我校严格执行《自治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暂行)》(新党办【2011】32号),明确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范围、原则要求和组织领导。同时,召开了中心理论组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关于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的一系列文件规定,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做好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监督的各项工作,坚定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决心和信心。

二、进行专项整治,全面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的自查自纠工作

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专项治理,按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进行了专项治理。没有发现未经批准而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情况。

中共****中学委员会 2014年5月30日

第二篇:湖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

湖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推进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0〕33号)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国评组发〔2011〕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严格审批、总量控制、合理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是指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本实施细则所称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是指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省级各部门)举办的面向各地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四条省委、省政府设立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负责全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宣传部、省经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审计厅等部门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社厅,负责日常工作。

协调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和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由协调小组另行制定。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全省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举办的面向各地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六条省级各部门经批准设立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调整或变更,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七条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等,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章 申 请

第八条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由举办单位在每年1月底前按归口分别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申请。

全省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向省委提出申请;行政机关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向省政府提出申请。

申请必须坚持一项一报,举办单位不得在一个申请中同时申报若干个项目。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可单独申请。

第九条设立、调整或者变更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推进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对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须理由充分、依据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和文件精神;

(三)项目范围与本部门职能范围相一致,项目周期与相应工作周期相一致;

(四)项目奖项设置科学,评选程序合理,规模数量适当;

(五)奖励办法和经费来源符合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

(六)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不得与省级项目重复。项目申请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受理。

第十条申请设立新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名称、举办单位(包括主办、合办、承办单位)、设立依据、设立时间、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参评总数、奖项设置、表彰名额、评选条件、评选方式、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和经费来源等。

已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调整或者变更项目名称、举办单位、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奖项设置等,应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省级各部门在报送请示文件中涉及的评比达标表彰事项,不作为项目申请或开展活动的依据,应按规定提出申请。

第四章 审 批

第十二条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审批坚持从严把握,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省委、省政府审批。

省级各部门和各市(州)、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审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第十三条协调小组每年2月底前集中审核全省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按归口分别报省委、省政府。

省委、省政府每年3月底前将申报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同时审批省级各部门申报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并由协调小组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对临时申请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可单独审批。

第十四条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审批程序如下:

(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举办单位上报省委、省政府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请示转交协调小组办公室办理;

(二)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初审意见;

(三)协调小组提出审核意见;

(四)协调小组上报省委、省政府;

(五)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第十五条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审批程序如下:

(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举办单位上报省委、省政府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请示转交协调小组办公室办理;

(二)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初审意见;

(三)协调小组提出审核意见;

(四)协调小组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如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示的,可按规定不予公示(下同);

(五)协调小组上报省委、省政府;

(六)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由协调小组批复举办单位;

(七)协调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审批结果;

(八)协调小组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五章 实 施

第十六条经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审批同意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举办单位要积极筹办、及时开展、认真实施。

第十七条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坚持计划申报制度,由举办单位每年10月底前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提交翌年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计划,并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在开展活动前2个月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举办单位要严格按照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同意的实施方案开展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第十八条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举办单位应就推荐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相关部门意见;就推荐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征求工商、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行业主管等相关部门意见。

第十九条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评选的条件、办法和结果等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地各单位确定的推荐对象,应当在本地本单位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一般包括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奖励项目和简要事迹等。涉密或不宜公开的事项可按规定不予公示。

第二十条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表彰规模应当从严控制。副厅局级或者相当于副厅局级以上单位和干部、县级以上党委或者政府一般不参与评选,县处级干部原则上不超过评选总数的20%,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法人代表)的比例不得超过评选总教的10%。

省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集体和个人数量一般各不超过50个(名)。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活动周期在3年以下的,先进集体不超过50个,先进个人不超过80名;活动周期在4至5年的,先进集体不超过70个,先进个人不超过100名。

每个项目的具体表彰数量由协调小组办公室在审查实施方案时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第六章 管 理

第二十一条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退出和撤销:

(一)对拟不再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予以退出。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协调小组审核报省委、省政府同意后,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审批;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协调小组审核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后,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二)对推动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或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予以撤销。全国公布撤销的我省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坚决予以撤销,不得变相开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发现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有上述情形的,要及时提出撤销建议,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向党中央、国务院申请退出或报请撤销。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有上述情形的,协调小组要及时研究提出撤销意见,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后予以撤销。

退出和撤销项目,由协调小组向社会公布。

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退出或者撤销后,如再次申请同类项目,不予受理。第二十二条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举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参评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费。

第七章 监 督

第二十三条省级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得要求下级单位配套设立相应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不得擅自开展未经审批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对未经批准,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对责任人按相关规定进行追究。第二十四条省级各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财务收支管理。同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对各部门奖励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五条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举办单位应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除涉密项目外,应将相关信息在媒体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高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第二十六条协调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纪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务员管理)、审计等机关和部门要根据职责加强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对社会组织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从严控制,原则上不批准境外组织机构在境内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民政、外事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第二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凡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2012年4月20日

第三篇: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07〕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监察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二月一日

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意见

省监察厅 省政府纠风办 省编办 省发展改革委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人事厅 省政府国资委 省政府法制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2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留合并取消的涉及乡镇一票否决和检查评比达标项目〉的通知》(豫办〔2006〕43号)精神,全面清理和规范我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清理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通过清理和规范,使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进一步减轻基层和群众负担,逐步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

二、清理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清理范围。这次清理的范围是省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举办的面向本系统、基层和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参照上述范围进行清理。

(二)清理原则。清理工作按照“全面清理、逐级负责、严格审核、大幅减少、统一规范”的原则进行。凡可以撤销的项目,坚决予以撤销;凡可以合并的项目,一律予以合并;对推动工作有重要作用确需保留的项目,要说明具体理由,由省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报经全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方可保留。

对以下项目予以撤销: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不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要求基层、企业、群众出钱出物出工或以各种名目收费的项目;以开展活动为由违反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滥发钱物的项目。

省辖市以下人民政府(含省辖市)及其部门原则上不再保留自行设置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清理工作期间,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得举办新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三、清理方法与步骤

清理工作采取自上而下、条块结合,自查自纠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共分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1月底前)。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成立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联席会议及办事机构,制定清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对本地、本部门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召开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会议,对清理工作作出动员部署。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于1月底前向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清理方案和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2.自查自纠阶段(2007年3月底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清理工作实施意见,对本地、本部门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自查自纠,列出具体项目,认真填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查登记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查统计表》等报表,对所主办或合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分别提出保留、合并或撤销的意见,对确需保留的要提供相关依据并说明理由。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要将相关资料于3月底前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

3.审核公示阶段(2007年6月底前)。对于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机构上报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及其清理意见,由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在有关媒体上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对于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先由省民政厅或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然后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按规定审批。

4.建章立制阶段(2007年7月底前)。要按照边清理、边规范、边巩固的要求,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在2007年7月底前,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下发关于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管理意见。各省辖市、省政府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本部门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具体管理意见。

四、组织机构和领导分工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我省建立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牵头负责,省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厅、财政厅、人事厅、省政府国资委、法制办参加。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王流章担任。省监察厅副厅长、省政府纠风办常务副主任储亚平,省纪委纠风室主任、省政府纠风办副主任刘文来,省编办副巡视员孔祥敬,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裴志扬,省民政厅副厅长孟超,省财政厅纪检组长李阳,省人事厅纪检组长王宏,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纪委书记于海,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许和为联席会议组成人员。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政府纠风办,承担日常工作。刘文来同志兼任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职责: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省编办要对机构编制加强监督检查;省发展改革委(省减负办)要对涉及企业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省民政厅及相关部门要抓好社团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工作;省财政厅要加强对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资金管理;省人事厅要综合协调政府奖励表彰工作;省政府国资委要对所联系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开展清理工作;省政府法制办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意见。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清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

五、工作要求

清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切实做好清

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和要求,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把清理工作做好,以解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清理工作的领导,把清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要层层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对清理工作负总责,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要针对清理工作中的全局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政府和上级部门提出对策建议,重大情况要随时沟通。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进展缓慢或问题较多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重点督促。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分工,坚持原则、履行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保证清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开展清理工作,认真加强自查自纠,摸实情,抓重点,求实效,不留死角。省政府各部门要做出表率,首先从本部门的项目清起,对主办或合办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逐项进行认真清理,提出撤销、合并或规范的意见及依据,并对本系统的清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各级清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切实搞好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对在清理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弄虚作假的地方和部门,一律按顶风违纪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设置举报电话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对反映违规违纪行为的线索,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第四篇:山东省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

山东省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

鲁评组发〔2014〕1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国评组发〔2012〕2号)和《山东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鲁办发〔2012〕1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是指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的下列活动:

(一)以行业、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集体或个人为评选对象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二)以产品、文艺作品、学术成果、服务、管理体系为评选对象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三)其他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属于业务活动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为对象的社会组织内部考核评比,以及社会组织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的奖项,不适用本细则。第三条 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符合社会组织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得超出其活动地域、业务领域和会员范围;

(二)坚持面向基层、注重实效,严格控制数量,防止过多过滥;

(三)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不得向评选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在评选前后收取各种相关费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费,不得以任何形式与营利性机构合作举办或者委托营利性机构举办;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到奖项设置合理,评选范围和规模适当,评选条件和程序严格公正,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五)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或奖项的名称前应当冠以社会组织名称,未经批准不得冠以“中国”、“全国”、“国际”、“世界”、“全省”或其他类似字样。

第四条 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按章程规定履行内部工作程序,制定评比达标表彰办法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评比达标表彰办法的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名称、理由依据、评选范围、评选数量、奖项设置、评选条件、评选程序、奖励办法、活动周期和经费来源等。

第五条 全省性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省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报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进行审核,并按程序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待批准后由省民政厅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已经批准设立的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变更名称、评选范围、奖项设置、活动周期等内容,社会组织应当重新申请批准。

第七条 申请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社会组织应当具备下列条 2

件:

(一)遵纪守法、运作规范,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最近三年未受到行政处罚;

(二)最近三次检查为合格及以上等次,或者最近一次检查合格以上等次且社会组织评估结果为3A以上;

(三)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有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必需的经费。

第八条 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接受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在工作报告中作为重大业务活动事项报告。

第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情况纳入社会组织检查和社会组织评估的内容,与年检结论和评估结果挂钩。第十条 登记管理机关建立信息数据库,汇集社会组织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山东社会组织网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有违法违规情形的,以及社会组织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停止,并可视其情节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停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一)申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时弄虚作假的;

(二)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

(三)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对推动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或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

第十四条 未经批准,社会组织不得与境外组织合作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9年1月31日。

第五篇: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索引号:430S00/2011-00227 文号:湘办发[2011]19号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主题词: 所属主题: 公开责任部门:

签署日期: 登记日期: 发文日期:2011-06-07

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6月7日

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各级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管理,充分发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激励导向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0‟33号)和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国评组发„2011‟5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严格审批、合理设置、严控规模、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第三条 省委、省人民政府设立湖南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负责全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监督检查。省协调小组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审计厅、省公务员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省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日常工作。

各市州也应设立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负责本地区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审核和管理工作,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有关社团)举办的面向各地区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条 已经批准设立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调整或变更,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六条 根据法律法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但未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七条 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章 申 请

第八条 全省各级各类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设立、调整或者变更,主办单位应在每年1月31日前按归口分别向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省协调小组受理。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申报。其中,省直以厅局级为单位申报;市州及以下单位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市州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审核报市州党委、政府同意后统一上报。

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可单独申请,但一般应在活动开展前30天申报。

第九条 申请设立新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或者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应注明项目名称、主办单位、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参评总数、评选名额、奖项设置、评选条件、奖励办法、组织领导、经费来源和组织工作方案等);

(二)举办活动的法律政策等理由依据;

(三)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审核备案表;

(四)财政拨款项目应有经财政部门同意的预算安排或有效证明文件。

已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调整或者变更项目名称、主办单位、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奖项设置等,应提出申请。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在报送上级文件中涉及的评比达标表彰事项,不作为项目申请或开展活动的依据,应接规定提出申请。

第四章 审 批

第十一条 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以省委、省人民政府名义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十二条 各地区各部门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原则上按批准保留的项目总数控制,一般不得开展临时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十三条 设立、调整或者变更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项目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名称应当规范明确,与活动的主题、内容和规模相适应,未经批准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及“湖南省”、“全省”等字样;

(三)项目范围与本地区管辖范围或本部门职能范围相一致;

(四)项目周期设置科学,每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每届一般应间隔两年以上;

(五)项目奖项设置科学合理,原则上不得设置子项目;

(六)项目评选程序严格、合理;

(七)项目规模适当,名额从严控制。

第十四条 项目审批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分别将各地区各部门报省委、省人民政府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请示转省协调小组办公室;

(二)省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规定,研究提出初审意见;

(三)省协调小组一般在每年3月上旬集中审核提出拟批复意见,并在有关媒体公示5个工作日,涉密项目等可不公示。如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活动的,可单独审核;

(四)省协调小组将审核意见报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批后,属于以省委、省人民政府名义主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于3月底前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属于省级以下单位主办的,批复主办单位,并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五)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审批结果。

第五章 实 施

第十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批准的项目内容开展评比达标表 彰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不得要求下级单位配套设立相应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第十六条 对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应坚持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主办单位应就推荐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计划生育、审计等部门意见;就推荐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征求工商、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意见。

第十七条 以省级机关名义开展的各类表彰活动一般不评选副厅局级或者相当于副厅局级以上(含本级)单位和干部、县级以上(含本级)党委或者政府,县处级干部原则上不超过评选总数的20%。以市州级机关名义开展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参照执行。

对于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表彰,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行政奖励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主办单位应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和评选结果等在适当范围内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高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涉密或者不宜公开等事项可按规定不予公示。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 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主办单位承担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全部费用,严禁主办单位将活动委托给营利机构举办或承办,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参评单位和个人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通过网络、短信、出版物、新闻媒体等方式向参与投票的公众收取费用,或在事后组织要求参与对象出钱出物的活动。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需经费按现行资金渠道解决,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单位自有资金解决,财政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补助。

其他单位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需经费由单位自有资金解决。

第二十一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厉行节约、注重实效。申请财政拨款或者财政补助的项目,严格实行“先预算、后支出”,主办单位应认真测算费用,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报送财政部门审批,未经审批的,财政部门不安排表彰奖励经费,一经审批,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准超标准超范围使用,严禁挪用。

第二十二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切实加 强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省协调小组应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违规违纪问题。

第二十四条 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审计等部门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一)对擅自开展或者超出批准内容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令主办单位停办整改,财政部门不予安排活动经费;

(二)对在活动中向基层、企业和群众收取费用,搞摊派拉赞助的,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令主办单位一律全额退回所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三)对借活动之名挥霍浪费、滥发钱物的,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主办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收回滥发的钱物并上缴财政,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二十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对拟不再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可以申请退出,并报省协调小组备案。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推动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或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省协调小组应研究提出撤销意见,按归口分别报经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撤销。已经撤销的项目,由省协调小组向社会公布,并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第二十七条 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退出或者撤销后,如再次申请同类项目,一般不予受理。

第二十八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主办单位应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第二十九条 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主办单位和各市州,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跨举办的活动,也可在活动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向省协调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活动组织的主要情况(是否按照经批准的组织工作方案进行)、受表彰单位和人员名册、经费决算情况、活动效果评价等。

第三十条 各市州、省直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省委宣传部负责新闻媒体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核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另行制定具体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社会组织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从严控制,由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规定,并负责审核和监督管理。原则上不批准境外组织机构在境内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凡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下载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