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时间:2019-05-13 16: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第一篇: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摘要]“特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从“特困生”形成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究了转化“特困生”的策略.[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 特困生 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4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普通高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教师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活跃,学习更轻松,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特困生”,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缺乏动力,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上要么昏昏欲睡,要么没精打采、开思想小差或捣乱,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特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但大部分“特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其实“特困生”往往也有想学好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而且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督促,学习上困难重重,他们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因此,想要大面积提高农村高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特困生”的转化工作,切实了解“特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转化策略.一、“特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对学习产生厌恶,缺乏学习动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最终落入“特困生”的行列.3.学习积极性差,不善于思考问题,遇到难题不究不问,作业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致使学业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4.学习方式简单,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思考问题不够全面.5.过度依赖教师,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严重妨碍了自身智力的发展.(二)外部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在农村,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留给其他亲属代管.这样,缺乏监管的学生大多散慢、自律能力差,再加上学生惰性、贪玩的特点,他们也就无心向学.2.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应试教育,使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这就是当前农村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有:(1)应试教育对农村影响比较突出.目前在农村,有的学校仍然是以智育为主,一切围绕着分数转,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为了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的,把学生分成快、慢班教学.这样对被分到慢班的学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极度自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2)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不端正.在教学中不注意学生的感受,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公开批评学生,甚至辱骂学生等,这些行为往往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3.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电脑、游戏机、电视节目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4.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习的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使部分学生无法接受.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有的知识衔接得不是很合理,使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连续积累疑问,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导致学习困难重重.二、转化“特困生”的策略

(一)尊重和接纳“特困生”

一般来说,“特困生”的情感丰富,且较为敏感,他们外表一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都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关爱和尊重他们,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表扬、多鼓励.只有教师用真诚的态度接纳他们,他们才会从内心接纳教师,接纳数学,这样才能唤醒“特困生”的进取心.(二)对学生进行数学情感教育

1.关爱学生,及时鼓励.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加以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2.注意多为“特困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特困生”一般对数学学习有一种消极的情感:不喜欢、讨厌、害怕.这种消极的情感造成了“特困生”心理上的压抑,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对此,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三)激发“特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具体方法如下.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首先,要求学生像阅读语文一样带着问题进行数学阅读,整体粗读,不懂处细读,关键处精读,从而知道哪些地方自己可以读懂,哪些地方还有理解上的困难.让学生带着要求、问题去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处多分析、多思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难点.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点讲授和阅读结合起来,从已有知识、生活实际和具体实践操作等出发,巧妙地设疑,把难点分散,让学生带着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揭示问题的本质,深化知识.2.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一,课内重视听、讲、练,课后及时复习.要求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要求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多做题可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3.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数学“特困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事实.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设备的变化,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特困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基础差,总认为数学繁琐复杂,枯燥无味,与实际脱节,认为数学没物理、化学直接、有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他们的片面认识,在讲课中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2)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中学生普遍比较好动,却缺乏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搭建体验性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去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从而增强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同时可让学生把参加数学实践体验的过程写成报告,互相交流,互相评议,对实践工作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3)加强数学生活化和直观教学

教师应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针对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同时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媒体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4)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开头”的精心设计,又要重视“练习”环节的精心安排和形式的多样化:(A)练习题型多样化.选择题、填空题、一题多解题等多种题型交替使用;(B)练习方式多样化.可口答、笔答、板演、讨论,学生自己命题、自测、自评等.(5)改变复习方式

复习在数学教学上非常重要,教师要打破常规的复习方法,化“题海”为“提纲”,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复习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6)教学常反思,端正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日记或其他书面方法记录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心理状况,使学生与教师能经常通过一些书面方式进行交谈,达到教学中的双向反馈.(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学习、掌握、借鉴各种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教学方法的长处,促进自身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总之,“特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农村中学,只靠学校、教师来转化“特困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我们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社会各界协同配合,努力改善社会风气和学校、家庭的学习环境,为转化“特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天地.[ 参 考 文 献 ]

[1]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J].教学研究,1999(2):13-15.[2]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郑翔.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再认识[M].数学教育通讯,2003(6).[4]何巨伟.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保山师专学报,2004(2).(责任编辑 钟伟芳)

第二篇: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校一些农村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剖析学困生变化过程,找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提出相应转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社会关注。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学困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弄清他们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1.农村学困生的成因。

1.1家庭生活困难。

我校学生基本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父母都是蔗民或是农民工,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多数比较沉闷,性格大多内向,特别是一些单亲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因家庭生活困难,怕同学看不起,很少参加同学间的交往。学习上欠主动,不懂的又不敢问,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跟不上了,学习态度也变差了。例如,我班张正朋同学就属于这种类型。是个典型的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没人看管。张正朋在校表现特差,整天沉闷不出声的,动不动就跟人动手打架。课堂上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都较差。

1.2学习目标不明。

学困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上相当消极被动,把学习当做一项困难甚至厌恶的任务。他们厌倦学习,逃避学习,不情愿上课,上课时无精打采;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能抄则抄,或干脆让别的同学代做。因此,学习效果老提不上去,教师上课也觉得吃力。例如,现在初二10届的三个班学生,班主任、课任老师为学生违纪律和不完成作业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见有三五个学生被带到办公室来谈话做事。

1.3教学设备不足。

目前,我校教学设备陈旧,师资配备不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还是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例如,学校破损的教室,简陋的实验室,几乎没有几样能适合教学实际的近年能更新的教学仪器,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了。如此简陋的教学设备,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搞得筋疲力尽,管得来纪律,完不成教学目标。老师没成就感,学生厌学,导致学困生的增多。

1.4教学方法单一。

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评价方式单一,即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来评价学生,让学困生屡考屡败,他们没有成功感,无奈甘心于落后的现状。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是“讲解法”,“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每一节课都成了“痛苦的劳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或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到学校来学习,完全是一种被迫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只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变化。他们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讲解清楚;有的老师不注意学习,知识陈旧,只好重复书本内容。有些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拼命布置大量的学生难以完成的课外作业,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5校园生活单调。

我校目前采用几乎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就是防止外部干扰,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但是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不少问题,其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十分单调。我校面积不大,学生活动场所有限,每天上课8节,没有课外活动时间,虽然排有体育课和课间操,但很多学生都不认真,不感兴趣,应付了事。而少而少之的比赛活动,又是少数学生的事。大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是在宿舍-食堂-教室三点间移动,而且班主任都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提前进教室进行晚自修。学生学习压力大,学生十分沉闷,紧张的情绪没处可以发泄,说不定哪天真有学生崩溃。这样的环境没有学困生才怪。

1.6追求高升学率。

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是由于评价机制所决定的。虽然现在讲三分一率了,讲到了低分率,但中考那个指挥棒哪个校长都怕,没有了高升学率还有什么政绩?尽管学生早已不堪重负,尽管每位领导老师都意识到,都跟着政府喊着素质教育,但遗憾的是,口头高喊素质教育,双脚坚定地走着应试教育,近年来,连素质教育喊的力气也没有了,因为又忙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而师生们都在共同的老黄牛般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路上苦苦跋涉。其中留给学困生的教育精力有限,有时只能应付了事,只有无能为力的苦笑。2.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基础课程改革。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由培养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学生除读大学外,还有多种选择,如技校、高职院校等,使我们的学困生有了盼头,有了方向,他们再也不无目标,不再自暴自弃。这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2完善教学设施。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按照柳江县学校发展规划,初中学校设施要达到设施功能完备,满足必要的教育教学需求。目前正在我校修建综合教学大楼,要建设标准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我校教学设施在不断完善,现在正在为每个班级安装白板,估计在今年5月完成。广大师生信心十足,大家会更加努力,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增加信心。

2.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中学生成绩分化呈两极态势,学困生数量大的现实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下面是谈下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①始终贯穿爱。

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人生来就有爱的需求。学困生也是如此,在家里,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在学校,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在受挫折时,教师的爱给他们自信;在困难时,教师的爱给他们勇气;成功时,教师的爱给他们鼓舞,教师的爱就象神奇的魔力,使学生心情愉快、享受幸福。如我班覃军同学,常常课桌杂乱无章,缺这样少那样,上课没精打采,怕动手写作业,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了解到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孩子今天在姑家明天在姨家,没有固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更缺乏关爱。我考虑着孩子的前途,决心在他身上多下功夫,转化他。于是,我平时除关心他的生活外,还注意学习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每一道错题都和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涉及到什么知识不会,就及时给他补上。边学边补,孩子学习逐渐有了进步。

②发掘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长外,不管他有多差,学困生也是如此。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排斥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善于利用他们的特长,以扬其之长,避其之短,逐步帮助学困生改掉坏毛病,让他们时刻充满信心,感到自己有希望。如我班的韦勋同学,不太守纪律,学习不用功,作业潦草,但体育好,跑得快跳得高,让他参加了田径运动会,结果他为班上争得了荣誉,我以此为契机表扬他热爱班集体,有拼搏精神,然后指出努力学习、守纪律、讲文明也是热爱班集体的表现。通过教育,该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成绩也有所提高。

③多展示自我。

我们要创造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在实际教学中,深有感触。我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中得以贯彻,在教学实践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如在“先学”环节,让学生自学找出本节知识点,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来;在后“教环”节中,又让学生先找出问题,分组讨论,互相质疑探究;在“当堂训练”环节中,在寻找答案中更能展现自己。在整个教学中,学困生更是得到关照,他们更加信心十足,不甘落后,经常表现出比其他学生更优秀,更有实力。另外,我校正在打造“要素组合”特色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及动静转换等要素不同的组合、排列,形成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课堂中,几乎看不到学困生了。

2.4创造良好环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同时,还要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合作,同时做好学困生周围同学的工作。人人帮助他们,人人关心他们,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让学困生体会到一种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使他们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们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共同进步。

新时代的学校,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了,更是陶冶同学情操,教育学生做人的一块宝地。还要创造一个和协多彩的校园环境,在正常教学之余,开展多种愉快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营造一个有欢乐气氛的学校环境,要让学生向往学校,而不是害怕来学校,害怕进教室,在教室中度日如年。

2.5正确对待未来。

我们要重提“一颗红心,几种准备”。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读高中,上大学,再找工作是条出路,读技校,上高职校也能找工作,求发展,也有出路。现在有职校、高职院校读,为学困生找出定位,指出方向,他们再也不会觉得学习无用,盲目瞎混。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努力上进,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试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试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农村义务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影响着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他们被老师们称之为后进生,也是让老师比较头疼的学生。本文试图对农村学校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角度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个分类,并对后进生的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初步的分析,同时从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教育体制等方面对减少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策略做了一些简单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后进生的成因,转化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这十多年中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更是翻天覆地:多媒体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推广运用,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中开设等等。但是,就如“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决定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不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恰恰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被老师们称为“后进生”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理论掩盖我们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不是一个“以分数论英雄”的老师,但是有的学生在文化课程方面的表现的确令人震惊和担忧:有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仍然不能阅读一篇简单的文章、不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甚至有的学生连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这样的学生虽然只占所有学生的少数,但也不能不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如此学不进去呢?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或者是课程设置、教育体制的原因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策略,让这些孩子跟上其他人的步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本人试图从后进生的形成类型、后进生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我们需要采取的方法策略逐一论述:

一 后进生的形成类型

1、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型。这类学生的普遍特点是智力没问题,但就是不愿学习、不爱学习,主要原因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低年级时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特别贪玩。因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越到高年级学习越差,越学越差,越学越没有兴趣,越学越厌学。

2、缺少家庭辅导型。这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很少对孩子的功课进行辅导,有的学生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是不闻不问,放任孩子发展,还有的家长不能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基本的学习条件,导致学生学习赶不上其他同学,越学越差,越学越没有兴趣。

3、学习障碍型和智力偏低型。包括阅读型障碍学生、计算障碍型学生、书写障碍型学生、多动症障碍型学生。许多老师把这类学生都归类和放置到“弱智”、“智残”学生中,对他们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类学生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做起别的事情来有板又有眼,特别是干调皮捣蛋的事情,特别会给老师添乱子。但是你让他认字、计算、写字、读书,他们往往好像充耳不闻,或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简直毫无效果。但是如果你让他谈一谈感兴趣的电视剧或者动画片时,他们往往能给你讲的绘声绘色,生动有趣。让教他们的老师既觉得无奈,又感到惊奇,最后只能感叹一声,这些孩子他们就不是读书的料,老天没有给他们生一副能念书的脑袋瓜。当然,是有一些学生智商是偏低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有高智商的人,就一定有智力偏低的人。但是这里的智力偏低不等于“弱智”,可以说这里所说的“智力偏低”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的智力是偏低的,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记性,讲过的题目,一会就忘,丝毫没有印象,这让老师们非常苦恼,感到束手无策。

4、智力特长型和偏科型。这类学生的普遍特点是让人感觉非常聪明,但是学起语文、数学、英语总感觉他们有点力不从心,相反你让这些孩子进行口语交际、唱歌、文艺表演或者动手操作之类的活动时,他们往往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排在后几位,作业十分潦草,但是学校一组织体育活动,他们往往是班里的冠军。这样的学生既让人头痛,也让人喜欢。也有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功课都很差,相反一部分功课成绩还不错,但是有一部分功课却比较差,比如有的学生,语文、英语比较好,数学比较差;还有的学生语文、数学、物理都比较好,英语、化学比较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有学生兴趣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学科教师的原因,或者是学生天赋方面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5、性格缺陷型。有的学生天生木讷,在家庭生活中就沉默寡言,进入学校集体生活后,更加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因而无心学习、怕学习、不想学习,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这类学生往往不善于学习,也不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6、家庭缺失型。这类学生有许多是父母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们普遍缺少亲情的关怀,因而在心理上、性格上或多或少有一点缺陷,缺少父母的管教,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还承担起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家庭责任,因而无心学习或者缺少学习的时间和条件。

7、寄宿型和青春期成长型。由于学校合并,许多学生从原来每天走读上学,变成了住校上学。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适应住校上学的生活,一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住校后要独自面对很多问题,于是想念家中的父母,生活上不能适应,因而无心学习。学校合并后,原先二十几个学生的教学班级变成了五六十个学生、或者六七十个学生的大班级。在原先的学校中,由于学生少,许多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多次辅导,因而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一到中班容量较大的班级中,由于学生多,老师的工作负担也比较重,不能对每个学生一一进行辅导,得不到老师的辅导,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很多老师反映一些走读时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在住校后成绩下降到全班倒数几名。还有的学生在小学上学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一上初中以后,成绩不升反降,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的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判断力和抵制力还不够,因而很容易跟着一些坏风气走,比如:抽烟喝酒、进入网吧、打架斗殴、早恋等等。学生一旦染上这些坏毛病,学习成绩就无望提高。这种现象尤其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最常见。

8、学习无目的型和价值观功利型。本人曾经问过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盲目的,也很笼统。这不怪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花大精力去辅导学生,但是我们没有花比较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更强调学生怎样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对他们学习动力的激发做得不够,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之有效的教育太少了。也许很多学生会给你回答:“我读书是为了考上大学。”但如果你去问他你要考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他就回答不上来了,他并不清楚大学究竟是什么。同时,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金钱对每个人都有非常巨大的诱惑力,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一方面看到同学之间的吃穿攀比,一方面自己手头困难,就想着如何打工挣钱,如何尽快去挣钱,把学习丢在一旁,无心学习,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一个“钱”字上。

9、揠苗助长型。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智力水平有的发展比较快,比如那些“神童”、“早慧”的学生等,同样也有些学生发展比较慢,或者说在某一个阶段发展比较慢。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要求,某一年龄阶段学生必须入学(这当然是为了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的好想法),同时又不准任何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留级、复读,结果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即使学习跟不上高一年级课程的学习,也要“被升级”,结果是“恶性循环”,越学越差。有的学生因为生病等原因差不多半学期不能到校上课,等到再次上学时,不管学习跟得上跟不上,还是要升入高一年级学习,结果学习跟不上,越学越差。还有的班级由于教师或者其他诸多原因,班里的差生较多。但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了升留级制度,这些学生也只能不断地“被升级”。由于基础比较差,他们学又学不进去,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越来越差。

二 后进生形成原因剖析

从上面九种类型的后进生中我们可以看出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有家庭社会方面的、有学校、师资方面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还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孩子的家庭监护人普遍忙于生计,对孩子功课的辅导基本上无暇顾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除了在学校请教老师、同学外,无法解决。有的家长甚至连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就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成为留守儿童。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溺爱孩子,要么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做到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相当不易。孩子的学习无人督促、无人辅导。在农村地区相应的关心留守儿童的社区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对留守儿童关注和关心的只有学校,但仅靠学校一家是孤掌难鸣。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难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赶不上。

2、农村学校合并建立起了寄宿制学校,表面上看好像是解决了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成长无人照看、辅导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许多孩子功课无人辅导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孩子离开自己的家庭,一星期只能和亲人见一面,亲情更加缺失,内心也更感孤独。但与此相适应的心理健康辅导机制由于学校人员紧缺没有建立起来。非但心理辅导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部分学校由于师资人员紧张,寄宿制学校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没有建立起来,比如说,在学校给寄宿生营造一种家一样的温馨感,亲人一般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家、想亲人,对学习的关注自然而然就少了。而学校合并产生的大班额问题,也让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3、长期以来,在教师业务培训之中,我们因为“新课改”,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更多的是在传授如何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是除此之外,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地教学生的理论和方法讲得比较少,或者说不够。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书写障碍等等,老师缺少足够和有效的辅导方法,一遇上这类孩子,我们的老师总会把他们归类到“智残”学生中去,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4、由于“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我们的学校在更多的时候将精力集中到了提高教学成绩的方面,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如何做人、如何抵御不良的诱惑等教育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忽视。对省情教育、县情教育、乡情教育本应该下大力做得事情,着力不够。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孩子的读书是为读书而读书,学习没有目标,一旦遇到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往往就没有免疫力和抵御能力。

5、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打破了原先的那种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已经开始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自我学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等都已经入学校的课堂。但是本人觉得新课程改革本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已经设置了综合实践课程,许多文化课中也有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但这些课程的设置要么是书本知识的继续,要么就是由于相关的教育硬件设施条件投入不够而无法开展。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下一步就是要向多让学生亲身实践、动手实践的方向努力,如此才能进一步增强课程对所有学生的适应性,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6、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义务教育工作强调更多的是教育普及的问题,为了让更多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取消了升留级制度,但升留级的取消,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成绩跟不上,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越来越困难的现象。

7、由于一直以来学校注重抓教学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以教学成绩为主,造成了部分教师对一些反应慢、学习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教育方法简单、态度比较冷漠,甚至粗暴。让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学习上本身困难,加上教师的严厉、冷漠,学生更加厌学,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三 辅导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了解了后进生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后进生的文化水平,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同时要从一些制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日常教学中尽量减少后进生的产生,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学校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招聘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辅导能力的专业人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定要满足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如:不能出现让一两名心理健康教师为全校近千名学生服务的情况。同时,要在学校中营造像家庭一样的温暖的文化氛围:如,要教育住校学生要互相帮助,设立校医室解决住校生日常的保健问题,班主任经常走进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定期举办一些寄宿生的文化活动,如不同宿舍之间的联谊活动、美化宿舍等等,学校食堂要在一些节日的时候改善伙食,生活老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学生,切实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严肃冷漠高高在上。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寄宿生,生活老师要多给予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尽快让他们能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帮助。在晚自习上,除了要下功夫辅导学生的功课外,还要定期对住校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生活教育为人处世的教育,要培养他们抵御社会上不良的诱惑。总之,要让寄宿生对学校有一种像家一般的归属感,如此孩子们才会对学习慢慢上心。

2、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改治理,大力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行为有偏差的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学好。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色情、暴力文化在社会上充斥着,一些社会无业闲散人员,也会影响在校学生的一些行为,因此必须配合公安、文化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整顿治理,为学校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平安的外部环境。同时校内积极创建良好校风和学风,在一个良好校风、学风的校园中,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也会逐渐养成好学的习惯。当然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凡事只争朝夕,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做出成效,做出成绩。

3、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要在加强教师如何指导帮助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方面的培训。要让教师具备基本的辅导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多动症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学习的困境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加强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法策略的培训,以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增强学校课程的的适应性。加强教师辅导学生方面相关策略和方法的培训,让教师对后进生的辅导更加科学、有效。

4、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加强学校体音美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要配齐配足体音美专业师资力量。艺术对于一个人心灵的陶冶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尤其是那些学习后进而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良好的艺术教育很有可能就是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阶梯。加大学生校内课外兴趣活动功能设施方面的投入。每个孩子的天赋各不相同,学校只有为孩子们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和土壤,他们的天分才能在这样土壤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学校才会成为孩子们发展成长的乐园。

5、采取多种形式对后进生进行基础知识补救教育。对我们老师而言,日常的一般性教学工作已经足够繁忙,尤其是一些班容量比较的班级,教师的工作更是繁忙。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①小组帮扶,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帮扶一两名后进生,并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②小步骤辅导,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教师点拨,学生自学为主;③全校合作性辅导,对后进生情况进行全面地摸底,然后制定各年级学科辅导计划,学校成立相应的教师辅导小组,如:语文辅导小组,数学辅导小组等等,分年级配备老师,由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每周定期、定时间、定地点轮流去辅导,发挥集体力量,实行个性化的教学;④校外辅导,现在不少地方都成立“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本乡镇的的教师,对外也是免费的,既然“乡村少年宫”可以为本地区的少年儿童提供文化艺术辅导活动,那么也可以针对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节假日开设相应的辅导班,对这些孩子进行辅导,当然前提是学生和家长是自愿的,而且这种辅导也是免费的,当然也需要家长在学生安全方面予以相应的配合。

6、教师要有教无类。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在当前考核教师工作业绩依然以教学成绩为主的条件下,对教师的个人利益有着不利的影响。但是教师一定要尽可能的排除自身利益的干扰,对后进生不放弃,不歧视。要在班级中给他们创造与其他学生同样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多给予鼓励,要多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班级服务,要让他们在班级中有强烈的归属感,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觉得不能拖班级的后腿、不想拖班级的后腿,激发他们内心渴望进步,追求进步的动力。

7、进一步对现有义务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尽量减少书本知识,多增加实践性的内容,以适应全体学生发展和培养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需要。要在小学中年级渗透简单劳动技能教育。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各年级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内容,课时总量不少于周课时的三分之一,真正让学生既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也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创造。让义务教育真正回归为所有公民和劳动者所必须接受的普通教育。

8、建立合理的升留级制度。以前基础教育中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以致于有的学生要在某一个年级留级三四年,最后有的学生连小学都不能毕业,这样的升留级制度有其不合理之处。但矫枉不能过正,学生发展的差异性需要我们建立既有利于学生成长又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升留级制度:小学留级最多不超过三次,初中留级最多不超过两次;而且同一年级不能连续留级两次。这样既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也能让那些学习跟不上班里大多数学生的孩子有了可以从头再来,再进行一次尝试的机会,使他们不会因为起步比别人慢了一两步,就永远只能在别人后面徘徊,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9、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产生了许多的留守儿童。此外,由于农村生活环境(尤其是边远农村)相对于城市生活条件较差,由此造成的单亲子女、离异家庭子女较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离异家庭子女仅靠学校、教师一方的力量是难以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因此,建立社区性的常设性的农村留守、单亲子女帮扶教育服务机构已经是势在必行,当然这就需要政府在这方面进行相应的财政投入。但唯有如此,才能较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单亲离异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即使农村地区的家长再忙,他们的文化水平再怎么不高,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和学生家长的交流。相反我们应该加强和他们的交流,当前在很多农村学校“校讯通”已经开始使用,很多学校利用“校讯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我认为这还不够,我们要充分利用“校讯通”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指导学生家长教育学生、培训学生家长。我们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的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议,以供家长参考。本人觉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坚持做,就一定会有成效显现出来。

以上是本人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进生情况的分析,对如何转化后进生从心理健康、社会、学校和教师、教育制度、政府行为等方面做了一些设想和建议。本人认为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赶不上班级其他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从制度上找原因,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减少后进生的产生。相信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班级中的后进生也会越来越少,孩子们也会得到适合自身特点有个性的自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元存.用真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青海教育,2013年,(2).杨洪梅.方法得当,后进变先进[J].青海教育,2013年,(2).马相武.如何让学困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J].青海教育,2013年,(7/8).祁霞.改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对策[J].青海教育,2013年,(9/10).刘华.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的初步探讨[A].郭**.二〇一一西海教育新探[C].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黄金娥.对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思考[A].郭**.二〇一一西海教育新探[C].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聂成梅.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做法[A].郭**.二〇一一西海教育新探[C].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李玉莲.善待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A].郭**.二〇一一西海教育新探[C].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数量较多。为了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学困转化工作,改变现状。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原因

目前,现实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信息发展的现代化所带来不良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其主要表现有:

1、荣辱观念不明。有的学生受武打片影响,崇拜“哥们义气”,在同学中拉帮接派,搞小团体主义,一些能打善斗的同学成了同学心目中的“英雄”。

2、价值观错误。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以此产生上学无用论。

3、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使孩子痴迷,有的学生整天甚至不吃不喝泡在网吧里。

(二)学校原因 1.对学生的态度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他们很少对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有时还将知识强加给学困生,有的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不喜欢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2.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3.教学评价

根据多元理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是有差异的,而有差异的学习者其学习结果却要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教师没有给予全面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一些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这样,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成为学困生。

(三)家庭原因

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我们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他们家庭日常生活时组成成员情况的关注.我们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份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学困生的双亲在外地,少数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

2.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够, 带给自己孩子不良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的学困生父母,都有成天打牌赌钱的习惯,价值观不正确,或生活能力差,这样难以相信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成了负面的,怎能带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

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4.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欠佳.家长要么过分溺爱,捧他们为掌上明珠,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什么给什么,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甚至考好考坏都不管,时间久了学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

(四)自身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些方面却十分欠缺。

1.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习也是如此。分析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受家长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文化照样可以赚钱,从而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或者有的学生跟本不想写作业,也有的学困生经常为了玩或参与家长的一些活动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

3.学习方法

方法的正确、科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这在数学学科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做一些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计算题,但对一些需要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的应用题,就不能正确解答。

4.心理特征

学困生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是他们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对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努力,也有一些学困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外因对内因的作用和影响。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多方面对其进行帮助和教育。

(一)关爱学生

如上所说,学困生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要变学困生为优秀生,首要的问题是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困生的态度。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之本”,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尽管每一个学困生的成因不同,但是只要我们让其感受到老师仍然是非常爱他(她)的,那么,他(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学优生。如何爱学生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其次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鼓励,让学困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爱他(她)。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困生成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不想听课,是因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教师上课时的方法过于单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和欲。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事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小学已经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一些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学习失去信心是学困生成困的根本内因,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除了上述原因外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后及时进行复习,遇到做不出的习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或向老师请教;作为教师也要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另外,开些“小灶”,多花些时间在课外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

(五)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传授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性,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是一味地责备、加压,或迁就、溺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打消孩子心中焦虑、恐惧的情绪,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正常的心理。

(六)同学帮助

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

(七)校领导帮扶

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学校领导都分别帮扶两名以上的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辅导,给孩子们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优生。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使学困生赖以生活的大环境、小气候都对他们产生一股作用力,使他们处处充满希望,时时感到温暖和动力,每次摔倒了都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努力,科学地教育感化学困生,把学困生的转化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五篇: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的语文学困生有相对独特的成因:首先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其次是学困生的心理因素,他们往往有更加严重的自卑心理;第三是教师的原因,由于个别教师对他们偏差的看法,从一年级开始就给他们套上学困的帽子,长期下去,就真的变成学困生了。我们的转化应从心开始:

一、尊重、信任、爱护,唤醒积极心理

二、树立自信,调动学习热情

三、精心组织 培养兴趣。【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学困生 独特成因 转化策略

农村小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学习特征,共性中有一定的个性特征:知识面狭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字词巩固率不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很少;交流中有一定的语言障碍,课内外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学习伙伴少,比较孤独,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不少语文学困生的家庭辅导教育几乎为空白。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相对独特的成因

1、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通过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家庭居住环境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家长是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打工者,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素养,没有多大的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教育孩子,没有更加迫切地望子成龙的心愿,没有更多的财力来做孩子的教育投资。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听之任之。

2、心理因素。不少学困生的心理都有两面性,他们对语文比较有感情,想学好语文,但是又时不时埋怨自己笨,怎么学也学不好;他们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害怕作业又多又难,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他们的内心渴望表扬,渴望得到尊重,但又不敢发问,不敢回答,不敢交流。长期的两面心理使他们产生了这样一些心理障碍:自卑心理、惰性心理、畏难心理。通过走访、调查、座谈,发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除了学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再加上教师对他们缺少关注,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闭了自己的心灵,在课堂内外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

3、自身基础因素。不少学困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上进心,破罐破摔,1

性格古怪。与同学缺少交流,缺少帮助,缺少关注,难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学习的快乐,这样下来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障碍,学习自然受到影响。

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说来,教师爱好学生容易,爱后进生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给后进生应有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一)尊重 信任 爱护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要想教育好后进生,教师必须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后进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诱导,信任和鼓励他们进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语言去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们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你一旦了解了这颗心,蹲下身子与其真正进行沟通,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近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完成你交给的一切任务。我班王伟同学,平时非常贪玩,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完不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我没有对他当头一棒,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哪些是好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对的,不该做的。充分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对照自己现在的行为加以比较,让他评判是非。最后,他流泪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好好学习。从此之后,他作业完成得及时了,上课听讲认真了,而且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成绩直线上升。他对老师也特别亲热,下课后,会主动到我身边想和我聊天,见了老师,老远就说“老师好”。他已从心理上接纳了老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尊重和信任后进生,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让后进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就会使他们与老师、同学融洽无间,与集体和谐一致,就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树立自信心

当这些后进生愿意亲近老师时,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只有具备这一良好品质才能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才有望获得好的 2

学习效果。大多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主动性差,课堂纪律自制力差。而这些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并不低。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够好,是由于他们缺乏毅力坚持学习。加上教师一贯以来对他们的轻易否定和责怪,使他们一天比一天自暴自弃。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坚持正面教育。

1、热切地期待

教师要具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对学生有很好的期待,经常在言语中表现出对他们的热爱,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

学校组织的“庆五一”会演中,我们班排练了一个舞蹈,周颖也参加了,她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但成绩较差,在舞蹈训练时,我不放过任何一个闪光点,戴着“放大镜”寻找她的优点,不时的说“你跳的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一段时间下来不仅舞跳得不错,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事实证明,教师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眼神,往往会使学困生获得最初的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2、表扬性鼓励

学困生在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树立自信心。我想,如果能随时捕捉和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并及时通过评价,使他们的点滴进步得到肯定,使他们的成功成为有形之物,那么他们就不会丧失希望。所以我除了经常要求学生互相之间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外,自己也戴上“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一旦发现谁有了进步,马上在班级大力表扬,并将他们较好的作业在班级展示。我还在语文成绩评定中设立“进步分”;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设立“进步奖”;四人小组讨论时设立“金点子奖”。一周学习情况小结时,评选“进步生”,而且还把封面上印有大红“奖”字的练习本当众奖励给他们,带领大家送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等等。

3、谅解性鼓励

大量事实证明,学困生的进步是个复杂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具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我对那些学困生进步过程中的失败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谅解,允许他们在前进中出现反复,并给予再进步的机会。

比如王伟,有时发言积极了,但课堂作业却又不能按时完成了;或是作业虽然完成了,但字却写得东倒西歪七高八低的,看着挺别扭的;要么,完成家庭作业方面刚刚坚持了几天又坚持不住了„„往往是改正了一个缺点,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毛病。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对他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还为他创造条件,提供表现机会。让其体验成功,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帮助困难生的工作,不能毕其功于一般,应该有信心和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行。

(三)精心组织 培养兴趣

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能引起他们巨大的内驱力。一个人只要体验几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意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创设“成功”机遇,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动力。它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也就越好。

(1)诱导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了让学困生自信、快乐地成长,在教学形式上,我注重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乐中学,在乐中进步。在教学方法上,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根据学生理解教材程度不同,学习新课时,我尽量设计出不同的自学提纲,让全体学生都能带着(不同)问题自学课文,人人动脑、动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出示了不同星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自行选择一条或几条学习:

* 把课文读正确,并划出写“山水”特点的重点词,读读想想它们的意思,理解句子;

** 利用划出的重点词,把自己学懂的知识讲给学习小组中的同学听,然后有感情地读读该自然段;

*** 比较课文第2、3自然段写法上的相同之处,交流背诵这篇课文的方法。

问题由浅入深,在阅读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困难生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容易,使他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创设情境 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动机、兴趣和情感激发起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促其产生“入境始于亲”的感受,启迪思维,增强教学效果。

(1)创设美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借助图像、实物、语言、来再现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广泛的联想,培养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教《七月的天山》一课时,增加了配乐朗读,采用了由一个学生读,其他人闭目想象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情境之中,领略七月骑马上天山独特的美,并让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创设问题情境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困生在课堂上通常那种松弛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泼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如此,还要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优秀生、教师和教材上的见解,改变学困生总是跟着别人或教材转,不敢约雷池一步的局面,使他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如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什么呼声?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4)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使学困生不仅比较容易地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还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3)创设竞赛情境

无数经验证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就是“竞争”。

为了使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首先引导他们科学地对待成绩,使学生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和自己的过去比,看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学会自我竞赛。同时,还采用了降低知识台阶高度的做法,使其看得见、摸得着、攀得上,让高、5

中、低三个档次的学生进行公平竞争,使中等生和学困生同样分享胜利的喜悦。

记忆力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背诵同一课文内容后立即挑选几句或几段进行默写,然后互相检查、批改、评分。不比谁多谁少,主要看有没有背对或写对。由于目标明确,时间具体,连最差的同学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不甘落后。

速读比赛。就是看谁在限定的时间内读的内容多。如限定两分钟时间翻开指定的课文速读,时间一到合上课本,在本子上写出所读文章的大意。对学习困难生的要求是,写出来的句子意思基本正确,错别字少,标点基本会用就算优秀。他们参加这样的竞赛,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书写竞赛。就是在限定的三、五分钟内,看谁书写的字正确,并且要求字迹工整。有时是限定任务量,看谁用的时间少。

智力竞赛。有时在课堂上也用比较长的时间搞智力抢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增强了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善于找出“学困生”的成因,积极探索“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帮助其尽快摘掉“学困生”的帽子,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实现健康发展。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

下载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普通高中数学“特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后进生转化

    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前言】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这些后进生的教育一直困扰这教学实体及教育者,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

    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洛南县白洛中学 张春玲 本文摘要: 本文是笔者与一名后进生结对进行转化工作的总结。本文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阐述后进生的成因:畏难、忌动、怕独、陋......

    浅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浅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吉杰 (心里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摘要: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实施素质......

    浅谈农村数学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

    浅谈农村数学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 临海市白水洋中学 董赵伟 初中学习后进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各个初中教学年级中。这些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自身、学校、家庭及社会因素,如何帮......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

    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专题二十 品德养成辅导与问题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转化/学习评价作业要求:题目: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要求提示:选取一类或一个你熟悉的问题学生,分析成因,提......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难点,无法对数学......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法》要求,适龄少年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