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6:0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

第一篇: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

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

一、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保护合法权益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第四十七条第一款将原《行政诉讼法》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保护合法权益的范围从“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扩大为“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按文义解释习惯并参照《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这里的“等”应作等外解释,即除了所列举的人身权、财产权以外,还包括除政治权利以外的其他社会性权益和经济性权益。例如,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劳动权及休息权、继承权、物质帮助权、政府信息知情权、商号及企业名称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当这些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申请行政机关予以保护。

二、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条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保护其合法权益,必须符合4个条件。

1.申请的事项必须属于该机关的法定职责和管辖

这是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前提条件。如果申请之事项不属于该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则不需要履行法定职责。相反,如果行政机关对不属于其法定职责的事项勉强为之,则构成行政越权。

2.申请保护的必须是其合法权益

这是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应对当事人权益予以保护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事人只能就其合法权益申请保护,非法利益不受保护。

3.申请保护的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不法行为侵害,且侵害客观存在

行政机关限于人力、物力,必须将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放在首位,不可能对当事人的所有申请都有求必应,而应根据申请人遭受不法行为的侵害程度及所处情形决定是否给予保护以及采取何种保护措施。

4.申请必须符合法定形式要件

例如,递交书面申请,提供必要证据材料等。法律、法规对提出申请的期限有规定的,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

三、关于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模式及具体表现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模式有3种,即拒绝履行、不予答复和不当履行。

1.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是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作出积极的、明示的、拒绝性应答。拒绝履行一般发生在行政机关接到申请之后、决定受理之前,也有对业已受理的事项决定终止受理的情况。

拒绝履行有3种表现形式:拒不接受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当场告知申请人申请事项不归本行政机关管辖,将属于法定职责范围内的申请事项转由其他机关处理。

2.不予答复

不予答复是一种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不作为的行为模式。在形式上,行政机关未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作出任何有意思表示的回应;在实质上,行政机关没有作出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不予答复有4种表现形式。

(1)不答复

即在法定期限内对申请人的申请置之不理,既不答复是否受理,也不答复办理结果。

(2)拖延答复

即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答复期限的情况下,经申请人多次催促仍不答复。

(3)不完全答复

即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事项,部分答复部分不答复。

(4)敷衍答复

即对申请人的申请事项以各种借口敷衍应付、不作实质性回应和答复。

3.不当履行

不当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不依照法定依据、程序、步骤、要求、期限等履行其法定职责。

不当履行有5种表现形式。

(1)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

即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履职期限内不履行其法定职责且无正当理由。

(2)拖延履行

即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履职期限的情况下,经申请人多次申请、催促,行政机关故意拖延办理,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不立即办理。

(3)不完全履行

即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事项部分作出了处理,对同属其法定职责的其他部分未作出处理,申请人的诉求未得到全部实现。

(4)履行不到位

即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事项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保护措施的种类、力度、范围等明显弱于不法侵害行为,申请人要求保护的合法权益仍未得到全面和实质保护。

(5)以程序履行代替实体履行

即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作实质性正面回应,而是以“正在研究”“正在请示上级”等答复申请人,申请人申请保护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四、关于行政机关履职期限

1.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法定职责的期限为“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两个月内”不履行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六条、《广告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3.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当申请人在人身财产正在遭受侵害或者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程序正义是现代法治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行政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申请事项适用并遵守不同的程序规定。因此,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履行只是要求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必须要有不断跟进的、实质性的履职动作(如决定立案、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审理审批、告知听证等),而不是苛求行政机关必须在两个月内作出处理结果。

五、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期限

1.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鉴于《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均未对此类案件的起诉期限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9号)第四条规定此类案件的起诉期限为“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2.随时起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限不受“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的限制,当事人可以随时起诉。

由于行政机关在不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往往不会告知申请人诉权和起诉期限,这就存在是否适用《执行解释》第四十一条“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规定的问题。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认为,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9号)第四条已对此类案件的起诉期限作出“六个月内”的规定,完全能够保护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权利,故不宜再参照适用“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的规定。即使申请人未能在“六个月内”提起诉讼,仍可随时向行政机关再次提出申请,重新启动行政程序;如行政机关不履行的,相对人仍可依法提起诉讼。

六、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思考

1.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

在执法实践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常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申请,如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申诉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此类申请时,要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

(1)依法审查

审查申请人的申请,在法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对符合条件决定受理的,告知申请人。对不符合受理条件不予受理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2)及时处理

在法定期限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申请人。

(3)甄别申请人的诉求事项

在一些申请中,申请人既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追究、惩处加害人的违法行为(如依法查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等),也要求加害人对其遭受的损失给予赔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仔细加以甄别,根据不同的诉求事项分别适用不同的程序规定全面履行职责,既不遗漏申请事项,也不能仅仅以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来替代对申请人权利益的保护。

2.拖延答复等行为同样构成违法

《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司法实务中对行政机关实质上已经履职但程序上不答复、拖延答复的情况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认为行政机关在程序上的不答复、拖延答复只是程序上的瑕疵而不必须导致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成立。

但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会被人民法院确认违法。

3.严格遵守办案期限的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都对办案机关适用一般程序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一般期限、延长期限、特别延长期限以及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情形作出了规定。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执行这些规定时,应当做到4个要求。

(1)严格执行一般期限规定,尽量在首个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

(2)对案情复杂不能在“首个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按程序审批后延长30日,并将延长的理由和期限告知申请人。

(3)对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30日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经有关会议集体研究或者经上一级机关批准后再次延期。延长的期限应当控制在30日以内,并将再次延期的理由和期限告知申请人。

(4)严格杜绝“只延期不办理”情况发生。办案机关在批准延长的办案期限内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有证据证明的调查取证和其他案件办理工作。如果办案机关在延长的期限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履职行为,将在可能发生的诉讼中承担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败诉风险。□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管局 李卫群

第二篇: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摘要]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借助文化进行管理,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努力营造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企业 文化 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企业的软实力。时下,很多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然而,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雷声大,雨点小,成为“花瓶”和摆设,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形成具有一种鲜活的精神氛围。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就会无源、无本、无根。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的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我们党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后,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觉企业的潜能。她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其新的思想内涵,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调动和组织员工最有效的手段,是员工归属企业的界限和标准,是企业产生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传统的、我们习惯性的管理多为以“事”为中心,设计企业管理制度以“约束”为出发点,以“管制”为手段,以追求“一致性”为目的,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动精神。实践证明,在这种只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是管理对象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管理者只注重职工对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和服从性,不会倡导职工个人的积极能动性,也不会鼓励职工去承担风险。这样,优秀人才的才能和专业技能发挥受到限制,失去了创新发明的激情与动力,往往会感到压抑和排挤。基层管理者、科研人员工作循规蹈矩,每天只会完成职责规定的工作,而不会去关心会发生哪些问题和如何解决,更不会有所创新、创造。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失去活力,陷入一种死气沉沉的管 2 理状态中,发展停滞,甚至走向消亡。

二、文化软件要靠管理硬件作支撑和保障。

一些企业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到管理范畴,往往回避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唱着先进文化的高调,却没有扣准制度规则,没有与战略管理、经营管理、施工管理、工序管理等重要环节相连接。这种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现象,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了实际意义。

先进的管理理念就是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围绕发挥人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因素,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具体的讲就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中,重视人的要求、承认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价值。始终把人作为宝贵财富放在首要位置予以优先考虑,把人看作可以开发、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最有用的资源。一是以战略的眼光,正确处理“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的关系,防止人浮于事。二是运用优胜劣汰机制来进行人员配置。让职工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发挥智慧、能力和工作热情,做到“学有所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实行单位与职工双向选择。一个人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就感;一个单位如果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在他最恰当的岗位,就能发挥出他的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效果。四是对于专门人才,要为他们开辟空间、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人尽其才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以人为本”管理最大的风险是信任危机,企业作为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是企业要依法与职工建立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权益。二是要做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建立科学实用、标准规范、上下认同的管理制度,并做到公开透明,让职工明辨是非。三是要注重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废除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不尊重个人权利的规章制度。四是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岗位劳动特点、个人贡献的大小实行不同的薪酬标准,充分体现效绩差别,激励职工争先创优。五是逐步把绩效考核管理延伸到沟通管理,最大程度的解放人的创造性和企业的生产力。

三、加大员工培训,为企业文化建设夯实基础。企业根据发展战略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职工提高素质和能力实施培养和训练,不仅是对职工的知识、技巧、行为或态度的一个再造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一是引导职工树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观念,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收入靠岗位、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素质、素质靠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职工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在进行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时,应将企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对知识、技能、行为、态度的要求与相关岗位职工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找出差距,以决定谁应该接受培训以及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培训要达到什么目标等。三是 4 在确定培训范围、内容和目标时,要与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职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在培训与开发的实施阶段,要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采用职工乐于接受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让职工熟知培训目标和考核标准,帮助职工找准差距、制定学习计划,并关注职工学习的全过程。四是在严格考核培训成绩、评估培训效果的同时,体现开发与发展的思想,注重职工训后的岗位安排,给知识和技能获得提高的职工择优安排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益。五是在普遍提高职工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建立高级人才选拔培养机制,让有潜力、有志向的职工成为优秀人才、岗位专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四、营造氛围,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职工通过愉快的工作,从中感受到价值,由此凝聚力量,提高效率和效益。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成为职工的阳光、空气、水分。否则,职工不会真心对待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使职工安全体面的工作,健康舒适的生活。逐步由“关心日常生活”转变到“促进全面发展”,从“关心冷暖”转变到“关怀身心健康”,从“追求一致性”转变到“尊重个性差异”等。不仅要为职工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且要营造团结友爱、和睦共进的团队气氛,禁止恃强欺弱、杜绝冷漠无情。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交流沟通,当职工感到精神紧张或焦虑时,及时进行 5 心理疏导,帮助职工放松情绪;当职工工作压力过大时,注意科学合理安排工作量,给予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帮助他完成工作;在工作之余组织开展为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尽可能为他们创造社交、联谊的机会,满足人的社交心理需求,培养团队精神和荣誉感;对于厌倦了工装的职工,允许他们在非特殊场所之外可穿休闲服装,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谐良好的企业氛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紧扣实际。

企业文化是“知”与“行”的统一体,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而且要切切实实的予以践行。恰恰是在“行”这个层面上,一些企业仅停滞在贴标语、办报刊、出画册、建网站、发手册、办展板、稿演讲等表面形式上。外观宣传华丽时尚、热烈响亮,但不注重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出现了只重视表层外观而忽视实质内涵的现象,这种缺乏根基的企业文化故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企业文化要准确把握企业的特点。我们基层单位管理施工项目多,项目专业性强,承包商技术、操作水平差异大。同时管理现场安全、质量、进度交叉点多,在工作中既要有缜密的脑力劳动又要有完成不定时工作制的体力劳动。在生活上,职工远离家人和基地,长年在外频繁流动、夏顶烈日、冬冒严寒、生活单调。因此,他们最需要理解、尊重、关爱。同时,企业文化要有简捷实用和可操作性,要让职工群众好记、好用,体 6 现自身特点。企业文化定位应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为保障,以效益最佳化为目标的企业管理理念。它贯穿始终的是:让职工都了解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富含人情味和个性魅力,为职工所认知和熟悉,通过文化感染传播,让职工感受到幸福、进步、自豪与发展的空间。最终把实现企业目标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将遵守规章制度变成职工的个人准则,把文化力变成推动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结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从实际出发,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是企业文化种子落地生根的关键。因此,只要抓住关键,持之以恒去挖掘,扎扎实实去开发,创造条件去精选,循序渐进去加工,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实现其宏伟发展目标。

第三篇:浅谈个人对融合的理解与思考

我对融合的理解与思考

当你外出时,当你玩耍时,当你逛街时,当你独自散步时„„你可曾用心留意过身边的语文,只要你用心观察,善于思考,爱问个为什么,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 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他觉得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切入点,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语文。在教学时,让学生回归生活,把语文教学至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是学生从抽象虚拟的书本中抽身出来,真实感受、体验生活的真实性。同时,生活又是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如何将生活和语文两种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将语文课堂贴近生活。

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只要我们利用语言、情景等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生活中相关场景的回忆,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但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或者学生常不接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运用形象地、生动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1、利用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但学生很少去过、接触过。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图片,让学生浏览西沙群岛的美景,使他们能形象直观地感知西沙群岛的景象,并让其反复诵读,加深印象。

2、表演,再现生活,比简单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比如《狐假虎威》这篇文章内容简单,我们教学时,通过表演狐狸和老虎来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即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半信半疑。只要让学生通过动作神态等表演,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自然能分辨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3、布置生活场景,在其中交流学习。比如让学生围在一起,犹如平时随意的聊天交流中探究解决问题。在这样充满轻松、情趣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试问效果是否更佳?

4、角色扮演。比如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很多时候让他们扮演各种角色—— “推销员”、“小记者”、“主持人”、“辩手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跃跃欲试。比如在“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其的色、香、味、形等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这样的方式既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又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技能。

5、课堂的延伸——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就凡卡写的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信顺利寄出去,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生活,还让学生们学得有成就感。

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二、将生活融入语文。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的文化、活动、新闻、好人好事等;师生间,同学间会发生很多很多有趣的、伤心的、难忘的事,我们教师教学“口语交际”、“习作”都可以引导学生加以运用,学生也易于接受。

2、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除了学校,孩子更多的生活圈子是在家庭里。因此,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举足轻重。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就也就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我们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开早餐店的,在教学写广告词时,可让他宣传自己家的店,推销自己的早点;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围绕水果的好处写一写有关水果好处的广告词;有的学生家长是卖菜的,则可让他写关于蔬菜好处的„„这样一来,因为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撞击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回去必定会和家长交流,运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会主动搜集有关的知识,也会增加了孩子和父母交流的话题,促进了亲情。

3、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新课程指出,我们可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打通课堂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平时可让学生通过读书看报,关注事态发展,多角度,了解社会百态。比如 “北京奥运”“ 神舟飞天”、“汶川大地震”等有关文章也相继编入课程,如果学生平时多留意、多关注的话,学起相关的文章,理解内容时就像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这样还可以积累新素材、新话题,更是学生习作的指导的源泉。比如,我在2008年那年,我在指导学生“那一幕”等话题作文时,我就相机引导学生运用那年的新题材:地震、奥运、冰雪灾害„„中感人故事素材。学生写出的文章题材既新颖,内容又生动。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宽广的舞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就是一个大学堂,从中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让生活成为知识的源泉,让生活成为学习的教材。将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广大的社会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将两者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第四篇:关于对“我们的价值观”的理解与思考

附件3:

关于对“我们的价值观”的理解与思考

一、对价值观含义的认识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已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综合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和行为意向等,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德定性。

价值观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内核和灵魂,代表着该社会对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规范性判断。从微观角度看,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

二、对“我们的价值观”的认识

讨论价值观,首先要解决是“谁”的价值观的问题。从目前价值观讨论的情况看,有提一个行业系统的价值观,如全国政法系统、文联系统的价值观等;有提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有提一个地方的价值观,如某市的价值观等;还有提社会的价值观,如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从我省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认为,提“浙江人的价值观”或“当代浙江人的价值观”比较好。理由如下:一是强化“浙江人”的群体意识,讨论当代浙江人这一群体的共同

价值观。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的行为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现在非常需要形成共同的价值尺度。二是不提“浙江”的价值观,因为提一个地方的价值观,既要考虑与全国的统一问题,又可能会有人提出一些带有政治理念的价值观,如民主、平等等问题。提“浙江人”的价值观,只涉及浙江人做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等问题,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三是这种表达有利于缩小需要表达的内容与范围,只提与浙江人的价值观有关的内容,有利于价值观表达的简洁性。

同时,建议只提价值观或共同价值观,而不提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给全国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留下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今后价值观讨论的深化留下空间。

浙江人的价值观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导向性,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二是共识性,体现浙江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三是时代性,充分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浙江人民新的价值追求;四是稳定性,价值观的表达一旦确立,应当相对稳定;五是简明性,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

三、科学提炼价值观的几个原则

在对“浙江人的价值观”进行科学提炼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使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一,提炼“浙江人的价值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

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炼“浙江人的价值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第二,提炼“浙江人的价值观”要充分体现浙江的发展要求与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产生了令人称羡的“浙江现象”。提炼“浙江人的价值观”,应同我省发展实际相结合,体现浙江特色和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易于为浙江人民所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循践行。第三,提炼“浙江人的价值观”要充分体现继承与创新的原则,立足于浙江人存续的文化基因,充分尊重并彰显浙江深厚文脉所孕育的精神特质,充分反映浙江的文化传承,尤其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浙江精神,并在全面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凝炼。

四、外省市精神与价值观的表达参考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上海精神:公正、包容、贵任、诚信

天津精神: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重庆精神:登高涉远、负重向前

江苏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山东精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

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嬴

广西精神: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新疆精神: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深圳精神: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成都精神: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南京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武汉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 广州精神:务实进取、包容创新、奉献参与、热爱生活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合肥精神:开明开放、求是创新

郑州精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南昌精神:大气开放、诚信图强

长春精神:宽容大气、自强不息

太原精神:兼容和谐、诚信卓越

廊坊精神:大气、锐气、和气

大连精神:创造、创业、创世

抚顺精神: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青岛精神: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苏州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江阴精神: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

宜兴精神:崇文厚德、和谐奋发

惠州精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

佛山精神:敢为人先、崇文务实、通济和谐

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审计行业核心价值观: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

电力行业核心价值观:诚信、负责、合作、创新

第五篇:我对版画的理解与思考

我对版画的理解与思考

版画,一直是自己大学里想主修的一个课程,但由于许多原因我没有选它,带着遗憾走完了大学的生活!但是比较庆幸的是我们“义乌人”用独特的视角让我从新审视了一回版画。

版画,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可以说也比较的累,但自己还是带着对版画的喜爱让我的学生也“坚持”着,因为这些年我们义乌的美术比赛都有这个项目!纵观这两年自己带的这些学生,开始都是嫌累,嫌脏,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搞脏,只能呼叫父母帮助!不过这些学生到活动结束了都会回来问,我们还刻不刻版画了,我还想来,为此,我很是无奈,但又高兴。我想,我校的未来特色似乎已经有了攻克的方向,心想,特色不在于它特不特别,而是你选择用什么样的角色和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它!从故土乡情一路走来,再用特别的方式理解义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今天我们选择用版画突破,不知明天是否依然!

我们今天是选择用版画来读懂义乌,还是用义乌来诠释版画,我想这是我们今后或许会经常遇见的瓶颈。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义乌人是最擅长敢为天下先的,那么义乌的美术是否也承载着这段历史和使命呢?我想,美术是用来创新的一个通道,而创新更多承载着美术的使命。

今天我们选择了版画,明天版画是否因你而精彩。版画是有生命的,版画的生命是需要你用心去读懂它。版画艺术失去自己的个性必然失去未来,但我们更需要传统,珍留精粹,严守传统制作程序的范式,进行深度挖掘;维系传统,强调对版画个性的全面继承,把师承、审美心理、材料、媒介、制作方法,做为遵守前提吃透,透彻把握之后走出传统,视创新为演进中的变化,以个人风格的强化突破传统,完成对传统的延伸发展。对传统版画艺术的挖掘,要从传统中寻找个人创作形式的可行性条件,甚至以新的角度采取对立反串手法,表达追寻个人的自由创作意识,重视传统,但要突破传统程式的束缚。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的汲取灵感,从古今中外艺术中汲取营养,根据个人艺术风格的趋向,做锲而不舍的探索、追求。我想,能持之足矣!兴哉!

义乌苏溪镇中

楼军

下载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理解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思考

    说起抗日战争大家都不会陌生,无论是历史书还是家中长辈口中,但是如何理解理解抗日战争却是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带盖是“南京大屠杀”,因为它,有的人......

    专题十七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

    专题十七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

    第四十七期(抗震救灾4)

    第四十七期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团委主办二OO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热血真情献爱心众志成城抗震灾 ------我们在行动(四)这些天来,广大团员青年密切关注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纷纷组织开展“......

    第四十七期党课总结

    中国政法大学分党校第4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学习总结 商学院2010级 工商管理2班贾文杰 这个学期,我有幸得到院党支部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支持,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参加了中国政......

    对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的理解与思考

    对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的理解与思考 一所学校,在今天如何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当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生源状况优良、教师队伍素质良好的时候,学校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教师的......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思考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思考 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 富毅龙 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近年来,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基础......

    对凑十法的理解与思考(五篇范文)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对“凑十法”教学的一点思考 浙江省义乌市保联小学 王灵娟 上到一年级的“20以内进位加法”时,原以为孩子们能愉快应用“凑十法......

    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理解与思考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刘家义审计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重要观点,《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