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凑十法的理解与思考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对“凑十法”教学的一点思考
浙江省义乌市保联小学 王灵娟
上到一年级的“20以内进位加法”时,原以为孩子们能愉快应用“凑十法”,没想到却吃了回“闭门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我实在困惑不已。在接触过的人教版、浙教版和北师大版中,无不将“凑十法”作为一种既优且有实效的计算方法加以“发扬光大”,这些足以见得凑十法的强大生命力及其优势所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开始孩子们并不欢迎它。上了“9+几”这节课后很多孩子都不喜欢用凑十法解决问题,甚至有些排斥。我对孩子“自己的算法”作了一些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孩子在入学前就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一、扳手指头 大约有65%----75% 的孩子使用这一方法。
二、熟能生巧 大约10%的孩子已经达到看到加法算式,马上报出和的程度。
三、用“凑十法”计算
四、用其他方法,如珠心算等。以学生思维凭借的依据看,可以分为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而学生自己的“算法”显然不是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有必要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从实践者的角度去借鉴吸取别人的优秀见解,获得更优的思维品质。
正因为孩子过早的接触过了进位加法,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计算方法,不论新的方法如何简便占有优势,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接受。针对存在的问题再作进一步分析:首先是扳手指头的孩子计算“9+4”时,一般先拿出4个手指(比较小的数),另外再从9(比较大的数)开始往后数4个数:10、11、12、13,最后得到结果13。从这中可以看出,扳手指头的本质并不是计算,而是数的过程。其次,少数利用珠心算口诀计算的孩子,由于先入为主,对“凑十法”的反感心理最强。最后,对那些能熟练计算的孩子来说,虽能计算,但不知所以然。皮亚杰和加里培林在“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理论”中曾指出:儿童的智力技能形成要经历五个阶段。其中的第二阶段即“物质或物质化的动作阶段”,这正是孩子用“扳手指头”获取结果的一种表现。如果在这一阶段获得满足而止步不前,则学生的智力技能并未真正形成。按皮亚杰和加里培林的阶段性理论,学生还需要经历“内化”和“具体运用”的阶段,才能形成智力技能。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和应用“凑十法”,正是在“物质或物质化的动作阶段”的基础上,转变并提升为抽象认知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学习并运用凑十法对提高孩子的思维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凑十法的教学,符合学生认知体系和认知规律。凑十法在计算“9+4”时,先把4分成1和3,然后9和1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一步计算的内容用两步来完成。而现行的一年级教材的编排正是为学习凑十法作了铺垫。比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前,教学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其中专门安排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教学内容。在二次教学中我更加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10以内数的分成,让孩子们用拍手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并模拟出这样的一个情境,小明妈妈要请10位小朋友到家做客。但只有6把椅子,7个盘子,8个杯子,9个勺。数量不够,每件事物还差多少呢?请你帮帮小明。从解决过程产生“凑十“的需求,自然引出:见6想4,见7想3,见8想2,见9想1。并且把10的分成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1凑9,2凑8,3凑7来4凑6,5、5相凑正满10,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真方便!又比如“11——20各数的认识”中专门安排了“10加几”和“不进位加法”的内容,课堂上曾随即出示10+4,10+5,9+5,6+5等题,让学生任选一题解决,大部分学生选10+4或10+5,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用10算比较简便,在这两个基础上,再学习9+5,学生理所当然知道要先凑十才会比较方便,这些都是为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作准备。“20以内进位加法”则采用“9加几”、“8加几”„„的顺序编排,让学生能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和应用“凑十法”,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凑十法的教学,有利于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过程简洁等特点,它还有“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策略,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数感。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即数学的知识中包含着方法,方法能产生知识。这在以后的“小数”、“分数”以及“解决问题”的知识教学中更加突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案例:9加2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做到有条有理,用思维指挥操作。
再次,优化算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就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一种态度,一个过程,它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学生自己的算法”虽然是学习主体在具体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体验、感悟中获得的经验,却是“基于动作的思维”,而凑十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再上“9+几”的时候,我把20以内9加几的所有算式(9+1、9+2、9+3、9+4、9+5„„)排列好让孩子观察并思考:你发现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得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比较快的方法计算出得数?通过比较、体验和感受,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和应用凑十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应用一种具体的算法,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能区分“数”和“算”的不同意义,让学生真正经历“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这一认知的发展过程。我们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不是泛化,更不是只强调多样化,不顾算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学习行为,也正是引导孩子取长补短的过程,只有不断优化方法,借鉴先进的做法,才能充分体现集体学习的优势,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最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凑十法的教学过程,可以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如“分解与组合”的思想、“转化与变换”的思想、“凑整”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方法。而凑十法正是在“分解与组合”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种具体方法。通过“凑十法“的应用,可以将无序的算式变有序,培养孩子有序思考的习惯。如通过“9+几”、“8+几”等内容的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后发现“9+几”算式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整理、分析过程中,孩子不仅运用凑十法解决问题,更是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们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不能马上理解、运用凑十法应当是个别现象,并且也是个体暂时的短期的行为,只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认识,善于分析,完全可以把“学生自己的算法”提升为“含金量”更高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像“凑十法”这样有生命力的东西更应在孩子现实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思路:
一、结合具体情境教学
在第一次教学“凑十法”时,一定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的情境,如主题图可以呈现一个只能装10个杯子的盒子,里面装了9个,外面还有7个杯子。借助这种有意义的情境,在通过孩子的语言表述、演示操作,理解把外面的一个杯子装入盒子凑成10个的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突出算理教学的重要性
在“凑十法”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追求算法多样化,而要把引导学生理解“凑十”算理作为教学重点。运用摆小棒、拨珠子、圈一圈等多种方式、手段理解“凑十”的算理。
三、设计针对性练习
在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后,要安排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要突出“凑十法”的算法交流,强化学生的认知,巩固运算技能。如9+几,8+几等习题进行专项训练,让孩子在练中说,在说中提高认识。
不能说孩子在学习中遇上一点“挫折”,一些孩子不会“凑十法”我们就放弃这样的教学。否则,这些孩子今天不会“凑十法”,明天学不会“破十法”,到最终,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结绳计数”的阶段。数学是一门科学,只有让孩子真正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让孩子学有用的数学,才能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凑十法教学+教案
凑十法的初步认识
郫县实验学校 张万波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P96。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学生学习了10的分解组成,知道9、8、7和几凑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两个基础,将9加几(8加几,7加几等)利用凑十法转化成10加几,从而解决新问题。学生分析:
学生百分之六十已经会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方法不当,例如还有很多数手指头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打算利用交流分享让知道的孩子来讲述算理,通过演示、操作,叙述,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设计:
凑十法不仅是进位加法的重要计算方法,更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所以,凑十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从多样化中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并掌握凑的方法。本课时我打算启用大量素材(观察、操作)让学生感受凑整的优越性,形成深刻印象。
建立十的模型对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都有好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目前孩子们很缺乏的,所以我打算用大量的素材(观察、操作)进行训练,形成深刻印象。对于抽象思考任务,更多放在下一课时。
教材把9加几、8加几、7加几等分开来讲,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对掌握算法很有好处,各个击破,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太容易”会削弱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当他们发现凑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进位加问题,才会从内心欣然接受;只有从不同的分解当中才能归纳出凑十法关键:根据要凑十的对象从另一个数中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
本课时是对凑十法的整体感受。下一课时进行熟练化和抽象思考任务。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教学用具:
学具盒、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 10+1=()10+7=()10+3=()10+8=()
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类似于正负数的模型是温度计,小数的模型是价格标签)。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
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
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
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
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
2、小乌龟的苹果,9+5。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步骤同上,略简。
3、小兔子的萝卜,8+5。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感受凑十的关键:根据凑十对象的不同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
步骤同上,追加一个问题:这个10是怎么凑出来的?
4、小孔雀的草莓,7+5。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感受凑十的关键。步骤同上。
5、教师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数数和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课件揭示课题)
四、小羊图。凑十法的学习。
1、说图意。师: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2、提问。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列式。
要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用什么方法(加法还是减法)进行计算?几加几?(板书:9+7=)
4、计算。
(1)怎么计算?先用学具摆一摆。
请在盒子里摆9个学具代表左边的9只小羊,盒子外面摆7个学具代表右边的7只小羊。
一共有多少只小羊,怎么算的?自己小声说一说。(2)汇报,完成凑十过程图。
学生可能汇报:从7里面拿一个进去凑成10,10加6等于16。(教师板书过程)教师引导提问:为什么拿1不拿2?(因为9加1等于10,所以只需要拿一个)。谁再来说说?教师根据过程图引导叙述:因为9加1等于10,所以把7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等于16。(3)教师小结语:
四、糖果图。巩固凑十法。步骤同上 教师小结
五、蚂蚁图。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3、教师小结:
六、全课小结
第三篇: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
1、9】 二八二八手拉手【
2、8】 三七三七真亲密【
3、7】 四**六一起走【
4、6】 五五五五一双手【
5、5】
第四篇: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例如9+5,将5分成1和4,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所以9+5,就分解计算9+1=
10、然后10+4=14,所以,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
1、9】 二八二八手拉手【
2、8】 三七三七真亲密【
3、7】 四**六一起走【
4、6】 五五五五一双手【
5、5】
第五篇:加法凑十法口诀
一、“加法凑”十法口诀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一凑九 二凑八 三凑七来四凑六 五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
1、9】 二八二八手拉手【
2、8】 三七三七真亲密【
3、7】 四**六一起走【
4、6】 五五五五一双手【
5、5】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二、减法“破十法”口诀
【减九加一 减八加二 减七加三 减六加四】 【减五加五 减四加六 减三加七 减二加八】
方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例:26+38=64 解 :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本办法学会了百试百灵,比计算器还快。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诀:
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 6要加4,减 5要加5,减4要加6,减 3要加7,减 2要加8,减 1要加9。(注:
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依次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得数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是我利用了一年级教材中的凑十法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口决大体一致,只需记住了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方法即可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