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区教育理论研讨会暨教育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附件二:
开拓进取 锐意改革 创造性地推进教育学会的各项工作
——在全区教育理论研讨会暨教育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
自治区教育学会会长
秦政奇
(2007年4月3日)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们:
全区教育理论研讨会暨教育学会年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今天在包头市隆重召开了。这是自治区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产生以来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召开的首次大型理论研讨会议,也是在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旨在倡导大兴理论研究之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会议。会上,将有6个盟市的代表结合本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专题发言,约请有关研究人员举办学术讲座,还将组织参观包头地区的先进学校。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从会内到会外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同志们钻研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的积极性。这次会议由教育部门和学会联合召开,各盟市教育局处长踊跃到会,可以说也是一个新的亮点。学会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支
持,学会工作也只有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展开,才会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下面,我就自治区教育学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一、关于两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自治区教育学会换届已历时两年多,本届理事会任期过半。对于前一段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向理事会报告很有必要。概括地讲,教育学会两年多来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十项重点工作。
(一)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了学会自身建设 重视和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学会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学会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保障。换届以来,自治区教育学会从整章建制入手,围绕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办了4件实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注重和加强制度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进。为了理顺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实现学会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自治区教育学会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分支机构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分支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关于印发〈自治区教育学会“会员证”和“获奖证书”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优秀学术论文(成果)评选奖励的若干规定》、《关于学会会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基层学会和各分支机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学会内部逐步蔚成了依章办事,用制度来管理的良好风气,对于推动学会工作上台阶起到了积极作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教育学会换届以来在制度化建设上均迈出了较大
步伐,不仅调整修订了《学会章程》,充实了办事机构,而且分别出台了有关《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强化了统筹管理职能,增强了学会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清理整顿了学会所属分支机构,为提高学会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条件。2004年9月,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民政厅有关文件精神,自治区教育学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分支机构清理整顿和会员登记换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分支机构认真开展自查、自清、自改。在此基础上,学会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注销了5个有名无实、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对于少数未进行换届选举,开展活动不力的分支机构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意见。其余38个符合章程要求,开展活动规范的分支机构予以重新注册并颁发了相关证书。此后,学会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分支机构的决定》,在全区范围内通报了整顿结果。这一举措的实施,一定程度地调动了基层学会的积极性,有效地促成了学会工作的整体推进。赤峰市教育学会换届之后,相继对各专业委员会和旗县教育学会进行了调整整顿和注册登记,所属学会组织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别开生面,开展得朝气蓬勃,富有创造性。乌兰察布市教育学会对各分会实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同时注重了个人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使整顿后学会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加强。
——把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壮大学会工作队伍。组织建设历来是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届理事会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核
心位置。换届以来,自治区教育学会多次下发文件强调注重抓好组织建设工作,要在发展团体会员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并把全区各旗县普遍建立教育学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各级学会特别是地区教育学会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工作,使学会队伍在短时期内又有了新的发展。自治区本级学会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新增了8个分支机构并发展了一批个人会员,到目前,已拥有分支机构46个,团体会员单位60个,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大型社团。全区已有5个盟市全部建立了旗县级教育学会。巴彦淖尔市教育学会经过合理调整,重新组建了两个类别、34个分支机构;包头市、满洲里市教育学会踊跃吸纳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进入学会组织,学会工作焕发出盎然生机。
——注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准则。本届理事会比较注重抓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一贯积极倡导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服务基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本级学会每年都要制定下发《工作要点》,要求各级学会组织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紧紧围绕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索、去攻坚,力争得到有效的解决。事实上,近年来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都程度不同地加大了学习新鲜理论,研究实际问题的力度,可以说一时间学习、调研之风盛行,以致涌现出一批思路清晰、方法创新、颇具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上各地区代表所进行的论文交流,无论其选题立意,还是观点、内容,都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
践密不可分,具有明显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发挥学会自身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大力推进教育科研、科普和学术交流活动,是学会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学会为基层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的有效途径。换届以来,自治区教育学会把教科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指导,重点抓了3项工作:
——制定教育科研规划和重点课题研究计划,指导各级学会组织大力开展科研、科普活动。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教育学会就会同教科所着手研制《“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规划草案现已基本形成。去年,制定下发了《重点科研项目选题计划》,并向各地区教育学会和各专业委员会作了专题部署。同时,在《年度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各级学会组织要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教育科研规划工作并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到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各地区、各分支机构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了一批重点研究项目并付诸实施,有力地带动了本地区、本学科科研、科普工作的开展。鄂尔多斯市教育学会采取培训、观摩和评优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性的教育科研科普活动,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仅2005年重点课题立项就达58项,其中不乏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的子课题,其研究成果对促进当地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立课改试验基地,积极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2005年以
来,针对新课程改革在全区各地进一步推开的实际,自治区教育学会为了及时总结改革的成果,推广先进经验,制定下发了在全区建立课改试验基地的相关文件,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择优确定部分学校开展课改试验试点,并向自治区教育学会申报成为全区性实验基地。各地区根据文件要求,选择不同类别的学校,广泛开展了教改实验研究;各实验学校在当地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大胆进行专题研究和改革尝试,使课改活动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别具特色,有力地带动了地域性整体改革。巴彦淖尔市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目前已在全市普遍推开,覆盖率达90%;在5所高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改革试点也初见成效,锡林郭勒盟教育学会指导蒙古族中小学开展“三语教学”实验,历经数年,已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也走出了实验学校的校门,正在向全盟推广。迄今为止,各地区向自治区教育学会申报的实验基地学校已达40多所,本次会上经常务理事会研究确定18所学校为首批实验基地学校,会后将正式挂牌。
——经常性的开展论文评审、学科竞赛和跨省区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换届以来,自治区教育学会每年都面向基层组织开展学术论文评审表奖工作,鼓励教师踊跃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由此而产生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认知能力,学会还会同相关专业委员会不定期组织开展了各学科竞赛活动。去年,结合建党八十五周年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学会有意识的举办了一次以
歌颂党、歌颂长征和热爱内蒙古为主题的征歌、征文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自我教育。近年来,我区和华北四省区建立了稳固的协作关系,每年召开一次协作会议,确定一项研究课题,开展省际间的学术交流,这对于开拓视野,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大有裨益。这方面的工作,地区教育学会和各分支机构都在开展,以致形成了一种上下联动、影响面广的整体效应。
(三)扩大外延,拓宽服务渠道,谋求学会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学会作为社会团体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职能越来越重要,任务也日趋繁重,但是由于经费体制上属于自筹自支,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如何去完善自我,求生存、求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着力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自治区教育学会审时度势,决定扩大外延,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发展的新途径。为此,我们主要做了3件事:
——与自治区外国语言协会合作,开辟了国际交流与协作途径。2005年,我会与自治区外国语言协会正式签订了协作协议,同时研究制定了年度协作计划,主要围绕组团考察、建立校际协作关系、聘请外教和开展外语培训、组织学生夏令营等项目,开展国际间的友好交流与协作,为基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偿服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首批出国考察团组近日将起程赴西欧考察;我会已同加拿大温哥华素里市教育部门签署了协作备忘录,首批拟建立校际协作关系的学校正在审核确定当中,首次青少年境外夏令营活动将在
8月份举行。
——与北京市育龙源教育图书发行公司合作,组建了华而实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学会参与管理,主要承担全区部分高校两课教材和中小学教辅类读物的征订发行任务。与内蒙古教学仪器供应中心所属的光大图书公司合作,主编了一套适应新课改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辅系列读本,现已投放市场。当然,与公司合作开展经营活动,一切都要坚持依法依章办事,决不搞违规操作,学会参与管理就是要把好这个关口。
——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刊社合作,举办了“校长访谈”活动,将编辑出版《校长访谈专集》,9月份还将在呼市联合举办“校长论坛”。这些活动将有助于扩大我区学校的对外宣传。与赤峰市《作文报》社合作,在《语文教学》期刊开辟了教师论文园地专栏和论文专刊,主要面向中小学教师服务。
两年多来,学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认真分析既往,明显感到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学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反映出地区性和机构间的不平衡,个别地区对学会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科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尚缺乏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关乎全局、针对性、指导性较强的重大课题研究,成果还并不显著;学会工作队伍特别是管理队伍的适应性不强,学会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的整体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正视和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近期内学会工作的安排部署
学会的工作部署每年将通过《工作要点》的形式下达,今年的《工作要点》将提交会议征求意见,会后经过适当修改再下发执行。这样,就给了同志们一个提早把握学会工作导向,安排落实自身工作的机会,希望同志们早作打算,早作部署。下面,我要讲的是近期内的几项重点工作,恐怕有的不属于年度工作任务,只是学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和同志们达成共识。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在思路上、行动上与时俱进 加强理论学习,是学会工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各级学会组织和广大学会工作者都要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把学习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坚持常抓不懈,常学常新。首先,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钻研党的关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最新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并用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学习好,大有益。各级学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会,集思广益,真正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学理论要坚持和发扬紧密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坚决克服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和学用脱节的错误态度。要学
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正确分析看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决好自身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正确分析和看待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解决好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学会工作者作为行业精英、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还必须自觉学习、钻研教育科学、教育理论和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学习钻研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努力探求和掌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我赞成这样的口号: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当成为教育的思想家、学问家,学校校长都应当成为教育家。学会工作者从事教育科研和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或一项改革实验,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眼睛向下,向基层广大教师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提炼和完善。应该说,这是学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凡学会内部评优表彰,理论学习成果要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希望大家能够自觉遵守。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推动教育改革 引导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学会的本职工作。这项工作,大家年年都在做,我想近期内能否有一个较大的突破?要突破,首先要从宏观规划抓起。自治区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将尽快出台,各级学会和分支机构要据此规划精神,结合实际抓紧修订完善本地区、本专业的《科研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本级学会去
年下达了《重点科研项目选题计划》,今年将配合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再滚动公布一部分精选课题。各级学会组织都要因地、因专业制宜,拟定《选题计划》并及时向自治区申报立项。教育科研工作也要“抓大放小”,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不搞一哄而上,“小而全”。对一些关系到教育发展全局的问题,影响和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希望得到尽快解决的热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结构和布局调整,农村牧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办学模式和改革举措,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的政策条件保障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课题,要组织精干力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探讨,力争有新的突破。研究工作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努力做到三个相结合:理论工作者与广大教师相结合;课题研究和群众性的科研相结合;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年内,自治区教育学会将配合建区六十年大庆,隆重举办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各级学会组织要予以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要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必须注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各级学会和分支机构都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培养和选拔科研人才。一些地区吸收中小学骨干教师进入学会不失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举措,这将为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级学会组织在吸纳、扩展个人会员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借鉴这一经验。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是开展教育科
研工作的生力军。各级学会组织要积极鼓励和引领他们在从事教学实践的同时,大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做到教学和科研双肩挑,互为促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实心实意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多为他们办一些实事。要通过各级学会组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开扩他们的视野,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试想,拥有一大批一线教师做我们的坚强后盾,何愁我们的科研队伍不能尽快发展壮大。
(三)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新课改内涵丰富,涉及面很广,既包括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也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途径和考试评价制度等项改革,还延伸到校长、教师培训,可以说包罗万象,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新课改,各地区和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细分析起来,总感觉步伐还迈得不大,缺乏明显的突破,特别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举措和经验看到的不多,尚未形成地域性整体互动的局面。自治区教育学会之所以择优确定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校作为课改实验基地,目的就是要支持、配合各级教育部门和所属学会组织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深入开展课改实验,力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既然是全区性课改实验基地,本级学会必将格外关注,不仅要抽组部分专家适时给予指导,还将不定期召开基地学校课改研讨会,推动这项改革。各级教育部门和学会组织都要重视抓好基地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制定课题计划,组织精干队伍,深入到课堂和师生中间,共同开展实验研究。要以校本研究和地域性研究为基点,抓住自身的特色优势,渐进式地开展改革实验,并及时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一些经过论证、普遍认可且带有全局性、创新性的成功经验,要积极宣传推广,以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的作用。
课程改革属于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学会组织要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我认为,推进素质教育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二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还有诸多其他制约因素,例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但重点和“瓶颈”问题当属上述两项。最近,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黄城根小学时指出: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总理还对考核的“三性”作了具体阐述。领会总理讲话精神,大胆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对推进素质教育势必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会组织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这项改革,认真落实总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这项改革上争取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深化教学领域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要求大家思想更解放一点,路子更宽一点,办法更多一点。去年,到山西考察,发现那里的地域教育和校本教育开展得很有特色。大家知道山西人杰地灵,不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居多,而且出了许多历史和当代名人。我们所到的运城市和永济县的不少学校就利用这一地域特点,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成效颇为显著。他们的校
本研究搞得也很出色,所到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编印的校本教材。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各校都十分重视。我们参观了几所学校的展室,可谓书画作品应有尽有,发明创造琳琅满目。我想这对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肯定大有帮助,这应当是一种能力培养的正确导向。建议大家学习山西的这一经验,多做一些改革尝试。
(四)加快学会的自身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学会的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的生命线。加快学会的自身建设不仅是学会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适应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会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还是学会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教育学会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队伍有所壮大,工作也开展了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尚未尽如人意。仅就组织建设而言,我们曾经提出:2005年,旗县级教育学会要达到1/2以上,事实上并没有做到;迄今为止,也不过刚刚超过半数。这就反映出了我们的不足。硬性指标都不能完成,其他像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软指标”又怎么能完成呢?我不是随意责难大家,本级学会首先应当承担指导督查不力的责任;这里,我只是想进一步强调,目前学会工作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面对改革的潮流,我们的应对能力还明显滞后。对此,同志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会的自身建设必须加快,不然我们就可能成为落伍者。各级学会和分支机构要树立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会的“三项建设”,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特别是旗县级
学会组织的建设,一定要加快步伐。各盟市教育学会要做出计划,加强统筹和督查,把这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希望,本级教育学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普遍建立旗县级学会的奋斗目标,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提前两年实现。
学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样十分重要和紧迫。我要突出强调的一点是,各级学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特别要注重面向基层学校、面向广大师生做好服务性工作。这也是新形势下学会职能转变的要求。过去,我们只强调为上级机关提供决策服务,显然不全面、不准确了,今后“两个服务”要一起抓,二者不能偏废。学会作为社团,管理体制和机制都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尤其显得困难。这也许是导致学会内部办事拖沓,一些工作抓而不紧,有的甚至连正常活动都难以为继的客观因素。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求学会工作者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有一种开拓进取、知难而上的思想境界和奋斗精神。没有条件,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看准了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特别是学会工作的领导者更要做到未雨绸缪,事先策划,常谋学会发展的新思路,常出学会工作的新举措,关键环节上还要身先事卒,学会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推向前进。
第二篇:在老年学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在老年学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全体会员们:
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汉阴科学发展跨越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老年学学会年会,总结交流全体会员一年来的工作经验,研究安排2013年老学会的工作。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赵会长、杨副会长等一批老领导的带领下,县老学学会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形成了具有汉阴特色的老年学术组织模式,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为汉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事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代表县老龄办向在坐的各位老领导、全体会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汉阴县老年学学会于2009年8月份正式成立到现在,作为研究老年理论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一直坚持“学术为术,规范发展,面向需求,加强服务,有所作为,开拓创新”的办会理念,以服务老龄事业发展为目标,以着力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为切入点,认真开展了一些老年学学术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了学会人才和老龄工作研究优势,把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组织发展和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县老龄工
作,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开展老年学术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老年学学术研究,绝不能搞成单纯理论方面的研究,老年学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不能脱离老龄工作的业务范畴,不能脱离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否则,我们的老年学术研究工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缺乏旺盛的生命力。
借此机会,我对老学会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几点建议:一是在深入开展老龄科学研究上下功夫。目前主要是开展好汉阴县2010-202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课题,力争将该课题做成高水平课题,为党委政策决策老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在强化老龄科学知识普及宣传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开展孝文化与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敬老意识。二是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老年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三是在开展老年学学术研讨交流上下功夫。一是适时举办全县老年学学术研讨会,并对参会论文及科研成果进行评选奖励。二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老龄学术活动。
四是在加强老年学学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政府领导,民主办会,积极发展壮大会员队伍,不断提高学会工作水平,为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继续争取各级党政、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
持,为老年学学会工作的开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体老年学学会会员的辛勤努力,有广大老年人的热情参与,汉阴县老年学学会的工作定能再上新台阶,也一定能为汉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平安幸福汉阴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一次对大家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提前祝愿各位老领导、全体会员新年愉快,福寿安康。
第三篇: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德育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德育创新座谈会,目的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思想大讨论,推动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大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值得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实践。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要全面掌握和理解。
邓小平是战略家,他总是从国际、国内的全局中,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抓住一些带关键性的问题,用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教育是小平同志抓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工作一直到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论述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构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
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国内历史经验和借鉴了国外教育实践,坚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对教育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空前未有的深度。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教育与科技的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远瞩,尖锐地指出:“我们国家教科文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甚至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印度教育方面花的钱就比我们多。像埃及这样的国家,人口只有四千万,按人口平均计算他们在教育方面花的钱,也比我们多几倍。总之,我们非要花大力气增加教科文的费用不可。”他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各类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否则就要负历史责任。
(二)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
办好教育,需要很多必备条件,贯彻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在教育管理和教师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是,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为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984年,他在中顾委第三次会议上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说:“文件第九条最重要,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邓小平向全党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要落到实处,要有政策和措施保证,“我们无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这个事情在国际上都有影响”,“知识分子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近几年来,国家拿出大笔资金拨款首先在教师住房等大问题上予以解决,并向青年教师政策倾斜,使他们安于教育工作,对稳定教师队伍和教育未来的发展做了扎实的工作。
邓小平在倡导尊重教师的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要求各级党委和学校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各级教育部门要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
(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实行教育改革,使教育内容、教学手段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认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迅速提高,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恰当,还应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研究发展和调整专业设置,以及进行教育机构自身的改革和管理,调整招生人数和专业配置,解决毕业生供需矛盾和专业过于狭窄不适应现代化需求等问题。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吸收、消化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因为国际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邓小平设计了“请进来”、“派出去”两种方法来促进和加强与世界的双向交流。他批评了固步自封、缺乏争鸣与交流的学风,“搞封锁是害人害己,我们要把对待封锁的态度,作为一个人世界观改造如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凡是搞封锁的就说明他的世界观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
教育面向未来,就是强调教育的超前性和教育应发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即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以超前意识培养战略人才。当今世界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优势,谁就优先拥有开启新世纪大门的钥匙。邓小平多次强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站在时代高度,从社会发展及其空间、时间、形式三个方面把握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面向现代化”是“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内在依据,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空形式上的必然体现。“三个面向”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空间观念上的开放性和时间观念上的超前性三大要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邓小平倡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直接目标所在,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方向。1980年邓小平在赠与《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将培养对象的标准化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最终完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还具体说明了“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是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他特别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清楚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回顾80年代的工作得失时深切地认识到:“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可喜的是现在全国各高校相继设置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机构和邓小平理论课程,中小学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将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更好地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有”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综上所述,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将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呼唤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大家一直在持之以恒地抓,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工作成效还不尽如人意,与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是大力进行道德、思想、法制教育,各种各样活动频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成果喜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德育先进单位。但另一方面,校园事故及校园暴力却不断升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引人关注,品德滑坡势态严峻。在接受了那么“好”的教育后,一部分学生却依旧无法行成良好行为习惯,无法明辨是非,无法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确确实实是全社会都要来思考的重大问题。
当前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xx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视,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提到“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的高度。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肩负重担,责任重大。当务之急是抓住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关键,重点突破,扎实推进。要认真思考德育的创新,使德育工作真正达到实效,有所提高。
三、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德育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个如何”:如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如何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如何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如何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如何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重要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这五个如何应该是我们德育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要在德育观念上求创新。在德育观念上创新,是关于“德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树立现代德育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它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观念的现代化,首先要树立德育的整体观念。是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组成的完整德育体系。以弥补过去法制教育的不足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空缺。其次是要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即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课堂之中;要把弘扬我国优良传统与国情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树立双主体和全员德育观。知识经济时代是开放性时代,全球化、国际化网络的形成日臻完善,知识共享,信息并存,德育也要注重时代特色,体现创新精神。根据现代德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师生的双主体和全员德育观。应试教育时期,人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学和德育的主体,学生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德育的客体,其它教师不是德育的实施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也忽视了全员德育的功能。然而,德育工作同样是教师和学生(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全体教职工必须履行的职责(教书育人),所有教职工都是教的主体,在教书的过程中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在管理的过程中,同样有育人的要求。学生是学的主体,同样是受教育的主体,双方都是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双主体和全员德育功能,使双方的主体作用配合协调,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获得德育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转化为内在的德育素质。三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质量观。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根本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德育质量观。传统的德育质量观不是不要,而是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传统德育质量的基础上要求树立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德育最高标准的观念。这就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做到富有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要树立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协调平衡发展的观念,以改变过去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体价值,抹杀个体价值发展的不足。
二要在德育内容上求创新。德育实践性特点要求德育内容必须克服以前纯理论化、抽象化的缺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去拓展德育内容,尽量使德育内容贴进现实,贴进生活,使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实际能紧密结合,通过学生民主参与、学生讨论、学生调查等形式,寻找学生愿意接受,喜欢参与的内容,缩短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受这种教育形式、内容,并做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法治观念、纪律规范的教育,对于未成人还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内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必须在内容上创新。要着重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文化、国防、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现状与地位,关注当前的政治、经济建设。要注重建立学生的核心道德观念,为国建功立业。要引入人的权力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探讨法制的含义,真正理解公平、平等、公正、自由的含义。德育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未成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要结合时代要求,适时补充,保持德育的生命力。教育者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引导,大到国家的改革、发展、进步,小到学校、班级、同学身边的事情,只要能通过一个主题,一个内容的教育,对学生达到热爱祖国,启迪人生,培养习惯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最好的联系实际,也就是跟上时代步伐。
三要在德育方法上求创新。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互联网的运用,传媒信息的快速发展,目前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已不再是简单地通过老师讲解或从书本上获得。那么传统而简单的说教方法已不适合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需要,德育的方法必须创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方法把德育目标贯穿其中,例如: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就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要组织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像体育竞赛等,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这种努力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同时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体魄,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再如,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时,就要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学习科学家的做法,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学校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比赛活动,为学生搭设发明创造的舞台,让有发明创造意识的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及成功后的喜悦之情,让学生知道,大科学家也是从小通过小发明小制作开始的,从而缩短了与科学家之间距离,为此,达到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方法,提高育人效果。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图、声、像为一体,其包容的信息量,提供的教育资源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甚至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这就为改变原有简单说教式德育创设了一个良好平台。如果学校能利用这一块教育阵地,有效引导,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中,学生必须具备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控制和掌握所需信息。因而,学生为掌握这些信息就要学会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就进行了能力培养。学校可以把德育目标通过网上查询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例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可以让学生进行网上搜索,每年由于交通违章造成的死亡人数,可以观看一些交通事故现场图片,面对屏幕上出现的强烈刺激的事故画面,学生互相交流,最后达成的共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再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学生不可能亲自去祖国各地领略大好河山的美,有了互联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了解,通过生动的文字介绍和形象逼真的图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还有,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师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开放的心理交往环境及其可能性,改变了过去学生有心理问题无法与人交流的现状,在这一环境内,任何人都可以与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相同地区的人联系交往,说心理话,说真话,学会了与人交往和沟通,有心理问题还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还可与老师进行网上沟通。
四要在德育途径上求创新。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它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突显出来。学科渗透德育应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校的75%时间是在课堂学习,与各学科教师打交道,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言行、所授学科德育内容的挖掘,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方面发挥德育渗透作用。一是教育者要注意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都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者,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状况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是道德含量高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精神产品。“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不断进行的创新精神。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二是要注意挖掘学科德育内容。纵览中小学所有教材,其中德育的学科渗透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几乎每一门学科在自身所负载的知识信息之上,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德育的因素,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性情;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科技自然学科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社会、地理、历史学科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尚社会情感及良好的性格;音乐、美术、手工学科通过欣赏美、描绘美、歌唱美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而在实际中,多年来德育与智育一直脱离。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德育就是说教或开展活动,教师上课专司传授知识之责,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认为“德育不是我的事”。学校也把对学生的管理教育重任无意间放在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及思想品德教师身上,只是利用开展活动、班队会时间或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和各学科德育资源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学科渗透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此,我们应认真思考,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从抓学科渗透入手,加强学科渗透,创新渗透内容和方法,不能简单地把德育工作看成是轰轰烈烈开展活动和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么简单,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德育渗透的落实,应该增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德育观念意识,所有教职工都有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要注意搞好德育评价。德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使德育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是过去简单的表扬方法已不适合现代德育的评价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自信心、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者的适时评价起到鼓励进步的作用。评价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评价要研究个体心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当众表扬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接受评价的方法也多有不同,教育者要去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对每个人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评价的形式也要创新,可以通过张榜表彰式、当众表扬式、谈话式、电话沟通式、书信式、上网聊天式等形式进行,评价还要讲究策略,对于优点可以直言,对于缺点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方式方法,现在的学生非常讲自尊自爱,在对其提缺点时尽量用希望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
同志们,党中央xx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了关系民族存亡的高度,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做好这项工作,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在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2日
胡金波副厅长在邱学华从教六十周年暨尝试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
(2010年4月2日)
尊敬的柳斌先生,尊敬的居丽琴副市长,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迷人季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邱学华教育思想研讨会,热烈庆祝邱学华先生从教60周年。这是一次教育盛会,是常州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邱学华老师本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光临今天会议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漫长的生命历程。
60年来,邱学华先生一直躬亲教学实践。他从16岁开始从教,至今从未离开教学第一线,即便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即便是在常州师范担任校长期间,即便是现在已经年逾70,都一直勤耕教坛。
60年来,邱学华先生一直尝试教学改革。从刚刚步入小学讲台,尝试进行小学数学口算、珠算、应用题教学、标准化考试等研究开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再到后来创立尝试教学理论,邱学华从未停止过
教学改革与实验。
60年来,邱学华先生的人生不断走向辉煌。60年的教学实践,60年的教学改革,创造出一个个惊人的奇迹。他先后写过278本书,总发行量1000万册,发表过600多篇文章。目前,邱学华先生拥有实验基地学校2300多个,参加实验的教师80多万,受教学生达3000多万。
60年来,邱学华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创立的尝试教学理论,独具一格,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教学流派之一。我以为,尝试教学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长期的实践探索,得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滋养。尝试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运用于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共长,表现出很强的实践品性。在那浮躁与理论虚华,在国内教育盛行崇洋之风的年代,邱学华先生沉于本土实践研究,而且一干20多年,最后才提出尝试教学法,后又经过30年的实践检验与发展,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同时,尝试教学理论又不乏理论品位。邱学华先后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做过校长和科研人员,他一生亲临讲台,但又受过教育学专业洗礼,一生躬亲实践,但从未停止过理论研究。正是实践与理论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产生了符合教学实际,反映教学本质的尝试教学理论。二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博采众长,撷取了中外理论的精髓。它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吸取了让学生先尝试的教学思想,从孟子的“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中吸取了尝试的普遍性思想,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中吸取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内核,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中吸取了激发学生尝试动机的教学思想。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尝试教学理论正是由于大胆地从古今中外教学理论中吸取大量的优秀成果,才铸就了自己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与时俱进,呼应着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尝试教学理论是邱学华先生与广大实验教师在长期实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并不断融于宏观教育改革的实际。当全国推进课程改革之时,邱学华积极寻找尝试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为课程改革助力。当增进公平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时,邱学华先生不仅积极研究尝试教学法在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提高边远地区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把教改实验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使尝试教学理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尝试教学理论以其独特的形成路径和立足实践、体现学习本质、与时俱进等特点,成为具有现代性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化的中国特色的理论。
当今,我省基础教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面临着经
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增进公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教育,迫切需要像邱学华先生这样的教改实验来促进教育改革。今天,常州市教育局举办这次会议,我认为很及时,很有意义。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大学习和研究邱学华教育思想的力度,让其教育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研究尝试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从中吸取教学改革的智慧
要进一步探究尝试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及教育公平的结合点,不断开掘尝试教学理论在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二、研究邱学华成功背后的人格特征,从中吸取教育发展的动力
邱学华给我们的不只是他的教育思想,他的尝试人生,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他是用他的尝试人生谱写出尝试教育的华丽篇章。尝试,是一种勇于探索,不断改革的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态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走向成功,需要尝试;对于一个区域教育来说,要实现跨越发展,需要尝试。不断尝试就意味着不断发展。
三、研究邱学华教育思想成功的路径和方式,从中吸取教育科研的成功经验
我们要研究,为什么很多教改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而邱学华教育思想能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为什么会出现人们称之为“邱学华现象”,这其中的机理是什么?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研究才是切合教育实际,满足教师需求?研究这些,无疑有助于我们改进治学态度,转变教育科研方式。
60年,一个甲子,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愿这个节点开启邱学华先生新的人生,开启尝试教育思想新的发展!祝愿邱老先生健康长寿!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常州教育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劳动保障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在劳动保障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来自劳动保障系统内外的专家、学者聚会一堂,共商劳动保障学会工作大计,选举产生学会会长,这是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是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所有关心劳动
保障事业的有识之士,为推进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而共同奋斗的一次重要会议。受×××同志委托,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新当选为学会会长的廖宗元同志和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会员、学会工作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获奖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2005年,市劳动保障学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团结和动员学会会员和广大劳动保障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协调劳动关系、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等方面广泛开展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刚才,××会长总结回顾2004年的工作情况,对今年的任务做了部署,××集团的×××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会工作再谈几点意见。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保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学会而言,加强对劳动保障改革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实现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为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保证和政策支撑,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就业是人的生存之本,也是人的发展之本,学会要针对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社会结构,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认真研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除此之外,还应研究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合法劳动收入权利。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既为劳动保障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更好地团结起来
学会的历史使命就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劳动保障学会要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让广大会员和理论研究爱好者在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交流、碰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好地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服务。学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地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服务,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反映他们的要求,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同时,要联系实际,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既站在理论的前沿,又站在实践的前沿。
三、充分发挥学会与学术界广泛联系的作用,努力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理论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
学术贵在创新,创新重在交流,要坚持开门办学会,加强同其他学术团体包括市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和联系。要认真组织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学会要发挥门类齐全、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联合其他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对劳动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充分发挥学会参与科普工作的作用,努力在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方面作出新成绩
科普工作长期以来是学会工作的薄弱环节。关键问题是我们一直没有探索出搞好学会科普工作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各专委会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和开拓学会组织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途径;要结合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活动和《××劳动保障》杂志的编印发行,普及和宣传劳动保障知识和基本政策。
同志们,学会工作大有可为,也一定能够大有作为。局党组相信,在××会长的带领下,学会一定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为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