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考研政治史纲冲刺之重要条约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
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
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10月签订了中法。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2.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95年,中日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理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4.与香港、澳门问题有关的条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等不平等条约,强占香港。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逐步强占的。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巧用时间轴法
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巧用时间轴法
来源:智阅网
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考察的内容较多,记忆也比较繁琐,建议大家在考前,运用时间轴法,再重新回顾一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好好学习,认真对待。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议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将近现代史纲要的全部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总体上加以掌握,并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上述总结归纳了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重要考点及其复习方法,大家要认真学习,好好对待哦。《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真题预测百分百》这本书对大家现阶段的备考帮助很大,大家一定还要重视理论知识,夯实基础。
第三篇:考研政治史纲线索统一战线
2013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于今天正式颁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保持稳定,仅仅有二处字面上的变动。
分别是: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八章第一节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中,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是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是近代史考查的重点。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当时和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形成了不同的统一战线。下面是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汇总分析。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统一战线前后有五个。如下:
(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阵线(1924——1927)
①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作用: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④破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6)
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支持国民党的蒋介石集团。因此,在此时期,统一战线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故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是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任务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可称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包含中华民族抗日的各阶级,任务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①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③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1949)
参加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以及各方面的反将爱国分子。
①背景原因:1945年,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的矛盾重新成为主要矛盾,两党代表了中国的两种前途,在此情况下,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目的: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③过程:经过三大战役,最终赢得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④作用: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1978——至今)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第四篇:2016年考研之2012考研政治真题史纲部分
2016年考研之2012考研政治真题史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中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第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都想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独霸中国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是单选题,本题正确的答案只能是D选项。
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中国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别。选项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革命道路只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选项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这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瓜分灭亡中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答案】C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中国革命如何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在旧中国,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是在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爆发的。要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的民主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是走不同的。选项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选项D,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只能决定中国革命一定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正确的提法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二、多项选择题:
2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清政府与美、法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4中美年签订《望厦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1844年8月14日中法签订《黄埔条约》。黄埔条约(Treaty of Whampoa)又称《五口贸易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选AD的理由是:选项A,1843年7 月22日,《虎门条约》是中国政府和英国签定的。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选项D,《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题目问的是美、法和中国签订的条约,而不是问英法和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中洋务运动活动有关的知识点。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不选D的理由是:1895年,北洋水师在对日作战中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结束。北洋法政学堂是1906年创办,位于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是中国最早的政法学校。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之后,到解放初期结束为止,该校培养出大批法律、政治、经济、商学等方面的人才。北洋法政学堂是在洋务运动失败十一年以后后建立起来的,在时间上对不上,所以不选。
28.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
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答案】AC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抗日战争中抗日游击战的知识点。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的了这些理论。选项A,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由于敌强我弱,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这决定游击战争被提到战略地位,是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日军只能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从而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这对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敌强我弱,主要是在外线(游击战)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阵地战)选项B,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全民族的抗战,是大规模的抗争,而不是小规模的抗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
不选BD的理由是:选项B,抗日战争的发展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在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作战的主要形式。到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选项D,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阵地战和游击战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只是到了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中国的军队队日作战,才是防御性的。
29.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各种矛盾的知识点。
选项A,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选项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选项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中得到解决。选项D,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该题的选项是ABCD。
三、分析题: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变易,而欧洲之人种胥治化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到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 “一百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五卷
(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5分)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5分)
【答案要点】
(1)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已成为世界潮流;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王朝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革命的目的不只是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且要在中国建立共和制度,因此即使是汉族人当皇帝,也必须革命。(5分)
(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建立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民主共和理想,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理想,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5分)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用时间轴法巧记历史事件
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用时间轴法巧记历史事件
来源:智阅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一门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整张政治试卷中与毛中特考点交叉,共占20分。在回答答史纲题目时,有一个小窍门可以拿来参考:即使考生不知道这个题该怎么做,但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时间阶段在脑海中画出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间轴,梳理这段时间的重大事变、原因、意义、失败的教训等,然后对照题目依次列举出来。根据按点得分的原则,这样至少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数。下面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史纲复习技巧时间轴法,希望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考研复习效率。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考研帮建议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将近现代史纲要的全部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总体上加以掌握,并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上面我们总结了史纲部分掌握的重点及其学习记忆方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对待。《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考点必背》这本书,对大家现阶段的考试帮助很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好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