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16:3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

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规模,保持“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加强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加大了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审计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党和国家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开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管理。2012年12月4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八项规定”精神明确对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会议、公务接待等支出进行约束。2013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宣布“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公务用车购置只减不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支出进行的硬约束。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上述要求,一系列制度规定随之出台,促使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落到实处。2013年9月,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议费管理;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的会议、出国、接待等活动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并将控制范围延伸到国有企事业单位;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出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做了详细规定;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要求取消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

从此,相关“三公”经费、会议费控制和约束的制度规定逐步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审计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近年来一直将相关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情况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根据财政部门的解释,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会议费是指纳入预算和会议计划管理的各类会议支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是党政机关维持运转或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支出,是政府行政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根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审计署2014年3月制定印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内容。2015年上半年,审计署对44个中央部门2014年“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了一些管理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的问题。2015年6月28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审计工作报告中予以披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因公出国(境)方面。审计发现有5个部门和单位的8个团组擅自更改行程或境外停留时间,如某单位的5人团组在智利、巴西期间,擅自增加4个参观城市,还向审计人员提供虚假行程单;有26个部门和单位超范围、超标准列支或由企事业单位等承担出国(境)费用1105.33万元。

公务用车方面。审计发现有33个部门和单位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或以租赁方式变相配备公务用车122辆;有21个部门和单位挤占其他支出用于车辆购置、运行维护,以及违规发放交通补贴等,共计1058.19万元。

公务接待方面。审计发现10个部门和单位超标准列支或由其他单位承担公务接待费169.66万元。

会议费方面。审计发现有27个部门和单位在京外、非定点饭店召开会议134个;有26个部门和单位超标准支付、虚列支出或由其他单位承担会议费346.05万元。

由此可见,“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要求严格管理的背景下,部分单位和个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这既有体制机制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部分单位和个人财经纪律观念淡薄,厉行节约的意识不强。在中央三令五申厉行节约和压缩“三公”经费的情况下,部分单位和个人在财经纪律面前抱有侥幸心理,仍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有的内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相关规定也没有全面有效落实。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预算控制不够得力。如,“三公”经费和会议费预算不完整,纳入“三公”经费预算总额控制的仅包括财政拨款部分,单位用自有事业收入等安排的支出没有纳入预算,造成部分单位事实上对会议费支出缺乏总额控制,也不利于预决算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部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有些问题由于客观因素难以整改。目前的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制度,没有按照不同出国(境)团组的类型、工作内容等进行分类管理,而是对团组在外时间、支出标准等进行统一限定,导致一些要求无法落实到位,指出的问题也难以整改。如,一些国际会议日期和行程不能由中方确定,无法满足有关出国(境)天数的规定要求;有些科研单位出国(境)团组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或开展境外科研活动等,也需要遵守相关会议、科研活动的统一安排,不宜套用一般出访、考察团组的规定标准。

审计整改建议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控制,特别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多部门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各部门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所属单位公务活动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相关负责人严肃处理。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配合,把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把管财、管事和管人结合起来,提高揭示问题、督促整改的效率和力度,同时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形成多部门联动、多方面参与、多层次推动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监督合力。

强化预算管理,实施支出总额控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支出总额控制,预算要完整反映部门、单位利用所有收入安排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也就是要将全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规章制度有效落实。建议有关部门研究细化因公出国(境)团组管理制度,对出国(境)团组类型进行科学划分,按照不同团组类型设定不同的出国(境)活动管理要求和经费支出标准。

“三公”经费与会议费支出的管理与规范,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重要内容。加大审计纪检监督力度,公开“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信息,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是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第二篇:“三公”经费问题

“三公”经费问题的实质是政府权力改革

杨志荣 2011-8-

2近日,公开“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已经达88家,超过全部98家的八成。然而,《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数据被指过于简略。对于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社会上有叫好声,也有质疑声。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看得清。

公开“三公经费”已经是国务院今年工作的一大亮点。温家宝总理3月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据悉,“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近年来,“三公”经费因增长迅速且缺乏透明度,往往引发社会公众质疑。

作为党政部门行政运行成本的“三公”费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各部门的人员数量不同,工作职能也不同,“三公”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支出是高还是低,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但总体上看,除个别部门2011年“三公”支出小幅增加外,大多数部门的“三公”经费支出基本上与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为94.7亿元,而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94.28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了4200万元。应该说,这两年中央财政大力压缩政府部门行政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零增长”的要求,还是落到了实处。

但《人民日报》评论说,一要确保“三公”经费的预算公开不流于形式,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对“三公”支出的监督和制约,还需要审计、问责等配套措施的跟进。三是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彻底的公车改革,严格限制公务员配车,才能使“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

不过,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人民日报》的这些评论,两头都没有到点子上。陈功认为,在“三公经费”问题上,经费增减与具体数据构成都并不重要,更该肯定的是国务院的态度,其实公开了就是一种进步。

其次,对“三公”经费实行预算约束、审计和问责等制度意义也不大。因为从目前所公布的数据看,这些部委机关在“三公”费用方面还不算太多,尤其是跟全国实际的政府消费相比,部委“三公”经费并不算多。其实,“三公”经费所涉及的最大部分根本不在这些部委机关的支出范围之内,绝大部分是由企业来买单的,尤其是民营企业。

第三,“三公”经费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花费多少,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人,而在于权力。因此,“三公”问题的实质意义还在于权力体制的改革。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改革条件明显还不成熟。

公开“三公”经费问题是今年国务院工作的一大亮点,其经费多少和详细数据构成其实并不重要,“三公”问题的实质还是政府权力体制的改革。权力体制改革如果到位,“三公”经费其实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凤凰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zjgc/20110803/4346239.shtml

第三篇:三公经费审计要点

三公经费审计要点:

一是关注业务招待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标准列支招待费问题,是否存在将业务招待费隐身于其他科目的情况。对有食堂的单位重点审查食堂账目,看是否从中列支烟酒款及招待费,是否以其他名义列支补助等问题。

二是关注公车配置及使用的合理性。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超编超标配车,严格审核其修车费、加油费支出情况,重点审查油费支出是否根据里程数来考核油耗,有无派车单,出车事由是否合理,修理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公务用车运行成本是否远远高于社会用车运行成本。三是关注公务出国、公务考察费支出的效益性。重点审查公务出国是否有上级部门批准文件,出国事由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以培训学习、会议考察为名组织干部职工外出观光旅游问题;是否存在以招商引资、考察项目为名出去观光旅游等情况。

四是关注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审查会议费是否有会议通知文件,会议预算,业务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将业务招待费列为会议费,是否存在会议费弄虚作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问题。

第四篇:三公经费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

获取2012决算,2013年经调整后预算,2013年报财政的决算,对以下经费进行重点核实: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1、获取2013年因公出国(境)计划,查看有无上报计划。

2、获取外办批复的出国境计划,查看与账面报销中的出国境时间(1个国家为6天,2个及以上国家不超过10天)、人数(不超过6人)、名单与计划是否相符,是否有不属于本单位的人员。重点关注旅行社的报价表、日程安排、出访人数、天数、地点等与批复计划是否相符。

3、审阅往来款明细对象中旅行社及下属单位的挂账情况,查看是否有出国经费的开支情况。

4、审阅专课题经费,查是是否有三公经费的开支。

5、获取在职人员情况表,查看是否有同一部门同级别领导同团出访情况。

需要提供资料:

1、工资发放单,确定在编人数为多少?临时工及合同工人数为多少?长期合同工人数包含在内。

2、外办批复,是否跨地区、跨部门组团?

3、出访报告,出国期间是否有公款互赠礼品或者纪念品(司局级以下赠礼不超过500元),是否宴请?

4、因公出国境预算,是否为0增长?

二、公务接待费

1、详查公务接待费后附原始票据是否有经手人、领导的签字,事由是否写明,查看有无土特产、提货券的开支;查看菜单中有无鱼翅、燕窝和野生动物,有无高档烟酒;查看有无娱乐场所、私人会所,高档餐饮消费场所的大额发票开销,特别是2013年6月后的发票要详查。至少复印一份大额支出,在报告中反映。查看礼品支出及管理情况;查看业务招待费是否超过公务费的2%。

2、查看内部宾馆、食堂中有无大额的招待费支出在成本中核算?

3、查看办公室提供的公务接待清单,核实是否有公函?接待对象是否交伙食费,出差标准范围内的住宿费?接待单位安排一次工作餐,陪餐人数,对象在10人以内的为3人; 10人以外的不高于对象人数的1/3。

4、结合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有无改、扩建宾馆、招待所的费用?

5、结合往来款,查看相关合同,查看是否有应记入本期限而未入本期的业务费等其他三公经费支出。

三、公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审计

1、获取“浙江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核定的公务用车编制(2011年中央在全国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若有新增,需提供相关批文

2、获取汽车行驶证,查看是否与车辆固定资产登记单位一致;

3、查看相关凭证,确认车辆采购、保险、车辆维修是否实行政府采购,维修是否定点。维修发票中相关材料是否与所购车辆相符?是否有其他车牌车辆的维修费?

4、关注大额特别是整数燃油费开支,或者有规律性的整数燃油费开支,按汽车行驶里程估算汽油用量是否合理?

5、大额维修开支,关注是否有理赔保险?关注装修费是否超过购置费的10%或1.5万元.四、会议、培训费审计

1、该次审计对象主要为三类会议,查看省直部门是否有会议审批,内容是否包括:理由,名称,时间,地点,议程,参加人员规模,经费预算,受邀的省领导名单及主席台席位等。费用按260元/人/天.2、培训费,省直机关举办培训班的,按每人每天不高于120元的标准开支场租、资料、组织等各项费用。各地参加培训人员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住宿费、伙食费补助按各地规定,回原单位报销。不得发放纪念品及组织游览。

3、差旅费,处级及以下人员,住宿费省外200,省内150元;省外出差公杂费(市内公交及通讯费)30元,省内15元; 伙食补助,省外50元/天,省内30元/天; 自备车参加会议,以实际在途天数,最高不超过4天,报销伙食补助及公杂费。

4、实习挂职,伙食补助费,省外25,省内15,休息天除外,无公杂费;参加本系统举办的3个月内培训,伙食补助省外每天25,省内15。超3个月(不含3个月),标准减半。

5、会议农家乐名单,定点采购

五、津贴、补贴、获取津贴、补贴发放标准相关文件;

特别针对专项经费进行审查,是否有人员补贴发放。

汽车驾驶员出差按一般人员,其他补贴按月人均300元标准掌握,自行制定补贴办法,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五篇: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后公布,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又展开了新一轮“三公”经费改革。但由于过去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对“三公”经费使用的基本监督机制,三公”经费的核定、使用、管理和内外监督长期处于弱化状态,其衍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目前,虽然在行政事业单位在“三公经费”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一、“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消费不实 1.存在浪费现象。公务消费支出缺乏刚性约束,公务消费随意性大,若是单位领导自支自批,往往超出标准,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超出规定标准现象更是普遍存在。2.部分消费模糊。在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公务消费经常出现变通支出的现象。有些消费支出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走账,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变为招待费或者其他公务名义进行报销,无论是不是公务开支,都随着公务开支的名义报销,出现了模糊消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公务经费往往发生“公地悲剧”的现象,经费数额不断增多。3.灰色消费众多。在公务消费不透明并且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公务人员利用公务消费的名义谋取私利,使公务资金为个人消费支付费用。比如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

(二)“三公”项目消费不合理 1.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不合制度。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制度靠执行才能发挥效力。有些单位对制度的执行不严,甚至无视制度,出现了公务用车配置和使用超出规定的现象。首先是公务车配置超编,在超编时往往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借口,实际上以领导的数量为标准配置公务车。其次是公务车超标配置,部分单位和部门存在公车使用相互攀比的现象,将使用车的标准看成是在单位地位的象征。再次公车私用的现象普遍,公务车的使用分成了三部分,公务使用一部分,领导使用一部分,驾驶员使用一部分,公务车成了私人的礼物和馈赠,直接导致公车费用上升。2.公务接待超标。一方面,公务消费的名目多、项目多。领导检查考核、申请项目、汇报工作、庆功表彰、召开会议等等都是公务消费的项目,而有的公务消费项目形成了“一条线”,欢迎接待——结束庆功——饭后娱乐——考察景点——走时特产。另一方面,公务消费规模大、档次高。在中国的传统里,接待的规模及档次与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为了表示尊重,往往超“标”接待,而消费往往存在“棘轮效应”,档次提高时皆大欢喜,档次降低则上下不痛快,于是公务费用一再提高。3.因公出国失控。一些部门把公务出国旅游作为一种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措施,假借各种出国考察学习名义组织出国旅游。随着出国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明目张胆的利用公费出国旅游已不多见,一些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借学习考察研究的名义假借学习培训、开会考察之名出国旅游的事情还是屡禁不止,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和部门伪造邀请函、国际会议通知、国际学术交流通知等假文件作为公费出国旅游的依据,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公务人员通过组织安排正常的公费出国,通过变更原来安排的路线和行程,变相的进行公费旅游。而且变相的公费出国旅游还给了一些官员创造了转移财产,借机潜逃国外的机会。

二、“三公消费”经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思想影响深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公职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仍然存在特权的思想。对公务消费的认识不够,认为公家的钱只要没落入自己腰包,吃了喝了用了无关紧要,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重视不够,将其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公务费用来自于人民,“三公”经费的增加会加重人民的负担。部分官员为政绩等考虑过多,不敢违背业已形成的“惯例”,导致“三公”经费增加。这是“三公”消费过高的基础性顽症。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法律对“三公消费”的预算、审查听证、审计、评估、使用、监督、问责和处罚做出规定。因此三公支出的多少就成了自己说了算,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无法可依使得“三公消费”的数额越来越大,政府及工作人员也把“三公消费”当做了福利之一,成为了刚性消费,积重难返。从一个小城市的副市长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因公”去过了60多个国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车改革会失败、公款消费会愈演愈烈、出国热会持续升温,三公经费屡攀新高。

下载“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问题与对策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公”经费问题的原因对策浅析

    “三公”经费问题的原因对策浅析 摘要: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和运行成本是需要改革的重点之一。“三公”经费对行政事业......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张君 摘要:强化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用“三 公”经费管理是中央的明令要求,也是......

    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5篇)

    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经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行政事......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张君 摘要:强化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用“三 公”经费管理是中央的明令要求,也是......

    不当三公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不当三公消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民盟市直支部薛小燕 三公经费,指政府公务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不当三公消费是公车私用、......

    “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三公”经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呼声高涨。“三公”经费作为政府进行公务运作的主要财务来......

    全县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县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县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节约型党政机关建设,县委、县......

    什么是“三公经费”?治理对策与办法?

    “三公消费”治理对策与办法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引起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