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切实保证铁路安全万无一失

——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8月4日)

胡 亚 东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是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刻反思“7〃23”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铁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盛部长7月24日和8月2日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对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全力确保高铁安全、切实抓好安全突出问题作出具体部署。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吸取“7〃23”事故惨痛教训,深入反思高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在加强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发生了“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干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正常工作,使铁路工作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影响极为恶劣。我作为主管运输的副部长深感愧疚和痛心。在此,我再一次向同志们做检查。我会牢牢吸取血的教训,时刻警示自己安 全责任大如天,安全问题压倒一切。透过这次事故,暴露出我们在高铁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反思,深刻吸取教训。

1.发展理念出现偏差,对运输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铁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重速度、轻质量、急于求成的倾向,一些项目安排工期过紧,一些技术和设备匆忙投用,很多任务是“抢”出来的、“赶”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方面甚至埋下了安全隐患。从运输系统来看,这样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已开通的高铁中,绝大部分存在时间紧、抢开通的情况,一些项目在还不完全具备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匆忙开展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导致试验期间还需要不断整治大量工程施工应解决的问题,影响了试验的进度和质量;部分项目试验时间不够充分,设备磨合、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的适应性验证不够,在整个系统运转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就急于开通运营;部分项目受开通时间的限制,联调联试、工程初验、安全评估中发现了大量问题,但不少问题难以在开通前整治到位,可以说是带着问题投入使用的。对高铁这样技术含量高、十分复杂的系统,我们是在准备和试验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开通运营的,许多项目在运营初期付出了故障不断、问题频发、社会批评的代价,教训十分深刻。为了体现我们的技术先进和“与众不同”,忽视线路沉降、技术设备磨合等客观因素,开通初期运行速度、列车密度就一步到位,很多运营参数和技术标准都顶着上限,日常组织指挥调整余地很小,结果是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损害了高铁形象。为了尽快扩大运营规模,动车组一直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工厂不得不昼夜赶制,出厂后运行试验和调试时间也不够充分,导致动车组上线运营故障不断;同时,在动车组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不能打够备用,致使在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调用备用车尽快恢复运行秩序。这些问题让我们付出了许多代价,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吸取几年来高铁发展的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尊重铁路自身的客观规律,切实把安全可靠作为发展的前提,努力实现在好的基础上的快速发展。

2.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在精细管理上还有明显差距。与我国高铁运营的高要求相比,我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在管理理念上,过度强调和依赖技术设备,认为我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成熟的,即使发生问题也是导向安全的,而忽视了管理在安全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随着高铁体量越来越大、安全天数越来越长,滋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在管理经验上,与世界高铁发达国家几十年运营经验相比,我国高铁才刚刚起步,各种恶劣天气、复杂环境、非正常情况的运营场景经历的还不充分,应对经验还很欠缺,对高铁安全基本规律的把握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调度区段划分、工种设臵还不能符合实际要求,迫切需要优化完善。在规章制度上,还有许多方面不够健全完善,尤其是岗位标准、作业标准还不能适应现场实际的需要,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应高铁运营特点、满足高铁管理精度要求的机制和办法。在专业素养上,不少干部还明显不适应,一些专业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高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问题研究不深不细,特别是现场组织指挥能力缺乏,难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驾驭能力明显不足。确保高铁运营安全,必须从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3.非正常情况下的安全卡控不严,处臵能力不强。几年来高铁运营实践充分说明,非正常情况处臵不好,高铁安全就没有可靠保证。高铁运营以来,我们遇到了大量非正常情况,有过许多惨痛教训,但由于我们对非正常情况的影响预计不足,对非正常行车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重视不够,造成非正常行车组织指挥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应急处臵方式和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有效,不仅各方面的应急预案还不细致,而且各专业的应急处臵和救援手段都不适应,装备功能不强,出动慢,应急处臵效率不高。在非正常情况下,调度指挥部门、设备管理部分过分相信技术保安全,在行车指挥上还缺乏充分的卡控措施。防灾系统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不仅防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还时常因误报影响运行秩序。由此可见,我们对高铁的非正常情况处臵能力和水平还亟待提高。

4.设备管用修还不适应运营要求,设备安全可靠度令人堪 忧。高铁“少维修、免维修”的特性和“重检慎修”的理念,都是建立在设备质量高可靠基础上的,但现实是我们的设备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首先是设施设备的源头质量就没有保证。每条高铁开通运营前的工程验收和安全评估过程中都发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高铁开通运营后设备故障绝大部分也是由于工程质量和制造质量问题造成的。其次是设备检测维修能力和水平不高,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我们依据设备先进可靠确立的维修理念与设备质量不稳定的现实明显不匹配,一些设备的维修体制难以确定,主要行车设备运用维护体系不完善,固定设备检修布局不够合理,检测维修方式方法也还在摸索之中,对高铁检修维护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把握。

5.培训工作滞后,职工素质不适应高铁运营要求。在高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才支撑是最大短板。高铁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来源范围有限,资质管理不规范,准入条件偏低。高铁职工培训工作进度和质量都跟不上高铁投用需求,特别是职工实作培训和应急演练要求不高,培训手段也很不适应,使部分职工的技能不能完全满足运营要求,不会干、盲目干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问题更为突出。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调度指挥、故障处臵的技术力量支撑明显不足。

各单位要结合“7.23”事故的惨痛教训,深刻查找反思高铁安全存在问题和深层次原因,认真思考和研究强化高铁安全的对 策措施,全面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对高铁安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不断提高高铁安全管理水平。

二、认真排查整改,确保安全大检查活动取得实效 按照盛部长在7月24日和8月2日两次会议上的部署,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切实把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作为衡量安全大检查活动效果的基本标志,扎扎实实推进大检查工作。

1.切实强化干部包保。各单位要按照“突出重点,明确标准、分层包保,加强督导”的原则,开展安全包保。“突出重点”就是要对所有问题突出、基础薄弱、位臵重要的单位和部位实行干部包保;“明确标准”就是对包保的责任、任务和量化要求要有明确的标准;“分层包保”就是铁路局领导和机关干部对站段、站段对车间和班组要层层实行包保;“加强督导”就是铁道部和铁路局的人事、监察、安监等综合部门要成立督导检查组,对干部作风和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铁路局要按照以上要求进一步修订干部包保方案,并将路局领导包保部位及量化要求,于8月7日前报铁道部人事司、安监司。

2.深刻反思查找问题。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举一反

三、深刻反思“7〃23”事故教训;结合安全生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反思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的问题。认真反思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政令畅通等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要组织广大职工分析设备质量 隐患、违章违纪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真正把安全管理问题充分暴露出来,把影响安全的隐患反映上来,全面掌握安全底数。

3.盯住问题整改销号。对检查反思出来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各系统都要全面进行梳理,分层次、分系统建立问题库,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整改。按照问题原因未查明不放过、整改措施未制定不放过、责任人未明确不放过、整改质量未达标不放过的原则,确保隐患彻底消除。要建立问题跟踪销号制度,健全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对严重隐患的整改情况要组织专项复查,对惯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从改进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研究治本之策。铁道部运输局、铁路局及其各专业部门都要建立重要问题挂牌督办制度,及时研究确定和解决一批重大安全隐患。

4.加强工作督促落实。安全大检查期间实行工作交班会制度。从明天开始,以高铁运营的10个铁路局为重点,逢单日10:50召开全路安全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主要对事故和典型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对话,对安全重点工作进行询查和督办,对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跟踪落实。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要逐级建立问题统计分析和信息报送制度,铁道部和铁路局安监部门要建立问题分类的统一口径,每月逢9,安监部门要对10天周期内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后10天的检查整改重点提出要求,提高安全大检查效果。5.认真接受国务院检查组的检查。为深刻汲取“7〃23”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铁路安全运营,促进铁路安全发展,国务院将于近期组织有关部委组成安全检查工作组,以铁路运营安全、建设施工安全、设备质量安全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对在建和运营的高速铁路开展安全检查。各单位要认真接受国务院检查组的检查,及时反馈国务院检查信息,认真整改国务院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6.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安全大检查中干部作风不实、包保工作不力的,要严肃批评、坚决纠正;对大检查工作不认真、问题查摆不彻底的,要严格考核,必要时要推倒重来;对隐患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复发生的,要倒查责任,严肃追究;大检查活动期间发生严重问题和事故的,一律升级处理。

三、加强和改进高铁安全管理,全力确保高铁安全万无一失 当前,全路必须把高铁安全作为当前运输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有效化解高铁建设和运营中的技术风险、设备风险和社会风险,实现高铁安全稳定有序、万无一失。

1.强化高铁源头质量控制。

一是严把设计、施工关。要严格执行可研批复的铁路项目建设范围、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重大建设方案及建设工期等,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法合规组织建设。对没有取得准入资质或认证 的新产品,不得随意纳入高铁设计。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建立施工质量“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规和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施工、监理单位,实施严格的考核,直至取消高铁建设投标资格,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建立问题反馈修正机制,由运营部门和单位将高铁运营过程中暴露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单位,经过研究论证后加以修正和规范,不断完善高铁设计和施工标准。

二是严把产品准入与认证关。对直接关系高铁安全可靠度的产品必须实行严格的认证和产品准入制度。铁道部相关部门对各自承办的行政许可项目和产品认证目录已经进行了全面清理,下一步要按照归口管理的要求严格监管起来,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全面彻底地整改存在的问题,对该办而未办的研究提出方案,抓紧办理。各设备管理部门要在1个月内健全和完善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影响运营秩序和安全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和索赔。对惯性问题要组织科研单位和厂家进行技术攻关,限期解决。要定期公布各厂家的设备事故及故障情况,与采购和招投标挂钩,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要坚决清除出铁路市场。

三是优化和规范新线开通条件。新建高铁的静态验收、初步验收和联调联试、运行试验等工作,必须严格履行程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静态验收必须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深入做好高铁各种设备平推检查,做到一米不漏、一台不漏、一 处不漏。联调联试必须在静态验收之后展开,完成试验大纲规定的所有项目,运营单位在此期间接管行车主要设备。运行试验必须在联调联试结束后开始,保证试验时间;针对实际情况,可按满图或者按满图2/3运行线的条件组织运行试验,并组织不同区段分时段的满图运行试验;要开展全场景试验,将运营需要的所有设备,包括客服、防灾等系统全部投用,所有岗位人员全部到位,严格执行运营条件下的规章制度,发生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要按运营要求进行考核。运行试验完成后,要依次组织开展工程初验和安全评估,并由铁路局组织有关建设单位整改存在问题,所有问题必须整改到位方可开通运营。部运输局要根据上述要求,于9月底前修订完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指导新线开通工作。

四是抓紧规范高铁技术管理。结合高铁运营实际,近期部里新制订了一批管理制度、措施办法,与前期我们建立的高铁技术管理标准体系有了一些变化和突破,需要及时梳理和规范。部科技司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启动时速200公里级与时速300公里级线路技术管理办法的补充完善工作,将新变化、新要求一并纳入,做好新技规的修、建、补、废工作。

2.强化高铁运营初期安全控制。几年来高铁运营实践证明,高铁运营速度高、密度大,设备运转、人员作业和调度指挥都需 要一个磨合期和适应期,开通初期往往是问题集中发生的时期,因此必须留有充分的安全冗余,同时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有效控制运营初期的安全风险。

一是今后客专和高铁开通要分阶段实现满图运营。开通后的前3个月为高铁过渡期,列车运行图一次编制、分阶段实施,以每月为一阶段,分三个阶段逐步达到满图运行。在此期间,工程施工单位和主要设备供应商必须安排足够技术力量开展质量包保,提供售后服务,承担相应责任。铁道部建设司、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要组织铁路局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通过与产品厂家签定合同或协议,落实厂家的质量包保责任。

二是集中排查整治设备缺陷。在高铁过渡期,要组建以铁路局专业部门和设备管理单位为主体,建设、施工单位参加的设备检查整治队伍,对高铁各项设备设施进行平推检查,确保能够发现问题,全面彻底地解决设备缺陷。对首次接管高铁的单位,还要从其它单位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帮助指导设备调整和整治工作,提供有关技术支持。要加强线路综合检测和分析,坚持业务处每周、设备管理单位每天添乘检查,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当前重点要对京沪高铁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专业分类和任务分解,能立即整改的抓紧整改到位,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在一周内拿出彻底解决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过渡措施。

三是强化应急处臵工作。高铁过渡期,铁路局要成立由各专 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24小时盯控,实时掌握情况,快速处臵各类问题,及时准确传递信息。要逐列安排厂家技术人员添乘新投用的动车组,实行厂家技术主管人员驻段、驻所包保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处理故障。要建立完备的故障抢修备品库,细化各类设备故障的应急处臵办法,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和水平。要优化热备动车组车底和供电检修作业车方案,配齐必要的备品,一旦发生问题,随时启用。

四是强化检查指导。高铁过渡期,铁道部、铁路局要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成立专业检查组,深入一线包保值守,及时组织处臵问题,加强添乘检查和跟踪写实,总结摸索规律。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督导,按规定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督促专业部门加强设备故障的分析调查和责任追究。

3.强化高铁设备安全控制。

一是尽快规范完善高铁维修体制。按照“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多式并举、逐步完善”的原则,铁道部运输局、劳卫司要立即组织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有砟、无砟轨道和CTCS-2级、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及动车组配属等情况,确定高铁移动设备、固定设备维修体制方案,于9月底前下发文件,年底前各铁路局完成高铁维修体制规范工作。

二是加强高铁信号系统安全管理。运输局要组织督导通号设计院,对LKD2-T1列控中心设备进行全面测试排查,尽快完成软 件设计缺陷的修改工作,提供经仿真测试和评估后的软件,抓紧实施。要组织设备厂家和技术力量,用2个月时间,对高铁线路联锁、闭塞、列控地面及动车组ATP系统进行各种可能场景下、全面的、反复的安全检测,全面排查故障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逐级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每个设备厂商都要提出正式的安全测试报告报部。要加强高铁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安全防护,8月中旬完成东南沿海、合宁、合武、海南东环、广珠等线路CTC系统增加列车丢失报警功能,取得实效后向其他线路推广。在信号系统故障、设备停用、雷雨天气等情况下,电务人员要加强监控值守,严格执行设备故障登销记制度,认真分析故障现象和原因。要加强现场应急处臵的技术指导,8月中旬完成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功能的完善,组织技术骨干对列控中心显示状态昼夜监控,及时指导现场处臵突发问题。要加强信号系统防雷设施及综合接地系统检查测试与日常维护,严格落实部颁的设计规范及标准,抓紧整改存在问题,属工程质量的由工程部门整治。部信息办、公安局牵头,运输局配合,联系国内信息安全测评权威机构,于8月底前对高铁信号系统进行模拟运营环境下防黑客攻击等全面安全测试,并提出安全测试报告。

三是确保动车组运用安全。新造动车组投入运营前,要按规定进行完整的试运行,全面检验动车组各系统及设备功能,达不到安全运行条件的,不能办理交接,不得投入使用。运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动车组走行部、车下悬挂设施、车顶受电弓等外部安装部件的检查确认,严格落实检修作业标准,防止带病上线,配件更换、裙底板拆装作业要实行100%复查制度。大力整治各型动车组典型故障,针对CRH1、CRH5动车组存在的问题,在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强整治和监控的同时,适当降低这两种型号动车组运营最高速度;针对CRH3动车组转向架轴承缺油的问题,在加强日常检查监控的同时,提前安排三级检修作业;同时,集中1个半月时间,组织各方面专家成立2个安全评估组,分别对各型动车组运用质量和检修保障体系进行安全评估,并提出专题报告。要进一步完善动车组高级修推进计划,年内动车组三、四级检修作业由工厂作为责任主体负责完成,铁路局加强学习,做好人员、设备设施方面的配合;对铁路局承担的动车组一、二级检修作业,增加工厂售后服务期内对关键环节的把关确认程序,并作为一项制度严格执行。

四是提高供电安全管理水平。要认真总结和汲取高铁供电系统问题集中发生的教训,以围歼接触网硬点超标为突破口,从即日起至8月底开展专项整治,确保达标,并建立健全硬点超标随时监测、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的长效检查整治制度。要完善防止倒杆断线的具体措施,杜绝此类事故发生。要加强供电专业管理力量,结合电气化铁路发展规划和管理实际,由部劳动卫生司和运输局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铁道部、铁路局供电专业管理力 量的实施方案,8月10日前各局组建到位,部也组织到位。运输局要积极研究完善供电设备委托管理模式。要提高事故抢修能力综合使用效率,由运输局牵头,计划司、部外资中心配合,立即启动购臵时速160公里接触网多功能作业车项目,抓紧配臵到位。加强京沪高铁供电应急抢修力量。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要以发生故障后半小时内赶到故障现场为标准,在8月5日前完成供电抢修点(含工区)的设臵工作,配齐应急人员、抢修装备和交通、通讯工具及生产房屋,8月10日前完成每个工区配臵两台接触网作业车的工作。对京沪高铁具备停留条件的大站,安排供电作业车在到发线热备,随时处臵突发问题,并严格作业安全管理。京沪公司要督促项目集成单位加快完成京沪高铁供电设备弹簧补偿器等专项技改工作,确保9月20日前完成。运输局要组织设计单位对高铁防雷措施评估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并组织相关铁路局做好防雷、接地专项检查与整治工作。要加强日常安全风险防范,对沿线站房、雨棚等可能影响接触网供电的脱落物,认真检查确认,落实防风防脱措施;动车组运营时间之外,如遇有大风、雷电天气预警,可采取全线停电卸载措施加强设备保护。

五是加强高铁线路设备检测和整治。铁路局每天要组织利用天窗时间巡查道岔设备,重点检查零配件和钢轨状态、尖轨和心轨与基本轨缝隙、部件是否有松动和脱落等,防止钢轨折断。北 京、济南、上海铁路局和京沪公司、设备厂家要研究正线道岔和伸缩调节器整治方案和措施,按照工电一体化整治的要求,组织对京沪高铁道岔逐组平推检查,重点整治转换系统问题。要加强线路沉降监控,对京沪高铁济南西站、京津城际武清站、沪杭高铁和杭深线部分区段等出现沉降的处所,加强日常检测监控,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防护和整治措施,并研究线路沉降整治方法。要加强轨道板缺陷的整治,针对Ⅰ、Ⅲ型轨道板钢棒折断的质量问题,采取加装防护装臵、重新更换等措施,及时加以解决。要采取有效的检查方式,加大声屏障安装质量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外侧螺栓的状态、吸音板是否牢固、立柱基础是否稳定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对所有高铁沿线公跨铁上跨桥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对有超载车辆通过的重点和隐患处所,在动车组通过时段要安排专人看守监控;铁路局要与客专公司协商,加快未移交地方的公路上跨桥的移交工作。要做好隧道检查和检测,武广高铁和海南东环都存在隧道空洞问题,相关铁路局要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对东南沿海等铁路隧道口安装的水泥防护栅栏进行排查,发现安装不牢固、威胁行车安全的要坚决拆掉,重新加装防护设施。对施工上道的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车等,严格落实作业安全制度,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卡控;轨道车要安排双司机值乘,干部要包保到位,严格执行轨道车运行控制装臵的维护检查和数据传输分析制度,严禁关机运行。要合理安排 高速检测列车运用方案,该配备的检测设备要加快配齐,保证兑现10天一次的检测周期;铁路局要加强添乘检查,工务处每周不少于1次,工务段每周不少于2次,及时掌握高铁线路状态。加大对郑西、石太等高铁路堤、路堑、隧道口、支挡、防护、排水等部位和设施的防洪检查力度,抓紧整改存在问题;严格执行重点防洪地段雨量警戒制度。

六是加强防灾系统建设和管理。部有关部门要抓紧颁布防灾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技术条件及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等,与相关运营系统紧密衔接,实现规范管理、有效防护。铁路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防灾系统运用管理办法和应急处理预案,努力减少防灾设备故障和防灾系统误报对行车秩序的影响。有落物侵限报警时,要及时用视频监控系统确认,如不能确认,要立即派人到现场检查。运输局要尽快联系国家气象部门,对高铁安装的风、雨等传感器进行标定,规范设臵。8月10日前完成京沪高铁防灾地震子系统的挂载运行,先用两周时间实现地震监控系统与供电系统连通,再研究地震监控系统与信号系统连通并实现报警防护的有效方式。要健全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研发车载在线安全监控装臵,充分利用固定设备变化关键数据和移动设备部件疲劳周期,全面开展综合分析,为科学检修提供依据。

4.强化高铁行车安全控制。

一是加强调度指挥工作。按照高铁调度指挥属地化管理的原 则,调整京沪、武广、郑西高铁调度指挥范围,理顺调度管理关系,8月10日前部里形成济南、广铁、西安局新设高铁调度台实施方案;相关铁路局要组织设备管理部门、有关厂家研究细化方案,力争9月20日实施到位。根据高铁调度直接办理行车作业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调整调度台指挥范围和作业班制,规范高铁调度工种设臵,明晰列车调度、客服调度、动车调度、动车司机调度、供电调度、综合施工调度的工作职责,8月底前下发相关管理办法。推行高铁各专业调度人员合署办公制度,加强对列车运行和设备状态的盯控,严格落实非常站控模式的转换要求,规范限速调度命令发布和列控限速设臵,不断提高调度指挥和行车组织水平。

二是加强非正常行车的组织指挥。以确保非正常情况的行车安全为核心,进一步制定和规范各类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完善风雨雪雾冰冻灾害天气情况下作业标准和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当列车调度员、车站应急值守人员接到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及防灾安全监控系统、5T、CTC设备报警后,要立即采取扣停、限速、站间掌握、救援等行车组织措施,密切盯控现场故障情况和列车运行组织情况,正确排列进路和发布调度命令。遇动车组列车因天气影响或发生设备故障等影响正常运行时,事发现场人员或司机要在第一时间向列车调度员报告;随车机械师、列车长要及时将影响列车运行和旅客舒适度的相关信息向列车调度员汇 报。发生列车占用丢失、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自动闭塞区间闭塞分区红光带、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接触网重合失败等情况,必须立即扣停列车,不得再向区间放行列车,已进入区间的列车在故障地段按遇故障随时可以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同时通知工务、电务人员现场检查处理。要严格执行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作业的卡控措施,发生非正常情况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建立各专业部门在调度所应急处臵的长效机制。

三是严防异物侵限。加强对公铁并行、上跨立交、隧道仰坡等高铁运行关键处所的日常巡查,对各类轨旁设备要定期检查和加固。加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确保系统工作状态良好,报警信息准确。严格落实施工作业和故障处理规定,做好人员、设备登销记和栅栏门管理,对所有进入高铁的工具材料和备品实行编号、定臵、登记确认制度,确保高铁行车、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四是全面加强高铁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公安等部门要全面强化站车反恐防爆“五道防线”建设,严格执行旅客人身和携带物品一人不漏、一件不漏“全覆盖”安检制度,坚决防止危险品和危险分子进站上车。公安、工务等部门要加强对行车设备设施和物防、技防设备设施的巡检与看护。各单位要以动车组列车、动车库、旅客集中的候车区域、重要行车设施为重点,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治,坚决杜绝高铁火灾事故。要加强动车组实名制售票和验票工作,确保实名制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严格控制动车 组列车超员率,管内动车组不得超过20%。各铁路局要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高铁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联合整治高铁沿线安全环境,严厉打击各种危及高铁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五是加强高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适应无砟轨道、长大桥梁、长大隧道救援特点的救援预案,细化紧急情况下旅客疏散办法,建立健全高铁救援网络,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大吨位吊车的调动使用协议,加快铁路救援基地建设,积极组织高铁应急救援演练。如遇抢险救援需要,可通知建设部门组织就近的工程队伍赶赴现场、参与救援。要畅通信息渠道,果断处臵各类安全信息,加强信息的综合分析,提高信息快速响应和处臵水平。加强高铁客运服务应急处臵工作,运输局要于9月底前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

5.健全高铁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铁路局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高铁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亲自研究解决高铁安全存在的问题,亲自检查督导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对高铁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和驾驭能力。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对于铁道部确定的各项工作要求,铁路局要抓好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是推行高铁标准化管理。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铁道部有关部门 要尽快完善高铁主要行车工种岗位的作业标准,各铁路局要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绩效评定等方面,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提高现场安全控制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三是加强高铁队伍建设。铁道部劳卫司要进一步明确高铁主要行车工种范围,规范各工种职名和岗位职责,强化资质管理,修订准入条件,从源头确保人员质量。高铁调度员必须具有从事既有线列车调度员或高铁动车组司机工作不少于2年的经历;动车组司机必须具有机车司机岗位安全乘务10万公里或乘务时间2年以上经历,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必须在具有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司机岗位上安全乘务10万公里或乘务时间1年以上经历。要制定完善高铁主要行车工种人员任职资格实施方案,坚持逢进必考、持证上岗、严格考核、动态优化。要加快高铁标准化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加大高铁人员培训力度,明确规定各工种的理论培训时间、实作培训时间或实作工作量。要规范考试内容及方式,突出实作考试和技能测试,提高培训实效。

四是严格高铁事故管理和责任追究。对高铁发生的铁路交通事故必须严格分析,件件定责,并追踪责任落实情况。专业管理部门要加大设备故障和事故的调查分析,对高铁的桥隧路基、轨道结构、通信信号、接触网的质量问题,以及动车组走行部、关键部件发生的裂纹、破损等严重隐患,要系统分析故障规律,深 入查找故障原因,举一反三,采取对策,消除安全隐患。

四、抓住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当前,正值防洪、暑运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各单位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和季节性安全控制。

1.确保汛期安全。要以落实“严防死守、应急处臵”两个关键措施为重点,严格执行危险地点等级管理和看护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按照“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立即采取拦停列车等果断措施,并迅速报告。要建立与地方政府和气象台站的工作联系制度,密切注视天气情况和水雨情态,提前了解地方分洪、泄洪方案,提前做好相关部署。要进一步完善跨局长交路防洪信息的传递和处臵方案。要严格落实雨中、雨后巡查制度,对存在滑坡、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要进行重点检查;机车乘务员运行中遇到强降雨,要加强瞭望,降速运行,发生严重晃车、塌方落石、水漫线路等紧急情况,要果断采取停车措施。要组织力量对水害多发区段、重点设施、重点工程,特别是新建、新拨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及时修复水毁设施,保持排水畅通。

2.抓好施工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的要求,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天窗”修管理制度,杜绝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维修作业。进一步加强临近既有线的施工安全管 理,落实全天候、全过程施工监护措施,临近既有线发生安全问题一律追究设备管理单位责任。加强上道作业人员的管理,劳务工必须由正式职工带岗,防护不到位禁止上道作业。严格施工机具路料管理,做到施工完毕后工完料清,必要时要专人看守,防止侵限。提高施工作业车辆的养护维修质量,上线运行必须按规定检查把关。

3.切实提高行车设备质量。机务部门要以大部件、机车走行部和制动机安全为重点,加大机车隐患整治力度,大力减少机车故障。车辆部门要加强客车制动、热轴、电器故障和防火安全整治,开展货车配件脱落、热轴、制动抱闸、管系故障等惯性故障治理。工务部门要以围歼线路病害为重点,强化伤损钢轨管理,确保正线、到发线动态达标。电务部门要以确保信号联锁关系百分之百正确为核心,下大气力攻克分路不良、红光带等惯性设备故障。供电部门要重点开展更换复合绝缘子、加装防雷装臵和分段绝缘器的专项整治,强化接触网设备巡检、检测与诊断,提高维修作业的精准度。

4.抓好货物装载加固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要依据有关货物装载加固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要求,补强和完善基本规章制度和管理作业标准。要强化货车装载源头控制,重点加强散堆装货物、钢材类货物、易坠落易旋转货物的装车质量。要加强货物受理、承运、装车、签认等各个关键环节安全控制,严格落实货检区段 负责制和押运安全责任制,强化全程动态监控。要推进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控系统应用和管理,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调车、编组、隔离等技术作业控制。

5.抓好调车安全工作。以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单机作业以及车辆防溜为重点,全面落实调车作业标准,严把调车计划、排列进路、信号确认、车辆防溜、调车联控等各个安全关键环节。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干部必须上岗盯控。对到发线、货物线、专用线、专用铁道及高坡地段停留车辆的防溜措施要实行动态控制,加强检查和考核。

6.抓好道口和路外安全。大力推进道口“平改立”工作,加强看守和监护道口管理。加强线路的巡视检查,及时整治防护栅栏破损、防护桩设臵不到位、立交桥涵积水等问题,对路外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区段,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强有力的综合治理。加强对公跨铁立交桥的定期检查,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防止汽车超载危及铁路上跨桥安全。

7.抓好职工人身安全。以防车辆撞轧、触电伤害、道路交通伤害为重点,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预警、防护装备和技术手段,完善和落实各工种上道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要从关心职工、关注健康的角度,进一步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后勤服务保障。要落实定期体检制度,加强保健急救知识培训,增强职工自我安全保护 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机动车辆和汽车司机的管理,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8.确保暑运安全。各单位要集中力量对机车车辆、线桥隧涵、通信信号等行车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修,抓好行车人员特别是临客人员的强化培训,严格执行旅客和行李安检制度,对旅客列车、候车室、售票厅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发电车、行李车、客车“两炉一灶一电”等重点部位,要全面开展消防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落实高温天气下影响路基和道床稳定施工作业的有关规定,做好巡检看守等工作,防止发生涨轨跑道。加强极端天气的应对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雷电、大风等灾害天气的防范措施,减少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

同志们,“7〃23”事故教训极为惨痛,这样的事故决不能再次发生。全路上下必须深刻吸取教训,振作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竭尽全力稳定铁路安全形势,竭尽全力确保铁路安全万无一失。

第二篇:张德江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张德江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国务院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基础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安全监管,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张德江指出,“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不懈努力,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及主要安全生产相对指标均实现了显著下降。其中,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9.4%、37.4%,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6.6%、52.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71%、45%、58%和73%。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张德江强调,要统筹规划好“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把事故预防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主攻方向,把规范生产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把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张德江要求,2011年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重点抓好“三深化”、“三推进”。一要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二要深化依法监管,持续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三要深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工矿商贸其他及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四要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安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应用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五要推进安全达标,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六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张德江最后强调,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对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大型集会活动,以及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的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安全出行,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幸福、和谐、安康的节日。

2月11日,集团公司2011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在本部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张德江副总理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研究和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陈进行主持会议并讲话。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琳、蔡哲夫、邹嘉华,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胡绳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森,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熊皓,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金耀华,总经济师吴静出席会议。

陈进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0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陈进行指出,2010年,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系统各企业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双增双节,盈利攻坚”活动的各项措施,扎实有序地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大量配煤掺烧的情况下,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盈利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陈进行在讲话中就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二要围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三要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不留死角。要健全各级安全组织,并确保发挥作用。建立多元化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非电产业安全生产体制机制,高度重视煤矿、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以适应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需要。四要继续保持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五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科技投入和资金保障。要处理好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效益的关系。同时以信息化为手段,建设安全生产管控平台,适应集团化管控的要求。

会上,王琳、蔡哲夫、邹嘉华、胡绳木、王森、熊皓、金耀华分别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金耀华还传达了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在会上分别汇报了2010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总体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多种经营的安全生产情况,2011年安全生产、基建安全管理以及多种经营安全工作重点任务。据了解,2010年,集团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设备损坏事故。

第三篇:刘志军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志军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今年以来,全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运输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狠抓安全工作落实,保持了运输安全总体稳定。一是实现了高铁的运营安全,京津、武广、合宁、合武、胶济、石太、甬台温、温福高铁和既有线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铁运营安全持续稳定,郑西、沪宁、沪杭、福厦、昌九高铁顺利开通并实现安全平稳运营。二是保持了提速和普速安全的相对稳定,消灭了责任重大以上事故。三是保证了春运、暑运、全国 “两会”、上海世博会等关键阶段的运输安全稳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明年的运输安全工作,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认识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进一步增强确保运输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明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铁路实现到2012年现代化建设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铁路运输安全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大批新线特别是高铁集中交付运营,大量新技术装备投入使用,施工任务十分繁重。运输生产组织难度加大,铁路安全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安全基础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高铁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安全工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也更加关注,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中央领导同志对铁路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极为重视,多次对高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路要切实担负起确保铁路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的重大责任,努力创造一流的安全业绩,以实际行动回报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第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铁安全非常关注。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确保高铁安全持续稳定,用良好的安全业绩向世人作出回答,顺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发展高铁的新期待,在世界上树立中国高铁 “品牌”形象。

第三,确保运输安全尤其是高铁安全直接关系我国铁路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二、建立健全高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高铁安全持续稳定

全路要深刻认识高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认真总结我国高铁运营的实践经验,探索和把握高铁安全规律,加快构建设备稳定可靠、管理科学严密、人才队伍雄厚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高铁运营持续安全稳定。

(一)确保高铁固定设备质量可靠。

1.严把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各铁路局和参建单位要坚持关口前移、过程控制,健全设备质量源头保障体系,保证高铁工程质量全面达到设计施工标准。

要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堵塞工程管理漏洞;严格落实认证、审查、鉴定程序和规范,规范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零部件进入高铁市场;加强工程建设过程控制,大力提升高铁建设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高高铁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负责制、信用评价制度、公示通报制度和质量处罚制度,形成严密科学的工程质量保证机制。

2.提高固定设备开通质量。在提前介入方面,建设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优选介入人员,关键是要在早介入、早跟踪、早发现问题、早督导整改上下工夫。在联调联试和试运行方面,部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运营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各参建单位积极配合,科学编制试验大纲,建立行车指挥、施工组织、技术管理负责人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强设备精调精整,保证投入运营的高铁达到设计标准。

3.加强设备检查监测。静态监测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维精测网、探地雷达、视频监控、应力检测等网络监控手段,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动态检测方面,充分利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轨检车、车载检测装置、探伤车、网检车、电务检查车等检测装备,实现对设备质量状况不间断的检查监测。建立健全设备质量信息处理工作机制,形成检查监测、综合分析、质量整治、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

4.强化固定设备养护维修。按照“严检慎修”的要求,根据设备质量检查监测信息,严格落实复测复检和验收确认制度,做到精确诊断、精确维修;科学设置机构,配备精干人员,提高检修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设备单元管理制度,高度重视高速条件下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的深度研究,深入探索设备设施变化规律;搞好 “天窗”综合利用,探索完善工务、电务、供电设备 “三位一体”养修管理新体制,提高 “天窗”利用效率和作业质量。

(二)确保高铁移动设备质量可靠

1.确保动车组制造质量。部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动车组制造企业的监管力度,指导主机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和管理力量,督促主机厂及配套企业建立科学严密的质量管控措施,实现对每道工序、每个部件质量的全过程卡控;提升作业人员技术素质,建立严格的岗位作业标准,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系统培训、持证上岗;切实加强原材料和零配件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资质认证和产品准入制度;驻厂验收室要充分发挥把关作用,严格按标准验收把关,确保动车组出厂质量。

2.保证动车组库检整备质量。严格落实部动车组维修规程和专项作业检修办法,完善动车组检修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建立检修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以强化设备检查监测等关键作业为重点,推行检修作业标准化,提高检修作业质量;严格实行记名检修和质量包保,规范一体化作业管理,优化动车组检修项目、计划和作业流程,加强生产作业组织,强化各专业人员作业衔接,切实提高一体化作业效率;强化检修配件管理,确保检修配件充足;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运行环境可能发生的故障,开展动车组质量专项整治,严格质检验收把关。

3.提高动车组高级修程检修质量。抓紧完善各型动车组三、四、五级修检修规程,制定动车组高级修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加强高级检修质量控制。加快动车基地建设,提高基地高级修检修能力。以运用修为基础、以高级修为重点,配齐配强管理力量和技术力量,完善检修基地管理办法、检修工艺、作业标准和作业指导书,提高动车基地的检修水平。

4.提升动车组运行中故障处理水平。加强动车组故障统计分析,强化司机、随车机械师和地面检修人员的实作技能培训,提高快速判断、分析诊断、妥善处置的能力。加强地面专家系统建设,发挥主机厂、配套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全面提升高铁调度指挥水平

1.规范高铁调度组织管理。加快高铁调度指挥中心和调度所建设,进一步完善行车组织和调度指挥方式,加强横向各专业、纵向各管理层的协调联动,确保跨局、跨专业调度指挥协调顺畅、有序高效。

2.强化高铁调度指挥标准化作业。规范高铁调度人员作业行为,严格落实调度指挥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非正常行车组织办法,加强调度命令管理,积极探索完善调度指挥一体化管理,确保各环节安全有序。

3.提高调度指挥应急处理能力。完善高铁行车应急预案,加快完善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应急救援网络,加快救援基地建设,提高高铁应急救援能力。

(四)强化高铁治安防控

1.加强安全防控设施建设。把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监控设备作为高铁的重要行车设施,做到与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同投产。所有高铁车站都要配备安检仪、安全门等设备,视频监控系统要全面覆盖隧道、桥梁、公跨铁地点、治安复杂区段等部位,使主要行车设施设备处于全方位受控状态。

2.加强反恐和防破坏工作。按照定点、定人、定岗、定责的要求,强化线路巡查巡防,严防破坏高铁案件的发生。完善高铁反恐防爆 “五道防线”,组织专职安检队伍,对进站人员实行全覆盖的安全检查,坚决把危险品堵在站外车下。

3.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强化高铁沿线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路地联手打击整治工作机制,强化高铁施工工地和人员管理,防止发生盗窃行为,开展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增强沿线居民的高铁安全意识。

(五)加快构建高铁防灾系统

1.制定科学的防灾系统规划。深化铁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预防技术研究,建立灵敏高效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抓紧发布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技术标准和关键设备技术条件,指导高铁防灾系统建设。优化布点方案,完善防灾系统与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输调度等系统的接口设计。加强接口协调与管控力度,确保防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调试、同步开通。

2.加强防灾系统管理维护。健全高铁防灾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办法,明确运用、管理、维修责任,探索防灾系统维护方法和检修周期,加强设备维护和调度人员培训,保证防灾系统正常运行。加快实现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与调度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升防灾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3.完善防灾预警响应机制。建立高铁防灾预警机制和分级响应制度,制订高铁防灾应急预案,增强防灾预案的前瞻性、科学性。

(六)健全完善高铁规章制度

1.清理完善高铁规章制度。铁道部抓紧印发关于铁路局高铁技术规章的指导目录,指导铁路局修订完善调度指挥、施工组织、应急救援等跨局、跨专业规章制度。铁路局要依据指导目录和部颁有关高铁技术规章,抓紧完善具体的技术规章,形成高铁技术规章体系,完善高铁行车组织管理办法。

2.实现高铁规章制度的动态优化。认真做好高铁规章制度的修废补建工作,结合 《技规》或 《行规》的修订,将综合、系统的管理内容纳入基本规章。针对新建高铁陆续投产运营带来的新变化,及时完善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在动态中优化、在发展中完善。

3.狠抓高铁规章制度的落实。铁道部、铁路局要切实加强高铁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加强干部职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健全高铁各岗位作业指导书,加强对高铁职工标准化作业的检查和考核,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七)大力提高高铁从业人员素质

1.严把人员入口关。实行高铁从业人员岗位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高铁岗位人员任职条件;统筹新建高铁与既有线人力资源使用,所有高铁从业人员,都必须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严格考核、动态优化。

2.提升高铁人员培训质量。对高铁管理人员,以铁道部培训为主,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对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检修人员、基础设施维修人员、高铁调度指挥人员等,由铁道部直接组织培训、考试和发证。进一步强化培训工作责任制,认真解决培训资源分散、教材编写滞后、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对高铁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认证,要实现常态化。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快建立全路统一的高铁人才库,实施定向培养,加大实践锻炼和使用力度,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健全高铁人才选拔培养和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确保提速和普速铁路持续安全稳定

1.提高行车设备质量。各单位要以设备质量动态达标为目标,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日常养护维修,提高行车设备质量。

一是深入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整治。工务系统要重点抓好曲线、道岔、桥隧和线桥结合部等处所的病害整治。电务系统要加强信联闭设备检查,整治道岔、电缆、列控系统等设备隐患。机务、车辆系统要加强走行部专项整治。供电系统要加强对接触网等关键部位隐患的整治。

二是加强设备日常养护维修。引入高铁设备维护理念,向落实维修标准要效率、要质量,全面提升提速和普速固定、移动设备养修质量与管理水平。落实设备质量责任制、设备故障延时考核等制度,形成提高设备养护维修质量的长效机制。

2.强化施工安全控制。

一是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加强施工日常管理,重点抓好施工计划编制审批、签订施工协议、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和施工登销记等关键环节,堵塞施工管理漏洞。

二是确保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坚持把临近既有线施工全部纳入营业线安全管理范畴,严格落实施工安全监管责任,强化施工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盯控,加大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及时解决各类施工安全问题。深入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认真落实工程建设提前介入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

三是组织好 “天窗”修和集中修。进一步完善 “天窗”修和集中修制度,提高 “天窗”利用率和集中修质量。加强夜间施工安全检查,抓好施工防护、夜间照明、车机联控作业等关键环节,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3.加强现场作业控制。要坚持抓小防大,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大力减少惯性 “两违”问题的发生。一是加强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行标准化作业。强化职工的应知应会培训,严格实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关键时期、关键岗位、关键作业的包保检查,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加强事故分析诊断,严格责任追究,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4.加强路外安全和治安防范工作。一要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二要加强道口安全管理,三要强化治安防范,完善路地联防机制。

5.确保新一轮调图的安全实施。各单位要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科学指挥,扎实做好新图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部、局和运输站段要抓紧细化完善列车开行、交路变更、车辆安排、人员组织、安全控制等交替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新图安全实施。

6.强化季节性安全工作。针对水害、冻害、沙害等季节性安全隐患,按照 “夏病冬治、冬病夏整”的思路,加强对重点区段、危险处所、薄弱部位的排查和整治。突出抓好防洪安全,按照“阻、疏、排、护”四字要诀,补强防洪设施,提升防汛抗洪能力。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充分准备,加强行车设备检查,落实各项过冬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防火工作,落实责任制和各项措施,严防严重火灾事故。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确保冬春运安全稳定。

四、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工作实践,认真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铁路安全管理,不断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

1.增强新形势下对运输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加强安全管理的能力。一是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带头学技术、钻业务,三是进一步转变作风。

2.深入扎实推进 “三项工程”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站段管理结构优化。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进一步完善站段管理结构,分系统、分层次深入推进生产资源整合和劳动组织动态优化,实现全路运输站段组织结构精干合理、运力资源相对集中、劳动组织优化高效的目标。

二是抓好自控型班组的动态达标。进一步完善自控型班组建设标准,优化班组设置,创新班组管理方式,健全自控型班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基础设施一体化综合维修班组,统一规范机车乘务员等作业分散型工种的班组设置模式。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提升班组长的整体素质。细化岗位自控、作业互控、人机联控的具体措施,实现自控型班组动态达标的目标。

三是加大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力度。做好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储备,充分挖掘既有人力资源,做好主要工种人员的选拔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分级分层搞好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主要行车工种人员选拔、培训、使用、管理机制,做到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梯次配备、动态优化。

3.推进安全工作创新。

一是创新安全工作思路。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安全工作思路,丰富安全工作内涵,探索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是创新安全工作手段。充分利用监控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能,提升科技保安全水平。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综合运用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安全评估等有效方法,增强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三是创新安全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形成集绩效评估、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于一体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4.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作用。

一是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安全生产主战场,结合党员岗位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党员“创岗建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做先锋、当模范。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安全生产,深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等活动,组织广大职工为确保安全献计出力。共青团组织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安全生产主战场上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二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铁路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增强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理念,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大力培育和宣传安全生产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职工为安全生产多做贡献。

三是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抓好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不让”承诺等重点工作,下力量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以推进生活线、文化线和卫生保障线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沿线偏远艰苦地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关心异地工作职工生活,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凝聚职工群众保证安全生产的智慧和力量。

第四篇:刘志军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志军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09-11-26 07:05:56 来源: 铁道部

一年来,全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运输安全工作实践,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以确保高速和提速安全为重点,深入解决安全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安全基础建设,运输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标志:一是确保了高速和提速安全;二是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集中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三是“三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扎实推进,促进了安全基础建设的深化发展;四是确保了春运、全国“两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关键时段的铁路安全稳定。

通过现场观摩和大会经验交流,大家普遍感到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我认为,沈阳、武汉等铁路局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形势发展。他们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运输安全工作,深入研究在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运输安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现代化顺利推进出发,实施“三项工程”,解决运输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设,在全面强化新形势下的安全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是勇于实践。他们面对进一步整合生产资源、优化劳动组织、确保高速提速安全等重大课题,深入探索,敢于改革,敢于突破,攻坚克难,创造安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提供了宝贵经验。三是求真务实。他们贯彻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作风扎实,坚持从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出发,锲而不舍,狠抓落实,取得了安全生产的新成绩。他们的探索和做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生动实践,证明了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是新形势下抓好铁路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开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明年的运输安全工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增强确保安全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铁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早日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的目标,关键在安全。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铁路运输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确保运输安全是我们首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运输安全关系铁路发展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铁路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铁路的快速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国铁路“走出去”形势喜人。我们要特别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铁路现代化正处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关系深刻变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如果运输安全不好,铁路发展环境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明年和谐铁路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比较多。第一,明年是新线交付运营比较集中的一年,能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如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直接关系新线的安全运营,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第二,明年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大幅增加的一年,确保高速铁路运营的绝对安全,是对我们的重要考验。第三,明年是新技术装备投入运用最多的一年,加快完善新技术装备运用和检修维护体系,提高设备维护质量,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有不少新课题需要破解。第四,明年是施工任务最艰巨的一年,切实强化施工现场控制,平稳度过施工安全高风险时期,我们面临严峻考验。第五,明年是安全和运输矛盾更为突出的一年,在新增运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处理安全和运输的矛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六,明年是铁路安全环境仍然比较复杂的一年,对铁路运输安全影响比较大,我们决不能忽视。当前全路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说到底是管理问题。由于一些单位领导不力,干部作风不实,安全管理滞后,“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大家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二、加快实施“三项工程”,推动安全基础建设创新发展

实施优化站段管理结构、自控型班组建设、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三项工程”,是部党组从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为推进新形势下安全基础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实践证明,“三项工程”建设完全符合现阶段铁路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铁路发展的时代特征,抓住了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是创新安全基础建设的有效载体,全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沈阳局、武汉局等单位的经验,加快“三项工程”步伐,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1.以优化站段管理结构为重点,全面提升站段安全管理能力。各单位要按照铁道部《关于实施优化站段管理结构三年工程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这项工作。明年的目标是:按照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劳动组织科学、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运输生产站段管理结构的优化完善工作基本到位,建立起站段有序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一是加快推进生产资源整合。按照有利于提高设备质量、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运力资源配置。二是优化完善车间和班组设置。各系统、各单位要按照系统推进、分类指导、动态优化的要求,对车间、班组设置进一步优化完善,做到车间和班组规模适度、管理规范高效。三是深入推进劳动组织调整。结合生产资源整合、车间和班组设置的完善、修程修制改革和机车交路、乘务交路的调整,科学设置岗位、定员和班制,创新劳动组织方式。要通过站段管理结构优化和劳动组织调整,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理顺站段内部管理关系,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效能。

2.以自控型班组建设为重点,全面强化现场安全控制。全路要按照铁道部《关于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紧紧抓住提高班组安全自控能力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年的目标是:自控型班组创建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班组设置科学、管理有序,班组长素质全面达标,班组安全自控机制基本建立,80%的班组达到自控型班组标准,班组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建设过硬的班组长队伍。要按照思想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管理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群众基础好的标准,采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方式,做到优中选优、择优录用,不断完善班组长的培养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班组长的业务技能和管理

能力培训,加强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保持班组长队伍动态优化。二是规范班组内部管理。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班组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按照管理规范、作业标准、控制有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班组工作制度,突出抓好人数多、规模大、作业流动分散班组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清理台账、表报,最大限度地减轻班组负担,使班组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三是完善班组安全自控机制。要按照“作业有标准、过程有控制、质量有保证、考核有奖惩”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和作业标准化,明确安全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完善安全自控互控措施。健全班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搞好安全分析和评价,激发班组自我管理的内动力。

3.以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改革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加快推进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明年的目标是:主要行车工种队伍进一步优化,内部调剂补充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满足新线开通运营的需要;完善职工培训体系,主要行车工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储备工作加快实施,基本满足未来几年铁路发展需要。一是配齐配强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动态优化的原则,改革劳动组织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补充和优化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创造条件。结合生产资源整合和深化劳动组织改革,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用等方式,配齐配强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人员。要根据明年新线开通的实际需要,超前做好主要行车工种人员选拔调剂和转岗培训等工作,确保新线开通和新技术装备运用的用人需要。同时,要统筹用好增量资源,形成梯次结构,实现主要行车工种队伍的动态优化。二是完善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培训体系。要主动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培训规划,加快更新培训教材,充实培训力量,健全完善职工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机制。要强化岗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技练功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规章、掌握新技术、熟悉新设备,做到应知必知、应会必会。要抓好实践培训,以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和新技术装备为平台,组织主要行车工种人员跟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充分利用路内外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与原铁路院校的合作,加快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内外结合、分工负责、分层培训”的职工培训网络,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三是搞好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战略储备。未来三年,是铁路建设新线投产的高峰期。各铁路局要组织专门力量,重点对2010、2011、2012三年新线投产、新技术装备运用情况,以及对主要行车工种人员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科学准确地提出每年对各工种人员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员储备和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重视和加强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造就一大批技术精、业务强、现场经验丰富的铁路技师和高级技师队伍,为加快铁路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大力解决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

1.进一步强化高速和提速安全管理。一是做好新投产客运专线的运营准备工作。各参建单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剩余工程建设进度,坚决实现各时间节点的目标,确保按期开通运营。相关铁路局要及早上手,深度介入,在铁道部及有关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好设备精整细调和系统联调联试等工作,抓紧做好人员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制订运输组织方案等工作,严格进行工程验收和安全评估,为安全顺利开通运营奠定可靠基础。二是强化高速和提速线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牢固树立“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和“检重于

修、慎修精修”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动静态监测制度,掌握线桥隧涵、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设备运用状态和变化规律,切实提高设备养护维修质量。充分借鉴京津城际铁路等客运专线设备养护维修经验,加强技术攻关,尽快建立长大客运专线设备养护维修体系。三是切实提高动车组检修运用质量。认真总结动车组运用维护经验,完善检修作业标准,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效率。动态跟踪动车组实际运用情况,切实提高动车组运用质量。四是加强货车安全管理。加大对货车安全的专项整治力度,强化货物装载加固管理,杜绝货物超偏载、撒漏和装载加固不良等问题。充分发挥5T系统、货运视频监控系统、超偏载检测装置等先进监测设备的作用,确保货车运用安全。

2.全面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要严格落实《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完善施工安全逐级负责制,严格施工计划和方案审批,严把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坚持“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严格落实“天窗”修制度,全面推行“集中修”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运输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各铁路局、客运专线公司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施工安全教育,落实安全制度,杜绝群死群伤事故。

3.狠抓主要行车设备质量的提升。要强化新设备质量源头控制。各装备制造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工艺标准,严格配件供应管理,强化产品质量控制,从产品制造源头上消除设备质量隐患;设备验收部门要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验收标准,强化对新设备投入运用前的检查、试验和验收,确保装备质量安全可靠。严格落实设备质量终身保证、产品召回、经济处罚等制度,对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对设计、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卡控,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运营实践的检验。要确保主要行车设备的养护维修质量。切实加强检修管理,保证设备维修投入,结合修程修制改革,完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确保维修养护及时到位。突出抓好主要行车设备配件的质量控制,严格验收把关,确保配件质量可靠。加强日常检查、监控,下力量整治病害,全面提升非提速线路设备质量。

4.大力提高路外安全控制能力。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路外安全管理,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结合新线开通运营,加强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增强沿线群众爱路护路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强化高速和提速线路封闭管理,加快建设沿线绿色屏障,严格落实巡线巡网制度,及时整治防护栅栏破损、防护桩设置不到位、立交桥涵积水等问题;进一步加强道口安全管理,积极推进道口平改立工作,依法拆除非法道口,提高看守和监护人员素质,大力减少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杜绝路外较大以上事故,实现路外伤亡数量的持续下降。

5.加大反恐防爆和治安防范力度。进一步强化“五道防线”,健全铁路查危机制,坚决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卡在站外车下。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着力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加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促整改和销号制度,杜绝客车火灾事故。

6.提路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要加强与气象减灾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铁路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实现对铁路沿线灾害性天气的全方位、实时监测和预警。加强基础设施

防御能力建设,采取有效的工程手段,对水害、冻害、沙害比较严重的区段,探索整治规律,加大整治力度,提高铁路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立和完善客运专线及动车组运行防灾系统,确保高速和提速列车运行绝对安全。根据季节性特点和区域性灾情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配齐配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开展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强化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四、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1.强化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要狠抓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落实,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锤炼和检验领导干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各单位党政正职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安全,亲自研究部署安全工作,亲自组织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亲自检查督导安全措施的落实。其他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按分工推进各项工作。

2.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形势变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新方法,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能力。要坚持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严格落实徒步检查线路、添乘机车、包保车间班组等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运输一线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安全生产的问题。

3.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深入开展“创岗建区”“安全屏障”等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生产资源整合和劳动组织调整,同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党总支和党支部。根据许多一线党支部建在班组这个新变化,进一步完善站段党委、车间党总支抓党支部的责任制,把班组党支部建设与自控型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安全生产的重点任务,深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共青团组织要以安全生产为主战场,组织团员青年在安全生产中挑重担,攻难关,充分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4.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铁路改革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敬业爱岗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培育共同的安全理念,形成全员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5.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各级组织要格外关心职工生活,认真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收入分配向基层和一线职工倾斜,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生活线、文化线和卫生保障线建设投入,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解决异地工作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深化扶贫帮困工作,抓好“三不让”承诺的落实,解除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调动好、保护好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第五篇: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马凯[范文模版]

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马凯

(2013年6月7日)

我首先传达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正在国外访问的总书记始终惦念着国内的安全生产,今天凌晨从墨西哥传回重要批示:“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吉林、山东、四川、辽宁、黑龙江、湖南、贵州、福建接连发生9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这些事故及发生原因的情况通报各地区各部门,使大家进一步警醒起来,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总书记的批示十分重要,催人警醒,意义深远,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并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做好当前和今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月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做了专题研究部署。他还对开好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深刻汲取近期连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沉痛教训,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健全各项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次会议就是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要求,动员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铁腕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刚才,栋梁同志通报了近期重特大事故和安全生产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负责同志汇报了有关情况。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严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对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把思想、行动和措施统一到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迅速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书记关于“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事关执政宗旨、事关科学发展、事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考虑,真正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把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是底线。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科学发展。要把是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落实不落实的重要标志。

二是把安全生产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安全生产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要利用安全生产这个倒逼机制,促进企

业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是把安全生产与落实为民务实的要求结合起来。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还是要以人为本,还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还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切实利益问题。必须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

四是要把安全生产与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结合起来。安全生产搞得好不好,对我们执政的能力、治国理政的水平是一个重要考验。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单位重特大事故频发,只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进程、严重干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为官一方,保一方平安,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今年以来,按照年初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最近召开的新一届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做了大量艰巨细致的工作,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进入3月中旬以来,事故多发频发,重特大事故呈上升趋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一是事故总量仍处高位。1—5月,全国事故总起数量是12.9万起,平均每天发生事故近千起;共死亡18269人,平均每天死亡近130人,数字触目惊心。二是重特大事故仍频繁发生。共发生重特大事故23起,特别重大事故2起,造成400人死亡。特别是6月3日发生的吉林长春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已造成120人遇难,这是近五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三是事发地区和行业领域相对集中。吉林省今年以来连续发生5起重特大事故,贵州六盘水市近期接连发生3起煤矿重大事故,中石油在大连市所属企业2010年以来先后发生5起同类燃烧爆炸事故。煤矿重特大事故出现反弹,共发生重大事故9起,死亡156人,同比分别上升28.6%和59.2%;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36人。四是有些多年来比较平稳的行业领域发生重特大事故。山东省章丘市保利民爆济南科技有限公司“5.20”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打破了近年来民爆行业无重特大事故的局面。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5.31”火灾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造成粮食重大损失,这也是多年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令人十分痛惜。

深刻分析近期事故多发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安全发展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一些部门没有从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也没有从防范事故上研究治本之策,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和文件上。一些企业在以人为本还是以利为本、安全第一还是生产第一这个原则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往往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二是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企业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同一地区、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一些小煤矿、小矿山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保障根本无从谈起。一些企业现场管理混乱,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一旦发生事故又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有的还谎报瞒报,企业蒙混过关、逃避责任、避重就轻,影响十分恶劣。

三是打非治违不彻底。1—5月,因非法违法行为造成大的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到49.3%和47.6%;几乎所有事故都存在违规违章问题。山东章丘阜东粘土矿长期非法盗采煤炭,湖南邵东司马冲煤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非法组织生产,导致重大透水和瓦斯事故发生。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单位“打非治违”态度不坚决、工作不落实。

四是安全基础不扎实。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投入欠账较多,安全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

标准化和安全班组建设进展不平衡;安全培训教育滞后,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偏低,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职业病危害特别是尘肺病危害严重,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相对薄弱。

五是监督管理不得力。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行业管理的关系尚未理顺,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一些单位和企业没有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有的监管人员“怕”字当头,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非法违法行为姑息迁就;少数监管干部甚至失职渎职,一些事故背后存在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

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一再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抓和不抓不一样,重视和不重视不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时时刻刻不能松懈,否则原来安全的也会不安全,不出事的也会出事。总书记在批示中要求我们“进一步警醒起来,吸取血的教训”。同志们,我们都要扪心自问一下,在安全生产方面是否已经警醒起来,是否吸取了血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坚决、更加有力、更加过硬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责任意识,迅速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

当前,针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堵塞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这次大检查,时间起止是,从6月份开始到9月底集中三个月时间。范围重点是,对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都要进行全面检查,无一例外。重点检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石油天然气开采、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冶金有色、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民航、建筑施工、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加工、民爆器材等行业领域。尤其要突出近期事故多发的重点地区,突出消防、煤矿、化工等重点行业,突出人员密集的学校、医院、宾馆、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突出劳动密集型和农民工等人员集中的重点企业,突出反复发生、长期未得到根治的重点问题开展检查。主要目标是,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彻底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进一步推动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主要内容是,深入检查地方各级政府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是否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来抓,安全生产管理的分工责任是否明确、是否清晰、是否落实,各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是否完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是否取得实效,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是否严格依法,汛期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到实处。

为确保此次大检查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我再强调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安委会统筹安排部署大检查工作,各级安委会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督查。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明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责任,做到动员部署到县乡,监督检查到县乡。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规范监督本行业领域的检查督查。

二要全面排查摸底。企业和有关单位是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细致,认真检查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并列出清单、建立台帐,上报当地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

三要明确整改责任。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和薄弱环节,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整改结果要签字画押,对隐患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都要倒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各有关部门要将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地方政府,并做好跟踪督导。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地方各级政府要组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加强检查抽查,特别要对近两年来因非法违规行为被处罚处理过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在企业自行排查整治的同时,要采取明察暗访、抽查互查的方式加强检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督查组加强本行业领域的全过程的督导、抽查、互查。大检查中,国务院将派出督查组赴各地开展专项督查。

五要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方式,对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结果。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设立隐患举报热线、奖励举报专项资金,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警示教育,抓住几个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在查明原因、认定责任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并公开曝光。

六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在认真、深入检查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总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和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企业、岗位日常排查整改制度,确保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安全隐患,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杜绝事故发生。

各地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要于6月20日前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大检查结束之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总结报告,于10月15日前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四、狠抓措施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在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安委会全体会议的工作安排,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努力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抓安全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政府换届以后人员变动很大,许多分管安全生产的同志都是新人新手,但肩负的责任刻不容缓、不容推脱。地方各级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专门盯,其他领导要履行“一岗双责”,铁定如山。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员工,杜绝责任盲区。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一律依法依规严厉问责、从重处罚,绝不手软。

(二)铁腕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打非治违”工作要长期抓、全面抓、反复抓。一要继续深入下去,一户企业一户企业去排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深入基层现场,严肃督促整改。二要切实严格起来,对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处理的,要视同事故予以严肃处理;要抓一批非法违法重特大事故的处理,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协调组织公开司法审判,进行实况直播、通报全国。三要真正落到实处,对今年事故多发的吉林等省“打非治违”工作开展“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四个一律”从重处理。

(三)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攻坚。继续把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和瓦斯综合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严格落实《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加大煤矿安全攻坚“七条举措”的落实力度,加大对煤矿瓦斯抽查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到“应抽尽抽、先抽后采、不抽不采”。“十二五”期间,要全部关闭年产9万吨以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下高瓦斯矿井、年产45万吨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

(四)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严肃查处超载超限超速和疲劳、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快“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全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深化民爆行业安全整治,加强物联网监控系统应用监管,切实做到联网到位、监控到点、责任到人。加快烟花爆竹减量退出,年内要将礼花弹生产企业由目前的95家减少到50家以内。组织实施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今年力争再关闭5000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加强对病、危、险尾矿库的治理和监控,严防溃坝垮坝事故。继续深化建筑施工、铁路和水上交通、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五)严格监管执法和事故查处。安全生产的隐患在基层,事故的风险在一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关口前移,加强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和执法监察,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消除风险隐患。要严格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准发证,安全生产条件恶化的要依法吊销证照。要创新监管方式,将企业安全生产与项目审批、信贷、保险费率等挂钩,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要彻查今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对恶意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图财害命的责任人,要协调完善司法解释,加大惩罚和量刑力度,从重从严惩处。对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及权钱交易、徇私枉法、包庇纵容等腐败行为,要一查到底,严惩不怠,以儆效尤。

(六)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继续推动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达标的企业,要依法停产整顿和关闭取缔。二要加快实施“科技强安”战略,推动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大力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臵效率。三要继续加强班组安全基础建设,把班组作为防范事故、保护工人生命安全的前沿阵地,搞好现场管理,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四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教育普及和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职工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奖励举报非法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和漏洞。

汛期已经来临,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季节性灾害因素增多。端午节也即将到来,人员出行也会增多。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近年来汛期和节假日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灾难教训,切实强化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措施,健全预警预报联动机制,严防煤矿淹井、尾矿库溃坝等事故,遇重大险情预警要提前停产撤人。建筑施工、地质勘探、矿山等野外作业企业,都要加强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安全防范工作。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神圣。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下载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亚东副部长8月4日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