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

时间:2019-05-13 16: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篇: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练39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①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这是因为()①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③生产关系变化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 ④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和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

4.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县管校聘”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协力开启政治体制改革大门,推动民主法治的制度建设是避免中国经济改革成果得而复失的危险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的明智选择。只有通过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获得限制权力绝对化和垄断化的民主法治,才能解除市场经济面临的风险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表明()①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D.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8.《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写下的,其中 1 有一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下列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荷锄是农民,登台是演员;忙时青纱帐里寻不见,闲时几日散去万千兵——中国“魔术之乡”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魔术为代表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全县有5.5万人从事魔术表演,年创收入达10亿元,当地群众因此走上了致富路。这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强调文艺工作者要()A.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漫画《蜻蜓点水》(作者:王银祥)反映了一部分领导干部()

①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②没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极为严重 ③没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动力 ④缺少一切向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在军队建设、军事训练、武器制造、军事装备、军事工程等方面上不断创新,成就极高。他所训练的戚家军纪律严明,广受百姓爱戴,早年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后又转战北方,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各民族和平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近代以来,戚继光抗倭成就鼓舞了人民反抗侵略,被视作民族振兴的曙光。他的英雄形象备受尊崇。近年来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市场反应褒贬不一。浙江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再次斥巨资摄制了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这部作品受到中宣部、国家新 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重视,反复研究指导剧本。众多明星加盟出演,《大圣归来》特效制作团队全力还原真实可信的戚继光时代,作品质量优秀,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观众也对续集充满期待。

材料三 戚继光这一英雄形象在荧屏上大受欢迎,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同名历史讲座,影响力明显没有电视剧高。学者们对此颇有怨言,对影视作品强调的感情戏、格斗戏有颇多不满,认为影视作品没有真实反映戚继光的历史地位,误导观众。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戚继光的英雄形象在近代以来备受尊崇。(28分)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切实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依据。(24分)

[练高考—找规律] 1.(2012·课标全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课标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问题。

3.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完成下题。

4.(2016·课标Ⅲ)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3·课标Ⅱ)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练模拟—明趋势] 6.(2017·广东实验中学考试)成书于元明初的小说《三国演义》,描写汉末、三国的战争,多次出现“火药”“炮响”。但事实上,火药直到唐初才被发明,用于战争又迟至宋、元,汉末、三国是不可能有“火药”“炮响”的。这说明()①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文学作品源于主观想象,不必拘泥于史实 ③预言能精准预测发展的现实 ④文学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该讲话的理论依据是()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④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17·福州八中考试)无处不在的榕树,不仅为福州这个城市点缀绿色、带来清爽、增添美感,更以其浸透出“落地生根、生命如炬,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榕树精神”,影响着福州人。下列对弘扬“榕树精神”作用及依据的正确认识是()①能调动市民的精神正能量,因为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 ②能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因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能激发市民昂扬的精神状态,因为意识会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④能加快福州城市发展进程,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17·石河子二中测试)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7·湟川中学模考)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一观点()①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④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性矛盾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7·温州八校联考)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与城镇化密切相关。专家建议,要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从规划抓起,系统布局城市未来发展,并以此引导全社会更新认识,同心协力。专家建议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作用 ③实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④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7·苏北四市联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推进改革。我国不断推进改革的哲学依据是()①改革是解决我国对抗性矛盾的主要途径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3.(2017·云南检测)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公开场合引用古文来阐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下列古文所蕴含的哲理与这一理念相一致的是()①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7·云南检测)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 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指导,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7·故城县高级中学考试)柯尔克孜族有这样一则谚语:山泉多的地方,河流总是澎湃;群众多的地方,智慧将在那里产生。这则谚语中的说法是基于()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智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精神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人民群众的革命来推动实现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智慧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6.(2017·炳辉中学检测)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作品在国内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17.(2017·南京一模)“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为靡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对今天的借鉴意义有()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②群众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要坚持群众观点 ③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执政者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7·郑州质检)群众观点是我们党不变的意识,群众立场是我们党不变的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变的坚守。这启示党要()①坚持群众史观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权为民所用 ③一切以公民利益为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④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17·天津六校联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 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是统一的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课练39 寻觅社会的真谛

1.C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排除①,选④;正因为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体现),所以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②符合题意;③不是“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排除。

2.B 本题考查改革的知识。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通过改革,社会基本矛盾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②④观点正确。①③说法均错误,排除。

3.B 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目的是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牢记历史可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①④当选;②中的“决定”说法错误;③材料未体现。

4.A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③材料体现不出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④错误。

5.D 材料中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的管理改革,是为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所以选②不选①;“县管校聘”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而没有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所以选④不选③。

6.D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故②符合题意。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使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④符合题意,选D。①错误,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与题意不符。

7.A 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讲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说明这种改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8.C 材料中的话体现了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排除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没有体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排除④;②③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题意相符。

9.C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农民群众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这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③符合题意;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者,④错误。故答案为C。

10.C 本题考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把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区别开来。①表述错误,排除。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物质生产(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不能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表述错误,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 泉,不能说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1.D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全面深化改革应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同时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要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2.D 《蜻蜓点水》反映了一部分干部缺少宗旨、责任意识,不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②④可选。①后半句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后半句说法错误。

1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群众需要榜样的鼓舞,促进了对戚继光英雄形象的尊崇。(7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戚继光抗倭体现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近代仍有鼓舞社会进步的作用。(7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赋予戚继光精神新的时代内容。(7分)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戚继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7分)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答本题,要紧扣设问的知识范围“历史唯物主义”,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利用,应按照“观点+材料”的模式进行。

14.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8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8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8分)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改革,联系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加餐练——分类集训·知能提升

1.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评价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标准在于其是否如实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要求,能否预见、引领和促进社会发展。先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社会意识未必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不选①。③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②④正确分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的作用,故选C。

2.C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①错误。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③颠倒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排除③。②④是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故选C。

3.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已经到了自觉的阶段,排除③;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要不断地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且依法治国不能成为标志,所以④说法错误,应排除。①②符合题意。

4.B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因果类选择题。讴歌劳动者,是强调劳动者的地位 和作用,①④正确。②③本身正确,但不是讴歌劳动者的原因。故选B。

5.C 考点定位:群众史观。①错误,生产实践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故②③正确,选C;④错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C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体现了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记,①④正确;②不选,因为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存在,不是源于主观想象;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7.A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结构性改革,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合生产力状况,②正确;本题要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③属于认识论,④属于价值观,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8.D “榕树精神”影响着福州人,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故①②排除。弘扬“榕树精神”能激发市民昂扬的精神状态,因为意识会影响人的生理过程,③正确;弘扬“榕树精神”能加快福州城市发展进程,其依据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正确。

9.B ①②说法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10.A 在改革中发展,是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从而推动社会发展,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没有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③不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矛盾的必然要求,④错误。

11.C 专家建议强调规划的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生态型城市建设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和强大生命力,④符合题意;③不是哲学依据,不符合题意。

12.D 我国之所以不断推进改革,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①错误;③说法错误,正确的应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3.D 坚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就要坚持群众规点和群众路线,③④体现了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入选。①说的是关于清正廉洁的问题,②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均与题意不符。

14.D 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的作用,也体现了党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④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②不是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说的,不符合设问指向,排除。

15.A “群众多的地方,智慧将在那里产生”,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智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说明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智慧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与题意不符。

16.B 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等,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故B符合题意,D与题意不符。A、C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精神财富的来源。

17.A “正德”者,正己以治民;“利用”者,为民兴利除害;“厚生”者,令民生 9 计温厚,衣食丰足。这都说明了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②错误。④不是从唯物史观角度讲的,排除。

18.A 一切以人民利益为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是“公民”,③错误;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9.A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②③当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①④错误,排除。

第二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规范练41寻觅社会的真谛新人教版必修4课件

考点规范练41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读漫画,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导学号14920137〛

2.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哲学上看,其理论依据是()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③④

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1 A.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5.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决定,最引人关注、和民众生活关系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全面放开第二孩生育政策。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

()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一基本规律 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是基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C.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其属于()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8.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下列选项中与此寓意相吻合的有()①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②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价值追求 ③文化价值观反映 人们的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源泉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9.我国的古语古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下列对总书记引用的古语古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分析正确的有()①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尊重客观事实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0.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便是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科学 B.社会领域的客观性弱于自然界 C.没有看到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2.目前,我国有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镇237个,5万人口以上的镇876个,原有的“小马拉大车”的体制机制严重阻碍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国将推进特大镇有序改市,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权限。“特大镇改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二、非选择题 D.②④

13.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物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也不仅是地理变迁、水文、地震等讯息的“记录者”,更不仅是文化艺术创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肩膀”,更重要的是,文物凝结着民族情感,凝聚着国家共识,自然而然地生成一种深沉而磅礴的伟大力量,堪称民族与国家的“根”与“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运用社会历史的相关知识,分析“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文艺创作为什么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考点规范练41 寻觅社会的真谛

1.C 解析:简政放权变革了上层建筑,目的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表明简政放权作为一种价值选择,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正确的价值选择,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简政放权涉及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④说法错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本题答案选C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的客观性、社会的发展规律。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①④正确;②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项。

3.B 解析:材料强调依法治国,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故排除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故②④正确;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4.B 解析: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属于调整生产关系的范畴,所以选B项,排除D项。A项正确但与题干要求无关,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C项错误。

5.C 解析:计划生育政策属于政治制度,因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是调整上层建筑的表现,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③正确;这一政策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因此这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①正确;主观与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是唯物史观,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④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项。

6.D 解析:人口政策的调整属于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而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因此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D项正确,B项观点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推动经济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A项不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项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项。

7.D 解析:①属于认识论,不属于唯物史观,故排除;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属于生产关系,而属于上层建筑,故排除;③④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项。8.D 解析:题意强调要尊重人民的文艺创作主体地位,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项。9.B 解析:①中的古语强调名与实要相符,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正确;②中的古语强调的是实践至上,告诫人们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故排除;③中的古语强调的是要按民意办事,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排除;④中的古语与哲理相匹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项。10.A 解析:三大创举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表述不全面,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不是引导者,先进的阶级才是引导者,C项错误。

11.C 解析:在自然观上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进入社会领域很容易犯唯心主义错误,主观地以为人类社会是以人的意者为转移的,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没有看到人类社会也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C项符合题意;A、D两项观点正确,但是没有回答犯历史唯心主义错误的原因,排除;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B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12.D 解析:体制机制创新不是理论创新,①不符合题意;“特大镇改市”是对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属于对上层建筑的调整,因此②符合题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③观点以偏概全,排除;通过“特大镇改市”的改革有利于解决阻碍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矛盾,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项。13.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针对现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诚信缺失等现状,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非选择题。答题范围限定为《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进行分析。

14.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创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文艺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文艺创作只有扎根 人民、扎根生活,才能不迷失方向,不发生偏差,从而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文艺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从而凝聚中国力量,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试题,把理论阐释清楚,对应好材料便可组织好答案。此题难度较小,首先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再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个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第三篇: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4-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人教版)

高二政治第四单元检测

(二)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通过宣传低碳理念,引领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低碳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C.价值观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

甘肃省红十字会依据《中国红十字会法》,2010年8月8日发出《救助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募捐紧急呼吁》,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参与到支援舟曲县泥石流灾害紧急救助当中来,为灾区人民群众奉献爱心。据此回答2~3题。

2.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A.体现了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

B.说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难以兼顾

C.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D.说明价值观是由当时的社会意识决定的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4~5题。

4.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坚持群众观点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5.灾害发生后,灾区活跃着一群第一时间汇聚的热血“志愿者”。他们向灾区人民伸出“手与手相连、心与心相印”的援助之手,使“风雨同舟——坚强不屈——大爱无疆——众志成城”的暖流在这里成为永恒。“志愿者”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下列人生哲理()

①有价值的人生是不应考虑个人利益的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是第一位的④奉献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②③

C.①④B.①③ D.②④

6.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9月9日下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亲切接见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教育系统先进模范代表。许多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C.革命的、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D.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7.2010年10月2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收入分配改革实质上是()

A.改革生产力以促进生产关系的改革

B.改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上层建筑以巩固完善经济基础

D.改革经济基础以根本抛弃上层建筑

8.刚刚过去的11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材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D.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2010年6月27日,九江和湖口同时超出警戒水位。这是九江最危险的信号,12年前就发生过一次。当晚,来自各省的救灾物资就沿着京九大动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九江;36800名部队军人以及万余名干群大规模地汇聚在这里,鏖战5天5夜,终于堵住了牵动人心的决口,创下奇迹。这表明()

A.人定胜天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无所不能

D.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0.党中央、国务院对汛情灾情十分关切。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强调,一旦发现险情,要按预案及时、果断地转移群众,妥善安置。对局部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要切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效防止疫病流行,坚决防止灾区群众因安置不善出现伤病。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一切为了群众等党的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党的群众路线

C.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2010年7月1日,以沈浩为原型的电影《第一书记》作为向中国共产党89岁生日献礼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映式。安徽省财政厅优秀选派干部、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扎根基层6年,无私奉献、为民爱民的事迹感动群众,赢得广泛赞誉,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从沈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C.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D.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

12.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A.①②④

C.①③④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B.①②③D.②③④

13.2010年9月27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体现了()

A.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B.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C.是非不分就会对各种价值和行为失去判断标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14.2010年8月14日,首届青年奥运会在新加坡揭幕。中国青奥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中国之家”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本届青奥会,让年轻运动员亲身感受奥林匹克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少年的阳光、活泼的健康形象。”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在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要求这样做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B.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D.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

16.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①袁隆平的杂交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Google的实用特殊功能,使工作效率提高好几倍 ③小说《蜗居》近来销量大增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C.②③④B.②③ D.①③④

2010年以来,企业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引人注目的“7.3”污水渗漏事故。回答17~18题。

17.2010年7月3日,福建上杭县萦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污水渗漏事故,引发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这给企业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②将企业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确定“绿色企业”的战略定位,打造“环保品牌”,切实坚持“安全至上、环保第一”的企业经营理念 ④面对企业利益,应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A.①④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

18.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公众环境维权意识依然淡薄。因此,公众的“表达”和“参与”应成为一种国家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材料强调了()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④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

C.②④B.②③ D.①②③

19.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崇高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

①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要放弃个人利益,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010年山东省组织实施了“基层服务项目计划”。该计划包括:“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基层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社区养老服务等管理就业岗位等。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个人素质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①②

C.②③

二、非选择题

21.2010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安徽检查防汛抗洪工作时指出,长期的抗洪斗争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理对“王家坝精神”的总结,概括了王家坝人50多年来坚持防汛抗洪斗争的崇高品格。在当前全国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头,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同舟共济,对于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B.①④ D.③④

最后,安徽人民在“王家坝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夺取了抗洪斗争的胜利。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王家坝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2.“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句出自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话,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要求在打工中挣钱,更希望扎根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有梦想有追求,不愿从事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很多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

结合材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3.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麦当劳麦乐鸡中含有“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组织专家论证会探讨麦乐鸡问题,并于2010年7月16日公布调查结果:未发现麦乐鸡及其煎炸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超标。对于另一种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国家法定检测方法标准尚未颁布,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建立相关检测方法。

借鉴“麦乐鸡事件”,国家药监局再次要求各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结合材料,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4.从2010年新学期开始,民族团结教育将列入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2011起,将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同时,各中小学还将把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答案1——5CAABD 6——10CBABC 11——15CDBAB 16——20AAAAB

21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家坝精神”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同舟共济,推动防汛抗洪工作。(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王家坝精神”能促进社会和谐,为各地攻坚克难、推动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2答案:(1)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新型生活方式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应树立正确的主观因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3)新生代农民工应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4)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掌握先进的职业技能,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

23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有利于规范食品生产者的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有利于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24.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第四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测试!

第16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这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答案】A 2.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说:“埃及有一句谚语,比时间永恒的是金字塔。在我看来,最永恒的是埃及人民崇尚变革、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列名言中与习近平讲话蕴含哲理一致的有()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②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④家国危亡看子弟,河山欲碎见英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答案】D 【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学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习近平讲话蕴含的哲理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注重社会意识的重要性,③④符合题意;①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注重大礼节的人不在乎小的过失,不符合题意;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3.2000多年前,韩非子就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思想,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人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非常有效,法律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到

B.②③ D.②④ A.①③ C.②③ 【答案】B B.②④ D.①④

6.2016年的朝鲜半岛,一边是美韩军演、萨德入韩;另一边是朝鲜核试、试射导弹和炮兵训练。双向加温下,半岛局势骤然紧张,为化解当前朝鲜半岛困局,中国提出“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停战、和平)转换双轨并进”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合理性在于看到了()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 ②尊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③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着力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A.①② C.②④ 【答案】A 【解析】朝鲜半岛的问题不能靠双方的武力解决,“中国方案”提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因为“中国方案”看到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不凭空猜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规律,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容,③与题意无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以上论述的依据是()①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②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A.①② C.①③ 【答案】A 【解析】③不是唯物史观角度。④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45法总则(草案)》是对我国社会很多重大变化的展现。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编纂《民法总则》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编纂《民法总则》可以规范各民事主体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编纂《民法总则》有利于为保护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①N市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既是为人民打江山的革命史,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行程万里,不忘为民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宣示,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从吹响“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脱贫攻坚号角,到做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改革部署,深厚的为民情怀诠释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执政追求,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写下生动的时代注脚。95年砥砺奋进,深刻揭示一个扎根人民深厚土壤的政党,定能汇聚战无不胜的力量,创造喷涌而出的幸福源泉。

(1)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说明党中央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自身的执政追求的原因。

(2)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

【答案】①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

第五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单元综合检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单元综合检测(十六)[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世纪70年代,高校录取通知书是一张公文纸,内容简明扼要,各校雷同;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有点像请帖。进入新世纪后,高校录取通知书开始变“潮”,富有个性:有的充满诗情画意,有的用“淘宝体”,有的附带游戏光盘……这体现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创新是认识变化发展的源泉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A。随着时代变迁高校录取通知书发生相应变化,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2.201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这是因为()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A.①②

C.②③

D.③④

B.①④

解析:选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因此,思想上的灰尘要经常打扫,①符合题意。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因此,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②符合题意。③④干肢不符。

3.一直以来,行政审批因其程序繁琐,流程不够优化导致效率相对滞后,饱受办事者诟病。随着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曾被形容成“长征”的行政审批正逐步实现简政放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基于()①改革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③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两个方面,①说法不准确。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描绘出改革蓝图。司法体制改革()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司法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①③正确,②说法不全面。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

5.从右面漫画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各项改革中要注意协同配合 ②改革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③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受益 ④改革是充满挑战的事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漫画表明我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和企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的统一退休制度,以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各项改革中要注意协同配合,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应舍去。

6.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这一要求是基于()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③认识过程总是不断的上升 ④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向人民群众学习”,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其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符合题意。要实现“四个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说明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认识的作用,③干肢不符。

7.在原始时代,人们因从事集体劳动产生的劳动号子,成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其实,稍微留心不难发现,从话剧、歌舞、影视、书籍、曲艺等多类文艺作品之中,都有人民生产生活的踪迹。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D.实践是精神财富创造的物质条件

解析:选B。“从话剧、歌舞、影视、书籍、曲艺等多类文艺作品之中,都有人民生产生活的踪迹”,说明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项符合题意。

8.201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这启示我们()①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要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③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④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决定作用

A.①②

C.①②③

B.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总书记这段话强调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夸大了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9.一个小孩画了一匹长有双翅的绿色飞马,遭到小朋友们的取笑,说世上哪有绿色的

飞马?小孩把画拿回家给爷爷看。爷爷一看乐了,问:“你为什么给马画上一对翅膀呢?”小孩说:“我想让它飞遍全世界!”“那你为什么把马画成绿色呢?”“因为它是和平的使者!”爷爷高兴地说:“谁说世上没有绿色的飞马,现在不就有了吗?”爷爷把这幅画寄到世界儿童画展参赛,结果获得了金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①创新源于大胆假设和丰富联想 ②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③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一切成规 ④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孩子用绿色的马代表飞遍世界的和平使者,这一理念符合世界渴望和平的愿望,从而也使该画获得世界儿童画展金奖,这说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④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错误。创新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③错误。

10.承君一诺,必守终生。为了兑现在部队首长面前“俺能行”的三字诺言,刘延宝祖孙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传,六十三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刘延宝祖孙四代人的事迹告诉我们()①价值观对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价值选择决定价值观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承君一诺,必守终生”,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重要导向作用,①正确。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刘延宝祖孙四代人六十三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③正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之一,②错误。价值观决定价值选择,④错误。

11.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主要说明()①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反映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力量,③正确;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进,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能促进社会发展,④正确;①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②观点正确,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2.麦肯锡认为“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因而只坐头等舱,比尔·盖茨认为“头等舱并不比经济舱飞得更快”因而选择经济舱。二位富翁对飞机座位的选择表明()A.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的 C.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正确价值判断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解析:选B。由于二位富翁对飞机座舱价值定位不同,导致其对座舱的选择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的,B项符合题意。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具有稳定性 ③从根本上符合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够为国家发展助力,更能够为民族进步铸魂,因此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教育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④错误。

14.魏文侯出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毛向里,皮向外(古时候穿皮袄时都是毛在外),背了一捆柴。魏文侯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呢?”那个人回答说:“因为我爱惜皮袄的毛。”魏文侯说:“你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皮弄掉了,毛就长不住的道理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 ②只有正确的价值观

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 ④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个人利益必须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在这里,皮与毛的关系喻指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其中,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个人利益必须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所有价值观都是人生的向导,不过价值观性质不同作用不同,②错误。

15.下面漫画《龙套人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要密切联系群众,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解析:选B。漫画说明一个人只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价值定位,在实践中砥砺自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实现人生价值,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某市市委高度重视,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为认真做好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该市市委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为实现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制度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8分)(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原因。(12分)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据此回扣题目限定知识,不难得出问题答案。第(2)问,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明确该市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做了什么,然后紧扣题目知识限定回扣教材,对接相关哲学依据,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4分)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4分)(2)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3分)②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发挥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重要导向作用。(3分)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分)④有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遵循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做到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3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30多年来,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考验和挑战。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省承担着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应该率先积极稳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材料二 实现民族复兴梦,建设美丽广东,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广东省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建设美丽广东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价值定位的正确性。(8分)解析:第(1)问,注意题目限定知识。为适应新形势,广东省率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是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改革调整上层建筑。据此结合所学不难得出问题答案。第(2)问,首先应指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然后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的社会形势发生变化,要求我们的社会观念要随之更新。(4分)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变化,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与其相适应。(4分)③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广东的发展。(4分)(2)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4分)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留住美丽村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下载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练39寻觅社会的真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