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半年度作报告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半年度作报告
半年度行长工作报告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全行员工的勤奋开拓,紧扣发展主线,抢抓市场机遇,克服了诸多困难,采取了多项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各项经营指标全面完成半年度预算目标,总体经营可以概括为:存款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突破,贷款科学把握节奏有序投放,战略业务提升明显,实现盈利好于预期,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各项指标总体向好。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上半年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了董事会年初下达的任务,经营业绩显著:
截至2010年6月30日,资产总额1961.57亿元,超预算(半年预算,下同)305.48亿元,完成预算的118.56%;各项存款余额1266.34亿元,超预算134.77亿元,完成预算的112.01%;上半年日均存款1104.75亿元,超预算38.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4%;贷款余额762.88亿元(含净贴现),超预算13.7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85%;债券投资余额432.38亿元,超预算21.37亿元,完成预算的105.2%。
上半年实现利润14.52亿元,超预算2.93亿元,完成预算的125.45%;实现净利润11.9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6%,比上年同期增长2.46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5.4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74元。
上半年,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资本净额为126.75亿元,其中:核心资本净额为115.19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1.59%,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53%;人民币资产流动性比例为37.69%,外币资产流动性比例为99.64%;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总额为8.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5%;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16.39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3.69%;非信贷资产合计为1199.18亿元,已计提非信贷资产损失准备11810.73万元;最大单户贷款比例为4.69%,最大十户贷款比例为38.43%。
上半年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在班子成员的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紧抓发展主线,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1、翻番目标提前实现。为了提升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去年初,全行确立了两年内再造一个南京银行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全行上下奋力拼搏,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在一年半时间内,全行资产和存款规模双双实现翻番,为未来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全力拓展存款保证增长。上半年面对存款营销的诸多困难,全行上下加大了拓展力度。在全行上下一致努力下,通过把握市场机遇,强化营销指导,紧抓市场热点资金,开展了旺季营销活动,通过加大考核力度,努力提升了负债业务市场份额,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存款业务明显增长。同时,在营销活动中把握重点,重视做好国库集中支付代理工作,上半年经过努力获得了国库集中支付代理行资格,延续我行与地方财政机构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关系,有力地拓展了业务发展空间。
3、加强规模管理实现贷款有序投放。在信贷规模持续严控的形势下,全行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提出的投放进度要求,科学把握投放节奏,贷款业务均衡有序增长。根据我行客户资源、项目储备及各经营机构的实际情况,对贷款额度进行合理测算,实行按月分配制,重点支持小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节奏控制合理,避免了全行信贷业务的过大波动。同时,上半年通过资产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为全行的发展、特别是异地新设分行的业务发展拓展了空间。此外,在成立银团组团委员会这一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银团贷款的营销力度,上半年共操作6笔银团贷款,不仅有效缓解了我行的信贷规模压力,还有力地推动了我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4、战略业务发展快速。战略业务发展持续加快,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增幅远远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141.33亿元,较年初增加48.62亿元,增幅52.44%,小企业新增贷款额占同期全行对公贷款新增额(不含贴现、转贴、透支等)的78.85 %,增长势头强劲。个贷余额118.23亿元,较年初增加37.88亿元,增幅47.15%,个贷在全行贷款占比15.50%,较年初上升3.53个百分点,在上半年保持了逐月上升良好态势。上半年我行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合计新增86.5亿元,占全行全部新增贷款的93.41%,较好地执行了年初制定的信贷投放政策。
5、特色业务发展良好。上半年,全行通过巩固优势业务,发展新兴业务,着力塑造特色,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资金业务方面,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上半年公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综合排名中位居第2位,在人行投标认购债券总量排名中位居第12位,在城商行排名中位居第1位。在国际业务方面,共完成国际结算量21.3亿美元,完成全年国际结算任务的7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亿美元,增幅为108%,南京地区国际业务结算量市场占有率从年初的4.45%上升到5.26%。在理财业务方面,上半年发行规模160.67亿,同比增幅665.2%,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网银企业和个人用户累计新增用户数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88.63%、136.14%,上半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量平均占比达到59.65%,较2009年全年平均占比增长了12.6个百分点。在投行业务方面,上半年完成了4只短融券的注册以及12只短融券的发行工作,在金融债券承销业务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6、实现盈利好于预期,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上半年全行克服了贷款投放受限等不利因素,利润实现情况较好。6月末实现利润14.52亿元,同比上升52.81%,为全年利润目标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盈利结构也有所优化,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为2.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03%。为了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全行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严格准入、加强信贷管理、多方努力化解、强力推进问责等多种手段,严控资产质量,成效较为显著,上半年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
7、机制建设与产品创新齐头并进。上半年业务创新步伐有所加快,为促进业务发展,行内设立了产品创新管理委员会,完善了产品创新工作机制,从组织和机制上初步搭建了创新工作的平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个人业务方面推出了“理财易账户”、“诚易贷”等新业务,公司业务方面对供应链融资等进行了探索,手机银行也已开始进行行内测试,正式开办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既能够防范克隆票、假票风险,也大大提高了票据业务的时效性。
二、扎实练好内功,努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1、下大力气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全行始终将提升内部管理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上半年,以贯彻落实银监局监管评级意见为契机,行长室组织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就发展战略、资本管理、异地分行管控等十二个方面,形成34大项工作和178 小项改进措施,明确了完成的时间进度,并建立了定期监测报告制度,保证各项改进工作的有效落实。截至6月末,按计划应在上半年实施的80项措施均已完成,进展顺利。
2、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上半年继续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工作,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完善制度规章、加强风险关口前移管理等措施,在行内初步建立了“大保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消费金融与信用卡中心,对管理模式、运营架构、业务流程等做出重大调整,启动了加快个人业务发展的又一引擎。
3、流程优化初见成效。兼顾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要求,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工作,目前已完成个人存单、个人理财产品、个人国库券质押贷款等低风险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操作流程调整工作,同时,对公司业务、小企业、国际业务、同业业务等共计近50个产品管理类程序进行了梳理,完成了第一轮评审。
4、集约化营运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去年开展集中对账工作的基础上,上半年对账工作持续深化,账户管理的关口进一步前移,上线了指纹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身份认证方式的弊端,落实了新会计档案库的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强化了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推动了营运大后台的建设,为前台提供高效的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5、信息科技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启动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和管理会计系统,持续搭建支撑业务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科技平台。顺利完成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模拟运行,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报表系统正式运行,为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此外,为落实监管要求,异地灾备中心建设的规划工作已经启动。
三、落实重点工作,不断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1、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董事会的重视下,全行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面落实于制度、流程、系统各个环节,制定下发了四项贷款新规,配套对核心系统、信贷系统进行改造,对合同文本进行修订,并通过全行培训和测试,确保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做到全员掌握、全程控制、全面落实。
2、深入做好“解包还原”和房地产梳理工作。按照监管部门“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要求,按进度、按时限、按质量完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解包还原”工作,同时,还开展了房地产贷款的梳理排查与分类处置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使我行平台贷款家底和房地产贷款的情况都更加清晰,有助于我行下一步积极深化梳理成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保障我行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
3、加强内控开展“执行年”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实现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的目标,全行启动了“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活动明确了相关方案和具体内容,从制度流程优化、检查监督、管理体制机制、IT系统建设、考核奖惩、人员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实施要求,也为逐步推行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作好了前期准备。
4、充分发挥问责效能强化责任意识。上半年,全行组织了对不良贷款事项及个贷风险事件的尽职调查与问责工作,处理相关人员共16人,发挥了问责的惩戒与震慑作用;制定颁发了《南京银行违规事项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在全行初步推行了积分管理。通过这些工作,向全行传导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的工作要求。
5、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查找薄弱环节、提高审计效能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实施了2009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认真查找出可能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薄弱控制环节;二是对全行固定资产管理、个贷业务操作合规性等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整改提高上,进一步推动了本行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
四、加快对外发展,成绩明显收益逐步显现
1、对外发展积极进取成效明显。上半年分支机构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杭州分行、扬州分行先后开业,苏州分行筹建已获得批复。此外,异地分行下设支行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上半年已有徐汇、杨浦、江阴、姜堰共4家支行获准开业,惠山等4家支行获批筹建。
2、加强对参股机构的并表管理。对于我行投资的五家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并表管理,开展了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五家金融机构发展态势良好:日照银行、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及芜湖津盛农村合作银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宜兴阳羡村镇银行顺利实现盈利,昆山鹿城村镇银行开业半年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五、提升服务水平,网点转型向更深层次推进
1、网点转型工作纵深推进。自去年正式启动网点转型工作以来,今年上半年的网点转型工作逐渐向更深层次推进,体现在:制定相关网点建设的制度办法,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统一标准,修改完善了网点转型标准化手册;不断优化网点布局,按计划分批次实施南京地区支行的迁址和改造工作。
2、强化客户服务队伍建设。上半年,全行完成了大堂经理的聘用工作并出台了考核办法,按月度开展大堂经理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大堂经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理财经理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在明确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充实队伍,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理财队伍,切实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六、加强队伍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
1、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上半年,全行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的力度,以满足全行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继续推行公开竞聘、挂职与轮岗锻炼等方式,不断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用人环境,进一步向全行传递深化用人机制改革的决心;通过多层次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尤其注重加大对高端人才培训力度,先后组织专业人才赴美西银行学习、核心业务人才赴台培训和两期中层管理人员北大研修班,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
2、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上半年,行内开展了英语风采大赛,为青年员工搭建展现自我风采、充分竞争交流的平台,为我行今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累人才基础;举办环湖行和足球比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此外,全行在上半年还开展了其他重要工作,如:全面启动了后三年规划的编制工作,草拟了规划纲要的讨论稿并深入进行了讨论;着眼于我行长远发展需要,有序推进资本补充工作;围绕世博会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开展了多项检查和应急处置演练。
就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随着宏观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存款稳定性有待增强,资产质量的压力和稳定性值得关注,生息资产的定价能力有待提高,在强化对表内资产风险管理的同时,需增强表外资产的风险管控。
下半年,行长室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小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强化特色业务;深化结构调整,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保持各项业务稳健较快的发展势头,推动存款稳定增长,科学调控信贷准入投放,把握进度继续做好信贷额度控制;深入落实风险管控,持续推进风险垂直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内控与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持续强化基础管理,加强科技工作的支撑作用,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推进分支机构差别化管理,加快提升我行综合竞争力,实现我行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报告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南京化纤厂,于1964年建成投产。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06年11月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现公司总股本3.07亿股,总资产21.34亿元。公司位于南京市北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毗邻南京长江二桥、新生圩外贸港、沪宁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拥有自备长江码头及铁路专用线,交通十分便捷。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者63人。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产品研发能力。公司已和国内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合作,并与日、美、奥、英、德、意、韩、瑞典、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和交流。1999年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现正在筹划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公司多次被评为省、市及纺织总会的“双文明”先进企业,并于2000年列入“江苏省100家大型骨干企业”行列。2000年、2002年,公司又两度被评为“南京市优秀企业”。南京化纤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为化学纤维制品、化学用浆、化工产品、包装材料、自来水加工、服装、针纺织品、仓储、化工技术咨询。公司主产品是“金羚”牌粘胶纤维,产能达45000吨/年,其中粘胶长丝年产15000吨,粘胶短纤年产30000吨,产品除供国内销售外,还远销韩国、日本、越南欧美等国。公司尚有60000吨的浆粕生产能力;拥有15万吨/日供水能力的自备水厂,以及75 00千瓦/小时的自发电能力。公司自备水厂除供本公司生产用水外,同时向周边居民、十几家工矿企业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用水。公司2008年“特种化学纤维纺前注射装置”、“多路分丝器”发明分别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2009年“栲胶法废气处理工艺”技术获得江苏省《第七届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 》,同年“差别化粘胶长丝”和“化纤湿浆”获得《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公司近三年共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4项,两项发明专利在实质审查中。
二、2012年财务状况分析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加1.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11万元,同比减少8.04%;实现每股收益为0.05元。2012年公司综合毛利
率为19.83%,同比提高5.19个百分点;2012年公司净利率为2.36%,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公司地产业务逐渐确认收入,2012年10月“乐居雅花园”项目二期工程16万平方米共计1465套商品房已全部封顶进入销售阶段。其首期推出的446套商品房共3.88万平方米销售顺畅,截至2013年2月末已售磬。预计二期工程逐渐确认收入。另外,粘胶短纤行业2012年销量快速增长,今年情况同比有所好转,但粘胶行情主要看下游需求情况,我们对下游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
201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的原因是:房地产毛利率提高和粘胶长丝毛利率提高,2012年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38.73%,同比提高6.61个百分点,房地产毛利率提高主要由于商品房售价上涨;2012年粘胶长丝毛利率为20.56%,同比提高11.66个百分点,粘胶长丝毛利率提高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降幅较大。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环比增加145%;综合毛利率为26.65%,环比提高9.94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94万元,净利率7.86%,环比提高3.32个百分点。4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地产业务确认收入所致,4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主要是因为地产业务毛利率高于粘胶等其他业务。
三、未来盈利能力分析
从目前形势来看,粘胶短纤业务进入景气上升通道,业绩弹性值得期待:由于粘胶短纤与棉花的价格倒挂,比价优势明显,13年1、2月份国内粘胶短纤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1.95%和32.50%,预计今明两年粘胶短纤的新增需求量可达到100万吨以上。而由于过去三年行业景气低迷,新产能扩产速度大幅放缓,预计13、14年的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45万吨和25万吨,新增产能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行业的景气将逐步提升。公司第二条粘胶短纤生产线已经于13年2月份投产,本部粘胶短纤产能变为8万吨,加上南京兰精(参股30%)的16万吨产能,公司的权益产能为12.8万吨,粘胶短纤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公司的EPS将增加0.3元。
公司溶解浆采购方式异于他人,莫要低估南京兰精的盈利能力:南京兰精的产品质量和售价国内排名第一,成本控制能力与三友化工、赛得利控股等相当,但是其12年却出现大幅亏损,这与其溶解浆的采购方式有关。国内粘胶短纤企业对溶解浆的采购周期一般是45天,而南京兰精的为3-6个月,这样在溶解浆的下跌周期中,其盈利就会受损。溶解浆的价格在经历了11、12年的连续暴跌之后,已经于12年12月企稳,并进入上行通道,南京兰精的盈利能力将在13年逐渐开始恢复。
地产项目可售量丰富,业绩弹性同样巨大:2012年10月“乐居雅花园”项目二期工程16万平方米商品房全部封顶进入销售阶段,首期推出3.88万平方米已于2013年2月末售磬,加上一期尚未结算的7000万平米,公司13年已经锁定了
4.6万平米的销售,预计可贡献7000万元的权益利润。剩余12万平米预计将在14年底之前全部销售并结算完毕,按照2000元/平米的净利润计算,可贡献2.4亿的净利润,权益利润1.8亿元。预计公司13年、14年地产项目分别实现EPS0.3元和0.5元。
自来水未来利用率将大幅增加:目前日产能15 万吨,之前主要自用。搬迁后全部外卖,目前对外供水每日5 万吨,毛利率50%左右。10 万吨产能闲置。未来10 万吨自来水将用于景观水项目,公司未来自来水利用率将大幅增加。
公用工程未来保持稳定:目前公司公用工程用处有两块,一部分给粘胶长丝提供配套。剩下的供给南京兰精污水处理,蒸汽、余热发电等公用工程。跟据公司4 月18 日公告,公司与兰精公司12 年关联交易实际金额为2.05 亿元。13 年预计关联交易为2.02 亿元。未来公司公用工程业务将保持稳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打算利用股东的资源,对现代服务业进行探索。13 年主要项目有2 个:(1)南京古都非遗文化商旅有限公司(公司控股90%),主要是以南京的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连锁酒店。(2)南京杏花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控股55%)主要依托南京老城南的改造。打造杏花村国际文化博览园。预计年收入6000 万元。
13年粘胶短纤景气度逐步上升,房地产、公用工程业务提供安全边际:13年粘胶短纤随着产能释放逐步减弱,而需求端快速增长,粘胶短纤未来盈利弹性巨大,粘胶短纤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公司的EPS将增加0.3元,公司的房地产业务进入收获期,为股价提供安全边际,预计12-14年EPS分别为0.69、1.16和1.30。
第三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民营企业联合投资公司筹建方案(草案)
为进一步推动陕西民间投资健康稳健增长,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由省工商联牵头,组织部分代表性民营企业,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发起设立一家新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特色鲜明的民营企业联合投资公司。公司拟暂定名称为陕西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民投”)。为确保筹建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筹建方案(草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统一领导,统一思路,拟暂定陕民投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参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金融投资、进出口贸易、海外并购、“一带一路”建设等,特别是要在国内外并购一批资质优良、实力雄厚的高新科技企业,让这些高新技术在国内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按相关规定,选聘具备任职资格条件的优秀管理团队,构建现代投资公司必备的法人治理架构和体制;制定严格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使成立后的陕民投成为一家资本充足、治理优良、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专业性投资公司。
(二)业务发展目标
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陕民投做成资产1000亿以上、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投资集团,打破一家民营企业不能参与或参与不了大型项目投资的格局。
(三)基本原则
1.依法合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依法合规操作,对关键指标设置量化触发标准,并设置风险对冲、资本补充、机构重组等应急预案。
2.市场运作原则。遵循行业发展规律,遵循各发起人的意愿,以市场化方式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根据筹建各阶段要求,选 聘专业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确保发起设立过程公开透明。
3.专业化发展原则。根据陕民投发展目标、业务方向以及法律、法规对投资公司的要求,公开选聘符合陕民投建立及发展要求的专业人员队伍。
4.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陕民投股东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陕民投将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运营及风险控制。
二、股本募集和股本结构
陕民投注册资本拟为100亿元人民币。拟由9或11家主发起人和若干一般发起人共同出资设立。主发起人每家出资5亿元,一般发起人每家出资1-3亿元。
三、筹建机构设置方案
为确保陕民投筹建工作顺利,拟设立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拟请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冯月菊担任;副组长拟请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玉明,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建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省工商联副主席、荣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史贵禄担任。
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拟设在省工商联经济部。办公室主任拟请李建军副主席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拟请省金融办分管领导、史贵禄担任。工作人员拟为:张宏伟、省金融办相关 处室负责人、余奎佑、闵和平以及各发起人单位相关人员。
四、筹建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筹建阶段
1.4月中旬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遴选、确定主发起人、一般发起人,以及股本比例。
2.进行预名申报。
3.选定各专业服务机构,完成各项法律文书的拟定。4.履行组建陕民投的法律程序。计划于5月中下旬召开发起人股东大会,审议各项法律文件,通过各项发起人决议,签订发起人协议。
5.选择营业场所。
6.拟定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拟定人员选聘方案,提交发起人大会决议通过。
7.证照办理。筹备办公室根据筹建进展情况,计划于上半年完成证照办理等相关工作,做好开业准备工作。
(二)开业阶段
1.发起人出资。发起人认缴并出资到位全部股金。2.召开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决议,选举董事(含独立董事)、股东监事和职工监事。股东大会实行律师见证制度,聘请律师见证会议,并出具法律意见书。3.完成人员选聘和培训工作。4.挂牌开业。
五、法人治理设计总体方案
(一)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陕民投拟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形成“三会一层”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1.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陕民投的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数额行使表决权,实行“一股一票”制。股东依法享有选择管理者、参与重大决策、资产收益等权利,并以所持股份比例对陕民投的债务承担责任。
2.董事会
董事会是陕民投的常设决策机构,由陕民投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采用候选人差额选举和累积投票制。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三名。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董事长为陕民投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董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董事会下设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3.监事会 监事会是陕民投的监督机构。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其中股东监事两名,外部监事一名,职工监事两名。设监事会主席一名。监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4.经营层
陕民投设总裁一名,副总裁若干名。总裁由董事长提名,副总裁由总裁提名,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报经省工商联、省金融办核准任职资格后,由董事会聘任。总裁、副总裁每届任期三年,期满后可以连选连任。
经营层下设投资管理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考评委员会和预算及审计管理委员会。
(二)决策监督机制
建立既符合公司基本决策要求,又符合股东对公司经营知情权、决策权、风险控制需求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确保陕民投经营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维护股东、客户利益。
六、内控体系建设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渗透陕民投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加,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2.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应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陕民投的经营管理,尤其在新设期或开办新业务时,均应当体现 “内控优先”的要求。
3.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4.独立性原则。陕民投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二)内部控制的组织构架
1.陕民投应建立起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各个层面下设立不同的专业委员会,以确保在权力、决策、监督、执行层面的内部制衡约束机制。
2.陕民投在具体操作经营层面应设立前中后台部门,建立起业务运作、投资审查、稽核监督全过程的内控报告和纠正机制。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亦应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
(三)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
陕民投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引,借鉴先进投资公司的内控模式,结合治理结构和业务流程,完善并制定业务经营、风险控制、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综合保障在内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
七、聘任高管、其他从业人员和专业服务结构的计划
(一)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陕民投董事会拟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三名);监事会拟由五名监事组成(其中外部监事一名);管理层设总裁一名,副总裁若干名。陕民投筹备组根据有关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建立国内一流投资公司的目标要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
(二)其他从业人员
根据陕民投内设部门和岗位需要,在筹建阶段将严格按照有关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任职资格条件及要求,公开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具有与拟任职务及岗位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
(三)专业服务机构
将根据陕民投的经营特色,选聘行业内业务水平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内控制度评价工作和法律咨询服务,同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
八、制度建设和流程设计
1.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陕民投在组建阶段应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参照先进投资公司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按业务线条修订包括业务经营、风险控制、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综合保障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合规性、科学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2.涉及业务流程。作为发起设立的陕民投,在建立完善的法 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对业务管理流程将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整体设计,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陕民投挂牌前,应制定各项制度,完善各项具体业务流程。
九、营业场所建设方案
陕民投办公场所设在西安市,具体地点待定。筹备组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审慎选址,以满足开业和办公的需要;并进行设计和装潢工程的招投标,按照公安、消防等方面的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时间进度。
第四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条 为规突泉蒙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员工的管理,保障本行及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本行快速发展,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他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员工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四)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五)优化结构与团队精神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员工是指依照本办法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纳入本行董事会核定编制、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的人员。
第四条 本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领导聘任制、普通员工等级制及结构薪酬制。
第五条 本行员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定员、定岗、定职责管理。
第六条 本行的办公室负责全行员工的综合管理工作,并指导员工管理工作。
第二章 员工的条件、责权与行为规范
第七条 本行员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行的规章制度;
(二)年满18周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三)具有良好品行,没有不良信用和不良行为记录;(四)除高管人员和中层领导外,从事业务工作的普通员工具有银行业从业经历的,应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没有银行业从业经历的应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法律规定和本行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八条 员工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行的规章,接受银行监管;(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完成工作任务;
(三)全力为客户服务,接受客户的监督;
(四)维护股东和本行的合法权益,维护本行的安全、品牌、形象和荣誉;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职;
(六)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齐心开拓创新;(七)保守本行的商业秘密;
(八)遵守纪律、公正廉明、诚实守信、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九)本行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九条 员工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具备的安全、健康及其他工作条件;
(二)非因违法和违反本行规章,非经规定的程序,不被解除聘任、聘用和劳动合同,不被辞退及给予其他行政和经济上的处罚;
(三)依法、本行规章及劳动合同获得工资报酬、保险福利和各种假期的待遇;
(四)参与经营管理和民主管理;
(五)对本部门和全行工作及领导提出建议、批评、申诉和控告;
(六)参与培训;(七)提出辞职;
(八)本行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 录 用
第十二条 录用员工应当遵从下列要求:
(一)符合国家的劳动法规和本行的利益。坚持双向选择、公平竞争,不录用未成年人,不歧视妇女;
(二)保证员工质量。根据工作需要,坚持条件和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录用;
(三)降低录用成本。应当减少录用所花的时间,防止招聘不慎带来的重新招聘和录用工作后离职等录用成本。录用或聘任员工的数量应当控制在董事会批准的员工总编制和各种职级的编制限额内;
(四)着眼长远发展。注意安排好员工的梯度结构,做到经历
和学历、青年和中年搭配合理。
第十三条 录用员工实行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其程序如下:
(一)办公室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经过对员工的需求预测,提出员工的增量,并制定录用政策和方案,经董事会研究后实施;
(二)以办公室为主,用人部门配合,进行职位分析,提出职务说明书,并据职务说明书确定任职资格、录用内容和标准及录用甄选技术;
(三)办公室进行宣传广告,并做好录用的各项准备工作。录用广告应当载明录用的职位及其资格条件、名额、申请录用需提交的材料以及其他录用须知事项;
(四)求职申请人填写求职申请书;办公室根据求职申请书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选。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五)对达不到本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的从业资格条件的人员进行笔试。考试内容根据录用人员应具备基本能力和不同的录用专业分别设臵;
招聘组织根据笔试结果按高于实用人员的一定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进行面试,提出拟用备选人员。面试的内容包括基本素质、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和个性偏向。
(六)由办公室对拟用备选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对其品行、信用记录、资格和其他背景进行确认,并写出由调查人签字的认定材料;对于2次就业的,应当提供原使用单位的鉴定材料和审计
材料;
(七)办公室对经过2次筛选后确定的人员,组织进行体检,体检的项目根据职位要求确定;
(八)办公室与录用人员就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协商沟通,达成一致;
(九)按照规定的职权将拟用人员名单及其资料和情况提交会议研究,确定录用人员,并由办公室向录用人员发出录取通知书。被录用的员工应按期报到,并填写有关人事表格,提交保证书、体检表,身份证复印件及照片、学历等证书;
(十)办公室负责岗前培训。
第十四条 申请到本行工作的员工,除应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拟任职位的资格和关联条件。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到本行任员工:(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执行与本行业务有关的人员;
(四)依法不得担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应职位的人员。第十五条 录用特殊职位的员工,经行长会议同意,可以简化程序和手续,或通过其他测试办法。
第十六条 新录用的员工由领导指定岗位进入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前两个月,以试用部门经理为主、办公室配合,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全面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 的,可以提前转正,合格的按期转正,并与考核转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聘用制程序确定岗位;基本合格的留用察看6个月,不合格的,或有旷工记录和迟到或早退累计3次以上的,取消录用。
新录用到非领导职务且无银行业从业经历的员工应当先到营业一线至少工作1年。
第五章 聘任和晋升
第二十八条 本行对董事长实行任期制。董事长的任期3年,由主发起银行股东推荐,再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董事长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可以连选连任。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在任期内辞职或被罢免,任期终止。
第二十九条 凡受聘担任本行总部和支行的高管人员、总部的中层领导职务的称为聘任,受聘担任普通员工的称为聘用。
依照本行《章程》规定,本行的行长由董事会聘任和解聘,副行长的聘任或解聘由行长提出,董事会决定。部门经理由行长聘任或解聘,副行长的聘任和解聘由行长提出,董事会决定。本行部门副职的聘任或解聘,由主管行长和部门经理共同提出,经行政管理部进行资格审查,行长决定。
已录用到本行的普通员工的工作岗位的确定,实行聘用制,其聘用和解聘由行长或部门经理决定。
第三十条 本行聘任员工,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直接选任,也可以在本行已录用员工中聘任。
第三十一条 本行选任聘任员工,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道德素质、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从业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其中,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在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行长和部门经理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3年以上,部门经理同时具备本部门专业5年以上(会计、营销、法律及计算机)的从业经历。
第三十二条 面向社会聘任或直接选任人员,依照本办法第三章关于员工录用的程序办理。在本行内部已录用员工中晋升聘任,被聘人员上一年的业绩考核等级必须为优秀,其程序如下:
(一)全员推荐提名,或由提名人提名,或由竞争上岗提名,按聘任职数l:2的比例确定聘任对象;
办公室应在提名前对拟提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二)由办公室会同拟聘职务的主管部门联合对拟聘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提出聘任建议方案;
(三)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四)行长聘任。
行长、中层领导的聘任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竞争上岗的程序是:先由本人提出申请;再由具备拟任职务资格的竞争上岗人员进行演讲,由全员打分和推荐,确定聘任对象;最后依照本条笫(二)至第(四)款之规定办理。
员工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的任职资格。
第三十三条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人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和本办法关于劳动合同制的规定,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和正式劳动合同;在本行内部已录用员工中聘任的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关于劳动合同制的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重新明确职位、任期及试用期、职责要求及工资福利待遇等。
第六章 培 训
第三十四条 本行建立职业分类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本行员工培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定向培训的原则。员工职业培训类型分为:岗前培训、在岗继续培训、转岗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等。
第三十五条 未从事过银行业工作的员工或者员工在不同专业之间转岗,均应当进行岗前或转岗培训。
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基本规章、基本法律、基本业务、基本技能、服务礼仪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
第三十六条 本行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和新的管理办法,必须培训出合格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方可推行。本行还应当对员工进行市场经济、金融工作、农村经济的新知识及各专业新知识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应当对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的管
理办法的理论及其相关知识和操作手段进行培训。
第三十七条 本行对正副行长、部门正副经理进行定期培训和资格培训。
管理人员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理论、现代经济金融知识、科技文化知识、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律知识及本专业的理论。
第三十八条 建立职工职业教育培训责任制。
全行员培训工作由行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本行的培训工作纳入行长和部门考核内容中,应当保证培训经费、其他培训条件及各项培训措施的落实。
员工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是办公室部,负责按年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督促、指导、检查部门落实培训责任;组织制订教学大纲、选购教材及落实师资。其他部门负责本专业培训计划的落实、授课、考试、检查作业及笔记等工作。
第三十九条 本行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一)本行建立业余学习学校,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每周不少于5个小时的业余学习时间;
(二)定期举办学习班或送出去培训或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专题辅导,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专项教育;
(三)有计划地实行领导转任和员工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辅导制度,定期举办各项业务竞赛,实行岗位练兵;
(四)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取得学历证
书,经与本行签订一定时期服务年限的劳动合同,经行长批准,可以报销学习费用。
第四十条 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制度。(一)本行按规定提取工资总额2.5%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也应当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职工培训。
(二)将员工培训情况同工资分配挂钩。员工日常学习情况作为分配绩效工资的依据。参加半年以内的短期脱岗培训,基础工资和固定工资全额发给,绩效工资根据培训结果分配。经本行委派参加半年以上的脱产学习,发给全额的基础工资和固定工资。
(三)建立员工培训的持证上岗制度。员工的培训情况、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其从事岗位工作、任职和晋升的依据之一。本行从事业务工作和计算机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备条件的应当经过等级鉴定,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担任行正副行长、部门正副经理应当取得培训资格证书,晋升领导职务的员工在一年内完成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四)本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有培训的内容。员工参加由本行承担经费的脱产、半脱产培训,本行应与培训员工签订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内容、形式、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的培训合同。本行应当按照合同规定保证员工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员工应按照合同规定,按时保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与本行签有培训合同的员工,与本行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追究违约责任。未签有培训合同的,按劳动合同执行。
(六)建立培训师资体系。本行各部门负责人均要承担授课任务,并采取从外单位聘请教师授课、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及开辟网上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
(七)严格日常培训考试考核。每期学习班都要考试,业校学习应当定期考试。同时应当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笔记、作业。
第四十一条 建立员工培训的登记制度。
本行要为每位员工制发学习登记册,对员工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考试结果及考核内容进行登记,并将登记情况列为员工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四十二条 本行对培训管理机构、教学突出的员工和岗位学习成才的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对无故不参加行内安排的培训和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员工进行处罚。
本行将培训的管理、质量和考核纳入行政管理部业绩考核之中,作为考核和分配绩效工资的依据之一。
第七章 考 核
第四十三条 本章所称的考核系指除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和第五章规定的试用考核和聘任考核外的定期考核。定期考核分为全面考核和季(月)度考核,均实行百分制考核。
本行的定期考核分为普通员工、支行或部门的领导和行级领导三个层次。
第四十四条 本行的考核办法如下:
(一)考核应当对各项工作全面考核,其中业绩占60分,其他考核占40分。其他考核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品德品行、学识水平及出勤等4个方面。
(二)员工业绩考核由行长或部门经理根据员工个人业绩计算给分,领导得本单位的平均分。本行或本部门员工单项指标得分除以本单位人数的平均分不得超过本单位本项指标的总得分。
其他考核先由本人按照职位职责进行述职,然后由评价人员打分,最后经办公室综合汇总打分结果,由行长会议确定考核等级。
前款所称的评价打分是指将各项指标用5句陈述句描述为5个等级,对5个等级由高到低给予不同的权重分,由考核人员打分评价。每个评价者对一个单位的人员评分比例为最高等级“1”和最低等级“5”不能低于10%。其中,高管人员由董事会全体董事、部门经理、由行长评价;员工由部门负责人评价。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4类,其中优秀和不合格的各不能超过10%。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的进行奖励,对基本称职的进行诫免谈话;以被考核人所在单位或部门为主,办公室配合,对不称职的进一步进行个案考核,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罚或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五条 行里按年制定经营目标责任制,明确并按年分月部门下达指标、配臵资源和奖惩。行和部门应当将下达指标分解到员工,作为员工季(月)考核指标和分配绩效工资的依据。
第八章 工资福利保险
第四十七条 本行实行职务与等级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本行工资制度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从业经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等级之间的合理差距。
第九章 奖惩、申诉和管理责任
第四十八条 员工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或者遵守法规和本行的规章、纪律,公正廉明,作风正派,模范作用突出的;及其他成绩突出的,应当给予荣誉称号。
员工个人和集体的荣誉奖励分为定期奖励和随时奖励。本行按年组织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授予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中间,对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随时予以嘉奖。
员工及支行、部门,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或者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违反规定程序的,及其他应当取消荣誉的情形,应当撤销奖励,并按奖金的2倍给予物质处罚。
第四十九条 员工违反法纪和本行规章,除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外,可视其情节轻重,并处于警告、降级、留用察看和免职等行政处罚。
(一)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担任领导职务的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其领导职务自动免去。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情节较轻但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给予警告处罚,有造谣诽谤、恶意中伤等毁人名誉的行为,或威胁、恐吓等恶意报复上司及同事的行为,给予留凋察看的行
政处理。
(三)被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取消任职资格的,应予免职。(四)考核等级为不称职的或连续两个考核等级为基本称职的给予降低工资标准、降级、留用察看的处罚。
(五)经营目标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给予警告至降级行政处理。
(六)所在单位发生重大经济和责任性刑事案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给予降级至免职行政处理。
(七)其他应当处罚的。
员工累计受到警告5次以上,应给予降级至留用察看的处罚;留用察看后仍未改正的,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对员工的行政处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规、手续完备。
处理员工,应当由本行办公室、审计部门对违规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程序由有权处理的会议决定,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五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本章的规定受到处罚但未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在一年内不得受到晋升和荣誉奖励。
第五十二条 员工对涉及本人的行政处罚及按本行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事项不服的,可以自知道处理事项之日起30曰内向做出决定的机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仍不服的,可以自知道
处理事项之日起15日内向本行董事会申诉。
员工请求复核和申诉期间不停止对处罚的执行。
本行董事会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申诉事项应当在60日内做出决定。董事会对经审查认定的错误的申诉事项,应责令原处理机构纠正。
第五十三条 员工认为本行及本行的领导人员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控告。
员工提出控告,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第五十四条 本行超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条件录用、转任、聘任和晋升员工的,董事会应当责令行长予以纠正或宣布无效,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或处罚。
本行违反规定的条件奖惩员工和办理退休;违反规定的程序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奖惩员工;违反本办法关于员工工资、福利、保险待遇的规定;在录用、竞争上岗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监事会应当建议董事会责令行长予以纠正或宣布无效,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至免去其职务。
前两款违行为属于行长直接违规的,或行长不执行董事会的命令,应当对行长从重处罚。
第五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Ⅹ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Ⅹ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Ⅹ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Ⅹ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ⅩⅩ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V否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V有效□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V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V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V是□否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V是□否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总行35个业务和管理部门、2家专营机构、13家分行及其所属支 行、总行营业部、以及4家并表附属机构。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公司层面控制、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三个方面,涵盖42类,其中:管理内部控制为本行 各项管理活动中所采取或实施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涵盖客户关系、运营管理、计划财务、信息科技 管理等10类;业务内部控制为本行各项业务活动中所采取或实施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涵盖资产类 业务、负债类业务、融信类中间业务等8类。
重点关注的髙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健全性、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中间类业务、运营管理、资金资 本市场业务、信息科技管理等方面。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V否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V否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及本行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方 案,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1.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存在调整 □是V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保持一致。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定量标准
税前利润 可能造成的年化财务错报 的影响金额占公司税前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利 润5%及以上的一项或多项 控制缺陷的组合,补偿性 控制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 控制目标实现的影响 可能造成的年化财务错报 的影响金额占公司税前利 润3%至5%的一项或多项 控制缺陷的组合,补偿性 控制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 控制目标实现的影响
可能造成的年化财务错报 的影响金额占公司税前利 润3%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控 制缺陷的组合,补偿性控 制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控 制目标实现的影响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重大缺陷 判断标准: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定性标准
以下任一情况可视为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因出现对投资人判断产生误导的错报,对已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注册会计师发现但未被内部控制识别导致当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重要缺陷 判断标准:
—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或应用的控制无效。—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或控制无效。
—沟通后的重要缺陷没有在合理的期间得到纠正。—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无效。一般缺陷 说明:
3.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定量标准
除财务报告目标 之外的其他目标
在战略及经营目标、合法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除上述情况以外的缺陷可视为一般缺陷。以下任一情况可视为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的合规、声誉影响以及与报 告可靠性目标无关的资产 安全、信息披露、系统数 据控制等方面,因缺陷本 身导致损失金额占税前利 润5%及以上,补偿性控制 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控制 目标实现的影响 在战略及经营目标、合法 合规、声誉影响以及与报 告可靠性目标无关的资产 安全、信息披露、系统数 据控制等方面,因缺陷本 身导致损失金额占税前利 润3%至5%之间,补偿性控 制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控 制目标实现的影响 在战略及经营目标、合法 合规、声誉影响以及与报 告可靠性目标无关的资产 安全、信息披露、系统数 据控制等方面,因缺陷本 身导致损失金额占税前利 润3%及以下,补偿性控制 不能有效降低缺陷对控制 目标实现的影响
说明: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重大缺陷 判断标准:
—合法合规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限制支配资产,或停业
整顿、吊销许可证。
—信息真实完整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错误信息致使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截然 相反的决策,造成不可挽回的决策损失。
—声誉影响方面,负面消息流传广泛,且持续时间长,并引起政府或监管机构调
查,同时引发重大诉讼,对企业声誉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系统数据方面,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的严重负面影响,导致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的内部控制缺陷。
重要缺陷 以下任一情况可视为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的定性标准
以下任一情况可视为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判断标准:
—合法合规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违反国家规范性文件,被限制增设分行。
—信息真实完整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错误信息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对于事物性质 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错误的决策,甚至做出重大的错误决策。
—声誉影响方面,负面消息引起全国范围公众关注,且持续较长时间,同时引发 诉讼,对企业声誉造成重度损害。
—系统数据方面,可能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负面影响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 仍有可能导致公司偏离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缺陷。
一般缺陷 以下任一情况可视为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一般缺陷的判断标准:一合法合规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违反内部规定或突破内部规定限额或外部监管指标而未及时有效 整改。一信息真实完整方面,因缺陷本身导致信息准确性有轻微影响,但不会影 响信息内外部使用者的判断。一声誉影响方面,负面消息在局部地区传播,且持 续一定时间,对企业声誉造成轻微损害。一系统数据方面,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 的负面影响轻微,对业务正常运营影响轻微。
说明: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V否
一般缺陷
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测试,反映出个别业务流程有待完善、操作规范性有待提高,经评估这些缺 陷各自可能导致的风险均为低或较低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且从汇总角度亦不会构成重大缺陷或实质 性漏洞,对本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本行已制定整改计划,积极整改中。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V否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V否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V否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V否
—般缺陷
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测试,反映出个别业务流程有待完善、操作规范性有待提高,经评估这些缺 陷各自可能导致的风险均为低或较低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且从汇总角度亦不会构成重大缺陷或实质 性漏洞,对本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本行已制定整改计划,积极整改中。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V否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V否
四.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上一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V适用□不适用
上,本行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对于上内部控制评价发现的一般缺陷,本 行已制定整改计划,整改效果良好。部分缺陷涉及系统开发、制度流程建设等原因未在上完成整改,针对尚未整改完成的缺陷,本行将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并通过强化检查监督等措施持续推动。
本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改进方向 V适用□不适用
ⅩⅩ年本行聘请了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审计,在 公司层面、流程层面和信息科技层面展开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并对风险和流程进行了梳理与更新,覆 盖到本行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所有重大业务领域和流程。安永认为本行于ⅩⅩ年12月31日按照《企业内部 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且不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 控制的重大缺陷,对本行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2016年,本行将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 控制环境、强化各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加强内部监督,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促进本行健康、可 持续发展。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