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共)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这次会议是在全国税务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一五”时期税收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交流近几年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研究部署金税工程三期建设,进一步加强税收科学管理。温家宝总理对税收工作十分关心,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作了重要批示,指出:上半年全国税收任务完成很好,谨向税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感谢。税收关系国家发展和群众利益,税务工作责任重大。要深化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征管、依法治税;要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强税收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税收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了税收工作的重要地位,对进一步做好税收工作包括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全国税务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近几年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伴随信息技术和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从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到广泛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近几年来,全国税务系统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特别是强化科学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即金税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大一体化建设管理和组织协调力度,完善了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了税收分类代码、数据管理、网络安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统一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信息数据向市(地)局、省局乃至总局的集中处理,切实改进税收管理方式。去年,国务院审议批准了金税工程三期立项,总局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预编了实施方案,细化了建设目标、内容、步骤以及各级税务机关的职责。在实践中,广大税务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化了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税收管理的意识,这对于更好地落实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实施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防伪税控开票系统覆盖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系统、交叉稽核系统、协查系统有效运行。以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为突破口,将纳税申报审核与发票交叉稽核统一起来,加强票表审核比对,实现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与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控税”的作用。同时,逐步实现对海关完税凭证、货物运输发票、废旧物资发票、农副产品发票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稽核比对。积极开展总局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定版、试点、推广工作,并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截至今年上半年,分别有18个和13个省国税局推广应用了总局综合征管信息系统2.0版和1.1版。部分省税务局特别是一些地税局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应用了自行开发的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完善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与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加强出口退税审核。推进了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一些地区还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了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根据信息化总体规划进行应用系统建设。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收入者的档案管理,推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工作。逐步推行税控器具,加强税控加油机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的商业零售业、饮食业、娱乐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开始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并利用税控器具采集的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加强审核计税。实行个体工商户税收计算机定额管理,提高了定额管理的科学性。一些地方开发应用发票查询系统,推行有奖发票,加强发票管理。在部分地区试点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计算机考核,提高了税收执法监督和监察的效能。税收统计与分析软件在加强税收会计核算、提高税收分析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推广应用和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有序展开。在总结公文处理系统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开发工作。视频会议系统开通运行。
(三)信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实行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管理,方便查询分析,拓展信息应用。部分数据实行总局和省级集中后,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和挖掘利用,定期编发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辅助领导决策,指导基层征管工作。利用各种数据开展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等工作,查找征管薄弱环节,促进税源管理。积极推行电话申报、网上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电子结算等多种缴款方式,提高办税效率。有些地方探索实现税库银联网,推行申报缴款同步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加强国、地税局之间的信息交换,定期交换纳税人户籍管理、相关税种收入和税务稽查等方面的信息。推进与有关部门的信息联通,加强税务登记和工商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了与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联网。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试点工作。加强税务网站建设,发挥其在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纳税咨询辅导水平。
(四)信息化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在扩大网络覆盖面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实行网络改造和扩容,提高运行效率。国税系统四级广域网运行顺畅,截至2005年底联通节点10990个,投入运行的局域网8692个,上网运行的工作站319598个。各省地税局已全部与总局联网,部分省地税局开通运行了广域网,截至2005年底联通节点13833个,投入运行的局域网9552个,上网运行的工作站219852个。加强信息化建设经费管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集中采购工作。各种硬件配备基本满足工作要求,目前共有小型机1871台,PC服务器30872台,PC机704709台。加强了机房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完善制度,强化责任,采取防火墙、数据备份等措施,加强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经过多年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国税务系统从事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职人员24583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98人。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有几十万人通过了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一批税务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增长了信息应用和管理的才干。
这些年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工作水平的提高。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创新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效能。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推广,加强了对各税种的管理,强化了税源控管,优化了纳税服务,提高了税收征收率。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规范税收执法,减少了执法随意性,强化了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税务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大大减少,促进了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实践证明,信息化不仅是加强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了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稳定较快增长。2003年、2004年、2005年税收收入先后突破20000亿元、25000亿元、30000亿元,税收增收额2003年超过3400亿元,2004年、2005年连续超过5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入库税款19332亿元,同比增长22.3%,增收3522亿元。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税务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总局提出的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有些地方和同志对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整体性的认识还不足,全国“一盘棋”的意识不强。二是历史形成的一些信息系统分割、信息资源不共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虽然近年来实施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初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应用系统兼容性差,信息共享度不高,数据重复报送和录入,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整合工作仍需继续推进。三是信息管理和应用亟待加强。信息来源渠道不多,存在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数据管理工作水平还不够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数据标准、采集、储存、清理、维护等工作需要规范。信息资源增值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上级机关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基层工作以及基层利用数据开展税收管理与服务的能力需要提高。四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能力、经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国、地税局之间,税务系统与外部门及纳税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加大了整体推进的难度,影响了信息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五是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应对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系统漏洞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有些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税务机关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隐患,有的税务干部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六是税务干部队伍素质不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些干部的信息化应用技能有待提高,信息技术队伍的研究开发、组织协调、运行维护等方面能力需要增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要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国务院召开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最近温家宝总理对税收工作的重要批示,又明确提出了“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要求。国务院审议批准了金税工程三期立项,为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些都对税务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根据上述形势,加强税务系统信息化工作,推进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应用,创新管理方式,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依托,促进税收事业健康发展。贯彻上述总体要求,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总体目标。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税收管理方式,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税收工作水平。要通过实施金税工程三期项目,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加强税收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征收率,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优化纳税服务,使纳税人更加方便、快捷地办理涉税事项;降低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提高税收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改革内部行政管理,推动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管理高效、服务优良、公正廉洁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使税务形象日益改善。
(二)把握建设内容。金税工程三期就是要建立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总局和省一级税务局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开发和试点阶段,计划用两年半左右时间;第二阶段为全面推广阶段,计划用一年半左右时间;第三阶段为完善和验收阶段,计划用半年左右时间。
(三)坚持一体化要求。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坚定不移地走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一体化之路,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重复开发,必然导致应用系统功能交叉、兼容性差、信息不共享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最终与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要推进管理一体化,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组织和集中领导,统筹兼顾,科学决策,整体规划。要推进业务一体化,对税收业务进行优化,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要推进技术一体化,统一相关数据口径、技术标准,建立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实现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整体协调推进,节约建设投资,实现信息共享,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效益,更好地发挥促进税收工作的作用。
(四)遵循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是多年来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要在总局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技术基础平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体化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积极予以实施。既要搞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又要加强对现有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统筹规划,做到完善功能、强化应用、提高效益。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按照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立足现实,根据税收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区分轻重缓急,把握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加以推进,通过重点项目的突破带动三期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要按照三期建设的时限、内容、质量等方面要求,将项目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的任务,精心组织,分步实施,逐一落实。
整合资源,讲求实效。要在现有设备及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税收管理的要求,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增强兼容性,做到信息联通,实现数据一次性采集后各应用系统共享,提高现有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同时要根据税收工作发展的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完善和提升,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按照税收管理业务需求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把资源整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搞信息化建设不能为了作摆设,要开动脑筋,挖掘信息资源潜力,提高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促进作用。
加强管理,保证安全。要运用先进的方法,加强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管理,对网络建设、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等实行项目管理,确保建设质量。要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健全运行维护体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信息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要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五)理顺几个关系。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涉及面广,建设内容多,工作任务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为三期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证。统分关系。要明确总局和省税务局在三期建设中的职责,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协同,共同推进。总局主要负责制定统一规划、规范数据标准、配备相关重要设备、开发重要应用软件、组织工程实施等工作,各地要积极参与,向总局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到群策群力。各地也可在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一些辅助性的数据分析应用软件,切实提高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水平,总局要详细掌握各地的开发情况,进行协调指导,整合完善功能,对成熟的应用软件加以推广。
业务与技术的关系。业务推动技术发展,技术促进业务变革。业务和技术的有机统一,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是融技术应用和税收业务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为税收业务服务,反过来,税收业务也要与技术发展相协调,避免业务和技术“两张皮”。要根据税收业务工作的变化,完善应用系统的功能,防止因信息化建设滞后于业务需求而影响税收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税收业务整合、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作用,最终实现业务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处理好软件开发、硬件配备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加大应用力度,讲求实际效果,避免重建设、轻应用。
内外关系。要处理好税务部门组织实施与外部提供专业服务的关系。税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管理的责任,做好业务需求和技术方案的设计、编制工作,对技术开发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参与系统开发工作,加大知识转移力度,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专业公司合作,由它们提供应用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咨询、服务。还要注重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处理好税务部门信息化与外部门信息化的关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利用外部信息,促进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提高税源监管水平。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税效率,方便纳税人,并在实施税收管理信息化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新旧关系。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金税工程三期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在过去多年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与以前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内在的关联,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既包括用好现有资源,也包括新建项目。要推进现有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够利用的要充分利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要进行改造,填平补齐,进一步拓展功能,提升效率,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些新的项目。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防止急于求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地设计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人机关系。要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同时要防止片面强调计算机而忽视人的管理作用,认为配了计算机就自然加强了管理,或者认为信息化手段不足就不能实施管理,从而不注重发挥税务干部的管理作用。信息技术是管理的手段,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人。要充分发挥税务干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人机结合。要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做好信息采集、储存、清理和应用工作,这样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要从实际出发配置信息化手段,对业务流程中人工操作较为便捷有效的环节不一定都用计算机管理,避免简单地用信息化手段模拟现行业务,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管理要求明确以后,即使信息技术手段暂时跟不上,也必须及时运用人工方式开展工作,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搞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立项要求,认真落实总局制定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三期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抓紧做好标准体系和应用平台建设。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也是落实一体化要求的重要保证。推进金税工程三期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等。各项标准由总局统一制定,各地要严格执行。要加快制定信息化标准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开展标准体系的验证和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的运行维护机制,保证其持续改进和优化。要实行标准执行的检查制度,确保标准体系的贯彻执行。加强两级应用平台建设。根据数据两级处理的要求,总局将在北京和广东南海建设两个数据处理中心,其中,北京数据处理中心承担在总局运行的信息系统的处理任务,南海数据处理中心承担总局和各省税务局的数据和应用灾备任务。各省国、地税局要负责本省应用平台的改造和建设。各省要严格按照总局的要求加强应用平台建设,设备配备为现在省级集中的设备加上将来金税工程三期新增的设备,用房一般应在现有办公用房内安排解决。加强广域网建设。金税工程三期广域网是一个覆盖从总局到省、市、县国、地税局的综合性通信平台。加快各省国、地税局到总局以及南海数据处理中心的网络建设。现有总局到省局的网络在金税工程三期中作为涉密网使用。各省国、地税局要结合推行信息数据省级集中工作,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拓展、升级,配合总局搞好省以下网络建设。
(二)突出抓好征收管理系统建设。税收征收管理系统既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执行、救济等事务处理功能,也包括查询、分析、监控、考核等决策支持功能以及与纳税人交互和与外部门交换信息等功能,是金税工程三期的核心应用系统。该系统将以总局现有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为基础,充分吸收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以及一些省自行开发的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功能,在优化征管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优化、拓展、提升后形成,实现迭代升级,供国、地税局统一使用。要加快征收管理系统业务需求的编写,积极推进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业务需求的编写要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在现有征管业务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做到有利管理,优化服务,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为建设高质量的应用系统奠定基础。要对税收政策、纳税人及税务机构情况、技术发展等各种因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充分考虑纳税人端相应的业务需求。要对国、地税局的业务需求进行统一考虑。要在完成业务需求设计的基础上,加快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测试、试点、推广工作。在软件开发应用之前,要用好现有应用系统,加强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今年国税系统要以信息省级集中模式完成现有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推行工作,地税系统根据本地实际继续使用已有征管软件或选用总局推荐的征管软件。要认真落实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规范增值税网上申报纳税工作,完善对“四小票”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稽核比对,做好“一机多票”系统的推行工作。加强货物运输企业营业税征管,在审核自开票纳税人申报时,注意做好申报表与货运发票清单及电子数据的比对工作。搞好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在现有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基础上拓展功能,搭建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案头分析和下户检查工作,不断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完善各税种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深化企业纳税评估工作,促进纳税人真实申报纳税。积极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做好税控加油机的维护工作,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在审核纳税申报时要将器具记录和采集的数据作为对纳税人计税的主要依据。
(三)加快行政管理系统建设。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监察监督、教育培训、政府采购管理、后勤保障等子系统,应用范围覆盖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促进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行政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既要根据行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总体要求,统筹考虑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开发,又要注意搞好各个子系统与征收管理等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要充分考虑各地在管理方式、运行环境、经费来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抓紧做好各个子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试点推广工作。继续抓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工作,完善预算、基建、审计等方面管理。抓紧做好综合办公系统的测试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选择一些省国、地税局进行试点,尽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强化绩效考核,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推动税务干部的网上培训与在线学习。做好视频会议系统的拓展、完善工作,加大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作用。各地要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做好各个子系统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并注意解决应用中遇到的地区差异问题。
(四)推进外部信息系统建设。外部信息系统包括为纳税人服务、外部门信息交换、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等子系统。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是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提高税法遵从度的重要举措。加强与外部门的信息交换工作,对于全面掌握各方面信息,促进税源控管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有利于发现和查处跨国偷避税行为,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在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必须加快推进外部信息系统建设。为纳税人服务子系统由纳税人多渠道接入和纳税人受理平台两部分构成,提供针对纳税人的各类咨询辅导,受理纳税申报等方面事项。通过建设为纳税人服务子系统,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增强税收执法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监督。加强税务门户网站建设,规范栏目设置,拓展完善功能,形成以总局网站为龙头、省局网站为主体、辐射市县局,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税务门户网站群,更好地发挥宣传服务作用。要搞好税务门户网站与内部网站的分工协调。加强网上办税服务系统建设,规范网上申报、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等工作。建设好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立以省级集中为基础,在全国采用统一标准,提供统一服务的语音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咨询、涉税举报、投诉监督等服务。建设税务手机短信服务系统,为社会各界和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提醒、催缴税、发票查询等信息服务。加强税务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与手机短信服务系统之间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行多种申报方式,切实方便纳税人。实施与外部门的信息交换,与部门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交换迫切程度有关。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信息化进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依照法律规定明确信息交换内容,推进外部门信息交换子系统建设。对于信息交换需求迫切的,要抓紧协商,采取各种交换方式和技术实现方案加以推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信息交换部门,拓展信息交换内容。今年要完成外部门信息交换平台的试点和税库银联网系统的开发、试点。继续搞好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试点工作。要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确保各类外部信息在应用系统中口径格式统一,方便访问处理。要充分利用各种外部信息,加强各独立信息源之间的对比分析,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建设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子系统,实现对各税收协定缔约国提供的税收情报的加密处理、核查回复,以及对外情报采集、发送的信息化,促进国际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实行税收科学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要通过建立总局和省局两级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税务系统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满足统计、查询、分析、预测、监督等需要,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做好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总局将制定数据利用整体技术规划、一户式数据储存建设规范、分析数据储存建设规范、数据仓库建设规范等制度,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抓紧做好一户式数据储存建设,总局将对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复制、抽取,建立一户式储存数据库,并完成一户式查询、征管质量考核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各地要按照一户式数据储存建设规范建立各自的数据库,做好维护工作。加强分析数据储存建设,总局将建立部分通用的数据分析指标和分析模型,推进统计分析数据的综合应用。各地要使用总局提供的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并结合实际增加适合本地的统计分析数据的应用。要逐步搞好数据仓库建设,基于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决策。认真做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考核监督,促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完善执法监察系统,促进效能监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六)注重做好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体系建设。在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保障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要按照现代信息安全理论,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建设涵盖税务系统网络、应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稳定、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建设税务CA、加强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提高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总局将在完成总局机关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逐步推广应用。要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增强税务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运行维护体系建设是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推广和高效运行的保证。通过建立以总局为核心、省级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要建立包括日常监控平台、运维呼叫中心、运维流程管理系统、运维辅助分析系统等内容的技术支持平台,完成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提高整体运行维护水平。加强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总局技术支持中心和省局技术支持分中心的作用,同时要筹划在部分地区的地税局建立技术支持分中心。要适应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的调整变化,发挥业务支持中心的作用,及时编写和修订软件业务需求,对软件开发和修改进行业务指导,对软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业务问题提供咨询和解答,确保软件应用与业务调整同步进行,以更好地适应税收工作需要。制定统一的运行维护工作流程,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加强运维知识库建设,帮助税务干部掌握运维基本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七)强化信息管理与应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重在应用。如果光下大力气建设信息系统,而不注重应用,那么设备再先进、性能再优越也发挥不了作用。在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一定要防止重系统建设、轻信息应用,切实增强应用意识,做好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数据的增值利用水平,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要加强数据管理,严格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传输、储存、清理、发布等方面工作要求。统一数据口径,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避免数据指标体系相互冲突。总局将整理和规范各种由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报送的数据口径,并做到一次采集,多方使用。要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真实,提高数据质量。推行数据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并明确哪些数据集中到总局,哪些数据集中到省局。提高数据的传输能力和速度,保证基层税务机关能够快捷地查询和使用相关数据。各省地税局要加快建立包括房产、土地、车船、个人收入等信息的税源数据库,为开展数据分析利用、加强税收征管奠定坚实基础。切实加强数据利用工作。依托信息系统中的海量信息,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由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管理部门要将工作中发现有偷逃税嫌疑的线索及时提供给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在查案中发现征管上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给管理部门。总局和省局要利用数据搞好税收经济分析,并建立数据定期发布制度,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源管理,基层要利用各方面数据包括一户式数据搞好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
(八)搞好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建设金税工程这样的大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立项要求和与财政部等部门协商以及经各省人民政府确认,在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原则上中央财政负担总局和国税系统的投资,地方财政负担地税系统的投资,同时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地税系统适当给予补助。各级税务机关要积极向政府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项目立项、审批、调整制度,根据部门预算要求,做好项目预算。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不得随意调整。加强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的政府采购工作。坚持依预算、按计划采购,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实施采购,同时注重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要结合税务系统实际,依据程序合理确定协议供货、跟标采购范围,增加产品档次,细化产品型号,明确跟标制度,方便和服务基层采购,节省资金,提高效率。要坚持勤俭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 源,不能一味求新求大。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精心组织金税工程三期建设
金税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保证三期建设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实施,必将带来税收管理方式、工作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必将有力促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基本要求上来,统一到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规划上来,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领导体制。各级税务机关党组要把三期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切实抓好建设工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带头应用信息技术,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全体干部共同参与三期建设。要把握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搞好组织协调,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总局将举办省局领导信息化培训班,增强领导干部组织领导三期建设的能力。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调。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各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上下级税务机关要密切协作。总局制定的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实施方案已明确了总局、省市局在建设内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职责,要认真抓好落实。上级税务机关特别是总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分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下级税务机关要严格落实上级的要求,遇到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要加强国、地税局的配合。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及时交换有关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各省国税局要做好实施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地税局要抓紧编制可研报告,由总局审核后报当地政府审批,并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衔接。信息办负责组织、协调,具体抓好各项工作的实施。征管部门、办公厅(室)分别负责税收征管、行政管理方面的业务需求编制综合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技术设计、运行管理和支持保障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信息化预算管理工作。采购中心负责做好信息化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监察部门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廉政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三期建设。要加强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协作,注意业务调整与信息系统之间的配套,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联动。制定税收政策、征管制度等文件以及调整数据指标口径和报表时要与相关计算机软件修改同步进行。
(三)充实力量,提高素质。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税收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税务干部的信息化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根据岗位特点,区分不同对象,分级分类实施全员信息化培训,帮助税务干部掌握信息化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广大税务干部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更好地适应税收工作需要。要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技术人员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刻苦钻研,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化知识,同时要学习税收业务,不断提高信息化工作本领。要搞好信息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完善考录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吸纳补充信息化专业人才,扩大队伍规模。适应信息集中的要求,加强省一级税务机关信息技术人员配置。要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信息技术人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稳定队伍,激发工作动力。
(四)严明纪律,廉洁自律。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作保证。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总局批复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不得擅自变通,各行其是。要把握工作进度,严格建设标准,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要实行立项审批制度,所有的建设项目必须经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资源配置要严格按照总局要求进行,防止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加强对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不负责任影响工程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金税工程三期投资大,集中采购项目多,加强财务和政府采购管理,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搞好廉政建设的任务很重。要严格信息化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大额经费使用一律经过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加强对信息化软件开发和设备集中采购的管理,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暗箱操作”。要严肃查处经费使用、软硬件采购开发等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御各种侵蚀,努力把三期建设成为“阳光工程”。
同志们,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建设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推进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促进税收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讲话-谢旭人-2010
扎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出席会议并讲话。谢旭人指出,2009年,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合理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积极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大力推动财政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大规模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带来的严峻挑战,狠抓收支管理,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目标。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 %。财政赤字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
谢旭人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遏制经济增速下滑势头,2009年,财政部门着力扩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重点用于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扩大内需协调机制,加强对中央投资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改进资金分配机制,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有效使用。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政府投资。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较好保障了地方政府对中央公益性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需要。这些投资直接增加了即期需求,带动了民间投资和消费,缓解了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也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长期发展夯实了基础。
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群体的补助水平。出台了政策力度大、群众受惠面广的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等措施。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不断完善相关操作办法,提高财政补贴使用效益。预计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达3200万台,拉动消费超过1500亿元;汽车销售达1300万辆,增长38.5%。
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完善增值税制度,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多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预计2009年实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共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5000亿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刺激居民消费。
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结合三江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规划,通过提高转移支付补助比例,增强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化解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的社会负担。增加对民族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边境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推动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运用贴息和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引导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专业化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运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等扶持政策,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并向农村倾斜,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施金太阳工程,在北京等十三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支持范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作用,推动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谢旭人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和经济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0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制定实施财政政策、开展财政工作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五是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主任高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财政部党组成员,部内各单位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长、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专员、中央部门及企事业财务部门有关负责人,特邀部门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大力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谢旭人说,2009年,财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目标全面实现,小学和中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达到300元和500元,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小学补助标准至少达到每生每年500元,初中至少达到每生每年750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工作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稳步实施。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学费。加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积极支持“211工程”三期建设,开展中央高校减轻债务负担试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国约370万名高校和112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助学奖学金的资助。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02.41亿元,增长24.9%。
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及时下达补助资金,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平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切实保障甲型H1N1流感防控所需资金,积极支持其他疫情应急处置和防治。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66.7亿元,增长48.2%。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基本养老保险等5项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等4项社会保险费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及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扶持政策。通过代偿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和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实施鼓励骨干企业及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支持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开展特别培训计划。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扩大适用范围,支持重点人群就业和创业。这些政策有力促进了提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全年目标。
在全国10%左右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继续做好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基本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水平,调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标准。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东北地区及部分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继续加大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13.47亿元,增长24.4%。
扩大中央廉租住房保障补助资金规模和范围,提高补助标准,落实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税费扶持政策。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将试点范围扩大到陆地边境县、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全部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一线团场。加快实施国有林区、垦区、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以及采煤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543亿元,增长198.5%。
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支持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大资金投入,将2009年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促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并将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努力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需经费。
五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推进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财税宏观调控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谢旭人说,2009年财政部门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消除了原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规范和完善了增值税制度,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利推行成品油税费改革,规范了政府收费行为,公平了税费负担,进一步理顺了税费关系,建立了以税收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和税收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继续健全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实施修订后的营业税条例及细则,完善营业税相关政策。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改进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办法,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研究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稳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一步健全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启动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工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建立健全收费基金管理制度和政策,将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力度加大,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在18个省份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批14个试点省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进展顺利,选择3个省(市)开展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省试点范围扩大到10个省份,7个省份进行局部试点。
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科学划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并不断完善相关操作办法。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积极稳妥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力争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实现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地方各级执收单位全部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深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工作进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监管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
三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将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与地方财力下移程度紧密结合。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积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基层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提供基本财力保障。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健全乡财县管乡用办法。
四是改革完善税收制度。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统一内外资企业和内外籍个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公平税收负担。完善消费税制度。做好增值税转型后续工作。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各项措施。健全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房产税制度。
五是积极支持收入分配等改革。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市场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改革,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财务政策。支持重点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深化商业金融机构改革,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09年财政部门大幅增加“三农”投入,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7161.4亿元,增长20.2%。
谢旭人说,2009年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在全国实现全覆盖,大豆良种补贴实现东北地区全覆盖。启动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政策试点,落实畜禽良种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和标准增加,并覆盖到全部农牧业县。加大奖励力度,调动产粮(油)大县的生产积极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旗、场)。完善生猪、奶业发展扶持措施,延长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政策期限。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和扶持范围,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强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积极运用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扩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范围。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救灾、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拓展支农投入渠道,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扩大补贴范围。支持金融机构重组和减免符合条件的涉农不良贷款,对涉农金融机构开展支农业务实施补贴和奖励政策。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公共投资等要向农业农村倾斜,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继续加大对产粮(油)大县和生猪、奶牛养殖大县的扶持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二是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政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支持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继续实施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等政策。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开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逐步扩大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范围。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财政部门要把加强财政调控、深化财税改革与强化财政管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现代财政管理观念,扎实落实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从日常工作做起,从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做起,从财政部门内部每个岗位做起,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确保财政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保障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
谢旭人说,2009年,财政部门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预算法修改取得阶段性成果,注册会计师法修订工作深入开展,彩票管理条例公布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等行政法规制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等重要规章公布施行。加强财政行政执法,财政法制宣传不断深入。加快预算支出执行进度,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有所提高。加大中央部门结转和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将预算编制与部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紧密结合。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专项审核,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重大项目预算评审,增强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压缩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扩展到94个部门、167个项目。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继续完善,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扎实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开展项目清理工作,加强项目库建设。强化基层财政建设,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积极发挥专员办的作用,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和重大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及时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平稳有效实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序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监管加强。会计人才战略稳步实施,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加快。组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9年11月底共查出“小金库”22884个,涉及金额101.58亿元。
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要继续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健全财政法律制度体系。推进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注册会计师法。做好增值税法、车船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财税法律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动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暂行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财政资金支付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机制,认真做好财政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财政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二是强化预算管理。继续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提前预算编制时间,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努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深入推进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和更新标准。积极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服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作用。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部门预算责任,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加强分析和动态监控,完善评价体系,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加强国库现金管理。推进各类资金整合,增强资金的规模效应。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运用,健全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机制。
三是狠抓增收节支。大力支持税务、海关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活动,确保应收尽收,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严格非税收入管理,逐步取消预算外资金,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政策体系。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标准装修。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
四是推进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建立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中央部门人员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表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扩大试点范围,开展实物费用定额“实转”试点。加强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通用定额标准建设进度,适时启动一批专用定额标准建设项目。强化项目库建设,建立重大项目支出事前评审机制,研究项目滚动预算编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试编部分事项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统计报告制度,研究建立全口径的政府收支统计制度。发布实施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县乡基层财政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通过建立台账、抽查巡查、健全管理制度等方式,强化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和渠道下达的财政资金的监管,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制度,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进“村财乡代管”试点。
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继续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专项检查调研,保障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坚决查处财政违法行为。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确立专员办对驻地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主体地位,明确专员办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预算、财务、资产等实施综合监管的责任义务、方式程序等,逐步实现中央财政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上下联动监管,推进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切实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扩大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部门范围,逐步细化报送内容。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和省以下预算公开工作,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逐步建立系统、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发布会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扩大实施范围。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抓紧落实《关于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格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管理,加强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着力研究建立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六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全力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在省级成功应用的基础上,201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在地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加大财政业务数据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力度,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一体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运行维护体系。抓好数据中心建设,深化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切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三江源、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
二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等的科研能力和条件建设。结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重点行业企业改革发展。支持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以及关键设备和元部件进口,引进先进技术,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扎实做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等工作。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重点向农村倾斜。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加快实施重点减排项目,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继续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三河三湖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力度,开展跨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增加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加大“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力度。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和草原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充分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积极扩内需促增长
------------------
2010年1月10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月1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要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外需稳定发展的同时,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同时完善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经济均衡增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加大财政投入,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健全家电下乡政策,扩大补贴对象范围,增加补贴品种,大幅提高补贴产品最高限价并实行最高限额补贴办法。完善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
二是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避免“半拉子工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
三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居民消费。巩固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继续落实各项未到期的税费减免政策。研究清理到期的税收减免政策。严格新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
第三篇:周伯华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周伯华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在履行法定职能上有新认识
2007年总局党组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工商行政监管要努力做到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个统一”,这既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仅成为全系统广大干部的共识,而且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肯定。一年来,全系统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研讨,深化了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作用的理解,对履行法定职责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更新了监管执法理念,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了监管职责,拓展了职能空间;三是创新了监管机制,提高了工作水平。各地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特别是紧紧抓住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建设队伍这三个关键,在履行职责和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上有新思路,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突破,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举措,进一步开创了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努力做到“四个统一”,较好地解决了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与加强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对法律负责与对经营者、消费者及广大群众负责的统一,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能,提升了服务水平。
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 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在监管执法水平上有新提高
一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取得了新的成效。
——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和《特别规定》,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别是经过近四个月的集中专项行动,全面完成了整治目标任务。据总局检查验收统计,截至12月15日,全国县城以上城市17.3万个超市、食品市场已100%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全国乡镇、街道、社区269.69万个食品经营户和食杂店已100%建立进货台账。全国共取缔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无照经营食品的小食杂店、小摊点10.72万户,无照经营食品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提前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工商部门牵头的“两个100%”和“一个彻底解决”的目标任务。全系统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410万人次,取缔无照经营19.24万户,查处制售伪劣食品案件2.98万件,退市和销毁不合格食品及假冒伪劣食品267.2万公斤,移送司法机关案件90件。“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行动成果公认,促进了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加大了猪肉市场监管力度,对查获的945吨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以及病死猪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明显提高,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广告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积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加大对广告发布源头和媒体发布环节的治理力度,在查处违法广告的同时依法延伸了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强化了对媒体单位的管理与责任追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广告活动主体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及时将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移送司法机关惩处。违法率高、违法量大、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得到有效治理。截至11月底,全系统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5.65万件,责令更正3864件,责令停止发布1.69万件。
——商标注册管理与行政保护推出新举措。采取提前审查、限制注册等措施,初步解决了恶意申请、恶意异议和恶意转让等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强化绩效管理,加快了商标审查进度。截至11月底,商标注册量同比增加29.19%,我国商标注册总量已达301.37万件。今年已认定驰名商标197件,总局依法认定的驰名商标已超过1000件。推广商标授权经营制度,加强商标行政执法区域协作,加大对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移送的力度,开展了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对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截至11月底,已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1万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3件。
——治理商业贿赂取得实效。总局印发了在治理商业贿赂中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指导意见,全系统案件查办力度加大。截至11月底,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7432件,案值11.8亿元。
——打击传销工作成果显著。认真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对异地聚集、拉人头式传销活动给予重拳打击,组织重点省市工商机关打掉了莱科萨斯、洛阳卢荟等一批影响大、发展人数多的传销组织。截至11月底,共查处传销案件3747件,取缔传销窝点4.11万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90.45万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753起、3648人。全国传销相对集中的省市,已基本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的打击传销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中央综治办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由总局对各省打击传销工作进行考核评比。总局还与公安部、教育部建立了执法协作和防止传销进校园工作机制。各地广泛开展了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河北省还开展了“打击传销十万名志愿者在行动”活动,新疆工商机关派出6000名干部深入社区、牧区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教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直销监管力度,直销监管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批准的直销企业中,已有18家完成服务网点备案开展直销经营活动。——打击各种违法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系统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截至11月底,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43万件、垄断行为案件239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傍名牌”、商业欺诈和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从事不公平交易的行为。开展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取缔“黑网吧”2.02万户。在依法取缔无照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和规范,共查处无照经营案件75.7万件,引导办照21.96万户。福建、广东、陕西、辽宁、黑龙江、河南等地工商机关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探索形成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强对粮食、棉花、成品油、汽车等重要商品市场以及节日市场的监管。积极参与油气田及输油管道安全保护、危险化学品经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等专项整治,认真开展打击走私贩私、打击拼装车、打击非法证券经营等专项斗争,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等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全系统以强化商品质量监管和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为重点,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各地针对消费者投诉比较多的电信、家电维修等问题集中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手机售后服务、快递行业的专项治理行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快速检测全面展开,争取中央财政支持1.5亿元,为基层工商所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快速检测商品740多万批次。截至11月底,全系统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12.34万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76.38万件,调解消费纠纷68.4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2亿元。
自觉服务大局 改进管理方式 在服务改革发展上有新举措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监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取得新成效。各地通过依法规范登记行为,建立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支持公有制企业改组改制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指导外资法人银行登记改制工作顺利进行。截至11月底,全国实有内资企业873.5万户,注册资本(金)30.4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52.2万户,注册资本(金)9.3万亿元;外商投资企业28.7万户,注册资本(金)1.1万亿美元;个体工商户2706万户,资金数额7435.8亿元。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开拓。全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型流通企业优先发展;参与制定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支持发展连锁经营。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全系统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自觉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滨海新区建设、浦东新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重庆、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等。积极参与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突出。各地以整顿农资市场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手段,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认真清理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积极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截至11月底,全系统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3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85万户;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40多万户;审查地理标志注册申请251件,已注册的地理标志总量达288件;合同帮扶涉农企业12.8万多户,签约农户1057万多户,签约金额3246亿元。
——促进就业再就业效果显著。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实行收费减免、引导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措施,切实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积极鼓励以创业实现就业。截至11月底,全系统共引导、支持211.6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30.99万名高校毕业生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落实优惠政策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费用10.13亿元。从清理“四小企业”入手,集中整治非法用工,保护了劳动者正当权益。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收效良好。切实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反洗钱、反假币等专项斗争。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扫黑除恶以及禁毒防艾等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 加大改革力度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
——法制建设加快步伐。总局积极参与《反垄断法》、《商标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商标代理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发布了《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规定,研究上报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等部门规章。
——监管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一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五年目标基本实现。今年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力度大,成效明显。全国基本实现了五级联网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总局通过联网共拥有888.91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和475.8万户注销企业的基本信息。二是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扎实推进。12315集中受理中心和数据分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国有11个省市、422个地市工商局建立了集中受理的12315中心,有15个省市已经或正在建立省级12315数据分析平台。12315进村镇、进社区、进市场稳步推进,“一会两站”建设进度加快。目前,12315进社区、进村镇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64%,进大中型商业企业和市场覆盖率为38%。三是商品准入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进一步规范,实施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的地区范围和商品种类不断扩大,食品、农资等商品普遍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四是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各地结合实际,完善了具体的分层登记和分类监管办法。山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黑龙江通过细化登记层级和监管措施,增强了分层分类登记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全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金信工程一期项目立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信息化网络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商品质量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年检全国推开,内资企业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范围进一步增加,商标注册网上申请系统试用范围逐步扩大。
——新闻宣传推动工作有新贡献。宣传工作呈现传统媒体宣传与信息网络宣传、国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的良好局面。总局和各地工商机关围绕不同时期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任务,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继续扩展。市场主体准入、竞争、消费者保护、商标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展。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开展了交流合作,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参与了国际消费者保护与执法网络框架下的“反欺诈月”、“网络清扫日”活动,成功举办了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反垄断执法研讨会。积极探索实践 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办法
——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总局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积极配合地方党委优化班子结构。今年以来,31个省(区、市)工商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当选为省(区、市)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6个省级工商局主要负责同志实现新老交替,省级工商局班子领导干部调整41人,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基层建设取得新成绩。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全系统掀起了新一轮重视基层、加强基层建设的热潮。各地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关心和重视,从机构设置到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广东、河北把工商所统一升格为副科级,目前全国已有50.6%的工商所行政级别为副科级。近年来全系统新建工商所1765个、改造2099个。首次组织了全国基层先进模范代表到北戴河疗养。
——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明显。总局召开了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全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格局基本形成。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实施纲要》,扎实推进工商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促进工商干部廉洁自律。二是深入推进总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总局原有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对保留项目制定配套办法,规范审批程序,对取消项目加强后续监管。三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行局务公开。着重从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三方面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总局在全系统建立80个政务公开示范点。四是推行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接受监督,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在总结先期开展这项工作的河北省工商局等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总局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接受监督,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实施意见(试行)》,20个省(区、市)工商局全面启动了试点工作,10个省(区、市)工商局已全面铺开。五是运用信息化技术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行为。
——工商形象继续稳步提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围绕加强监管、服务发展、消费维权、关注民生,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不少省、市工商机关在当地组织的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
一年来,各级协会、学会、培训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报社、出版社等单位,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行业自律、舆论宣传、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回顾总结三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进一步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1978年恢复建立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前进的。这不平凡的30年,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30年,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得到党和人民充分信任的30年,也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30年。
1.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建立30年来,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等法律及一大批行政法规、规章为主体的比较健全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4部法律和264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职责,总局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行政规章有101部,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依据。
2.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体制、机制。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建立时,机构体制不够健全,主要职责是“四管一打”。30年来,历经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市场办管脱钩、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国家工商局升格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逐步确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定位,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指挥通畅的由总局到基层工商所的五级分层管理体制,建立了布局合理、管理比较规范的基层监管执法体系,创新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管理、商品市场准入制度、12315行政执法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改进了监管手段,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3.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干部队伍。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建立时,全系统只有10万人。1995年12月,国务院重新核定了36万工商所行政编制,是基层工商所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工商所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的历史性举措。十多年来,历经改革分流、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全系统共有42万多人,已成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支重要行政执法和服务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基本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从回顾历史中启迪智慧,从展望未来中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把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推向前进。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 进一步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把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做到“四个统一”,在监管执法水平上有新提升,在服务大局上有新局面,在维权能力上有新突破,在依法行政上有新成果。
1.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水平。
一是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要在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在规范、提高上下功夫,结合《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深入贯彻国务院《特别规定》,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二是加大整顿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力度。要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广告作为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强化对广告发布环节的监管,有效遏制和查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广告。
三是加强商标行政保护工作。加大对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力度,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进一步加强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涉外商标保护等工作。进一步研究定牌加工企业监管机制。以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为重点,遏制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加大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移送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商标专用权。
四是加大打击传销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严惩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执法,解决传销活动此消彼长问题。依托禁止传销网上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国传销组织者、骨干分子和参与传销人员档案库,实施精确打击。
五是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开展。要在巩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查处大要案件为重点,推进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特别要注重查处制假售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
六是加强竞争执法工作。深入研究当前仿冒等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特点、成因及法律瓶颈,继续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利用境外登记的企业名称并以合同、协议、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的行为。在积极做好《反垄断法》实施各项准备的同时,继续强化反垄断执法工作,严厉查处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企业滥用垄断地位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继续运用行政建议和行政告诫等方式,制止和查处地区封锁、地方保护等行政性垄断行为。
七是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要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领导,工商部门牵头,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无照经营查处、规范工作机制,切实加大小煤矿、食品经营、网吧、学校周边等重点行业和地区无照经营取缔力度。
八是继续加强对合同、经纪和拍卖行为的监管。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作用,确保当事人合法利益。严厉打击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加强对拍卖活动的监督管理。研究制定《经纪人条例》,进一步规范经纪行为。
九是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机制。研究网上违法经营行为的特点,丰富监管手段,严厉打击网络经济中的违法行为,推进网络商品交易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对电子商务、广告等经营行为,进行探索和研究,切实加强监管,拓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空间,维护良好的网上交易秩序。
2.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是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积极促进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支持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要求,依法做好有关企业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等工作。
三是积极支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支持区域经贸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完善工商区域合作机制,参与主办和支持举办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四是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积极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继续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红盾护农”行动工作重点由农资打假为主向建立健全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转变,由培育规范农村经纪人向提高农村经纪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转变,由倡导发展合同农业到制定推行适合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急需的农业合同示范文本转变。积极开展“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强宣传和引导,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加强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广告协会、商标协会等协会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各类协会组织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规范行为的作用。
3.创新和完善维权体系,切实提高消费维权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着力创新和完善维权体系,把消费维权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总体规划,探索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整体优势。
4.创新和完善执法体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三是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四是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
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
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抓手,也是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要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需要,努力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切实做到高效、高质、高水平监管,充分展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水平、新面貌、新形象。
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要与履行职能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各地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和重点,注重创新性和实效性。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深化商品准入制度改革。四是进一步完善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五是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六是加强登记服务制度建设。七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制度建设。八是深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九是加强商标审查制度建设。十是加强各级机关和基层制度建设。
2.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登记行为。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度规范的监管模式。编制并公布《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目录》,制定《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研究企业住所登记办法等。加强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自身规范化建设,在全国推广企业登记服务质量评价系统。二是规范公平交易执法工作。针对目前公平交易执法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出台指导性意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行政处罚公示、执法办案奖励、执法过错追究等制度,对自由裁量权行使、区域协作等作出原则性规定,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三是进一步提高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化水平。研究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快速检测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工作规范》,加强对商品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四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规范商标代理行为,保障商标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规范服务发展的行为。服务发展,既要从实际出发,自觉服务,又要坚持依法办事。
3.积极推进程序化建设。一是严格登记管理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登记注册等事项,防止随意增减程序。二是严格市场监管程序。要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检查程序、专项整治工作程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并认真贯彻执行。三是严格执法程序。从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践看,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时有发生。四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加上高科技的手段,才能创造监管的高水平和服务的高质量。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监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融合起来,依托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程序化建设。
4.积极推进法治化建设。在基本法律制度日臻完善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加大法治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一是加快立法立规步伐。这是推进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加快《商事登记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修订等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实施《反垄断法》的相关配套规章。及时开展法规清理,做好完善市场监管制度的建章立制工作。二是强化执法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加强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依法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为促进依法行政和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基层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规范,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的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打下良好的基础。广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经营的观念和意识,营造建设法治工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在税务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税务系统 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办公室工作会议召开得很及时,解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暂时告一段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将是调整、完善和巩固各项改革成果,办公室工作也将围绕此次综合改革的深刻内涵,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能,也就是面临着职能转换的问题;二是全系统的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结束,通过考核、竞聘,交流、轮岗,一批年轻干部走到领导岗位,一些原先在其他岗位的同志来到了办公室工作,在座的,相当一部分是新面孔,对办公室工作可能不够熟悉,因此,也需要及时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办公室工作的规律和技巧,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三是需要对上半年工作做一总结,同时,按照市局党组的整体工作思路,安排部署下半年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努力把我们的办公室的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应该说,这次会议时间很紧,但是,开得很紧凑、很成功,既布臵了工作,又适时组织了业务培训。市局办公室带头精简合并会议,把办公室主任会议和培训工作合在一起开,既 1 节约了开支,又减轻了基层同志的负担,同时也体现了高效的特点。今后应该加以提倡。
上半年,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围绕一致,奋勇拼搏,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应该说,今年上半年,我们面临的工作的复杂性和艰苦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一是‚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前的改革所无法比拟的;精简压缩了机构,压缩了21%;通过竞聘、交流、轮岗,提前退休和离岗,分流了人员,交流了干部,其中,分流人员达到174人,科级干部交流面达到34.7%,彻底打破了用人机制死水一潭的局面,每个同志都直面了改革的冲击,感受到了改革的巨大影响甚至是压力;调整了征管模式,彻底从以前的全职能局模式,转换为征管查相分离的专业化模式,规范了执法,加大了监督制约力度,按照省局L局长的说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就是税务系统的第三次革命,这回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二是推行CTAIS试点工作,由于综合改革的客观影响,使我局的CTAIS推工作,陷入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今年一月份,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刚刚在全线推开CTAIS,结果,又要重新调整到专业化的模式下,为此,我们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三是金税工程,短短两个月内要澄清户源,要完成开票子系统的升级、发行和会计区间调整,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录入等等。四是多元化申报,我们的多元化申报虽然说起步 2 晚了点,但这是因为我们搞的多元化申报是要基于CTAIS的,和全省其他兄弟单位情况不一样,无章可循,只有自己摸索和创造。五是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打好‚三大战役‛。六是要组织和实施新《征管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既要组织内部人员学习,领会贯通;又要组织对纳税人宣传,并通过新闻媒体来制造声势,扩大影响,牵扯面十分广泛。市局组织了有多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了公检法、工商、财政和金融部门领导参加的新《征管法》座谈会,最近,还要向人大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市局办公室工作量十分繁重。七是要确保组织收入工作的中心地位,改革不能影响收入,保证时间收入双过半。
有的同志会问,你工作讲了这么多,似乎除了新《征管法》宣传,别的工作都不是办公室的直接工作呀。我现在要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这也是牵涉到办公室职能、观念转换的问题。其实,任何全局性的工作,哪一项也离不开办公室。办公室是领导决策的参谋部、上传下达的通讯中心,是各项工作落实的指挥中心、协调中心,同时又是后勤保障中心和对外宣传中心,全局性工作搞得好,凝聚着我们全体办公室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办公室功不可没!尤其是前一阶段,‚综合改革‛和CTAIS、金税工程等工作千头万绪、艰苦繁重。同时,办公室的人员无一例外,也面临着改革的冲击。但是,各单位新、老办公室人员从主任到一般同志,在改革过程中,都能以大局为 3 重,牺牲个人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坚守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展现出良好的工作姿态和风格;改革后,能够迅速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特别是在人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克服疲劳,身兼数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再一次体现了办公室过硬的工作作风,继承了办公室经过长期磨练而形成的顽强拼搏、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我代表市局党组对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大家辛苦了!
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办公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谈谈如何抓住办公室工作的龙头,切实转换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和观念的问题,既要强化‚三种服务意识‛,当好‚三个角色‛,实现‚三个转变‛。
一、强化“三种服务意识”
由于综合改革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们整个税务系统从征管模式到人员素质都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无疑是一次革命,办公室理所当然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调整。过去,办公室主要利用行政职能搞好协调、搞好服务。现在,职能转变了,但当前改革形势对办公室‚三个服务‛(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基层)和‚两个提高‛(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没有变,而且更高了。为此,要特别强化‚三种服务意识‛。
(一)政治意识。即准确地把握税收在当前形势下的政治性。随着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已从过去单纯的财政作用,转变为具有财政和宏观调控‚双重‛功能,税收在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在逐年提高。这几年,国家执行的各项经济政策,无论哪一项都和我们税务息息相关。如中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我们提倡的‚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密切相关;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开征利息所得税、车辆购臵税,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与中央调控经济、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和投资的决策密切相关;即将开征的遗产税和调整个人所得税就是为了减小基尼系数,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以体现中央社会公平的原则。我国加下WTO已成定局,其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如国民待遇、关税政策、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化原则,都是和税收密不可分。另外,我们整顿税收秩序,无疑是国家大力整顿经济秩序活动中的重要的一环。全国人大经过多次开会讨论通过新《征管法》修订案,规范了我们的执法,明确了征纳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这本身也是对我们税务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我讲这些,都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机构收缩、人员分流、征管查相分离、信息化建设,都是大势所趋,是改革的潮流,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我们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要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对我们 5 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诠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学习,并结合‚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我们前进的指针,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全市工作一盘棋,才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使办公室真正成为领导掌握大局走势的‚晴雨表‛。同时,单项工作要服从整体部署,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进一步作好领导之间、机关内部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形成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二)‚信息‛意识。这里所说的‚信息‛不是指办公室日常编发的信息,而是指信息技术。当今社会已步入到‚数据‛、‚网络‛等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扑面而来的‚网上电视‛、‚网上交易‛、‚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收税‛等新鲜事物,已经从时髦的名词,转变为鲜活的事实,不管你愿不愿意,网络化、信息化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在深刻的改变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工作方式。所有部门、行业都在受着信息化的冲击。省局从今年6月1日逐步取消了对各市税务信息、简报、通报的传统纸质发布渠道。各类文件也实现了网络远程封发。办公室作为机关的‚参谋部‛、‚先行官‛,更应及时地转变传统的‚追求人员数量‛的观念,树立‚信息‛意识,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三个服务‛的水平,否则,就会面临着‚适应‛危机甚至‚生存‛危机,就会 6 有愧于办公室的中心地位,有愧于办公室‚参谋部‛的称号。市局办公室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公文处理系统推开得迅速,已成为市局办公运转基础工具;现在,又在市局率先创建了自己的网页,把整体工作都放到了‚网上‛,受到了省局办公室领导的肯定和市局领导的表扬。这也是给你们基层一个信号,客观上对你们也是一种促进,因为,以后,往市局报送信息得通过电子信箱发‚伊妹儿‛了。
(三)创新意识。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创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神秘、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通思维方式和本能,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孔子曾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民族得以长期延续的基础;改革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基于全社会集体力的创新。所以说,创新存在于我们的前后左右,并不只是学者、专家们的专利。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税务部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局金人庆局长用三次革命概括了1994年机构分设到当前的‚综合改革‛税务改革发展的进程。下一步,按照省局布臵的任务,我们还要承担起全国唯一一家CTAIS的ORACLE版的测试工作,这都是需要创新的工作。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理论、素质等各方面作好准备,不能故步自封、墨守陈规,不能悲观动摇、等待观望,而要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和开拓 7 进取的精神,主动迎接挑战,以创造性的工作来完成省局党组交给我们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当好“三个角色”
办公室作为机关的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参谋中心,办公室工作是各项税收工作的交叉集中点。刚才,我列举了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其中许多,在下一阶段我们还要继续去巩固提高;加上卫局长在三级干部会议上布臵的几项工作包括CTAIS的SYBASE数据库向ORACLE数据库的转换等等,这些工作都事关大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服好务,引好路,发挥好信息宣传的职能作用,真正成为各级领导掌握情况的‚显示屏‛、‚反光镜‛、‚望远镜‛。
(一)准确、灵敏地反馈信息,当好‚显示屏‛。信息的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对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用,以及作用的大小。毋庸质疑,信息一定要注重其时效性。过时的信息采编得再好,也体现不出价值。例如,7月17市局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要求各单位迅速反馈贯彻情况,许多单位反应十分迅速,也制定了很好的措施,但是,市局没有刊登他们的信息,为什么呢?就是你上报得太晚了,别人18日就报过来了,而你非要等到20日以后。因此,对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不能搞‚持久战‛,只能打‚速决战‛;不宜搞‚马拉松‛,只能搞‚短平快‛。信息工作是各单位各项工作的‚显示屏‛,也是最能体 8 现基层单位领导工作思路和工作特点的‚传感器‛,是基层领导的喉舌。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信息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突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今年的重点、热点工作就是综合改革、推行CTAIS、金税工程、多元化申报、贯彻新《征管法》。一定要牢牢抓住这几个重点不放,及时地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来采写信息。二是在体现特色上下功夫。特色是衡量信息价值的重要参数,信息有没有特色,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单位主要领导的工作有没有特色,有没有思路。当前的改革和其他几项重要工作,一方面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为各单位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大量的新思想、新思路、新做法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反馈和总结,你不应该再喊‚无米下炊‛了。还必须注意采集反馈具有本单位特点的信息,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特取胜。三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这是我们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从各单位上报的信息来看,我总感觉‚精品‛太少,大多数都是千人一面,格式呆板,毫无新鲜感,有的像‚流水账‛,有的脱离实际搞‚大而空‛,有的干枯、直白,像‚人造肉‛一样难嚼。因此,各单位要认真钻研一下,也可以和市局办公室多沟通,切实提高上报信息的质量,让信息生动起来。市局办公室在网页《税务信息》栏目上设了一个‚信息采用一览表‛就是想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各 9 单位上报信息的‚精品‛意识。四是在调研上下功工夫。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调研素材,也给我们的‚秀才‛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身手的大好机会,应该强调的是,调研工作,不只是市局的工作,也是各基层单位的重要工作。为调动基层调研的积极性,我们已出台了考核办法,8月份可能还要开一个调研工作研讨会,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争取创作出有理论深度、有事实依据、有思想创新的能够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作品。
(二)求真、求实、求精开展宣传,当好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税务工作的‚反光镜‛。我局的宣传工作一向走在全省前列,这是全市办公室系统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市局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当前,由于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需要,各项经费开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局党组对宣传工作的投入十分支持。这次会上给大家落实了第二季度宣传报道发稿奖励,随后,办公室还要重新修订宣传报道考核和奖励办法,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政策倾斜。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各单位在信息报道上有所放松,有些单位还出现了空白。回去后,各单位一定要总结情况,查找原因,尽快步入正轨。
下一步,我们的宣传报道和信息工作一样,也是围绕着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只是要注意宣传对象不同,侧重 10 点要有所选择。比如,对新《征管法》的宣传,主要是要社会上了解其意义,知道税务人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纳税人有哪些义务和哪些权利,为我们规范执法,整顿税收秩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CTAIS的ORACLE版测试的宣传,着重突出税务的形象,扩大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税务系统的影响;对多元化申报的宣传,就是让纳税人理解多元化申报的优点和内容,争取纳税人的配合和理解。还有,要大力宣传各单位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宣传基层税务干部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向全社会展现我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塑造全新的税务形象。这次,L局长对我们的领导班子和基层同志提出了表扬,说我们的队伍是能吃苦、能战斗,可亲、可爱、可敬的。为什么他这么说,一方面,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这是事实,市局党组也多次向省局党组汇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省局领导直接从各类新闻媒体上看到了我们的报道。L局长就是从《H法制报》上看到我们的基层同志的先进事迹的。
(三)加快信息技术运用步伐,当好领导决策的‚望远镜‛。前面,我已提到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工作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应地,领导决策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模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过去那种以办公室为主要操作地点,以纸质公文为 11 主要操作对象,以笔为主要工具,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手段,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机关工作方式正在逐步改变,代之以信息技术支持的智能化、网络化办公方式。办公室作为各级税务机关的参谋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机关工作中处于枢纽地位,但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办公手段已成为制约办公室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瓶颈‛。前一阶段,市局办公室对市区7个专业局和一个县局进行了工作检查,结果,发现各单位在公文处理系统ODPS上使用得不够理想,和各单位上报的情况不符。许多单位的ODPS使用还处在原始和初级阶段,有些单位的只是在装点门面,有些单位未经上报市局,就擅自把ODPS系统停下来,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这至少说明你的观念还没有转换,还没认识到公文处理自动化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还在留恋旧的工作方式。当然,这方面,各基层单位领导不无关系。市局ODPS使用的好,主要是W局长还有其他党组成员,都在带头认真使用!市局各科室的文件、材料,除了带密字的,都得通过公文系统严格按照程序来传递和处理。卫局长专门交代,他以后再下基层局,汇报材料要从网上、从公文处理系统上看到。应该看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还仅是内部管理自动化的低层次,只是将传统的纸质文件处理上升为自动化处理。高层次的办公自动化应该是决策型的,即建立在内、外部管理自动化全面广域网运行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自动集成、动 12 态分析,为科学决策服务,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奋斗的目标。这次会上,市局办公室已经部署了下半年全系统公文处理系统及内联网(INTRANET)的建设工作。按照省局的要求,内联网的管理归口各级办公室,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关于内联网的管理,市局还要下发规范性的制度)。回去后,你们要向领导进行汇报,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当作主要工作去抓,全力支持办公室开展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市局到时组织验收,并进行通报。
另外,给你们透露一个情况,关于我们的公文处理系统的工作,省局办公室领导听了汇报,比较满意,有意把我们作为全省推开的试点。希望大家回去后,迅速行动起来,圆满完成任务,真正体现我们L局敢当人先的优良传统。
三、体现领导意图,改进工作方法,实现“三个转变” 新的形势不但赋予办公室工作新的任务和要求,机构改革后职能转变又赋予办公室新的挑战。办公室工作有一点不能变,就是必须围绕和体现领导意图,进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有新的作为。具体讲,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突出中心,由事无巨细向服务领导决策为主转变。随着办公室职能的变化,政务服务成为办公室工作的重心。其中,为领导决策服务是政务工作的中心。因此,办公室必须把为领导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作为首要任务,而不能仅仅把自己 13 摆在一个简单完成领导交办事项的位臵上,要处处出主意,当参谋、想办法、提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超前思维,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许多刚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有个体会,就是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每件都很重要,都很紧迫,感到无从下手,工作起来很吃力、很被动。其实,要使办公室工作从无序到有序,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超前思维,要增强‚三性‛:一是思维超前性。办公室工作必须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扣紧各个时期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不断出思想、出思路,做到筹备酝酿超前,调查研究超前,检查落实超前,思想观念和材料准备超前,力求充分、全面、周到。二是工作预见性。办公室工作要总揽全局,尤其要做到这一点。要善于发现带倾向性、方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研究解决方法,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处事决断性。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讲程序,又要灵活、快捷。要正确把握政策法规,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既搞好平衡协调,又要坚持是非原则。要敢于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拿出具体处理方案。
(三)锐意改革,由事物型向政务型转变。办公室要从繁杂的事务中走出来,实现从事务型向政务型服务转变,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要充分认识政务服务的重要性。参谋、协调、综合、调研、信息、查办督办等,都是服务领导决策,14 以及贯彻领导意图的工作方法,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或导致领导意图被错误地理解。影响到领导乃至全局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必须强化责任心,全盘考虑,缜密细致。二是要提高服务层次。不能简单满足于上传下达、迎来送往等浅层次工作,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多提供一些高层次的服务。既要勤手勤脚,更要勤动脑、勤思考,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多出主意多出思路。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方案、制度,既要符合政策,又要结合本地实际,有所创新,易于操作;为领导写的讲话材料,要在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的基础上,把握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思路,对实际工作要有指导和督导作用。
四、围绕“两个提高”,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三个形象 各级办公室是反映税务机关工作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窗口‛,应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做出表率,刚才,我已经说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很好,但不能满足,要继续围绕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起三个形象:
一是刻苦学习的形象。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你自己不更新知识,时时充充电能行吗?前两天,我到书店,看到那么多新书、那么多新知识、新视点,目不暇接,不要说我,就是这些年轻的主任们、秀才们,也不一定懂,上学时学的东西许多都过时 15 了。再者,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每天都同各种业务和工作打交道,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较宽的知识面,要成为‚杂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和认知深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协调工作才不会说外行话,有的放矢;写起各类材料,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酣畅淋漓,应对自如。
二是求真务实的形象。办公室人员经常直接向领导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供意见,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断和想当然,向领导反映问题和工作,要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添加主观色彩,随意夸大和缩小。给领导当参谋,更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瞎参谋。对领导交办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准确把握,不能随意发挥,自作主张,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得弄虚作假。在工作中,应敢于承担责任,对于工作上的失误,要勇于承认,迅速改正。
三是严谨谦逊的形象。办公室是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之一,因此,各级办公室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谦虚谨慎,态度诚恳,满腔热情,尊重对方。办公室主任还要处理好服务‚一把手‛和服务其他班子成员的关系,即在整体服务中突出‚一把手‛,同时兼顾其他班子成员。
五、贯彻落实省局精神,对办公室人员“一支持两关心” 办公室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有较为扎实 16 的理论功底、比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好的文字水平,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品质,责任心、协调能力强。因此,干部很难选。从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同志们到办公室工作的积极性不太高,有些年轻同志,素质不错,但是不愿意到办公室来。一是想学点业务,二来,办公室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还不易使领导满意。的确,办公室工作十分辛苦,有人形容办公室人员是‚秃脑门、带眼罩、省被褥、费灯泡‛,是‚工作上的忙人,身体上的病人,生活上的难人‛,‚对领导的批评要受着,对同级的埋怨要听着,对下级的意见要忍着,对个别人的讽刺要受着‛,‚政治不突出,业务不突出,椎间盘突出‛等等。这就需要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能按照‚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精神‚一支持两关心‛: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办公室的同志,从工作上支持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理解和支持。卫局长为此专门批示:‚我们也要落实‘一支持两关心’的精神,为同志们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第一,政治上关心,主要指在政治思想方面,既要有严格的要求,更要有耐心细致的帮助和热情关心,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办公室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不同形式,解决他们职务待遇问题。第二,生活上关心,主要指各单位的领导同志要主动关心办公室同志 17 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办公室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不仅个人辛苦,而且往往照顾不到家庭,各级领导同志有责任给予体贴和照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心情舒畅地搞好工作。第三,工作上支持。办公室由于职能关系,在工作中常会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不出现失误也是不可能的,各种牢骚、风言风语不可避免。因此,各级领导同志,在对办公室工作严格要求的同时,要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作他们最强有力的后盾。对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提供较多的学习培训和占有资料的机会,使其广泛地掌握素材,开拓思路,有计划、有重点、有倾斜地给办公室配备一些高档次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保证各种工作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整理、运用、反馈。
办公室的工作很多,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只谈这么几项,但并不是说其他工作就不重要了,其实,办公室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牵动全局的工作。如信访工作,就是涉及到安定团结的大问题,省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通知,还制订了《信访工作千分考核办法》,专门召开了很高规格的会议。市局党组对此问题也十分重视,针对我局实际,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法治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当前,由于我们正处于‚综合改革‛的特殊时期,许多同志的利益受到了一定影响,部分同志情绪出现 18 了波动;另外,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我局征管改革的力度、执法力度比较大,推行CTAIS和多元化申报,由于处于初级阶段客观上也给纳税人造成一些不便,也容易引发纳税人的不满情绪,因此,各单位对此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政治敏感性。信访工作,一句话,就是要化解矛盾。市委一位领导曾说过:‚你那个单位矛盾多,上访多,不管怎么解释,不是你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够到位,就只能是你的能力问题了‛。所以,一定不能忽视稳定工作,各单位领导要抽出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对存有不安定因素的,要找出症结所在,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扯皮推诿,更不能简单地上缴矛盾,要争取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办公室对于出现信访的,要按照政策、法律和程序办理,对于重大事件,要及时上报。哪个单位由于工作不力,造成越级上访,产生负面影响的,哪个单位领导要承担责任。
其他,如安全保卫、车辆集中停放,值班通联等,董主任已经强调过了,我就不再一一论述了。不过,今后各单位一定要统筹安排工作,我们还要组织不定期检查,下回通报可不只是在网上简单列一下情况了。
同志们,历史已经跨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北京申奥的掌声才刚刚落下,加入WTO的步伐就已经坚定地迈出。作为21世纪的中税务务干部,面对机遇、面对挑战,立足于实际,19 踏踏实实工作,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来换取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把我们的办公室工作搞得更好!
第五篇:在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在全*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我*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意义非常深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确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全面推进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下面,我就加快我*信息化建设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加快信息化进程的信心
***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以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以**公共信息网、**有线电视网两大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络发展迅速、覆盖全*,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用户已超过**万户。无线通信呈高速增长态势,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万户。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等一批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网络运营和接入服务商加快进入我*,为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九五”以来,我*信息设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经济技术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已形成通信雷达、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模块、计算机硬盘驱动器、数字激光视盘机等一批新的门类,涌现了**************等15家销售收入超**元的信息设备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较快,涌现了一大批从事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中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和培训等信息服务的企业。
(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积极推进“金卡工程”等“金”字系列应用工程,全****家银行成立了交换中心,银行之间实现了互通,大型商场达到了“一柜一机“的目标。各类专业网发展迅速,建设了科技信息网等一批专业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逐步壮大,计算机拥有量逐年递增,每百户家庭拥有计算机达**台。
(四)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重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组织举办各类信息化高层论坛、讲座和展览等活动,一大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接受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仅去年一年,我*就组织了**期*****名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期近**名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员培训;通过在高校设立信息技术学院、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组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等措施,加强了信息化的基础教育;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宣传。与此同时,积极完善配套政策法规,针对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有关突出问题,先后出台了一批鼓励加快信息产业发展、规范信息化工作的政策文件,在投融资、税收、产业政策、人才吸引与培养、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信息化发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二是信息产业的规模还不大,水平还不高,三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四是公众的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引导和解决。
二、明确任务,分步推进,努力提高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水平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事关我*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基础教育扎实,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信息化放在优先的、带动全局的位置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现代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网络环境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今后几年,我*要充分发挥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网通等网络建设单位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继续保持信息网络在**的领先水平。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宽带主干网。二是加快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设。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互联互通。
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信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含量、高收益以及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经济技术实力有限,不能全面出击,要注重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局部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
3、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提高工业企业中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的比重、电子信息技术所支撑的产品的比重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比重,实现IT产业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嫁接。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农业宏观决策系统、农业资源环境系统、防灾减灾管理系统和农业科技管理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加强农业各专业信息库建设,全面提供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农村经济信息,发布分析预测性信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工程,是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和完善政府机关服务功能的需要,必须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建设。目前,各部门建网的热情都很高,但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严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需要指出的是,政务信息网络的更新维护必须引起重视,现在虽然各部门的政务公开网大多已开通,但有的很长时间不更新,成了”死网“。近期要进行一次清理,认真落实好定期更新和及时维护的工作制度。结合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各部门还要认真建设好本部门的业务数据库,这是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更好地为机关、为基层、为**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逐步推进城市信息化,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是要大力开发利用与数字化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库和数据库,建设、规划、国土、公安、交通、公用市政、园林旅游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目标和开发内容,加快实施步伐;二是要逐步构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为重点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三是要加快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四是要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
6、着力建设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一是继续完善财政、金融、科技、国税、地税、工商、公安等行业信息系统,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为全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教育信息系统。三是逐步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信息系统。四是推进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网络建设的步伐,逐步开展健康教育、卫生防疫、急救信息、医药咨询、远程会诊、学术交流、电子病历等医疗卫生信息交流和服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各**、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力实现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加大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参与,需要制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与监督等多项政策法规,需要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将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服务,保证全市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同时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部门,确保组织落实。
2、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信息化领域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优化专业配置,同时积极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办学,着力解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矛盾。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重视和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招博揽。要大力开展信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工作,各中小学要普遍开设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课程,各级要在公务员中全面普及计算机知识。
3、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资机制。有关部门要从各类科技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的资金,用于推进以软件和IC设计制造为重点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级要建立配套资金。要引导企业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真正使企业成为信息化建设投资的主体。
4、加大信息化法制建设的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信息化建设和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保证落实到位。要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切实维护开发者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培育健康规范的市场,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信息化办公室要根据信息化工作重点,制订信息化工作考核意见和量化标准,并组织实施考核奖惩。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5、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要认真抓好信息化宣传和普及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调动全社会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开设专栏专版,组织系列活动,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报告、技术咨询、业务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营造无锡的信息化氛围。
同志们,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对实现我*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努力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