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

时间:2019-05-13 16:5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

第一篇: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

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

排的通知

《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0月2日

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26号)精神,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2年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办发„2012‟26号文件精神,在全面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民生领域政府信息、招投标信息、价格和收费信息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的政府信息公开(省财政厅牵头落实)。

1.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各级财政部门要在本级人大审查批准财政总预算和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总决算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财政部门的门户网站、政府公告、新闻媒体等形式,主动、准确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预决算。财政预决算支出公开内容要力争细化到“款”级科目,其中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要逐步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

夯实预决算管理基础,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按要求公开省级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即“三公经费”)。

2.加快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报送省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要在省财政批复部门预算、部门决算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主动公开经省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省财政审核的部门决算。部门预算要将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作为最基本格式和内容先行公开,支出要细化到“款”级科目,其中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的部门,要逐步将支出内容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部门决算要参照部门预算公开的体例和格式予以公开。各部门要加强财务会计核算,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主动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和支出数。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公开表格的数量,细化公开的内容,拓宽公开的渠道,力争将可公开的内容全部按“项”级科目细化。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预算部门,也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推进本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各部门要妥善处理部门预决算中的涉密信息,对部门预决算中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依法不予公开;对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应作区分处理,创造条件将不涉密的内容依法予以公开;对含有虽不涉密但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内容的信息,要依法依规、科学分析、审慎处理,合理确定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各市、县要参照省级做法,做好同级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

3.大力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优势,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信息公开范围。省财政要重点做好省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公开工作。省级各部门要重点做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方向、项目申报指南、保障重点、分配情况和绩效结果的公开工作。各市、县要重点加强对乡(镇)财政专项支出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帮助其不断拓展预算公开方式。根据“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那里、公开到那里”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本地区公开目录范围中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政策、资金来源、发放标准、发放形式和分配结果。

(二)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落实)。

1.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信息。各地要向社会公开年度建设计划信息,按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类别公开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任务量和具体建设项目信息。要按月分类别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其中,年度建设计划任务量完成进度,内容包括实际开工套数、基本建成套数;已开工项目基本信息,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建设总套数、开工时间、年度计划开工套数、年度计划基本建成套数、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等;已竣工项目基本信息,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单位、竣工套数和竣工时间等。

2.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各地要及时公开分配政策信息、分配对象信息、分配房源信息、分配程序信息、分配过程信息、分配结果信息、退出情况信息。分配政策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和住房保障办事指南,分配对象信息包括已申请登记保障对象名册和保障性住房批次分配对象信息,分配房源信息包括保障性住房待分配房源情况和保障性住房批次分配房源信息,分配结果信息包括分配对象姓名、分配保障性住房类型、套型面积、所在建设项目名称等。退出情况信息包括原保障对象姓名、原租购保障性住房类型、套型面积、所在建设项目名称等。要按照批次分配计划,制订保障性住房批次分配程序并公开。市、县住房保障部门执行批次分配程序产生的信息应当及时公开。

(三)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省食品安全办、省卫生厅牵头落实)。

1.食品日常监管信息公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管信息由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各监管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通报并共享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推动食品安全工作。

2.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计划、方案、内容、动态及效果要向社会公开。动员公众关注食品安全,密切依靠群众,举报食品安全隐患。

3.食品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公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

4.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及时组织制订、公布相关地方性标准,定期公布备案的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实施情况。公布的内容包括地方或企业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生产企业、备案时间、有效期限、实施情况等。

(四)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省环保厅牵头落实)。

1.加强环境审批和核查信息公开。着力推进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依据的现行法规、政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许可申报信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区域、流域、行业限批信息,核与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情况,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情况,建设项目试生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受理和审批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监理情况等信息。

着力推进行业环保核查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价信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情况等信息,土壤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全省生态状况质量评估、生态示范创建情况,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监督情况,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的信息,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光、恶臭等污染防治法规和规章的执行监督情况,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结果,末位淘汰项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清洁生产强制审核结果,环保不达标企业名单等信息。

着力推进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上市及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结果等信息。

2.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落实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大超标污染物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等信息的公开,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水平;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城市,尤其要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要及时公开环境质量动态状况、环境监测管理情况、PM2.5监测情况、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企业污染监测状况评价结果等信息。

3.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要按照应急预案信息发布有关规定,及时公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情况等信息,提高处理透明度。

(五)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

1.强化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信息公开。省直有关招标投标监督部门要结合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按照《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发改法规„2008‟1531号),切实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在本部门网站建立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的基础上,按照“谁查处、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招标投标不良行为信息。发布的不良信息内容包括:受处罚的单位名称、违法违规主要事实、违反相关规定的具体条款、处罚(处理)依据、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等。

省发展改革委要在招标投标公告发布的指定媒介上开辟专栏,集中、统一发布全省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记录。

市级招标投标监督部门查处的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在省直招标投标监督部门建立的平台上统一公告。

2.加强招投标信息公开。对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要将相关项目批复情况、招标方案核准情况、改变招标方式的批复等信息,在本部门网站予以公布。

(六)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省安监局牵头落实)。

1.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相关安全标准。及时公开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相关人员安全资格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公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名单和查处情况。及时公开工矿商贸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执法检查情况,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及时公开全省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情况,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和重大事故风险,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基本情况、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等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提高各类事故应对处置工作的透明度。

3.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信息公开。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要及时公开事故调查报告、处理情况。

(七)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土厅牵头落实)。

1.加强征地拆迁政策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政策,及时公开征地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研究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体系。

2.加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信息公开。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纳入《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公开征收决定公告时间、公告形式、征收范围、征收面积、实施时间、征收补偿方式与标准、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情况、根据公众意见修改情况等内容,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3.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和行为。监督、指导各市、县严格遵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有关规定,履行征求公众意见、论证、听证、公示、公告等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质疑权和救济权。严肃查处房屋征收程序不合法、行为不规范、补偿不合理、保障不落实、信息不公开、工作不透明等行为。

4.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认真做好土地征收征用政策法规信息公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公开。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认真按照规定履行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当事人申请听证的,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切实做好有关征地审批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公开发布建设用地审批结果、供地计划。坚持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典型违规违法征地案件制度。

(八)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牵头落实)。

1.加强政府制定价格信息公开。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制定或调整,按照法定程序在相关部门门户网站及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开,要公开制定或调整程序、价格水平或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行期限等;依法应当听证的,要进一步公开听证信息。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依法完善价格信息公开制度。

2.认真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和执收单位收费公示制度,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收费要依法执行公示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目录管理,每年由省财政厅会同价格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的行政事业收费目录。收费单位要及时公开收费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执行期限等。遇有政策调整或其他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3.加大对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对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屡禁不止的,要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任务。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牵头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工作进度,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岗位。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

(二)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职责重大、任务繁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力量;各部门要确定负责办公室工作的机构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教育培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凡属于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要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布;对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信息,应开辟专栏,集中展示,方便公众查阅。同时,要注重发挥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信息公开栏、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政务大厅等渠道的作用,方便社会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

(四)加强制度建设。各级、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范围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并不断细化,进一步增强公开的操作性、全面性、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细化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机制,加强社会舆情引导。对一些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事项,要对公开后的社会反映进行预判,做好应对预案;公开后,要跟踪舆情,主动引导,及时发布正面信息,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

(五)加强考核考评和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社会评议等考核考评制度。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履行推进、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各牵头部门要抓好工作落实,2012年10月底前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适时进行督查。

第二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

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 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主动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基本覆盖《条例》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主要方面,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支出等信息公开迈出 较大步伐,依申请公开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 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着眼于落实政府重点工作部 署,着眼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就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一是推 进财政预算和决算公开。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国务院部门和单位,要在2011年普遍公开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的基础上,公开财政部批复 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除少数按有关保密规定 不宜公开部门预算决算的单位外,其他尚未公开预算决算的中央部门,要加快公开步伐;已经公开的,要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各省(区、市)政府要按照《条例》 要求,在普遍公开财政预算决算的基础上,推进省级政府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和决算,并扩大范围,细化内容。二是推 进“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中央部门要在2011年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和分项数额的基础上,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 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等。各省(区、市)政府要制订“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省级政府全面 公开“三公”经费。同时,要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推进中央部门公开行政经费,2012年各部门要及时公开2011年本 部门行政经费支出情况。(财政部牵头落实)

(二)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要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的要求,向社会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 工情况,以及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和建设总套数等信息,并不断扩大建设信息的公开范围。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分 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等信息,确保分配工作公开透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三)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要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管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原则上都应依法公开。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公开,拓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标准起草的渠道,进一步做好征求公众意见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食品安全办、卫生部牵头落实)

(四)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要 加强环境核查审批信息公开,着力推进建设项目环评、行业环保核查、上市环保核查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加强监测信息公开,落实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大超标污染物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等信息的公开,提升环 境监测信息公开水平;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城市,尤其要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要按照应急预案信息发布有关规定,及时公 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情况等信息,提高处理透明度。(环境保护部牵头落实)

(五)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要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应全面公开;对不依法履行公开职责的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要加 强招投标有关信息公开。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投标信息、投标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等有关政府信息,要向社会公开;同 时,加快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招投标信息共享。(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

(六)推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要 加强应对处置信息公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发布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等信息,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做 好调查处理结果的发布工作,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要主动公开事故调查报告;同时,对公众依法提出的事故信息公开申请,要积极回应,依法应当公开的要予 以公开。(安全监管总局牵头落实)

(七)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在征地征收补偿方案报批前要严格履行公告、告知、论证、听取意见等程序,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参与,提

高工作透明度。加强补偿信息公开,重点做好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牵头落实)

(八)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认真回应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集中关切的问题。一是要 加强政府制定价格信息公开。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收费标准调整时,要公开调整的原因、标准、执行期限等;依法应当听证的,要进一步公开听证信息,扩大公 众参与度。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要完善目录公开、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相关制度。在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有关价格行为的 监管工作中,要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依法完善公开制度。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收费单位必须及时公开收费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的收费项目及调减后的收费标准,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要加大对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屡禁不止的,要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职责分工牵头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要按照《条例》规定,进一步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凡是《条例》规定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不断扩大公开信息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二、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与实效

(九)制定完善《条例》实施办法。国 务院各部门要依照《条例》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对公开目录和公开范围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并不断细化,便于实际工作中遵循。尚未 制定实施办法的,要抓紧制定。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工作中疑难问题的研究,推动健全有关制度,依法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 组织对政府信息的特殊需求。

(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一些方面的政府信息如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等,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公开前,要对公开后的社会反映进行预判,做好应对预案;公开后,要跟踪舆情,主动引导,对易于引发炒作的情形,要及时发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十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建设。各 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管理,逐级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凡属于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要及时在政府网站公 布;对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信息,要集中展示,方便公众查阅。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信息公开栏等渠道 的作用,方便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十二)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政 府信息主动公开任务重、申请公开量大的地方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应进一步配强、配齐队伍,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 有效推进。要加强对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能力。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 部门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好相关培训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工作部署,积极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上述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对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抓紧制订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认真 抓好落实。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牵头部门要于2012年10月底前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送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查。

第三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3〕73号 【发布日期】2013-07-01 【生效日期】2013-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7月1日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带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回应公众关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关注,本届政府部署的一些重要工作,都对加强相关信息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工作部署,现就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重点围绕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质资格许可、工商登记审批等方面,及时公开取消、下放以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推进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开,重点做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过程、审批结果公开工作。推进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包括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时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重点做好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工作。(中央编办牵头落实)

(二)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要在继续做好财政预算决算和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力度。一是着力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2013年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各省(区、市)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二是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公开。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要在2012年按款级科目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三是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在继续做好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主动公开整改情况,进一步提升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公开的透明度和全面性。(财政部、审计署分别牵头落实)

(三)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公开。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2013年所有市、县级政府都要按要求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地级以上城市,要及时公开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客观准确规范发布有关信息,同步公布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和进展情况。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执法检查、案件处理、查缉走私等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公开制度。做好重点整治工作信息公开,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保健食品等公众尤其关注的问题,公开重点治理整顿的相关信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牵头落实)

(五)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一是推进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公开细颗粒物(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信息的城市数量,在继续做好目前74个城市监测信息发布的基础上,新增116个城市公开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继续做好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数据、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等信息公开工作,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二是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主管部门要明确相关要求,指导全国环保部门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公开。三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措施和治理效果信息公开。加大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措施的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排污单位环境监管信息,督促排污单位公开污染治理效果。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四是推进减排信息公开。继续做好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信息公开,及时发布总量减排核查结果。(环境保护部牵头落实)

(六)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各级政府负责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都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一是加强调查处理信息公开。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在继续做好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调查报告的公开比例。2014年,要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二是加大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力度。负责组织事故处置、救援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及时准确发布本级政府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进展等信息。三是加大安全生产预警和预防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和重大隐患预警信息,着力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安全监管总局牵头落实)

(七)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要在继续做好政府管理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信息公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力度。一是着力做好政府定价目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公开工作。加强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公开,督促地方政府全面公开本地区政府定价目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二是加大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重点做好涉及教育、交通运输、农民负担、医疗、房地产市场、旅游市场等民生领域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的公开工作,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案件,要及时公布查办情况。(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职责分工牵头落实)

(八)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一是推进征地信息公开。在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听证,征地批准后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基础上,重点推行征地信息查询制度,方便公众查询征地批复、范围、补偿、安置等相关信息。二是进一步加强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在继续做好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房屋征收决定、补助奖励政策和标准在征收范围内公布,征收房屋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情况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工作,实行阳光征收。(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九)推动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重点加强招收保送生、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有关政策和信息的公开工作,加大对考生资格及录取结果的公开公示力度。二是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各高校公开预算决算信息,并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三是逐步扩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范围。重点做好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文化机构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研究工作。(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文化部、国资委分别牵头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上述重点工作时,要与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紧密结合起来,带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规范、有序开展。一是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主动公开工作。凡是《条例》规定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对于新制作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规及时明确公开属性,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对《条例》施行前形成但没有移交国家档案馆的政府信息,要以目前仍然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为重点,进行全面清理,分时段、有步骤做好公开工作。二是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积极稳妥开展依申请公开,着力协调处理好涉及民生,涉及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申请事项,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研究,推动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更好地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的特殊需求。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考评机制,加强工作考核,扩大公众参与,逐步实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努力提高公开实效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自觉地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升公开效果、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深入细致地抓实抓好。

(一)细化任务,强化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前述重点工作安排,分工专人负责,抓好工作部署,将重点公开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做到责任明确,便于检查。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具体要求,制定落实措施,加强工作指导;涉及到的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公开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对于落实不到位的,牵头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改正。

(二)规范信息发布,做好解读工作。根据《条例》和有关文件规定精神,各级行政机关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公开信息前,要依法依规按程序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发布重要的政府信息,要做好深入解读的工作预案。公开后,要密切跟踪舆情,针对出现质疑的情形,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做好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工作。

(三)加强平台和渠道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政务微博等传播政府信息的作用,确保公众及时知晓和有效获取公开的政府信息。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热线电话建设,充分依托这些平台,展示公开信息,答复公众询问,回应公众关切,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实效。

(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培训,逐步扩大培训范围。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逐步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理念及基本知识。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工作培训,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

请各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于2013年年底前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全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1〕55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全面落实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全力以赴把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抓实抓好。要根据《201

1— 1 —

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抓紧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以更严密的组织、更有效的手段、更有力的措施,努力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各市人民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于2011年5月20日前报省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2011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各领域监督管理,不断深化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强化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一)加强食用农产品环节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创建活动,落实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依法查处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加强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农药、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加强对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使用间隔期与用药次数规定,严禁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及滥用农药的行为。深入排查并坚决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行为。取缔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点),打击收购站之间违规进行生鲜乳交易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劣兽药以及在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加强原粮质量安全监测和抽查,— 3 —

防止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深入排查并坚决打击养蜂及蜂蜜收购、运输等环节掺杂使假行为。

(二)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的监管。强化食品生产许可,依法查处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依法取缔无证无照、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和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严厉查处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加强进出境食品、食用农产品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逃避检验检疫的行为。加强对蜂蜜、蜂胶等产品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蜂产品掺杂使假行为。

(三)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强化食品流通许可和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实施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严格规范食品广告行为,依法查处虚假违法食品广告。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集中整治从非法渠道进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以及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违规问题。

(四)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规范餐饮服务行政许可,理

顺许可受理、审查、发证程序并强化层级监督。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年底前,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深入排查和治理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幼儿园食堂、旅游景点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和经营过期、劣质食品等问题,开展餐饮服务环节肉及肉制品、乳品、酒类、调味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集中整治餐饮服务单位不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行为。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店。加强对餐具集中清洗消毒企业的监管。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餐具行为,取缔劣质餐具制售“黑窝点”。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二、突出整顿重点,深入开展重点品种综合治理

(一)加大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力度。及时公布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和检测方法。加强食品中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严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限量标准、超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严禁食品添加剂虚假标识标注。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实行三聚氰胺销售实名登记制度,禁止向食品和饲料企业销售三聚氰胺。加强对盐酸克伦特

罗等可作为“瘦肉精”原料的人用药品的流通监管,防止其流入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禽饲养环节。

(二)加大乳制品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江苏省奶业整顿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78号)要求,强化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严格核准新建和改扩建乳制品工业项目,抓紧完成在建、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的审核清理工作,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落实企业原料检验、出厂批批检验制度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驻厂监督措施。严格乳制品销售者资质要求,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监督生产经营者严格执行乳制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制度。建立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数据库,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企业试点建设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三)加大餐厨废弃物和食用油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贯彻《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政府令70号),建立健全食用油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严格规范食用油生产经营主体资格,防止以餐厨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加强对食用油中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开展与食用油有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完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劣质食用油和从非法渠道收购食用油的行为。

(四)加大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对保健食品中可能被违法添加药物的检验检测工作,整治制售假劣保健食品、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等行为。加快制订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规规章,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制度,推进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五)加大鲜肉和肉制品综合治理力度。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实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强化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监督企业严格执行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屠宰检疫检验、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和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监督屠宰企业建立完善生猪产品品质检验制度,落实“瘦肉精”快速检测制度。制订完善牛、羊、禽类屠宰的地方性法规和监管制度。整治定点屠宰企业转包、租赁、出让定点资质行为。严禁私屠滥宰和宰售病死病害畜禽,打击加工、出售注水肉、未经检疫检验合格肉及其制品的行为。研究完善养殖环节病死病害禽畜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防止病死病害禽畜进入屠宰市场。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动物免疫、动物卫生全程可追溯。继续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和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六)加大酒类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秩序,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行为,重点整治非法勾兑和生产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的行为,全面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白酒和葡萄酒类销售单位。严格落实白酒和葡萄酒经营者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快制订葡萄酒行业规划,— 7 —

完善行业标准。

三、加强督促指导,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一)指导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定责任和义务,指导监督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指导监督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管理、出厂检验、不合格食品管理等制度;指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指导监督餐饮服务单位落实索证索票、规范操作、人员培训、健康管理、设备维护、餐具清洗消毒等制度;指导监督粮食收购企业严格执行粮食收购入库和销售出库检验制度。深入排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质量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漏洞,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并明确整改时限,做好限期复查工作。

(二)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等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快速检测、贮存、运输、信息化追溯等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制订、执行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企业标准。

(三)大力加强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激励引导和惩戒政策措施。依托我省信用信息系统,年底前,建成食

品工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信用分类监管,开展诚信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

四、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2011年年底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明确相应的办事机构。抓紧制订“十二五”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实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支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禁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对各地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评估考核,推动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制(修)订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制订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扩大检验范围和频次,及时规

范公布抽检结果,推进检验检测信息共享。依法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认真制订和落实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尽快建立覆盖省、市、县产品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提高监测结果利用效能。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对相关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风险评估。

(三)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把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关,加强对生产经营者许可后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条件的企业,要依法撤销许可;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公安机关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立案侦查。依据修订后的刑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和重点品种综合治理的组织协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完善责任调查处理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抓紧出台《江苏省食品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有关方面反映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地方人民政府要迅速组织核查和采取执法措施;对具有行业共性的问题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科学证实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调查、评估、研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稳妥、准确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防止引起消费者恐慌和舆论负面炒作。

五、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行业诚信自律教育,加强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引导群众安全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广泛宣传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大力宣传优良品牌、示范工程和诚信守法典型,增强群众饮食消费信心。

(二)加强社会和媒体的监督。鼓励群众投诉举报,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公布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和媒体监督查处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信息。曝光典型案件,揭露不法分子危害

群众健康的恶劣行径。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发布程序,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依法处理恶意制造、传播和炒作虚假信息的行为。

主题词:卫生 食品安全△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5月3日印发

第五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26号)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一)加大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推进本级政府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参照国务院相关部门做法,主动公开本部门预决算信息,有序推进“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

(二)抓好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事关民生福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政府招标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信息公开,积极稳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信息公开,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效益。要加强信息公开前社会反映预判和公开后舆情引导,善于运用信息公开手段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三)高度重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维权、涉访、涉诉、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依法依规与合情合理相结合、照章办事与人性化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及相关投诉、咨询。对于复杂、敏感的公开申请事项,要执行发布协商制度,注重与法制、保密、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会商,依法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的特殊需求。

(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报告编制质量。要大力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逐步实现政府网站从单纯发布信息向具有交互功能的门户网站转变,努力打造成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要进一步办好政府公报,不断丰富入刊内容,提高编审水平,加强赠阅发行管理,及时、准确、集中、规范地发布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府信息。

(五)切实强化监督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明确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加强业务培训,构建有领导

分管、有机构主抓、有专人办理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本地区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举措为公众所知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主动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基本覆盖《条例》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主要方面,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支出等信息公开迈出较大步伐,依申请公开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着眼于落实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着眼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就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一是推进财政预算和决算公开。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国务院部门和单位,要在2011年普遍公开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的基础上,公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除少数按有关保密规定不宜公开部门预算决算的单位外,其他尚未公开预算决算的中央部门,要加快公开步伐;已经公开的,要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各省(区、市)政府要按照《条例》要求,在普遍公开财政预算决算的基础上,推进省级政府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和决算,并扩大范围,细化内容。二是推进“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中央部门要在2011年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和分项数额的基础上,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等。各省(区、市)政府要制订“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省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同时,要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推进中央部门公开行政经费,2012年各部门要及时公开2011年本部门行政经费支出情况。(财政部牵头落实)

(二)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的要求,向社会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以及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

设方式和建设总套数等信息,并不断扩大建设信息的公开范围。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等信息,确保分配工作公开透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三)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管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原则上都应依法公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公开,拓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标准起草的渠道,进一步做好征求公众意见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食品安全办、卫生部牵头落实)

(四)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要加强环境核查审批信息公开,着力推进建设项目环评、行业环保核查、上市环保核查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加强监测信息公开,落实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大超标污染物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等信息的公开,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水平;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城市,尤其要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要按照应急预案信息发布有关规定,及时公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情况等信息,提高处理透明度。(环境保护部牵头落实)

(五)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要强化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应全面公开;对不依法履行公开职责的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要加强招投标有关信息公开。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投标信息、投标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等有关政府信息,要向社会公开;同时,加快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招投标信息共享。(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

(六)推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要加强应对处置信息公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发布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等信息,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做好调查处理结果的发布工作,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要主动公开事故调查报告;同时,对公众依法提出的事故信息公开申请,要积极回应,依法应当公开的要予以公开。(安全监管总局牵头落实)

(七)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在征地征收补偿方案报批前要严格履行公告、告知、论证、听取意见等程序,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参与,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补偿信息公开,重点做好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牵头落实)

(八)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认真回应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集中关切的问题。一是要加强政府制定价格信息公开。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收费标准调整时,要公开调整的原因、标准、执行期限等;依法应当听证的,要进一步公开听证信息,扩大公众参与度。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要完善目录公开、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相关制度。在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有关价格行为的监管工作中,要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依法完善公开制度。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收费单位必须及时公开收费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的收费项目及调减后的收费标准,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要加大对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对不执行

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屡禁不止的,要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职责分工牵头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要按照《条例》规定,进一步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凡是《条例》规定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不断扩大公开信息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二、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与实效

(九)制定完善《条例》实施办法。国务院各部门要依照《条例》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对公开目录和公开范围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并不断细化,便于实际工作中遵循。尚未制定实施办法的,要抓紧制定。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工作中疑难问题的研究,推动健全有关制度,依法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的特殊需求。

(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一些方面的政府信息如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等,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公开前,要对公开后的社会反映进行预判,做好应对预案;公开后,要跟踪舆情,主动引导,对易于引发炒作的情形,要及时发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十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管理,逐级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凡属于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要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布;对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信息,要集中展示,方便公众查阅。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信息公开栏等渠道的作用,方便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十二)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任务重、申请公开量大的地方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应进一步配强、配齐队伍,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要加强对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能力。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好相关培训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上述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对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抓紧制订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认真抓好落实。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牵头部门要于2012年10月底前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查。

整理

下载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山西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印发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的通知(精选五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粤府办[2008]56号 印发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 保密审查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政府......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256号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14年11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王学军 2014年11月20日 安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4〕20号 【发布日期】2014-04-29 【生效日期】2014-04-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7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山西省政府令2014年第237号 【发布日期】2014-06-10 【生效日期】2014-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山西省人民......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

    **************关于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情况全国政府信息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召开后,***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和中层以上......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分解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1〕7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教育 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

    青海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青海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综合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概述,主动......

    海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

    海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促进各级政府及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海南省政府信息办法》(第194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