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6: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关于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劳动统计工作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劳动力的调查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劳动统计工作中隐藏的不足和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关于劳动的统计已不再满足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劳动力调查;问题;对策

一、劳动力调查的现状

我国关于劳动力的统计工作,关于劳动力的抽样设计和调查起步较晚,相关一些劳动力的问题研究工作还未开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关于我国的一些实际对劳动力实业率的统计数据已不再准确客观,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决策调控,所以,建立劳动力调查为主要工作的统计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劳动力调查的主要途径

劳动力的调查统计方法多样化,我国目前对劳动力进行调查的方法主要分为大型普查、人口抽样、劳动力抽样、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等等。

大型普查是我国开展重要的国情调查时都会用到的调查方法。关于大型普查的工作内容包含对人口的普查、经济的普查、农业的普查等,集中反映了劳动力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大型普查是劳动力调查的主要方式。

人口抽样调查的工作中心以调查明确区域性人口情况和劳动力人口分布情况、民族分布、文化程度、就业程度等,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城镇化发展加快,通过人口的抽样调查可以明确人口流动的情况,为国家人口管理政策等提供依据。

劳动力抽样调查指国家每年对劳动力四次的抽样调查中,对住户群体抽样,入户登记调查16岁以上的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是指各省为了掌握省、市、县三级的人口变动情况和城镇化发展现状,每年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对居住在调查区或者户口在调查区的人口进行调查。

三、劳动力调查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统计范围不全。目前阶段中的统计制度一定程度上仍在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统计操作方法,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已不再满足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当前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准确性、完整性。关于劳动统计的范围存在弊端,没有将私营单位、个体劳动力纳入统计范畴,与实际脱节。

(二)就业统计数据不能满足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沿袭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就业统计的相关制度已很难满足社会广泛需求的就业资料,调查方法较之国外存在落后性,不能真实的反映城乡就业的发展状况。

(三)失?I统计工作比较薄弱。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为社会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以及失业。关于就业和失业的统计工作没有针对性的指标解释,概念模糊。劳动力调查中的失业指非经济活动人口一周内工作没有一个小时即为失业,劳动统计部门的失业中将没有工作岗位、离岗或者待岗人员都不是失业,致使调查数据中显示就业困难,但据需用工的单位或者企业却招不到职工。

(四)统计时效跟不上需求变化。劳动力调查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完成对项目的调查,缺乏较强的时效性。公布调查结果的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缺乏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变化的灵敏性和把握性,导致统计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统计成本的投入。

(五)劳动力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关于劳动力调查的方式以及参照依据没有统一化的规定,统一指标的往往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基层的统计工作开展不严谨化对统计数据存在一些虚报、误报的现象,导致统计数据失真性程度加深,阻碍了政府相关政策的科学参考落实。较之全面统计报表人口抽样调查已减少了绝大多数的工作中间环节,其数据性应更精准真实,但是人口数据关系到各级政府的政绩,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四、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组织建立相关人员深入工作实际对统计标准在制定、执行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建立起规范化的统计工作流程制度,并加强对各级统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对制定的制度严格把关。废除实际工作中不科学、不合理、使用价值不大的制度。对各项普查劳动力指标要科学性的衔接,针对性的设立配套抽样调查和普查制度,关注基层需要,做好各部门之间、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劳动力数据衔接工作。

(二)创新统计方法。留在开展劳动力调查工作方案制定中,统筹兼顾,由国家统一设定劳动力调查方案,社会各行业或者某方面的劳动力信息与相关行业劳动力指标要相互协调。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充分以普查为工作基础,确保与普查、抽样调查相关口径、指标设置统一化。加强法律手段的干预,对调查工作中严格依法执行相关工作职能,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在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强化管理。组建常设劳动力调查机构,负责政府组织的各项大型调查工作的开展。机构工作成员要明确其工作岗位职能,建立工作责任制。对劳动力的调查工作应进行合理针对的分工,开展组织实施,设立按照调查主体分工的原则。

(四)进一步落实调查工作展开的经费。实行分担政策,制定严格的经费使用约束工作湿度,确保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央和地方共同需要的应有中央和地方共同协议、组织、出资:共同受益的项目中,对经费应进行科学的预算,由地方上报中央,由中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逐级下拨经费。

(五)加大对调查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对调查工作的认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拓展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只有大力宣传调查工作,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对调查工作的积极动员和消除疑惑,推动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劳动力的调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劳动力的调查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现状,建立科学性、合理性的劳动力调查体系,助推我国劳动力调查统计工作的发展。

第二篇: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不同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合理劳动力需求规模①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滞缓甚至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将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而且也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量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数量;二是农业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或对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密集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增强农业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重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也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相对剩余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这一点与前两者的调节方向恰恰相反。某一特定农业生产环节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将导致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在同时进行。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独立生产(家庭耕种)→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他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应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将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的方法,可以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例如,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这只有在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开始形成,但有待加强。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工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和体制保障。当前现代农科技术和农业机械在一些农村的适用性还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延伸和调整的进程。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联结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在市场运作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以将其逐步纳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主渠道。

四、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重点

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出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仅仅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完全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向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研究者就提出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③然而,“刘易斯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是,目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另外,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

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过渡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过渡体系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不可能大规模地跨越“过渡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又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构建并壮大城乡过渡体系,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城乡过渡体系”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适度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第二,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过渡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贸中心向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第三,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已相当充裕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相反,大多农村地区由于高端要素自我供给能力较弱而又缺乏流通渠道,致使生产要素投入相当匮乏,城镇区域应该发挥城乡要素流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成为激活城乡要素链条的核心环节。我国农村地区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由于缺

乏要素投入,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加之我国农村资源分散、规模不均的特性,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素很难直接进入农村地区。而以中心城镇作为这些要素流转和投资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这一现实矛盾,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过渡带”衔接城乡的先天优势,例如城镇对农村资源储存及其开发条件更为了解,中心城镇管辖若干行政村的组织体系使得“要素分散(各发达城市)——要素集中(中心城镇)——要素分散(各村)”的要素流动链条更具可操作性。

第四,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具体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过渡带”转移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滞后,大部分农民未能享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大批涌入有限的发达城市社会也不现实。而以城镇等为主体的城乡过渡带在社会发展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仅能够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切实际的社会服务条件,而且在供给规模上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填平城乡社会发展沟壑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

五、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结合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然而,这两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严格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完整战略体系。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应向城乡过渡带渗透,或者说,城乡过渡带应是承接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要地。提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是机械地要求把所有的农业产业链条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是应配合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可以将某些更适宜在城乡过渡带(主要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产业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具有水土资源丰富且成本便宜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生产,而中小城镇则具有市场信息较为发达、商品交易环境较为理想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因而,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并使这部分产业环节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与移居中小城镇的劳动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分别利用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优势资源,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营运效益,而且通过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渗透,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时给城镇带来的人口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移居城镇后难以获得合适工作岗位的难题。由此,可以发现,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更多的让度于社会其他群体。而在经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向城乡过渡带延伸两个调整过程后,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劳动力则可以在粮食加工和产品销售环节重新获得更多的机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在互动中促进。

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增强城乡过渡带的就业创造功能,最后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实体为支撑。农业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是以成立各种农产品加工厂、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为此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服务配套的机构为基础的,这些都将构成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形下,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乡过渡体系的发展在减少城乡落差、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实体在这些中小城镇内不断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了城乡过渡体系的成熟。另外,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人口的集中为条件的,在城市——中小城镇——农村这三级人口分布链中,中小城镇的人口扩容潜力最大,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向中小城镇回流,因而,农业产业链向城镇的延伸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成为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必然之路,这也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向。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1.1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自发进行的,没有受到政府经济力量的控制,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农村居民子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政府开始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巨大的波动。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然而经过1961年开始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到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82.5%。

第三阶段是1963-1978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这一条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改革以后开始出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在农业外谋求就业。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大规模转移。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

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和49.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速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地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一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2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是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也只占12.7%。这样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级的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劳动力将逐步被淘汰。

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波动性较大

从1979年起,我国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长期停滞的局面,1983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民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的一些制度障碍,制定了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快速转移的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资源配置制度。比如,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不仅使农民无法在社会福利和生活上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而且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就业。

(2)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法规规定了土地经营承包30年不变。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和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供应缺口巨大,加之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规定,致使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营”的经营方式。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身份的转换,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3)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4)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孺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目前宁夏各级政府的这种职能机制尚未健全和完普,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缺少政府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农民对转移就业的形势、成本、收益、风险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5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改革教育制度。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储备人力资源。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人口流动决定户口迁移,而不是户口迁移决穴人口流动,要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监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根据文中数据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大多是30岁左右,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小孩过早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将农民纳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进城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的扶助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职业培训。大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城市很难生存,我们必须建立一些专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构,让农民们能都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6结

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全国总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比重高、增长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在不断产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尽快创造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专项调研文章

Χ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于我县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所以,深入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扩内需、保民生”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双转移”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行常态化管理,举办了“春风行动”等各类大型招聘会,结合扶贫开发,抓好“一户一技能”计划和镇企、村企对接工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2010年我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多人。通过在利用乡镇平台,对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和外出的情况、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目前,我县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2200人,主要由新成长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2011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回流的农民工组成。2011年初,我县缺工企业461家,需用工人数133885人,实际在岗人数82725人,缺工51160人。其中,我县企业与劳动力分布情况为: 1

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ΧΧ东部地区,而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ΧΧ西部地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升级转型滞后。当前我县缺工严重的企业大部分仍是产能低下、劳动力密集型、代工、加工型的低端产业,在劳动力总量下降的局面下,这些企业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选择。

(二)劳动者择业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前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想法不一样,在择业方面需要社会承认其劳动者的尊严,对企业的福利待遇要求越来越高,除物质需求外,人文精神需求方面也逐渐增多,而我县缺工严重的企业往往是用工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不高,因此无法吸引农民工特别新生代农民工到企业务工。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转移难度加大。我县属于典型的西强东弱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工业发达,大部分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ΧΧ县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缺工数比较多。东部地区较为贫乏,工厂比较少,富余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家庭等原因,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能够就近就业,致使转移难度加大。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观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宣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和企业及时了解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用工对接等政策信息,树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典型,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充分稳定就业。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观念;提高企业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克服企业存在怕花时间、怕出钱、怕培训了工人却留不住等问题。

(二)精心组织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活动

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返乡和外出的情况,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充分利用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的岗位信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根据企业的需求适时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如在春节后开展“春风行动”对接活动、在5月期间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9月至11月期间为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等。

(三)积极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

为鼓励企业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将“诚信用工”打造成ΧΧ企业招工的品牌。通过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对招用本地劳动力超过100人以上,流失率低于20%,且用工合法规范、职工比较满意的用工单位,作为“诚信用工企业”

向社会重点推荐和广泛宣传,并优先提供就业服务。

(四)创新工作方式,落实“对接日”制度

把每月的15日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举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现场招聘会,各镇在“对接日”至少举办一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现场招聘会。同时,要创新工作方式,以组织缺工企业跨镇招聘、进村招聘或组织富余劳动力进厂对接等形式,开展灵活有效转移对接活动。

(五)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1、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和鉴定队伍建设。加强就业训练基地的建设,更换陈旧教学设备,增加先进硬件投入。要加强师资建设,对经验欠缺的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培养一批有资质的优秀鉴定考评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2、紧扣农民意愿,实施“一户一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的不同情况,组织落实好“一户一技能”计划。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本操作规模,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一户农村家庭有一人参加职

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

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切实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加强工资支付监控,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强对企业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劳务中介机构和求职者的市场行为,严厉打击欺、蒙、拐、骗等违法行为。加强“人文关怀”,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适当调整教育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在入托、入学方面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努力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可观的工资待遇、不菲的福利保障、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营造良好用工氛围,实现“待遇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

(七)分类指导,因人而异,巩固、提高转移成果 一是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就业技能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和岗位要求的,要引导他们向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行业流动。二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包括40-50人员、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有劳动力能力的残疾人等,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难以外出进城就业的,要通过产业转移,引导他们就地转移,或者让他们利用空闲时间从事家庭加工业。三是对有创业能力的人要积极扶持,提供创业培训、小

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措施。

(八)做好跟踪服务和协调指导工作

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点多面广、行业众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在劳务输出集中地建立驻外管理机构,派驻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劳务纠纷、工伤事故等开展服务和协调工作。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每年春节前,有关部门要到劳务输出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走访,慰问务工人员,征求用工单位意见,密切与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巩固拓展劳务输出阵地。

第四篇:劳动力转移对策

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基础,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户户加入“公司+农户”的种养经营,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进厂工作的目标;要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此,组织力量对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我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4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57302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数10050人,男性有5703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6%,女性有4347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4%,在本区范围内务工的1540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5%,在市内其它县区务工的2922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9%,在市外出务工人数的5588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5%;另外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共有10478人,这些人中,初高中学历的共有8703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83%;其它学历的有1775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17%;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外出工作意向的有8585人,占81%。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来看,城区的xxx办事处农民工在本地从事经商、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和入厂务工的人数较多,而xxxx农民工除少部分在本地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外,大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主要区域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

二、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城镇居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快城乡就业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但在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过程中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在落实工作责任制方面。虽然各级政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并健全了就业目标考核制度,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但由于部分镇(街道)主管领导工作分工多,事务重,难以兼顾,缺少对劳动保障所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次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是双重机构管理,行政上属镇(街道)管理,业务属劳动保障局指导;所长、工作人员的身份也具有双重性,工作两边走,难以专心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有关工作。

(二)区财政就业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民工就业转移速度。一是由于缺乏资金,没有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使农民工转移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受到影响,导致农民工就业能力低;二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由于缺乏经费,不能实现和省市区的劳动力市场系统联网,实现劳动信息资源共享,不能对我区农民工外出转移就业提供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三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部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由财政发基本工资,其它补贴工资靠收取企业调配费解决,难以兑现,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未够完善。如农民工转移就业未能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待遇,其子女入学困难及收费高。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形势不相适应。一是就业观念不适应,认为到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工作不光彩,不稳定,工作辛苦,收入低,因而不愿找工作;二是文化偏低,年纪偏大,没有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

(五)企业招工要求高,工资水平低,制约了就业工作。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追求高利润,招工门槛较高,大多数企业都要求招用文化高、年纪轻、有技术专长或熟练工等高素质人才,从而使许多求职者不能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除个别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外,大多数企业工人的工资都在500-600元左右,致使有的人不愿意做,有的人即使入了厂,干的时间也不长。

(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少,工作量大,对少部分企业损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并查处。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2、加快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区位、资源、市场优势和第二、三产业等朝阳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同时,要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乡镇企业。本着与城市工业结构互补的原则,重点在小城镇因地制宜的发展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乡镇企业安排农民就业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3、制定政策,强化服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并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合理分配,不得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外出务工农民的负担。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应针对当前我区在乡镇务工的农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体制,制定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一年以上的,应允许其子女在住所辖区内的中小学就地就近入学,所需费用与本镇居民学生同等对待,并按当地中小学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以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工向城镇居民的转化

4、强化管理,营造环境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完善的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有关部门在为外出务工农民办理相关手续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各行业向社会招收所需的各类人员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逐步取消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户籍限制。使长年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取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快本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依法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要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对提供虚假信息、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违反规定的行为按规定予以处罚。对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和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以及不履行合同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纠正;对农民工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延伸,努力形成盛市、县、乡、村各级就业服务网络。同时,要开展好县际、市际、省际间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地区间劳务协作服务横向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机会。尽快建立我区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努力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帮助我区有进城务工意向的农民,都能掌握一两门企业用工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帮助他们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6、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根据我区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通过举办劳动力招聘会的形式,帮助本区企业招工,帮助本区劳动力区内就业;三是发挥村级劳动助理员作用,把全区招工信息资料印发给他们,通过助理员来动员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求职登记,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区内就业;四是加强与广西、贵州、江西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联系,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组织本区企业外出招工或委托招工,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第五篇:劳动力调查自查报告

劳动力调查自查报告

自接到xxx自查报告通知,我及时对劳动力调查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就开展劳动力调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调查工作中数据于每月3号发送到平板劳动力调查App中,于每月10-14月入户核实、于每月15-19号数据报送省平台和国家平台,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是准确规范的。

二、调查员于每月10-14号真实入户,换户也符合操作规范。入户过程中,行为得体,言语礼貌,正确使用敬称。

三、入户礼品也能根据居民意愿发放到居民手中,对于已经采集过的居民不愿再收取礼品的情况,礼品原封不动保存在社区。

四、入户数据收集过程中不存在瞒报、虚报行为。

XX

调查员:XX XX年X月X日

下载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修改版

    2015年东方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东方队自七月份起开展劳动力调查,东方队严格按制度方案开展摸底、换户、核实、PDA录入上报、编码等工作。东方队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分配任务、......

    劳动力调查制度

    劳动力调查制度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1-05 12:50 (一)为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情况,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就......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前提和先决,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经管站 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 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问题调查报告 一、研究课题:河北省涞水县下庄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3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研究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