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时间:2019-05-13 16:0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第一篇: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①以是否为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为标准,分为票据法上的票据和非票据法上的票据;②汇票、本票、支票;③以票据行为的发生地和适用的法律为标准,分为境内票据和涉外票据;④以出票人为标准,分为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

票据在学理上的分类:①以票据关系中的付款人是否为出票人为标准,分为委付证券和自付证券;②以票据的授受是依据信用还是现实资金关系,以及票据的支付期限为标准,分为信用证券和支付证券;③以票据出票时记载收款人的方式为标准,分为记名票据和无记名票据;④以出票时的绝对应记载事项是否记载完全为标准,分为完全票据、不完全票据和空白票据。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票据的社会经济功能:①汇兑工具。商事交易经常发生于异地之间,有关款项或经费需送往异地,直接携带或运送金钱,极为不便和不安全;用票据输送款项,则简捷安全。②支付工具。有信誉的票据,在相当意义上即意味着票据上所记载数额的金钱,商事交易和社会生活中,不以现金进行付款,而用票据交付时,票据即发挥了支付工具的功能。③信用工具。票据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信用工具的功能。商事交易中,交易与付款同时进行,为现货交易;交易与付款不同时进行,而是在交易之后的一定期日后再给予付款的,接受将来再给予付款的交易人,是基于对付款人的信用而接受表示将来付款的票据,远期或定期票据具有信用工具的功能。背书**方式发明后,票据信用从直接交易人之间的信用扩展到社会的信用。一般来说,汇、本票是典型的信用工具。④结算工具。票据作为支付手段,在当事人互有对方票据从而发生互相支付时,可以用作相互间债务的抵销。这不仅手续简便,而且易于计算和查找差错,保证了交易安全。⑤融资工具。汇票、本票的付款可以在将来的一定时期,未到期之前,持票人需用现金时,可以将未到期的票据以买卖方式**于他人。收买未到期票据再将其卖给需用票据进行支付或结算的人,可以从买卖票据的差价中获利,即使不能获利,也能在票据到期时请求付款。票据贴现业务有了很大发展,正是随着这一发展,票据具有了融资功能。票据的证券特征:①设权证券;②债权证券;③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上权利的发生和行使,必须持有票据,票据丧失,则不能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因此,票据为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作为完全有价证券,其权利与票据的占有或持有不可分离,行使票据权利,必须提示票据;转移票据权利,必须交付票据;领受票据金额后,必须缴回票据;因此,票据又为提示证券、交付证券,缴回证券等,这些证券特征均是基于票据作为完全有价证券的性质所决定的。④指示证券;⑤流通证券;⑥货币证券;⑦文义证券;根据证券权利与证券上所记载的文字意义的关系进行分类,证券可分为文义证券和非文义证券。作为设权证券,票据所创设的权利义务具体内容是完全依票据上所记载的文字意义予以确定的。票据签发后,作为流通证券,为保障流通信用和交易安全,即使票据文字记载与事实有所不符或有错误,一般也不能用票据之外的方法予以变更或补充。⑧要式证券;按证券的作成方式是否必须依照法定形式作成才能产生效力为标准,证券可分为要式证券和非要式证券。为了维护票据设权的明确统一,避免票据主义的混乱或欠缺,票据的作成须依法定方式才能产生票据效力;不依法定方式作成票据,票据的效力汇受到影响。由于票据对法定要式要求严格,违反法定要式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⑨无因证券;按照证券权利与产生权利的原因之间的关系为标准,证券可分为有因证券和无因证券。票据作为设权证券,作成票据即为创设了票据权利;作为流通证券,有保障流通信用的必须;作为完全有价证券,持有票据即可主张票据权利,而持票人取得 1 票据的原因概所不问,即使发行或**票据的原因发生错误或无效,仍不影响票据的效力,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分离。⑩个别发行证券。我国票据法的意义:①规范票据行为;②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③维护社会经济秩序;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票据法的特征:①为私法,但具有一定的公法性;②强行性;③技术性;④为国内法,但表现出日益增多的国际统一性。票据关系:票据是一种债权证券,基于票据行为而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特有的债权债务关系,称为票据关系。其特征:①是一种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②是基于票据行为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③是分离于基础关系的无因性法律关系。票据关系中付款人的特殊地位及其与出票行为的关系:体现在三方面:①因出票行为而产生的持票人的支付请求权和应先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先位顺序;②付款人应否承担票据债务应基于其自己的行为;③由于付款人不是当然的票据债务人,是否付款主要基于付款人的自我选择,一旦正确付款,因此可全部消灭票据关系。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票据法学上将那些虽然与票据关系和票据行为有关,但不是基于票据行为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称为非票据关系。主要有三类:①票据返还关系;②利益返还关系;③损害赔偿关系。我国票据法中主要规定了三种票据返还关系:①无权利持票人的票据返还;②已获付款时的票据缴回;③已获清偿时的票据交付。我国票据法规定的三种损害赔偿关系:①怠于通知的损害赔偿;②拒不作出拒绝证明的损害赔偿;③伪造、变造票据的损害赔偿。票据关系与票据上非票据关系的区别:①权利产生的原因不同。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产生于票据行为;非票据关系中的权利直接产生于法律的规定。②权利内容不同。票据关系中的权利内容是票据上所记载的票据金额;非票据权利中的权利内容是票据作为物或权利财产的返还或交还利益返还,以及因违反义务而产生的损害赔偿。③权利行使的依据不同。票据关系中的权利,是票据上的权利,以持有票据为依据,非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以持有票据以外的原因为依据。

票据基础关系:是指与票据有关,但却不是基于票据行为,而是作为产生票据行为的基础的法律关系。票据基础关系主要有:①票据原因关系;②票据资金关系;③票据预约关系。

票据原因关系:票据当事人之间发行、**票据,必定有一定的原因,作为票据**的原因而发生的法律关系,称为票据原因关系。票据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有两种相互关系:分离关系和牵连关系。⑪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分离,体现在:①票据的发行或背书行为,只要具备了法定形式要件,即可产生有效的票据关系;②票据债权人行使票据权利,一般仅以持有票据为要件,不需证明取得票据的原因;③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的缺陷来对抗完整权利持票人。⑫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牵连,有三种情况:①**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债务人可以用原因关系抗辩票据关系;②无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不能享有优于前手的权利,要受前手原因关系的牵连;③持票人明知前手的票据关系中存在着原因关系的对抗,但仍取得票据的,前手原因关系的抗辩可以延续用来对抗该知情持票人。票据法中关于票据原因与票据关系相牵连的规定,称为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则,或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分离原理的例外适用。

票据预约关系:票据授受的当事人之间,在发生票据之前,对票据的种类、金额、到期日等票据事项所达成的合意,或在背书之前,对背书事项所进行的约定等,称为票据预约合同,由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为票据预约关系。票据关系和票据预约关系的分离主要体现在:①票据预约关系是否成立或生效或违约等对票据本身的效力不发生影响,该票据行为只要完备形式要件,即可产生票据效力;②票据预约关系的消灭对票据关系不发生影响,票据预约关系消灭后,已发行的票据和已进行的票据行为仍然有效。票据关系和票据预约关系的牵连主要体现为:票据预约关系的当事人一旦履行了票据预约关系,进行了预约的出票或背书等票据行为后,票据预约关系即因履行而消灭。

票据资金关系:是指汇票、支票的付款人与出票人之间有关票据付款的资金基础关系。票据资金关系产生的情形:①出票人在付款人处存有资金,约定由付款人以该项资金代为支付票据款项;②付款人欠有出票人债务,约定以支付票据款项作为偿还债务的替代方式;③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订有信用合同,付款人承诺以自有资金为出票人垫付票据金额。

票据关系与资金关系的相互关系有分离和牵连两种关系:⑪分离关系:①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不受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有无资金关系影响,即使出票人在没有资金关系的情况下发行票据,该票据依然有效;②承兑人因承兑行为必须承担票据责任,即使没有资金关系或资金关系未有效成立,承兑人也不能以资金关系抗辩其承兑责任;③在受有票据资金的情况下,付款人对票据依然可以不予承兑和付款;④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出票人仍然不能以已建立资金关系为由来抗辩持票人或其他后手的追索权。⑫在特定情况下也发生一定的牵连。①汇票承兑人在对汇票进行承兑后,虽然不能以没有资金关系为理由对其他持票人实行抗辩,但对出票人为持票人时的行使票据权利,可以没有资金关系或资金关系不足或资金关系违约等进行抗辩;②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时,在付款提示期限内,付款人应当在当日足额付款。票据行为:是指具备票据法规定的特定要件和特定款式,能够发生、变更、消灭票据法律关系的行为。狭义的票据行为的分类:可区分为基本票据行为和附属票据行为二类。基本票据行为仅为出票行为,又称主票据行为。附属票据行为包括背书承兑、保证、参加等,又称从票据行为。

出票: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背书:背书人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保证:保证人对特定的票据债务人的票据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的票据行为。票据行为的特征:⑪票据行为的要式性。体现在三方面:①签章;②书面;③款式。⑫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体现在三方面:①票据行为独立产生效力;②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应持有、提示票据,证明转移的连续性,不负其他举证责任;③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对抗非直接当事人的持票人。⑬票据行为的文义性。体现在三方面:①票据债权人不得以票据文义没有记载的内容主张票据权利;②除直接当事人以外,票据债务人不得以票据文字没有记载的内容抗辩票据权利;③票据解释原则的限制。A.外观解释原则B.客观解释原则C.有效解释原则。⑭票据行为的独立性。体现在:①各个票据行为均独立发生,不因某一票据行为而当然发生其他票据行为;②各个票据行为均独立有效,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的有效而当然有效;③各个票据行为一般也仅因自身的原因而无效,不因其他票据行为无效而当然无效。⑮票据行为的协同性。票据记载事项的分类:依效力的不同分为:①必要记载事项;②任意记载事项;③不得记载事项;④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⑤不具有任何效力的记载事项。票据代理的形式要件:①票据代理关系必须显示于票据上;②代理关系必须写明被代理人名称;③代理关系必须由代理人签章;④代理关系必须表明代理意旨,即必须具备代理意旨文句。票据代理中无权代理的要件:①无权代理的行为必须被记载在票据上;②必须是无权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签章;③必须是无权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并以代理人的身份签章;④必须是票据代理人没有代理权;⑤必须是无权代理行为没有瑕疵。票据代理中的越权代理:是指票据代理人虽然有票据代理授权,但超越代理权限而进行的票据代理。其要件:①越权代理行为须显示于票据上;②须有票据代理授权;③必须是已超越票据代理的授权权限。

概括代理:本人或被代理人虽以明确的表示授予代理权,但对代理事项或代理权限未明确指示或限定的代理。一般有三种:①代理事项不明的概括代理;②代理权限范围不明或未予限制的概括代理;③代理时间不明的概括代理。票据法上的权利:是指根据票据法的特别规定,与票据行为或票据关系有关,但又并非票据权利的权利。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支付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权利的要件:①持有票据;②向票据债务人行使;③请求一定金额支付。

支付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对票据主债务人或特定的票据关系辅助人的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追索权:是指持票人行使支付请求权不获实现或有其他法定情形时,向票据债务人行使的支付票据金额及其他法定费用的请求权。

票据权利的二重性:票据权利是一种特殊的金钱债权,与其他金钱债权有明显不同,是一种具有两重性的权利。票据权利包括支付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权利具有两重性的原因在于票据是流通证券。只有两重性的设置才能展现全部的票据关系并保障票据权利的实现。票据权利取得的种类:票据权利的取得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①原始取得包括发行取得和善意取得;②继受取得包括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和非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取得票据并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⑪因发行而取得票据。要件:①须票据形式上有效;②须经交付。⑫因背书**而取得票据。要件:①须票据形式上有效;②须经交付行为;③须背书形式要件齐全;④须背书连续。⑬因单纯交付而取得票据。要件:①须票据形式上有效;②须经交付;③须为无记名票据。⑭因清偿而取得票据。要件:①须为票据债务人之一;②须已实际清偿票据债务;③须经交付票据和其他法定手续。以对价取得票据,能独立并完整享有票据权利的要件:①不知悉票据存在抗辩原因;②无重大过失而取得有效票据;③须无恶意。善意取得:是指当事人依票据法规定的方法,善意地从无处分权人手中取得有效票据,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票据权利。其要件:①须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②须依票据法规定的方法取得票据;③须取得有效票据;④须给付对价;⑤须为善意。票据权利的行使:票据权利人行使权利而进行的行为。主要包括:①向付款人提示票据请求承兑;②向付款人或承兑人提示票据行使支付请求权;③向票据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等。

票据权利的保全:是指票据权利人为防止票据权利丧失而进行的行为。票据保全的行为主要有:①为防止追索权丧失而依期进行付款提示的行为;②为防止追索权丧失而依期作成有效拒绝证明的行为;③为防止因时效而消灭票据权利所采取的中断时效的行为。票据权利消灭的情形有:①正确付款;②清偿追索;③票据时效届满;④保全手续欠缺;⑤除权判决;⑥善意取得。票据更改:票据法规定可以更改的事项在票据上已经记载后,由享有更改权的人依法定更改款式所进行的变更。其特点:①由有权限的人进行;②只能对可以更改的事项进行更改;③应依法定款式进行;④票据更改是合法行为。

票据变造:没有更改的权利而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的,称为票据的变造。票据变造和票据更改的区别:①行为性质不同。更改是合法行为,变造是违法行为;②行为人有无更改权不同。更改人有更改权,变造人无更改权;③行为款式不同。更改时,在形式上应有更改人签章证明;变造时,一般不显露痕迹,并且无签章证明形式。

票据法规定票据变造的意义:①规定票据变造与票据伪造、票据更改的区别,以便于识别票据变造;②规定票据变造的效力,以合理分配票据关系人的责任,维护合法权益;③打击票据违法犯罪,维护票据交易秩序。

票据变造的效力:票据变造,以有关人应承担的责任性质相区分,可分为票据责任效力和非票据责任效力。①票据责任效力:包括对票据的效力和对变造之前签章人的效力、对变造之后签章人的效力、对不能辨别签章前后时的效力。②非票据责任效力:包括票据变造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票据伪造: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而是假冒他人名义而进行票据行为的。票据涂销:将票据上已记载的事项以涂抹的方式予以消除。票据丧失:是指票据持票人或票据权利人没有抛弃票据的意思,而丧失票据的占有。票据依法丧失的法律后果:票据丧失,票据权利人不能行使票据权利。票据的绝对丧失,无被他人冒领票据金额或被他人善意取得的风险。票据的相对丧失,存在被他人冒领票据金额和他人善意取得的风险。挂失止付:是指票据丧失后,失票人以止付通知的方式告知付款人票据丧失的情形,并请求付款人在止付有效期间对票据不予付款的票据权利保全方法。票据挂失止付的局限性:①挂失止付仅能防止冒领票据金额,不能使票据失效和发生禁止票据**的效力,因此,不能防止票据被他人善意取得的风险。②挂失止付不能使失票人恢复票据权利。③挂失止付不意味着失票人行使票据权利。④挂失止付本身的效力期间很短。挂失止付的效力:挂失止付的效力包括独立效力和持续效力。独立效力的内容主要有三项:①有效期间;②付款人义务;③挂失人责任。公示催告:是指依据申请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以公告的形式,催促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申报权利,否则,人民法院将作出除权判决,使丧失的票据消灭权利,使丧失票据的人恢复票据权利的一种非诉讼司 5 法程序和票据等有价证券丧失时的救济方法。意义:①暂停支付,防止票据金额冒领;②防止善意取得,保全票据失票***利不予丧失;③查明利害关系人,以便提起确认票权之诉;④恢复票据权利。

公示催告程序的范围:①适用的票据。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可以背书**的票据,不可以背书**的票据不适用公示催告程序。②适用的情形。公示催告程序适用于可背书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三种情形,其他情形的票据丧失或票据纠纷不能适用。

申请公示催告程序的条件:①确实发生票据丧失的情形,并为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三种情形之一;②所失票据应为可背书**的票据,其票据权利仍然存在;③不知票据为何人持有。

公示催告的效力:①停止支付;付款人收到人民法院止付通知,应当停止支付,直到公示催告程序终结;②票据**无效。公示催告起期间,**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③权利申报。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终结的情形:①因申报权利而终结;②因撤回申请而终结;③因期限届满而终结。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特点:①不仅是对票据债权人请求权的对抗,而且包括了根本否认请求人享有票据权利的抗辩;②基于票据的流通性及无因性,票据抗辩不具有延续性,即票据抗辩一般仅限于直接当事人之间。其意义:保障票据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公平地保障票据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票据抗辩原理的主要构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①票据抗辩的法定事由体现于票据规则的各个方面;②票据抗辩及其限制原理体现于票据法关于票据抗辩的集中性规定中。对物抗辩:票据抗辩中,一切票据债务人或特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辩。其特点:①可以对抗任何持票人;②主要情形产生于票据作为一种“物”的缺陷;③与票据当事人,尤其是直接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无关。

对人抗辩:票据权利中,一切票据债务人或特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特定持票人的对抗。其特点:①仅能对抗特定持票人;②主要产生于特定当事人之间的关系;③与特定当事人自己的行为相关。

票据抗辩的限制:是指票据抗辩中的对人抗辩,一般限制在直接当事人之间适用,对直接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不能适用。意义:①基于流通证券的性质,保障票据的公信力,以促进利用票据和流通;②基于票据为多数人之债的性质,保障票据关系的独立性和整体安全。

票据抗辩限制的规则:①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来对抗持票人;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来对抗持票人。

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票据抗辩因法定原因而不限制于直接当事人之间,而可以将其用来延续对抗一定的非直接当事人时,称为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主要有三种情形:①间接恶意抗辩;②无对价抗辩;③知情抗辩。

票据时效:是指票据上权利的消灭时效。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连续不行使权利的,义务人可因期间的完成或届满而拒绝权利人的请求,或指权利人的权利在法定期间内连续不行使时,可因期 6 间的完成或届满而丧失或消灭。消灭时效的意义:①促进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以避免义务人长期陷于一定法律关系中不能解脱,使社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②并避免因时间过长而使权利举证发生困难,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33有关第一次追索权的追索时效应注意的问题:①仅适用于第一次追索权。第一次追索权:是指最终持票人或开始行使追索权的持票人所进行的追索,其他持票人进行的再追索,不适用此项时效。②仅限于向除出票人、承兑人等之外的其他票据债务人行使的追索权,主要是向背书人、保证人等追索。③不限于直接前手。④期间与起算日。此项时效的期间为6个月,起算日为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

再追索权的票据时效应注意的问题:①仅陷于再追索;②仅限于向前手行使,但不限于直接前手。③再追索权的时效期间为3个月,起算日为自清偿之日或被起诉之日。

利益返还请求权:又称受益偿还请求权,是指因一定原因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人,向一定的利益获得人请求返还利益的权利。利益返还请求制度:是指在法定情形下,赋予取得票据时付有对价的持票人以利益返还请求权,以在因一定原因丧失票据权利时,可以以利益返还请求权向获得利益的人请求返还利益的一种制度。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要件:①主体要件:请求权人应为因法定原因而丧失票据权利的持票人;②原因要件:A.符合法定票据权利丧失原因;B.偿还义务人因票据权利丧失而获有利益。

我国对利益返还请求权求偿范围的规定:求偿范围是: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相当利益包含三个方面:①价值相当;②利益形态不限于货币现金;③利益范围不包括利息。

空白票据:是指因一定原因,出票人在出票时有意将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一定其他事项不记载完全,授权收款人或其后手在以后予以补充完全的票据。不完全票据:是指出票人已经完成出票行为,但欠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应属无效的票据。空白票据与不完全票据的主要区别:①是否附有填充权不同;②不完全记载的意图不同;③是否违反证券的要式性不同;④填充空白行为的性质不同。

空白票据存在的问题:①容易发生票据纠纷;②容易丧失票据权利;③票据过程不能完整显示。

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①以空白一定必要记载事项为要件;②以出票人签章为要件;③应交付票据;④应附有空白填充权。空白票据的性质和效力:空白票据是附有填充权的有效票据。**效力包括:⑪空白票据的权利**;⑫空白填充权的**.权利行使效力分为两个时间:①未填充完全前,不可以行使票据权利;②填充完备后,可行使票据权利。

空白填充权:是指空白票据发行后,可以对空白票据欠缺的应记载事项进行补充,使其成为完全票据的权利。填充权滥用时的效力:①可以对抗滥用填充权人;②可以对抗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持票人;③不能对抗善意取得人。

涉外票据:是指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等行为中,既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又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票据。其特征:①涉外因素的载体;②涉外的依据。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规则: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是指处理涉外票据纠纷时,本国的票据法和国际票据法或其他国家、地区的票据法中确定适用何种法律的规则和方法。包括两方面:①本国法与国际条约国 7 际惯例相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选择具体的法律予以适用在解决涉外票据纠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本国法与统外法相冲突的法律适用,其包括票据行为能力、行为方式、票据权利行使和保全的法律适用。

本国法与国际条约冲突时的票据适用法律规则:主要有三种情形,①虽有国际条约,但我国未缔结或未参加的,仍适用我国票据法的规定;②已有国际条约,我国为缔结或参加国之一的,并对该条约无保留条款的,如果国际条约与我国票据法有不同规定的,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③已有国际条约,我国虽为缔约国或参加国之一,但对该条约中的一定条款明确声明保留的,对未声明保留的条款,优先适用国际条约;对于声明保留的条款,仍然适用我国票据法。

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的记载事项:㈠必要记载事项分为⑪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包括①票据文句;②支付文句;③票据金额;④付款人名称;⑤收款人名称;⑥出票日期;⑦出票人签章。⑫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包括①付款日期;②付款的;③出票地。㈡任意记载事项包括:①禁止**文句;②外币支付文句;③代理付款人。㈢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

资金关系的形态:①保证汇票金额支付的资金,当然应当是处于付款人支配之下的,并得为出票人进行支付的资金。这种支付资金,通常表现为由出票人在汇票付款前,事先向付款人实际支付相应的数额的金钱。②在出票人对付款人拥有相应的债权,也可以构成事前为进行汇票金额的支付而交付的资金。③在特别情况下,如果在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有事后补偿支付资金的特别规定时,也应该认为在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存在资金关系。

汇票出票的效力:汇票出票后,即产生出票的效力,表现为:①对出票人的效力。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②对付款人的效力。出票人出票行为的完成,对付款人来说,并为发生票据上效力。③对收款人及持票人的效力。汇票出票行为的完成,对收款人亦即第一持票人发生的效力,主要表现为产生了收款人的票据权利,即一定金额的支付请求权,从而使收款人成为票据权利人。而从收款人受让票据的持票人,也当然享有与前述的收款人同样的权利。

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的特征:①背书**无须经票据债务人同意;②背书**的**人不退出票据关系;③背书**具有更强的**效力。背书的分类:背书分为实质背书和形式背书。实质背书包括一般背书和特别背书;形式背书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设定质权背书。

一般背书:是以实现票据上权利的**为目的、且依票据法规定的背书内容,进行完整的背书记载的背书。特别背书:是一般背书以外的,在背书记载及背书人等方面有特别情况的背书。形式背书:是不以票据权利的转移为目的的、仅在形式上具备背书外观、而在实质上并不**票据权利的背书。特别背书通常有:①限制背书;②回头背书;③期后背书;④空白背书。

一般背书的效力:背书的效力表现为背书行为有效成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作为一般背书,通常具有权利转移的效力、资格授予的效力、权利担保的效力。①背书的权利转移效力。它是背书的本质效力,即依背书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当然发生的效力。②背书的资格授予效力。在持票人为背书中记载的被背书人时,该持票人即推定为具有行使票据上权利的资格,这就是背书的资格授予效力。③背书的权利担保效力。表现在背书人对于在其背后的所有的后手被背书人,均承担担保承兑及担保付款的责任,在后手未获承兑或未获付款时,则由背书人负责偿还相应的金额。

票据的交付**:是指不在票据上进行背书的记载,而直接将票据交付受让人即完成**行为的票据**.背书连续:是指从票据上的第一个背书人即票据上所载受款人开始,到最后一个被背书人即现在的持票人为止的全部背书,其前一背书的中的被背书人,一定是后一背书中的背书人,由此而使前后背书相接,不发生间断。

无担保背书:是在背书中特别记载,对票据的承兑或票据的付款不负担保责任的背书。回头背书:是以先前已经在票据上签名的出票人、背书人等票据债务人为被背书人的背书。期后背书:是指在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超过付款提示期时所进行的背书。

形式背书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设定质押背书。委托收款背书:是以委托他人代替自己行使票据权利,收取票据金额而进行的背书。设定质押背书:是以设定质权、提供债务担保为目的而进行的背书。

票据质押背书与普通质权的区别:①普通质权的质权人只能在已设定质权的债权额范围内,取得相应的给付;设定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在取得给付时,无任何限制,得以票据请求支付全部票据金额,即使该金额超过设定质权的债权额。②普通质权在被担保的债权未到期时,不得行使;而设定质押背书的票据到期时被背书人有权行使票据权利而取得相应的金额,即使被担保的债务此时尚未到期。

承兑:是指汇票上所载的付款人,在汇票上进行承兑文句的记载并完成签名,以表明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汇票承兑的原则:①自由承兑原则;②单纯承兑原则;③完全承兑原则。承兑的构成要件:①承兑的书面要件;②承兑的记载事项;③承兑的确定期间。

提示承兑:是指汇票持票人,向汇票上所载付款人出示汇票,请求其承诺付款的行为。提示承兑的性质:①从票据关系来说,提示行为是票据权利人的行为,是票据权利人为行使票据权利而进行的行为,并非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说,提示行为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也就是说,持票人是否进行,可以以其自己意思自由地决定,即使不进行提示,也可以在到期时去请求付款。②与承兑人的自由承兑原则相对,这也被称为持票人的自由提示原则。作为自由提示原则的例外,对于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则要求持票人必须进行提示承兑,否则在其后不能请求付款。但在这种情况下的提示承兑,也可以看作是持票人的一种权利,而不提示承兑,则是持票人对其权利的处分。

我国汇票提示承兑的期间:我国票据法明确规定了汇票提示期间,包括①一般提示承兑期间,即对于在出票时付款日期已经确定的汇票所规定的提示承兑期间;②特别提示承兑期间,即对于在出票时付款日期不能确定的汇票规定的提示承兑期间。

我国票据法有关承兑的确定期间的规定: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三日内,进行承兑或拒绝承兑。在此期间未明确表示承兑还是拒绝承兑时,根据意思表示的一般理论,推定为拒绝承兑,持票人得依此而进行追索。

撤销承兑的效力:在承兑人将汇票返还持票人之前,以涂销方式撤销承兑时,即发生拒绝承兑的效力,持票人得据此进行追索。持票人对于追索义务人,没有证明承兑人对承兑的涂销是在返还之前依法进行的责任;但如果追索义务人能够证明承兑的涂销是在票据返还之后进行的,即可认为该涂销属于票据的变造。因此得拒绝持票人的追索请求。与此相反,当持票人主张承兑人对承兑的涂销是在票据返还之后,因而对承兑人请求支付时,则须对承兑人在返还之后进行涂销一事提出证明。

一般承兑的效力:是指承兑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完成承兑能力,所应发生的效力。主要表现为:①对于持票人来说,无须考虑承兑人与出票人之间,是否确实存在资金关系,只要已完成承兑行为,承兑人即应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②在承兑人承兑后,到期不能进行付款时,不仅应承担票据金额的支付,而且要承担迟延付款的利息及追索费用;③承兑人必须承担最终的追索责任;④在持票人未按时提示付款时,即使已超过提示付款期限,而使追索权消灭,也不影响对于承兑人的权利。

保证:是指行为人在已签发的票据上,进行保证文句的记载,完成签章,并将其交付持票人,从而表明对特定票据债务人的票据债务履行承担保证的行为。票据保证的种类:票据保证分以下不同种类:①单独保证和共同保证;②完全保证和部分保证;③正式保证和略式保证;④单纯保证和不单纯保证。

票据保证的性质:票据担保作为一种人的担保,与一般民事保证具有同一的特征。但票据保证同时也是一种票据行为,因而票据保证存在若干与一般民事保证不同的独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具有单方性。票据保证是单方法律行为,这是票据保证在行为性质上的独自特征。②具有独立性。票据保证的成立,不完全依赖于主债务的成立,这是票据保证在其成立上所具有的独自的特征。③具有无因性。票据保证与出票、背书等票据行为一样,也是无因行为,在票据保证行为完成后,依该保证行为所发生的票据保证效力即独立存在,不受其所保证的实质性原因关系的影响。

保证的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规定的保证的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为附条件记载。附条件记载可能表现为各种形式,比如记载保证人在条件成熟时承担或不承担一定责任,这使得票据保证不能依票据法的规定来确定其效力,而要依不确定的条件的成就与否来确定其效力与票据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不符。因而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保证不得附有条件。但附条件记载事项并非不得记载事项,而是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也规定,在进行票据保证时付有条件的,不影响对票据的保证责任。因此保证的附条件记载,应为不具有票据效力的记载事项。

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及其性质:保证人对合法取得票据的持票人所享有的票据权利,承担担保付款的责任,但被保证人的债务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无效的除外。其性质为:①保证人的责任是同一责任,即其与被保证人的责任完全一致。②保证人的责任是独立责任。表现在票据保证不因被保证的票据债务实质上无效,而致票据保证本身无效。③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即票据债权人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履行,无须首先向被保证人请求。

能够导致票据行为无效的因素:①被保证的票据债务自始不存在;②被保证的票据债务,因其所赖以发生的票据行为在形式上不完备而无效;③票据保证行为本身在形式上不完备。

票据付款:是指付款人或承兑人在票据到期时,对持票人所进行的票据金额饿的支付。期前付款:是指在汇票上所记载的到期日到来之前,由付款人进行的汇票付款。期后付款: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提示付款期间经过后,所进行的付款。

提示付款:是指持票人为取得票据金额的支付,而向票据上所载的付款人或承兑人出示票据,请求其付款。其意义:①提示付款能够确认真实票据权利人;②提示付款能够保全追索权。

付款人的形式审查义务:是指就票据的本身,即从票据的外在形式上进行审查的义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①对持票人形式资格的审查,即审查持票人在形式上是否为合法权利人;②对票据自身形式的审查,即审查票据在形式上是否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关票据。

付款人的实质审查义务:是指对持票人是否为真实权利人、是否依真实有效的背书而受让票据权利等实质性问题所进行的审查。付款人在进行付款时无实质审查义务,主要表现在:①对持票人是否为真实权利人无审查义务;②对于背书人签章真伪无审查义务。

善意付款:是指付款人在进行付款时,依法进行形式审查后,在无恶意和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对非真实票据权利人进行的付款。其成立要件:在于付款人在进行付款时无恶意或重大过失。所谓付款人有恶意,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在付款的当时,付款人对于持票人为无权利人一事已经了解,且能够比较容易地加以证明;如果付款人对持票人为无权利人一事完全不了解,当然不能构成恶意,而在虽有一定了解,但无确切证据证明,因而无法拒绝付款时,也不应认为构成恶意。此外,如果属于在付款当时对持票人为无权利人一事不知,而在付款之后方得知其事,当然也应认为不成立恶意。所谓重大过失,是指付款人在进行付款时,对于持票人为无权利人一事应该知道,但因某种原因而未能知道。

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而未获承兑或未获付款时,依法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的权利。依追索权发生的不同情况,分为期前追索权、期后追索权和再追索权。期前追索权:是指在汇票上所载的到期日到来之前,因发生到期付款的可能性显著减少的情况,而得进行追索的权利。期后追索权:是指在票据到期时,持票人因不获付款而得进行追索的权利。再追索权:是指被追索人在履行了自己的追索义务,向追索人偿还追索金额后,得向其前手追索义务人进行追索的权利。

持票人行使期前追索权的情况:①汇票被拒绝承兑;②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③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追索权行使的形式要件:①由当事人出具的合法证明;②由有关机关出具的合法证明;③有关司法文书及处罚决定。票据法规定的有关机关出具的证明主要包括:①医院或有关单位出具的承兑人、付款人死亡的证明;②司法机关出具的承兑人、付款人逃匿的证明;③公证机关出具的具有拒绝证明效力的文书。

追索权行使的实质要件:表现为持票人的提示请求受到拒绝,包括提示承兑受到拒绝和提示付款受到拒绝。构成追索权的拒绝应符合:①持票人所提示的票据,必须在形式上为有效的票据;②持票人必须依法进行提示;③经持票人依法提示,未获得承兑或未获得付款。再追索权行使的实质要件:是被追索人履行追索义务,向追索人偿还了票据债务,并依法收回原票据,从而使自己重新具有了持票人的地位。

追索金额的构成: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②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追索权行使的效果:是指持票人依法行使追索权时,对于持票人、被追索人及其他票据债务人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追索权的行使,使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发生了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追索权行使的效果有:①被追索人票据债务的消灭;②追索人及再追索人义务的发生;③向前手的再追索权的行使

本票出票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与汇票的异同:本票出票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是指在本票出票时应当加以记载的、不可缺少的事项;但在该事项记载欠缺时,并不发生出票行为无效的后果,而依据票据法规定的解释,视为已进行了相应的记载。与汇票出票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相比,在本票出票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中,没有付款日期记载这一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的规定;而在付款地及出票地记载上,与汇票出票的相对 11 必要记载事项规定大体相同。在本票上来记载付款地的,依票据法的规定,视为出票人的营业场所所在地为付款地。未记载出票地的,以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出票地。

提示见票:是指本票持票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本票出票人提示票据,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

支票的出票规则:有关支票的出票规则,除适用有关汇票出票规则外,还有其特有的规则。①有关支票出票的种类;②有关支票出票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③有关支票出票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④支票出票的不具有任何效力的记载事项。

支票中有关汇票付款规则的适用:支票的付款与汇票的付款,也具有基本相同的要求。我国票据法规定,对于支票的付款行为,除适用有关支票付款的规定外,适用有关汇票的规定。在我国票据法上,对于支票付款,除了特别规定了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间、支票付款人的付款责任以外,其他均适用汇票付款的规则,包括付款的方式、付款人的审查责任、付款的效力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支票来说,由于其均为见票即付,因而,不存在如同汇票的期前付款以及相关的责任问题。此外,就支票的付款来说,鉴于其作为单纯支付证券的性质,要求安全迅速地完成支付,因而,在其提示付款期限以及提示付款期限后付款人责任上,与汇票付款的规则有所不同。

我国票据法关于支票资金关系的规则:支票所具有的单纯支付证券的性质,决定了支票出票人与支票付款人之间,必须存在资金关系,才能发生相应的票据关系。在有关支票的资金关系上,我国票据法主要规定了开立支票存款帐户、禁止签发空头支票、存款足够足额付款三项规则。

空白支票: 是指在支票出票时,对若干必要记载事项未进行记载,即完成签章并予以交付,而授权他人在其后进行补记,经补记后才使其有效成立的支票。我国对空白支票效力的规定:空白支票经补记后才能使其有效成立,我国允许签发的空白支票,分为金额空白支票和收款人名称空白支票。两者有不同的效力,前者未经补记,不具有支票效力;后者即使未经补记,仍具有支票效力。

金额空白支票与收款人空白支票的区别:①金额空白支票所涉及的记载事项,为票据法明确规定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而收款人名称空白支票所涉及的记载事项,则未规定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②金额空白支票明确规定未补记前不得使用,而收款人名称空白支票则无不得使用的规定。

支票关系与汇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支票关系与汇票关系的相同之处,是同样存在着三方票据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支票关系中,付款人无须承兑,即得为出票人向向收款人付款,而在汇票关系中,付款人须于承兑后,才能为出票人向收款人付款。之所以存在这种区别,关键在于在支票关系中,在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必须事先存在一定得资金关系,基于这种资金关系,支票的付款人才能不经承兑即承担付款。换言之,支票所具有的单纯支付证券的性质,决定了支票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必须存在资金关系,才能发生相应的票据关系。

结合票据法原理,比较汇票、本票及支票的异同:⑪相同点:①都属于票据法上的票据,属于狭义的票据范畴;②三者的票据基本属性相同。本票和支票适用绝大多数的汇票规则。⑫主要不同点:①从是否为委付证券看,汇票和支票为委付证券、本票为自付证券;②从是否为信用证券看,汇票和本票除见票即付外,属信用证券,支票属支付证券;③从票据的原始当事人看,汇票支票的当事人均有出票人、付款 12 人及收款人三种,本票仅有出票人和收款人两种;④从对付款人的资格要求看,汇票对委托的付款人无资格要求,支票付款人通常是有支票业务资格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票据金额记载规则:我国票据法关于票据金额的记载规则,主要内容有:①票据金额必须记载,否则票据无效;②票据金额的记载必须确定,票据金额记载不确定时,票据无效;③票据金额必须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小写同时记载,如仅用其中一种记载票据金额的,票据无效;④票据金额的大小写记载数额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时,票据无效;⑤票据金额一经记载,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我国法律规定票据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我国采折衷主义。主要规则是: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律,但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律。

第二篇:挂靠经营在法律上的界定

挂靠经营在法律上的界定

作者:建造师职业网 时间:2010-1-16 阅读:33 次

企业和个人(以下简称挂靠方),挂靠有资质的企业(以下简称被挂靠方),承接经营业务,被挂靠方提供资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挂靠方向挂靠企业上交管理费的行为,是挂靠行为。挂靠经营行为实质是承包承租经营行为。若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对外经营,由被挂靠方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挂靠方的经营收支全部纳入被挂靠方的财务会计核算;挂靠方和被挂靠方的利益分配以被挂靠方的利润为依据;挂靠方与被挂靠方的结算属于内部承包经营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民事诉讼法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保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对挂靠人及被挂靠单位的诉讼主体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一般而言,挂靠双方的挂靠行为都基于一定的合意,当挂靠经营合同依法有效时,这一合意的内容就是处理挂靠双方民事法律纠纷的依据,无效时,以双方过错大小来处理双方的最终责任承担,审判机关对此亦没有争议。存在争议的是对挂靠方的对外债务如何承担的问题。因为民事案件的复杂多样性,个案都有各自的实情。笔者认为,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仅于缔约人间发生效力;合同对合同外的第三人不发生效力,合同缔约人不得以合同约定涉及第三人利益的事项。因此若挂靠方以自己名义对外从事民事经营行为,权利义务应由其本人承受,不应当溯及基础的挂靠关系。实务中许多购销合同的表现形式是挂靠方以自己名义向与之交易的第三人出具债权凭证,此时如无特别事由,挂靠方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若挂靠方以被挂靠方的名义对外从事民事活动,合同的名义权利义务主体与实际权利义务主体不一致,被挂靠方作为名义主体承担责任应属当然,但此时挂靠方才是合同的实际权利义务主体,也应承担责任。对此,《民诉意见》第43条也作出了规定。此外被挂靠方在经营纠纷中并不是必然与挂靠方一起对外承担责任,还要考虑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根据该原则,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如挂靠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挂靠方利益的,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第61条的规定,双方实施的民事行为应确认为无效,因而可以免除被挂靠方的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在挂靠双方作为共同被告的情形时,双方的责任形式如何是存在争议的。一是认为挂靠双方应对合同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理论上的依据是善意第三人的债权价值高于挂靠双方之债的价值;二是认为被挂靠方应承担挂靠方不能清偿债务的赔偿责任,理论依据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笔者认为判令挂靠双方承担连带责任更有道理。被挂靠方既然允许挂靠方以自己名义从事交易行为,且从挂靠中取得了挂靠利益,就应该对此承担责任,这样也能更好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对挂靠的规范和引导具有积极的意义。至于挂靠双方谁最终承担责任,可以依挂靠协议的约定进行解决。

第三篇:财务票据粘贴分类与填写标准

财务票据粘贴分类与填写标准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费用支出,特制定本制度。

在日常报销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一些票据粘贴的不规范,例如一张纸上粘贴的票据太多、太乱、正反颠倒、很不整齐,这些都给会计报销的后续工作(会计合计金额、稽核、装订、会计档案保管等)带来很大的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将财务票据分类、粘贴、填写等要求规范如下,请大家配合执行。

一、日常费用分类: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制度将费用报销分为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福利费、差旅费、招待费、人事管理费、车辆费、保险费、咨询费及其他日常费用。

二、单据分类:费用报销单、各类发票、说明性文书、其他单据及单据粘贴纸。a)费用报销单:主要包括《费用报销单》、《费用报销单据粘贴单》、《现金借款单》、《领用单》、《OA流程单》及其他文书。

b)发票:主要包括增值税发票、各类定额发票、各类专用发票及政府性收款收据等。

c)说明性文书:主要是指作为该费用说明的相关明细表单、审批文件、补充性单据等。

d)报销单据粘贴单:主要是指用于粘贴相关有效单据的纸张。

三、票据整理:对于各类型票据先按照所发生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如市内交通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并分行填写,再按照类别分别粘贴,其中差旅费的票据还应按照差旅费报销单中的项目再分类,如住宿费、伙食补贴等依次粘贴。

四、报销单据粘贴的规则:在粘贴时,需在粘贴纸左边留出一厘米装订线,在粘贴纸范围内将票据按类别、大小分别依次粘贴。

五、单据粘贴方法:

a)将胶水涂抹在票据左侧背面,将各票据在粘贴纸上由上而下、自左至右、均匀排列横向粘贴,避免将票据贴出纸外;

b)装订线左侧不要粘贴票据,不要将票据集中在粘贴纸中间粘贴,以免造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现象,也不要把所有的票据集中粘贴在粘贴纸的某一侧; c)每张发票均应直接粘贴在单据粘贴单上,而不能发票粘在发票上,以免日后全部脱落丢失,或覆盖票据内容;个别规格参差不齐的凭证,可先裁边整理后再行粘贴,但必须保证原始凭证内容的完整性。

d)如果同类票据大小不一样,可以在同一张粘贴纸上按照先大后小或者先小后大的顺序粘贴;票据比较多时可使用多张粘贴纸;

e)对于比粘贴纸大的票据或其他附件,粘贴位置也应在票据左侧背面,沿装订线粘贴,超出部分可以按照粘贴纸大小折叠在粘贴范围之内。

f)出差费用的报销均应使用《费用报销单》做报销。票据粘贴完整后,经办人在报销单上签名,分类真写费用明细,汇总票据金额,注明票据的张数(大写),部门审核等,并将报销各要素填写完整。

六、具体的的粘贴方法与步骤。a)先将所发生的所有票据找出整理;

b)将票据分类(如公关车票、餐饮票、的士票等;再将同类的票按面值相同的进行分类)。

c)取一张空白的《报销单据粘贴单》(可从财务会计、出纳处取得)

d)从粘贴单的右上角开始贴票,每张票只需左边一边涂抹胶水,不需全部刷上胶水。发票或原始单据从右到左,先小张后大张粘贴,粘贴时请切勿使用双面胶。

e)然后向下错开一定距离贴第二张。(单据较少,压前一张时,尽量把金额露在外面,让审核人一眼就能看出票面金额,单据很少时,平铺着贴,不必压着前一张)粘贴的票据与粘贴单上下、左右对齐,不可超过粘贴单上下及左右边界,每张票据约错开1厘米左右的距离,票据呈鱼鳞状分布。

f)如此一张接一张地贴完最右边一条,关键是右边对齐。

g)向左再错开一定距离贴第二条。

h)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粘满一张粘贴单。至此,本张粘贴单完成。

i)如有很多票据,则另取一张空白的《报销单据粘贴单》,重新开始上述步骤。j)粘贴完后,如下图所示填写日期、单据张数及合计金额等。

填好后,再加贴《费用报销单》并需写明报销部门、报销年月日、用途类别、金额、报销人、部门审核、附件页数等。填写时必须字迹清楚,大小写金额必须一致,金额不得涂改。填写在单据上的阿拉伯数字,以无缝间接 的,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代替,小写数字合计前须加人民币符号¥,大定须标准规范,示例: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亿、万、仟、佰、元、角、分、零例:¥1234.00 大写万壹仟贰佰叁拾肆元零角零分

k)自制的报销单据,如劳务薪酬发放,应填制相应的表格,填写规范,内容完整,并有公司负责人签字。

七、粘贴单据注意事项。

当遇到发票面积较大,超过粘贴单上下限或左右限,则以可见发票内容明细的情况下以粘贴单的上下右边为基准,超出部分,请将超出粘贴单的部分折叠好。

八、常见的不规范的粘贴案例。

图一说明:上图所示的单据粘贴得过于集中于单据的左边,造成了头重脚轻的感觉,令会计很难整理和装订凭证。

图二说明:上图所示的单据不仅粘贴得过与集中于单据的左边而且没有层次,乱七八糟。

图三说明:上图所示的差旅费报销单虽然将实报实销部分单独粘贴在一张粘贴单上,但是粘贴得过于集中单据左边,没有做到厚薄均匀,而且没有层次感。致使某些票据的金额也被贴进去看不见了。应按出差的时间、地点顺序将票均匀地粘贴于粘贴单上。

九、下列是从报销单据中找出来的几个比较典型的错误粘贴单:

错误一:这种粘贴方法是每一张票都贴在前一张票上,与粘贴单完全脱离,可以自由甩动,因此财务戏称之为“辫子”。

错误二:这种粘贴方法是将票分成几叠分别粘贴于粘贴单上,形成几块。称之“碎发”。

错误三:这种粘贴方法是将所有的票粘贴在一起,形成两块非常蓬松的“拉丝”。

错误四:这种现象是用订书机订原始发票单据及附件。

错误五:这种现象是用回形针、大头针等把原始发票单据及附件别在费用报销单据后面。

第四篇:拿到票据不会入账?管理费用最全分类

拿到票据不会入账?管理费用最全分类

对于管理费用你的脑海里第一反应是什么?

招待、餐饮、差旅、办公、折旧,再多就想不起来什么了吧。那在这里呢,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了37个管理费用科目,也分别说说相应科目的解释,方便大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正确设置科目。

1.管理人员工资: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应由费用列支的服务人员(如食堂炊事人员),临时抽调在行政管理部门助勤人员、全厂性仓库人员等的工资。但技工学校、中小学及托儿所、幼儿园、厂外浴池、理发室及职工医院人员的工资。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2.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不超过工资薪金的14%准予扣除。

3.差旅费:按照规定支付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因公外出所产生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伙食费、公杂费等等;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宿费、伙食补贴等。

4.办公费:指行政管理部门的文具、纸张印刷品(包括各种规程、制度、报表、票据、账簿等的印刷费和购置费)、邮电通信费(包括邮票、邮费、电报、电话费、市话初装费,以及调度通信话路以外的话路租金等)、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

5.折旧费:指按规定由行政管理部门列支的各项固定资产(包括文教、卫生、福利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6.修理费:指行政管理部门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

7.物料消耗:物料消耗指车间为进行生产和维护生产设备、环境等所消耗的各种一般材料(不包括修理(主要指配件)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8.低值易耗品摊销:指行政管理部门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工具、低值设备因磨损而减少的价值及修理费。

9.工会经费:指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的经费。10.职工教育经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11.劳动保险费:指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退休金等有关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出,还核算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支付给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一次性补偿金等等。

12.董事会费: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日常开支,包括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等。

13.咨询费: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14.审计费:指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15.诉讼费:指企业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6.排污费:指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17.绿化费: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合理的厂区绿化费用。

18.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费、印花税。(注:/前注明的税种是内资企业适用的税种,/后注明的项目为外资企业适用的税费)

19.技术开发费: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

20.无形资产摊销: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21.业务招待费:指企业的所属部门为企业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22.仓储费用:指企业材料、半成品及其产成品仓库为进行保管、整理等工作所耗用的材料、工具,备品和其他费用。

23.保险费:指行政管理部门(包括福利部门)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车辆保险(不包括采购物资的途中保险费)。

24.水电费:指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费用。

25.运输费:指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市内运杂费。

26.取暖费:指行政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27.警卫消防费:指企业警卫。消防部门的维护费用和日常经费。如消耗的消防用材料物资、预防用材料物资、预防宣传费用、警卫消防人员服装和门卫费用等。

28.会议费:指企业因召开会议按照规定支付的各种费用,其中包括会议伙食补助费、会议公杂费、住宿费和会场租赁费、会议交通费等。

29.职工交通费:按照地方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市内交通补贴,为职工上下班工厂自备车和职工私车所耗用的汽油费、养路费等交通费以及职工探亲旅费等。30.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饮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31.租赁费:指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租金。

32.环保卫生费:指企业为预防职业病而发生的工业卫生费;为保护工厂环境而发生的环境保护费用:“三废”费用;厂区清洁费用等。

33.坏账损失:指企业经批准实际转销的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或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34.存货盘亏(减盘盈):指企业的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及产成品等盘亏,毁损、报废扣除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与上述存货盘盈相抵后的净损失。

35.试验检验费:指企业对材料或产品进行化验、检验、试验而发生的费用。

36.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金。37.其他支出:兜底项目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简直棒的不要不要的~管理费用虽然这么多科目,其实最重要的是按照符合自己企业的需求和发生的业务,对照上面给泥萌列出的这些,一一下设二、三级科目就可以了,不是说都要用到哦。

第五篇:如何理解“法律上利害关系”

如何理解“法律上利害关系”

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四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认定原告主体资格的关键是原告“认为”其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关于行政诉讼法上的“法律上利害关系”条款该如何理解,虽然有“两要件说”(权益+因果关系),“三要件说”(公法上的权利+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果关系),甚至“四要件说”(行政相对人+不利影响+享有所有权+因果关系)的争论,但归结起来,所有的构成要件都可以归纳为一个标准:行政相对方所诉求的合法权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该标准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行政相对方不只限于行政相对人,还应包括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例如,相邻权人和公平竞争权人等。

第二,对涉案行政行为存在合法权益。合法权益是认定“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前提,此处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求行政诉讼所要保护的权益是“合法”的;另一方面要求“权益”属于行政对方。“合法”标准只需排除非法、不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即可,易于判定,关键是“权益”标准该如何理解。可以将“权益”限缩解释为法定的利益,即权利,也可以扩大解释为权利和利益。作扩大解释显然有利于行政相对方权益的保护,但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利益”都需要通过诉讼的手段获得司法救济,尤其是公法上行政诉讼的救济。我们不得不考虑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司法机关的承受力。笔者认为,“权益”一方面应包括行政诉讼法业已确立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法定化了的权利;另一方面,没有法定化了的利益并非一律不能解释为“权益”,而被拒之行政诉讼的大门之外。至于是否认定为“权益”,应该结合现行成文法的规定,视利益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运用法律解释方法,能够将权益转化为法定权利,那么,可以认定为原告具有合法权益。

第三,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所有讨论“法律上利害关系”绕不过去的话题。理论上区分了直接因果关系与间接因果关系。但就司法实务来说,这种分类法有其局限性。因为,直接因果关系与间接因果关系很难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法官在具体的办案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而且,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出于行政法律关系稳定性的要求,对间接因果关系不能作无限延伸。而成文法的局限性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也使事实上应受法律保护的因果关系不可能全部上升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将间接因果关系完全排除出“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认定并不恰当。

笔者认为,要更加清晰准确的认定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可以借鉴相对比较成熟的侵权法上对因果关系的界说,考虑以下三点要素:(1)行政行为是否是行政相对方权益受损害的原因;(2)行政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3)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权益损害的作用大小。通过综合考量上述三点要素,判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否足够达到上升为法律上因果关系的程度。

下载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1 票据在法律上的分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金、订金和预付款在法律上的不同

    《定金、预付款和订金的区别》关于定金,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

    票据专题

    票据专题:(货币市场流通,背后由信用支撑) 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 本票:是一个向......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交通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大家都知道,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财产损失......

    法律上的其他组织是指什么

    法律上的其他组织是指什么?和民法所指的其他组织是一样的。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

    法律上规定的直系亲属的范围

    法律上规定的直系亲属的范围: 一、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二、《婚姻法》......

    法律上是如何确认股权的

    法律上是如何确认股权的周口沈女士来电咨询:我是周口市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我们公司最近因股权转让问题股东与股东之间闹得很厉害。请问,能否通过诉讼来解决股东之间关于股......

    法律上对于谣言的处理

    政府不是“真理府” 杨支柱 最近“谣言”似乎特别多,各地警方对“谣言”的惩治也似乎越来越频繁,自今年六 月以来媒体报道的就有: 5 月31 日,“站在墙头等红杏”在温州某网上论......

    事实上的推定与法律上的推定

    事实上的推定与法律上的推定事实上的推定与法律上的推定叶自强两种推定及其区别推定就是根据已经存在的一定事实,假定另一事实的存在。前一事实称为基础事实,后者称为推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