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粮食局关于加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粮展〔2006〕190号)(写写帮推荐)
【发布单位】国家粮食局
【发布文号】国粮展〔2006〕190号 【发布日期】2006-11-07 【生效日期】2006-1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国家粮食局关于加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粮展〔2006〕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
当前,全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和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工作有弱化趋势,安全生产隐患还不能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巩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构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格局
(一)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宗旨是: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政府承担监管责任,企业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的原则,努力构建部门指导有力、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格局。
(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及时制(修)订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颁布粮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淘汰影响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督促检查粮食行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并根据需要组织救援;组织或参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或救援措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管辖区域内认真履行上述职责。
(三)当前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应粮食行业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经济财产损失明显下降;淘汰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规范操作程序和方法。
(四)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全面落实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渠道;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程,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切实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重点防范化学药剂丢失被盗、设备伤人、粮堆倒塌、粉尘爆炸以及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安全生产事故救援能力。
二、提高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能力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建立和遵循安全生产规章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保证对安全生产设施和防护装备的投入,强化企业管理和职工安全知识教育,及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企业职工必须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服从管理,照章作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各类粮食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进一步完善以排查隐患为主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是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主要内容。加强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检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检查程序、内容和方法,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检查质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有完整的记录,并及时书面通报企业和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逐步扩大安全生产检查覆盖面,积极探索覆盖全社会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方式。
(三)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和事故登记备案制度。粮食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接报单位视事故等级,立即逐级上报。其中,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财产损失超过20万元的重大事故应及时报至国家粮食局。企业应在事故原因调查完成后1个月内到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备案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人员财产的损失情况、事故调查处理经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
(四)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绩效考核范畴,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采取措施得力、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对无视安全生产、造成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必要的处理和惩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建立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细、抓实、抓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粮食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业监督职能,落实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和人员。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机制,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安全生产设施和装备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运转和维护费用。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粮食项目要坚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要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设施的维护工作,使安全生产设施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把企业负责人列为安全生产培训的重点,企业负责人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相关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企业应积极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训练,使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粮食行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重视对企业临时聘用劳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四)加强安全生产预警,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处置能力。国家粮食局负责制定全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注意跟踪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普遍性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发出预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并完善本地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应侧重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信息交流和社会力量动员。要加强与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与协作,重点关注易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和生产环节,指导督促大中型粮食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能够快速、有效、科学、正确地展开,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五)规范生产操作,严格按规程组织生产。粮食企业要加强对设备、电源、药剂、溶剂的管理,完善各项设施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程序组织作业,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药剂库、溶剂库、悬臂设备下、动力源、油气罐、开关阀门、专用线道口、压力容器和其他危险作业场所应在明显位置张贴警示标志,防止发生意外。大型企业的厂区,要设立必要的交通标识。
(六)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工作。国家粮食局负责组织清理、修订和编制涉及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规范,结合新技术研究推广、淘汰不利于安全生产和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制定新的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各地要根据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组织制(修)订地方标准、规范。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标准体系。
(七)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广泛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地区和企业特点,组织企业职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讲座、案例展览、演讲、征文、技能比武等主题活动,形成关注安全、了解安全、认识安全、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生产氛围。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对此要高度重视,坚持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切实做好粮食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2015年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安委会上的重要指示及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防止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全区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一、落实两大责任,夯实基础建设
要认真按照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协调配合、责权明确、行为规范、奖惩严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始终把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督查企业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企业自身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自觉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实行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和监管人员个人及操作者层面。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严格奖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工作。
二、健全三大机制,强化隐患整治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督促企业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加大隐患治理力度,搞好预案演练。排查出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能整改的建立台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登记、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保持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坚决纠正违规违章现象,落实仓储设施维修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维修改造、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使用,做到“危仓不加固不准收粮,老库不达标不准储粮”。
(三)建立健全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督查检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遇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坚持领导到岗带班,职工24小时值守制度,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突出七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
(一)防火。加强粮库及周边的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油气管线防火改造,加大对外租设施、文化娱乐、商场、粮油便民超市、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单位的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消防器材完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加强职工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消防演练,做好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应急值守,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二)防汛。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建立预警机制,落实防汛责任制,抓好防汛检查,疏通排洪管网和沟渠,防范城市内涝,治理泥石流和滑坡区域,落实防汛减灾措施,做好安全度汛物资、人员、预案等各方面准备。
(三)设施设备。开展设施设备作业培训和用前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各类仓储设施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和使用要求,切实消除设备带病作业和违规操作的现象。粮库禁止超设计容量、超设计标高装粮;禁止包装仓直接装散粮,加强对作业现场管理,及时清理粉尘,杜绝随意拉设电线的现象,防止粉尘爆炸和烘干机烘房垮塌、烟道残留物燃烧事故发生。
(四)储粮化学药剂和熏蒸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制度和使用规范,药剂室要严格执行“双门、双锁、双人”管理制度,杜绝药剂与器材混装,企业熏蒸、处理过期药剂和残留药渣要履行审批手续,加强熏蒸作业管理,熏蒸期间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和配备监督人员,进仓至少要有两名佩戴合格防毒面具的技术人员同行,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粮食收购、出入库和车辆运输管理。合理安排粮食收购、出入库作业流程,加强收购和出入库现场管理,落实科学保粮措施。加强公务用车和物流车辆管理,严禁超员、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从严治理车辆超重、超载、超期营运,落实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行车安全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六)储粮安全。认真贯彻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严格执行仓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统一标示标牌,健全管理账表账卡,科学选择储藏技术,规范日常仓储管理,加强库存粮情监测,及时处置储粮安全隐患。
(七)施工安全。以防范高空坠物等事故为重点,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深入排查治理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电焊诱发火灾等环节的安全隐患,落实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勘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施工安全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使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企业要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月”和“十个一”等主题活动(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的书、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查一起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写一条安全生产体会、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忆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签名活动),采取岗位练兵、演讲比赛、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篇:粮食行业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粮食行业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防止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发展现代粮食流通,建设西部经济发
展高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实化责任,夯实根基
(一)健全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建立健全协调配合、责权明确、行为规范、奖惩严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化到岗、落实到人,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严格奖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始终把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督查企业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企业自身更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自觉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尤其是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和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要带好头、做好表率,其它单位也要切实负起安全责任,确保一方平安。
(三)强化责任追究和督办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安生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巡查督办制度,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从严查处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措施不给力、培训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彻底和失职、渎职行为等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决查处瞒报事故行为。
二、排查隐患,加强防控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督促企业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加大隐患治理力度,搞好预案演练。排查出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能整改的建立台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登记、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保持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坚决纠正违规违章现象,落实仓储设施维修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维修改造、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使用,做到“危仓不加固不准收粮,老库不达标不准储粮”。
(三)建立健全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各地、各单位要采用突击检查、交叉检查和回头检查等方式检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带队检查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力求检查实效。
三、抓住重点,严格监管
(一)防火。加强企业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油气管线防火改造,加大对外租设施、文化娱乐、宾馆饭店、学校、商场、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单位的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消防器材完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加强职工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消防演练,做好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应急值守,防止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防汛。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建立预警机制,落实防汛责任制,抓好防汛检查,疏通排洪管网和沟渠,防范城市内涝,治理泥石流和滑坡扇区,落实防汛减灾措施,做好安全度汛物资、人员、预案救援演练和应急值守等各方面准备,地处病险水库和容易遭受水毁区域的粮库,充分利用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异地搬迁重建,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三)设施设备。开展设施设备作业培训和用前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各类仓储设施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和使用要求,切实消除设备带病作业和违规操作的现象。粮库禁止超设计容量、超设计标高装粮,禁止包装仓直接装散粮,加强对作业现场管理,及时清理粉尘,杜绝私拉乱设电线的现象,防止粉尘爆炸、烘干机烘房垮塌和烟道残留物燃烧事故发生。
(四)储粮化学药剂和熏蒸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制度和使用规范,药剂室要严格执行“双门、双锁、双人”管理制度,杜绝药剂与器材混装,企业熏蒸、处理过期药剂和残留药渣要履行备案手续,加强熏蒸浓度监测和作业管理,熏蒸期间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和配备监督人员,进仓至少要有两名佩戴合格防毒面具的技术人员同行,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粮食收购、出入库和车辆运输管理。合理安排粮食收
第四篇: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国粮办展〔2006〕144号)
【发布单位】国家粮食局
【发布文号】国粮办展〔2006〕144号 【发布日期】2006-07-03 【生效日期】2006-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粮食局
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国粮办展〔2006〕144号)
各司室,直属单位、联系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局负责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国家粮食局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及设备采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粮办管〔2002〕170号)的基础上,制订了《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并已经2006年6月20日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七月三日
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单位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含设备采购和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及粮食系统事业发展基本建设项目。
第三条第三条 各单位项目建设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领导终身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各单位第一负责人为本单位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代表,对项目规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工程质量、运营管理等全过程负责。
第四条第四条 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关系我局及粮食系统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条件、信息化建设及设备采购类项目,不含有关生活设施及行政类开支项目,严格控制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的建设。
第五条第五条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以下简称发展司)归口管理项目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建设方案)审批,投资计划申请和下达,招投标管理、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及项目竣工验收等。
二、项目前期准备
第六条第六条 各单位应编制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五年规划和计划,并报发展司备案。
第七条第七条 国家粮食局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制度。结合各单位的规划,筛选条件成熟的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作为立项审批和编制投资计划的主要依据。未纳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办理立项。
三、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第八条 立项申报与审批。各单位应委托有相应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连同申报文件报国家粮食局。限额以上的项目建议书经国家粮食局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限额标准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为准);限额以下项目建议书由国家粮食局审批。工程类项目(含软件开发项目)原则上应委托有相应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并报国家粮食局审查批复。
项目建议书应当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拟建内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并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对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必要、合理、可行以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并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关单位的许可、承诺或者证明。
第九条第九条 初步设计编制与审批。各单位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或软件编制方案)和申请文件。初步设计方案原则上由国家粮食局审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超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并应列明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用地规模、主要材料和设备选择等。如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已批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10%,则该项目需重新编报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条第十条 发展司在接到上报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文件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要求的审查工作。重点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应委托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或专家进行评审,评审费用从项目建设管理费用中列支。
四、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发展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和各单位申报项目情况,提出投资计划建议并报经局党组会议审议批准后,编制投资计划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编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要坚持先续建、后新建,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应具备的条件:
(一)立项文件已经批复;
(二)已申请投资计划(含计划实施方案、申请投资额度、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和形象进度等);
(三)除中央预算内投资外,其它配套投资已经基本落实。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正常情况下,投资计划编制时间要求如下:
(一)5月份前,各单位研究提出投资需求;
(二)6月份至7月份,发展司汇总投资需求、协调确定我局投资计划并报局党组审定;
(三)8月份将投资计划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四)9月份至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并下达投资计划。
五、项目建设管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软件开发和有关材料、设备采购等,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招标,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执行。有条件的项目可采用“代建制”方式,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国家粮食局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确定招投标组织方式,原则上总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施工、设备和软件开发招投标工作由发展司统一组织,500万元以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的招投标工作,其招投标方案要报发展司审查确认,招标结果应于评标工作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报发展司备案,发展司应在接到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对有异议的招标结果提出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项目开工条件:
(一)项目初步设计已经批复;
(二)投资计划和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三)项目施工单位及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确定;
(四)已经领取施工许可证;
(五)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已经健全,主要管理人员已经到位;
(六)项目监理人员已经到位;
(七)“三通一平”等工作已经完成。
设备采购和软件开发类项目的开工条件可适当简化。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项目进度统计实行月报制度。各单位应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项目执行情况报发展司。主要内容包括:投资到位及完成情况、形成工作量、工程形象进度等。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严禁建设计划外项目。如确需进行设计变更,应按原审批程序进行报批。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发展司定期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调减直至取消安排该单位下一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六、建设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目,进行会计核算,并配备基建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管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建设资金原则上根据工程进度拨付,由国家粮食局财务司(以下简称财务司)商发展司办理资金拨付手续(零余额账户的建设资金按照有关程序拨付,并将拨付情况及时报发展司、财务司备案)。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
七、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项目建成后15个工作日内,各单位应向国家粮食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工作总结,工程质量评定意见,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验收意见,试生产(运行)报告,项目竣工决算以及工程整改结果等。软件开发、设备购置项目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可适当简化。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项目竣工验收分初步验收(子项验收)和正式验收两个阶段。限额以上项目经国家粮食局初验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验收;限额以下项目由项目单位初验后报国家粮食局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按要求完成批准的建设内容;
(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
(三)工程是否已经达到各项设计生产指标(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编制的软件投入使用后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运行正常);
(四)建设档案是否完整、真实;
(五)项目竣工决算是否完成。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验收的一般程序。
(一)成立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
(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做设计、施工及监理工作总结,项目单位做建设工作总结及项目竣工决算说明;
(三)验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审查有关文件;
(四)验收委员会评议;
(五)形成验收会议纪要。
(六)验收部门正式批准验收结果。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清理账目,按照有关要求,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报国家粮食局,由财务司商发展司进行审批。各单位应依据竣工决算批复文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及产权登记手续。
八、附 则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粮食局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及设备采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粮办管〔2002〕170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粮食局发展司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全生产托管工作指导意见
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托管
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深安办规„2008‟1号
各区安监局,光明新区经发办,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促进我市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有效保护广大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引导企业利用安全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力量,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我办制定了《深圳市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八年五月六日
深圳市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托管
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促进我市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有效保护广大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引导企业利用安全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力量,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是指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为委托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服务或其他形式服务。
第三条 安全生产托管的适用范围:
(一)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的企业,凡是没有聘用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的具体规定,将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托管。
(二)当年内发生死亡事故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的企业,经安全评价认定,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人员未能有效履行职责,企业的安全管理混乱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应当实施安全托管。托管的期限为三个月,期限届满,对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对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经安全评价合格的,企业可依法自愿选择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三)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的企业,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当实施安全生产托管:
1、经安监部门依法认定,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限期内未落实整改的;
2、经安监部门依法认定,企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未能有效履行职责的。
(四)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工业园区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或社区管理企业可以对园区、厂房或社区从整体安全管理角度,委托有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协助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五)其他非高危行业的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的,应按照其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为加强管理力度,可同时选择委托安全中介机构为其提供约定的安全专业技术或管理服务。
(六)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高危行业或重点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专业安全服务。
第四条 安全生产托管的主要内容:
(一)对委托企业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开展危险源点的辨识,掌握其安全生产现状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方案;
(二)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导和促进委托企业达到安全标准;
(三)建立和完善委托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检查表,拟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和督促落实;
(四)掌握委托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导演练、落实;
(五)履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告委托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督促委托企业落实整改;
(六)协助委托企业组织员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督促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员工上岗前及轮岗前培训教育制度;
(七)指导和督促委托企业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八)指导和协助委托企业及时报告其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组织或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九)指导和协助委托企业开展张贴安全画报、设立安全生产宣传栏、举办安全知识 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
第五条 市安监部门负责指导开展全市企业安全生产托管的监督管理。各区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托管的日常监管工作。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第二章 安全生产托管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应当签订合同。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的订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制定的技术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填写使用。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
(一)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
(二)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三)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四)验收标准和方式;
(五)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六)违约责任;
(七)争议的解决方法;
(八)本合同有效期限;
(九)其他未尽事宜。
与履行合同有关的安全技术背景资料、可行性论证和安全评价报告、项目任务书和计划书、安全标准、安全规范、以及其他安全档案,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作为安全生产托管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七条 安全生产托管的期限最少不宜低于6个月,期满后,企业的状况仍符合本指导意见第三条第(一)项、第(三)项情形的,应当继续实施安全生产托管。
第八条 实施安全生产托管的委托企业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一)应签订安全生产托管合同,根据本意见第四条的规定和自身需求,与安全中介机构协商确定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具体内容等细节;
(二)委托企业负责人应当重视安全生产托管工作,参加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及时了 解安全生产托管的进展和效果,与安全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当面交流沟通应保证至少每月一次,确保安全保障所需投入及时到位,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托管中存在的问题;
(三)委托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应当支持、配合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向安全中介机构执业人员提供工作便利,对其开放所有的作业场所,提供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文件、图纸、数据、记录和档案等资料;
(四)委托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应当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确保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实施安全生产托管过程中不出现真空或漏洞;根据合同约定,督促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及时提供有效的安全生产托管服务;
(五)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支付履约费用;享受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所提供的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及其服务成果。
第九条 提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安全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是安全生产托管的服务者,是委托企业和服务对象的帮手,要做好委托企业和服务对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维护者,是各级安监部门的助手,要督促企业整改事故隐患,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遵守执业准则,依法独立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并对其工作行为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条 提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一)应当向委托企业提交有效的机构资质证明,应当依法与委托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得依靠行业优势将霸王条款强加给委托企业;
(二)安全中介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收费;不得恶意抬高或压低收费;
(三)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从事安全生产托管活动时,应当恪守职业道德,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泄露委托企业和服务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并对其承担安全生产托管服务业务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得提供违反事实和法律的服务;
(四)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提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期间,其现场服务每月应 当至少三次,包括:每月到委托企业现场检查至少两次,每月组织委托企业现场培训或委托企业安全生产会议至少一次,并且在现场服务过程中应当安排时间与委托企业负责人当面交流;合同约定现场服务次数高于以上次数的,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五)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手段,确保所提供的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特别是现场服务的专业水准和质量,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指出委托企业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六)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对在提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指导和督促委托企业制定和实施有关安全整改措施;对存在重大隐患,经指出后,拒不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委托企业,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有权且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街道安监执法机构报告,情况特殊的可越级报告;
(七)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定期小结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至少每季度向委托企业书面报告一次;合同期满后全面总结报告;
(八)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要报送委托企业所在地的街道和区两级安监部门备案,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将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报告所在地的街道和区两级安监部门;
(九)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应当主动接受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各级安监部门汇报有关工作情况,至少每半年应当书面报告一次,如有人事变动或其他重要事项发生应及时报告;对各级安监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推诿和拒绝;
(十)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我市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业务活动,应当向市安监部门申请备案;注册地在外地的应当设立驻深分公司或办事处,在我市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派驻人员相对稳定;
(十一)安全中介机构应积极提高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制订有利于公司规范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对执业人员的工作责任管理和思想教育,保证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质量。
第十一条 按照本指导意见第三条第(四)项的规定,工业园区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或社区管理企业委托有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协助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其园区、厂房或社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企业仍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聘 用安全管理人员或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规定,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 按照本指导意见第三条第(六)项的规定,由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高危行业或重点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专业安全服务的,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的规定以合同形式约定。
属于被委托范围内的高危行业或重点行业的有关企业,应接受政府所委托的安全中介机构依照合同约定实施的专业安全服务工作;同时,其仍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聘用安全管理人员或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规定,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中介机构在为政府提供约定的专业安全服务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帮助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第三章 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市安监部门负责对申请在我市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业务的安全中介机构资质及其执业人员进行资格确认,并公布相关资质信息。
取得在我市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资格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必须将相关资料报送拟开展业务所在地的区和街道两级安监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凡需要在深圳市从事安全生产托管服务业务的安全中介机构,必须具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或广东省安全监管局颁发的安全中介服务资质,并向市安监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如下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安全中介机构资质证书或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复评机构批准函;
(三)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四)外地注册的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相关证照文书,在我市的办公场所及联络方式;
(五)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方案(含服务流程、质量控制流程);
(六)常驻深圳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业务的负责人和执业人员情况;
(七)过往安全生产托管业绩。
第十五条 凡需要在深圳市受聘于安全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工作的执业 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职业操守记录良好,具备《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相关条件外,且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助理工程师(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证的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资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或安全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二)广东省或深圳市安全监管部门颁证的高级安全主任,中级安全主任,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两年以上;
(三)其他工程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或安全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第十六条 对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所反映的其委托企业存在拒不整改的重大隐患,街道和区两级安监执法机构要及时跟进,严格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 对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实行动态监管机制,其主要内容:
(一)街道和区两级安监部门要定期、不定期收集安全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意见,跟进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成效,对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劣、信誉差的安全中介机构,可建议委托企业取消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并及时反馈上级安监部门;
(二)市安监部门要及时收集下级安监部门、委托企业等各方对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和规范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
第十八条 对于服务质量低劣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特别是在提供安全生产托管现场服务过程中应当发现和指出的问题或隐患,因自身能力和水准不够事实上确未能发现和指出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并报有关机构处理,其主要包括:
(一)对经查实有一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当约谈训诫其法定代表人或驻深负责人,在全市安监系统通报批评,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二)对经查实一年内累计有两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当在全市范围公开通报批评,约谈训诫其法定代表人,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三)对一年内累计有三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将其列入“服务质量低劣”黑名单,公开向全市发布,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第十九条 对于安全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劣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特别是在提供安全生产托管现场服务过程中应当发现和指出的严重问题或重大隐患,因自身能力 和水准所限事实上确未能发现和指出的行为,一经查实,市安监部门应将其列入“服务质量低劣”黑名单,公开向全市发布,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安全中介机构,特别是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证明和服务不到现场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报有关机构处理,其主要包括:
(一)对经查实有一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当约谈训诫其法定代表人或驻深负责人,在全市安监系统通报批评,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二)对经查实一年内累计有两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当在全市范围公开通报批评,约谈训诫其法定代表人,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三)对一年内累计有三次有效投诉的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市安监部门应将其列入“服务质量低劣”黑名单,公开向全市发布,并将情况通报给颁证机关。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指导意见如有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有关规定不一致,则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有关规定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指导意见自2008年5月15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为一年,由市安监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