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

时间:2019-05-13 16:4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

第一篇: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

针对科技人员所表述的许多工作繁琐规章制度,使很多科研人员没有大量时间待在实验室,多数人把时间都用在了搞“内政外交”,每年填写各种表格会浪费不少精力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7日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表示,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必须创新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央广网 7月28日)工作繁琐规章制度、多数时间搞“内政外交”,甚至没有时间呆在实验室,是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共有的烦恼。李克强总理在27日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表示,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必须创新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应向纵深推进,并将“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作为2015年各项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既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在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2015年简政放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简政放权是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是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推进科技创新的闯关还是在于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和政府都不能有效解决的则归第三种力量。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众所周知,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长期奋斗在科技一线的同志们,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社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惊人事迹。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和杰出表现的科技专家,更应该享受到国家新政策的支持和改革释放的福利。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创业创新者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护、社会有地位,才能增强全社会持久创新的动力,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大军。这一点与李克强总理强调的既“顶天”又“立地”不谋而合。所谓 “顶天”,就是要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所谓“立地”,就是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坚决破除对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创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协同和政府服务等机制,才能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策、潜心研究。在此基础上,套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新格局。

科技创新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成败,李克强总理曾经感慨地说:“历史上我们曾几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我国发展竞争的新优势。”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李克强总理还提出了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已自己发明创造合理合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对于李克强总理提出种种有利于科技领域的措施,也突出了国家对科研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减压保障和发展的温床。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事关民生利益。形式倒逼我们必须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着手,理顺权利运行关系,减少甚至剔除影响科技发展的各种原生阻力。把该放的权利放掉,就是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更大的活力,让科技领域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这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多年的历史,每当出现大的经济变革时,政府总是率先进行自身变革,如何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使两者协调配合、互促共进,成为了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对科研领域的简政放权,是权力的外放,对科研领域释放了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资格许可与认定,纠正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过去的越位行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了市场的手,这是消权,是自我革命,虽然会很痛,但毕竟是发展的需要。为市场的科研主体和创新主体肩负松绑,必将激发科研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离开,李克强总理用简政放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统一到中国梦上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聚着强大的力量。

第二篇:时政热点:新时代,改革开放不停步

汕头中公教育 shantou.offcn.com 时政热点:新时代,改革开放不停步

汕头公务员招聘考试网:汕头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新时代,改革开放不停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马峰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书记日前考察广东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十八大以后第一站就是到的深圳,到了广东。十九大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还是要再到广东来,再到深圳来。我们就是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以改革的精神解决难题,以开放的境界促进发展。开放也是改革,并寓于改革之中。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指明了新时代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直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来,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锻造和发展,从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走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明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不忘改革开放初心,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拥有强大的韧性,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力量,为了人民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改革、促开放,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让人民的痛点、难点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焦点,让人民在发展中共享成果,让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人民的美好生活更充实。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并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改革开放的过程统一于人民实践之中,并在人民实践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实践主体是人民,获益的也是人民。

汕头中公教育

网址:shantou.offcn.com

汕头中公教育 shantou.offcn.com 永不停步的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改革开放,更是不断前进于历史逻辑之中的改革开放。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向国内外宣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命题,点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我们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我们必须聚焦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以改革的精神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铺路搭桥。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我们必须始终聚焦实体经济,始终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这不但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需。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除一切影响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因素,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让经济体系更加现代化,社会发展更加现代化,政府治理更加现代化。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我们要锲而不舍、再接再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好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人民的期待让我们无法停步,人民的需求让我们无法停歇,时代的步伐让我们无法驻足,时代的要求让我们无法停留。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新时代,改革开放不停步,我们要从全局出发,从更高水平的发展出发,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汕头中公教育

网址:shantou.offcn.com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简报何以不"简"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简报何以不"简"

2012-12-15 17:08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http://jinan.htexam.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新华网

【导读】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简报何以不“简”,“简”意味着节约,“简”意味着效率,“简”意味着务实。值得期待的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其中就有一项,“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一个地级市,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以上,每位市级领导每年接受简报4000多份,最多的一个单位编发6种简报——河南濮阳市委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目前全市编发的各类信息、简报近300种,平均每天编印各类简报15到20种,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124个使用简报的市直单位中,37个编发两种简报,22个编发3到5种简报,最多的一个单位编发6种简报(12月10日新华网)。

简报简报,贵在一个“简”字——简明扼要、简单明了、删繁就简、直奔主题。简报的质量,关系到工作贯彻落实推动的力度,关系到干部作风形象的树立。简报是载体,借以推动工作才是目的。这些年来,尽管上面一再强调改进作风,减少文电,但滥发文件简报的顽症却一直未能根治。“一个单位编发6种简报”的“奇闻”,反映的是当下一些地方以文件落实文件、用简报代替汇报的歪风邪气,这些地方把编发简报作为工作的重心,只管一个劲地发、发、发,全然不顾基层的感受。“简报泛滥”的背后,是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怪胎。简报何以不“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取悦于上”。明明知道党中央力倡新的作风,明明知道下级厌恶花拳绣腿,也明明知道多发简报效果甚微,可有的依然我行我素,乃是因为“知县靠政声,拔员靠名声”的旧观念作怪,以为多编“简报”,多发指示,表明政治敏感,工作积极。而有的上级也稀里糊涂地认为这是紧跟照办,能力很强,倍加赞誉。于是,“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文牍”与“主义”就这样结伴而畅行。

简报不“简”的深层原因还是为了显示政绩。现在有的领导以为领导领导,重在谋划,项项工作,发文指导。这下可了不得,一年下来,数十份上百份文电简报就在领导的“谋划”中产生了,年终还把它视为“政绩”加以总结。这样年复一年,乐此不疲,文牍主义能不经久不衰吗?

要让简报回归其本来面目,关键在于领导。一份简报该不该发,什么时机发,由谁来签发,这是对领导责任心的检验;简报是否指导具体、切中时弊,这是对领导事业心的衡量;简报编发后,是否跟踪问效,指导有力,这是对领导作风与品德的考察。

“简”意味着节约,“简”意味着效率,“简”意味着务实。值得期待的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其中就有一项,“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希望各级各部门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践行简约清爽之风,让简报“简”下来,工作“实”上去。

第四篇: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8月3日下午4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是8月4日,李克强徒步前往震中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实地察看灾情。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汪扬

总书记第一时间电话关心询问鲁甸灾情,并作出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黄金救援时间的黄金段赶到震中,传递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从汶川到鲁甸,中华民族已太多伤痛太多收获。内外媒体网民热赞,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在灾难面前具有中国党和政府的组织救援能力,这就是人民的政府,这就是执政为民的党。泪眼中,鲁甸赈灾给我的感动更多在于李克强总理三赞基层干部讲真话。党员干部之间,真正做到同志般的理解;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做到亲人般的信任;全体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那么,总书记倡导的反对四风就一定能够在全党蔚然成风;那么,再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能够战胜。

一、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需要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

党中央牵挂着灾区人民。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有关方面要抓紧了解灾情,组织群众避险,全力投入抗震救灾;要加强余震监测预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总书记还专门委托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同志打电话给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详细询问地震灾情,了解抗震救灾工作,并向灾区群众表示亲切慰问。

李克强总理3500公里空中飞行,3小时“空中办公会”,他叮嘱工作人员用好机上电话,抓紧与地面联系落实灾区情况,下飞机后徒步急行军5公里,乌蒙磅礴走泥丸,8月4日中午12时40分抵达震中龙头山镇龙泉村,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及时传递给受灾群众,传递给救援的解放军,传递给基层党员干部。“对于灾区人民来说,总理到了就放心了。”刘敏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如今在北京一家民间慈善机构工作。她说“在那种家破人亡、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国家。我相信鲁甸人民也是如此”。

余震中,李克强总理对正在紧张搜救的官兵说“我来看望大家,但你们不要停下手里的活,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异常宝贵,希望大家紧紧抓住黄金救援时间,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路上,他不时停下脚步,与路旁受灾群众交谈,询问家里人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地方住。行至小寨河边,李克强总理路遇一位头上缠着纱布的老大爷,他主动上去扶住老大爷的手臂,询问伤情如何。他还指着村口方向对老大爷说:“医疗车就在那边,要防止伤口感染。”如亲人般的问寒问暖问平安,这就是李克强总理的亲民情怀。在察看废墟上的救援情况时,几名战士抬着刚获救的伤员走出,李克强总理主动侧身让道,并抬起手臂护送队伍离开。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对人民的礼让。

多雨路滑,大地晃动,李克强总理滑倒在泥洼子里,他弯下腰抄起泥巴水洗手,这一自然的举动,是农民劳作中的习惯动作,是当过知青有着农村工作经历的总书记、总理的人民本色。总理滑倒接地气,浊水洗手本清廉。这是人民对党中央反腐的心声。

8月4日晚,李克强总理连夜察看救灾物资调运情况,并叮嘱运送救灾物资的司机说,夜里可能有雨,而且余震不断,山上也可能会落石,走夜路要十分小心,听从交通指挥。总理言行举止中透出的真诚细心,让每一个灾区群众收获着生命的希望!

紧接着,李克强总理赶到鲁甸县人民医院,他俯身察看伤员病情,并安慰说,到医院就好了,医护人员一定有办法把你治好。伤员符明秀地震中5位亲人遇难,自己也被砸伤,躺在病床上伤心哭泣。李克强俯身鼓励她说,不要难过,灾难过去了。把伤治好,健康站起来,是对遇难亲人最好的安慰。他叮嘱医护人员,不仅救治伤员的伤痛,也要做好情绪和心理抚慰。医生反映有伤员担心自己的治伤费用。李克强总理说,地震伤员住院救治费用,政府会全部承担,一定会让每个伤员得到精心治疗。李克强总理向医护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他说

“伤员依靠你们,党和政府相信你们”。总理的到来和安慰给了灾区人民极大信心,凡是总理到过的地方,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政府会管我们的”、“党会管我们的”。

8月4日夜,已连续在一线救灾近20个小时的张雁正在临时安置点帮助接收救灾物资。这时,一位穿着蓝色衬衣的人快步向她走过来,张雁根本没想到来人竟然是李克强总理。得知张雁是县长,总理问:“救灾有什么困难?”张雁据实相告:“现在物资缺乏,缺水短粮,食品和饮用水不够发放”。李克强总理眉头紧锁,追问:“还有什么难题?”“我带您来看。”张雁拉着总理来到安置帐篷前,指着说:“最大的困难是道路不畅,这些帐篷都是靠肩扛进来的,缺口非常大。几个家庭10多口人挤在一个帐篷里,还有很多受灾群众住不上帐篷。”李克强总理当即要求,相关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抓紧让交通运输的陆上和空中两条“生命线”都畅通起来,尽最大努力把更多救灾物资运进来。持续不断的余震中,李克强总理在龙头山镇灾区召开了现场协调会议。要求抗震救灾要做到“统一指挥、地方为主”。会上,总理三次称赞鲁甸干部敢于向他直言不讳地提出救灾存在的困难。总理讲到“县长说的是真话,这是我们党的传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能做到十全十美?我们来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听真话。”这是对万余名一线救灾人员的鼓励,这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信任和给力,这是在抢救生命争分夺秒时刻的凝心聚力。

黄金救援72小时刚过,刚离开灾区不到一天,李克强总理又专门打电话给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详细询问救援进展情况,进一步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要求“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确保生命不息救援不止”。李克强总理说“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由云南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倾力相助,一定能够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在龙头山镇,村民张永春一家刚住进帐篷,看到电视新闻报道总书记的批示和牵挂后,激动地说:“党中央的关怀给了我们生活的信心,灾难一定会过去,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抗震救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抗震救灾斗争,再次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再次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再次有力地证明我们党是一个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鲁甸县14个民族,43万各族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根本保障。全国56个民族、13亿人民万众一心共同凝聚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二.越是在关键时刻,人民军队、党员干部的为民本色,就越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基层官兵、基层干部,是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大灾大难面前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中流砥柱。

鲁甸消防大队是第一时间赶到震中的部队,消防队员钻进震后的废墟堆中,冒着余震废墟随时可能垮塌的生命威胁,经过2个多小时奋战,救出3岁男孩童童,感动着天下的每一位父母,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在得知地震的一刹那,鲁甸县乐红镇司法所所长毛天鹤自感灾情危急。徒步十几公里,冒着沿途被山石滚落砸伤的危险,赶往老家龙头山镇寨子社,当他看到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惨不忍睹,哭叫声响成一片。家中房子已倒,父亲遇难,母亲身受重伤,他的脑中一片空白。但是,当他看到幸存群众六神无主,生命受到满山滚石的威胁时,他立即清醒过来。带领全寨子50多名幸存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晚,天降大雨,群众衣裳单薄,冷得发抖,他又带领群众到残垣断壁中,找来两块塑料布搭起临时帐篷,燃起篝火。雨夜寒风中,是这名基层司法干部,忍着丧失亲人之痛,把党的温暖送给了群众。

8月3日18时,昭通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莫大钢迅速携带器材,与另外两名民警一道前往重灾区龙头山镇。一路上莫大钢表情凝重,因为龙头山镇,正是他二弟莫大波工作的地方,而弟弟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大约行进了1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震中心龙头山镇,那里满目疮痍,几乎被夷为了平地。弟弟被埋在废墟下面,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不得而知。他没有犹豫,交代弟弟的朋友留守现场,自己投身到市局安排的救援中去。一直到凌晨4时许,他和另一名同事才抽时间前往弟弟被掩埋的现场。在废墟上,他无数次奋力哭喊着弟弟的名字:“莫大波、莫大波,你听见没有„„”过了许久,废墟中才断断续续传来弟弟微弱的声音,这时的他彻底崩溃了„„ 8月5日14时许,弟弟的遗体被清理出来,此时,他已在震中坚持了45个小时。身为人民警察,他把第一黄金救援时间让给了弟弟以外的其他人。

8月3日16时,正陪同儿子在书店买书的鲁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鸣梅一下滑倒在地,书架上的书立即散落下来。“地震了,大家注意安全,照顾身边的老人和小孩,不要慌张。”陈鸣梅扶着柱子,大声向书店的人喊道。随即,陈鸣梅电话告知值班人员,要求应急小分队的干警迅速集合,其他干警待命。她一边安排工作,一边告诉儿子:“地震了,妈妈要去救援,你和爸爸联系,自己回家。”17时55分,她带领15名干警到达龙头山镇沙坝村,因公路中断,不能前行,她当即决定:“徒步前往震中,救灾不能等,生命不能等。”20时30分,陈鸣梅到达震中。他们的工作是从学校搬运桌椅到临时救灾点。一夜未眠的陈鸣梅把椅子让给伤员,把躲雨的位置让给群众,自己在雨中淋了近两个小时。疲惫至极的陈鸣梅坐在地上,忽然,她站起身,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才发现手机已没电,便向干警借了手机打电话。“妈妈从昨天到现在都在救灾,手机没电了。”电话另一头不知说了什么,陈鸣

梅有些哽咽,“妈妈很好,不要担心,我会平安回来的。”截至5日13时,陈鸣梅带领干警分组到196户家中调查了解情况,照顾伤员100余人次,安排输送200余伤员到县城治疗,从翠屏村疏散1000余群众。震中,她把爱孩子、爱家人与爱人民交融了。

8月4日0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从昆明出发。8月4日10时,车辆行进至鲁甸县小寨附近时,因山体滑坡道路垮塌,车辆无法前行,边防总队救援队是第一支深入光明村的救援队伍,谢樵和战友们协助当地群众从垮塌的路基上搬运伤病员,往返出入山体滑坡道路近40次。途中,有4名群众被滑落的山石击中死亡,谢樵和战友一起搬开大石,帮助转移遇难者遗体,并沿途疏散身处困境的群众30余人。13时,救援队接到光明村9社刘远玉、刘家华父子的求救,称因昨晚地震导致的泥石流,其所在的大林村被掩埋,60余人至今下落不明,其妻张仲巧也未逃出,但是手机始终都有信号,请求救援队帮助寻找妻子的下落。

救援队官兵经过1小时急行军,终于看到了大林村。此时暴雨如注、山体滑坡,堰塞湖越聚越大。湖水暗流涌动,巨石、漩涡、树枝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下奔涌翻滚,在堰塞湖的终端形成巨大的瀑布,挡住了进入大林村唯一的去路。谢樵主动请缨:“我们就是来救人的,这点水不算什么,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说着,谢樵利落地脱掉外衣,向对岸游去。距岸边仅5米时,余震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坠落水中,巨石激起巨大的浪花,形成深深的漩涡,岸边战友的惊呼还未出口,就看到谢樵被一块石头击中,他的两只胳膊在水面奋力挣扎,但还是未挡住汹涌的激流,渐渐地沉入水中。群众和战友至今在呼喊着谢樵的名字,网上热传着他下水前最后一张英俊坚毅的照片。

8月5日上午,云南省公安厅厅长杨嘉武来到临时搭建的帐篷派出所慰问民警,并提笔书写了“龙头山派出所”的牌子贴在帐篷上,让群众远远就能看到。8月3日下午4时许,居民蔡雪来派出所咨询办理身份证的事情,才坐下没几分钟,地震就发生了。“当时我就坐在夏所长办公桌对面,离他只有1米的距离,我背对着墙,夏所长意识到墙正倒下,他朝我的背部猛推一把,大声喊着地震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被埋压在废墟之下。”为了救群众,夏大猛被倒塌的墙体砸中了头部。地震发生时,夏大猛的办公桌下空间很大,如果他直接蹲下,一定可以幸免于难。“夏所长如果不站起来推我,他肯定不会死的。”获救的蔡雪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泣不成声。最危险的时候,派出所长夏大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生的希望给了群众,却把自己3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杨嘉武说,在震中心龙头山派出所办公楼倒塌,包括派出所所长在内的3位民警、1名协警不幸牺牲。这是公安机关的重大损失。当前,正值抢险救援、维稳保通等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派出所不能瘫痪,要在废墟中搭建临时帐篷派出所,房子垮了,但牌子不能垮,精神不能垮,派出所要让老百姓在失去亲人和家园时能找到警察,能感到安全!

8月5日晚20时左右,在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参加堰塞湖抢险的武警8750部队的25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在运送、安放炸药后返回的路上,道路被山体滑坡阻断,被困在堰塞湖边,官兵们在余震、洪水和山体滑坡的威胁中坚守了一夜。

唐正云是鲁甸地震中受灾民众之一,但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地震后,通讯中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唐正云成了社区救援最高“指挥官”,“我先让一名管理人员带几个年轻人赶到村里抢救老人和小孩,我和社区主任从村庄两头组织救援。”将上千名灾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空地上,但随即又听说村里河上方有堰塞湖,他又组织村民到山上避难。而唐正云至今也没能腾出时间去看看家人。地震中他的舅母等八位亲人遇难,二哥二嫂重伤,被转至成都救治。“我媳妇找到我,我才知道他们不在了。昨天火化,我也没能去看一眼,特别愧对他们,揪心得难受。”正是许许多多个支部书记,撑起了群众抗震救灾的战斗堡垒。

三、越是在大事面前,中华民族的人性光芒就越加熠熠生辉。

在总结汶川抗震救灾经验时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以多种方式支援抗震救灾,同样表现出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战斗力。截至8月13日17时,云南省共接收各省市政府、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工商联合会等各类捐款56704.16万元,捐物1.4亿元。

背负、肩扛、手抱„„抢救生命、运送物资,身着红色、桔色、迷彩服、白色衣服的各类救援人员,匆忙的身影交织出一道生命的彩虹。灾民徒手自救、救援人员不吃不喝与生命赛跑、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都挺起脊梁,撑起废墟上的希望。

爷爷刘永平在震后冲回已成废墟的家中,蹲下就用双手刨土,很快鲜血从手指上流了出来,“当时什么工具都没有,用手把倒下的土墙搬开,然后用双手使劲刨。”他和亲戚一起刨出3个小孩,又徒步跋涉6个小时将孩子们送到救治点。

“老师,快救我和妹妹呀„„”3日16时35分许,龙头山镇中心小学4年级一班班主任陈芳的电话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班上11岁学生林志龙的哭喊声与呼救声。“小龙,不要急,不要慌,老师会来救你的。”得知家住龙头山镇银坪村的林志龙和两岁妹妹在地震中双双被埋后,已放暑假回到鲁甸江底镇箐脚村老家的陈芳老师心急如焚,立即叫上丈夫陈文华,让弟弟开车历经几次转车后于当晚11时40分抵达现场,通过呼喊,废墟里传来林志龙的求救声:“我妹妹快不行了,你们先救我妹妹,再救我!”。10多分钟后相继将兄妹俩救出来。“老师,我们班其他同学有事吗?”孩子的话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老师的责任心呵护了学生的生命安全。

93岁的马才珍老人腰部受伤,她独自从废墟中爬了出来。11岁的小女孩宴艳,手骨折、腿受伤,她不但爬出来,而且步行10公里寻找救援队伍。“不要害怕”两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被埋废墟下,手牵手相互鼓励,坚持3个小时后获救,母子平安。救灾中出现父亲被埋废墟,儿子闻讯爬10公里悬崖回家救父的孝心。

“背也要把受伤群众背出大山!”武警交通三支队二大队21名官兵冒着生死危险,手脚并用地挺进“死亡谷”——鲁甸县火德红乡王家村,经过7小时的鏖战,终于把32名重伤员和200多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把87岁的陈阿婆送上救护车后,工程师李清疲惫瘫软在地上。

鲁甸县人民医院连日通宵达旦灯火通明,全院400多职工无一人缺岗,医生护士们眼睛充满着血丝,奔跑在伤员身边。国家救援队,经过6个小时的不懈奋战,于5日12时45分在龙泉村废墟中挖出一名10岁小男孩。云南电网紧急组织了53人,每人一个背篓徒步35公里,背运低压供电套装等应急物资赶赴灾区参与抢通恢复供电工作。

8月5日20时,被称为“切糕王子”的维族青年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带着价值50万元、共5吨的切糕向云南灾区出发。“万斤切糕支援云南”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讨论量当天超过3.9万人次。网民“麦达拉”为这个“新疆的儿子”喝彩:“一块块切糕连接新疆和云南人民的心,砌成永不摧毁的团结桥”。

“灾区有伤员是‘熊猫血’,急需手术用血。”一条紧急呼救的短信传开,一些不知名的志愿者纷纷伸出手,很快就备好了5.5个单位用血,1100毫升。5日震后的村庄升起了第一缕炊烟,花椒和酸菜做成的汤,加上南瓜和稀饭,这就是300多村民的早餐。震后第二天,青山社村民就自发在大路边支起灶和锅,集体吃起大锅饭。大家拿出从废墟中扒出来的南瓜和玉米,共渡难关,大锅饭不仅面向村民,也不拒绝有需求的路人。

“我要带你去远方,去看日出和霞光;我要带你去远方,追逐青春和梦想;我要带你去远方,追逐幸福和希望。”词作者天明不仅以个人名义捐款5万元,还将自己的最新歌曲《我要带你去远方》献给云南鲁甸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四、越是在灾难困苦面前,就越需要党组织的凝心聚力和亿万民众的众志成城。

同时,我也关注到,有人对震级不高伤亡人数过大,表示质疑。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南侧,是主要的受力区域,是我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据地震局统计,20世纪中国大陆23.6%的7级以上大震、18.8%的6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仅占全国国土面积4.1%的云南。

本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公里,属浅源地震。可以对比的是2012年9月7日昭通彝良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四川芦山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而2010年4月

14日导致至少2698人遇难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以及汶川8.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均是14公里。

鲁甸山高坡陡谷深,震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65人,是云南省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的2.3倍。房屋抗震性能差。鲁甸2003年发生地震后,县里就出台过补助抗震房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村民新建抗震房屋,县里给予每户1万元补助,但由于当地群众收入水平较低没有推广开来。符合要求的抗震房要十几万元,1万元的补贴在村民看来是杯水车薪,根本投入不起。一位基层干部算了一笔账,60平方米的抗震房,仅圈梁和构造柱就需要2万元,山区农民建房的交通成本和人工费用比平原高,每平方米需1000元至1500元,最少投资6万元。而且农村家庭生产要求大于生活要求,建房面积往往大于60平方米。鲁甸县2013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300元,近60%的农民每日生活费不到7元。平时很难意识到抗震房关键时刻会起到救命作用。村民们不舍得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盖抗震房。地震中镇政府、公安派出所的房屋均变为废墟,可见其财力之弱。

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乌蒙山片区“2010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 7195 元和 467 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4.2% 和 7.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2939 元和 3248 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67.7% 和 54.9%。城镇化率 24%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昭通11个县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这次地震中,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抗震要求设计施工的80公里昭巧公路,一样发生了坍塌,约20余车辆被埋,造成人员伤亡,切断了救援的生命线。震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引起的山体滑坡、淹埋村庄是造成这次人员伤亡多的重要原因。

199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记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就是以会泽县蒋家沟1977年7月27日爆发的一次大型泥石流,作为中学生科普说明文的范文,文中列举了解放前泥石流的频发和危害及解放后泥石流治理取得的明显成效。2004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后被改编为电视剧获“飞天奖”、“金鹰奖”,改编拍摄为电影被柏林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邀请参展。作品正是源于作家夏天敏对昭通干部群众千方百计与贫困作斗争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可见,乌蒙山区生态之脆弱,治理之艰难,人民可歌可泣之奋斗精神。

家乡云南是全国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旱灾、震灾频发,十年九灾,让人揪心。家乡人民心存 “地震灾情直通中南海,群众安危情牵党中央”的国家感恩情怀,欣慰省委省政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通过鲁甸抗震救灾在云岭大地上撑起了“六个前所未有”的坚强脊梁。

可喜的是,我看到了近年来在全省460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云南省GDP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列全国第4位、西部第2位。中国万亿GDP俱乐部迎来第24个新成员,也是2012年唯一的新成员。素有业内“全国居民收入幸福指数”之称的GDP含金量,云南2013年排名全国第5。2014上半年云南GDP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上半年云南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一。以昆明为中心,将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的产业聚合发展,让农民进城,把工业上山上坡。手笔之大,效果之好,三年把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直接扩大了一倍,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云南建设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震中鲁甸与我家乡曲靖同属乌蒙山区,1936年2月,长征中的红二、六军团来到这里。红军经过四渡赤水和土城之败后,兵力大减,到红九军团长罗炳辉将军的家乡彝良、鲁甸、巧家、宣威、马龙一带进行扩红,仅在会泽县就一次扩军1 300多人,筹款10万银元。后有了毛泽东主席《七律•长征》的完美收官。

面对灾情和救灾,泪已流干,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回放震后“二七”14个日日夜夜的惊心动魄,灾区干部群众体会最深的一句话——理解、信任、聚力,就是最好的赈灾。作为震灾中的一员,我仿《七律•长征》之韵律,向关心参与家乡赈灾的各界人士,向伤痛和感动中的父老乡亲, 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致以崇高敬意。

七律•赈灾

(一)总书记救人第一,滇东高原灾情疾,七千里飞奔驰援,牛栏江边堰塞急,龙头山上余震密,总理滑倒接地气,浊水洗手本清廉,中国梦唤人心齐。

(二)人民不怕天缺眼,地动山摇只等闲。

鲁甸震中疾步忙, 龙头山上走泥丸。

牛栏江急堰塞险,滇东高原夏日寒。

莫愁生还衣粮短,总理到后梦可圆。

(文章采用了法制日报社记者刘百军及家乡消防官兵、县乡干部提供的素材,一并致谢。)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wt.mc_id=br4383)

第五篇:时政热点:反“四风”不能用“形式”反“形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政热点:反“四风”不能用“形式”反“形式”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深入展开。中央要求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到实处,真正让老百姓受益。然而,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打着学习交流名义,吃喝接待有所抬头。此外,闭门造车写材料、自我批评虚多实少等现象较为突出。

一天接待10批参观,公款吃喝暗藏其中

在东部某市,一些历史文化场馆挂牌成为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点,各地前来交流学习的党政团体络绎不绝。当地一纪念馆馆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党政团体日益增多,平均每天接待10批次左右。

“除了安排参观、讲座等课程,吃喝接待也必不可少。”一位负责接待的干部说,普通学员大都安排自助餐,但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大都要安排专门宴请。不仅标准不低,当地领导也要到场作陪。“为安全起见,一般安排在部门内部食堂。”

“上有中央禁令,下有百姓监督,赤裸裸的吃喝基本没有了,要吃也要借着开会、活动的名义。最近,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明显增多,相应的财政开支也在增加。”一乡镇干部透露,活动之余,有的前来学习的团体还会安排一些旅游项目。

除了借工作名义吃喝,一些会务活动中也存在巨大公款浪费。多位基层干部反映,以会务活动中的一次性消耗品为例,一个双面座签市场价为4元,按参与人员100人计算,仅座签就需花费400元,加上矿泉水、交通等费用,一个中等规模的会议至少要花费数千元,有的动辄上万元。“这些费用很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其中存在浪费。”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蔡霞表示,八项规定出台一年多来,党风政风有所好转,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下一步,各级政府还应保持高压态势,推动反“四风”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闭门造车、蜻蜓点水,基层干部咋成“群众”

抄袭,这个曾经只是学生应付老师的做法,如今却是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惯用招数。“上级文件摘一段,领导讲话抄两句,先谈认识,后说体会,实际内容蜻蜓点水”;“强调重要性,突出必要性,昭示紧迫性,回避问题性”„„一些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检查,纷纷总结出教育实践活动的发言诀窍。

在一些地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看不到”群众。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领导即使下到田间地头、厂矿工地,见到的所谓群众也多是基层干部,很少能和一线的普通工人、农民对话。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记者参加一个县举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参会的三个“群众代表”,一个是大学生村官,两个是退休老干部。工作人员坦言:“原打算邀请一些普通市民代表,但有领导担心,万一‘真群众’反映了棘手的问题,让领导下不来台,该怎么应对?”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认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开展,理应更接地气。之所以出现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根本原因还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把群众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实践活动应该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

自我批评“虚多实少”,避重就轻少“辣味”

东部一个县委书记坦言,当前基层干部的反思能力和自省意识亟待提高。在调研中,一些干部谈集体多,谈个人少;谈优点多,谈缺点少;谈过往多,谈现在少。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查找问题避重就轻、自我批评虚多实少等现象较突出。

一位科级干部告诉记者,单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表态要和每位一线职工谈话,且要求必须给领导本人或班子成员提意见。如何既提意见又不得罪领导,这让大家犯了愁。

“也许领导是真心想听取意见,但长期惯性让大家不敢提。最后,有的批评虚晃一枪,有的干脆把领导的优点硬说成缺点,还有的先自我批评,再表态要做好本职工作。”这位干部说。

一些基层干部搜集了本单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给领导提的批评意见,主要包括:不注意身体,经常加班;不关心家人,以单位为家;处事不公,对自己严、对他人宽;架子太大,从不在基层吃饭;不注意个人形象,总是操心工作上的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面广量大,必须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四风”,让媒体和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倒逼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务求实效。

反“四风”须防止用“形式”反“形式”

近期,总书记到兰考调研指导后强调,改进作风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解决问题的成效,改进作风的程度。但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编“一二三四五”,文章材料搞一大堆,实际效果看不到。往往某项具体工作还没做完,口号已经喊得山响,而喊出的口号未必有结果。

查找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些党员干部报告虽听了、笔记虽记了,却没有入脑入心,更没有触及自身问题;有的满足于发征求意见表、开座谈会,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对征求到的意见却不分析、不梳理;有的满足于与群众握握手、拍拍照,却没有认真听取群众心声。

“问题的苗头不容忽视,问题的根源更值得重视。”吴亦明分析,一些地方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热衷搞形式,究其根源,是一些干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不愿深刻反省。有的干部敷衍了事、觉得差不多就行,还有的认为在第一批活动中跟着学过了、问题改过了,主观上不想“实打实”、客观上不愿“硬碰硬”。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出效果,关键在务实。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只有力戒形式主义、力戒搞花架子、力戒表面文章,才能真正使党员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质量,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达到预期,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下载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政热点:“先进性不突出”纪委也要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