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考核自评报告
建工系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2010年建筑工程系共有 7个专业的毕业生703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系领导、各级管理教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全系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就业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和“爱与责任”的工作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思路和部署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贯穿在学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经党政联系会确定2010年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就业政策体系、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二是通过制定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通过打造信息平台、市场平台、就业创业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以实现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以系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为平台,将具体工作做扎实。主要工作做法:一是高度重视,逐级落实责任;二是主动出击,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三是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信息资源;四是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五是重点帮扶,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六是加大力度,引导毕业生走创业之路;七是强化实践,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八是加强督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九是开展教育,维护就业安全与校园稳定。营造全程关注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2010年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与举措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建工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10年,成立了以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李志军、系主任朱玉春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高庆、副主任张瑞红为副组长,系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研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建筑工程系校园招
聘管理办法》、《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奖励办法》等,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党政齐抓,全系教师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局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3月17日召开2010年就业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指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了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2010届毕业生实际情况,结合对就业市场、社会需求全面系统分析,制定了其实可行的年度就业工作计划,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和落实201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系领导多次听取关于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的报告,及时协调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就业工作例会、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就业政策、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2、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形式、方式积极稳妥的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首先加强了对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同学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方式积极稳妥的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按要求组织好大一大二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与管理,针对大三学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为就业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到建筑工程系举行关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理论和方法等的培训报告,定期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培训会议,明确不同时期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同时,加强了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特邀教育主管部门、成功校友等作为就业指导专家为毕业生举办讲座和报告,根据毕业生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如举办各类讲座,召开就业动员会、情况分析会,组织模拟招聘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点子”创业大赛等,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毕业生都能受到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建立档案,重点帮扶。
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与规范要求》,对《学院就业工作小组工作职责》、《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工作职责》进行了认真修订。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就业情况通报制度、就业调研制度和就业反馈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的具体要求。系
分管领导定期分组前往各系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工作对策。实行就业率月报制度,就业办及时统计分析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以向全系教职工进行通报。在毕业生离校后,立即启动就业反馈机制,指派专人与未就业毕业生联系,关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及时将学院及建筑工程系有关招聘信息通知给他们,保证了就业反馈工作的顺利开展。
3、巩固和开发并重,努力构建完善、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与建设体系
确定“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立足基层,纵向延伸,横向开拓”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即以河北省基层为重点,开发、巩固和发展省内市场,向基层单位延伸;开拓省外市场,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延伸,积极拓展省外市场空间。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与联系;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大对目标地区市场的开发力度,挖掘信息资源。
进一步创新、完善市场开发手段。一是根据专业特点,发挥优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实习与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二是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加各种类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二是挖掘产业集群地区的信息资源,逐步形成以专业特色为基础的市场开发模式。三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政策和市场需求分析,开拓中西部市场。四是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发展校友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五是规划和活跃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组织校内以专业为主体的专业性中、小型供需洽谈会,提高学生就业率;组织好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针对已录用毕业生用人单位和还未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设计了不同调查问卷。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4、信息管理与维护
为更好的做好就业信息管理工作,今年新购置两台高性能电脑作为就业工作专用微机设备,配置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充分利用系刊、系网站、宣传栏宣传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组织学生会就业创业部
同学在各种人才需求网站搜集人才需求信息,经确认后及时向毕业生发布。
5、工作绩效
按照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及时上报、发布毕业生生源信息,制定了系准就业办理流程,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准就业学生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进行学习指导。
2010年各专业就业率工程造价专业91.27%(2009年89.47%),工程监理95.30%(2009年90.59%)房地产经营与估价97.47%(2009年88.75%),建筑工程管理95.77%(2009年95.00%),给排水工程技术100.00%(2009年93.48%),建筑工程技术93.20%(2009年97.22%),物业管理98.10%,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就业率都有明显提高。
制定了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实施方案,通过座谈会等手段了解和掌握毕业生思想状况,新老生篮球赛、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学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满意率高。
6、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结合“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以教风促学风,从学生出勤到课率入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齐抓共管,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授课满意率高。
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推进4+x+1办学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7、改革与创新
通过“四个体系”“三个制度”“三个平台”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即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就业政策体系、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通过制定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打造信息平台、市场平台、就业创业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以实现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建立了就业工作奖励机制,对于在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2010年全系教师共为毕业生解决就业达到86人,占全体毕业生12.2%。
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注重就业市场研究,经常性参与相关课题或专题研究,撰写调查调研报告、工作分析4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4篇。
三、存在的困难与努力方向
1、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还需加大。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尤其是针对专业的职业指导急需加强。
2、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需要加强。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广量大,事务性工作多、任务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展的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3、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合力。当前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情况事关学校稳定与发展的全局,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系的重要任务,要积极探索和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活动、及相关工作联系互动,在全院形成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合力。
建筑工程系 2010年12月19日
第二篇:2010考核自评报告
2010年自评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
职龚安祥,男,大专学历,党员,小学一级教师。
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安教乐教,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对工作精益求精。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团结协作,文明礼貌。一年来,我积极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除了工会、小继教、普实、图书、远教、体育等工作外,还担任了六年级的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从不因任务重,太辛苦为由向领导诉一声苦,叫一声累。教学工作上,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耐心的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经过努力,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搞好工作的同时,我还不忘与同志们搞好团结,尊敬领导及同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志。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撰写的论文
《关注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获县级三等奖,辅导的科技小论文获乡二等奖,我教具制作《简易太阳高度测试仪》获乡一等奖,在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获乡一等奖。在独山县花灯调演比赛中获表演三等奖、创作二等奖。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以一名党员和教师的双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劳动纪律,出满勤、干满点,身体健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些都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们及学生们的好评。但是,回想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成绩进步太慢。今后,我一定在校领导及全体同志们的帮助下,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综合本个人表现,本人自认为达到优秀。
翁台中心小学:龚安祥
2011年1月3日
第三篇:招生就业处2017综合考核自评报告
招生就业处2017综合考核自评报告
2016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招生就业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提高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招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建设
过去的一年,招生就业处用思想政治工作统领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为契机,抓牢主题、认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整体政治素养;强化业务,不断增强履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招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化业务培训和实践,全力履行部门职责;注重创新,不断增强活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不断研究新情况,确立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党风廉政建设 1.按照学校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机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落实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综合治理,促进勤政、廉政,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重视对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纪律意识以及接受监督意识。
2.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搞好监督检查和源头治理。在招生中,严格遵守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实施“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信息“十公开”制度,在录取管理上,严格遵守“六不准”、“十条禁令”。在开展就业工作时,严格执行“四不准”,举办的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
3.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积极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动排查廉政风险,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廉洁自律、廉洁从政。
三、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学校招生考试、招生录取、就业创业、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始终坚持以学校大局为重,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在招生录取中,严格遵守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实施“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信息“十公开”制度,在录取管理上,严格遵守“六不准”、“十条禁令”。在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开展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积极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四、工作作风建设
本着“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为考生、用人单位、全校学生和各学院做好服务工作,做到“服务至上”。在工作中真正严格履行服务承诺,不断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极大的优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还充分利用网络、橱窗、宣传资料等媒介,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始终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集体领导作用,班子成员工作中以身作则,作风上率先垂范。
五、工作实绩
(一)招生工作
2016年,我校在全国11个省份实际招生录取4700人,其中省内秋季普招录取3805人,专升本录取370人,对口本科录取293人,省外普招录取232人,圆满完成招生计划。新生实际报到4564人,总报到率达97.11%,与2015年本科报到率基本持平。
1.实施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招生录取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招生操作规程开展每一次招生工作,制定《招生章程》、《招生简章》并向社会公布,成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生录取实施方案》,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杜绝任何舞弊行为。
2.合理编制各类招生计划。2016年,我校共有4700个本科招生计划,其中专升本370,对口本科300(实际录取293),省内秋季普通招生计划3805,省外秋季普通招生计划217,预留计划15。
3.圆满完成暑期网上招生录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招生考试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宿州学院2016年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完善操作规程,顺利完成暑期招生录取工作。第一时间寄发《录取通知书》,为考生提供《录取通知书》查询服务,实现《录取通知书》邮寄无一差错。
4.圆满完成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2016年,我校在江苏、山东两省设置艺术类校考考点,招生专业为书法学和音乐学,招生计划从2015年的140个减少到53个,有2648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为219人发放校考合格证书,其中有50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最终录取45人,44人报到入学。
5.顺利完成对口招生工作。对口招生计划300个,安排学前教育、表演(泗州戏方向)、软件工程、自动化等4个招生专业,1405名考生报考我校,最终录取293人,实际报到290人。
6.顺利完成专升本招生工作。专升本有370个招生计划,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测绘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英语等5个招生专业,916名考生报考我校,最终录取370人,实际报到入学365人。
7.大力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制定《宿州学院2016年招生宣传方案》,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招生宣传,积极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体系,努力将我校招生信息、招生政策深入到学校,深入到学生中。
(二)就业工作
2016届毕业生共有446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775人,专科毕业生692人。初次平均就业率达91.43%,最终就业率为97.11%。其中,本科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7.03%,专科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7.54%。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2328人,参加国家或地方项目35人,升学424人,出国研修5人,应征入伍9人,自主创业32人,上述六类毕业生合计283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3.42%,其中,升学及出国研修占9.6%,自主创业占0.72%。与2015届毕业生相比,就业协议书使用率和自主创业占比大幅度增加。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实现了就业预期工作目标。2016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1.继续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开展系列就业创业专题报告,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创业信心,正确定位就业创业目标,培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灵感,指导创业思路。
2.开展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先后选派8批24人次参加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和业务培训。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开通宿州学院就业微信公众号。免费为2016届毕业生发放《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人手一份就业三方协议书,积极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证和改派手续。积极协调宿州市教育局,为师范类毕业生办理教师资格证书。编印201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表,通过线上线下向社会宣传我校毕业生信息。编撰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全方位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
3.鼓励开展就业创业理论研究。2016学我校就业工作专兼职人员先后发表科研论文21篇,撰写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就业结构分析等各类分析报告53篇。组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安徽省第十二届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佳绩,其中,两篇论文被省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到国家参加评比,均获得国家一等奖。
4.积极推进就业市场建设。举办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参展单位近150家,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举办经管类、机电类毕业生供需双选会,吸引上海联报万象、浙江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2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双选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300个。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宣讲会2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通过就业网、QQ群、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443条。联合二级学院,多批次组队奔赴省内外,走访毕业生及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先后3次组织二级学院参加校企人才对接会,选择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新建就业基地近30家。
5.帮扶“双困”群体实现就业,为164名2016届毕业生发放了13.12万元的求职补贴。
第四篇:就业工作处自评报告
就业工作处自评报告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方宣传、全程指导,多渠道拓宽就业途径,较好地完成了我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任务。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我校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1%,与去年同比增长5.5%,就业率保持稳中有升。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方面
1、健全就业工作全员化机制。根据我校就业工作实际,广泛调研,及时梳理各学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起草出台了《温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并以该《意见》精神为指导,抓紧抓好各项就业工作,努力形成全校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校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
2、完善特殊群体就业援助机制。组织制定了《温州大学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关爱行动计划》。3月,成立了温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爱联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专家以及学校教师担任就业创业指导师。切实有效地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使就业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改进就业市场调查反馈机制。学校成为浙江省12所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试点高校之一,12月,我校还承办了2010年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暨高等教育专业预警研讨会,以促进学校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在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方面
1、加强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课程教材及《温州大学校友职业发展案例》的编写工作。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就业创业等内容的培训,7月与北森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温州举办了一期全球职业规 1
划师(GCDF)的培训班,圆满完成了2008-2010年就业指导师资轮训计划。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尝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深入开展团体辅导和案例式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该课程2009年被评为校级、市级精品课程,今年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推行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①扎实开展日常就业创业指导活动。给大一学生专门发放了《新生生涯规划指南》,给毕业生制作了《就业手册》,举办了10多期专题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简历会诊”团体辅导等;定期开展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会;针对师范毕业生开展了“教育学、心理学考前培训”及“师范技能考前辅导”活动。②积极办好一年一度的校职业生涯规划节。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深受学生欢迎。其中的重头戏——职场精英挑战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广,比如今年我校第六届职场精英挑战大赛吸引了在温高校7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赛,大赛优胜者获得了20多家温州知名企业联合颁发的“就业通行证”、“实习通行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实习机会。职业生涯规划节今年被评为我校十大校园文化品牌项目。③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项就业创业比赛。继我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群英会—浙江省2009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1名学生和1 个创业团队获“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学校获最佳组织奖后。在今年的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我校学子再获佳绩,教师教育学院郑洁、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胡震鹏分别以第一,四名的成绩双双获得省“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学校再获最佳组织奖,郑洁同学还因此获得刚刚由温州市教育局和温州都市报联合评选的“2010年温州教育新闻人物” 称号。更为可喜的是,在8月有636所高校、4154支团队参加的首届“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中,我校有2支团队入选400强进入半决赛,其中建筑与
土木工程学院的“绿色建材创业团队”进入全国50强并代表浙江省大学生参加全国总大赛。
三、在拓展就业市场渠道方面
1、“走出去”巩固就业市场。一年来,由校领导带队或就业处和各学院组织有关人员一起走遍了全省11个地市的人才市场、部分用人单位及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就业主管部门、温州商会和高校开展就业调研,了解当地用人单位的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同时广泛联络各地校友及就业同行,巩固了当地的就业市场。
2、“迎进来”加强就业交流。邀请全省11个地市及省外部分地区的人才市场负责人来我校参加就业工作恳谈会和各地就业创业形势政策咨询报告会;热情接待省内外50多所高校来我校交流就业创业工作。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为我校就业市场向外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强联合”拓宽就业渠道。和各学院一起主动联络政府有关部门、各地商会、行业协会及校友会,组织举办双向选择效果好的专场招聘会和建立各类就业基地。如3月8日与温州市妇联举办了温州市首届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3月20日与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浙江省普通高校“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5月22日与温州市民办教育协会举办第四届民办教育单位专场招聘会等;8月28日与济南市温州商会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11月21日与浙江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温州市人才中心联合主办了2011届毕业生大型供需洽谈会等。
四、在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方面
1、增强主动服务意识。①建立联系毕业生制度。实施了部门工作人员联系学院及学院联系班级、毕业生的制度,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加入毕业班QQ群,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真实情况,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②开展就业工作督查。坚持以生为本,坚决杜
绝虚假就业。③开展就业调查和研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校师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就业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社会需求,为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科学参考。
2、强化特殊群体就业援助。根据《温州大学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关爱行动计划》,认真制定了2010年就业关爱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努力发挥温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爱联盟”作用,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帮扶活动,有结对帮扶,如老师、学生党员、校外就业创业指导师参加结对;经费资助,如发放简历制作券,学校统一组织双困毕业生参加温州地区以外的招聘会,对异地应聘的双困生资助交通费;媒体推荐等。就业援助工作成效显著,截止8月底,2010届就业困难毕业生288人,占毕业生总数9%,初次就业率94.4%,远高于学校平均就业率。
五、在注重自身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部门工作作风建设,每周召开部门工作例会,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部门人员廉洁奉公,干净办事,外部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自觉接受监督。大家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遇急事要事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的工作秩序井然,工作态度文明,工作氛围轻松,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我们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12月召开的全省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和全校教职工一起全力以赴做好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0周年!
第五篇:考核自评
今年,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自身不断努力,我在政治理论、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在以公道正派、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努力汲取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工作能力打基础。
在工作上,我继续坚持严肃、认真、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积极作好编撰两本书的相关工作。二是认真完成信息建库的启动工作,加班加点做好建库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的草拟,操作软件的研发调试等工作。成功举办了3期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三是努力做好本处文字材料辅助工作。四是做好日常信息工作,认真处理所接到的来电来文并详细登记归档。五是严格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评分汇总,为领导审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六是按时完成统计工作,保证了统计工作的质量。七是积极参加年内的几个重大活动,按要求做好所分派的工作。
我在今虽然有所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在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获得的。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在提高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