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国家税务局首问责任制实施办法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首问责任制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14-06-09 来源:宁波市国家税务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根据《全国税务系统首问责任制度》(试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首问责任制是指首问责任人为纳税人办理或有效指引纳税人完成办理涉税事项的责任制度。
第三条 首问责任人是指纳税人到税务机关或通过电话等方式办理涉税事项或寻求涉税帮助时,首位接洽的税务工作人员。
第四条 首问责任制要遵循首问必办、依法服务、全程跟踪、限时回复的原则。
第五条 首问责任制适用于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聘用人员)。
第二章 首问责任人工作职责
第六条 首问责任人工作职责即首问责任,是指首问责任人对受理的首问事宜,负有及时处理或指引处理的责任。
第七条 首问责任受理的形式包括:来访、来电、来信等。
第八条 纳入首问责任制的业务范围包括:涉税业务办理、涉税业务咨询、纳税服务投诉和税收工作建议。
纳税人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和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以及信访事项,依据有关专门规定办理。
第三章 首问责任人工作规范
第九条 首问责任人应当切实履行首问责任,依法依规办理首问事项。在服务过程中,做到礼貌待人、文明用语、主动热情,认真听取情况,准确了解需求,及时受理或正确指引。要妥善处理好对外接待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切实做到对外简化环节、内部有效协调,主动服务、周到服务,确保来电人和来访人满意。
第十条 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涉税事项,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凡资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者,能当场办理或答复的,应当场办理或答复;不能当场办理或答复的,应对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和联系方式进行登记,依法依规承诺限时办结或限时答复,负责跟踪办理情况,并于办结后及时向纳税人反馈。
(二)对资料不齐全或者不完全符合法定条件者,应一次性告知其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和所需资料,或明确告知不予办理的理由、依据等。
第十一条 对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涉税事项,按以下规定办理,并填写首问责任制转办工单(见附件):
(一)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首问责任人引导纳税人到相关岗位办理。如具体承办人不在,能由其他工作人员替代办理的,应予办理;确实不能替代办理的,首问责任人应当予以登记,并负责转交具体承办人,并负责向纳税人解释。
(二)不属于首问责任人其所在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但属于国税机关职责范围内的涉税事项,首问责任人也应根据纳税人需要办理的具体事项,主动告知承办部门及其办公地点、联系电话或者直接将纳税人引导到承办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应指定承办人,该承办人承接首问责任。
(三)首问责任人无法明确承办部门的,应联系本部门负责人予以明确;确实无法明确承办部门的,由本国税机关的纳税服务部门指定承办部门,并由该部门承接首问责任。
(四)首问事项属于反映情况、投诉、举报的,首问责任人应将首问者引导至投诉、举报受理部门。受理部门应认真受理,细心倾听、仔细询问,详细耐心地听取来访、来电者的陈述,当时无法做出明确答复的,应认真做好登记工作,按照权限及时处理或转办,并主动做好说明解释和办理反馈工作。
第十二条 对不属于国税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必须耐心向纳税人解释,并告知或尽可能帮助纳税人了解具体承办单位。
第十三条 各级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的首问事项属于转办事项时,由当日值班长负责承接首问责任。
第十四条 首问责任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来电人、来访人不闻不问,置之不理;
(二)使用“不知道”、“没办法”、“不归我管”等服务忌语,甚至服务态度蛮横、语言粗暴;
(三)推诿敷衍,拖延或拒绝,故意刁难来电人、来访人;
(四)其他损害国税机关形象或侵害纳税人权益的行为。
第四章 首问责任违规追究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要求办理相关涉税事项,确保首问责任人按规定的时限回复纳税人。
第十六条 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首问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要将首问事项的办理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不按规定履行首问责任和办理首问事项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 首问责任人违反首问责任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责任追究:
首问责任人未按规定承担首问责任,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予以谈话告诫。
首问责任人未按规定承担首问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不良后果的,经查实,在本单位通报批评,并视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税务工作人员履行首问责任的能力和服务纳税人的意识。严格禁止在承办首问事项的过程中向纳税人索拿卡要等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 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进行监督。对首问责任承办机关的投诉可以向上级国税机关提出,对首问责任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的投诉,可以向本级国税机关提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全市国税系统各级纳税服务管理部门负责首问责任制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宁波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
第二篇: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首问责任制度(范文)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首问责任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首问责任制是指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人士(以下简称纳税人)到国税机关、通过电话或信息网络办理纳税事宜(含举报、投诉、咨询、查询等)时,首问责任人必须负责解答、办理、引导或转交经办部门的制度。
第四条纳税人进行咨询或办理有关涉税事项时,被问及、接触的第一个业务受理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第五条首问责任制受理事项分业务受理和投诉受理。业务受理包括: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纳税辅导、政策咨询、减税免税、发票领购、发票代开等。投诉受理包括:窗口服务态度、税务人员执法情况、税务案件举报等与税收业务和纳税服务相关的所有投诉。
第六条首问责任人应当熟悉本岗位及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切实为纳税人着想,对无论是否属于本岗位职责范围的事项,都必须主动、热情、礼貌,使用文明用语,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
第七条纳税人到国税机关办理涉税、咨询、投诉等事宜,凡属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符合规定、手续完备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手续不完备的,应当做好登记并向纳税人一次性告知有关事项和所需资料,待其
完备手续后限时办结。
第八条纳税人办理事项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部门职责范围内,但具体承办人不在,能由其他工作人员替代办理的,应予以办理;确实不能替代办理的,首问责任人应当予以登记,并负责转交具体承办人。如具体承办人出差或责任不明确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必须及时向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并负责向纳税人说明。
第九条纳税人办理事项属于国税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部门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要根据纳税人来访的事由,负责引领纳税人到主管部门,让纳税人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
第十条受理事项需经领导核准或需向上级请示后才能答复的,由首问责任人或承办部门向分管领导或上级领导请示后,根据本单位领导或上级批复的意见予以答复处理。
第十一条首问责任人对属于业务不明确或不清楚承办部门的,要及时请示领导,协助有关部门一同解决。
第十二条首问责任人确因工作繁忙或其他紧急办理事项无法履行首问责任时,应向纳税人说明理由后,移交其他工作人员,由接收人履行首问责任职责。
第十三条纳税人办理事项不属于国税机关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必须耐心向纳税人解释,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得态度生硬,推诿不理。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山东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宁波市北仑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宁波市北仑区国家税务局文件
仑国税〔2005〕59号
关于王万尔等职务任免的通知
各科室、稽查局、信息中心: 根据《北仑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仑国税[2005]58号),经研究,决定任命:
王万尔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人事教育科科长(监察室主任)
丁 敏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李树伟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科科长
吴满甫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科长(办税服务厅主任)
严孟盛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二科科长
贺宏伟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三科科长
胡修平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局长
吴熠萍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人事教育科副科长(监察室副主任)
梅万钧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
周铁军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正科级)
单杨昌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计划统计科副科长
王永祥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副科长(办税服务厅副主任)(正科级)
陈胜波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副科长(办税服务厅副主任)(正科级)
马新荣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副科长(办税服务厅副主任)(正科级)
章益民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副科长(办税服务厅副主任)
胡成平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二科副科长
乐嘉华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三科副科长
张亚弛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正科级)
赵新建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正科级)
桂 桦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
魏学军任北仑区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以上同志原担任职务因机构调整自动免去。二OO五年七月十二日
主题词:职务 任免 通知
抄送: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北仑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各街道、镇乡人民政府、各有关主管单位:
北仑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5年7月18日印发 校对:人监科领导
第四篇:办税服务厅首问责任制度 -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办税服务厅首问责任制度
第一条
为优化纳税服务,规范办税服务厅首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首问责任制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社会各界人士(以下简称纳税人)到国税机关、通过电话或网络办理纳税事项(含举报、投诉、咨询、查询等)时,首问责任人必须负责解答、办理、引导或转交经办部门的制度。
第三条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或通过其他途径、方式向办税服务厅现场人员进行涉税业务咨询、办理涉税事宜、情况反映、投诉、举报等,接受询问或反映的第一位现场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包括办税服务厅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在办税服务厅现场的其他税务工作人员。
第四条
无论纳税人询问事项是否属于本岗位职责范围,都必须主动热情、文明礼貌、认真倾听、准确受理或者指引,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
第五条 首问事宜属于首问责任人岗位职责范围内的,首问责任人应按规定认真解答、及时办理。凡符合规定、手续完备、资料齐全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结;对于手续不完备或资料不齐全的,首问责任人应一次性告知(必要时可以书面形式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根据相关规定不能办理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详细说明并做好解释工作;确属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解决的,首问责任人应主动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问清情况后及时、负责地给予答复。第六条 首问事宜在首问责任人岗位职责范围以外的,首问责任人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联系、确认职责,准确指引纳税人到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处,简要交接后,首问责任解除。
第七条 首问事宜属于反映情况、投诉、举报的,如属当事人直接上门的,首问责任人应将其引导至投诉、举报受理部门;如属来电来函、发送邮件等其他方式的,应直接告知当事人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或及时将有关材料转相关部门。
第八条 首问事宜不属于国税系统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应予以解释说明,并尽自己所知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得态度生硬,推诿不理。
第九条 首问责任人因接待不当或拒绝、推诿、扯皮等原因,而致使纳税人无法办理涉税事宜的,相关部门应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责任追究。
第十条 本制度由浙江省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市、县国税局可以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五篇: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公告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公
告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第1号
现将《宁波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宁波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市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第三条 为确保汇算清缴质量,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汇算清缴开始之前和汇算清缴期间,主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纳税服务。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帮助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政策、征管制度和办税程序,确保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积极开展纳税辅导,帮助纳税人知晓汇算清缴范围、时间要求、报送资料及其他应注意的事项,提高申报效率。
(三)组织纳税培训,帮助纳税人进行企业所得税自核自缴,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
(四)及时向纳税人发放汇算清缴的表、证、单、书等。
第四条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汇算清缴,或者未按规定报送汇算清缴相关资料的,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凡在纳税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第六条 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由统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总机构,按照上述规定,在汇算清缴期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进行汇算清缴。分支机构不进行汇算清缴,但应将分支机构的营业收支等情况在报总机构统一汇算清缴前报送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及其所属机构的营业收支纳入总机构汇算清缴等情况报送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企业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纳入汇算清缴范围。第三章 申报时限
第七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
纳税人在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等终止生产经营情形,需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第八条 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第九条 纳税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或备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办理延期纳税申报。
第十条 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内发现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汇算清缴期内重新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第四章 申报方式及报送资料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如实、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完整、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并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可以采取直接上门方式办理纳税申报;也可以经税务机关批准,采取邮寄、数据电文(网络、报盘)方式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三条 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1.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需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及附表。
2.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需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类)》,及《税收优惠明细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五)。
(二)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核备案事项的说明和相关资料。
(四)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款情况。
(五)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当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六)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七)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并在汇算清缴结束前报送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第十四条 纳税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属于清单申报的,应将《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明细表》和《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申报汇总清单》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件在申报时一次性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纳税人应逐项(或逐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专项申请报告表,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相关证明资料。纳税人可在损失发生时报送,也可以在汇算清缴申报时,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明细表》、《资产损失专项申请报告表》、《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申报汇总清单》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第五章 审批、审核及备案
第十五条 纳税人需要经税务机关审批、审核或备案的事项,应按有关程序、时限和报送材料等要求,在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前及时办理。
(一)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纳税人应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执行。
(二)实行事前备案管理的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纳税人应于纳税申报之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执行。
(三)实行事后备案管理的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纳税人应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将相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时,应审核企业使用的申报表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如发现纳税人未按规定报齐有关资料或填报项目不完整的,应及时告知企业在汇算清缴期内补齐补正。第十七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期间,运用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校验系统对申报数据进行逻辑审核。发现数据填报错误或相关手续不齐全的,应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告知纳税人,并要求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间进行重新申报。
第十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结束后,运用总局“涉税通(税务版)”软件,对申报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校验。发现汇总数据仍有错误的,应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告知纳税人,并要求纳税人限期进行补充申报。第六章 补退税款处理
第十九条 纳税人在纳税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第二十条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手续。第七章 汇算清缴后续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应对企业发生的跨监管事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和税收优惠备案事项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并登记台账。第二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对所有纳税人纳税申报数据的逻辑性和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
(一)查账征收纳税人审核重点:
1.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与企业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数字是否相符,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对应,计算是否正确。
2.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弥补以前亏损额和结转以后待弥补的亏损额。3.纳税人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税收优惠的确认和申请是否符合规定程序。4.纳税人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程序。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分支机构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证明。
5.纳税人有无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完税凭证上填列的预缴数额是否真实。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所属分支机构预缴的税款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中分配的数额一致。6.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和其他各税种之间的数据是否相符、逻辑关系是否吻合。
(二)核定征收纳税人审核重点:
1.纳税人享受的免税收入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
2.纳税人经营多个营业项目的,有无按主营项目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应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并告知纳税人。
第二十三条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组织开展汇算清缴数据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作为纳税评估、反避税、涉外税务审计和检查重点对象:
(一)利润率、应税所得率明显偏低的企业;
(二)纳税信用等级低或连续亏损仍持续经营的企业;
(三)跳跃式盈亏企业;
(四)股权登记变更或重组改制企业;
(五)减免税额较大或减免税期满前后利润额变化异常的企业;
(六)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
(七)关联交易收入比重较高的企业;
(八)税务机关确定需重点审核的企业。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做好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汇算清缴的协同管理。
(一)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对企业的汇总纳税申报资料审核时,发现其分支机构申报内容有疑点需进一步核实的,应向其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发出有关税务事项协查函;该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就协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核查结果函复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收到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核查结果后,应对总机构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作相应调整。第八章 报告总结
第二十五条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市局应对全市国税系统汇算清缴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考评。
第二十六条 各县(市)区局应在市局规定时间内将汇算清缴汇总表及工作总结报送市局。总结的内容应包括: 1.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情况; 2.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的分布情况; 3.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及原因; 4.汇算清缴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总结;
5.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征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居民企业纳税人。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