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7:5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

第一篇: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 财政学 》课程论文

班级:09国贸2 姓名: 陈喆 学号:2009524231 成绩: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摘要

税收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税收领域的一项顽症,目前,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因此加强税收管理以减少税收流失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税收应征额与实征额之间有较大的差距,税收流失严重。这种税制表面现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不仅使得税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大打折扣,长期内还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因此,要使税收流失情况得到好转,不仅要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还要改进税收管理,以及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本文对税收流失的概念、现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税收流失; 税收政策; 税收法律; 电子商务

名词解释

所谓税收流失,是指各类税收行为主体,以违反现行税法或违背现行税法的立法精神的手段,导致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收入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收额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流失主要表现为以下种种现象和行为: 1.偷税。2.逃税。3.漏税。4.骗税。5.抗税。6.欠税。7.避税。8.非法的、任意的税收优惠和减免。9.征税人违规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最新动态

根据201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此次审计的18个省区市国税部门2010年组织税收2.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此次审计发现,一些国税部门存在违规减免、征管不严导致税款流失等问题。中国审计署署长刘家义称审计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涉税审批事项不合规。其中税务总局个别司2009年至2010年,以非正式公文“司便函”的形式,批准对企业超过认证期限的增值税发票进项税款17.29亿元予以抵扣;12个省的国税部门违规批准税前扣除和减免税优惠等,造成税款流失25.78亿元;9个省有关部门将17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使其享受税收优惠26.65亿元。其次,纳税审核和发票管理不严格。其中:10个区县级国税局为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发票1万多份,15户从事矿产买卖、废旧物资回收和软件生产等业务的企业虚开发票或使用不规范发票,导致税款流失共计14.33亿元;73个国税局对99户企业的纳税申报审核不严,少征企业所得税8.27亿元。再次,有的地方存在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问题。2009年至2010年,有62个国税局通过违规批准缓缴、少预缴、以误收名义退税等方式,当期少征287户企业税款263.01亿元;有103个国税局通过违规提前征收、多预缴、不退多缴税款等方式,向397户企业跨年度提前征税33.57亿元。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

1、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最大方式。2010年5月29日,市地税局会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依法对鞍山市时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查,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采取设立真、假账,隐瞒收入的手段偷税。2005年至2010年4月期间,未缴少缴营业税470.1万元、房产税938.9万元、印花税9.88万元,依照《征管法》有关规定,鞍山市地税局对鞍山市时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做出了补缴税款1418.9万元、计征滞纳金656.1万元、处罚款811.3万元的处理,并于近日将税款全额入库。此案合计涉税金额达2886.3万元。

2、骗税现象有抬头趋势。骗税主要是骗取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制度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骗税已从高价值、高税率的产品发展到普通产品,骗税人员从少数出口企业发展到专业骗税团伙,骗税手段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主要骗税手段有以下几种:利用“四小票”虚假抵扣税款;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抵扣税款;利用普通发票虚列成本税前扣除;利用“三账”偷逃税;无证经营逃税;利用“真形式假业务”骗税。每年国家因被骗出口退税的损失是巨大的。

3、形形色色的避税问题。据佛山南海税务部门研究分析,避税的手段很多种:一是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转让定价,高进低出。这种手段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二是弱化资本,向境外关联企业融资;三是压低来料加工的加工费率,使加工费等于或低于加工成本,从而减少账面利润;四是利用新办企业和免税年度避税;五是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然后通过避税地的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公司进行商业、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或低税减少税负。

4、抗税行为时有发生。抗税作为我国税收征纳矛盾的现实表现,主要发生在城乡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如一些土法炼油、个体采矿等行业,在农村还存在着集体抗缴农业税的问题,每年税务战线因暴力抗税而牺牲的事件总有几次。

造成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

(一)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纳税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税收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就使得这种被分配产品的所有权从纳税主体手中强制的、无偿的转移到国家手中。这无疑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剥夺,导致纳税人利益的减少,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少缴税或不缴税,尽可能多的增加税后利润。同时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吏制的苛捐杂税的残余影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支出透明度不强、乱收费和以费挤税等现象,使得纳税人权利和义务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的感觉,使得一部分公民的纳税意识缺乏,纳税理念淡薄,助长了税收流失。

(二)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规范,税收执法力度不够是税收流失的政策原因。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很快,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入世后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现行税制理论与实践错位,导致巨额税款流失。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建设仍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

(三)税务部门征管不力,税收征管体制不完善,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税收流失与税收征管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彼此在相互抗争中达到均衡。当前税务部门征管不力,导致税收大量流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征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要求。二是部分税务机关擅自扩大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

(四)地方政府干预税收政策,以费挤税现象严重

在局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权代法、轻税重费、藏富于民、越权减免等现象,造成税收流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越权制定减免税政策,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程序,使税务机关执法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二是行政干预税收收入,不切实际地下达税收任务,迫使税务机关收过头税、预征税款,强压企业贷款纳税,竭泽而渔,寅吃卯粮。

(五)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大量流失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搬到网上经营,其结果是一方面带来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的减少,使现行税基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生事物,税务部门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进展,造成了网上贸易的“征税盲区域”,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六)缺乏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工作却没有相应的跟上。为了追逐利润而践踏法律,有损社会主义公德的现象大量出现,人们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意识十分淡薄。

基本治理对策

(一)健全法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税

1.加强税收立法,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基本思想是: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母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相应配套的税收法律体系

2.提高现有税法的法律级次,增强税法的法律效力。对于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经过修改后较为成熟的就按照法律程序尽快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使之升格为正式的法律。

(二)完善税制,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1)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将一些高档滋补、保健药品和一些奢侈性的高档消费行为列入消费税税目;同时适当降低与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或贴近的消费品的税率,如摩托车、非奢侈消费品的化妆品。(2)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保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3)适时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以适当调节社会财富分配,鼓励劳动致富,减少不劳而获产生的负作用。(4)将目前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改为教育税,专门用于弥补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5)完善地方税体系,规范税外收入。将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合并,统一纳税人,合理调整计税依据,适当提高征税标准。对各地税外开征的各种基金、规费进行认真清理,将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仍按规费形式征收,取缔不合理的收费。

(三)健全税务监督机制

要有效防范和抑制税收流失,还必须有广泛、严密的监督机制。税务监督应包括内部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全方位、全社会监督。当前,税务监督机制基本上是税务机关内部实施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健全税务监督机制重要的是将税务监督的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如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为治理税收流失做出应有的作用。

(四)严格监视网上贸易,加强电子商务征税管理

网上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税收征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目前情况看,网上贸易只是呈现雏形,应加紧采取措施和对策管理。(1)采取备案制度,要求所有上网单位将与上网有关的资料报当地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根据网络经营者的咨询状况,核发数字式身份证明,以便税务机关确定交易双方的身份及交易的性质。(2)拓宽税务与银行联网的空间,税务部门应与银行合作设置电子关卡,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监控,从而大大限制了偷、逃税行为的发生。(3)在网上建立电子银行,要求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在电子银行里开户,在网络上完成异地结算、托收、转账等金融业务,在网络上完成缴税业务,实现电子支付。

(五)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转变公民税收观念

(1)深入广泛地开展税法宣传,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观。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收教育宣传,应把税收的基础知识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使国民从小就树立“纳税光荣”的观念,使国民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更新公民税收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应尽义务说”观念已不能为纳税人所认同,甚至会造成纳税人的逆反心理。因此,要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观念,分别规范纳税人、用税人和征税人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财政学论文-中国税收负担研究

中国税收负担研究

------中国税负重不重?

一、原理阐述:

税负是指实际计缴的税款占相对应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职能的范围以及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等是决定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宏观税负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税负痛苦指数:即Tax Misery Index,也叫税收痛苦指数,是根据各地的公司税率、个人所得税率、富人税率、销售税率/增值税率,以及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障贡献等计算而得,指数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高。

税收负担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多少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反应及效果,它调节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关系,主要通过税收的职能来实现。

二、文献综述:

查阅网上的资料发现,对于税收负担,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税负并未如外界报道的那么高,不像福布斯的税收痛苦指数榜中显示的,中国的税收痛苦指数排名第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全球税负排名最高的前几个国家之列。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税负不可能高到这种程度,显然是被夸大了。从目前我国税收收入负担来看,我国的税负并不是处于很高的水平。”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也强调,虽然“税收痛苦指数”这一指标不尽准确,但是对我国当期的税制改革还是存在一些 借鉴意义的。他认为:纵向地看,我们的宏观税负还是有些高,主要表现在我国主体税种的最高边际税率相对较高,法定税率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相应税种的税率水平也是不低的。比如,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为45%,而英国是40%,日本是37%,美国是35%,俄罗斯则实行13%的比例税率。而且除主体税种以外,我国还有消费税和其他地方税等,使税收负担的名义水平较高。

杨涛分析,之所以现在公民感到税收负担重,是因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之外,其它政府性税收收入的影响,比如,土地出让金、国有 企业的资本性收入等政府性税收比重较高。同时,财政性支出在社会福利、转化为居民服务的社会性保障设施增长还不够,所以导致了对我国税负水平的误解。

肖捷:比较分析宏观税负水平,不能脱离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政府职能范围,宏观税负水平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用的统一标准;中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宏观税负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提升;由财政预算安排增加对居民的各种补助性支出,同样可以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只是实现的途径不同;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应随着经济发展循序渐进,必须把握好节奏和

力度。而且,适度提高宏观税负水平要与深化税制改革和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等结合起来,使整体税负结构更加趋向合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全面考量财政收入负担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不是财政收入的绝对数,而是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中国税收负担现状

(一)中国税收负担到底重不重?

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给的答案是“重”。

表格 12009年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

(二)国外的税负情况:

著名咨询公司益普索集团和巴黎工商会日前发布的欧洲企业税负调查显示,2009年在接受调查的欧盟10国中有55%的企业主认为国内税务负担非常高。荷兰、波兰和英国被认为税负环境有利吸引外资,而法国、意大利与比利时被认为税负压力很大,对外资吸引力较小。

这份调查的对象是波兰、荷兰、英国、瑞典、匈牙利、西班牙、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在内的欧盟10国的1013名企业主,涵盖工业企业(雇佣人员50人以上)、商贸、服务及运输建设业企业(雇佣人员10人以上)。调查显示多数企业高管认为本国税负压力不仅高而且是非常高,并且认为本国税负压力要比在欧洲其他国家感觉更重。

1表格1数据来自《福布斯》杂志

调查显示,认为本国税负环境有利吸引外资的企业主比例最高的是荷兰,高达76%,接下来是波兰67%、英国61%,排名末3位的则是比利时23%、意大利14%、法国13%。同时,企业主认为税负水平与公共服务质量相符的比例,同样是荷兰拔得头筹达84%,接下来是瑞典77%,法国61%,排名末3位的则是意大利30%、匈牙利26%、波兰20%。欧盟10国2009年企业名义税率最高的是法国达到33.3%,而德国最低,为15%。

(三)合理的税负计算方法

如果这个榜单不正确,那我们应该拿什么指标来衡量中国的税收负担到底高不高呢? 目前普遍被专家和学者接受的,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除一般预算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土地出让收入)、社会保险基金缴费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根据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计算,2009年,中国政府后四项收入分别为18,335.04亿元、12,780亿元、6,414.65亿元、988.7亿元(包括电信企业重组专项资本收益600亿元),加上财政收入,全部政府收入合计约为107036.7亿元,大口径宏观税负不低于31.4%。

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计算。这53个国家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可用财力上看,我国可用于统筹安排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除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外,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也都具有特定用途,实行专款专用,只有公共财政收入可以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公共支出。2007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9.3%,2008年为19.5%,2009年为20.1%,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

从人均指标上看,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2009年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513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仅为751美元,大大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1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

表格2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四、个人对中国税负的建议

(一)、福布斯税负指数的偏失

1、税负痛苦指数没有区别平均税负与边际税负的差异。平均税负反映的是每单位的税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边际税负是最后一单位税基所承担的税收数量,是经济学边际分析在研究税负问题上的应用。

2、不考虑税基比重和税制结构。《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没有考虑税基比重和税制结构,将不同税种的法定税率作简单加总,忽视了主体税种比重差异和各税在总体税负形成中的分量。

3、入选税种的标准不确定。税种主要选择了主体税种,但税种入选并无确切的标准。是按税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还是其他什么没有明确。

(二)正确认识宏观税负

我国宏观税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必须予以澄清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选定衡量标准。衡量标准不一样,势必会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比较分析宏观税负水平,不能脱离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政府职能范围,宏观税负水平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用的统一标准;中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宏观税负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提升;由财政预算安排增加对居民的各种补助性支出,同样可以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只是实现的途径不同;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应随着经济发展循序渐进,必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而且,适度提高宏观税负水平要与深化税制改革和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等结合起来,使整体税负结构更加趋向合理。

宏观税负是广受多项条件影响的矛盾体,需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不能简单地评论税负水平孰高孰低。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税负不仅有上升的需要,也有提升的空间。如果政府收入不能满足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必需的支出,或者税收收入增长无法保证公共财政政策的连续性,政府只能要么通过发债等方式筹措资金,要么削减预算开支。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应伴随着经济发展循序渐进,必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如果税负水平上升过快、过高,不仅容易产生超额税收负担,挫伤纳税人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适度提高宏观税负水平要与深化税制改革和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等结合起来。通过优化税制安排,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合理增加高收入者的税收贡献,以此体现收入能力强的群体关心和帮助收入能力弱的群体。

(三)如何改善我国税收负担

针对近几年政府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较快的局面,要统筹考虑税收负担与非税收入负担的关系问题,通过实行费改税等措施,进一步理顺政府收入分配渠道,规范非税收入秩序,在宏观税负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稳步合理上升的同时,使整体税负结构更加趋向合理。

因此,如何改善我国的税收负担,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减少税外收入负担,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

政府巨大的收费是抑制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打击乱收费的力度,避免重复收费,才能优化经济环境,消除民众的抵触情绪,使征税工作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广义税负水平,有得于缓解社会矛盾。可以扩大税基增设新税种,继续保留部分收费,取消乱收费来改善税收负担。

2、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

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应该降低流转税也就是商品和劳务税的比重,而增加直接税也就是所得税和财产税收的比重,从而实现富人多纳税,穷人少纳税的税收公平目标,不仅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转向内生动力,实现经济转型。此外,还应强化增值税改革,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同时,改革个人所得税,扭转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由工薪阶层承担的尴尬局面。

3、建立税务司法保障系统,加强税收征管,随着我国税收法制的不断健全,随着税收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税收征管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减少税收征收过程中的损耗,保证税收收入,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水平。税款使用的透明度应该提高,给民众以信心。

4、适当降低税率

我国现行税制中主体税种的法定税率偏高,已经超过拉弗曲线的警戒区,所以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税率,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同样,降低税率,一方面可以降低我国法定的宏观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使两者的差距逐步缩小,并最终接近一致。此外,降低税率,可以减少征税阻力,提高税收效率,从而增加税收。

参考目录:

郭庆旺,吕冰洋,“中国税收负担的综合分析”《财政问题研究》,2010年12期吴朝霞,“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优化及策略”《经济师》,2007年10期宋星曰,“中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研究”《经济管理者》,2011年11期

张召朋,“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角度”《市场论坛》,2010年08期 潘石,王文汇,“税收负担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10年05期 白晓荣,“试析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经济论坛》,2009年19期

张屹,“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现状分析级合理化建议”《时代金融》,2008年02期

张昆,邹晓宇,“衡量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新视野”《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7期王大树,杨长涌,“关于中国税收负担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年10期

第三篇:税源管理和遏制税收流失论文

一、税收流失的症结是税源管理

(一)税源管理薄弱是导致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的确立,实现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使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更加明确。但这要求税务机关必须有现代化的征管手段,纳税人必须有较强的纳税意识,各有关部门必须有较强有力的协税护税监督制约机制。由于不具备这些条件,加之取消专管员直接管户制度后,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传统的联系纽带被割断,税务机关相当一部分人员只能在办税服务厅内坐等纳税人上门申报,忙于将纳税人的申报材料输入计算机,忙于把纳税人申报的税款收缴入库,不能主动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去调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经常性、专项性的税源户调查,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涉税信息缺乏及时准确的掌握。与此同时,在纳税人征管档案资料不全不实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依赖计算机,企图以电脑代替管理,结果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使计算机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稽查系列的重点稽查职能目前又主要放在对税务案件和税务违章行为的查处上,对税源户的日常稽查缺位,加之社会监控网络又尚未完全建立,因而,税源监控措施十分有限,税收征管基础非常薄弱。管户不清、税源不明、一证多摊(点)、无证经营、虚假歇业、“空壳户”的大量存在,使漏征漏管户大量出现,税收流失的问题相当普遍。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每年被偷逃的税款约占同期入库税款的20%左右。问题最严重的是个人所得税,其有效征收只达到50%,而且90%左右都是靠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征收上来的。其他税种的征收虽较个人所得税理想,但也普遍存在跑、冒、滴、漏、偷现象。

(二)近几年税收流失有所遏制也主要是因加强税源管理所致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税收收入在2000年增幅明显的基础上,2001年继续呈良好增长势头。如2001年前九个月就累计完成112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增收2074亿元。

税收收入缘何能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除了经济增长的因素外,主要来自于加强征管转化为增收的成果”,“如果说收入仍有空间,今年的税收收入增长潜力仍然是加强征管,堵塞漏洞”。

加强征管,堵塞漏洞,主要表现在税源控管上。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典型——青岛市国税局在总结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通过加强管理、实现税收增收的经验时指出,“抓大不放小,实施分类管理”,通过专人负责或驻厂员管理,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动态经营信息,对企业的存量税源、增量税源、潜在税源摸清摸透;同时通过贴近式管理,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结合纳税人的实际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税收增收的关键。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近几年我国在石油行业、出租车行业税收增幅成效显著时指出,推广使用税控装置,有效控制税源是这些领域税收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税务总局才强调指出:依法治税,责任在领导,主要靠基层;通过强化税源监控,推动征管改革目标的实现。同时指出: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二、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税源管理需要在机制上、制度上解决好税源控、管的弱化问题。为此,税务部门必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配合,促进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解决实际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和个人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办理税务登记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致工商登记的户数远远大于税务登记户数的弊病,需要税务机关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配合,即税务机关要定期或根据需要从工商管理部门了解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以核实纳税人是否依法办理了税务登记。如果发现纳税人有不办理税务登记的,就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没收非法所得或处以罚款。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在这次新出台的《征管法》中已有明确的规定,督促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成效如何,关键在税务部门。一些地方推行“工商税务联合发证”的办法,效果不错,值得借鉴。

(二)按照分类管理原则,解决好税源管理初始环节的薄弱问题

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针对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后,在税源管理上出现的“管户”与“管事”、“管税”相脱节等管理环节薄弱问题,不少基层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经营规模和类型的不同,在“申报纳税、查管分离”的前提下,推行专管员、联络员和驻厂员等“划片监管”、“驻厂管理”等直接深入纳税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另外,不少税务机关在“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之下,按照“属地原则”在基层再设专司税源户管理的机构,以切实加强税源管理的做法,事实上也是一种分类管理的形式。分类管理作为对传统专管员管理制度的“否定之否定”,不仅适应了实际需要,而且是对新的征管模式的完善。因此税务部门必须切实抓好分类管理,以加大对税源管理的力度,把弱化的管理再强化起来。

(三)建立税源户管理责任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

税源管理责任到人,谁管理,谁负责到底。为加强对失踪户、漏征、漏管户的控管、打击和清理,基层税务部门可专门设置由三人左右组成的清查小组实施该项工作。同时为确保责任人制度的落实,必须强化目标考核制度,建立一套严密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包括:(1)税务登记准确率(包括漏管户考核率);(2)纳税申报率;(3)征期入库率;(4)催收催报率;(5)发票核查率;(6)稽查处罚率;(7)强制执行率;(8)举报案件查结率;(9)查补入库率;(10)撤消(复议)率。对考核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加大对税源户的稽查力度

转变观念,树立大稽查意识,将对税源户的稽查纳入日常稽查范围,把工作做在平时。坚持管税与管票结合,通过对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的监督,为稽查提供监控依据。树立“重点稽查”的意识,对连续三个月未申报,又确实难以查找的非正常户进行重点稽查。同时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打击力度,对漏征、漏管户,一经查处,都必须进行补税和罚款;对触犯刑律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惩处,绝不能以补代罚或以罚代刑,严控税源流失。

(五)建立税源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协税、护税网络

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关部门计算机联网,实现税源户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与工商、银行、公检法、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及国、地税之间、部门内部门的合作,对具体内容和要求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对作为和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硬性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该公告的要公告,该曝光的要曝光,并鼓励广大公民积极举报,在全社会形成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人人喊打,使其无藏身之地的声势,为税务机关开展清理漏征、漏管工作赢得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六)抓好纳税申报管理,推行“纳税信誉等级”办法

加强纳税申报工作,首先要简化纳税申报手续。浙江绍兴等地实行软盘申报、pC卡

申报等方式值得借鉴。这类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取消了原来纳税申报中的几种附表,减轻了办税员的工作量,但其需要相应提高办税员操作技术和软件性能。其次要采取各种纳税申报方式,即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开辟利用电话申报、因特网电子邮件申报和邮寄申报等途径,以方便纳税人。此外,还要稳定各种办税程序,即对涉及到纳税人办理的各种事项,无论是何种表式和资料,都要统一固定,一般情况下不要变动。对每年进行的税务登记验证、一般纳税人年检等工作,要尽量合并,集中安排在当年的某个月份内,以方便纳税人办理。对出台的各种税收政策措施,在实施中尽可能简化手续,减少办税人的来回奔波。

积极推行“纳税人信誉等级”办法,即根据纳税表现把纳税人分为三类,分别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申报表,同时开辟三种不同的纳税通道。在此基础上采取三条保证措施:一是强化依法纳税的责任,解决纳税人不报、逾期申报和申报不实的问题。对申报违章的,必须依法给予处罚。二是强化纳税申报的审核,解决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的问题。对纳税申报表填写不全、数字逻辑关系不符的,必须要求纳税人重新填报;对申报无收入的,必须进行动态稽核。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凡通过检查发现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表不符合税法要求的,主管税务机关又未对其进行处罚的,不仅对纳税人进行处罚,还要追究税务机关原审核人的责任。

(七)规范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1.加强税收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录入、归档,建立纳税人电脑化管理的档案。完善纳税人税务登记资料管理系统(掌握登记、变更、注销、非正常户、失踪户情况等),发票购领、使用、查寻系统,电子申报纳税、欠税催缴系统和税源监控分析系统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申报质量的分析与监控、检(稽)查的选案以及税源的跟踪管理提供较为完整准确的依据。

2.抓好发票的管理,推行“以票管税”的办法。现在的税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上,而忽视了普通发票的管理。一些纳税人采取不开、少开、拒开、虚开普通发票的行为,进行偷税。为了防止税款流失,实施税收源泉控制,应推行普通发票“以票管税”的办法,凡销售方向购货方开具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的,购货方可凭其开具的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向税务部门举报,一经查实,举报人可享受开具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

3.实行税源调查制度,最大限度地限制、打击“地下经济”。税源调查可以由各个基层税务机关按街道、路段、片区设置调查员,监控区域内的税源情况,及时发现“地下经济”,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开展税源预测分析,推行纳税评审机制。通过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资料和生产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分析、评审,对重大疑点问题进行调查,确保税源清楚、准确,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4.建立企业法人代表终身码,保证纳税人户籍的相对稳定。即以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识别码,输入计算机管理网络。当其发生变动时,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信息,税务机关可以据此及时处理。为了保证企业法人终身码的有效性,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对其有关联关系的人员进行相同的监督,避免纳税人利用直系亲属易名易地经营,逃避纳税。

5.逐步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从国外许多国家加强税收征管的经验看,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税收征收管理成本,加大税收征收管理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偷、逃税行为。近年来,我国在石油行业、出租车行业推广税控装置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悉,长沙市在出租车行业推广税控装置后,税收收入增长50%以上。同时,新《征管法》也明确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6.加强对纳税人银行账户的管理,以有效监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金融机构多头开户的情况严重,有的开户多达几十人。税务机关不掌握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就难以检查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其在金融机构所开立的账户加强对其进行控管。以前,有的税务部门对银行重视、利用的不够,有的借助金融机构发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却无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令人欣慰的是新颁布、实施的《征管法》对金融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税务机关需要了解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7.严格执行新《征管法》有关从严控制延期纳税、确保国家税收优先、企业重组缴税办法等规定。即:“纳税人因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于先普通债权;权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纳税人有合并分立以及其他重组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时未清缴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及时掌握纳税人合并、分立以及其它重组情形,防止重组企业拒绝履行纳税义务,重组后的企业拒绝承担前企业欠缴的税款。至于纳税人应承担的相应职责,新《征管法》已有明确规定,这里的关键是税务机关要发挥好执法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圩岸.保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J].中国税务,2002,(2).[2] 李大明.税收征管中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01,(5).[3] 戚务敬.集中征收后如何加强税源监控[J].税务研究,(8).[4] 朱润喜.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征收管理[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0.

第四篇: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所谓税收流失,是指各类税收行为主体,以违反现行税法或违背现行税法立法精神的手段,导致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收入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收额的各种行为和现象。这里所说的各类税收行为主体,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流失主要表现为以下种种现象和行为:1.偷税2.逃税3.漏税4.骗税5.抗税6.欠税7.避税8.非法的、任意的税收优惠和减免9.征税人违规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一、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新的税收制度的贯彻实施,税收已广泛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税收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改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国家法制尚不健全,人们的税收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诚信纳税的意识还远没有得到树立,各种偷逃税现象还大量存在,税收流失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所以,加强对税收流失的研究,对税收流失进行有效的治理,最大可能的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引起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的税收流失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混合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税收流失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是引起税收流失的动因。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而现阶段,国家与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来进行的,税收直接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再分配,这种分配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无偿性。因此,税款的多征与少征,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者的收益。使得一些生产经营者在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时,为了使自身收益最大化,便会采取各种手段偷逃国家税款,造成税收流失。

2.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规范,税收执法力度不够是税收流失的政策原因。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进一步改进,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建设仍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1.法律体系内部存在重大缺陷。现行税法形式体系不完善,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也没有相配套的税务违章处罚法、税务行政诉讼法等。2.现行税法立法档次太低,许多税种都是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开征,税收立法呈现立法行政化趋势,税法的权威性和透明度不够。3.现行税法存在不合理之处,操作性较差。如增值税的视同销售的规定、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规定等在实际的税收征管中操作难度都相当大。同时,税务机关的执法独立性较差,《征管法》虽然有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的规定,但由于需要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些规定往往得不到落实,使偷逃税现象不能得到有效制止,造成税收流失。

3.税收征管体制不完善,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是产生税收流失的体制因素。首先,税收征管体制不完善,征管质量不高。1997年以来,虽然逐步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但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出现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税务机关内部岗位职责不清,管理任务不明,淡化了税收征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而重点稽查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税收征管的质量,造成了税收流失。其次,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当前,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拥有现代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税务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但纵观税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一是专业型人才不足。二是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复杂的税收工作需要,造成了税收流失。另外,税收征管手段仍显落后,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亟待加快。近年来,税务系统大力加强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全国的发展不协调,没有在全国形成网络。同时,由于没有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联网,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计算机管理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地下经济规模巨大,是税收流失的重要因素。各种数据和信息表明,目前我国地下经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几乎完全脱离了税务机关的监控和管理,税收基本处于完全流失的状态。

三、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1、提高立法层次,加大税收立法执法透明度。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对税法的定义、原则、税务机关的组织机构和权力义务、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税务争议、税务中介和代理等进行明确的界定,使其真正起到税收领域的“母法”的作用;提高现有税法的法律级次,增强税法的法律效力:对于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经过修改后较为成熟的就按照法律程序尽快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使之升格为正式的法律;强化税收执法,确立“严管重罚”的治税思想。在严格遵守《征管法》规定的处罚幅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各类税收流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按税法规定严格加收滞纳金,增加偷逃税者的风险预期和机会成本,减少税收流失;强化税务机关的独立执法权。应考虑建立包括税务警察和税务法庭在内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使税务机关可以进行独立执法,不受其他部门干扰,增强对各种税收流失行为的威慑和抑制作用。

2、改革完善现行税制。改革完善增值税,充分发挥增值税优势:尽快实施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加速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其扩展至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完善个人所得税,随着征管环境的改善和征管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并最终向综合所得税制过渡,降低名义税率,减少税率档次,简化税制,加强征管,并且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标准。

3、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建立税收征管新秩序。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纳税的遵从意识,强化公民对税法熟悉程度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其次,坚决堵塞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严惩虚假错误信息的披露者。再次,要加大税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征收管理水平。最后,要继续完善和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改革落后的征管手段,提高税收效率。

4、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击地下经济。国家应尽快建立打击地下经济活动的有关制度,增强对走私、造假、盗版等破坏性、危害性较大的地下经济的打击力度,从制度上不断压缩地下经济的生存空间,减少税收流失。

第五篇:财政学论文

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大连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实证分析

者:2014级会计专业

号:20141702320062 姓

名:单译萱

指导老师:杨新中

摘 要:本文选取2013大连市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模型中加入进口、消费、投资等解释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大连市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经济增长与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进口、出口和投资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区域,又是临港临海产业优势明显的经济聚集区,更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大连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体制和机制较为完善,已经成为辽宁省改革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示范区、东北振兴的新经济增长区。

一、大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可归纳为如下五点:

1.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

“九五”期间大连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66.2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65.9%;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3/4以上,排在前十位的出口商品是:服装胡拥白、微电机、复印机零件、电子元器件、集装箱、运动鞋、录像机散件、石蜡和通用机械零件。在继续巩固、发展日本、港澳、东南亚等原有传统市场的同时,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把开辟多元化市场的主攻目标放在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北美、欧洲市场,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1985年,大连仅有日本和原苏联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到1998年,来大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64个,其中前五位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到现在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排在前十位的出口市场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香港、挪威、希腊、德国和法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稳步发展,已经与51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境外合作;外资企业快速发展,其出口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和25%。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老市区为中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骨十,以金州区和沿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黄渤海岸线各开发小区为纽带,遍布全市城乡,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利用外资格局。外资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连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全币利用的外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

(2)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产品升级,一些大项目的上马对增强大连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快了老企业的改造进程,利用外资使大连服装、电子、水产等全行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兴办嫁接式企业,增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4)扩大出口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创汇,成为大连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外商投资企业的兴办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促进了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进步。

(6)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连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引进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兴建了热电厂、污水厂、净水厂、以及合成氨工程和大型的船坞工程。兴建了大量的中外合资合作的高档宾馆酒店和外国人居住区。

(7)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增加了国家税收,扩大了就业渠道,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经贸业务、善于经营管理的开放型人才。

在“十五”期间,大连仍将发展开放型经济放在首位。在“十五”规划中,就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先导区的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大连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借助口岸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由此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大连服务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发展开放型经济具体的计划中,大连确定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

(1)改善对外开放软环境方面,大连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充分做好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准备,耍提前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趋利避害。对外商投资提出要实施国民待遇,兴办双语学校解决外商子女人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安商富商。

(2)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大连提出要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环保产业、农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巩固日韩的同时,加大对欧洲和北美的招商力度。在投资领域,采用BOT、TOT、项目融资、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引资领域,开辟融资新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嫁接改造。大连由于有大量的外国驻连机构,他们又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将这些机构作为招商的中介组织。

(3)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重点选择--批以出口为主,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办店,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承办工程、投资建厂、设立分文机构、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境外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艾持大连的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和多种经济成分的跨国经营企业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4)发挥对外开发先导区的龙头作用。大连现在具有五个最重要呐仟发先导区,分别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大连以这些先导区的功能开发开放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优势互补,形成组合开放新优势。

(5)积极地参与国内经济分工和合作。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和环渤诲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和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经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更好的起到对外开放的枢纽性作用。

2.坚持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城市,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城市环境经济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九五”期间,大连的城市建设成就卓著。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大连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九五”期间搬迁了75家城市工业企业,置换出大量土地,有效地防治了大气、海域污染,改善了居住环境。综合治理了市内41条沟河、排水设施和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等70条市内交通主干道及路街,新建城市公共绿地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1999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人居示范城市和环境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环保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产业发展及设施运营产业化的示范城市。

“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由于大连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九五”时期完成的,所以“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诲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发展道路。在城镇化建设上,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功能明确,特色鲜明,大连的中心城市由主城区、新城区、金州区和旅顺区构成。主城区由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个区构成,“十五”期间大连对主城区的建设提出了调整分区功能、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城市的建设,继续经营好城市,使城市土地不断增值,强化、拓展、提升大连对内对外的综合服务功能;大连的新城区是由原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窑湾港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建设目标就是鲜明的时代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高开放度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港口运输业将在这一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金州和旅顺口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较远,所以它们是主城区功能的延伸,在城市功能上相当于城市的综合区,对这一地区的建设,大连主要是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次上入手的。

(2)卫星城市初具雏形。由于大连的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起步早,到“九五”期间,城市发展在经历了长时期集聚之后,呈现出扩散特征。大连目前最重要的卫星城是北三市,即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至“十五”时期,大连针对此三市的特点提出了“要抓住城市产业调整扩散的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丰富、成本低、空间大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合资合作大项目发展特色经济,扶持做大产业,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带动、辐射能力,成为连接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的纽带,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要素的交流,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总体上看,大连对卫星城的建设在力求保证功能特色之外,还是要以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大手笔投人作为启动器的。3.以旅游会展业为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九五”躬间,大连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一大批文化广场、主题公园和会展中心。通过利用大连区位、口岸、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把旅游与会展、商业结合起来。大连已经确定“十五”期末,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品位、国际性、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大连的城市建设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大连城市建设中的精华则是她的广场:人民广场上几百平方米的主体喷泉给大连城市带来了灵气;中山广场是中国第一个音乐广场,广场周围八种风格不同的欧洲建筑与广场的完美结合向游人展示了大连的文化底蕴;建于帝俄统治时期的友好广场与万达足球的结合开拓了大连“球”文化的内涵,奥林匹克广场同样是将大连体育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青泥洼上商场林立的胜利广场则是大连商务区的核心;海天相连的星海湾上的星海广场是大连最大的城市广场,而旁边的星海会展中心更是赋予广场大连会展业的龙头地位;海之韵广场是国内最大的以超写实雕塑为内容的文化广场,充分提升了大连的文化品位,布局上海天比邻,是大连唯一的临海广场,也是为数不多的海城相连的点睛之笔。大连的广场不仅是城市建筑的成功范例,更主要的是广场文化已经成为大连会展业、旅游业和商业有机统一的载体。

大连依靠其港口城市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初具国际会展中心的雏形。在正月,大连有“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在五月,大连有“大连赏槐会”;在初夏,大连有“大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九月,大连有“大连国际服装节”;在十一月,大连有“大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十二月,大连有“冬季购物到大连”活动。几乎每个季节都有大型的会展,这样,也就使得国内外的目光和舆论的焦点一年四季都关注这个城市。这就是最好的城币广告策略。

“十五”期间,大连确定了“重点建设好„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海洋旅游‟等精品工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形成以市内为中心,金石滩、旅顺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为两翼,各区市县齐头并进的旅游新格局”,在会展业方面,“充分发挥星海湾会展中心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会展功能,积极与国际著名会展公司联合办展,开办多种大型海内外、专业名展和各类高层次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形成品牌会展,成为加速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将旅游业和会展业结合起来是大连的成功之处,而这种城市功能又通过广场文化在城市建设上得到了自己独特的体现。

4.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大连信息化

在信息化方面,大连是将自己定位在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的地位。重点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中,大连具有自己特色的是最近大连提出要建设“大连国际数据港”。在这个设想中,大连能敏锐而务实地看到即使在信息产业领域同样存在着地域区位优势和产业成本的比较优势,并紧紧抓住这一点,提出了符合大连自己客观情况的构想。

面临传统工业十分严峻的形势,辽宁省政府决定利用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国哭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而大连从区域角度看,与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联系。正是大连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专业化处理数据成为现实,日本国内信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人工成本比较高,许多日本企业都在向大连转移业务,正是这种背景,大连成为日本软件和数据处理的基地。因此,大连市政府准备在大连软件园和双D港内建设专业化的数据加工基地和信息服务提供基地,即“大连国际数据港”,为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成为东北亚地区信息产品制造和信息服务提供的中心。可见,大连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是这个城市争创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的重中之重。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手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抢占在中国和亚洲的信息领域的战略地位。5.通过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大连的主城区是由原来的几个老城区发展起来的,而新城区的发展则是在依托开拔区,由块到面带动起来的。可以看出新城区的在城市功能分离和提升上的成功是与开发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这种城市发展的道路,影响大连的城市发展过程,使得现在的大连城市主城相副城之间功能鲜明、衔接合理。

大连主要有四个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软件园和金石滩度假园区。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最早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园区,目前拥有20万人口,开发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有1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4平方公里的公建区,其他用地5平方公里,已经成为大连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连开发区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大连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已经被喻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目前到大连开发区投资的有日本、香港、美国、法国、韩国、台湾、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澳门、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哈萨克斯坦、英国、匈牙利、德国、瑞典、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有39家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落户,日本的佳能、东芝、三洋、三井、三菱等;美国的辉瑞;法国的道达尔;德国的西门子等。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遵循的是“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九通一平”,“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和有线电视管线;“一平”是土地地貌平整,交通便利。

2000年,大连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总产值实现360亿元,增长2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2亿元,增长35.8%;财政收入实现13.5%。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新城区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保税区是大连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2000年保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12%,比上年增长44.2%。1业总产值完成20.1亿元,完成年汁划的100.6%,增长98.6%,市场交易额完成112.6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5%,增长5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增长62.7%,合同外资额完成1.8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12.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0.8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2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81.9%,增长14%。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成功的旅游会展业、大连国际数据港的信息化宏伟蓝图和打造北方中关村的勃勃雄心,是大连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她的许多措施和做法,对杭州颇有启示,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发展形势分析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区域,又是临港临海产业优势明显的经济聚集区,更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大连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体制和机制较为完善,已经成为辽宁省改革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示范区、东北振兴的新经济增长区。根据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大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50.8亿元,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6,478.1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6.5亿元,增长13.6%;公共财政收入850 亿元,增长13.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6亿美元,增长10.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17元,分别增长9.8%、10.8%;城镇登记失业率2.61%。经济实现逆势发展,保持了区域竞争的优势地位。2013年全年,大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438.6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辽宁省0.4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受宏观调控以及经济转型的影响增速同比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78.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5.2%,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4.7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上半年政府出台了“国五条”,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但是楼市调控对于大连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看,2013年达到1,402.7万平方米,略高于2012年的1,252.02万平方米,止住了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从商品房销售额看,2013年实现了较大增长达到1,009.87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长速度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整体看,2013年大连房地产市场价格平稳上涨,购房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2013年,大连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8元,累计同比增长9.8%,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当前大连正在全面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并且“三个中心”的建设都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需要特殊强调的是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不仅能够为建设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提供金融支持,更能为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在国务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于2013年7月24日发布的第五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大连市位列全国第十,东北第一,在金融产业绩效方面则居全国首位。金融中心的建设为大连市内金融企业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能否把握金融中心建设的机会,将决定金融企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如何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充分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机会,推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进展,无疑是大连市内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2014级会计学专业

2015年5月财政学期中论文

[1]冯林,黄庆波.大连市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6(5).[2]林毅夫,李永军.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北京大学大连市经济研究中心,2001.[3]朱勇,徐广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樊明太.对外贸易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财贸经济,2000(8).

下载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 中国财政的发展方向 期末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生学号: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5 月 14 日 Ⅰ一、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难度在逐......

    财政学论文

    2014中国财政应该如何向前迈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快速稳步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

    财政学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财政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地方债务问题分析 指导老师:王海青姓名:刘桂专业班级:会计1104学号:20111611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

    财政学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 财政学 》课程论文 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 一、引言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最主要的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服......

    财政学论文

    对“三公经费”的认识 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

    财政学论文2

    财政学论文 摘要 2009 年9 月,国务院下发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原则,开始在全国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财政学论文5篇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财政学》科目考查卷 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 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探讨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学论文

    公共财政学论文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090704310053 姓名:张丽荣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