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九江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要揪出“医疗野广告”背后的骗人神医
2018九江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要揪出“医疗野广告”背后的骗人神医
11月27日上午,蔡先生和家属在上海肿瘤医院挂号看病,突然有人塞给了他一张“医疗小广告”,上面写着多名肿瘤专家信息。于是,他根据小广告提供的信息去院外寻医问药。所幸蔡先生遇到了正在查处非法医疗广告的执法人员。针对肿瘤医院周边长期存在的非法散发医疗小广告的现象,城管、公安、市场监管正在开展联合执法。(11月28日《新闻晨报》)对于“到医院发放野广告”的现象,笔者深有感触。前段时间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候诊时就有一波又一波的人往我手里塞不同的“医疗野广告”。这些“医疗野广告”多是报刊式样的,一看就知道属于非法印刷品。其中的内容把所谓的专家说成了神医,把所谓的药品说成了神药。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上海,还发生在全国各地。只要有点名气的医院周边和院内,就经常有发放“医疗野广告的人”。上海市的执法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对“在医院周边发放野广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这样的打击针对的也不是违法链条的全部。
执法人员的查处很简单:只是驱散“发放野广告的人”。而实际
上,这些人只是表象,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利益帮助他人发放,能够获取的报酬并不多,真正从中获利的是“医疗野广告”背后的医疗骗子和非法机构。
当然,这些“医疗野广告”也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正规的医疗机构来争夺生意,这种情况的危害不算太大。一种是,非法医疗机构和医疗骗子用这种方式诈骗,其危害就不言而喻了。对此,必须出重拳予以打击。
首先,需要打击骗子神医。“医疗野广告”说得天花乱坠,把所谓的专家包装成了神医,把所谓的药品包装成了神药,基本上都是“药到病除”,基本上都是“一次除根”,而科学道理告诉我们这是违反常识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依据“医疗野广告”查处这些所谓的神医和神药。
其次,需要打击非法机构。神医和神药是存在问题的,而也是依附于非法医疗机构生存的。就像在上海市肿瘤医院发放的野广告,其背后多是一些非法肿瘤治疗机构,对于这些非法机构需要连根铲除。
再次,需要打击非法印刷。“医疗野广告”的背后是唯利是图的印刷企业,企业承接广告的印刷业务是需要经过严格审批的,数量和内容都需要审核。很明显的是“神医广告”的内容不是审批而来的,那么印刷企业该当何罪?
“医院周围发放医疗广告”,更多地方的处理模式,其实是视而不见,这种现象该有人管管了。必须揪出“医疗野广告“背后的骗子,不能只查发野广告的人。文/郭元鹏
第二篇: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节日往来”要划清界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节日往来”要划清界限
五一端午临近,为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五一端午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4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礼尚往来作为我国传统美德,过节送礼确实是人之常情。但现在总有一些人借着过节的“礼尚往来”拉拢关系,让这种人之常情变了味。“礼尚往来”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隐蔽的行贿手段,也是一些人拉拢、腐蚀官员的“敲门砖”。这样的所谓节日文化,其实就是行贿受贿,既败坏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毒化了社会风气,被群众所诟病。
事实上,如果“礼尚往来”以朋友间长年积淀的良好情感关系为基础,这种不计索取的赠予,不附带任何附加值,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朋友间的交往,以送礼达到谋私利目的,其性质就截然不同。还有,正常交往的礼品的价值更多在于感情交流,而不在于礼物的价值多少。如果礼品价值明显超过一般礼品的价值尺度,就有行贿受贿嫌疑。所以,正常的礼尚往来与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看似相同,其实有着明确界限。
作为人民的干部,抵制腐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在节日里处理人情往来时,要划清界限: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对自己的权力有个正确的认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必须公道正派、克己奉公,分清公与私的界限,摆正官与民的位置,校准正与偏的误差,决不能恃权自重,权为私用;另外一方面要做好加强廉洁自律,对各种形式的礼尚往来保持警觉。如果送礼人单次送礼的价值或多次送礼的价值总和明显超过正常人际交往的需要,即使送礼人当时没有提出非法要求,也要从防止利益冲突的角度加以拒绝。
清明节刚过,五一节将至。各级党委政府纷纷三令五申,强调严禁以各种名义收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提倡廉洁过节。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自律性,在节日期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坚决抵制披着礼尚往来外衣的不良送礼收礼之风。
文/陈宇宇
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
第三篇:2018九江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很有必要
2018九江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很有必要
必须全力防范,把握好幼儿教师进入门槛这个关口,做好资格审查、背景调查以及行为审核等工作,将有“前科”者拦截在幼儿园的大门外,不给他们有任何伤害幼儿的机会
“红黄蓝事件”正在催生北京幼教管理的全面升级。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教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幼儿园管理的通知》获悉,各区要责成举办者依法履行办园责任,进一步明确园长的管理责任;针对社会关注的幼儿教育的师资问题,各区要严格师资管理,加强幼儿教师准入资质审查、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北京市教委也表示,各区要对区域内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安全大排查工作,各区要立即协商安排,为区域内每所幼儿园配备一位责任督学。(11月28日《北京晨报》)。
近期,虐童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在上海携程亲子园一段被公开的监控视频中,该亲子园的看护人员殴打只有十几个月大的孩子、喂孩子吃芥末。不少看过视频的家长均表示这样的行为“令人发指”。有人质疑,这样的人是如何进入托儿所当起幼儿老师的?现如今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幼儿老师?有律师表示,进入托儿所当幼儿老师,应该设置必要的门槛,将有“前科”者拦截在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大门之外。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的学前教师缺口都是比较大的。比如2015年,安徽省幼儿园教师缺口达到5.72万人,教育发达省份如江苏省教师都缺两万到三万人,缺口额超过五分之一。幼教师资缺口问题在北京市也同样凸显,2015年北京幼教师资缺口接近2.5万人。因为供不应求,一些幼儿园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在招人时,只要有人应聘,就不管其资质如何、人品如何,统统吸收进来。因为招人时没有相应的门槛,难免会有人滥芋充数,一些不合格、不适宜从事幼儿教育的人也被吸收进了幼儿园,给虐待幼儿等埋下炸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要解决目前幼儿园师资的问题,一是数量的增加,二是质量的提升,并且需要把质量提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笔者注意到,在已经公开的幼儿园虐童案判决书中,涉事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有业内人士指出,幼托行业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监管政策仍然缺失。也有声音表示,虐待幼儿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因此在入职前应当设置一定标准的心理学科测试和检测,不准具有潜在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的人群进入该行业。此外,在任何一家幼教机构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应当有职业期间的行为记录,用以针对后续从业的参考,从而避免有前科的人再次进入行业内。
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本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任何伤害,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很有必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将不适合者拦截在大门之外。
在美国,一朝性犯罪,永远是坏人。我国虽有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可很多“犯了事儿”的“浪子”出狱不久可能再犯罪,“二进宫”“三进宫”的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拿幼儿安全去试探一个“浪子”幼师到底能不能“回头”。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就必须全力防范,把握好幼儿教师进入门槛这个关口,做好资格审查、背景调查以及行为审核等工作,将有“前科”者拦截在幼儿园的大门外,不给他们有任何伤害幼儿的机会。
第四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整容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整容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日,一张三名女游客整容后脸部浮肿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有网友指出,这张照片中的三名中国女游客在韩国整形医院整容后面目发生变化,导致滞留机场无法出境。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网络中所流传的照片拍摄场所与机场无关。(10月12日《北京青年报》)新闻一出,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对3名整容女子的担忧。从新闻配发的图片来看,3名整容女子头部都绑有纱布,脸肿起来,样貌十分怪异。因此,有网友调侃:“连妈妈都不知道你是谁!”“好像被人打到肿起来”“原谅我笑了”“确定这不是毁容吗?”
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假期对自己进行一番“美化”,然后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无疑能够让自己更有自信。特别是随着整容技术的突飞猛进,整容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那些相貌普通,或者存在缺憾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那些本来长相不错的人来说,通过整容还能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尽管说整容是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但问题是,因整容过度,导致面容浮肿、无法辨认,这样的整容合适吗?笔者不禁想到此前媒体的一则报道,说的是四川遂宁一女子整容后容貌大变,当她二代身份证到期,需要换领身份证时,警方的人脸识别系统都找不到与以前采集的人像有相似度,她遇上了证明“现在的你就是过去的你”的问题。最后,跑了一个多月,想了很多身份证明的办法,才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立足,还是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打拼,“看脸”的压力似乎如影相随。某种程度上,通过整容获得高颜值,已变成部分年轻人“获得就业机会”“得到好处和好感”的功利性工具。但通过整容获得高颜值,人生一定可以华丽逆转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或许在求职初期,高颜值带来的第一印象确实能提高求职成功概率,但颜值并不是决定因素。显然,通过整容的方式追求高颜值、好形象,这样的“爱美之心”已经走入了误区。
欲整容,必先“整心”。什么是整容?整容就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对人的容貌、部位形态等进行修复、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可见,整容是有风险的,如愿以偿自然是好事,但如果事与愿违,必将遗憾终生,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其它疾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对于整容的后果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意气用事。要知道,颜值高只是表象,内在美才是真的美,即使在这个“看脸时代”,专业水平、个人言行、性格特点等非颜值因素,仍然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微笑背后最怕价值断裂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微笑背后最怕价值断裂近日,陕西一官员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含微笑被新华社记者拍照上网,而招致网友不满。该官员随后卷入争议漩涡,网友关注点也转移到他在不同场合所戴的手表上。有网友对比发现,那个在照片中微笑的人,是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杨达才。27日,陕西省安监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这张照片只是网友随手一拍,不能反映现场真实情况(8月28日《南方都市报》)。
“8·26延安特大车祸”的惨烈现场,让无数公众看得触目惊心。然而,对于这样的惨剧,一个不合时宜的微笑,让许多网友感觉到不解。也因此引发一场网民对官员的人肉搜索。不过,在笔者看来,我们还是要回到“微笑门”本身。因为,名表背后有没有猫腻至多是关于一个人的腐败案件,而发现车祸现场官员微笑背后的价值断裂,才更具有社会意义。人都有微笑的权利。但是,有些微笑会非常美丽,非常迷人;有些微笑则非常搞怪,非常讨厌。或许杨达才的这个微笑只是在现场的一个“偶然瞬间”,或许我们不应该拿来大做文章,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微笑,起码说明在被拍照期间,这位官员连做表面文章的兴趣都没有。加上背景的惨烈,官员的微笑越灿烂,这样的微笑就越丑陋。细细说来,这个不合时宜的微笑至少突破了公众两个心理底线:其一,人性是最大的价值,也是唯一的尺度。36人死亡是一件足够伤感的事儿,把丧事当热闹来看的人就是不道德,更是对死者及家属尊严的无视;其二,社会安全需要政府部门的维护。作为政府官员,尤其是主管安全部门的官员更应该以人性为工作的出发点,而不能把这事当笑话来看。这两条加起来,形成了公众与官员巨大的心理鸿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价值观上的断裂。
最怕的不是官员戴名表,而是官场与坊间在价值观上无法整合。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社会观念在与时俱进,可是,官场中的主流价值观准确来说是官员实际表现出来的价值与意识,有时却显得很是“穿越”;另一方面,“尊严”、“幸福”等字眼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的某些官员却是“油盐不进”,漠视生命、无视尊严之事常有发生,这才是最大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