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时间:2019-05-13 17:0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第一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GDP增长6.9%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达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

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

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

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2016年规划目标与2015年对比

2016年规划目标一览

1、宏观经济政策要点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GDP增速6.5~7%,单位GDP能耗下降3.4%,CPI增长控制在3%,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

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财政赤字: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减税降费:全面实施营改增;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2、金融体制改革要点

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

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严厉打击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3、供给侧改革要点:

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4、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农产品(000061,股吧)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

农业基础: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脱贫工程: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5、对外开放: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外贸创新发展: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

外资: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

自由贸易区: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

6、环保: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7、民生: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专家解读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从货币扩张到“大财政”扩张

2016年GDP增长目标下调至6.5%-7%,首次定为区间,今年政策和经济弹性可能略大于过去两年。房地产去库存、制造业去产能的结构性压力仍在继续,年度下行是定局。但由于影子财政扩张支持稳增长力度加大等原因,经济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反弹,影子财政和表内财政集中发力可能使二季度经济成为全年最好的一个季度。

财政赤字率上调至3%。积极财政看上去更加积极,从2.3%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去年的实际赤字率高达3.5%,今年即便再度超额执行,财政空间也很有限。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期流转税为主的税收明显下降(去年仅增5.8%)。今年稳增长的主力仍不是狭义的财政,而是以专项建设基金和PPP为代表的“大财政”,尤其是PPP可能在交通、环保、园区开发、水务等领域加速推进,签约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

M2目标上调至13%。(1)货币政策的重点从货币宽松向信用宽松过渡,预计全年M2在13%-14%。一是配合专项建设基金和PPP,银行找到了新的投资公共信用的渠道;二是利差收窄、债券收益率空间不大的背景下,银行有动力做大信贷基数。但中央也不会放任2009年式的大放水,如果M2信贷像1月这样超预期突进,监管层一定会打板子,防范金融风险。(2)可能从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并重回归数量调控为主,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汇率和通胀掣肘,价格调控的空间不大,但为配合影子财政扩张稳增长,通过数量调控稳定资金面、维持信用扩张仍有必要。

CPI目标维持3%。2016通胀压力明显大于过去两年,尤其是上半年,信贷扩张带动经济企稳,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个别月份会突破2%。但随着短期政策效果的消退,全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类滞胀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全年通胀压力完全可控。因为我们目前缺少滞胀的一个必要条件:成本冲击,比如70年代石油危机。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预计7是底限。美元相对强势的背景下,要保持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但全年预计会维持在7以内。从节奏上看,上半年的条件好于下半年。一是货币扩张向信用扩张,经济短期企稳;二是资本管制力度有所加强;三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处于阶段性低点。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2016年L型下半场到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GDP目标为6.5%-7%区间,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2016-2020年GDP年均增速大于6.5%,两份文件均表明,2016年中国经济将进入“L型”下半场,中国经济将由“过去五年的趋势性下行”转为“未来五年的窄幅区间波动”,市场投资逻辑需要重大调整。

2016年政策基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对比2015年政策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整体上看区别不大,但观察具体措施可以发现,“财政、货币政策攻防转换”非常明显:一方面明确了赤字率扩大,另一方面明确了三项减税降费措施。2016年央行大幅宽松的可能性很小,而扩大赤字规模、扩大基建投资、降低税率已成为必然。

这一轮中国经济的下滑,既有结构性因素,又有周期性因素。对于结构性因素,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应对,更侧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对于周期性因素,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应对,更侧重中国经济增长数量。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房地产回暖、PPI回升,2016年将“周期归来”,看好股市“健康牛”和大宗商品。

3%左右的通胀目标与去年一致,我们认为3%实际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临界点,而不意味着2016年政府希望CPI回到3%。2016年CPI中枢上行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2016年央行“对冲式宽松”的空间较小,特别是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汇率问题,明确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这意味着“一次性大幅贬值”的可能性极小。“一次性大幅贬值”需要外围环境静态不变,但实际上“一次性贬值”必然导致“竞争性贬值”。长期来看,汇率稳定需要基本面稳定,这又进一步要求积极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加快步伐。

对于扩大财政赤字,我们并不认为会明显增加中国的债务风险。一方面,中国债务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考虑地方政府在内的全口径债务利息支出不一定会增加;另一方面,财政刺激能够扭转经济周期性下滑,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和长期的税收收入,政府未来预期现金流得到改善,也将减轻偿债压力。

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四大风险点:一是存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存在大宗商品报复性反弹导致中国滞胀的风险,这将给稳健货币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带来压力;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带来欧洲通胀上升,进而导致欧、美同步进入货币政策收缩周期,给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外流带来压力;四是中国与美国、东南亚等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南海问题、TPP协定等。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2016年L型下半场到来,中国经济将由“过去五年的趋势性下行”转为“未来五年的窄幅区间波动”,偏执看空中国经济会酿大错。对于金融市场,我们认为过去基于“经济惯性下行”的投资逻辑需要改变,需要看到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分化。对于股市,坚定看好“健康牛”和周期性板块,大盘蓝筹同时受益于需求端回升和供给侧改革,存在超额收益。对于大宗商品,看好“周期归来”,坚持长期看多。对于债市,继续长期看空,GDP底部明确意味着债市底部明确,长期大幅调整难以避免。

第二篇: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要点解读 2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要点解读 一、五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对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2012年底,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37.1平方米,分别比2007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辆,比2007年增加15.5辆。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五年累计完成造林2953万公顷,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平方公里,整治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制定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加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

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

五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21元。

六是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七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中分两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8项,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总数达到2497项,占原有审批项目的69.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 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宏观经济政策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

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赤字率在2%左右。

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

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

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二)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

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

这一物价调控目标,与去年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以来至今月度CpI最高点低了1.1个百分点。

“物价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负担,老百姓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稳定物价是天大的事情。”湖北省荆州市乾盛纺织有限公司女工李红锦代表举例说,厂里双职工家庭月收入约2000元,现在每月生活费已经到了1000多元,遇到子女上学、老人看病等大花销时就有困难。国家现在把稳物价放到这么突出的位置,得民心顺民意。

“4%左右的调控目标,是充分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承受能力做出的选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宁波市政府秘书长王仁洲分析认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必然要求。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CpI不断走高。去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突破3%,达到3.3%;去年11月份涨幅达到5.1%,创28个月来新高;今年1月份,涨幅依然有4.9%。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

稳定物价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去年底以来,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并把货币政策取向从“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回收流动性的力度。

“由于国内和国外通胀压力的叠加效应,今年物价调控的难度是很大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猛涨,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去年;国内流动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夏粮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测算,今年全年CpI涨幅中,去年涨价的翘尾影响将超过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将超过1.5个百分点。

尽管挑战严峻,但稳定物价具有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姚景源指出,国内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大大高于国际标准,肉、油、糖、棉花都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再加上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构成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党和政府把稳定价格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负责制,这是稳定物价的工作基础。

王仁洲代表强调,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在回收流动性,国家有调控物价的充足财力和物资储备,宏观调控部门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对通胀压力的经验,这些都是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

物价与经济全局紧密关联。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代表指出,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比去年的实际情况低了3.7个百分点,凸显了国家稳定物价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尽管面临很多新挑战,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措施,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代表判断。

第四篇:201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1)

1.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报告: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解读:据统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共出现77次,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要改革一定要打破历史形成的利益集团,就会伤筋动骨,这就是革'命'。”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说,“行政审批其实就是来自一部分政府权力的阻碍,只有消除了障碍才行。”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确需设臵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

2.2014年GDP增长目标7.5%左右

报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不仅与去年提出的目标保持不变,而且连续第三年设臵在7.5%左右。“增速目标保持不变,对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对于稳住就业、改善民生必不可少,而且与中国经济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相符,既传递了政策导向,又实事求是。”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分析认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总体看,今年中国经济外需可能好转,内需保持基本稳定,而改革将激发新的活力。

3.CPI控制在3.5%左右

报告: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今年将CPI目标设臵在3.5%是比较合理的,既考虑到前一年物价翘尾的因素,又能给资源能源价格调整预留一定的空间。老百姓对物价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踏实”。物价稳,则民心稳;民心稳,则国家稳。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

1.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报告: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解读:永远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做法有点不太与时俱进,现在新农民不种田也不愿意种田,你现在把他捆带土地上也不再回去,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城镇化做好,把城镇化的产业发展做好,有更好的就业空间。

2.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

报告: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适度松紧,促进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

分析:2014年我国赤字规模尽管较去年的1.2万亿元有所扩大,但赤字率稳定在去年水平,这种既带有积极色彩,又力求稳妥的安排凸显当前复杂的财

政经济形势。“总体来看,我国赤字率仍处在安全区之内,赤字率不变,政策扩张的力度不变。”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3.“三公”经费公开不留死角

报告: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

解读:今年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三公'经费更加透明化,就会进一步缩小腐败的空间,这是反腐倡廉的很好形式。”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宗亮认为,政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便于老百姓更好地监督,政府花钱更加透明。“2014年中央'三公'经费规模将只减不增。”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说,今年伴随规范差旅费、会议费管理等一系列厉行勤俭节约举措,将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4.坚决向污染宣战

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

报告还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这意味着中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

5.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报告: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何健:过去几年,房价的持续高涨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尤其对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心态产生较大冲击。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但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却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既可增加房源供给,促进住房市场结构合理化,又可平衡中低收入人群心态,维护社会公平。

6.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报告: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相比城市,农村基础设施还很差、困难群体还很多。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也说明建设“美丽乡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危房改造、修公路、解决饮水安全,都是在弥补农村发展的短板。

7.让农村大学生再增一成报告: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王康:这两年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寒门难出贵子”,针对的就是名牌高校里来自农村的生源减少的现象。教育公平的背后,关联的是机会公平、社会公平;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是每一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出了教育均衡化的努力方向,还设定了一个10%的硬杠杠,体现了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8.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万人以上

报告: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近1亿扶贫对象,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还存在减贫动力不足、扶贫资源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很及时,很有针对性。关键要落到实处,啃下扶贫“硬骨头”,让更多贫困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9.“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报告: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臵和再就业工作。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任永昌: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就业既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样实实在在的目标,体现了保民生、稳民心的坚定决心。

10.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报告: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侯晓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现代社会之本。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困难群体社保问题的关切,体现了“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指向。完整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设立的国民安全网,这张安全网在深化改革即将涉险滩、破藩篱的关键时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1.让更多基层百姓看得起病

报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覆盖农村5亿人口。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这两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了很大缓解,但是医保补助标准还不算高,医疗资源配臵也不平衡。在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还有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提一沉”的法子,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这将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

12.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

报告: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第五篇:201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数字”

1、国内生产总值7.5%: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是调结构、重质量。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系统优化,量变质变;主要矛盾;经济建设职能;科学执政。

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低通胀,能刺激经济发展,但是,要防止消费价格进一步上涨。

知识点:宏观调控;三驾马车;生产与消费。

3、城镇登记失业率4.6%。

知识点:人力资源;就业;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财政赤字1.2万亿:财政赤字创新高,意味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知识点:财政;宏观调控之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的作用;量变质变的方法论;经济职能。

5、广义货币M2增长13%。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说明中国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经济疲软。6、18亿亩耕地红线。

知识点:三农、粮食、又好又快、矛盾、联系、发展,量变质变。

7、企业退休养老金提高10%。

知识点:破解养老金双轨制;实现社会公平,以人为本;政治职能;再分配。

8、新农合标准提高到280。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三农;再分配。

9、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

宏观调控;消费需求;联系,矛盾;发展。

10、教育经费支出2万亿。

生产力;科教兴国;教育的重要地位;财政的作用。

两会热点 “十个热词”

跨度长达半个月的2013全国两会,是决定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党的十八大精神化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将对国计民生产生深远影响,而“新老交接”“中国梦”“机构改革”等10个代表委员热议、百姓密切关注的“两会热词”,让人们聆听到一次民主进程的足音。

【热词一】新老交接

中国国家领导人完成了又一次历史性的新老交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会议决定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

两会期间,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参加投票表决的代表们认为,选举和表决过程合法、透明,结果体现了承上启下、面向未来的特点

【热词二】中国梦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在代表委员看来,“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更是追求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增加环保投入;科技强军等等。

【热词三】7.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再次定为7.5%左右。代表委员认为,7.5%的目标设置合理、客观,符合科学发展观,这个数字背后,突显了中国转型发展的紧迫和必要。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制定“7.5%的目标,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热词四】机构改革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第七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的核心是“职能转变”,旨在继续简政放权、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等。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等机构改革内容。与此同时,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等十项改革内容也获得代表委员的支持和认可。

【热词五】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关键词,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仍存在不足,要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必须彻底转变思想、深化改革。

【热词六】城镇化和“城市病”

到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2%,但城镇化也遭遇诸多困扰,对城市居民而言“堵车、污染、内涝、房贵”等“大城市病”困扰多多,对农民而言“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消除“城市病”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经营城市。

【热词七】美丽中国

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情况屡见不鲜,着手解决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此同时,PM2.5监测指标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提出,“美丽中国”不仅是指绿水青山,也指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倡导“美丽中国”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热词八】网络反腐

网络以其反应迅速、公众参与等特点,一度被网民认为是“反腐利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网络反腐”再成热词。

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和“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均被明确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坚持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代表委员建言:尽管热热闹闹的“网络反腐”引发“表哥”“房姐”等落网,但这种做法也不排除“信息有误、恶意炒作以及侵犯隐私”等问题。有政协委员呼吁加强反腐立法,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轨道。

【热词九】新会风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八项规定”,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严格要求。在中央领导率先垂范的带动下,各级党政干部也纷纷行动起来,这股求真务实、厉行节约之风也吹进了2013年全国两会现场。

两会期间,会风朴实成为百姓眼中的看点之一。会场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全国政协会议大幅减少会议简报、大会发言报告等纸质印刷品,主要通过委员办公系统平台及官方网站发布。

新会风不是“表面文章”,也实实在在体现于代表委员的口头发言。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更加简洁精练,直陈问题要害。

【热词十】诚信

今年两会“遇到”了3·15,“诚信”二字引发会内会外共鸣。此次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构筑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力促社会诚信。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代表委员们建议,构建诚信社会,首先应从建立诚信政府做起,进而规范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诚信经营。

下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回顾2013 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

    2013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6大着力点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关于控制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 秦嘉鑫 07经济学(1)班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在3%左右,同时强调要处理好保持......

    解读2011政府工作报告

    一、GDP8%:上行压力大于下行,发展理念更趋冷静又是一个8%!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熟悉的数字引来更多关注。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已连续7年把GDP的预期增长目标定为8%。而事实上,这些......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60期:实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5-03-04 14:28:35 7053人参与1892条评论 分享到: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01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0大关键数字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原标题:201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0大关键数字【编者按】新华社受权于3月14日全文播发李克......

    关于2018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关于2018政府工作报告,高考政治会怎么考?今天我们先来刷三个方面。 1 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 报告原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

    2015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既反腐,也追究“为官不为” 报告原文: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