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行9家分行违规放贷
建行9家分行违规放贷
2013年05月10日 11:4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对中国建设银行(4.84,-0.01,-0.21%)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建设银行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等9家分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共68.16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39.38亿元。
审计署重点审计了建行总行及所属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1家分行,涉及资产总额72400.55亿元,占全行资产总额的58.95%。
审计结果表明,建行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等9家分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共68.16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39.38亿元。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36.6亿元;违反规定程序发放贷款28.32亿元;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及实际用途不合规3.24亿元。
建行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5家分行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共10.92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9.19亿元,主要是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开立信用证等。
建行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等6家分行违规发放个人贷款共4.67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1.8亿元,主要是违反国家 差别化信贷政策,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未执行规定利率和首付款比例规定,以及违规办理商用房贷款等。
建行辽宁、浙江、湖北、湖南等4家分行违规办理存款业务共11.63亿元,其中2011年发生10.89亿元,主要是为完成存款考核指标而违规虚增存款。
建行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6家分行损益不实共5271.77万元,其中2011年发生5246万元。少计收入1241万元;多计收入49.77万元;多计支出3981万元。
另外,审计发现建行总行及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广东等7家分行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不够规范,涉及金额共3.5亿元。
建设银行还存在部分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五级分类不够准确、代客金融衍生品交易不够规范、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审计署消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要求建设银行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情况,由建设银行在相关媒体上公告。其中涉及违规经营、业务管理不规范及有关风险问题,已移送监管部门处理。
第二篇:财政部今年重点检查金融企业违规放贷
财政部今年重点检查金融企业违规放贷
日期:2010年5月21日来源: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日前已经下发检查通知,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下称“专员办”)从本月起正式启动2010年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随着检查通知一起下发给各地专员办的是被查金融企业名单。该名单显示,今年的检查对象主要是地方金融企业(含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另外还有6家保险公司,共计44家金融企业将接受检查。
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专员办将重点关注上述类型金融企业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检查通知要求,各地专员办将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特点,对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重大财税政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影响其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和损益的事项进行检查。
二是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情况。各地专员办将对上述类型金融企业执行财务规则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对其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规范性、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三是资产质量及风险管理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对上述类型金融企业的信贷管理、资产质量、贷款五级分类、呆账准备及减值准备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等进行检查,重点关注违规放贷、人为调整贷款分类、违规承保、虚假保单、虚假理赔等问题。
据了解,各地专员办在对金融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同时,还肩负调研的重任。检查通知明确各地专员办一方面要调研分析金融企业信贷管理、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情况,并提出加强金融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调研分析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情况。与对一般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相同的是,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将密切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如果出现影响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违规问题,要延伸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底稿,并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
财政部对金融企业展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目的是加强财政金融监管,督促金融企业规范财务会计管理。
本次检查将历时5个月,预计今年10月中旬结束。为了方便财政部及时掌握情况并指导检查工作,各地专员办每周将以工作简报、快报等形式上报检查工作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相关建议。
第三篇:顶冒名贷款事件揭莱芜农信社违规放贷真相
顶冒名贷款事件揭莱芜农信社违规放贷真相
来源:齐鲁网 2013-12-21 08:00 [提要]近日,有媒体报道,莱芜市孝义信用社出现顶冒名贷款事件。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莱芜市信用社违规放款事件一千多起,金额上亿元。
齐鲁网12月21日讯 金融业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行业。字面上的担保人成为了实际的贷款人,而其本人却毫不知情。近日,有媒体报道,莱芜市孝义信用社出现顶冒名贷款事件。
现象:担保人被诉 替借款人还款
王先生是莱芜市一名普通市民。2009年,一位叫朱振营的人偶然到访,让他不经意卷入了一场金融纠纷。王先生告诉记者,朱振营称要急用钱,厂子里需要资金,让王先生作担保人。王先生答应了,并签了字。两年后,王先生突然接到了来自孝义农信社的民事诉讼状,诉讼理由为“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担保人王先生需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数额为30万元。
在诉讼过程中,王先生惊讶的发现,这笔贷款的借款人并非朱振营,而是一个名叫李德存的人。王先生称,他并不认识李德存。当初签字的时候,王先生也没有见过贷款合同,只是在担保合同上签了字,而且担保合同上没有写明被担保人是谁。王先生告诉记者,这笔三十万元的贷款中,除了他,还有另外三名担保人。朱振营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担保人的签名中。朱振营实际上只是担保人,真正的借款人却是李德存。
另一担保人告诉记者,当时朱振营领信贷员来找他签字时,表示是为了朱振营的贷款作担保。而担保人给李德存打电话时,李德存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贷款。三十万元的贷款实际上是被朱振营直接从农信社处支走了。
三位担保人都表示,朱振营上门申请担保的时候,农信社的信贷员与之随行,这让人不得不对朱振营与农信社信贷员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除此之外,王先生提供的一份借款人李德存借款时的虚假抵押物更让人感到意外。王先生告诉记者,李德存的营业执照是伪造的,签发日是2009年7月18日,那天是周六,工商局不上班。对此,莱芜市孝义管理部门也出具了官方认定。
王先生表示,这是农信社信贷人员的严重失职,甚至存在与朱振营恶意串通的可能。他表示,孝义农信社之所以会起诉自己及其他担保人,是因为朱振营没有按期还款。按照约定,贷款要由几位担保人偿还。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朱振营已经被莱芜市公安部门刑事立案调查,孝义农信社向几位担保人追讨贷款的诉讼,也最终通过几位担保人的上诉有了最终裁定。裁定书写道:上诉人消音农信社在该笔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借款及保证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承担,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驳回孝义信用社的起诉。莱芜市孝义农信社一笔三十万元的贷款,最终经过法院二次裁定,认定农信社存在违规行为,不予支持。
真相:顶冒名贷款事件不是个别现象
王先生告诉记者,顶冒名贷款的情况并不少见,时间集中在2007年到2010年之间。“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王先生说。
记者随后来到了莱芜市农信社进行求证,工作人员表示负责人不是谁都可以见的,不预约,负责人不见陌生人。随后,在行业知情人那里,记者得到了一份文件,签发方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莱芜监管分局,题目为“莱芜银监分局关于顶冒名贷款专项集中治理活动总结情况的报告”,受理方是山东银监局。文件中称,关于莱芜市顶冒名贷款的专项治理活动从2010年2月6日起正式开展,治理期间共排查发现顶冒名贷款1125笔,金额达16875万元,分别占全部贷款和余额的3.69%和1.82%。其中,顶名贷款1080笔,金额16294万元;冒名贷款45笔,金额581万元。在存在的问题一项中,报告称,对于顶冒名贷款的专项治理,面临现金清收率较低的问题。全市农村信用社通过现金方式清收顶冒名贷款57笔,金额654万元,现金清收率仅占3.9%。
随后,记者来到了莱芜银监局监管二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在记者的提示下,负责人又表示想起来了,但称实际上并没有上千件顶冒名贷款事件。该负责人表示,具体处理情况需要去省银监局了解。记者到山东省银监局了解情况,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因为顶冒名贷款情况比较多,莱芜有专门的人员清理顶冒名贷款。
第四篇:邮储银行冒签违规放贷事情经过说明
关于兰州邮政储蓄不实起诉甘肃世通网络科技
有限公司原法人贷款未还的说明
兰州市高级人民法院:
本人王志刚,为甘肃世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后简称我公司)法人,也是实际控制人,现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分行无故将我公司原法人谢延霞起诉贵院,要求承担由(社会人士)黄昆伪造法人签名伙同金建萍(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主管),无视法人必须面签,及贷款存折必须当面发放贷款人,开户必须本人亲自开立本人等行业制度要求,违规发放及冒领贷款的事实责任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分行业务流程管理失误造成的贷款无法追回的事情经过,向贵院做以详细陈述。以便贵院能详实的了解事情的经过,做出公正的判决:
2008年12月我公司(原法人代表:谢延霞)与兰州鑫远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邹磊)、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建设)三个公司因经营需要,想在银行贷款。通过本人介绍认识社会人士黄昆,黄自称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分行(以下简称:邮政银行)的金建萍关系很好,经常帮别人做贷款,邮政那边的关系他来打点不用我们管,并且告诉我们邮政有种三方公司联保无抵押贷款业务,由他来衔接只要资料齐全一周内可以放款。我们三公司因经营需要,就在黄的衔接下按其从邮政银行拿到的贷款所需资料清单开始提供资料。主要准备的资料有公司的所有证照、公司的银行对账单、公司的对外业务合同等多项可证明公司正常存续经营的材料。(在我们三公司按要求将所需资料提供后,黄说需要邮政上会进行审批,在等了一周后黄说邮政忙还没上会还要等,我公司认为实际情况和黄原来承诺的有出入,觉得该款不贷可以。同时因为业务需要,开始变更法人,并向工商部门递交了法人变更材料,将公司 1
原法人代表:谢延霞变更为本人,同时告知黄昆款贷不下来就算了,黄说在去做做邮政的工作争取尽快上会,在四天后告诉我们邮政的贷款审批会通过了,需要我们各公司法人同时去邮政银行签署《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等相关协议,我当时向黄昆提出把需要签署的协议给我们一份样本,我们先看下合同的约定条款是否有异议的地方,黄说邮政银行不允许把合同带出来。合同上都是制式条款。只需要三个公司法人同时去邮政银行在合同上签字就可以了。(在此之前我们任何人没有见过合同,也没有任何人给我们讲过合同条款)。当时我们三公司法人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同时到场签字,我告诉黄,黄说他去找金建萍协调,半天后告诉我们已经协调好可以分别到邮政银行签署相关的协议。该种贷款要求我们三个法人共同到场,出示身份证原件和本人核准无误后并共同同意签订《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后才能与我们三公司分别签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然后才能放贷款。我公司原法人代表谢延霞和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建设分别到邮政银行去签署协议时邮政银行信贷业务负责人金建萍称为了方便我们办理贷款手续,让我公司原法人代表谢延霞和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建设先在《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小额贷款(手工)借据》一次性把签字都签好。然后金建萍分别告诉我公司原法人谢延霞和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建设,说等兰州鑫远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邹磊来后将上述签署的合同签署后,再将发放贷款,到时候通知我们法人过来领款。在谢延霞和吴建设签署文件办理完上述手续后的第二天,我陪同邹磊及其父亲和黄昆一起到邮政银行签署协议,到邮政银行楼下后,黄说上去人多不方便,让我在楼下等由他带邹磊及其父亲签署协议,在上去20分钟左右,邹磊和其父亲下楼来,告诉我因认为所要签署的合同条款和前期黄说的内容不符,因此不能签署协议,款不贷了。我当即表示同意,邹磊和其父亲走后5分钟左右黄下来,告诉我因为邹磊不签署《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
同》因此三方无法成立联保责任,所以邮政银行无法发放贷款,我明确告诉黄,款不贷了。黄说上去给金建萍说一声就走,大概有20份钟左右黄下来说给金已经说了款不贷了,说我们签署的文件过几天来领取。直到2009年元月下旬,当时与我们同时办理该项贷款业务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说我们三家公司的贷款已经发放下来了,当时我们很纳闷,我们有一家的《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没有签署,仅我们两家所签署的协议怎么会生效,款是如何发放的,为什么金建萍没有给我们通知让我们来领取。因没有金的电话我联系黄昆,问贷款的资料什么时候退还,黄还以金建萍太忙推脱,我告诉黄我当天必须要拿到退还资料,黄说马上联系。后告知我第二天早上到邮政取东西,次日一早,我到邮政银行。黄还未到,我正准备上楼找金建萍询问此事,黄电话让我等会说他马上就到。黄到后还说金在开会,说下午再说。我明确告诉黄说我必须第一时间要取到所有资料,黄无法,告诉我款确实已经发放,那天他在邹磊和其父亲走后到向金要到应邹磊签署的文件他进行了冒签,金建萍在邹磊没有在场也任何委托文件的情况下认可了该签字的有效性,款也放到我们三个法人个人账户后他一起领取,(账户由他拿我们三然的身份证复印件,在金的协调下在柜台开立)并将三十万贷款以更高的利息向东部市场的个体商户进行短期拆解(其中有所知的有才子服饰的苏云管等,和兰新市场的一个电器老板),同时将该老板抵押给他的万国商厦的购房协议(黄给我们出具的证明上由提到,金建萍签字认可)出示给我看,并说这个钱由他来还,让我不要告诉我们三公司的法人,我在听完事实经过后明确告诉他,我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所有的公司。随后我电话三公司的法人及相关联系人,并明确说明此事的经过。在大家对事情沟通后我们决定先找金建萍了解此事后在进行报案,在我们找到金建萍后金建萍告诉我们邮政银行已给我们三个公司法人账户上发放贷款,然后在没有通知我们三个公司任何人的情况下,也没有遵守邮政银行规定发放有贷款的存折时,必须由贷款公司法人亲自持身份证领取如有配偶的必须和配偶一起签字领取,双方一
起到场领款的规定,将有30万贷款的三个存折全部交由黄昆全领走,但我们从未给黄昆办理过委托代理手续。我们在了解清楚事情的全部过程后,要求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金建萍却阻止我们报案,并承诺此款由她负责向黄昆追回,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该事情给领导(后我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该领导叫方磊,已此事被降职调离原岗位)也汇报过。同时向我们出示了黄昆于2009年1月3日给她写的还款承诺书复印件。并在该承诺书上签字证明该复印件的真是有效性(已向法院提供)。在承诺书中所涉及的抵押物万国商厦的抵押合同为黄昆在高息放款时借款人抵押给他的。我们考虑到黄昆在承诺书中以明确写明该三十万贷款和我们三个法人没有任何关系,且又有金建萍的签字认可,和对我们的反复说这个事我们要报案他和相关领导都会收到单位的责任处分。我们本着与我们没有责任的情况下,暂时就没有去报案,但我们要求将我们签过字的合同退还,金说只有黄还完款才能退还,请我们能多谅解。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分别不间断的问过金建萍和黄昆的还款情况,金建萍说一直在还,并说黄先将兰州鑫远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法人邹磊名下的款已还清,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吴建设名下和甘肃世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延霞的贷款偿还了一部分,黄也说在还,我还问黄存折在那,黄说给金建萍了由金建萍保管。直到2010年2月中旬邮政银行金建萍电话我们说黄昆联系不到看我们是否能帮着联系,我们告知也无法联系,随后邮政银行律师李济宏律师联系我们说要让我们偿还黄剩余未还款,我们明确表明该事情我们没有任何还款的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后。李济宏律师短信告诉我们说要起诉我们兰州海纳商贸有限公司法人吴建设我公司法人,并在短信里说因为我们一直在还款,所以证明款是我们借的。在我们言辞指正事实真实性后。在2010年3月28日以个人诉讼的方式将我公司法人谢延霞及海纳公司法人吴建设起诉到贵院。之后又因为发现三方联保协议的邹磊签名为冒签,为混淆合同责任关系又主动将对吴建设的起诉撤诉,而达到脱离该纠纷的事实将甘肃世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起诉审理的目的。
在城关法院在就此纠纷在2010年6月9日正式开庭后,由于我们出具了由金建萍签字证实的黄昆的的还款承诺书。法官认为事实明确,并告知邮政银行诉讼代理人,邮政银行诉讼代理人在和邮政银行沟通后当庭撤诉贵法院同时出具了民事裁定书。在该事情撤诉后我们认为该事情已经了结。但在2010年8月6日我们又接到城关法院的通知告诉我们邮政银行对我法人又就此事进行了诉讼。
以上是该案件的事实经过:在此我就本案提出以下几点质疑供贵院在审理过程中,做以对事情的公允性的评判参考:
一、邮政银行向法院提供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及相关所有文件中邹磊的签字是虚假的,当时我们在与邮政银行协商贷款事宜时,因邹磊不同意在该联保协议文件上签字,所以邮政银行就不同意给我们办理贷款。但是现在邮政银行向法院出具的《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等全套材料中却有了邹磊的签名,该签名明显是有人故意冒签,而在我们签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依据条款上是以三方共同签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合法有效该协议才成立合法有效的。由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里的邹磊签名系黄昆冒签,因此邮政所提供的所有相关我们签署的协议应为无效协议。我们不应承担协议所约定的责权义务。
二、因为该贷款发放在个人存折帐户,存折没有给到贷款人的手里应视为借贷双方未最终履行完毕双方约定的协议内容,因此该协议应视为未履行完毕协议,即无效协议。而邮政银行员工金建萍无视邮政银行规定发放有贷款的存折时,必须由贷款公司法人亲自持身份证领取如有配偶的必须和配偶一起签字领取的规定,在黄昆没有我们三个公司任何公司和法人的授权情况下,将存有款项的存折全部交给黄昆,而且事前事后没有对我们任何公司进行告知。而邮政银行在起诉书上只字不提该细节,我们认为是邮政银行有意回避该企业应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过失细节,以达到将该责任和损失推卸到我们公司法人身上的目的。试问任何人或单位在银行填写资料、协议后
银行却将唯一可以取款的卡或存折在填写资料和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交与不相关的第三方,能视为将卡或存折内的资金给予填写资料或协议的单位或个人吗。
三、我公司法人在签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时邹磊并未签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按该项业务贷款规定,就不能签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而金建萍却以方便我们贷款为由,让我们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联保借款合同》上签字,因此该协议的是否具备有效性。
四、邹磊未签署任何协议也没有去设立任何存,谁设立的,一直在谁手中。如果说谁设立了存折就一定把钱给了谁,该问题又如何解释。
五、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协议书》第6条第1款明确规定:“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任一联保小组成员向甲方借款均由连保小组的所有成员提供连带责任保证”。那么在该协议中组成的联保小组成员是三公司法人谢延霞、吴建设和邹磊三人,若按此协议条款约定应起诉我们三人共同为被告,但是邮政银行为什么不起诉邹磊,而只起诉甘肃世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延霞和兰州海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吴建设两人?此行为纯属是故意回避此案中的邹磊冒签和企业管理失误事实。
六、我们无论在和邮政银行的律师还是业务主管人在就此事的沟通上,还是在邮政银行的起诉书里都一直在强调把款放到了我们名下的的存折上,而且有还款事实。但通过金建平给黄昆于2009年1月22日写的还邹磊名下10万元贷款的收条,和由金建萍签字认定的黄昆的承诺书都足以证明,款是黄昆拿的,还也是黄昆还的。如果是我们拿钱黄昆有什么理由去还款
特别说明
1、在我们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后,在开庭审理过程中,邮政储蓄银行在邹磊签字一事的说明上,提供了伪证,当庭说邹是当着金建萍的面签署文件的,但又说当时的监
控丢失了无法调取。
2、我们在调查事情的经过时在侧面了解到在此事发生后,由于我们同时举报了金融办及相关媒体,邮政银行调集大量员工连夜加班,进行抽换单据,改换单据日期,补打身份核查等一系列造价行为,将我们的相关单据及其他类似的不合规贷款的手续进行合规造假,以应付检查。
以上所述均为事实,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愿承担法律责任。在此也恳请法院注重事实,主持公道公正判决。
证明公司:
甘肃世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章)
法人代表:
第五篇:明明贷出3万借款人却没收到 信贷员违规放贷输官司
明明贷出3万借款人却没收到 信贷员违规放贷输官司
水母网 2009-02-08 07:20:50 水母网-烟台晚报
评论(0)|
大 中 小
水母网讯 一家信用社说已将贷款的钱发放给借款人,借款人却称自己从来没收到过这笔钱,可信用社提供的《借款合同》上却有借款人的印章。双方各执一词,争得是不可开交,最后信用社将借款人和担保人告上了法庭。
借款不还
信用社将贷款人告上法庭
2008年10月22日,我市一家信用社凭《借款合同》、《保证合同》、《借款凭证》各一份向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提起诉讼。
信用社工作人员在法庭上辩称,张某于5年前在该信用社处借款3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张某的亲戚李某为该笔借款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借款人和担保人分别与信用社签订了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合同签订后,信用社依约将借款提供给了张某。但借款期满后,张某未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截至去年9月20日,张某共欠信用社借款本金3万元,利息一万多元。
信用社要求借款人张某和担保人李某互负连带责任,除付清拖欠的上述借款本息外,自2007年9月21日至清偿日止,仍要按照逾期还款月利率10.5315‰向原告支付利息。
大跌眼镜
借款人称一分钱都没收到
信用社委托的律师在法庭上慷慨陈辞,借款人却称自己委屈万分:“我承认在借款合同上签过字,但我没在借款合同上盖印,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印章。借款凭证上的印章也不是我盖的。我签字之后,也没有收到过信用社发放的借款。信用社起诉之前也没有人要求我支付利息。我不同意偿还信用社的借款本息。”
在庭审质证过程中,借款人张某对《借款合同》上自己的签字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信用社所提供的《借款凭证》上“借款人(盖章)”处只盖有一枚红色“张某印”的私人印章,没有张某的签名,张某否认该印章的真实性。双方关于印章真实性存在争议,信用社向法院提出申请进行技术鉴定。但在法院指定的期限之内,信用社却拒不预交相应的鉴定费用。
这个案件虽然是个普通的借款纠纷,案情却扑朔迷离,案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让法官感到颇为棘手。令人不解的是,案中的另一个被告———担保人李某没有到庭,也没有进行答辩。真相大白
担保人才是真正借款人
办案法官经过仔细调查,终于将案中隐藏的事实弄清楚: 张某是我市郊区的一名农村妇女,她和李某是亲戚关系。当时是李某需要贷款,而不是以上案中的张某,因为李某由于种种原因不便以自己的名义在信用社借款。李某委托张某替自己在信用社申请借款,由李某作担保人。
当时,李某对张某信誓旦旦:我仅仅用你的名字而已,借钱还账的事不用你管。借款到期我保证还,你放心好了。张某碍于亲戚情面只好答应了此事。她心想:自己与李某是亲戚,虽然这钱是以自己名义借的,但今后不论发生什么事,相信李某都不会让自己去替他还钱的。
各种手续办理妥当后,张某与信用社签订了《借款合同》,李某与信用社签订了《保证合同》,成了名义上的担保人。
出事原由
信贷员违反发放程序
该信贷员与李某非常熟悉,他也明白其实这钱是李某借的,就按照李某的要求,直接将借款提供给了李某。此时信贷员已违反了借款发放程序。张某因为没有亲手收到信用社发放的借款,因此就没有在借款凭证上签字。
在信用社提供的借款凭证上仅有张某的印章,而张某则声称自己只是农村妇女,根本没有私人印章,更不承认收到过该笔借款。后来信用社也没有申请对印章的真伪进行鉴定。
信用社为什么一开始要求法院对印章的真实性进行技术鉴定,后来又没有预交鉴定费用,对技术鉴定又自动放弃了呢?其实,信贷员本来应该将借款发放给《借款合同》上的借款人张某,他却将借款发给了《保证合同》上的担保人李某,这本来就是个严重的错误,将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
由信用社自担其责
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判决:驳回信用社对被告张某、李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15元,公告费260元,由信用社交纳。
法院认为,在张某否认收到借款合同所标明的钱款的情况下,信用社有义务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而信用社所提供的证据———借款凭证上没有被告张某的亲笔签字,只加盖“张某”印章,张某对该印章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由于该证据存在明显瑕疵,无法证明张某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合同义务,信用社在法院限定的期限内又没有交纳鉴定费用,对此信用社应承担不利举证后果,即信用社要求被告张某承担还款责任,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李某作为保证人,在主债务人不负还款责任的情况下,自然也不承担保证责任。
该信用社本想通过打官司将借款和利息收回,没想到诉讼请求竟被驳回,并且还损失了一千多元钱的诉讼费用,这个结果令他们懊恼不已。张某本来是一片好心帮亲戚李某到信用社借款的忙,却不料自己成了一回被告,险些得自己赔偿信用社的借款,这件事让她非常窝火。
而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李某,却成功地规避了法律制裁,不能不令人掩卷深思,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信贷员发放贷款时程序不规范造成的。法官说法
信贷发放应当规范
办案人员说,这是一起因贷款手续不规范而导致贷款无法追回的典型的农村借贷案件。
近年来,在我市农村像这样的案件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亲戚或同村人之间互为担保、互替对方向信用社借款已是屡见不鲜。那些替人借款或担保的村民碍于情面,在不了解合同内容和借贷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在信用社提供的材料上签字盖章。而信用社的信贷员每发放一笔贷款就会获得提成,在利益面前,有些信贷员违规操作,不经仔细审核而发放贷款,最终将导致资产流失。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杜绝违规操作、惩戒违法行为,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迫在眉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