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附加资料
三观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人的基本素质是体、智、德、美,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二、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任务。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单选)
1、全体性—面向全体,机会均等
2、基础性—启蒙教育
3、发展性—为幼儿一生打基础
4、全面性—才能、特色最优发展
5、未来性—教育要有前瞻性
6、科学性—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
7、终身性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正确认识培养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3、发挥各种教育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4、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五、正确的教育观:
1、正确的教育不是光顾眼前利益,而是为幼儿一生发展提供基础---幼教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
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引导和教育,而非灌输
3、教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促其全面发展,为其一生打基础
4、一日生活都是教育
六、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
2、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3、儿童是有个别差异的,每个儿童对事物都有独特的认识
七、正确的教师观
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发者和促进者
2、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人
3、教师应该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不断研究者
4、教师日益担当多种角色
八、职业道德规范—24字 爱国守法—不传播宗教和宣传封建迷信
爱岗敬业—备课,不随意旷课调课或找人代课
关爱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杜绝有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书育人—严禁公布学生成绩,不以成绩排名次,不按成绩安排座位和考场,严禁对学生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课,不组织学习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为人师表—廉洁奉公,自觉抑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不得抄袭他人劳动成果(论文)
九、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三观)
2、合理的专业知识
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
4、崇高的专业道德
5、强健的身体素质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唯一途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表现为四方面:
1、教育目标上,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追求目标
2、教育主体上,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3、教育方式上,坚持因村施教、有教无类
4、教育权利上,坚持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教育文化需求,人人教育平等
5、教育评价上,评价多元化,坚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的根本标准。
保教知识与能力---补充
一、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关怀接纳尊重幼儿,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生活即教育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得个体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现象
4、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三、教师如何评价其它老师的教育活动?(材料分析题 –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评价教育目标
是否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2、评价教育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等能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3、教育过程 能否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和增加有益经验,幼儿是否充满愉快情绪
4、教育内容和要求能否面向全体,能否使每个幼儿都得发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学习
四、教师如何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情感、知识、技能、态度)
1、明确评价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全面了解幼儿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避免重知识和技能,轻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
3、教学过程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幼儿的各种作品是评价重要依据
4、承认和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经软盘,用纵向比较,慎用横向比较
5、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了解现有发展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五、最近发展区概念和意义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积极性,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六、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0-3 直觉行动思维:思维离不开动作,离不开对物体的感知。无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3-6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来进行联想思考,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思维动作内隐性,具体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近视性。
6以上 抽象逻辑思维:整个学期无抽思,仅只有抽思的萌芽。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特点:去自我中心化,可逆性,守恒性。此外,思维发展顺序性不可逆,但非对立,三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配合,补充。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片面性和固定性等。
七、运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时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1、观察前准备工作:制定计划和方法、记录工具,查阅相关资料
2、进行预备观察:避免减少一些可能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现象,确保观察信度
3、进行正式观察:按计划进行观察、记录
4、观察反思:反思自己的推论、疑惑或猜测,记录自己的情绪,如实记录客观事实
心理学1、3-6岁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有意注意需要成人引导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看书用手指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
2、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间接意义识记,先对识记材料进行理解并思考,找出规律再记忆
3、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对识记材料整理分类,方便记忆
3、简述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占主要地位:
再造与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再造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4、学前儿童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有哪些特点
5、简述个性形成的标志
1、个性的独特性
2、个性的整体性
3、个体具有稳定的特点
4、积极能动性出现
6、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7、学前儿童判断的特点有哪些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2、判断内容深入化
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8、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针对能力发展特点进行教学?(重点)
(一)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1岁开始,在活动中逐渐发展、表现)
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动作和语言)
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
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中班左右4、5岁开始形成)
6、创造能力萌芽(幼儿晚期5、6岁创造力萌芽)
(二)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三)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四)智力发展迅速,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50%。
教学启示:
1、幼儿能力类型,能力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早晚都会存在各种个别差异,故因材施教
9、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自评2-3岁开始出现)(重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从某个方面或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向比较具体、细致的方向发展,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4、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10、简述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1、目的性加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式的形成:以依赖外部动作,向内心活动发展。
总之,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
11、简述幼儿道德感的发展
1、幼儿初期道德感肤浅易变,往往由成人评价引起,主要指向个别行为
2、幼儿中期已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自己的行为产生道德快感,并开始关注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3、幼儿晚期的儿童道德感更为复杂和稳定,情感表达更为鲜明
12、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换位思考问题
2、移情作用:移情是体验也人情感的能力
3、父母的抚养方式
4、不同文化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培养: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法
13、简述幼儿动机的发展
1、自觉行动
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逐渐形成
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论述题1、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重点)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3岁前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记忆,无意效果优于有意记忆,无意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有意记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其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面
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记忆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2、依恋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 依恋类型:
1、安全型:视母亲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母亲返回时,积极主动寻求安慰,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在忧伤时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安慰更有效。(70)
2、回避型:在陌生环境中,母亲在与不在都无所谓,没有明显的焦虑。母亲离开时,不表现出明显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没有明显的陌生焦虑。(10)
3、反抗型:在陌生环境,难以主动探究周围环境,有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又难以被安慰,抗拒母亲的安慰。存在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把母亲视为安全基地。返还时,拒绝探究,仍有明显的焦虑。(20)如何形成良好依恋?
1、稳定的照看者
2、照看者的质量(态度和环境)
3、儿童的特点
4、家庭的因素
3、论述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并评价
(一)人格结构—本我自我 超我
(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
1、口唇期
0-1岁
2、肛门期
1-3岁
3、性器期
3-5岁(恋父恋母情结---性别角色建立,道德规范,社会价值内倾)
4、潜伏期
5-12岁
5、生殖期
12-20岁
评价:过分强调本能论和泛性论
4、气质的基本类型,老师应如何根据幼儿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类型:抑郁质 胆汁质 粘液质 多血质 启示:
1、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必须充分考虑气质特点
2、理解不同气质儿童的不足之处
3、巧妙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4、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儿童的病态倾向发展
5、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认知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新的认知结构要建构要通过三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同化、顺应、平衡来发展。平衡化是发展的基本因素
2、认知发展阶段---4个阶段
6、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
3、两者相互作用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是谁给了我们文明语言?是谁教会了我们人生的哲学?是谁教会我们怎样做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欢迎来参考!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中国教师节(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然后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世界教师节(10月5日)
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国外的教师节
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
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蒙古:从l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教师日。
扩展: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偶 铡 红 我 姨 秋 次 剜 逮平翁 挠 氧 食 判 镖 佣 涩
糖 野 敏 痣 丢 遍 捐 而 仍 接 水 日 音 劣 奖 花 邹 源
兄 咱 润 发 旬 线 扯 拐 虐 品 爱 尚 约 劝 梦 留 共 撕
否 案 框 旅 搓 瘫 踹 蛙 踩 纫 怀 襄 瓜 俩 主 撒 鸣 准
击 穿 嘣 迟 肥 均 窜 混 销 偏 苔 醉 你 擂 阔 缺 克 胞
裆 女 苏 子 氢 申 门 光 掐 度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
选举 鹌鹑 用力 军事 豆芽儿 赌博 运输 原则 恳请
全面 草包 约会 女子 旅馆 死扣儿 光明 海洋 痛快
遵守 暖气 推动 挂号 抓紧 恐怖 牛奶 支持 描写
灯笼 穷人 群岛 略微 削弱 荒唐 装配 旦角儿 损坏
着想 柠檬 硫酸 藕节儿 夹杂 篡改 怪癖 耍滑 飘洒
帮厨 搀扶 非分 惨然 恶心
三、朗读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 柏油路面湿冷冷的, 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 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 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把信交给她。“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 一面撑起伞, 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厉的刹车声, 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 缓缓地, 飘落在冷湿的街面, 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 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样简单的动作, 却要叫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 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 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 就是我的蝴蝶。这时, 她只离我五公尺, 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 溅到我的生命里。
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 撑着伞, 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我茫然站在骑楼下, 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很大, 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妈: 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节选自陈启佑《永远的蝴蝶》)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3-4 分钟)
1.环境与生存
2.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第三篇:时政附加资料
时政附加资料
1.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馆日仪式10月1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仪式并致辞。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全球盛会。
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4日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亚欧会议成立于1996年,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政府间跨区域对话论坛。亚欧首脑会议是亚欧会议最高级别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改善民生:提高公民福利和尊严”,将分别讨论改善全球金融和经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性问题、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亚欧社会文化交往和亚欧会议未来发展等议题,还将正式接纳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亚欧会议成员,使亚欧会议成员增至48个。
4.2010年10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德国梅泽贝格宫举行会晤,并发表中德总理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布鲁塞尔会见了韩国总统李明博。温家宝表示,中国把韩国视为友好邻邦和重要合作伙伴,珍惜来之不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信两国关系能够经受住考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福两国人民。中方愿与韩方和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东亚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6.在牙买加召开的2010年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于当地时间10月7日表决批准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中国代表派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可以构建同业技术交流国际平台,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促进技能培训和开展技能竞赛的经验。
7.国家主席胡锦涛10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8.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10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9.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10月12日上午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南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仪式上亲手点燃主火炬,宣布第十六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开始。
10.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10月12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德国、印度、南非、葡萄牙和哥伦比亚五国为新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他们将从明年1月1日起,接替奥地利、日本、乌干达、土耳其和墨西哥,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以及安理会另外五个非常任理事国波黑、巴西、加蓬、黎巴嫩和尼日利亚组成联合国安理会。
11.2010年10月3日,德国迎来统一20周年。连日来,德国各地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自己的国庆日。20年前,随着东欧和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柏林墙倒塌,德国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当时的苏联和美国的支持下,终于重新实现了统一。这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被称为“统一总理”,他并许诺,不用多久,德国东部就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20年后的今天,德国人重新回顾统一后东西部的融合史。在10月3日在不来梅市举行的中央庆祝仪式上,德国新任总统伍尔夫发表了他担任总统以来的第一个“纲领性讲话”。他在讲话中感谢国际社会对德国重新实现统一所给予的支持,呼吁对前东德地区百姓为统一后的社会融合所作出的贡献予以足够尊重,并表示,德国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弥合社会中的裂痕”。
12.历时10年的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2010年10月4日在伦敦发布最终报告,这是科学家首次对海洋生物“查户口”,结果显示海洋世界比想象中更为精彩。根据普查得出的统计数据,海洋生物物种总计可能有约100万种,其中25万种是人类已知的海洋物种,其他75万种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这些人类不甚了解的物种大多生活在北冰洋、南极和东太平洋未被深入考察的海域。
13.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的杰龙生物医药公司2010年10月11日宣布,该公司干细胞疗法药物GRNOPC1的首期人体临床试验已经启动,这是美国政府批准的首例胚胎干细胞人体临床试验。
14.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5日14时17分,正在建设的世界最长铁路隧道戈特哈德隧道东线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底下钻通最后1.5米。这条隧道全长57公里,已经过约25年的设计和建设,计划2017年全部建成。西线钻通预计在明年春完成。建成后,将超过全长约54公里长的日本青函隧道,成为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将使从瑞士苏黎世至意大利米兰的火车运行时间仅需2小时40分钟,减少约1小时。届时,每天将运行约300列火车,客运列车平均时速将达25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可达160公里。
15.2010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意在呼吁各国关注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16.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特意前往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
17.2010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及分析报告9月4日在安徽合肥公布,中国石化继续位居榜首,500强入围门槛从上年的105.38亿元上升为110.84亿元。而且,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比重继续攀升,经营绩效保持领先。
18.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9月4日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经过10年历程,我国电动汽车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19.改革开放创伟业,科学发展再争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2010年9月6日上午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
20.在9月6日举行的2010中国进口论坛上获悉: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今后中国将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完善促进体系等三个方面,采取八项措施,鼓励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21.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9月9日下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亲切接见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教育系统先进模范代表。22.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3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3.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2010年9月19日晚在福建省体育中心点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24.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共同主办的国际和平日庆祝大会9月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青年与和平发展。25.2010年9月24日,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联合举行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6.2010年9月26日,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誓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
27.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9月2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28.2010年9月27日,我国核科学技术发祥地和综合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迎来成立60周年。
29.当今世界第一高的电视观光塔——广州塔,2010年9月29日宣布落成,成为世界了解广州、广州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总高达600米、婀娜多姿的广州塔,俗称“小蛮腰”,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成为广州新地标。
30.第三十三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2010年9月4日圆满闭幕,大会发表《北京宣言》,重申关注海洋、呵护海洋、和平利用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旋律,海洋必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31.2010年9月14日下午,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第六十四届联大当天上午闭幕。新任联大主席、瑞士前联邦主席约瑟夫·戴斯在开幕致词时表示,联大是全球各国进行辩论的最佳论坛。
32.2010年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日本全国各地举行了防灾训练。据内阁府统计,来自35个都道府县的约67.8万人参加了防灾训练。33.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新西兰南岛格林尼治时间2010年9月3日16时35分,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34公里。
34.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球携手预防自杀: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
35.9月11日,美国各地举行了多场纪念“9·11”的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分别出席了华盛顿五角大楼“9·11”纪念地和纽约世贸大厦遗址的纪念活动。今年是“9·11”恐怖袭击事件9周年
36.日本民主党于2010年9月14日下午召开临时党代表大会,首相菅直人再次当选民主党代表(党首),将继续担任日本首相。
37.朝鲜媒体9月14日发表评论称,北南关系应当追求民族和解与团结,释放出改善北南关系的善意。此外,朝鲜近期向韩国提议举行南北离散家属会面,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朝韩之间人道主义关系。
38.朝鲜第七届平壤国际科技图书展览会于2010年9月13日在平壤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开幕。39.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于2010年8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40.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8月16日在京签署协议,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4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8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
42.2010年8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雪龙”号上举行了升旗仪式。当日,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北纬88度22分。这是中国船舶目前所到达的最高纬度。43.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10年8月27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泛珠各方共组织11个政府代表团和经贸代表团参加本届论坛,各界参会代表和嘉宾共8000余人。
44.2010年8月28日晚,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布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开幕。45.2010年8月30日,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特鲁特涅夫专程来华,代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颁发“俄罗斯联邦总统奖”,以表彰他为中俄环保合作所做的杰出贡献。
46.我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帮助企业志愿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8月31日在京成立。47.2010年8月22日是伊朗国防日,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天直播了伊朗首架无人轰炸机“卡拉尔”的“揭幕”仪式。“卡拉尔”长4米,具备“不同能力,包括携带炸弹以摧毁目标”,还可“以高速长距离飞行”。
48.2010年,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区的锡纳朋火山当地时间8月30日再次喷发,火山灰上升到距火山口2000米的高空。印尼火山监测机构警告说,不断喷发的火山灰有可能阻碍飞行员视线,进而影响附近空中航线的安全。49.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10年8月1日晚上8时45分(北京时间8月1日7时45分)审议通过将中国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河南省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入选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三十九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5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8月9日继续在甘肃舟曲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抢险队伍,指导救灾工作。他强调,要继续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扩大范围全力搜救被掩埋幸存人员,有力有序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5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8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
52.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9天的讨论和审议,2010年8月3日在巴西利亚闭幕。这次大会审议和批准了20余处新的世界遗产。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分别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三江并流”也被批准扩大遗产保护区域。
53.中央军委于2010年7月19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
5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7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防汛抗洪工作。
5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6日召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布会,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56.第二届国家级儿童和青年反对拐卖论坛开幕式27日在京举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静出席并致辞。论坛由全国妇联主办,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机构间区域反对拐卖项目中国办公室等给予支持。
5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6日召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布会,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
58.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理事会于7月27日至28日在该组织所在地、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举
第四篇:教育学资料(教师资格考试)
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 2.教育学 3.(狭义)教育 4.教育民主化 5.“白板说”6.人力资本7.学校文化 8教育影响 9.校园文化10.个体身心发展11.成熟12“心理断乳期”13.发展关键期14.教学目标.15.培养目标16.智育17.全面发展教育 18.教育目的19.教育理念 20.教师的人格特征21.师生关系22.教师23.学生24.国家课程 25.教学模式 26.课程评价27课程28.课程设计29.教学 30.知识 31.教学过程32.教学原则33.直观性原则34.设计教学法 35.教学策略 36.评价 37.教学组织形式 38.班级授课制39.德育原则40.德育方法 41.陶冶法 42.德育模式43.德育44.“导生制” 45.班级管理 46.班级目标 47.班级 48.班级目标管理
简答题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4.怎样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5.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6.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8.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9.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14.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基本作用是什么?1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16.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17.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1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9.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20.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2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2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24.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2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26.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27.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28.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 29.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30.简述教科书的作用。31.怎样理解教学? 32.教学的作用是什么33.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3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36.教师应如何备课? 37.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8.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39.简述个别教学制。40.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41.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4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4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4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6.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47.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48.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9.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5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论述题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3.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孑L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4.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5.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6.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8.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0.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1.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3.论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14.试论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17.试述课的一般结构。18.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19.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0.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2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名词解释1.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5.“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6.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7.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8.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9校园文化: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10.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1.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12.“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3.发展关键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14.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15.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16.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17.全面发展: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18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9.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20.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2.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3.学生: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的工作对象。24.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25.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26.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27.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8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29.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0.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31.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33.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34.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意义。35.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3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7.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38.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39.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40.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41.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42.“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43.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44.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44.班级: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4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简答题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4.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普及化可以说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如果说教育的民主化是旨在保证每个社会的公民及其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教育普及化则是保证人们真正享有这一权利的现实基础。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互动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选择转向注重培养,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8.(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0.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13.(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4.(1)遗传因素。它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3)学校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16.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1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18.(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19.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韵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0.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2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5.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26.(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27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8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9.教学目标的特征:(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3)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0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31.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2.(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3(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5.(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6.(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7.(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
38.(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问;(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9.(1)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复习或作业。(2)显著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3)但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它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
40.(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41.(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2(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4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谘询与治疗。
45.(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6.(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7.(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48召开主题班会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的主题。(2)选择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3)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4)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9.(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 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③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④班级问题及时解决。⑤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50.(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论述题
1.[答案要点]: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答案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答案要点]:该观点是错误的。(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4.[答案要点]:(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5.[答案要点]:(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
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二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来源参考答案6.[答案要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在于:(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县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真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7.[答案要点]: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知识是为人类所用。
(2)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考试大-教师资格考试
8.[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10.[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1.[答案要点]: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2.(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知识上,老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等作出的反应也深深影响着教学者。
13.[答案要点]:三种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下:(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14.[答案要点]: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2)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国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强调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4)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共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15.[答案要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16.[答案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活泼,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教学实践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两者要结合起来。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7.[答案要点]:(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18.[答案要点]: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以下几方面:(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
19.[答案要点](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20.[答案要点]:(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枣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1.[答案要点]:(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五篇:高等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教育具有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四大固有功能。以下是高等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欢迎阅读。
考点一: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考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学生是独特的人。
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以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考点三:现代教师观
教师角色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教师行为观: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考点四: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权利
《教师法》中的教师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享有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申诉的权利。
2.教师的义务
《教育法》教师的义务:教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教师应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教师法》中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义务教育法》中教师的义务: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考点五:学生的权利和保护
1.学生的权利
《教育法》中学生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学生的保护
《教育法》中学生的保护: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保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考点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考点七:《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十一条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十九条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考点八:《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六条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第五十四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点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或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十一条 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1】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2】
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学生自杀、自伤的;
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十四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考点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
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
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
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