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

时间:2019-05-12 11:5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

第一篇: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

上海教师考试网(sh.zgjsks.com/)

上海中公教育(sh.offcn.com/)联合制作

妙用导语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导语呢。

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在教学《绝版的周庄》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哪位同学能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自古江南出美女,自古江南美如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番江南古镇周庄的诗情画意。

巧提问题,启发导入

在导语中,我们如果巧提问题、启发导入,收到的效果非同一般。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学习本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不仅生活在和平时代,而且还身处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父母的呵护、老师的教育、社会的关注,让你们象茁壮的幼苗一样健康地成长。可是即便是这样,有的同学还口口声声地说,我们是很不幸的。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享受幸福?今天让我们从《提醒幸福》中去寻求答案。”这样,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因为利用所学知识导入新课时学生会感到很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上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时,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雪》,我们为毛泽东主席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总之,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能使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海教师资格笔试群:371175465强化备考微信号:shjsksw 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sh.zgjsks.com/html/jszg/kstk/lxt/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文导语精选

《贝壳》

宇宙万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有机展开联想,都可以悟出许多深刻的道理。不要说参天的白杨,挺拔的松树,就是一个小小的蜜蜂,春蚕,蚂蚁,火柴,蜡烛,都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可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启迪),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枚小小的贝壳吧!《背影》

同学们,父母对子女的爱,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大都在日常平凡细微的小事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因此,很多人对父母寄予的关心早已“习惯成自然”,甚至熟视无睹。同学们在写到父母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罗列很多材料,外加许多赞语,人物却依然不能感人,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来解开这个谜底吧!《变色龙》

上课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俄国的小幽默:沙皇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掉在河里,他大喊:“救命!救命!”有两个警察正好从河边走过,对呼救者无动于衷。这时,掉在河里的人急中生智,高呼:“打倒沙皇!”这两个警察飞快地跑来,“扑通”跳进河里,把这个快要淹死的人拉上来,投进监狱。(学生笑)教师问:同学们,在你感到两个警察可笑的同时,还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可憎!可恨!教师说: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佳作--《变色龙》。作品中的警察和幽默中的警察正处于同一时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作品中的警官又是如何表演的。

《曹刿论战》(板书),全文寥寥二百来字,然而却是言约而意足,写得纵横开阔、波澜曲折。或叙事,有条不紊;或议论,别有境界。于叙事中夹有议论,于议论中简明叙事。“叙事”、“议论”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有一个星期天,在一位大名人家里,陆续来了一批“名人”。这些“名人”各具神采。有一位作家拿着笔和纸在一角用文字给每位到来者画“速写”,真是精彩纷呈!他就像摄影师,及时而又准确地捕捉住每一个人独特的形象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研读这篇“速写”妙文。请同学们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词句。《济南的冬天》

一提到冬天,同学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一幅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图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以人们常常把冬天称为“严冬”、“寒冬”。其实,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各地的冬天并不都是一样的,海南岛的冬天绝不同于黑龙江的冬天,昆明的冬天也绝不同于南京的冬天。各地的冬天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前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知道了江南春天的特点是“新”“美”“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济南的冬天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是什么,老舍先生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再塑生命的人》

导语: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 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海伦·凯勒的成功更 是如此。除了她自己拥有顽强的毅力外,更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杰出人物之一的海伦·凯勒的世界,去感受安妮莎莉文老师那无尽的爱。

《论语》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紫藤萝瀑布》

导语:英国诗人勃朗特曾经说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的世界充满了做人的哲理,周敦颐从荷花中看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陶渊明与菊花一起活出了“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有人赞美梅花的高洁,有人喜爱牡丹的富贵。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平凡而柔弱的花。

你能不能说出一些遭遇不幸,却更顽强地投身到生命中去,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光彩夺目的人的名字?谈谈你的感受(这是作者的感悟,你读了这篇课文,对生命又有了怎样的感悟呢)(霍金、杏林子、张海迪、史铁生„„)在姹紫嫣红的花园中,生命之花最美,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美丽 《皇帝的新装》

(其一)

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老师语调较低)但大家听说过有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皇帝吗?(此时老师提高语调)就有这样的事!太可笑了不可思议骇人听闻„„(等学生到词穷言尽之时,教师再大声的一字一句的)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看?(学生的视线一下就集中在课本上)。

《小圣施威降大圣》

学习课文前我要先讲一个词 “天马行空谁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学生开始查字典)有人知道了,来这

个学生讲一讲,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天马在空中飞驰,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驰骋。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天马„„今天,让我们一起驾着吴承,去他的想象王国中任意奔放、驰骋吧。先去那一站?哦!《小圣施威降大圣》。

作者简介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 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漂泊到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提问“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背景。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 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3、检查学生对重要字词的形、音、义的理解和掌握。

4、理解标题的含义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问题研究,熟悉课文

1、孙悟空变了哪些形象?二郞神又变了哪些形象? 孙: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 二:饿鹰儿,大海鹤,鱼鹰儿,灰鹤2 从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斗法过程中可以看出大圣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表现出大圣的坚毅和无畏的反抗精神。

3、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喜欢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敏、坚毅、勇敢、无畏、有正义感和反抗性。喜欢二郎真君: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4为什么课文不写大小二圣不一下子就拿出最高强的法术一两个回合便分出胜负? 《散步》

孩子们,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金色的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情感涟漪。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绿树村边合,青山孰郭斜。”村子被绿树所环抱,城外绵延着青山,如此美城谁不想住在这儿,过神仙一般的日子呢?但是,鲁迅先生却钟爱他家后院的那个“百草园”,这个“百草园”里究竟为什么能如此这般地吸引他呢?而相传已久的美女蛇又是怎样被治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又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吗?答案全都在书里了,请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都找到自己心中问题的答案了吧!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十分有趣的,只是有时你不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少了些许乐趣。鲁迅先生将自己童年的乐园写得栩栩如生,让我们痴迷其中,其实我们如果仔细观察生活,或许你也能写出比鲁迅先生的童年更有趣的故事呢!《最后一课》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社戏》

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铭记在作者的心里,也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这篇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其中便显出的盎然情趣?是否回想起你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段?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邓稼先》

导语: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光荣崛起,站在历史的这一个基点上,让人无限感慨的同时,不禁要缅怀那些甘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和生命的革命先烈和科学家,正是由于这样一群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沉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的中华儿女,才有了今天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而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我们就走近一位杰出人物邓稼先,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体验那份情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

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这课的作者臧克家,其他同学也可以做补充。有 哪位同学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资料,和我们分享一下。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齐读一遍课文,深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世界吧。

二.提出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着几个问题。

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4)课文的几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来过渡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伟大的悲剧》

师: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五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英勇牺牲,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

2、师:首先,大家跟随老师准备的图片,去简单认识一下悲剧的发生地——南极(播放课件2—13)

3、提出学习目标

(二)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方法点拨,师:这篇文章约4250多个字,篇幅长、容量大,我们如何才能迅速把握全文大意呢? 请同学们分成二个小组,按下列提示快速捕捉文章的信息 ①按人物故事,再现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形②按时间顺序,寻找文中关键的时间词,圈点勾画,筛选各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播放课件15—18)③在以上基础上,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播放课件19)

导语: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一起来感受夸父的传奇人生。

一位同学来为我描述下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补充介绍:此人是共工,此山为不周山)板书课题:共工怒触不周山 师: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生:(略)

师:带着刚才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共工怒触不周山》。《猫》(读导语质疑)养猫诚然有乐,又怎么会悲伤甚至懊悔呢?让我们一块进入文本,看看本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老王》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中国石拱桥》

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有人说,园林建筑是立体的书卷,凝固的音乐,无言的史诗,永恒的舞蹈;更有人说苏州的园林艺术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欣赏几张园林建筑的图片。

《大自然的语言》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 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藤野先生》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板书文题、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雪》 《海燕》

同学们,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自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前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云南的歌会》

咱们大家可能都听过或看过一些歌星、歌唱家的音乐会或演唱会,但是你们听过或看过云南人民自己的歌会吗?下面我就领着大家去看看云南那迷人的歌会场景。(多媒体观看图片)我们再听听云南那富有魅力的歌会声音。(多媒体播放声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大师沈从文妙笔下的《云南的歌会》,来领略《云南的歌会》的风采,来学习品味《云南的歌会》那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吧!《端午的鸭蛋》导语:

同学们,首先和大家来说一个故事话说当年高邮几名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见到了我国当代着名的作家,又同是高邮人的汪曾祺先生,他们对汪曾祺说:“汪老,我们高邮秦少游(也就是善于填词的那位秦观)可以排第一,您可以排第二。”但是汪曾祺听后却连连说:”不对不对我只能居第三位。那么,大家想一想,对于高邮而言,能排第二的会是什么呢?(高邮的鸭蛋,对了)《高邮的鸭蛋》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太多感情。汪曾祺曾在自己的诗中说:“文中半是家乡水”,他把故乡的风物、故乡的故事、故乡的人情都写进了他的文字,成为一篇篇恬淡幽静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乡愁》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孔乙己》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变色龙》

同学们,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大家都不喜欢他们,认为他们太势力了。19世纪俄国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契诃夫为这样的人起了一个十分奇怪名字----变色龙(板书)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是谁给了我们文明语言?是谁教会了我们人生的哲学?是谁教会我们怎样做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欢迎来参考!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中国教师节(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然后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世界教师节(10月5日)

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国外的教师节

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

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蒙古:从l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教师日。

扩展: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偶 铡 红 我 姨 秋 次 剜 逮平翁 挠 氧 食 判 镖 佣 涩

糖 野 敏 痣 丢 遍 捐 而 仍 接 水 日 音 劣 奖 花 邹 源

兄 咱 润 发 旬 线 扯 拐 虐 品 爱 尚 约 劝 梦 留 共 撕

否 案 框 旅 搓 瘫 踹 蛙 踩 纫 怀 襄 瓜 俩 主 撒 鸣 准

击 穿 嘣 迟 肥 均 窜 混 销 偏 苔 醉 你 擂 阔 缺 克 胞

裆 女 苏 子 氢 申 门 光 掐 度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

选举 鹌鹑 用力 军事 豆芽儿 赌博 运输 原则 恳请

全面 草包 约会 女子 旅馆 死扣儿 光明 海洋 痛快

遵守 暖气 推动 挂号 抓紧 恐怖 牛奶 支持 描写

灯笼 穷人 群岛 略微 削弱 荒唐 装配 旦角儿 损坏

着想 柠檬 硫酸 藕节儿 夹杂 篡改 怪癖 耍滑 飘洒

帮厨 搀扶 非分 惨然 恶心

三、朗读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 柏油路面湿冷冷的, 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 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 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把信交给她。“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 一面撑起伞, 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厉的刹车声, 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 缓缓地, 飘落在冷湿的街面, 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 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样简单的动作, 却要叫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 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 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 就是我的蝴蝶。这时, 她只离我五公尺, 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 溅到我的生命里。

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 撑着伞, 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我茫然站在骑楼下, 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很大, 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妈: 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节选自陈启佑《永远的蝴蝶》)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3-4 分钟)

1.环境与生存

2.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第四篇:教育学资料(教师资格考试)

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 2.教育学 3.(狭义)教育 4.教育民主化 5.“白板说”6.人力资本7.学校文化 8教育影响 9.校园文化10.个体身心发展11.成熟12“心理断乳期”13.发展关键期14.教学目标.15.培养目标16.智育17.全面发展教育 18.教育目的19.教育理念 20.教师的人格特征21.师生关系22.教师23.学生24.国家课程 25.教学模式 26.课程评价27课程28.课程设计29.教学 30.知识 31.教学过程32.教学原则33.直观性原则34.设计教学法 35.教学策略 36.评价 37.教学组织形式 38.班级授课制39.德育原则40.德育方法 41.陶冶法 42.德育模式43.德育44.“导生制” 45.班级管理 46.班级目标 47.班级 48.班级目标管理

简答题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4.怎样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5.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6.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8.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9.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14.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基本作用是什么?1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16.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17.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1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9.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20.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2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2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24.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2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26.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27.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28.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 29.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30.简述教科书的作用。31.怎样理解教学? 32.教学的作用是什么33.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3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36.教师应如何备课? 37.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8.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39.简述个别教学制。40.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41.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4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4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4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6.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47.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48.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9.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5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论述题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3.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孑L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4.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5.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6.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8.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0.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1.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3.论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14.试论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17.试述课的一般结构。18.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19.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0.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2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名词解释1.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5.“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6.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7.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8.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9校园文化: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10.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1.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12.“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3.发展关键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14.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15.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16.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17.全面发展: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18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9.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20.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2.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3.学生: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的工作对象。24.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25.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26.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27.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8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29.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0.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31.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33.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34.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意义。35.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3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7.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38.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39.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40.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41.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42.“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43.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44.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44.班级: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4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简答题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4.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普及化可以说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如果说教育的民主化是旨在保证每个社会的公民及其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教育普及化则是保证人们真正享有这一权利的现实基础。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互动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选择转向注重培养,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8.(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0.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13.(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4.(1)遗传因素。它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3)学校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16.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1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18.(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19.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韵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0.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2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5.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26.(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27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8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9.教学目标的特征:(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3)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0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31.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2.(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3(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5.(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6.(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7.(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

38.(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问;(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9.(1)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复习或作业。(2)显著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3)但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它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

40.(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41.(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2(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4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谘询与治疗。

45.(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6.(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7.(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48召开主题班会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的主题。(2)选择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3)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4)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9.(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 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③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④班级问题及时解决。⑤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50.(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论述题

1.[答案要点]: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答案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答案要点]:该观点是错误的。(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4.[答案要点]:(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5.[答案要点]:(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

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二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来源参考答案6.[答案要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在于:(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县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真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7.[答案要点]: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知识是为人类所用。

(2)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考试大-教师资格考试

8.[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10.[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1.[答案要点]: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2.(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知识上,老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等作出的反应也深深影响着教学者。

13.[答案要点]:三种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下:(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14.[答案要点]: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2)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国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强调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4)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共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15.[答案要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16.[答案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活泼,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教学实践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两者要结合起来。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7.[答案要点]:(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18.[答案要点]: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以下几方面:(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

19.[答案要点](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20.[答案要点]:(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枣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1.[答案要点]:(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五篇:高等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教育具有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四大固有功能。以下是高等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欢迎阅读。

考点一: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考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学生是独特的人。

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以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考点三:现代教师观

教师角色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教师行为观: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考点四: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权利

《教师法》中的教师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享有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申诉的权利。

2.教师的义务

《教育法》教师的义务:教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教师应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教师法》中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义务教育法》中教师的义务: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考点五:学生的权利和保护

1.学生的权利

《教育法》中学生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学生的保护

《教育法》中学生的保护: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保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考点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考点七:《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十一条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十九条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考点八:《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六条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第五十四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点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或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十一条 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1】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2】

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学生自杀、自伤的;

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十四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考点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

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

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

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

下载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资料:如何妙用导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导语设计探究论文

    情境渲染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洋溢着人文情怀,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论语十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论语十则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搜索“shjsksw”,获取更多资料。关注“上海教师考试网”微博账号,......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心声》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心声》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心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01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附加资料

    三观 一、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小抄

    2008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部分)资料小抄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初中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初中文言文必背古诗词 导读 上海中公、上海中公教师联合制作 第一首 关雎 年代:先秦 出自:《诗经》 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初中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初中文言文必背古诗词 导读 上海中公、上海中公教师联合制作 第三首 君子于役 年代:先秦 出自:《诗经》 内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

    初中语文资料

    申论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申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方式,出现在我国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只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应试者大多对《申论》比较陌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