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5篇)

时间:2019-05-13 17:1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法治文化建设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文化的需求。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创新普法形式,组织开展了具有亳州特色的“江淮普法行”“万名公民旁听庭审”和“徒步普法行”等活动。但与建设法治城市的要求相比,与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本文从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其背后原因并提出几点尝试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法治文化;法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16-02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近年来,亳州市出台了《法治亳州建设纲要》,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把法治文化建设任务量化、细化、责任化,实行工程化、项目化、常态化推进,为“三个亳州”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但在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单位的创建活动的实践中,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不足,落后的农村法治环境和农民日益增长的农村法治文化需求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需要尽快优化现有的农村法治文化环境。

一、亳州市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上的重点、难点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阻力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制与经济,总有一种难分难舍的内在关系。总书记说:“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奠定民主与法制的物质条件。特别是,亳州市城乡之间、富裕村和落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19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 264元,恩格尔系数为3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5平方米;而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96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 591.9元,恩格尔系数为36.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2平方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地区法制建设的不平衡,要发展农村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优先发展经济,也只有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后,农村和农民才有条件和精力来发展文化,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得到改观。

2.经费投入不足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硬伤

在基层,司法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往往受制于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特别是乡镇一级司法所的经费必须由镇政府所决定,如果要在推进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中“大展拳脚”,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因此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迫在眉睫,要做到拿好“经济报表”的同时也拿好“法治报表”,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社会文化工作统筹中,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并寓于地方发展的大局,改变开展法治建设只是为了应付普法依法治理考核的短浅观点。当前,各级政府对文教卫、养老、清洁工程等等的财政预算都有一定的投入比例,但是对于法治文化建设的投入则没有明确要求的比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随意性大,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特定时期的交办任务,“蜻蜓点水”式地上一堂课,贴贴宣传画,搞搞体育运动,组织一些歌咏比赛等等,把法治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去抓,缺少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表层的、形式化的东西多,一阵风过去后,预算投入就滑坡回落。

3.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困惑

法治文化建设服务的对象和最大受益者是广大人民,人民是法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主体。然而在文化活动,出现了很多群众不愿意参与的局面,宣传文化活动出现的“热与冷”现象不容忽视。(1)广场活动热,阵地活动冷。(2)重点地区热,边远地区冷。(3)重要活动热,一般活动冷。(4)民办项目热,官办项目冷。根本原因是形式化的东西多,很多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纯粹是应景之作,严重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自然村农家书屋里的书多数是出版日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籍,和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格格不入,当然导致了“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所以,法治文化建设一旦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能对群众产生感召力。

4.传统文化的积弊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最大羁绊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传统的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是以村庄为相对固定的单元系统组成的国家,绝大部分的社会成员以血缘关系组合在一起,家族也是一个村落。人们从熟悉中获得信任感,并且只对乡规民俗认可、奉行,看重的是人情、天理,而不是法律、行政条例。这也就是很多的法律史学家,把我们传统的法律称为是情理法的原因。

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形成的“和”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人们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会选择“私了”的方式,厌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法治文化的普及。在“人情大似天”的乡土社会文化土壤当中产生不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这样一个法治的追求。“乡土社会”的过分发育是对法制社会的腐蚀、市场竞争的摧残、和谐社会的瓦解,甚至公权力也沦为交易工具。

5.政府部门引导不力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缺失

基层一些同志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法治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亳州市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在法治文化建设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活动用地、发展方向、服务内容、技术指导等等方面,仅仅靠群众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规范和指导,否则农村文化建设很容易出现偏差。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一些公务人员,不学法、不懂法,甚至讲起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讲不过群众。

二、尝试性的建议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亳州建设信息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具有亳州特色的“江淮普法行”“万名公民旁听庭审”和“徒步普法行”等活动。从法制宣传活动的形式、制度建设和重点对象普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基本完成了对“六五”普法工作格局的部署。但与建设法治城市的要求相比,与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为在依法治市轨道上更好地全面推进“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提出几点尝试性的建议。1.确立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理念

亳州市文化历史悠久,受传统道家、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市农村中“人情味儿”“乡土味”十分浓郁,但是以血缘、地缘和业缘所维系的圈子,也同时让法治精神难以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了有法制,但是没有法治的局面,对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增加了障碍。要铲除盘根错节“乡土社会”的积弊,逐渐步入“公民社会”“法治社会”,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增强法治信仰,打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应逐渐地把法治的理念和精神通过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法律成为农民信仰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保证公正司法,是塑造法律信仰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地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从而,培养农民对法律自发的、理性的高度认可和遵守,不断转变成农民的自觉文化,用真正的法治赢得民心。

2014年底,《中共亳州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市”的总体目标: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旨在借助亳州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法治化轨道上推动亳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让法治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2.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亳州市在创新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与形式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比如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走廊等法制宣传场所。还应该在法治文化建设格局上有进一步的突破。一是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新媒体:互联网、广播电台、《亳州晚报》等作为宣传法律知识、报道法治动态的阵地。二是利用开发传统曲艺资源:“土里生来土里长,要听还是拉魂腔,字字句句泥土香。”梆剧、二夹弦、泗州戏是亳州市特有的戏曲表现形式,能够使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三是可以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拍摄一些普法短剧、相声,组织一些法治文化书法、绘画、剪纸作品的展出。

3.加强法治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亳州市法学研究会、法律工作者、司法人员、市县两级党校法学教师及各界人士建设有一批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组成人才队伍,逐步实现法治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2015年3月亳州市召开县区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对县、区法治建设重点考核工作进行了指标量化,明确了“123456”工作法。其中,“4”就是,抓好4支队伍,抓好普法讲师团队伍活动;抓好普法志愿者队伍活动;抓好法治联络员暨法治信息员队伍活动;抓好法治文化建设队伍活动。

法治文化建设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文化的需求;实质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达到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确立法治精神意识。所以,法治文化建设一定要紧紧贴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实际,重点开展以文化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和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而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文化。

第二篇: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xx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但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一方净土,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全体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又能彰显师生个性,弘扬民族文化。所以,加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在农村中学任教8年,认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状况还不容乐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倾向: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目的“功利化”。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的等同于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政治运动而进行的;学校校长和领导班子大多数情况下把它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道“风景”,因此,不惜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张旗鼓的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布置校园,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片面化”。我们对一些农村学校调查得知,有大部分学校只注重了学校硬件、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物质文化建设,但制度文化建设弱化,精神文化建设一片荒芜;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顾此失彼。其实,校园文化建设仅从某一方面着手,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主张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庸俗化”。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普遍缺乏核心校园文化理念,大多数学校依然存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校标语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画像、警句格言过多,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上墙的制度太多,但落实不力。这样的校园文化既不能体现学校特色,又无法保证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激进化”。现在,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热”盛行,一些学校为顺应要求急功求利,“大跃进”态势明显。这实质上与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和形成。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骨干化”。据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数学校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骨干和一些先进分子;教师中对此持观望或被动态度的不少,热情不高;学校活动单一,学生参与少,几乎呈被动的接受状态。显然,这样的校园文化无法让全体师生认同,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那么,如何实现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呢?

一是理念统揽,形成合力文化。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因此,校长要从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对自己的学校做出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并将这种思想以学校发展目标的形式描绘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用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的一切,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体合力,产生强大的教育冲击力。

二是个性塑造,彰显特色文化。有专家说:“有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校制宜,不要盲目攀比,力求突出特色。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塑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避免千校一面;三是特色设计应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新亮点。

三是继承拓展,弘扬传统文化。据了解,许多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代在发展,老校也不能一味的躺在传统上睡大觉。最好的方法是在传统中融入新内容,在新内容中又折射出传统的光芒,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接轨和协调。因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珍惜学校传统,认真撰写校史,开辟学校发展展览室、让师生了解校史;二是科学谋划学校远景,向教师介绍学校的未来前景、办学方向,增强校兴我荣的使命感;三是举行学校文化艺术节等有意义的活动,以传承学校的价值和信仰,引领师生为价值而人生;四是多宣传先进师生的典型事迹,以弘扬其精神。

四是分布推进,构建过程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学校办学者的办学理念形成——人员选拔——-师生认同吸收的过程。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财力、物力等一定的条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少农村学校还很难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就需要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分步推进,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实现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现实可能性的机结合,从而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五是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涉及面广,事实上不可能全面出击。农村学校必须在目前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已有良好基础的前提下,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学校应着力于和谐统一的制度建设。学校的制度建设要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力求做到合乎政策法规、体现人文关怀,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清晰地表达在规则中,使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与学校精神相一致的思想行为,把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因素,从而形成强力的“教育场”。同时,要积极谨慎的推行在职教师的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盘活了学校的人力资源,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努力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绩效挂钩,从而焕发了教师的教育热情;要改进教育教学和教师评价机制,打破以“学生成绩”定工作教师业绩的旧观念,真正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内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那么,如何去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呢?一是注重“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二是组织好体现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如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诗教活动、礼仪教育、爱心捐助活动、星级评比、“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等;三是协调好学校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大力改善学校中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信任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追求一种认识上统一、感情上融洽、步调上一致的人际氛围。通过以上重点建设,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最后带动整体文化建设工作。

六是师生参与,打造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骨干化”现象,应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突出主体性。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培植者,应加强学习,努力充实文化资本,提升文化修养,形成文化自觉。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三篇: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全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近些年来,我县加大了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抵制陋习、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的力度,但由于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匮乏,导致一些村庄赌博、迷信等活动开始蔓延,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不和谐的阴影。一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缺乏。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和经费,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二是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全县的XX名文化专干和XXX名文化辅导员中,大专学历的_人,中专学历的_人,其余人员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下。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三是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我县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是县局管人事,乡镇管财、物、事,工作由镇里安排,在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乡镇文化站的人员,大部分是县局管不了,乡镇又不管,管理体制的不通顺,也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二、农村现有演艺队伍生存还很困难

农村自发组织的演艺队伍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政府出资送文化下乡以外的农村文化生活。我县现有业余剧团XXX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农村演艺队伍生存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但以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业余剧团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管理有限。在农村业余剧团中,自发性、季节性剧团多,发展盲目,分布不均,流动性大,且几乎没有办证,县文化局掌握不了情况,当地政府也管理不到,形成管理空白,问题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难以纠正。二是指导有限。部分农村业余剧团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是临时搭班子凑合,流动较大,文化部门很难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三是提高有限。农村业余剧团的演出价格低廉,为了节省演出成本,大多数业余剧团不愿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进行排练,演员临时凑合,剧本临时照搬,甚至沿用老剧本唱流水戏,影响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

导致农村演艺队伍特别是农村业余剧团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新传媒抢占观众群体等大环境影响外,主要原因为:一是缺少人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即使留下的部分青年人也因待遇低等问题不愿学戏,造成业余剧团现有大部分演员年纪偏大的现状。二是缺少经费。业余剧团没有政府扶持资金,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置。由于剧团经费不足,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影响演出效果。三是缺少剧目。农村业余剧团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传统折子戏,缺乏艺术创新。四是缺少场地。有些地方对农村文化不重视,尤其轻视农村业余剧团。一些乡村舞台被拆了,没有重建、新建,导致农村业余剧团只好在学校、晒坪、庙宇等地进行演出。五是缺少辅导。县财政拨给县文化馆的经费还不能足额发放基本工资,没有正常的活动经费、下乡差旅费,文化馆难以下乡开展辅导、培训农村剧团骨干工作。六是缺少平台。一方面缺少展示的平台。各地政府组织的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或调演活动较少,业余剧团之间缺少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未能在竞争中进行交流提高。另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平台。民营性质的农村业余剧团虽然价位低廉,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而专业剧团价位高、演出时间短,却几乎包揽了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

三、发展我县基层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克服将文化工作视为可有可无,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认识和做法。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几年内将乡镇文化

第四篇:佛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佛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佛山市司法局副局长 杨欢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重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树立依法办事、守法为荣的风尚,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实际行动,努力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法治文化建设在普法工作各个环节的渗透,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用法制宣传、法治文化促进依法治市,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部门工作思路开阔、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把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与道德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人民群众日常的吃穿住行娱乐等有机结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富裕和谐佛山建设的有力助推器,全面实施法治文化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一、我市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特色 所谓法治文化,是指以文化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和弘扬法制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而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文化。其特点有:

(一)先进性。我市法治文化建设着力点在于能正确反映时代的法律精神,能起到正面引导和教育的作用,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摆脱了法律条文的干瘪、枯燥,将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文化这个载体起到影响人、教育人,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让人民群众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法制素养等。如禅城区南庄镇创新思维,把法制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宣传很有创意。推广“护法勇士”游戏棋,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增强法制观念,特别是把法律警句和道德名言刻制在石头上,放到文化公园、村头巷尾,将美化环境与美化心灵相结合,从环境上营造法制文化氛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俗性。法治文化具有宣传、教育、引导、娱乐等多种功能,这就决定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法治文化是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体,能把严谨的法理演绎成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情感,深得群众喜爱。对群众的思想、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性作用,使法律内化为广大群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南海区九江镇的法制宣传短片《村规岂能大于法》,通过讲述一起九江镇在西二环征地拆迁过程中村民向村民小组追讨拆迁补偿费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农村的村规民约、村民小组会议决议都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贴切地表现了主题。剧中演员讲的是九江本地方言,地点就是九江本地的农村,一下子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长期性。一些电视专栏、一些法制文艺短片一经制成,可以反复播放、长期使用,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如南海区将摄制的8辑法制宣传短片,刻录成DVD光盘,分别在南海电视台及各镇(街道)的广播站进行播放,又派发到各村委会作为村官及农村群众的学习教育片,还在全区农村中播放,让广大农村群众在娱乐中学法,在潜移默化中懂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坚持不懈地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遵纪守法氛围的目标。实践表明,这种法制宣传的作用比较持久。

(四)创新性。法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让人民群众耳目一新,乐于参与、易于接受。如南海区桂城街道普法办创新普法方式,委托专业广告公司,制作了3条动漫法制宣传公益广告。尝试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漫故事,把生产生活中涉及到的典型真实案例、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应给予群众的法律提示等知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直指人心,起到潜移默化的法律宣传作用。这3条公益广告在桂城有线电视进行轮番播放后,得到了观众们较高的评价。

二、我市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针对一个时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在新闻媒体制作普法专栏、专刊、专题节目、群发手机短信、流动宣传栏展览、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和悬挂横额、张贴标语、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对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

第五篇: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摘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1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

1997年至1999年,宿迁相继投入建站补助经费78万元,与省补资金合计为413万元。共计建成81个达标乡镇文化站,其经费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用土地划拨、政策性减免、劳动力和垫支、借支等方式解决。随着这一批相对较高标准文化站的竣工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活动阵地得到了扩充和加强。

2001年起,县区文化局撤并到广文局,乡镇文化站撤并为文广中心”。全市由125个乡镇撤并为109个乡镇,“文广中心”也缩减到109个。文广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农村文化服务员1名、采编播音员1名、机务线务员1名、新闻报道员1名。编制核定到岗位,不具体到人,人员实行公开招考,择优选人,合同聘用,岗位管理,人事代理。乡镇文广中心设主任1名,在业务人员中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文广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乡财政;行政隶属当地政府;业务上接受县(区)广播电视文化局指导。

2007年,我市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的支持,再新建10家达到省级标准的乡镇文化站。

1.2“三送”工程

2006年,我市建立了市“三送”工程中心,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了“百乡千村文化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统筹安排全市“三送”工作。去年,全市共送戏下乡418场次,送电影下乡836部近万场,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观众和读者人数逾200万人次。2007年,继续开展“三送”活动,计划送电影1万场以上、图书20万册以上、戏300场以上。

1.3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截至2007年底,全市完成省文化厅下达的“共享工程”共6个县级分中心和9个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农村文化服务功能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1.4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截至2007年9月底,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万户,入户率18%。94个乡镇实现县乡有线光缆联网,占91.26%。光缆通达村774个,占全市1449个行政村的53.4%。

1.5“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6年,完成了20个村级公益性“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并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2007年,扶持新建“农家书屋”22个。两向上争取资金44万元。群众自建19个。共计61个。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2007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并成功申报省级代表作6项,编印了《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汇编》。

2.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 “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甚至部分乡镇文化工作出现“建站容易巩固难、文化队伍稳定难、群文活动开展难”的局面。

2.2:农村建设文化站难,巩固运营好文化更难

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是省政府提出的新五件实事内容之一,按照省文化厅、财政厅实施方案要求,2004年上报无站房的每个补助30万元,原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补助20万元,201平方米至400平方米补助10万元,401平方米以上不足500平方米的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要求市、县(区)、乡财政补足或社会捐助,而实际情况是我市财政难为其力。乡镇财政在新的财政体制下,自身运转尚存问题,让其兜底实在是勉为其难。从05年个别的试点到06年的实际建设,省补助的资金仅够基建费用。规划设计、土地划转、拆迁等费用均需乡镇承担,而乡镇财力匮乏,难以负担。即便房子建设起来,必要设施设备大多无力购置,巩固利用成了实际问题,出现建得起用不起,或建好无法用好的现象。实际上,国家及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也不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而效果始终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一是所有权归属乡镇,乡镇政府拥有实际处置权,文化站被任意挤占、转让、拆而不建的情形难以避免。二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公益性文化投入机制。文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以致文化站用房、图书、器材等设备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06年开始的新一轮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要求把省、市、县(区)投入部分形成的资产确定为县(区)主管部门所有,乡镇及社会投入部分归乡镇所有,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市、县(区)补助难以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实际缺口多,乡镇负担过重,新一轮乡镇文化站建设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土地证、房产证,两权一证是否可行,有关部门可否照此办理还是个未知数,因而难以避免随着时间推移而重蹈旧辙的状况。

2.3缺乏投入保障机制,难以形成文化氛围

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的积淀可成的,开展

一、两次文化活动、营造一时、一个阶段的文化气氛或做一两件有文化品位的事是比较容易的,而要长期坚持,形成氛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形成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发展,乡镇文化站的兴、衰就说明问题。

2.4: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文艺人员

群众文化是一个特殊专业,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从我市乡镇文化队伍情况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师中择优选拔的,支撑农村文化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化工作者,经过两次改革,大多退休或转岗,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现有在岗人员是从现有乡镇事业人员中确定,相当部分人员既无专长,也无特长。同时他们还有下队、驻村任务,无暇顾及本职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致使文广中心地位每旷日下。加之乡镇文化站条件差、待遇不高,活动经费缺乏,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才外流,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3.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2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借鉴以往乡镇文化站建设巩固不力的教训和国土、财政等系统的成功经验,对无房或不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由市、县(区)文化部门按省里标准(建筑及占地面积等)统一设计多份建设施工方案,供乡镇政府选择;县区政府统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由省厅根据审计结果足额拨付;市政府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所有权归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使用权归乡镇文广中心;乡镇负责内部设施设备添置及日常维护;拆迁、置换、出租等必须经县区政府或文化主管部门报请省文化厅批准。

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运作机制,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要改革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释放和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公有民营,股份合作”的运行新机制,以及按照“集成、综合、联网”的原则,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农村现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现状,以“发展主流文化、管理宗教文化、培育民俗文化、引导休闲文化”为目标,切实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3.4放宽单位编制限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负责乡镇文化管理的领导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二是省、市文化人事部门每年推荐一批立志农村文化事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或支文。三是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放宽对农村文化单位的编制限制,完善引进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拘一格地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到乡镇文化站工作。

下载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亳州市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我县22.7万人口,有17.5万在农村,占77%。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摘要: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以其天然的自身优势跃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缓解就业......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庆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仍然无法改......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策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2010-06-29 18:15:3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街道村级文化建设......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浅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钟耀乐(101571247)摘要: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受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特点、自身发展需要和专制主义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然而企业文化所拥......